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乐清地方特色诗歌

乐清地方特色诗歌

乐清地方特色诗歌
乐清地方特色诗歌

鹤瀑

(宋)晁端彦

白鹤山头飞瀑,玉箫峰顶生烟。溪上空闻流水,竹间不见真仙。

【简介】晁端彦(1035—?),字美叔,北宋济州钜野(今属山东省)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在杭州任职时,曾游雁荡山。在丹霞山、雪洞留有题名。

白石山

(宋)钱文婉

两道蟠溪锁碧山,飘如仙带绿迴环。千岩林树沟渠下,万顷桑田指掌间。

霜月天边清兴远,金钟雾里梦魂闲。夕阳归步频回首,懒拂烟萝下玉关。

【简介】钱文婉,北宋乐清白石人,生卒年不详,乐清历史上最早的女诗人。吴越王钱鏐后裔,钱尧卿姑母;嫁鹿岩贾家,是贾如规伯母。著《箫台诗集》三卷,后佚,今仅存《白石山》一诗。姜准《岐海琐谈》载有钱文婉咏温州雁池河“两岸绮罗春纵目,一天星月夜凭栏”一联。

大龙湫

(宋)王十朋

龙大那容在此湫,银河得得为飞流。好乘风雨昂头角,直到天池最上头。

【简介】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乐清四都梅溪人。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王十朋家道贫寒,苦学不倦,绍兴二十七年廷对第一。王十朋为官忠耿刚毅,清正廉明,以力主抗金闻名朝野,有政声。历知江西饶州、四川夔州、浙江湖州、福建泉州,以龙图阁大学士致仕,封乐清开国男,谥忠文。著有《梅溪王先生文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生卒年不详,南宋乐清人。淳熙十年中举,一生写诗,布衣诗人。有《苇碧轩诗集》。因与徐照、徐玑、赵师秀等温州诗人字号中均有“灵”字,而且诗风一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称“永嘉四灵”。

山乐官歌

(宋)周文璞

山乐官,尔谁魂?逃河入海俱奔奔,伶伦梨园何可论。山乐官,予欲尔兮!无言如有言,为予歌《云门》。

【简介】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生卒年不详,南宋山东阳谷人。祖上务农,其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周文璞在宁宗时曾任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泉,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有《方泉先生诗集》,词仅遗二首。

暮雨

(宋)侯畐

暮雨生寒衣袂薄,楚乡客子正伤情。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简介】侯畐(1204—1258),字道子,号霜崔,南宋乐清蒲岐人。数贡于乡,皆第一。应礼部试未取,弃文习武。淳祐七年中武举,历任合浦县尉、柳城县令、侍卫步军司干办公事、侍卫马军行司计议官、海州通判兼河南府计议官。叛将李松寿割据山东,引兵突击涟水、泗州一带,侯畐率部鏖击城下,众寡不敌而战死,谥节毅。著有《霜崖集》。

对月

(宋)刘黻

三千里外无家客,四十年间苦学人。山隔不知云远近,只将明月作乡亲。

【简介】刘黻(1217—1276),字声伯,一字质翁,号蒙川,南宋乐清郭路大岙人。在太学时数次上书,被流放南

安军横浦,世称“贤关六君子”。景定三年进士,官吏部尚书,谥忠肃。有《蒙川遗稿》传世。

岑山亭

(元)张翥

百尺新亭起碧浔,长藤古木郁萧森。水重山掩分吴越,汐落潮生自古今。

飞鸟去边浮海色,夕阳明处散秋阴。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

【简介】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元朝山西临汾人。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院国史馆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擅长写律诗、绝句和曲子词。有《退庵集》、《蜕庵词》等传世。

寄王梦竹先生

(明)章纶

忆君访我过茅庐,常若门听长者车。愿得重来抱琴至,胜似尺素寄双鱼。

【简介】章纶(1413—1483),字大经,号葵心,晚号憨夫,明朝乐清南閤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年间上太平致治十六策,又陈《修德弭灾十四事》,触怒皇帝下狱。英宗复位,任礼部右侍郎。死后追赠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有《章恭毅集》传世。

雁湖古刹

(明)章九仪

面水临山古寺幽,钟声和雨下芦洲。夜深惊起沙头雁,叫破江南一片秋。

【简介】章九仪(1462—1480),字可象,明朝乐清南閤人,生卒年不详,章纶之孙。幼年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7岁能诗,为文援笔立就,被誉为神童。尝自谓当游天上,故号“天游子”,19岁客死鹿城,时人莫不叹息。著有《天游子录》。

窑川新涨同魏海南泛舟诗

(明)朱谏

草暖风和二月天,江南虾菜不论钱。前溪昨夜添新涨,一叶中流范蠡船。

【简介】朱谏(1462—1541),字君佐,号荡南,明朝乐清窑岙人。弘治八年中举人,弘治九年中进士。历任歙县、丰城县令,武定、赣州、吉安知府。著有《宋史辩疑》、《学庸图说》、《李诗辩疑》、《李诗选注》、《荡南集》和《雁山志》。

芙蓉溪

(明)侯一元

芙蓉水接雁湖春,两岸飞花夹去津。身在太平无避世,座中时有武陵人。

【简介】侯一元(1511—1581),字舜举,号二谷,明朝乐清蒲岐人。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历任广东布政司右参议、河南按察副使、广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曾主修隆庆《乐清县志》、《平阳县志》、《泰顺县志》等,著有《二谷山人集》、《二谷山人近稿》、《二谷读书记》、《翼志七书》等。

雁山迷路

(明)汤显祖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简介】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朝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广东徐闻县典史、浙江遂昌知县。作有传奇《还魂记》(即《牡丹亭》)、《紫钗记》、《紫箫记》、《南柯记》、《邯郸记》五种。诗文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等。

夜宿灵岩

(清)黄宗羲

千峰瀑底挂残灯,雾障云封不计层。咒赞模糊昏课毕,乱敲铜钵迎归僧。

【简介】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南明鲁王任为左副都

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易学象数论》等传世。

耘苗

(清)徐炯文

夏月耘苗昼正长,叶如利剑水如汤。稻花开处争时日,不及偷闲树下凉。

【简介】徐炯文(约1685—约1755),字鲁彬,清朝乐清乐成北门人,因世居翔云山之阳(在姜公桥之北),自号翔云山人。梅溪书院山长。著有《翔云经义》、《春秋韵语》、《翔云野啸》和《梅溪王忠文公年谱》。

卓笔峰

(清)袁枚

孤峰卓立久离尘,四面风云自有神。绝地通天一枝笔,请看依傍是何人?

【简介】袁枚(1716—1797),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因居江宁小仓山随园,又号随园老人,清朝钱塘人,祖籍慈溪。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及《随园诗话》、《随园笔记》等凡三十余种。

小叠岭观海

(清)林启亨

群山障海海环山,万仞峰头纵目看。喜我新添一枝笔,波涛跌荡入文澜。

【简介】林启亨(1772—1856),字刚中,号礼门,自号蒙轩,清朝乐清高垟人,恩贡。嘉庆年间曾主讲梅溪书院,不屑于科举八股,以笃学藏书被乡人推重。著有《燕石集》、《乐清新志后议》、《礼门诗文集》、《水田吟草》等。

登黄华关

(清)孙衣言

虎卫关门壮,龙蟠岛屿平。山形雄压海,潮气湿连城。

白日鼋鼍出,高风雁鹜声。巍巍汤信国,威望此峥嵘。

【简介】孙衣言(1841—1894),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叟,清朝瑞安人。道光进士,曾任安庆知府、安徽按察使、湖北与江宁布政使、太仆寺卿。创建藏书达八九万册的玉海楼,有《逊学斋诗钞》传世。

题卓

(宋) 王十朋

吾贫,好作文,苦于无书可阅;好写字,苦于无纸可书。遂于贫中撰出一术,以卓为纸,以肺腑为书。凈几无尘,日书数百字,吾之无尽藏纸也;心之精微,日出数百言,吾之无尽藏书也。从予游者,有童子数人,劳之以研墨之职,授之以所书之言,日从吾为无尽藏游也。顾谓童子曰:“吾老矣,无尽者有时而尽,汝能记吾言,使不如几上字灭没否乎?”童子曰:“唯。”

庚午季夏二十八日书。

人之智识有高下

(宋)袁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尔。譬如奕棋,若高低止较三五著,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简介】袁采(?—1195),字君载,南宋信安(今浙江省衢州市)人。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淳熙五年(1178)任乐清县令时,颇多文化建树:重建县学,纂修《乐清县志》十卷(今佚),著《世范》三卷和《雁山图序》。

(王志成选编)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春江花月夜》与《游春图》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游春图》北周末隋初—展子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所以,这首《春江花月夜》无论从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是美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为“孤篇横绝”。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又以月为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汀、天空、枫树、花林、飞霜、高楼、鸿雁、思妇、游子等一系列的形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闻一多先生赞美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认为“这首诗有憧憬与悲伤,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诗中的所有意象经由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诗意渲染和一系列动态的转换后,无疑构成了一幅幅动态流转的画面。月华笼罩下的春江月夜,不失典雅,不失隆重,一幅纯净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体现出的是清幽的意境之美。 诗中的每一联都可以是一幅绝妙的丹青,都可以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诗,从不束缚人们想象的步伐,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幅春江

花月夜。诗给人们的美是想象的,动态的,流转的,无穷的。所有可看得见的意象有序排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看不见得意境之美是诗歌美的典范。很多的时候,诗的美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即所谓的“感觉”。例如《春江》中,春、江、花、月、夜这本都是具体的事物,然而它们一起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却是妙不可言。 《游春图》是北周末隋初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湖山佳境,意境十分优美。人称此画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给人们的美往往是直观形象的。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对象,虽然欣赏绘画也同样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是受固有的画面所束缚的。《游春图》中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的景象靠的是画家的画笔、线条、色彩的勾勒渲染,在给人们直观形象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动态之美以及画中游春人物的内心活动(或喜悦或激动)。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莱辛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宋朝诗人晁以道曾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与画的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古人喜爱为画题诗了。 附:《春江花月夜》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答题技巧 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答案】⑴本诗中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分别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试题规律总结

可以运用总分或分总的方式来解答这类问题。①用散文化的句子描绘一下题干要求的诗句,即把凝炼的诗句“泡开”。②用“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境特征)的画面(图景)”的方式加以总结。 2、“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答案】本诗的后四句融情于景,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试题规律总结 此类试题可分三步,第一步是点明手法,即融(寓)情于景;第二步是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此类答题的方式来答;第三步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即可。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1)山北;山南 (2)A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阴阳”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A项“远望泰山时”错误。首联“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⑴山北;山南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 2.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你在画线诗句中选择一处与色彩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 (2)诗歌尾联引用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写出边关将士们________的决心。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山仰止。无论你是否喜欢诗歌,但只要你以中文为母语,这些作品就值得你认真阅读。 任何精彩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我只有强烈的推荐: 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

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2021新年元旦祝福诗歌朗诵稿

最新2021新年元旦祝福诗歌朗诵稿 亲爱的朋友,202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新年的脚步将近,我用我诚挚的心和真情的诗篇,为你们祝福———— 迎春花开放 在火红的太阳底下 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 它们惊喜地叩响了 春天的第一道门扉 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 久违的问候 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 那些沉甸甸的欢笑 像父亲母亲的双手写满劳动和收获 一杯烈酒 盛满酽酽的乡愁 在迎风的早晨把我醉倒 漂泊的游子 不由得加紧了回家的脚步 我所热爱的少女 已经久未谋面 仿如故园里微微颤栗的蛛网 默默地长成了蚕茧 趁春风还早,我要快快赶路 好问心爱的姑娘一声 爱情她可会在这个春天,开出花来 清透的风,正从远处吹来 那里有少女的香味

带着野百合的私语 在一瞬间绽放 青涩地,爱人的手臂 温柔地缠绕,把你拥抱 拨动春天的琴弦 季节的距离如此强烈无法抵挡 如同大地孕育着希望 我看见乡亲们,在新年的日子里谈论着往事的收成 细数三百六十五个日子和节气 说到春天 大家的眼里又开出了火焰 那个时候,玉米成串地挂在屋檐下黄澄澄的喜气 飘满家园,让人看了心里 感觉兴奋而踏实 于是莫名地想起 多年前下着雪的某一天 亲人们合在家门照的一张全家福碰落了第一滴露水 氤氲开来,它是七彩的 北方的冰雪消融 南方的树木吐绿 嘀嘀的汽车声里 一路开来,那是春天的婚礼 生命中注定抵达的幸福 你要在哪里醒来 倾听圣洁的歌唱 眼前美好的一切

顺手就能摸到的东西 像诗歌和水一样一见钟情然后在春天里甜蜜地怀孕可我还是会想起村庄 坐在一片田野上的村庄向着河流的方向飞翔 莫非是那不停吹来的微风引得我张望 初长成的小妹 她正站在家园的路口迎接以一朵迎春花的姿势 为你献上这首祝福的诗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梦中作① (宋)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前两句诗写出月光下的夜晚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凄清;迷离 (2)第三句借用王质观棋故事,表达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盼,对世事变幻的慨叹;第四句写梦中喝酒,表达诗人仕途失意、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思家之情。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夜晚的凄清、迷离的环境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根据注释和诗句中“客思家”一词从诗人被贬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两方面概括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或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凄清;迷离; ⑵第三句借用王质观棋故事,表达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盼,对世事变幻的慨叹;第四句写梦中喝酒,表达诗人仕途失意、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思家之情。 【点评】⑴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⑵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你在画线诗句中选择一处与色彩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

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二)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 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 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第一题、赏析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完成题目: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字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美术与音乐在教学中的互通关系

美术与音乐在教学中的互通关系摘要:“综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美 术课堂融入背景音乐已成为美术教育的时尚手段。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必然会引发关于美术教学中为何要引入背景音乐、引入背景音乐是否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何选编背景音乐等等之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文化的视角探寻音乐与美术辉映益彰的“互通”因素。只有深刻领会其内在缘由与重要性,才能踏实积极地加以运用。 关键词:美术音乐教学互通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美术课堂融入背景音乐已成为美术教育的时尚手段。综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必然会引发关于美术教学中为何要引入背景音乐、引入背景音乐是否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何选编背景音乐等等之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文化的视角探寻音乐与美术辉映益彰的“互通”因素。只有深刻领会其内在缘由与重要性,才能踏实积极地加以运用。 一、追踪溯源,阐释美术与音乐密切的“互通”关系 1.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态具有原本混合性 在人类最初诞生时期,艺术的范畴是所有形式艺术之和,各种艺术互融共通,浑然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自身的发展,原来融合在一起的艺术逐渐分化,并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前苏联着名美学家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就明确指出原始文化所具有的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德国着名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亚当?史密斯认为舞蹈标志着艺术的起点,尤其是集体舞蹈须有节奏,所以在舞蹈之中和舞蹈之处也许先是音乐,接着便是诗歌得到了发展,而舞蹈的模仿力也许被转移到那种在材料上幻想出造型形状和轮廓画的运动上去,绘画也就随之产生。” 在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就综合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学等多门艺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再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把第六交响曲冠名为《田园》,在第一乐章上标上了“到达乡村的愉快感觉、溪畔小景。”很明显,大师在这里试图使乐曲的表现性具有客观描绘的功能。正如大师自己所言:“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更直接的例子还有:19世纪60年代俄国“五人强力集团”代表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为纪念他的朋友———画家哈特曼,从哈特曼大约400幅画中挑出10幅,分别谱写成钢琴曲,并以画作的名字命名。如《古堡》、《牛车》、《雏鸡之舞》、《基辅城门》……作曲家栩栩如生的音乐幻想,将画面的故事复活起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标题音乐。这些现象暗含着艺术创作的发展本源是融合和交互的。 2.从艺术类型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内在融通性 西文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一个空前的命题:每门艺术都是由它创造出来的基本幻象来规定的,而不是由它所使用的材料和技巧来规定的。从而对传统分类当中的材料为分类标准的学说提出了挑战。继而,苏珊?朗格以他的研究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门类的艺术都创造了什么,各自涉及的范围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等等,认为“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材

元旦晚会诗歌朗诵稿

范文一: 男1: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 女1:当太阳/热情点燃/生命的火焰 男2:当两万八千个日日夜夜/已成为昨天 女2:我们轻声呼唤中牟一高 生合:中牟一高中牟一高 男1:呼唤您的名字/就像呼唤土地/就像呼唤阳光/就像呼唤白云和蓝天 生合:中牟一高/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 师合:中牟一高我们温馨的家园 男2:请允许我们/穿越七十六年的时光隧道一起重温您/发展的历程 女1:七十六年/所有的历史/都成了永恒的记忆 女2:七十六年/所有的记忆/又是那么清晰 第一章艰难创业 男1:遥想当年烽火三月四面八方枪炮声震耳欲聋但人的声音依然那么清晰 它穿越一切汇成了慷慨激昂的救国演说汇成了朗朗的读书声中牟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女1:从此/拼搏和探索的道路上闪烁着中牟人民瞩望的目光刻写着中牟人民殷切的叮咛生合:从此/ 中牟一高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阶梯上孜孜以求/坚韧前行 男2:时光流转树添新绿七十六年的光阴短暂而漫长 女2:从当年低矮的平房到现在气势恢弘的建筑群从当年数十人的小学校,到现在人才济济的省级示范 生合: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 男1: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是今日一高通向中华名校的有力抓手 女1:教师成名学生成才教育成功是明日一高跻身中华名校的执着追求 男2:中牟一高家乡因你而放飞了多少美好的梦想 女2:中牟一高中牟因你而点燃了多少热切的希望 生合:而您,在赞美声中依然唱着奋进的歌依然迈着矫健的步伐 男1:中牟一高,你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女1:中牟一高,你是百花盛开桃鲜李艳的芬芳花园 第二章园丁颂歌 男1:七十六个春秋无数师长组成一个个星座牟山上空闪烁着睿智的光明 女1:奉献一生/无怨无悔师辈们的榜样永远激励着我们 男2:透过岁月的漫漫尘烟让我们记住/他们闪光的名字 生合:牛迈校长、魏诗文校长、周兴亮校长、张玉才校长 女2:在他们的领导下,一高人书写了昨日的辉煌 男1:时光永记/岁月留痕 女1: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到了2004年,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来到了我们中间 男2:他沉着稳健、作风民主, 女2:他思想开放、锐意改革, 师合:从此,中牟一高揭开了新的篇章 男1:在张百顺校长的带领下,一高人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超越 女1:省级示范、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众多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证明 男2:中牟一高啊您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您的历史就是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轮

现代诗歌鉴赏练习资料讲解

现代诗歌鉴赏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2.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春水 冰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 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 C.“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 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 3.阅读《温泉关口墓碑铭》,回答问题。 温泉关口墓碑铭 (希腊)西摩尼德斯 过路人,请传给斯巴达人 为了听从他们的嘱咐,我们躺在这里 对这一墓碑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表达给人一种口吻感觉,十分平易亲切,本色天成。 B.本诗的原旨是殉难者对活着的人们的富于民族意识的嘱咐,而诗人的表现却反起一笔来写。 C.诗人将生者和死者摆在同一坐标体系中,使诗的精神空间陡然增加起来,丰富起来了。 D.诗人注重语言,开头就将战争拉近,便于用写实的手法描写战争。 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通过后,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 A.这首诗以“桥”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 B.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C.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江瑟瑟半江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答案】(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分析】(1)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或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是“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首先要明确“可怜”是“可爱”之意,围绕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可爱”这条情感主线,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半江/瑟瑟/半江红。 ⑵“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对七律的朗读即可划分节奏。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在理解时要反复朗读。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 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 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 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8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鼓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 带着多少期望, 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 勇敢的孩子, 向着明天, 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 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六、阅读《露》完成题目: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2016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学案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榛)。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情的特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的特点)。 情与景的关系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结构关系”或“在关系” (一)结构关系: ①触景生情,情随景生:又称“即景抒情”、“由景及情”,是先有景后有情。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情感。 ②缘情及景,移情入景:又称“借景抒情”、“由情及景”,是先有情后有景。 ③情藏于景,景中寓情:又称“情景交融”,见景不见情,但景中含情。 ④以景结情:诗前面抒情或议论,最后以写景结束。 注:一般而言,这四种关系往往难以区分,尤其是前面三种;在诗歌中也不是严格区分地使用,同学们注意灵活处理。 (二)在关系:⑤以乐景写哀情⑥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现较多) ⑦以乐景写乐情⑧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基本题型是: 1、指认意象;在阅读诗歌的基础上大体把握诗歌所描绘的意象。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不仅要描述画面,而且要对画面进行提炼,揭示其中的涵。 3、剖析作者思想; 4、欣赏画面美。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2) 《川江号子》 一、积累运用 1.读写下列词语 呼号万丈断崖百舸争流震荡沉默无声凶猛沥血 2.文学常识填空: 蔡其矫,生于福建晋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50 年代曾深入江汉、四川一带体验生活,写出了《》、《雾中汉水》、《汉水谣》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2.川江号子 二、阅读鉴赏 ㈠阅读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一支桨四个人; 来自万丈断崖下,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从悬岩到悬岩,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从漩涡到漩涡。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但是几千年来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向我流来,流来。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注:本诗写于1958 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举国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 着良心高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当时诗人正挂职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 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 谐的音符。 3.这首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表现“川江号子”的特点的? 3.①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川江号子”的悲壮、旷远、激越。②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悬岩、漩涡、浪 潮、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等意象,侧面烘托“川江号子”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 4.诗的结尾写道:“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简要谈谈你对这几句诗歌含义的 理解。 4.①这几句诗写出了千年来船夫悲壮的号子无人倾听的孤寂,即使有“云”“树”“野庙”这些同情者和怜悯者,但它们都是没有话语权的。②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文坛充斥着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 调子,敢说真话的人不多,所以这几句诗也暗含着诗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被压抑的内心痛苦。 ㈡阅读蔡其矫的另一首诗《雾中汉水》,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看得见的 向上游去的货船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词中的“八百里”“斫”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两首词的结尾在写法上各有不同,请任选一首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八百里:酒食;斫:砍。 (2)甲词“可怜白发生”,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写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作者还没帮助君王完成大业,就老了),直接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乙词结尾运用了想象、用典、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解析】【分析】(1)“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酒食。“斫去桂婆娑”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斫:砍。 (2)甲诗,结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直抒胸臆,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乙诗,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直下看山河”“斫去桂树”等词句,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 故答案为:⑴八百里:酒食;斫:砍; ⑵甲词“可怜白发生”,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写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作者还没帮助君王完成大业,就老了),直接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乙词结尾运用了想象、用典、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分析; ⑵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元旦联欢会学校节目诗歌朗诵稿

2012年元旦联欢会学校节目诗歌朗诵稿 三尺讲台 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是粉笔 有一个平台最为神圣这就是讲台 三尺讲台十卷诗赋九章勾股 三尺讲台八索文思七纬地理 三尺讲台,缕缕风滴滴雨滋润桃李 三尺讲台,片片心丝丝情教书育人 历史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画卷在我的手中徐徐展开 从中国到世界由过去至现在 引领着求知的脚步 在历史的河床探索未来 三尺讲台,觉天地之小千山如丘 三尺讲台,看苍茫万水浩荡奔来 物理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光热力电在这里褪去了尘埃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人格的磁场科学的引力 融进智慧以加速度向太空冲击

三尺讲台,蚕丝吐尽春未老 三尺讲台,粉笔无言写春秋。英语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世界浓缩成一个小小的村寨 沿着ABC 的阶台 遨游各民族独特广阔的大海 三尺讲台,春播桃李三千圃,三尺讲台,秋来硕果满神州。政治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唯物唯心摆开了擂台 游弋于虚无而真实的意识形态让生活在辩证的风中喝彩 三尺讲台,四度春风化绸缪,三尺讲台,几番秋雨洗鸿沟。化学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氦氖氩氪氙氡 在我的手中幻化出霓虹般的光彩元素分子式串联成生活 无机有机千姿百态

三尺讲台是魔术大师展现的舞台 三尺讲台潘多拉合盖被大胆揭开 三尺讲台神奇的手吸引无数期盼的眼三尺讲台喷出的火将灵魂燃烧似海 语文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甲骨文的钟鼎,青石砖的长城 《诗经》的古朴,《橘颂》的音韵 灵性的图腾在我的口中化作春风 古老文明沸腾成先忧而忧后乐而乐的豪迈三尺讲台,诗词曲赋歌唱时代 三尺讲台,汇聚人类的智慧之光 三尺讲台,闪耀点石成金的华彩 生物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 细说核结构DNA 生物细胞工程 遗传基因不再朦胧 把细胞放大,看克隆的奇迹 把生命放大,聚排山倒海的威力 三尺讲台,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三尺讲台,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地理老师: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全集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全集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①饯别校书②叔云③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①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②校书:官名,即校书郎。③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②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解析】【分析】(1)④句,“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不是现实主义手法。理解错误。⑤句,从诗歌最后的四句诗来看,“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所以⑤句中的“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显然不准确。④⑤两项是错误的,其它三项正确。按要求填写作答。 (2)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叙写了李白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伸抑郁

诗歌中的情景关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这句话的意思不外乎有两点:其一,一切写景的文字都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其二,一切景物都会让作者心里引起波动,从而写下抒发情感的诗句。王国维巧妙道出了情与景之相因相成的关系。触景生情而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人生在世,万物凋零、草木枯荣、落叶纷飞常常会引起人们悲伤的情绪;而春暖花开、春风和煦、百花盛开则会使人们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如同《岳阳楼记》中,“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常常会使人心情感到孤凄悲凉,从而产生悲伤的情绪。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则会使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难道不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吗? 以文为例,文中的环境,背景描写都是渲染文章感情基调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亭长晚,骤雨初歇。”短短三句就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美的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漫步,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作者通过写凄凉的情景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因情造景、情景交融,景物与感情的统一便是情景交融。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描写得十分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垂钓,这正蕴寓着作者在被贬的处境下不屈的志节。画面中承载着诗,诗中蕴含着意境,让诗中的感情色彩更加厚重。 客观的景物有时因为人的主观情感而变得不同。人们所看到的景物往往是心中所想的真实写照。不同的处境,不同的人生态度看到的景象可以截然不同。秋天,历来是表达哀伤愁思的意象。无边落木,黄花满地,古道西风,夕阳斜照……古代多少不得志的文人,远在天涯的游子,眼中的秋景不是这样的萧瑟呢?但在马致远笔下,它也可以是“一点飞鸿影下,白草红叶黄花”的别致景象;在刘禹锡的描绘中,它又有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非凡深意;同样在毛泽东的眼里,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丝毫未有凄凉之意。如此巨大的差别是因为人们心中的情感不同。诗中景有灵有性,诗中之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悲凉的心情固然使人看到萧瑟之景,然而积极乐观的心情,满腔热血的豪情,即使是万物凋零的秋天,也能看到别样韵味。 客观景物的特点一般引起人们相似的感受,而有时人的感主观受又赋予客观景物以人的色彩。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他们以景抒情,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一声鸟鸣、几滴露珠,也许普通人在文章中写到这些客观存在而不具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时仅仅一带而过,再有点水平的用之来衬托或是渲染气氛,却是发挥不了景物在文章中的全部作用。而换一个年代、换一个背景、换一种际遇,“鸟鸣”与“露珠”竟可以生生地却又十分得体地被覆上感情,这便是因为国家时局而心有所感、有所恨、有所悲的杜甫所寓意的惊心的感情色彩,让平淡的诗变得生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