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周公姬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①巫史影响早期文化:学术政治纠缠、神学科学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混杂、社科出现文史哲的汇通;②周文化对儒家学说影响:i.周文化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ii周文化制度创新:宗法建构iii.周公政治思想(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周公制礼):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关于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强调后天的学习不学习,人身上应当具备的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被六蔽吞没,九思,学以致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①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②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③希望实行“仁政”,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机,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④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⑤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刊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须以人为前提,"利"合于"义"则取之,违于义则去之。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董仲舒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故至后代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之辩,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中提取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合理内涵,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一个能够将诸德统摄起来、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学”。“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主张实行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政治上宽民,反对不教而杀,反对单纯使用刑罚的苛政,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为了实行德政,孔子主张举贤才。孔子的功绩创立了儒家学: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2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3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4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5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中庸说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发展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②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苦命”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1儒家思想的特点: 重血亲人伦、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2联系实际谈个人对儒家思想的看法3道家思想的特点:主张“天道”、“无为”,“超世”、“顺世”、“游世”4、联系实际谈个人对道家思想的看法5对中国文化中的儒道合流进行自己的论述和评价。理学,称新儒学。之所以称其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神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理本论”,尤其是程颐的理气论,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观点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性为目标,同样喜欢鼓吹“明天理,去人欲”。而二者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前者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与人的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后者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评析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理论:二程和朱熹将理视为绝对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天理,表明了它是一种道德本位(体)的伦理哲学和政治思想。二程说:“‘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又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人心、道心二分说和理欲对立说。他虽然肯定人心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但是,又强调人心的危害性,说:“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又说,“人心”出之于“形气之私”,“人心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然而,“道心则是义理之心”,“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因此,道心是至善的。由于人心是恶,是危殆,所以,人君必须要正心,以此去人心及私欲,这样才能明道心和天理,才能为圣为王。质言之,不正心(去人心和私欲),就不能存道心和明天理。故此,朱熹十分赞成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的观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天理是指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而人欲则指人的私欲或说不好的,不道德思想。所以,宋明理学之所以推崇“存天理,灭人性”这句,就是告诫人们在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合乎义理,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别人。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谶纬是谜语式预言。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摄取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合到自己义理之中。理学家强调坐禅、主静可以看出宗教的意识。宋明理学宗教功能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1)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

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贷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对我们现在纳入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道家文化创始人贡献《老子》(《道德经》)宇宙观: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处世方法:贵柔守雌。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政治观“无为而治”(统治者少私寡欲;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人生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把道当作世界的本原,提出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是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道家的道来自天道,又与天道不同。天道一般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轨道或法则,道则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个思想经老子提出后,成为道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道家各派都强调无为是道的主要性质。作为治国方法,无为要求君主舍弃自己的意志欲望,听任百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百姓处于自然状态。作为生活态度,无为就是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感受。老子强调身体重于名和货,要求统治者重身贵身。道家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即《庄子·天下》篇说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强调治身问题;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仁政,强调治国问题。道家各派虽追求内圣外王的统一,但思想都带一定偏向性。老子和黄老学派更关心外王,即治国方面,杨朱、列子、庄子学派倾向内圣,即治身方面。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天下万物都来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万物从道产生,最后又回复到道,道自身则是永恒的。关于道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2.道是普遍的法则3. 道为混成之物。前两个含义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意义,而后一个含义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道的提出是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辅助万物按固有的规律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老子》体系中,无为与自然是关系密切的概念。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自然指道或君主无为下万物或百姓的自主状态。统治者无为,百姓生活就自然。无为表现的是柔弱的态度。一般人视刚强为美德,老子却发现柔弱的价值。《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把柔弱视为道的性质和作用。老子认为,与刚强相比,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老子贵柔说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的道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宇宙观“道”的形而上特征“道”之所以能够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关键就在于它所独具的形而上的特性。“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规定性,因而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它,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只能运用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它的存在。“道”作为万物始基的特性老子的“道”具有独特的超越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万物的始基。它“先天地生”,是一切存在的始基和根源(“万物之宗”、“天下母”),万物都是“道”创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从动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从静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和合之气。阴阳二气交感氤氲的和合之气所含能量的释放,其结果便是万物的生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还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所以受万物尊崇,就在于它是“自然”的,从不对万物发号施令,从不对万物进行丝毫的限制与干扰,完全顺其自然地任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完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核心原初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和“阳”,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活跃机制的作用,才使得“道”具有了运动的本性。正是由于这种内在作用的存在,才使得“道”能够循环不止、化生万物。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变刚的变化发展过程。老子的人道观:清静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主张“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其中包含着“自然”与“无为”两层内容。“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顺其自然不妄为,实际上也是“为”。老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具体内容①统治者要“少私寡欲”。只要统治者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就能恢复清静无为的政治,人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会走上正轨。②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清静无事的具体要求,包括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谨慎用兵,不要发动不义的战争;减轻刑罚,删简法令,不要用高压政策对付老百姓。小国寡民表达了老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相当激进的政治思想。“见素抱朴”的人生观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无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道德。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老子主张人心应该向真朴的自然之性复归。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即“复归于婴儿”。婴儿象征着纯真,老子认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其内心就如婴儿般纯洁天真,没有半点虚饰和杂念。联系实际说道家的现代意义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这可以从它的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著名的显学有所谓儒、墨、法、道等等,这些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但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派,却都受到过道家学派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弘扬东方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老子》一书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和推崇。在政治领域,科学界,生态界,思想文化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大道热",的确是汹涌澎湃,大势之所趋,不是出于人力的所为,而是人类历史的命运所内蕴的自身要求,即从对自然、对自身本性的异化,而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要求,也即是历史必然性的作用。一部《老子》,字数不过五千,却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故历来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人性格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民心理影响既深且广;《老子》所注重的直觉认识方法论,受到了诸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波普、汤川秀树等世级科学家的充分肯定,认为是现代物理学乃至哲学思想的重要方法;环境学家也把《老子》的思想作为他们注重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此外,《老子》所阐发的和平主义、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处理当代国际政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可贵的启迪意义。《老子》这部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不朽之作,必将在新的时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特”,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1老子①在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即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摆脱一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2庄子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有共同点①宇宙观方面:均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是衍生万物的本体。其特性是超乎物外的,并超越时间、空间而无所不在,而且超乎一切认知绝对性的,即本性是人的五官所不能认知的。因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无差別的。②认识论方面:均认为要放弃知识。认为知识文明是使人丧失自然本性的根源,故此反对一切后天知识的追求。③处世态度上:均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等级、反宗法、反专制,崇尚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均幻想社会向原始纯朴状态的回归。④相对性问题:均认为現象界的事物是相对的。老子认为事物由矛盾对立的要素构成,矛盾对立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则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佛教(释迦牟尼)基本要点:四圣谛简称“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的“四条真理。”谛为真理之意,“四谛”分别是苦、集、灭、道四条真理。苦谛:指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苦谛把世俗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因谛”,指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是佛教对人生痛苦原因进行探讨的真谛。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是人性贪婪造成自身的种种烦恼。集是苦因,苦是结果,这个真理叫做集谛。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灭的意思是指欲念的寂灭。消灭欲念途径:用佛教修行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断灭引起烦恼苦的各种心理欲望,使心灵处于熄灭一切烦恼的“涅槃”状态。道谛: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灭除烦恼必须修道,这个真理叫做道谛。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认识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戒律分类:按数目分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按修行对象分类: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入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方法﹙这种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打坐”﹚。慧:是指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体悟佛理的智慧。佛门僧人从其独特的宗教立场出发,用理性的态度,对世俗生活,对人生因果关系以及大千世界本来面目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洞察世俗人生、洞察宇宙世界的宗教理性认识。小结:一切佛教的教理教义,其核心本旨,是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而“戒定慧”三学,则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修行途径之一。佛教的影响哲学方面: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原、宇宙本体之类的哲学探讨非常薄弱,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或灵魂的安顿问题缺乏神学论证。佛教传入中国,其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无限、时空无限、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等系列概念,弥补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和不足。此外,佛教的般若学理论被魏晋玄学吸收,丰富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内容。佛教的心性学说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结合,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完成;文学艺术方面:无论是文学、诗歌还是书法、绘画,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石窟壁画艺术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都很注重“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如《西游记》就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语言学方面:我们平常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丰富了中国的词汇。中国古代的音韵学也是因佛教而发展起来。社会民俗方面:饮食方面,佛教戒杀生,提倡吃素,大力开发植物饮食品种,推动传统素餐饮食的发展。丧葬方面,佛教提出火葬,有助于火葬习俗在古典民间社会的推行。婚姻方面,佛教禁婚,把信佛出家男女变为非婚姻人口,对传统生育文化及社会人口的增减,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此外,佛教形成的节日如“盂兰盆节”、“佛诞节”、“腊八节”等等,成为古典民间重要的宗教民俗节日。其他如求神拜佛、超度亡灵、慈悲放生等等活动,都是佛教影响民间社会的重要内容。怎样演变为另化的佛教: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人中国的。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

的一部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访”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佛教在另的发展过程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中国佛教的“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有力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生动地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这样就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这是形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的原因。二是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形成“百家争鸣”极其重要的原因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其特点主要在于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于、墨子则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土,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南北佛教的不同南朝佛教与北朝佛教的特点1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2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南朝,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但在广泛的民间,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北朝则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建寺院是重视僧人,以便与之论理谈玄;造佛像则重在礼佛敬神,或往生安乐之土,或求当世福报等等。出家在生命的层次,可以摆脱六道轮回;在现实层面,可以摆脱沉重的租税赋役,所以北朝僧人特别多。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一佛教的东传: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汉代佛教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除摩腾、竺法兰外,还有安息国的安世高。他以《阿含经》和"禅法"之学为主,属小乘学派。月支国的支娄迦谶,他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属大乘学派,二派同时并行。2.魏晋时期玄学与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按其基本教义又可分为三派,即"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这时的代表人物有西晋时期的僧人道安。鸠摩罗什,他翻译的经论著作,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维摩经》、《法华经》、《大、小品般若经》、《金刚经》等,以及《大智度论》。3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说得到了门阀士族和统治者的进一步支持。代表人物是:慧远、梁武帝、竺道生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八个佛教宗派,按最明显的成立时间的先后,分别指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综合这八家来看,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四宗基本上是纯粹的天竺宗教,并无太多的哲学意义。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最具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特别深远。应该说,从天台宗至华严宗到禅宗,佛教己彻底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5宋元佛教宋代南禅宗的"五家七宗"先后兴起,各派势力迅速状大。辽代"华严宗"占了上风。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元朝的"国俗"是先受佛戒,然后即位登基。因此元代大修寺庙做佛事。6.明清佛教明代皇帝极力保护佛教,大建寺庙。清朝承袭元明尊崇佛教的政策,皇帝亲修佛经,康熙、雍正、乾隆无不如此。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可具体分为三大系统,即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其中除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外,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大乘佛教的范畴。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四大皆空、精神不灭、因果报应、顿悟成佛。4佛教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我国最著名的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原因及主要表现①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原因:一隋唐封建国家在政治上较为长期的稳定统一以及社会经济的兴盛繁荣,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二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文化的长期积累,留给了隋唐社会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民间社会奉佛成风的潮流趋势,推着中国佛教文化迈向隋唐时期鼎盛发展的历史高峰。三隋唐封建国家兼容并包,相对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有利于促进隋唐佛教文化的发展②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表现一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等。大德高僧众多:智顗、吉藏、法琳、玄奘、道宣、窥基、神秀、慧能、吉藏、一行、神会、鉴真、义净、不空、道一、宗密等等。二,佛教中国化基本完成,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诸多佛教宗派尤其是禅宗的产生,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格局,在隋唐时期大体巩固定型,佛教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藏传佛教的兴起:佛教在唐朝初期传入西藏地区,经过与藏区土著本教长达两个世纪的激烈斗争,最终扎根藏区形成颇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兴起于唐代,是唐代佛教文化繁荣鼎盛的重要表现方面。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变化与皇权政治的关系。①佛教势力兴衰存亡受制于世俗皇权政治②以儒释佛,接受儒家皇权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③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④佛门僧人被入世俗行政的严格监控管理结论:政治支配宗教,皇权支配神权,这是中国古代宗教与政治二者关系的基本性质。这一基本性质不仅决定了皇权政治对佛教势力兴衰存亡的主宰作用,而且也决定了中国佛教在其自身的变革发展中,呈现出依附政治,受政治支配,参与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的鲜明的世俗政治化特征。禅宗“顿悟成佛”的禅法思想及其修心成佛的途径方法。①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可自修自悟成佛。《坛经》:“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成佛的关键就不是靠别人来拯救自己,不是靠他人普渡众生,而是自我解脱,自我拯救,自己渡自己。《坛经》对“顿悟成佛”作了非常明确的表述:“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佛和众生之间的分水岭,全在于是觉还是迷,而觉和迷,均可在“一悟”或“一念”的刹那间发生转换即“一悟即至佛地”②修心方式灵活,成佛途径简易一,“禅定”方式转变慧能之前,禅宗提倡“禅定”苦修,禅定被特定为打坐凝神的入定静思,达摩祖师打坐面壁九年,就是一种艰苦漫长的“禅定”修为过程。到慧能时代,禅定内容变通延伸,只要不起妄念,不迷于执著,保持本性清净,无论行、住、坐、卧等等,都可以看做是坐禅,即“坐亦禅、卧亦禅、静亦禅、动亦禅”,禅的概念由此发生根本变化。二,修行方式简单易行,彻底世俗:各种世俗日常生活,均可以成为“禅悟”成佛的途径。《坛经》“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在担水、砍柴这一类普普通通日常世俗生活中,人们完全可以实现成佛的理想。由此一来,信佛之人出不出家都无所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印度佛教要求僧人出家修行的传统观念,由此被禅宗彻底颠覆。小结:禅宗提倡“顿悟成佛”,破除念经、坐禅、礼佛等一切外在佛法束缚,把成佛修行方法融入各种世俗日常生活,简单易行,没有条条框框束缚,反映出这一宗教派别具有一种彻底世俗化的非宗教倾向。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遂而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信,灵魂的敬信,祖先的敬信,直至在历史的河流里慢慢进化成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对天无上的信仰,后世各类至上神的雏形。在原始社会时代,已有先贤追问生命的意义,挑战人类生命的极限。炎黄子孙的先祖,中华民族始祖,古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应为第一人,据《史记?封禅书》载“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实际上是指对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本是合一,国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请求解疑答惑。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完整的系统。并把尊敬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法祖。东汉顺帝时,张陵于蜀郡鹤鸣山创立了五斗米道,把儒家的敬天与百姓法祖总结汇集并加入其它诸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个崭新的宗教名道教。道者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玄之又玄,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表达。从此道教得在中国以一种宗教形式进行发展传扬。具体来说,道教是一个信仰诸多神明的多神教,有着特色鲜明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早期主要思想《易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近代世界也有着不可小窥的影响性。道家思想作为首先独创了朴素唯物主义本体论学说的代表,从春秋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先秦时期在著名的儒墨显学里独树一帜,汉初,完全成为显学。所以,汉朝就有了具体正规的教团产生,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来深奥的道德哲学更进一步升华、粹炼了。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愈发完善。道教的基本特征具有宗

思想渊源“杂而多端”:道家哲学、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巫术、神仙方术、谶纬之学②神仙世界的本土性。道教的主神在早期具多元化性,实际上是人间皇权的投影。主神以下的道教诸神许多来自汉民族的古代神话传说,也有古代贤哲与著名方土,还有修道者,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英雄。③教旨上的本土性。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道教的思想渊源道教的思想是多源的,我国的传统宗教和哲学为道教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第一,古代宗教和神仙传说。中国古代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它们成为道教滋生的温床。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第二,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道教在理论上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崇尚的“道”,是一种超乎形象的宇宙最高法则,有神秘化倾向,很容易演化成具有无限威力的至上神的代名词。道家思想是道教直接吸收的思想养料。第三,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儒家思想的某些部分为道教所吸收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根据。道教思想来源虽多,但主要是以儒道两家为主,使这一宗教派别体现出儒道互补的特征。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炼丹术。道教徒的炼丹术是一种科学实验,推进了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研究。炼丹道士还发明了火药。2)道家与医药和养生。许多道家徒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著名的医药学家。道教的养生术有服食辟谷、导引行气等。3)道教与文学艺术。①道教的神仙思想,在文学上影响十分深远;②道教还促进文学上形成了一些专门的体裁,如"步虚词"、"青词"之类;③在戏剧和小说方面,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甚多;④道教的绘画、音乐,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4)《道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丛书,在学术上有重要的价值。道教的发展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基本格局则完成于魏晋南北朝,明确以"神仙"作为它的终级关怀。这一历史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2.东汉顺帝至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创始人张陵。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由河北巨鹿人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创立的。信奉黄老道《太平经》。3.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天师道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此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晋时的葛洪。4.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革道教。5.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派为主的"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日渐衰落。道教在教旨上的本土性道教在教旨上以长生成仙为目标,从而与世界宗教的风貌大相径庭。道教所追求的是“人如何不死”,在长生中永远享受人间的幸福和快乐。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生道想保,安神固形,便能获得现世存在的保证。道教不仅讲求归本返朴、归根复命的养气健身术,而且倡导以长寿去病为宗旨的“房中术”,钻研追求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民间劾治恶鬼、躲避死亡的种种迷信手段。道教浓烈地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具有一种“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的“勇猛”气势,此种特质恰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的体现。从儒家传统伦理观念角度,对佛教“因果报应”宗教伦理作简要评析佛教的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原有的信仰观念相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区别:一,传统儒家文化把社会成员个人的命运好坏归结为“天命”所致。即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佛教则把个体社会成员命运的好坏归结为其个人所作所为的善恶“业因”所为。两相比较,佛教自我行为决定自身命运较之儒家人生命由“天”支配,更具有人伦思想的进步意义。二,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祖先积德或作恶的种种行为,将会影响殃及后代子孙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佛教因果报应的作用或影响只涉及本人,与他人无关,并不株连后代或殃及他人。两相比较,佛教因果报应强调个人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强调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比之中国传统文化靠天命、靠祖宗改变命运的观念,更具有人格独立的伦理价值意义。三,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没有关于灵魂去向的明确说法,而佛教则把灵魂去向导入一个清晰明白的投胎转世、生死轮回的生命循环过程,彻底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信仰中没能解决的关于灵魂的归宿、灵魂的安放问题。佛教把个人生前的善恶行为与身后的灵魂走向归宿密切联系,其一系列关于灵魂转生的宗教观念,不仅给中国传统信仰文化带来强烈的思想震撼,而且对古代社会民众的心灵意识及行为规范,均产生了极为深刻广泛的重要作用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性体现方面,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支撑和骨架是儒家道德,儒家道德衍射到儒家文化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元化价值取向,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政治、对法制以及对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包括法律道德化、政治道德化、人治代替法治,经济道德化、文学道德化、艺术道德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整合。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①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长期以来民族间的不断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而中华民族的形成正是因其持有的兼容精神所致。②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对人的宽容,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以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③在处理思想文化方面:对于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新生事物,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等方面,要达到“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的和谐局面,同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坚持包容他者,兼容并蓄的态度。“落叶归根”,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征?有哪些社会功能和社会表现?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性特征,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和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宗谱和地方志的发达最能表现中国乡土文化。②方言是中国乡土观念在语言上的表现。会馆或同学会,老乡会起到维系乡土情谊和同乡利益的作用。③地方戏曲和田园文学,是中国文学中表现作家强烈、浓重乡土情怀的重要手段。④乡土谚语和地方性的学术流派同样流露着浓厚的乡土情谊。总之,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完全是走宗族乡党观念演化而来,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以至民族情感、国民性情等,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究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人本主义的特点和表现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它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主要表现:①民为邦本:“以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以民为本的观点记载,民为邦本的思想在儒家学说更有集中突现,道家、墨家、法家等等也都具有民为邦本的重民思想,对“人”的关注是中国的人本思想的根本。②轻神重人,关注现世生活:西周时,人们就已重人轻神。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更是以人本立场,称颂人性独有的尊贵与卓越。③浓重道德伦理色彩的个体人格肯定:中国的人本主义从社会现实关系着手,把人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中国历来是人治的社会,而人治又特别注重道德教化的意义。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肯定个体的心性完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精神迥异于西方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儒家理想人格和人格修养方法1君子人格(仁爱精神;济世情怀;品质中庸;注重气节操守,富有献身精神)2修齐治平(反躬内省;主敬;存心养性;重学;力行)道家1隐士人格(淡泊名利平和心性;轻利寡欲致虚守静无私不争;复归于朴绝圣弃智;清静无为提倡无欲)遁世态度,主张与世无争回避社会矛盾,向后退让(退回自然,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退回自我及内心情感,清静无为,寻求自我内心和谐宁静)2清静无为:无为、绝仁弃义、坐忘、心斋。佛家1随缘人格(即“佛”,出世型):无我、无欲、无争、随缘(无修之修,成佛随缘)2超尘绝俗:八正道、三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看法一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思考中国文化的未来:正确把握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从伦理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回应现代文明建设的需要;二,从东西文化的差异看中国的未来: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本位;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两个统一:世界与民族统一,现代与传统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西方文化不同点西方社会是以反基督教的姿态走向近代化的,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和外在征服型的主体性观念。与西方文化形态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比较偏重于内在超越性的道德自律主体性,在人对自然关系上的外在主体性略嫌不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性”,超越了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单主体性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天下太平”、“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最高理想,强调的也正是这种超载自我中心论的互主体性。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应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对话、综合创新,从而创造出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世界性与民族性共荣、超越西方近现代主体观念并确立新型主体性观念的世界新型文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对文化的影响1.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坚实基础,组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逐渐瓦解,新时代的新文化才有可能形成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主要有哪些概括①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②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中说:“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④蔡元培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⑤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有价值的共业也。”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目录》中,指出文化包括朝代、种族、政治、法律、教育、交通、国际关系、饮食、服饰、宅居、考工、农事等,认为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有哪些?①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是以人文中心的文化,以人的主题的文化,以文伟核心的文化。②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③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注重和谐的文化。④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是伦理政治型文化。第一,统一性与延续性。具体表现:政治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文化传统的承袭。第二,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具体表现: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第三,重群体轻个体。具体表现为:家族本位;宗法集体主义原则;追求社会价值。第四,重人伦轻自然。第五,崇老尚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1人生价值观:儒家“内圣”人格、道家“逍遥人生”2自然价值观:儒家超越自然、道家回归自然3道德价值观:儒家主张个体为群体承担责任、道家关注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4经济价值观:儒家重义轻利(德本财末、重农抑商、重公平轻效率、重积蓄节约轻消费)、墨法义利合一与导之以利5审美价值观:儒家美善统一文以载道、道家观照自然物我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1兼容并包性(民族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文化)2非宗教性(儒家人文精神的决定、道家自然主义的补充)3泛道德性(以德治代政治的政治道德化、以礼治代刑法的法律道德化、以人治代法治的对专制主义的影响、德本财末的经济道德化、文以载道的文学道德化。美善统一的艺术道德化)4内倾性5乡土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Ⅰ天人合一:总特征、最根本基本精神Ⅱ自强不息(内涵:自觉进行、否极泰来):立志、求诸己Ⅲ贵和持中(忽视变易、保守消极):人我关系Ⅳ平均平等Ⅴ人本主义(民为邦本;轻神重人,关注现世生活;浓重道德伦理色彩的个体人格肯定)Ⅵ忧患意识(清醒的危机意识<盛世与困境、内发与外感之忧>、深切的责任意识、昂扬的奋进意识、赤诚的爱国情怀)Ⅶ达观自信Ⅷ求是务实。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 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 答案:“ 地球村” 文化 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 4、以下对文化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 答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具有多样性 5、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答案:汉疆域 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 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答案:贵族制 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答案:民主制 5、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可能是以古文也就是篆文写成的费直易为底本,流传而来。包括哪两部分() 答案:《易经》本经及《易大传》 2、《周易》中只有一卦的卦辞吉而无凶,利而无害,这一卦是() 答案:谦卦 3、孔子说:“知几其神乎!”(《系辞传》),这里的几是指 ( ) 答案:苗头、兆头 4、《乾》之《文言》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以下选项与此句含义相近的有()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5、《易传》强调“生生之谓易”,以“生”为“易”,从而为冰冷客观的宇宙世界赋予了一种人文德性。() 答案:对 第4章单元测试 1、所谓人文主义,是一种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人文主义相对的主要有两种倾向,它们是() 答案:神文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端化 《尚书·大禹谟》记载尧向舜传授了修身治国之法,被后人称为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2、 惟精惟一,”,空出的两处是() 答案:道心惟微、允执厥中 3、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我们可以理解为() 答案:道德性是人的天赋本能 4、荀子认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以下选项对“情性”的解释恰当的有()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孔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仁的本质内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 简述孔子的礼学。 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仁是礼的基础,但内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范,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范,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 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内容就会有不同。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 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 7. 什么是文化传统? 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 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 9. 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2)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运动观。如阴阳双方,有别有序。 (3)以应变为目的,以全体用中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作者:————————————————————————————————日期:

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涛哥整理,侵权必究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先秦 B 秦 C 西汉 C 东汉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仁义、忠诚 B 正义、正气 C 万物有灵 D 驱邪逐怪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部分: 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 (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 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 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认为:“()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2、孔子“仁”的内容不包括() A. 爱人 B. 克己复礼 C. 孝悌 D. 刑政 3、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A. 恻隐之心 B. 羞恶之心 C. 辞让之心 D. 是非之心 4、汉武帝时,()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 5、“有治人无治法”是()提出来的? A.王守仁B.戴震C.荀子D.申不害 6、“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这段话表明的是()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权术思想 C 墨家的尚同思想 D 儒家刑政思想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0.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______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 11.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12.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15、三冥节指的是__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 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 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 粥 D饺子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 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A.285 B.286 C.287 D.288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羊 D楚汉相争 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 洛阳 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 书 D行书 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 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 山 D峨眉山 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 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 ..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 . . w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 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 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 (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20、春秋战国是一个“”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含雾集,竞相争霸。 21、公元前722年,在犬戎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的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及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

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及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及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及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