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零距离】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考零距离】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考零距离】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考零距离】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考情 剖析

(注: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Ⅰ代表了解和认识,Ⅱ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 代表容易,B 代表中等,C 代表难)

考查内容 考纲要求

及变化

考查年份 考查形式 考查详情 考试层级 命题难度

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 规律

09年

多选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临界、极

限问题以

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计算 考查运动

学公式的

灵活应用

10年

多选 考查匀变

速直线运

动的规律 计算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

动规律公式的应用

11年 计算

以滑块斜面为背景,考查利用

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求速度

12年计算

考查粒子

在电场中

运动,由匀

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

求偏转电

重点 B

小结及预测1.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选择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查,属于重点考查知识点,侧重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以及临界问题结合考查;2.预测:四年都有所考查,属于热点,预测14年考查的可能性很大;3.复习建议:复习此类规律性知识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知道规律是如何得出,规律的适用范围又是什么,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灵活应用,事半功倍.

知识 整合

知识网络

基础自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__不变的运动.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增加,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减小,则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__________ . ②位移公式:__________ .

③位移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 ④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__________时刻的瞬时速度.

重点阐述

重点知识概述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有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at 2=恒量.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t /2=v 0+v t

2

.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 0和末速度v t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v x /2=v 2

0+v 2t

2

. [提示]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 t /2<v x /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x 1∶x 2∶x 3∶…=12∶22∶32∶…. ②1t 末、2t 末、3t 末,……,速度之比为v 1∶v 2∶v 3∶…=1∶2∶3∶….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Ⅰ∶x Ⅱ∶x Ⅲ∶…=1∶3∶5∶….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1∶(2-1)∶(3-2)∶…. 2.对推论Δx =at 2的拓展 (1)适用条件: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Δx 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 (2)进一步的推论:x m -x n =(m -n )at 2.

要注意此式的适用条件及m 、n 、t 的含义. 3.x -t 图象与v -t 图象异同点一览表

比较问题 x -t 图象

v -t 图象

图象

其中④为抛物线

其中④为抛物线

物理意义 反映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 表示从正位移处开始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越过零位移

表示先做正向匀减速运动、再

做反向匀加速运动 ② 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表示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

③ 表示物体从零位移开始做正

向匀速运动 表示物体从静止做正向匀加

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

速运动

斜率的意义 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

向 图象与坐标 轴围成“ 面积的意义” 无实际意义

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难点释疑

一、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方法 1.一般公式法.

一般公式法是指选用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应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2.平均速度法.

定义式v =x t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公式v =1

2

(v 0+v 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

3.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任一段时间t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即v t

2

=v .

此公式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

出的含有t 2

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

4.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问题.

5.逆向思维法.

逆向过程处理(逆向思维)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如: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可看成做反向的匀减速运动,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可看成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该方法一般用在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中.

6.图象法

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

7.巧用推论Δx=x n+1-x n=aT2解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 n+1-x n=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时,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8.巧选参考系法.

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性质一般不同,通过变换参考系,可以简化物体的运动过程.

应注意的问题: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涉及v0、v、a、x、t五个量,每一个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个量,选择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单化.

【典型例题1】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温馨提示

运用匀变速运动公式分段求解即可.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1】以v0=9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若汽车在刹车后继续前进的第2s内的位移为6m,则刹车后第5s内的位移为多少?

【典型例题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A.20m B.24m C.25m D.75m

温馨提示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推论即可快速解题.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2】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s无初速地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小钢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AB=15cm,BC=20cm.

求:

(1)小钢球的加速度a=?

(2)拍摄照片时,B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

二、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1.st图象的应用

(1)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相对参考点的位移.

(2)图象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图象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3)图象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4)图象平行于横轴,说明斜率为零,即物体的速度为零,表示物体静止.图象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正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图象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v t图象的应用

(1)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其交点的横坐标表示两物体达到速度相等的时刻;纵坐标表示两物体达到速度相等的速度.

(2)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3)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4)图线平行于横轴,说明斜率为零,即物体的加速度a=0,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同;图象的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5)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3.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时,应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即速度相同时,质点距离最大或最小.

(2)追及类问题的提示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

②匀速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此时二者相距最近;

③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近,此时假设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

④匀速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

⑤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应当以一个运动当参照物,找出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相对位移.

【典型例题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表中记录了汽车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

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

速度/(m/s) 3.0 6.09.012129.0 3.0

A

B

C

D

温馨提示

对比图象和数据表即可得出答案.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3】 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甲 乙

A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易错诊所

匀变速运动常常在生活中有实际的应用,当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考查时,就需要优先考虑实际情况,以免误入陷阱,例如实际情况中的刹车问题,其速度不会为负等.

【典型例题4】 飞机着陆后以大小为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 ,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位移x .

温馨提示

实际背景中飞机速度最小为零,应先计算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4】 从三亚飞往济南的波音737航班,到达遥墙国际机场,降落的速度为60 m/s ,然后以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在第14秒内的位移为( )

A .350 m

B .180 m

C .0 m

D .1 330 m

随堂 演练

1.完全相同的三木块并排地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

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一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一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是( )

A .v 1∶v 2∶v 3=3∶2∶1

B .v 1∶v 2∶v 3=3∶2∶1

C .t 1∶t 2∶t 3=1∶2∶ 3

D .t 1∶t 2∶t 3=(3-2)∶(2-1)∶1

2.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 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 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第2题图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则()

第3题图

A.甲、乙两物体在4s末相距最远

B.甲、乙两物体在5s末相遇

C.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

D.甲、乙两物体在2.5s末相距最远

4. 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在图中可以反映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第5题图

A.v b=8m/s B.v c=3m/s

C.x de=3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6.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通过a点时,速度大小v a=4m/s,方向向右,

经过t=1s后,该质点在b点,速度大小v b=10m/s.求在这一秒内质点的速率最小时,距离a点x为多大?

第6题图

7.国庆60周年阅兵中,质量为m的歼10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s.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8.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第2讲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

知识整合 基础自测

1.(1)加速度 (2)均匀 均匀

2.(1)v t =v 0+at (2)x =v 0t +12at 2 (3)v 2t -v 2

0=2ax (4)v -=v 0+v t 2

中间 重点阐述

【典型例题1】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之比.

【答案】 5

7 【解析】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

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

x 1=12at 20 x 2=vt 0+12(2a)t 20 设汽车乙在时刻t 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x′1,x′2.同样有v′=2at 0

x ′1=12(2a)t 20 x′2=v′t 0

+12at 20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 ,x′,则有x =x 1+x 2

x ′=x′1+x′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x x′=57

.

变式训练1 0.25m 【解析】 因为刹车后的第2s 内汽车仍然在前进,故汽车运动的时间一定大于2s ,但刹车后的第5s 内是否仍然在前进,则需要作出判断.要求出汽车在第5s 内通过的位移值,必须知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汽车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值应等于刹车后2s 内通过的位移与刹车后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之差,即有x 2=v 0t 2+1

2at 2

2-(v 0t 1+12at 2

1)代入已知数据,解得a =-2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要

知道汽车刹车后第5s 内是否仍然在前进,必须对它前进的总时间作出判断.由速度公式,并令末速度为零,则可求出运动的总时间t 0,t 0=v 0

-a ,代入数据得t 0=4.5s.因此汽车刹车后

第5s 内通过的位移实际是汽车在4s 末至4.5s 末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值.设汽车在第4s

末的速度为v 4,第4s 末至第4.5s 末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有v 4=v 0+at 4,x′=v 24

-2a

,代入

数据得v 4=1m/s ,x′=0.25m.

【典型例题2】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

A .20m

B .24m

C .25m

D .75m

【答案】 C 【解析】 由匀减速直线运动特点,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

相等,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和第5s内位移大小分别为9m,7m,5m,3m 和1m.若汽车在第6s继续运动,则其位移大小为-1m与实际不符,即汽车在第5s未停止运动,位移大小s=9m+7m+5m+3m+1m=25m,故选项C正确.

【点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些推论解题,往往比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解题灵活、独到,是解决有关匀变速运动问题的重要途径.

变式训练2(1)5m/s2(2)1.75m/s(3)25cm(4)2

【解析】(1)BC-AC=aT2,代入数据得加速度a=5m/s2

(2)B球速度即为AC段平均速度,v B=AC

2T,代入数据得v B=1.75m/s(3)由公式CD-BC

=aT2,代入数据,得CD=25cm(4)由v B=at,得B球运动的时间t=0.35s,B球上面有3颗小球,所以A球上面有2颗.

【典型例题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表中记录了汽车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是先做加速度为3 m/s 2的匀加速运动,4s 时速度达到12 m/s ,做匀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 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运动的v -t 图象是C.

变式训练3 D 【解析】 甲在整个t =4 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2×3×2×1

2m =6 m ,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选项AB 错;乙在整个t =4 s 时间内运动方向

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 ,选项D 正确C 错误.

【典型例题4】 飞机着陆后以大小为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 ,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位移x.

【答案】 300m 【解析】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 =-6m/s 2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t =Δv a =0-60

-6 s =10s 所以飞机12s 内滑行的位移为10s 内滑行的位移,由v 2

-v 20=2ax

可得x =-v 20

2a =-6022×(-6)

m =300m.

变式训练4 C 【解析】 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 0=0-v 0a =-60

-5s =12 s <14 s ,

所以飞机在第14 s 内的位移等于0.

随堂演练

1.BD 【解析】 子弹受到的摩擦力f 一定,由s =1

2at 2和s 1=s 2=s 3得,t 1∶t 2∶t 3=

(3-2)∶(2-1)∶1,由v =at 得v 1∶v 2∶v 3=(t 1+t 2+t 3)∶(t 2+t 3)∶t 3=3∶2∶1,故选BD.

2.AC 【解析】 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2s 内的位移x =v 0t 1+1

2a 1t 21=20m>18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 1=v 0+a 1t 1=2m/s<12.5m/s ,汽车

没有超速,A 项正确、B 项错误;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t 2=v 0

a 2=1.6s ,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 2=1

2a 2t 22

=6.4m ,C 项正确、D 项错误.

3.BCD 【解析】 甲、乙两物体在2.5 s 末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甲、乙两物体在5 s 末位移相等,二者相遇,选项A 错误BD 正确.前4 s 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选项C 正确.

4.C 【解析】 该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知t =0时v =0.排除AD.由最后停止知最后v =0排除B.故选C.

5.BD 【解析】 设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a ,则从a 到c 有x ac =v 0t 1

+12

at 21 即7=v 0×2+1

2×a ×4,7=2v 0+2a

物体从a 到d 有x ad =v 0t 2+1

2at 22

即12=v 0×4+1

2a ×16,3=v 0+2a

故a =-1

2

m/s 2,故v 0=4 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v c =4-12×2=3 m/s ,故B 正确.从a 到b 有v 2b -v 2

a =2ax a

b ,解得v b =10 m/s ,故A 错误.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v d =v 0+at 2=4-1

2×4=2

m/s ,从d 到e 所用时间t =0-v d a =-2 m/s

-12

m/s 2

=4 s ,故D 正确.

6.4

7m 【解析】 由运动学公式v =v 0+at 得a =v b -v a t

=-10 m/s -4 m/s 1 s

=-14 m/s 2

s =v 0t +12at 2当速率最小即为0时t =v a a =414s =2

7s

s =4×27-12×14×????272m =47

m. 7.见解析 【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B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s 1=v 0t 1-1

2a 1t 21,v B =v 0-a 1t 1,B 到C 过程,依

据运动学规律有s 2=v B t 2-1

2a 2t 22,0=v B -a 2t 2.A 到C 过程,有:s =s 1+s 2,联立解得:a 2=

(v 0-a 1t 1)2

2s +a 1t 21-2v 0t 1

t 2=2s +a 1t 21-2v 0t 1

v 0-a 1t 1

.

第7题图

8.6s 【解析】 设A 车的速度为v A ,B 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 ,两车在t 0时相遇.则有x A =v A t 0

x B =v B t +1

2

at 2+(v B +at)(t 0-t)

式中,t 0=12s ,x A 、x B 分别为A 、B 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x A =x B +x 式中x =84m

代入题给数据v A=20m/s,v B=4m/s,a=2m/s2

有t2-24 t+108=0

式中t的单位为s,解得t1=6s,t2=18s

t2=18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s.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汇总

2019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汇总 2019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 高考复习,一般可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是最细致的复习,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维,第二、三轮复习则属于查漏补缺,因而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第一轮复习的最佳效果呢?好方法是复习的必备。 一、结合考试说明全面复习知识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求仔细研究考纲,按照考试说明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透彻,不要有遗漏,做到所有的知识点心中有数。那么,如何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呢?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老师建议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研究命题思想,近年来的物理学科命题思想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突出强调联系实际、回归教材、注重基础、体现思想等特征; 二、研究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三是要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化,关注内容的增减和考察能力的变化情况。只有把考纲和考试说明以及高考真题研究透彻,才能定制出合理的备考计划,为迎接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以课本为基础,夯实各个知识点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就是梳理基本知识。什么是基础?当然是课本。第一轮复习要对照教材梳理每一个知识点,不留空白。对于概念不要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从定义、

定义式、物理意义等多个角度把握。对于习题,新东方一对一老师不建议采用题海战术,第一轮的复习要认真研读课本上的习题和书后题。夯实好基础,在二、三轮的复习上才能有质的飞跃。 三、总结知识结构,形成网状知识体系 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点都是有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高考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因此高考题的编制绝非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整合物理模型,把具体的问题抽象为模型,这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新东方一对一老师叮嘱同学们在复习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积累也要注意物理模型的总结。 四、归纳总结基础题型及变形 在第一轮复习的做题环节,要有意识的将所做过的物理试题进行分类整合。对于某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技巧要心中有数。善于归纳总结,尤其是自己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高考的题目怎样变化,都是由基础的题型演变而来的。多总结题型,将会使复习环节变得非常轻松,避免题海战术!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一个明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一、力学: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①1638年,伽利略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了抛体运动,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②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评价: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标志着物理学的开端。 (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奥托··格里克(德国马德堡市长) 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①提出胡克定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笛卡儿(法国物理学家)①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①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归纳为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 ①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①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①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物理高考最后一题_荟萃

高考物理压轴题 1(20分) 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 图 12

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 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 ,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 为F 2 ,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m C =3 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连接一轻弹簧 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 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 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 P点,木块C从Q点开始以初 R点,求P、R间的距离L′ 5 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1s/3而与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2019年高考物理最后一讲

2019年高考物理最后一讲 1、解选择题的一般技巧:读题时要仔细、认真,在弄清题意之前,先不要看选择项,因为有一些选项有误导作用,应读懂题意后,再去逐项分析。如果有图示,则先由图读出信息,最后可比较选项之间的关联。 除了常见的直接判断法、定性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图示比较法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如:筛选排除法(利用已知条件逐一筛选、排除)、极限分析法(把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推至极端,由极端情况推理一般情况)、特值简算法(把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判断)、特例判断法(通过特例判断某些说法的对错)和量纲比较法(如果题目给出的结果都是用字母表示的,那么通过推演式子的单位是否符合要求,也是一个判断思路)等等。 多选题,因选择题的答案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要认真判断每一个选项的对错,不能凭印象选择,不能主观地认为A选项对了B选项就一定错,吃不准的选项不要选,不会做的题要选一个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 要注意“以下判断错误的是”,让你选的是错误的选项。 二、实验题: 1、电路的选用:电流表内外接,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 2、电源、电表参数的测量。 3、使用多用电表:用欧姆档测电表内阻时,应注意黑表笔连接在被测电表的正接线柱。测量时,多用电表不会烧坏(注意调零),但要注意被测电流表是否烧坏。 4、关注新实验:传感器 5、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 6、误差分析:测电阻;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例1】: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流表的内阻: A.待测电流表A1(量程250 mA,内阻r1约为5 Ω)。 B.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5 Ω)。 C.电阻箱R1(最大值999.9 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 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Ω)。 E.电源E(电动势约为10 V,内阻r约为1 Ω)。 F.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上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1内阻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例2】.(测欧姆表的内阻及欧姆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原理如图所示:当选用×100档时,其内电池电动 势约3V,内阻约为1.5kΩ。现要求测量×100档时欧姆表内阻和欧姆表内电 池电动势,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3mA,内阻约600Ω; B、电阻箱,最大电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1Ω; C、电键一个,电线若干。 (1)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的③和④。 ①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0”位置,如果没有停在零位置,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表盘下面的调整定位螺丝,使指针指零; 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一)测试笔插孔,把电阻档调到×100位置,把红黑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档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的零刻度位置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出计算欧姆表内阻和电池电动势的公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三、计算题: 1.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高考:怎样做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及准备

高考:怎样做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及准备 计划先搁一边,我们得先谈谈物理。 如果你都不知道物理,不懂物理,不爱物理,那你肯定也就学不好物理。 所以,我们得先谈谈怎么爱上物理。 生活处处都是物理,你要是不懂她,那你就是个土星人了,比喵星人还可怕。 初中阶段我们就学习过浮力,原来我们要是安静的躺在上海的海上,我们是沉不下去的,所以落水的你和不会游泳的你不用慌,你只需要保证美美的脸蛋露出水面朝着天看就好了,保你不死。那你要是不小心挂了呢,那只能怪你不会游泳了。“啊啊啊,老师,我要学游泳。”哈哈,把物理学好!要学会游泳,一定要向牛顿老爷爷讨教他的第三运动定律。 依然记得你很小的时候,很喜欢玩四个轮的滑轮鞋。那种踩着火轮般的翱翔,已经让你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加速,转弯,摔倒,呜呜呜,膝盖好疼哦。小朋友,转弯的时候,身体一定要往内倾斜哦。高一时,学了匀速圆周运动后你才发现自己膝盖上的疤留得还是有点原因的,多么痛的领悟。 感觉上面讲的都好傻。 眨巴眼,高一高二就这样过去了,感觉好对不起物理。没事,你这不还有高三么?经过高一高二基础知识的学习,想必你对高中物理所要求的核心知识都有所了解。高三还是蛮紧张的,内容多要求高,所以我们还是得做好充足的工作,来迎接即将到来的疯狂。接下去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应该如何做好高考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及准备。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画图,把题目告诉我们的物理量分别代入情境中,建立基本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题目要求的物理量与已经构建的过程进行联系,寻找规律,思考相关的物理基础表达式,最后列出式子进行求解。适当的做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做题,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3.不懂就问,不给知识盲点留下任何存在的空间。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你研读教材的时候,对于出现的任何一句你无法理解的表述,你都应该把它圈出来作为问题向老师问清楚。在你做练习做错了时候,而且实在是百思不得解的情况下,你也应该把试题圈好拿去问老师。学习需要一种专研精神,不懂就问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会带动你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老师,你最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理解误区或盲点,这可以算作上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它会提高你对物理的进一步的理解,更会给你带来学习物理的信心。当然,学无止境,在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之后,你应该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多去做做难一点综合一些的试题,就是这样,做着问,问着做,一

高三物理如何进行第一轮的有效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的有效复习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高三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适用条件等做全面的分析。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写,写到一半才发现写的不对,原来题没有审清,结果是想快反到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审题到位后,再把题中的描述转换成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当然,应用能力的提高还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基础为首先。 复习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跟住老师复习。每一轮的复习一定要跟住老师,做好复习笔记。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阶段,不要急于做套题,要求稳、求实,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认真看课本。复习时老师对一些简单问题不去细讲,这时要结合课本复习,特别是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高考出题源于课本是一个基调。 3、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解答题都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做到规范性解题。 4、走出大量做题的误区。物理复习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做题不在多而在精。熟能生巧是指对做过的题再做两三遍,去体会题中所运用的方法、考查的方方面面等。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最后一模及答案解析

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最后一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肚子饿,在离家不远就闻到饭香,这是分子热运动的原因 B.小林给自行车充气到一定时间,很难再充气进去,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2.小明看到老师用热水泡乒乓球使它由瘪变圆,对乒乓球内的封闭气体,这个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B.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D.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3.有两个不同共点力F 1,F 2,对它们的合力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F 1,F 一定增大 B.F 1、F 2同时增大5N ,F 也增大5N C.F 1增大5N ,F 2减小5N ,F 不变 D.F 1、F 2同时增大2倍,F 也增大2倍 4.两个同种离子a 和b ,从O 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 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则a 的飞行路程比b 的短 B.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 a 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 的短 C.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a 的位移比b 的大 D. 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a 在P 上的落点与O 点的距离比b 的近 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5.伞兵训练在离地高度h=20m 的地方无风时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突然遭受横向风的作用,此时受到水平速度V=15m/s,与无风时对比,此时( ) A.伞兵下落的时间增多 B.伞兵下落的时间不变,t=2s C.伞兵落地速度为25m/s D.伞兵落地速度不变 6.核能发电是实现低碳发电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n Sr Xe n U 109438140 5410235 922++→+ 是核裂变反应 B.n He H H 10422131+→+是核裂变反应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的物理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知识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

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模拟考试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分知识中有很大问题,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只要碰到就感到十分棘手,应尽快加大投入,定点攻破,不应再留有此类死角。因为物理题直观性很强,如果在考试中浏览试卷的时候,发现有极为害怕头疼的知识或图形,就会影响考试的信心,因此必须现阶段及早清除,做到迎难而上,尽快扫除障碍。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在综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自己设置专项训练。例如:如果自己选择题的失分率较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20分钟选择题专项训练。如果实验题没把握,可以进行实验题专项练习等等。通过集中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定向突破,调整做题心态,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将以往做过的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电磁场和电磁波 知识网络: 一、电磁振荡 1.振荡电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儿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 回路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 2.LC 回路的电磁振荡过程:可以用图象来形象分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3.LC 回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 LC T π2= LC f π21 = 注意:(1)LC 回路的T 、f 只与电路本身性质L 、C 有关 (2)电磁振荡的周期很小,频率很高,这是振荡电流与 普通交变电流的区别。 分析电磁振荡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突出能量守恒的观点): ⑴理想的LC 回路中电场能E 电和磁场能E 磁在转化过程中的总和不变。 t

⑵回路中电流越大时,L 中的磁场能越大(磁通量越大)。 ⑶极板上电荷量越大时,C 中电场能越大(板间场强越大、两板间电压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LC 回路中的电流图象和电荷图象总是互为余函数(见右图)。 【例1】 某时刻LC 回路中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和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右 图所示。则这时电容器正在_____(充电还是放电),电流大小正在______(增 大还是减小)。 解:用安培定则可知回路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而上极板是正极板,所以这时电容器正在充电;因为充电过程电场能增大, 所以磁场能减小,电流在减小。 【例2】右边两图中电容器的电容都是C =4×10-6F , 电感都是L =9×10-4H ,左图中电键K 先接a ,充电结束后将K 扳到b ;右图中电键K 先闭合,稳定后断开。两图 中LC 回路开始电磁振荡t =3.14×10-4s 时刻,C 1的上极板正在____电(充电还是放电),带_____电(正电还是负电);L 2中的电流方向向____(左还是右),磁场能正在_____(增大还是减小)。 解:先由周期公式求出LC T π2==1.2π×10-4s , t =3.14×10-4s 时刻是开始振荡后的T 6 5。再看与左图对应的q-t 图象(以上极板带正电为正)和与右图对应的i-t 图象(以LC 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图象都为余弦函数图象。在T 6 5时刻,从左图对应的q-t 图象看出,上极板正在充正电; 从右图对应的i-t 图象看出,L 2中的电流向左,正在增大,所以磁场能正在增大。 二、电磁场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要深刻理解和应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1)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 (2)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磁场); (3)振荡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磁场); 可以证明: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点评: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的电场为涡旋电场,涡旋电场与静电场一样,对电荷有力的作用, 但涡旋电场又于静电场不同,它不是静电荷产生的,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在涡旋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压轴题)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Ⅰ卷) 26.(21分)如下图,在0≤x ≤3a 区域内存在与x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 大小为B 。在t =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 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 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 轴正方向夹角分布在0~180o范围内。已知沿y 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 =t 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P (3a ,a )点离开磁场。求: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及粒子的比荷q /m ; ?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26.?a R 3 2= 032Bt m q π = ?323παπ≤≤ ?2t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Ⅱ卷) 26.(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电压为U ;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区域EFG (EF 边与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 边中点H 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 ?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 后,从边界EF 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 ?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 边上I 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 长为3a /4,求离子乙的质量。 ?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什么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 ) G

新形势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探究

新形势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19-05-22T11:58:32.6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作者:王宪 [导读] 物理对于高考复习来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理综复习的流程,更加考验学生和教师的耐心。因此,在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整个过程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从多个知识点的切入出发,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归基础问题、回归课本,使学生能够以充足的知识储备应付第二轮复习。主要研究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并分析实际的复习方法。 王宪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638400 【摘要】物理对于高考复习来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理综复习的流程,更加考验学生和教师的耐心。因此,在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整个过程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从多个知识点的切入出发,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归基础问题、回归课本,使学生能够以充足的知识储备应付第二轮复习。主要研究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并分析实际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89-01 在高三一轮复习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 一、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生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与生活接轨。 二、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四、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体会新课程的特点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2、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 例如,质点:要准确描述雄鹰拍打翅膀、足球在地面滚动-----可否把它们看做“点”------地球的公转、火车的运动-----忽略物体的大小、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加速度:“思考与讨论”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启动达到100km/h,,谁的速度“增加”得快-----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飞机与炮弹飞行的有关数据计算------加速度 每一章作为一个整体,循序渐进,前后呼应,在发展过程中构建知识。如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追寻守恒量“能量”------功和功率,通过实例渗透功和能量的关系-----通过重力做功、弹力(拉力)做功、外力做功来探究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得到表达式------深化功能关系------研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数据处理的能力 新课标再一次强调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加了探索性实验的数目,提出了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尽可能使用先进实验仪器的要求。因此,学校和教师不仅应该在理论上承认,而且应该在实践中力求真正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4、注重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观点的渗透 新课程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学有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无穷微元法(分段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新教材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其中重要的方法不断的使用,如微元法。 五、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高考物理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方法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方法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方法一 最重要的当然是把高中所学的所有知识点扎扎实实的跟老师过一遍啦,从一些基本的概念,到运动学,力学,电磁学公式,再到一些常见的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做题时常用的思路技巧等都可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慢慢总结归纳,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那一章,基本的公式就是一个万有引力定律,但是结合一些运动学的公式却可以推导出直接计算天体质量,密度等的二级公式,这些二级公式虽然在考试时可以自己临时推,但是我觉得花一点时间记下来用处更大,可以极大的节省你的做题时间。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方法二 同时觉得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考虑自己做一个单独的物理错题本或者是做一个整的理综错题本也是可以的,物理这门学科多刷题真的很重要,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像我当时除了做学校发的一轮书之外,自己还做了十多套理综套卷,还有物理的五三也是差不多在一轮结束前刷完的,所以不要光想着把公式背熟就行了,关键是要多运用你所学的这些东西去解题,在实战中积累解题的思路和技巧,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懂。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方法三 大家都知道考理综首先是一个时间的分配问题,单就物

理来说我一般是先把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实验题都做完,遇到有特别难的可以先放放,但是一定要做好记号,免得漏题,然后之后的两道实验题细心点做好,最后两道大题一般可以把第一道解决,最后一题可以先粗略的看看题干,然后留到考试的最后来做这道题。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时间分配,大家留作参考就好。 然后说到做题,首先是选择题,物理选择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多选,而且现在的制度的后面几道是固定的多选,这又大大降低了难度,所以单选题尽量细心,做出正确答案后可以稍稍看看其他选项,保证不粗心,后面的多选题可以考虑先用排除法,如果可以排除两个那么剩下的就一定是正确答案,如果只能排除一个那就要考虑是否是三选,一般在物理选择题中是不会出现全选的。再说到做选择题的正确率和效率,那这个就要看平时你积累的有多扎实了,首先是瞄准知识点,然后回忆有关的公式定理,然后结合选项来思考,这个只要平时做题都过了关应该问题不大。 其次是实验题,实验题无非就是那几个专题,力学,电学,还有一些实验的基础知识和仪器的使用等,这个二轮的时候老师会分一个专题来讲,一轮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多多总结归纳,总之只要下了功夫这一块我相信难度不大。 最后一块就是大题部分了,第一个大题相对来说不难,只要平时学习的一些基本公式熟练掌握了基本都可以做出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最后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4 第Ⅰ卷(必考)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 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 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 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a 、b 两束光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大 B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小 C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D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14.质点沿直线运动,在10 s 内速度由10 m/s 减为 0,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v-t 图)恰好是与 A B a b O

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 5 s 末的加速度大小为 A .33 B .23 C .22 D .32 15.如图所示,虚线a 、b 、c 、d 、e 代表电场 中的五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 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 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 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 .五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 B .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 点时的动能大 C .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 D .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电势能比通过Q 点时的电势能大 16.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卫星a 、b 、c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 、c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 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R ,此时a 、b 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重力 加速度为g ,则 A .发射卫星b 时速度要大于11.2 km/s B .卫星a 在赤道正上方且动能为mgR 81

高考物理五大专题

2015年高考物理五大专题精讲 专题一: 物理思想与方法 一、整体法、隔离法: 【解题思想】 1.如图所示,有两个铁环P 、Q 分别套在粗糙的水平杆和光滑的竖直杆上,铁环P 、Q 之间用细线相连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铁环P 向右稍微移动一小段距离(Q 也会上移),两环仍然静止不动,则关于两环的受力分析,正确说法是 [ ] A .细线上的拉力将变大 B .竖直杆对铁环Q 的弹力将变大 C .水平杆对铁环P 的摩擦力将变大 D .水平杆对铁环P 的弹力将变大 2.如图所示,甲是一个带正电的小物块,乙是一个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拉乙物块,使甲、乙无相对滑动地一起水平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 A.乙物块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两个物块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滑轮,A 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B 悬空,设A 与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均光滑A 沿斜面加速下滑,求斜面受到高出地面的竖直台阶的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大小。 B

二、极值法: 【解题思想】 4.如图所示,甲乙两在河两岸通过纤绳拉小船,使船行驶在河流的中心线上。甲沿与河岸成θ角的方向拉纤绳, (1)若使船受到一个恒定拉力F ,则乙如何用力最小?最小力F 2是多大?此时甲的拉力F 1多大? (2)若甲的拉力为F 1,则乙如何用力最小?最小力F 2是多大?此时船受到的拉力F 多大? 5.如图所示,娱乐场空中列车由许多节完全相同的车厢组成,列车先沿水平轨道行驶,然后滑上半径为R 的空中圆环形光滑轨道.若列车全长为L(L >2πR),R 远于一节车厢的长度和高度,那么列车在运行到圆环前的速度v 0 6. 如图,一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半球面开口向下,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小球P 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 ′。球心O 到该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0<θ<)2π 。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 圆周上运动,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及小球P 相应的速率。重力加速度为g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高一高二的同学忙着准备期中考试的时候,高三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高考前地理论复习,下面是准备的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欢迎大家点击参考! 建议一:弄清考点、重点、命题特点再复习 看到一些同学刚开始复习就陷入题海不可自拔,实在痛心。更让人疾首的是看到我们同学有时候明显是在做无用功。由于多年的分省命题,可以说现在不同省高考命题的差异是巨大的。我们不能把各个省高考试题汇编直接当复习大纲,当然五三之类的书可以当找题的工具书用还是不错的。让我无语的倒是很多中学发的复习资料,居然多年基本不动。个别垃圾题,我至少给同学答疑答了七八年了。实在有些想吐了。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知识,习题只是帮助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些资料上很多题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方面明显在都是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是相违背的。 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每个省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具体的核心命题点。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进行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学做是很不靠谱的。对于物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如果我们盲目的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过程之类专题训练上,实在是残害身心。

建议二:对做过的题进行归纳总结 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纳解题套路。我知道不少的高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查的知识以及知识的理解方式做一个归纳。其次我们每复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知识结构:包含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系,公式,公式的变形,在具体问题中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可能的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得到的知识理解。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题是可以按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这实质上是提高了我们的应试能力,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应速度与正确率提高了。 尤其应该反对的是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示意图,或者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这会造成我们同学一种眼高手低的毛病,且这样的同学特别害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我经常听同学抱怨说考试时一些题看上去好像眼熟,但实际一动手,这样那样的错误一堆。最近几年我观察一些同学,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几乎拿满分,高考却几十分没动笔,基本都是这样复习导致的。 建议三:注意分析试卷而不是盲目的剪卷子贴错题本 错题本我看到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本了,但是错题本如何用法,很多同学却不怎么讲究。往往就是把错题解答看一遍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