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

1,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是对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西周后期即以出现奴隶制度的危机并愈益加剧,终成崩溃之势。周平王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周时的乐工,文化人四处逃奔。

3,姜夔(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生前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4,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是一种新歌曲形式。元曲是由词脱化而来的新诗体,它主要是在民间乐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题材丰富多样,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5,十二平均律:是用数理调音体系的生律法(或叫定律法),它精确把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半音的音程值为2的12次方根。我国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1584)年,是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十二平均律的律学家。

6,李延年:西汉音乐家。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汉武帝喜爱。其妹妹受封为夫人后,他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代表作《佳人曲》。是我国两千多年前音乐史上最早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善于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大师,为中国的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何承天: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国人,是我国杰出的乐律学家。他善弹筝,在乐律方面有新的见解,提出了对京房60律的反对意见。他不同意京房采用加律的方法来解决音差问题,而是主张在十二律内部价加以调整。他这种“新律”已经接近十二平均律,解决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间的差距。

8,唐大曲: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吸收了外来音调与形式,较之魏汉的相和、清商大曲有着更高的发展,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中房、入敲。

9,诸宫调:诸宫调是中国宋、金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它继承了叙事鼓子词。唐代大曲、宋初赚词的缠令以及流行的其他俗曲,承袭了唐代变文的代言特点。

10,皮黄腔:皮黄腔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在音乐上各具特色,但共同之处在于:不论西皮还是二黄,在词格上都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并都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

11,六代乐舞:六代乐舞简称“六舞”,是中国奴隶制时期歌颂帝王的代表性宫廷乐舞作品。由最高乐官大乐司亲自掌教,乐舞由歌唱,舞蹈,器乐伴奏结合而成。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尧时期的《大咸》、禹时期的的《大夏》。成汤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12,嵇氏四弄:三国魏朝嵇康所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其中《广陵散》更是成为十大古琴曲之一。《广陵散》的庞大结构与深刻的哲理性,在历史上被誉为“曲之师长“。乐曲隐含着反叛精神和对崇高情操的讴歌,以及”一鼓息万动,再弄泣鬼神“的高度艺术感染力。

13,牡丹亭:《牡丹亭》是汤显祖(1550~1617)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1,旗亭画壁。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他的诗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意境开阔,风格雄浑。传说他与王昌龄、高适时相唱和,在东都洛阳留下了一段“旗亭画壁”的传奇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唐代配乐歌唱的乐府、声诗并著的局面。

传说,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于是就由王昌龄出面邀请三人小聚恳谈唱和。三人在旗亭内比试看那些女歌手演唱他们三人谁的是最多,谁就获胜,最后一位最漂亮的女歌手演唱了王之涣的诗,所以是王之涣获胜。

这件事传开后,文人们都认为王之涣的这首绝句,确实应为当代诗人的压卷绝唱,不服也不行。这件发生在洛阳的“旗亭画壁”的传奇故事,就这样广为人知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2,儒道墨三家各自的音乐特点。

儒家: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1,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2.主张“礼”“乐”并重。3.提倡乐通伦理。孔子在音乐上总结先秦以来的美学思想,形成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精华,认为音乐有修身养性之功能,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孟子主张“与民同乐”以使天下得治。荀子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道家:代表著作《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他认为,最美好的音乐是应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又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墨家:墨家是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处世态度过于消极,只力求满足最低的生活要求。对音乐的社会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墨子认为,音乐艺术既然不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且还将必厚敛万民"。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参考资料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其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原貌,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礼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左传》;礼崩乐坏;实质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基本上如实地记录并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化的现状。《左传》把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其重礼思想贯穿始终。《左传》“礼”字一共讲了462次,外还有“礼食”一次,“礼书”、“礼经”各一次,“礼秩”一次,“礼义”三次。[1](p16)春秋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肇始的乾坤板荡,使周公等苦心孤诣建立的社会秩序也分崩离析。平王东迁,周王室衰微,天子失威,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便是这个动荡年代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评价出自孔子,然而,当初孔子所言的“礼崩乐坏”指的是诸侯与士大夫的僭越,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等。其实所谓的“礼崩乐坏”,是指这一时期礼乐文化表现形式由宫廷走向世俗的过程。世俗化所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渎神,包括对天子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浅近多元的表达了人的欲望和要求,体现了礼乐文化的进步性和时代性。本文拟从“礼崩乐坏”在《左传》中的几个主要表现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王官之学”的废坠 平王东迁,周室衰微,天子失势。《左传》中有周天子派使者到鲁国“求金”、“求赙”、“求车”的记载,周室之困窘已很显然。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春秋后期诸侯国也步了周天子的后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在卿大夫内部也出现了“陪臣执国命”、“家臣专政”的现象,如鲁国三桓,晋国三家,田氏代姜等。宗法分封制严重动摇使西周时的整套的礼乐制度遭受了巨大的危机,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士这一新兴阶层也应时而生。《昭公三年》叔向论晋国公室和贵族衰落的情况: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2](p1236-1237) 叔向谈到晋国公室,也是一片“末世”的景象,政事在私,百姓困,栾、郤、胥、原、狐、续、庆、伯八家沦为了低贱的吏役,公室凋零。 《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对赵简子说: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而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姓之后于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礼乐制度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它和分封制、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 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周公所制定的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因此,“礼”并非“礼貌”,“礼节”那样简单。“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以混淆。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周公把“尊礼”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

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但是,一个社会只讲究差异,不讲和同,社会就没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与“乐”相辅相成。乐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但是它超越了音乐,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色彩。“乐”的功能是,以音乐激起共鸣情绪。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例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 “礼”与“乐”不能混淆,有着本质的区别。《礼记》中专门有《乐记》一章,其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仪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意思是说,“乐”的和同使人们相互亲爱;“礼”的差异使人们相互尊敬。“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因此,“礼”和“乐”是互补的,缺一不可。讲究“礼”,人们就不会争执;讲究“乐”,人们就互相亲和。“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百鸟朝凤》一个关于礼崩乐坏的故事

《百鸟朝凤》一个关于礼崩乐坏的故事 5月,当美国队长开始霸屏的时候,有一部国产片却排 片寥寥。《百鸟朝凤》这部讲述老唢呐人与传承的电影,出 自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扛鼎人物吴天明之手。制片人方励在直播中的“千金”一跪,为《百鸟朝凤》集聚了足够的话题能量,与此相关的“情怀”“匠心”讨论,已然发酵。 百鸟之歌 任何有乡土经验的人,都不会对唢呐匠(吹鼓手)陌生,在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上,一个人一生的悲喜哀荣,仿佛都得借一曲唢呐得以烘托和宣泄。“一个唢呐匠的传奇故事”,所有怀着乡土情结的人,大概都对这样的电影有种天然的亲近。 况且,“第四代”代表导演吴天明的遗作,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张艺谋等著名导演的背书,以及影片上映一周后制片人方励在直播中的“千金”一跪,已为《百鸟朝凤》集聚了足够的话题能量。 这部影片中,吴天明将关注视角对准生活在黄河边上的一代又一代以吹唢呐为生的人们。 主人公焦三爷传位的时候,强调“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所以他没把焦家班传给天分更高的蓝玉,而传给了“心中有

方向”的天鸣。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然而天下越大,越是容不下一个“自己”。知道现在的人都不行拜师礼的时候,焦三爷喃喃自语:“没规矩了,没规矩了……”眼里全是因为被无法抗拒的时代洪流所裹挟的无力。 当洋乐队第一次出场,众人蜂拥而去,天鸣的信仰第一次经受了冲击,虽然茫然,却依然死守阵地。到了城里,他看见唢呐沦为了街头的技艺,惶然的神色里,信仰摧枯拉朽在崩塌。 就像好不容易熬过十年寒窗,考上了进士,结果大清亡了。时代是最可怕的东西,兴盛由它,衰败由它。当信仰站在现实的对立面,我们承认自己的身不由己,还是和现实死磕到底? 于是这便有了焦师傅拒绝在为一个有四十年官龄的查村官葬礼上演奏《百鸟朝凤》的一幕,焦师傅坐在太师椅上,任凭孝子贤孙黑压压的下跪磕头也不为所动。 “这不是钱的问题,你知道查家是怎样做大的吗?是因为他当村长时,排挤了其余四大姓氏。”这个评价耐人寻味,百鸟之歌,只能献祭给人间公正贤明的亡者,《诗经?大雅?卷阿》有句曰:“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此时的焦师傅,执守着乡村乡民们共有的价值观,以此

礼崩乐坏

1,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是对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西周后期即以出现奴隶制度的危机并愈益加剧,终成崩溃之势。周平王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周时的乐工,文化人四处逃奔。 3,姜夔(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生前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4,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是一种新歌曲形式。元曲是由词脱化而来的新诗体,它主要是在民间乐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题材丰富多样,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5,十二平均律:是用数理调音体系的生律法(或叫定律法),它精确把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半音的音程值为2的12次方根。我国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1584)年,是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十二平均律的律学家。 6,李延年:西汉音乐家。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汉武帝喜爱。其妹妹受封为夫人后,他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代表作《佳人曲》。是我国两千多年前音乐史上最早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善于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大师,为中国的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何承天: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国人,是我国杰出的乐律学家。他善弹筝,在乐律方面有新的见解,提出了对京房60律的反对意见。他不同意京房采用加律的方法来解决音差问题,而是主张在十二律内部价加以调整。他这种“新律”已经接近十二平均律,解决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间的差距。 8,唐大曲: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吸收了外来音调与形式,较之魏汉的相和、清商大曲有着更高的发展,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中房、入敲。 9,诸宫调:诸宫调是中国宋、金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它继承了叙事鼓子词。唐代大曲、宋初赚词的缠令以及流行的其他俗曲,承袭了唐代变文的代言特点。

礼崩乐坏与文化下移

礼崩乐坏与文化下移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摘要:每一个时期的音乐变化总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即:这一时期的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代无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无论是音乐现象还是音乐思想学说,实是继承三代文明和开创秦汉以后文明的伟大的转折时代。 关键词:音乐礼乐春秋战国 自周取代商殷以来,这个来自黄土高原的统治者,一面恢复生产,另一面兴正礼乐。礼用以别尊卑,乐用以和人心,两者相辅相成,建立起一套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音乐被广泛的等级化了,其实,纵观整个中国史,文化总是服务于政治的,音乐自是不能例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西周的礼乐制度,这种服务于政治而并非音乐的制度。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在《礼记》和《论语》中找到很多相关记载,例如,“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也就是说天子可以四面悬挂钟磬,诸侯则享用三面悬挂之规格,卿和大夫可以享用两面排列,士只允许排列一面。这种“乐悬”制度等级规格,也是完全由森严的宗法制度所决定的。 进入春秋战国以来,我国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随着周天子实际权力的丢失,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这种现象反映在文化上,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礼崩乐坏”。礼乐制度的作用正在慢慢减弱,旧有的音乐等级制度失去了约束力,世俗新乐兴起,各国间乐工流动,音乐文化交流增多。 例如,王子朝奔楚,使周人典籍大量移入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东周王朝,与宋、鲁同为文化中心。这是我国先秦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迁徙活动。春秋时期的文化下移,不仅表现在王室的百官散到各诸

侯国,也反映在各诸侯国之间乐工的迁移交流。再比如说,“八佾舞于庭”这个典故,西周音乐的等级化具体体现在享用乐舞规模的区分上。鲁国的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里演出天子方能享用的“八佾之舞”,违背了礼的规定,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于庭”同时说明在一些人心中,“天子之乐”并不是那样神圣不可侵犯。这实在是观念形态上的巨大变化。“声淫及商,何也?”商民族的音乐全用五声,“商音”是其特有的音阶骨干音,而周民族则坚持本民族的审美习俗,不用商音,呈现出“五声缺商”的现象。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竟然夹杂进来敌对民族商民族特有的“商”音,在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大武》的音乐也被异引起了孔子的愤慨。这事实表明,在西周奴隶制社会趋向崩溃之际,即使民族之间政治上的对立也阻挡不了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周王朝已经失去控制上层建筑的权力。“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晏子春秋》记载了齐景公夜听新声而不朝的事,齐宣王也说:“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郑卫之音”的问世,起到了加速“礼崩乐坏”进程的作用,这股迎合封建时代需要而兴起的文化潮流,在长达四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席卷了各诸侯国的宫廷之间,形成中国音乐史上空前繁荣的景象。 据有关学者的论述,中华文化夏商巫风巫术兴盛,而周代“制礼作乐”的“礼乐”,实很大程度上还是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等神灵的神秘主义之礼乐文化;而周的“礼乐崩坏”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进入,实际上是理性主义浪潮下神性、神道、神德、神权的衰颓和人性、人道、人德、人权的兴起。儒家、儒学起源祭祀,春秋儒学集大成者孔子则“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和“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他实是一位否定神秘主义的理性主义者,

礼崩乐坏与纳仁入礼以论语为中心的法理解读与现实思考

“礼崩乐坏”与“纳仁入礼” ──以《论语》为中心的法理解读与现实思考 袁瑜琤 【摘要】在当今“法治”语境下,关照历史与现实的社会问题,对《论语》做出的一个尝试解读和法理学思考认为:为维系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儒家所推崇的“仁”学乃是一个至大至刚的概念,历史地看,它始终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仁”的实质内涵难于明确昭示,二是“惟仁者宜在高位”的理想无由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这也就是传统文化内在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历史上的“礼崩乐坏”的深层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今天,这也是今天的法治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并且,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秩序应当得到今天法理学的重视,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法学意义和现代文明意义。 【关键词】礼崩乐坏《论语》仁学价值法治权利 —[美]伯尔曼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学在今天已经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方法、术语、意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已形成比较固定的格局。与这一成熟的格局相应,法学作为一门原本舶来的学科,在积极地构设我们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同时,它对我们的社会历史及其生活意义的关注不免有所疏忽,这也正是今天的法学界开始自觉探究的一个话题。历史为今人昭示了一个文化的意义,而今天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历史的问题。我们不妨围绕《论语》的记述,对我们的历史尝试做出一个法理解读,并对今天的现实进行提问。 一、“礼崩乐坏”的内在原因:精神操守的流失 我们的传统文化追求,如果用一个简单的说法来概括,可以归结为“礼之用,和为贵”[1]。所谓礼,就是夏商周三代以来自然形成并存在的社会、政治乃至精神修养上的秩序和价值。[2]在社会生活层面,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五伦”秩序,向外向上则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向内则是“正心诚意”、“明心见性”[3]的个人修养目标。所谓“五伦”[4],是一个普通人作者简介:袁瑜琤,法学博士,烟台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1]《论语·学而第一》。 [2]《论语·为政第二》,“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此处需要特别注释的是,这里的“正心诚意”、“明心见性”等表述,可以更为简洁地表述为“心性”,它应当是一个与“理性”和“信仰”相对立的概念:理性的意义侧重于逻辑和计算,信仰的意义在于启示与皈

《读史要略》:周公制礼作乐——为有源头活水来,黄钟大吕响中华

《读史要略》:周公制礼作乐——为有源头活水来,黄钟大吕响中华 中国历史发展到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可谓一件至要之事。相传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周公于周朝建国第六年开始“制礼作乐”。其所谓的“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个方面。周公为当时的贵族们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乐则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巩固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周礼规定,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祇,“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而对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周礼规定当时的乐队:“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即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等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要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必须加强有关礼乐方面的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周王朝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春官中有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一千四百多人,分别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和其他音乐事务。他们大多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有明细分工,各司其职。《周礼·春官》中明确记载了最高乐官大司乐的职务要求:“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晋”。教学科目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和小舞四种。由于结合礼教,内容都含有伦理道德观念。周代如此重视音乐教育,无疑会对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各种相关的措施也推动和保证了音乐的发展,从而使周代宫廷音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西周贵族讲究的礼更加繁多: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其被称为“籍”的治理模式。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作为诸侯的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三家都“以《雍》撤”,孔子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子又指责他不懂礼。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是以《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其所说的“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一理论。

礼崩乐坏 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变法图强 ──春秋战国时代第一节从封建到郡县 历史重点

第二章礼崩乐坏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后父申侯勾結犬戎入侵,幽王被殺 平王遷都雒邑,史稱東周或稱「春秋戰國」 周天子地位下降 「禮崩樂壞」的亂局 尊王攘夷 齊桓公:與諸侯會盟,相約共尊王室 晉文公:三度朝覲周天子以示尊崇 越滅吳是一場劃時代的戰爭 三家分晉和田氏篡齊後封建體制徹底崩潰 春秋:車戰為主,旨在擊敗對手 戰國:步兵和騎兵為主,目的在殲滅敵軍Array鄭國子產鑄《刑書》→禮已難發揮約束力 李悝編《法經》、商鞅據《法經》制秦律 鼓勵生產:李悝制平糴法、商鞅變法 制定戶籍以掌控人民,且承認土地私有 擴大兵源並獎勵平民殺敵立功 官僚制取代世官世祿制 春秋時設立縣或郡;戰國時普遍設縣 课程统整 一、西周衰亡与平王东迁

历届试题 (C)1. 某一时期,周天子因财政困难,必须派遣大臣向诸侯要求金援。齐、晋两国也经常派遣使臣朝觐周天子,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原本与周天子关系最密切 的鲁国反而渐渐疏远。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周人灭商,始建国 家,但基础不稳()B西周末年,外族常入侵,政局恶化()C春秋时代,周王 室衰微,霸主兴起()D战国时期,大国崛起,战争颇频繁。(106学测)1. 平王东迁后,王畿狭小,实力衰退,诸侯本应定期朝贡的财物减少,使周王室财政困难;齐、晋等 国实施“尊王攘夷”政策,成为春秋时期霸主;鲁国因国君继承问题及距离遥远,与周朝王室关系渐渐疏远,这些现象发生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晋国已不存在,而是分为韩、赵、魏三国,故选(C)。 二、春秋的霸政

第二章礼崩乐坏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历届试题 (ABE )2.远古各族起于何方,无明确记载,史家往往从有限的传说资料中加以推断。 从下列中国古代商、周与秦人的祖先传说及你/妳的历史知识,可以得出怎 样的合理推论? 甲、《史记.殷本纪》:“商的始祖契,母亲是简狄,是帝喾的妃子。有一 天,简狄外出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吞下,怀孕生契。” 乙、《史记.周本纪》:“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原走到野外 看到巨人的脚印,心里很喜欢,就踏了下去,腹内感到震动,好像怀孕一 般,后来生了儿子。” 丙、《史记.秦本纪》:“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远代孙女女修,女修织布, 燕子掉下一只蛋,女修吞下,生下儿子大业。”。 ()A从祖先传说来看,商、周可能起源于不同地域()B秦的祖先传说同于商, 可能与商源于同一地域()C秦的祖先传说对了解秦人的历史文化毫无关系 ()D秦的祖先传说同于商,表示秦文化即为商文化()E秦自原居地迁至西方, 其祖先传说可提供线索。 2. (C)祖先传说对了解某族群的历史文化有重要关系,如中国的三皇传说即与人类的文明演进顺序相 符;(D)文化会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商、秦族群的居住区域相隔甚远,自然环境差异大,文化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三、战国的兼并

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和文化发展

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和文化发展 贠占军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人们在谈到春秋的时候,最常用的两个词就是王室衰微和礼崩乐坏。说王室衰微这是史实,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说当时的礼乐制度“崩”和“坏”则有过当之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文化发展的优胜劣汰和自我完善,它遵循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关键词:春秋礼崩乐坏文化发展 王室衰微和礼崩乐坏似乎已经成为春秋时代的最显著特点了,而且历代文人对这一时代的态度似乎总是充满了遗憾,认为既然有那么发达的文化,再加上个太平盛世似乎就更完美了。这种理解显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先秦文化,其发展高峰恰恰就是在人们多有微词的春秋时代。进入王权统一的“大一统”时代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类似先秦时代的文化高峰,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辨证的角度看,事物发展的强弱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在王权衰落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因为他们拥有无所顾忌的言论自由。而所谓的“礼崩乐坏”是后世那些受封建礼教影响至深的学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道德标准得出的结论,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哪有“蜂出并作”的百家之学啊! 许慎《说文》释“崩”为“山坏也”;《中华大字典》释“崩”义项有九,其五:“毁败也。”例:《论语〃阳货》“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由此可见对某种事物或制度的整体性来说,用“崩”来形容就意味着这是毁灭性的,无可挽回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曲折的,到高峰就开始衰弱,到低谷就开始上升,这是自然规律。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春秋时期的战事频繁和僭礼现象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 在《论语》中,“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它既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规范,又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种种仪式的内在核心。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出现“礼”74次。例如: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②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③ …… 小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至国家的治国之策,都渗透着一个“礼”字。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安家治国,孔子对“礼”都是十分看重的。 一、“礼”之本 《论语》中对“礼”的阐释涉及方方面面,看似零散,其实自有其一套体系,都有一个“礼”之核心蕴含其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 《说文解字》曰“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④ 由以上比较权威的三种解释,可以把“礼”归纳为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⑤“礼”包括了由君主到平民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它对从诸侯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都有着具体的规定。“礼”是一套完整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说它是一部无形的社会的法律,它明确且严格地规定了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其二,是指一种为人处世,仁爱忠信的情感态度和内在表现。“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情感的准则。那么,“礼”其实就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体现。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礼”的贯彻实行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地克服自己不好的思想情绪,让自己的行为恢复古礼的标准,这样才能符合“礼”的标准,体现“礼”的精神。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陶冶情操,才会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仁人君子,养成理想的人格。所以,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可见,孔子心目中的“礼”,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条文,而是要以“仁”作为其内在核心的一种价值观。同时,孔子还指出,对“礼”践行是要发自内心,是要拥有恭敬、真诚的态度的。例如: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⑥一般人认为能赡养父母、供养父母就算是孝顺了,但孔子认为只有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基础上对父母和颜悦色、态度尊敬才能称为真正的孝顺。可见,礼节的行使离不开“仁”,离开“仁”的“礼”, ①摘自《为政》,《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摘自《泰伯》,《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摘自《述而》,《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摘自百度百科“礼”词条; ⑤摘自《后汉书荀爽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论礼崩乐坏和法家兴起

论"礼崩乐坏"和法家兴起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社会大变革,即从"礼崩乐坏"到法家兴起的制度革新。对夏商周三代礼乐制度和春秋战国法家思想做了扼要的介绍,重点解析了"礼崩乐坏"政局形成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和法家思想得以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下,唯独法家走向了历史政治舞台。旨在说明,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制度本身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而它的价值只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现实需求,与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观念无关,甚至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还会引导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重树。 This paper mainly about BC 771—221 B.C.,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five hundred years, big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ritual collapse is thrilled" to rise of legalism institutional reforms. Ritual of xia-shang-zhou dynasties system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legalism did briefly introduces, key analytical "ritual caved thrilled" formation of profound political social history reason and legalism, the social political reasons to rise, and further analyzes why in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on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y, but the political stage towards legalism. Aims at explaining, a social trend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itself, and not on the points, and its disadvantages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depends only 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people's subjective desire and values is irrelevant or a political system will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ideas and values of heavy tree. 【关键词】春秋战国(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礼崩乐坏(Ritual caved thrilled) 法家兴起(Legalism rise)一统天下(skillfulness) 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个君王幽王被贵族和犬戎的联合势力杀死,强

(完整版)礼崩乐坏

1,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是对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 面。西周后期即以出现奴隶制度的危机并愈益加剧,终成崩溃之势。周平王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周时的乐工,文化人四处逃奔。 2,相和歌: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 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 3,姜夔(1154 —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一生转徙江湖。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生前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 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4,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是一种新歌曲形式。元曲是由词脱化而来的新诗体,它主要是在民间乐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题材丰富多样,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5,十二平均律:是用数理调音体系的生律法(或叫定律法),它精确把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 的半音,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半音的音程值为2的12次方根。我国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埴(1584)年,是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十二平均律的律学家。 6,李延年:西汉音乐家。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汉武帝喜 爱。其妹妹受封为夫人后,他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代表作《佳人曲》。是我国两千多 年前音乐史上最早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善于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大师,为中国的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何承天: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国人,是我国杰出的乐律学家。他善弹筝,在乐律方面有新的见解,提出了对京房60律的反对意见。他不同意京房采用加律的方法来解决音差问题,而是主张在十二律内部价加以调整。他这种“新律”已经接近十二平均律,解决缩小 了古律大、小半音间的差距。 8,唐大曲: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吸收了外来音调与形式,较之魏汉的相和、清商大曲有着更高的发展,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中房、入敲。 9,诸宫调:诸宫调是中国宋、金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 宫调”。它继承了叙事鼓子词。唐代大曲、宋初赚词的缠令以及流行的其他俗曲,承袭了唐代变文的代言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