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2016年第5期(总第218期)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ECONOMICS

No.5,2016(Tot.No.218)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曾旭晖1,郑一莉2

(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1;

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一要:本研究分析了教育是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纯务农二兼业和纯务工之间的就业选择,以及该选择随年龄增长和世代更替的演变趋势三研究发现,教育在总体上促进了非农就业,但在不同世代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三在较早出生的世代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是一致的三但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更高的教育水平对纯务工就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兼业选择影响甚微三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而在新一代农民中,教育对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加强,呈现教育的积累性优势三此外,老一代农民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从务工到务农的回归;新一代农民向非农行业转移则呈现不可逆的趋势,教育对此起到了促进作用三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世代效应;多层多项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一文献标识码:A一文章编号:1000-4149(2016)05-0035-12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6.05.004

收稿日期:2015-11-05;修订日期:2016-03-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 (14ZDA03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城镇化发展专项课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14CZ09);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研究 (SKYB201406)三

作者简介:曾旭晖,法学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莉,法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三

HowEducationAffectsRuralLaborTransition:BasedonAgeandCohortEffectsZENGXuhui1,ZHENGLi2

(1.InstituteofRuralDevelopment,Sichu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engdu610071,China;2.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na)

Abstract:Thisstudyanalyzestheeffectsofeducationonrurallabortransitionfromfarmingtopart?timeorfull?timenon?farmingwork,byapplyingmultilevelmultinomiallogitmodelbasedonalongitudinaldata.Wealsotakeintothelifecourseandcohortreplacementaccount.Theresults

53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showthateducationimprovestransitiontonon?farmingworkoverallbuttheeffectsvaryinthelifecourseofdifferentbirthcohort.Fortheearliercohorts,educationhasthesameeffectsonnon?farmingtransition;forthelatercohorts,educationhasmuchstrongereffectsonfull?timenon?farmingtransitionwhentheygrowolder,buthaslittleeffectsonpart?timenon?farmingtransition.Inthelongrun,fortheearliercohorts,theeffectsofeducationonnon?farmingtransitionweakenalittlebit;forthelatercohorts,theeffectsofeducationonfull?timenon?farmingtransitiongetstrongerandthenshowanaccumulativeadvantage.Inaddition,wefindaregressionfromnon?farmingtofarminginthelifecourseofearliercohorts.Forthelatercohorts,thetransitiontonon?farmingworklookslikeanirreversibletrend,facilitatedbyeducationsignificantly.

Keywords:rurallabortransition;education;cohorteffect;multilevelmultinominallogitmodel

一二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工潮开始,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城务工,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三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有2.2亿人在外务工,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2.6%,另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7亿,其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2亿,本地农民工1.06亿,举家外出农民工3578万三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将会持续下去三在一个农民的生命历程中,面临诸多选择:继续在家务农,还是到城里干点活,找点现钱;自己做点生意,还是外出打工;在就近的城镇务工,还是到中心城市或是省外务工;继续在外面打工,还是回乡发展;回乡创业,还是回乡务农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远趋势看,弄清楚从农业向非农行业的职业转换是如何实现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三特别是在中国特定的转型期,半工半农的兼业方式普遍存在,突显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三

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中,人力资本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三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离开农业,在城市中寻找工作,进而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转换三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是一个国民教育普及的过程,新一代农民会比老一代农民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也更希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三但是我们对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影响机制还缺乏深入分析三在一个农民的生命历程中,教育是如何影响到务工二务农或兼业的职业选择,以及在不同时代出生的农民中,教育对非农就业行为是否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

二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者向非农行业转移既是职业的流动,也是由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三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自身的特点三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约束,多数农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非农就业,但是户籍身份仍然保留在农村三蔡昉较早提出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即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和在迁入地定居下来,而后一个过程因制度障碍难以顺利实现[1]三其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模式呈现多样性三从非农就业的角度来看,有学者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务农二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务工[2-3];也有学者注意到非农就业参与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将其区分为务农二务工和兼业三种类型[4]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就业模式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三一个农村劳动力可能会在其生命历程中的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就业模式三尽管农村劳动力迁移四63四

曾旭晖,等: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以常年外出务工为主,但是农民工回流也是这一迁移过程的一部分;大部分回流者更倾向于从事生产性农业而不是本地的非农工作,并且多数回流劳动力会选择再次外出[5-7]三在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在经济下行时期,农村劳动力普遍增加务农的时间或提高在农业上的劳动力配置[8];在兼业农民中也存在非农就业时间配置问题[9]三这些研究都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职业流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考虑纵向的时间维度三

在农村劳动力迁移模型中,教育通常是一个默认变量三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要素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10-13]三杨金风和史江涛在较早的文献综述中把教育的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教育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和从事非农就业的概率,并且从就业区位二从业时间和行业类别等方面增强了从事非农就业的选择能力[14]三杨涛通过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模型来解释教育的作用机制,发现了如下三个事实:教育没有为务农带来明显的回报,家庭最高受教育者对农业效益的贡献与其是否从事非农工作无关,教育提高了务工收益三因此,农户家庭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员会利用比较优势,外出务工,从而最大化家庭收益[13]三但是赵耀辉发现教育对外出务工的影响很小,并且不是递增的:与没受过教育的农民相比,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农民的外出概率分别只高出2.0%和2.4%,而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与没上过学的农民的外出概率差不多三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进入本地非农产业,与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农民相比,小学二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外出务工概率分别高出3.6%二11%和21%,说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首先选择在本地非农就业,而不是外出务工[2]三威尔莫(Willmore)等人也发现较低和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更倾向于留在农业,而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更倾向于从事非农工作,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存在不充分就业的问题,即找不到合适的非农工作,只好留在家里务农[3]三

教育对非农职业流动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方式三张林秀等人发现,教育增加了非农就业的机会,并且在调查的三个年份中(1988年二1992年和1996年)教育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强三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并不是退出非农工作的重要因素,但对进入非农行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三邢春冰也发现教育对非农工作机会的影响随时间而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影响较大,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教育对于非农工作机会的边际贡献呈下降趋势三这可能是由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二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导致人力资本配置失灵[15]三陈宗胜等人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对不同非农就业途径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比如教育在远城区比在近城区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在本地从事非农工作,教育对外出务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16]三外出农民工较高的教育水平是从事中高端职业的重要条件,提高了非农就业稳定性[17],同时也降低了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概率[18]三年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三赵耀辉发现年龄对外出务工有微弱但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很多农村劳动力并不打算移居城市,由于只有几年的务工预期,因此难以用经济学上的迁移受益年限来解释,而年龄的心理成本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2]三张林秀等人发现年龄与非农就业有很强的相关性,21-30岁是非农就业率最高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大,非农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在经济下行期,年龄大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退出非农工作[8]三方黎明和王亚柯则发现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回流到农业部门的概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18]三

同年龄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出生年代三王春光较早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并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出生年代二教育二务农经历二外出动机二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比较;新生代流动人口接受了更高的教育二缺乏务农经历二外出动机强调在城市的生活适应二农民的身份认同减弱[19]三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主要是指 80后 二 90后 四73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的青年农民工三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对不同出生年代的群体有了不同的考量,这为我们在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时引入世代效应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三

世代效应①(cohorteffects)是指一个群体因出生于相同的年代而有着共同的社会经历,从而带

有相似的特征,如我们所谓的 80后 或 90后 三世代效应的倡导者赖德(Ryder)认为,出生世代(birthcohort)是社会变迁的载体,社会变迁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在不同世代中不尽相同,对出生世代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变迁[20]三因此,出生世代这一概念早已超出人口学范畴,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已经与社会经济地位(SES)等结构性因素同等重要三赖利(Riley)在综合了米尔斯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 和赖德的世代效应论述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生命历程理论视角,指出个人的成长二成熟和老去都是在社会大背景中展开的,而这个社会大背景正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出生世代所定义并形塑的[21]三也就是说,个人层面的年龄效应和集体层面经历的社会变迁 即世代效应,在生命历程理论中,需要得到同样的关注三

具体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中,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三年龄效应代表生命周期,比如年轻时外出务工,年长时回乡务农;世代效应则更多地体现了不同时期出生的人所共有的特征,比如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三不同世代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可能并不一致:比如我们想知道新一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②在职业选择上的差异,是因为整体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还是因为年龄上的不同,或者只是因为出生时期的不同三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进行年龄与世代的交互分析,否则就难以区分年龄二教育和世代各自独立的影响三有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这方面研究上的不足,指出已有研究多使用截面数据或短期重复观察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由于数据可及性问题和统计方法上的局限性,在这一领域进行长时段的动态研究还不多见[14]三

在方法层面,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data)来分析社会变迁三截面数据无法区分年龄效应导致的个体内差异(within?persondifferences)和世代效应导致的个体间差异(between?persondifferences)三这会导致年龄和世代的同一性问题(identificationproblem),也就是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在截面数据中相互混合干扰[22]三随着观察数据的丰富和统计方法的改进,我们得以利用纵向数据或追踪数据(longitudinaldata)和面板数据(paneldata)在分析中对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进行剥离三具有多个出生世代的多轮追踪观察的数据设计尤其适合将数据中的时间变化区分为年龄和世代两个维度三多世代追踪数据提供多重世代的连续纵向观测,相邻的出生世代有了重合年龄段的观察,因此我们得以比较不同世代在相同年龄段的发展轨迹,从而区分年龄效应与世代效应三

本研究将利用多世代纵向追踪数据CHNS,将年龄和世代效应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中,应用多层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人力资本过去20多年来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三我们的主要研究问题如下:第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兼业与务工)是否存在世代差异?世代效应对兼业与务工的影响是否一致?第二,教育如何影响兼业与务工的选择,教育的影响具有世代差异性吗?第三,年龄如何影响兼业与务工的选择,年龄的影响具有世代差异性吗?第四,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对兼业与务工的影响是不变二增长,还是降低?教育的年龄效应是否有世代差异?

83四①②

关于cohorteffects的翻译在不同学科之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同期群效应二代际效应二队列效应二世代效应等多种译法三同样,

对birthcohort的翻译也有队列二世代二代际二出生世代等不同译法三

由于本研究采用世代效应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被看做是不同年代出生的群体,因此,新一代农民和老一代农民是一个相对概念,前者泛指晚近出生的农民,后者泛指较早出生的农民三

曾旭晖,等: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一三、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CHNS)三CHNS

是美国北卡大学和中国疾控中心合作实施的从1989年开始进行的纵贯调查或追踪调查的项目三在最初的调查中,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8个社会经济及地理情况各异的省份中抽取分层概率样本三目前,CHNS已完成并发布了9个年份的追踪调查数据,包括1989二1991二1993二1997二2000二2004二2006二2009二2011年,时间跨度达到23年,样本获取地区有9个省和三个直辖市(2011年加入),调查覆盖了47%的中国人口三CHNS调查设计中涵盖了城乡在经济发展二公共资源二健康指数二

社会人口等方面的变迁,信息综合程度高,时空跨度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大范围的追踪数据库三

CHNS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社会二经济和人口的变迁对个人一生健康的影响三在问卷信息收集中,包括了样本的职业变动二务农务工收入二人口学数据等,调查时间段正好对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由乡进城的历史时期,因此,对追踪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具有独特的优势三尽管CHNS不是针对全国人口来设计调查,但前期研究发现CHNS的世代特征在年龄二性别与教育分布上,与全国性样本具有可比性[23]三

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为所有农村户籍二年龄在16-60岁之间且没有在上学的农村劳动力三总计共12177人二47816次观测记录,人均观测值为3.93次三

2.变量测量

表1一农村劳动力务农和非农就业的分类标准

类型职业分类农业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纯务农农业劳动者 无无纯务工非农业劳动者

兼业分类第一类兼业农业劳动者 有a

第二类兼业农业劳动者 有b第三类兼业

非农业劳动者

一一注:a表示当工资性收入大于经营性收入;b表示当经营性收入大于工资性收入;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农村劳动力

(户籍为农村)的就业变动,分为纯务农二纯务工和兼业三个基本类型三我们用4个指标来综合决定样本非农就业情况,指标1是职业分类,分为农业劳动者和非农业劳动者;指标2是有无农业收入;指标3是有无工资性收入;指标4是有

无经营性收入(见表1)三所有收入均指个人收入三纯务农者是指无任何非农收入的农业劳动者,纯务工者是指无任何农业收入的非农业劳动者三兼业型农村劳动力可分为三类:前两类是指有非农收入的农业劳动者,若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则属于第一类兼业,若是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则属于第二类兼业,第三类兼业是指有一定的农业收入来源的非农业劳动者,其主要从事非农工作,但同时以农业劳动为辅三

表2列出了9个年份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变动三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20年来的就业分布趋势是纯务农比重不断下降,而纯务工比重则不断上升三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原始基数大,2011年的数据显示仍有过半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纯务农的工作三兼业型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多数时间保持在15%-22%之间三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农村劳动力纯务工和兼业的比重都有一个明显的下落,特别是第一类兼业,以务农为主二务工为辅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从6.8%减少到

1.9%),同期纯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从2000年的62.5%提高到69.5%三因为2004年调查的是2003年的就业情况,我们推测这与当年的金融危机有关三很显然,受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类兼业型劳

93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动力,主要是外出打零工的农村劳动力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体现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缓冲功能三

表2一农村劳动力不同就业类型的分布(1989-2011)

类型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纯务农72.373.269.066.962.569.559.355.351.2纯务工9.49.813.717.820.016.919.422.427.1兼业

18.317.017.315.317.513.621.322.3

21.7一第一类兼业7.74.24.73.96.81.99.610.79.2一第二类兼业5.26.26.56.55.85.35.15.13.9一第三类兼业5.4

6.6

6.2

4.9

4.9

6.4

6.7

6.68.6

样本数(个)

4672523455896068

6676496647654763

4883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劳动力在纯务农二兼业二纯务工之间的转换不是一次性的三尽管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常年务农,在观测期间没有任何非农就业行为,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发生过多次农业和非农就业的转换三对追踪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发现,在有两次及以上观察值的样本中(N=9301),有39.2%的人从未发生过就业转换,25.9%的人有过一次转换,17.7%的人有过两次,有三次及以上者达17.1%,人均职业转换1.25次三

表3一分世代初次和二次观察时的职业分布情况

项目

?1949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初次观测时职业分布(%)

一纯务农78.268.865.169.966.9一兼业15.221.618.09.6

7.4

一纯务工

6.7

9.6

16.920.425.6初次观测时的平均年龄(岁)48.939.430.322.419.9初次观测时的样本数(个)19542190254831952290二次观测时职业分布(%)一纯务农78.969.664.758.252.3一兼业14.721.320.313.69.0一纯务工

6.49.215.128.238.7发生职业转换的比例(%)21.925.032.937.243.6二次观测时的样本数(个)

175719112158

2488987一一注:由于CHNS没有提供专门的初职变量(即从业者的第一份职业),职业分布只能以初次观测时的职业为准;如果我们假定非农就业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那么较早时期的世代在初次职业进入时,应该有更高的务农比例和更低的非农就业比例三

为了对世代效应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我们根据初次和二次观测时农村劳动力分世代的务农和非农就业情况,做一个描述性的分析(见表3)三从纯务农者所占比重来看,世代之间的差异并不像通常感觉的那么大三除了最早出生的世代(1949年及以前出生),不

同世代的农村劳动力在第一次观测时,完全从事农业的比例都保持在65%-70%之间三世代之间较为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兼业和纯务工的样本分布上三晚近出生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直接进入城镇务工,而较少选择兼业的非农就业方式,特别是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户籍的劳动力,没有务农经历者占1/4,而兼业者比例只有7.4%三可预计随着代际替换的推进,半工半农的比重或将逐渐下降三在比较前两次观测值时,我们看到,晚近世代职业流动性更强,发生非农就业转移的比例更大三在 80后 农村劳动力中,有43.6%的样本发生过务农和非农就业的转移,而纯务工的比例达到

38.7%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所谓的 80后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仍然有过半数的以务农为业三进入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年龄二教育和世代三个连续变量三年龄如前所述限定在16-60岁三教育

采用被访者所报告的最高受教育年限,平均值为6.76年,即小学毕业三如果按照就业类型计算,纯务农二兼业和纯务工劳动力接受的平均国民教育年限分别为6.09二7.27和8.70年三世代是根据被访四

04四

曾旭晖,等: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表4一主要变量代码和描述性统计

变量

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一一纯务农(参照组) 0.65 一一兼业 0.18 一一纯务工

0.17

年龄

166038.0612.33性别(男性=1,女性=0)010.490.50受教育年限1186.763.69世代

一一?1949(参照组)

0.17 一一1950-1959(是=1,否=0)010.280.45一一1960-1969(是=1,否=0)010.260.44一一1970-1979(是=1,否=0)010.210.41一一?1980(是=1,否=0)010.080.27婚姻(已婚=1,其他=0)010.790.41家庭人口

1134.271.52未上学孩子(有=1,没有=0)

010.110.31城乡区位差异(城区或城郊=1,边远农村=0)

010.770.42

一一注:1.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我们以均值代表各分类百分比;2.由于CHNS的农村调查点(变量名为T2)包括了县城居委会,我们把这小部分样本合并到城区样本中;3.样本量N=47816三

者的出生年月,将被访者分为5个跨度10年的出生世代三世代1为出生时间在1949年及以前的样本,世代2为出生时间在1950-1969年的样本,以此类推,世代5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样本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在世代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晚近出生的样本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更高,从世代1到世代5依次为3.6二5.7二7.8二8.3和9.6年,这也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相吻合三

控制变量包括性别二家庭人口数二家里是否有未上学孩子(年龄小于7岁),以及城乡区位差异三城乡区位差异表明被访问对象是住在城区或城郊,还是住在边远的农村三在前期分析中,我们还考虑了是否有70岁以上老人,以及国内不同区域的变量,但是在后面的统计分析中并不显著,因此未放入模型三主要数据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三

四、计量模型分析1.计量模型

本研究使用多层模型来处理追踪数据中个人信息随时间而变动的情况三在多层模型中,每一个个

体可以有不同次数的观测,个体的特征变量可以随不同的观测时点而不同,从而形成两个层次的模型结构:一个是个体间的差异性,另一个是个体内的差异性三在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中,多层模型直到最近更多地应用于分析复杂的多分类名义变量[24],称为多层多项Logit回归模型(MultilevelMultinomialLogitModel)三

在CHNS追踪数据中,一个农村劳动力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有三种可能的就业状况:一是纯务

农,二是兼业,三是纯务工三在这个特定的数据结构中,多层多项Logit模型帮助我们从世代效应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变动三在本研究中,我们以纯务农(y=3)为参照组,相对于纯务工(y=1)和兼业(y=2),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η1=LogitProb(y=1)

Prob(y=3)

=Xβ1+ZU1

(1)η2=Logit

Prob(y=2)

Prob(y=3)

=Xβ2+ZU1

(2)

一一其中,X是固定效应的解释变量,β1和β2是两组固定回归系数,Z是随机效应的解释变量;U1和U2

是两组随机回归系数三我们以η1(务工)为例,简述其第一层和第二层模型公式三η2(兼业)的公

14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式组与此类似三

第一层模型(Level1)测量农村劳动力重复观测过程中的就业变动轨迹(withinpersonvariance)为:

η1=Logit

Prob(

职业

ti=务工)

Prob(职业

ti

=务农)

[]

=π0i(1)+π1i(1)Ageti+π2i(1)Age2ti+eti

(3)

一一其中i代表从1,...,N个样本中的调查个体三η1为个体i在时间t的职业选择时,从事纯务工的概率相对于纯务农概率的发生比率(oddsratio)的对数值三Ageti为个体i在时间t时的年龄,但经过中心化处理(减去平均年龄)三对于特定个体i而言,系数π0i为其在平均年龄处从事兼业相对于务农发生比率的对数值;π1i为该对数值随年龄变化的斜率;π2i为该对数值随年龄的二次方变化的斜率;eti为特定个人i在时间t的残差,服从均值为0二方差为σ的正态分布三其他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变量,包括婚姻二家庭人口数二学龄前的孩子等,称为时间的协变量,也放在第一层模型中三

第二层模型(Level2)测量不同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betweenpersonvariance)对第一层模型中个体截距和斜率参数(π0i,π1i,π2i)的影响,包含截距参数模型和斜率参数模型三

截距参数模型:

π0i(1)=β00(1)+β01(1)Educationti+β02(1)Cohortti+β03(1)Educationti?Cohortti+β04(1)Femaleti+γ0ti

(4)

斜率参数模型:

π1i(1)=β10(1)+β11(1)Educationti+β12(1)Cohortti+β13(1)Educationti?Cohortti+β14(1)Femaleti

+γ1ti

(5)π2i(1)=β20(1)

(6)

在第二层模型的公式中,β00(1)-β04(1)为截距模型的参数,包括教育二世代二教育和世代的交互变量

对截距的影响,又称为固定效应模型参数三个体层面的控制变量(性别二城乡区位)不随时间而变化,也包括在截距参数模型内三β10(1)-β14(1)为上述教育二世代二教育?世代变量对兼业/务农比率对数的成长斜率的参数,也是这些变量与年龄的交互影响效果三γ0ti和γ1ti为截距和斜率的随机效应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三个类别的概率,计算公式如下(η3=0;三个类别的概率相加等于1):

纯务工:Prob(yti=1│u1)=exp(η1)

1+exp(η1)+exp(η2)

(7)兼业:Prob(yti=2│u2)=

exp(η2)

1+exp(η1)+exp(η2)

(8)纯务农:Prob(yti=3│u3)=

1+exp(η1)+exp(η2)

(9)

2.数据结果

表5中模型1考察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积累性效应,亦即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教育

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是增强二减弱,还是保持不变三模型2加入世代和世代与年龄的交互项,侧重分析年龄增长的影响在不同世代之间呈现的差异性三模型3在截距和斜率中加入教育和世代的交互影响,检验教育对外出务工影响的世代差异性,见表5三本研究使用Stata软件中的GLLAMM(GeneralizedLinearLatentandMixedModels)估计多层多项Logit模型的参数[25-26]三

模型1结果显示,教育促进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这在前期研究中得到反复证

实三每多接受一年教育,相对于务农,个体选择兼业的比率提高了18.4%(exp(0.169)-1),个四

24四

曾旭晖,等: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一

表5一教育二世代二年龄对非农就业影响的分层多项Logit模型估计结果

项目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兼业/务农

务工/务农

兼业/务农

务工/务农

兼业/务农

务工/务农

固定效应模型

一截距-2.885???

-3.665???

-3.363???

-4.845???

-4.287???

-5.329???

一教育0.169?

??

0.272?

??

0.120???

0.208???

0.254???

0.279?

??

一世代0.417?

??

0.821?

??

0.856?

??

0.895???

一教育?世代-0.059???

-0.010斜率参数模型一年龄

0.031?

??

0.006-0.005

0.039?

??

0.064?

??

0.102???

一年龄平方

-0.003???

-0.003???

-0.001??

-0.002???

-0.001???

-0.003???

一教育?年龄0.001?

0.000

0.000

0.000-0.008???

-0.008???

一世代?年龄0.034?

??

0.011?

??

0.005-0.028???

一教育?世代?年龄

0.003???

0.004???

控制变量一性别0.936???

0.843?

??

1.046???

1.010?

??

1.018???

0.987?

??

一婚姻

0.042

-0.444???

0.040

-0.409?

??

0.008

-0.445???

一是否有学龄前儿童0.085

-0.367???

0.114?

-0.129?

0.090

-0.155??

一家庭人口0.030?

-0.048?

??

0.047?

??

0.054?

??

0.048?

??

0.052?

??

一城乡区位

-0.135?0.884?

??

-0.157??0.863?

??

-0.131?0.884?

??

方差估计值(标准误)2.373(0.084)2.404(0.083)

2.371(0.082)

-2LogLikelihood

73892

72820

72644

一一注:?

p<0.5;??

p<0.01;

???

p<0.001三

体选择务工的比率提高了31.2%(exp(0.272)-1)三年龄对外出务工同样具有促进作用,但仅限于兼业三年龄每增加10岁,相对于务农,农村劳动力选择兼业的比率增加30.1%(exp(0.031?10)-1),选择纯务工的比率略有增加但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三年龄对非农务工的正向影响并不是线性的,在年龄平方项中的负值(-0.003)表明,在农村劳动力的生命轨迹中,年龄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三教育与年龄的交互项对兼业的影响是正向的,显示出教育对外出打工的累积优势,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加强了三

模型2截距参数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每晚出生一个世代(10年),相对于务农选择兼业的比率要提高51.7%(exp(0.417)-1),选择兼业务工的比率要提高1.27倍(exp(0.821)-1)三晚近出生的世代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无论是兼业还是纯务工三在 80后 新生代农民中,相对于务农选择兼业的比率要高3.3倍(exp(0.417?4)-1),而选择务工的比率要高24倍(exp(0.821?4)-1)三如果在兼业和纯务工之间对比,每晚出生一个世代,农村劳动力选择纯务工相对于兼业的比率要高出50%(exp(0.821-0.417)-1)三同样是 80后 的农村劳动力,选择纯务工概率是兼业概率的4倍(=exp[(0.76-0.352)?4]-1)三

模型2斜率参数显示世代与年龄对外出务工的交互影响三每晚出生一个世代,农村劳动力选择兼业相对于务农的比率要增加40.8%(exp(0.034?10)-1),选择务工相对于务农的比率只增加11.2%(exp(0.011?10)-1)三加入世代与年龄的交互影响后,教育与年龄的交互项无论是对兼业还是纯务工的影响都消失了,说明模型1中教育?年龄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世代?年龄的影响,这是由于新一代农民受教育年限高于老一代农民三

模型3的截距参数显示,教育?世代交互项对选择兼业的影响是负值并有统计显著性,但对纯务工的影响并不显著三也就是说,随着世代的更替,教育对兼业的影响在减小,对纯务工的影响不变三以1949年以前出生的世代为参照组(下同),教育每增长一年,选择兼业相对于务农的比率能提高28.9%(exp(0.254)-1);对于中间出生的世代(如 60后 ),教育每增长一年,选择兼业相对

34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于务农的比率为14.7%(exp(0.254-0.059?2)-1);但对于 80后 一代而言,这个比率仅为2.0%(exp(0.254-0.059?4)-1)三教育每增长一年,纯务工相对于务农的比率能提高约30%,这在各个世代中基本维持不变三

在模型3的斜率参数中,教育?世代?年龄的参数为正,但教育?年龄的参数变为负,并且有统计显著性三这表明教育的年龄效应呈现显著的世代差异性①三在1949年以前出生的农民中,教育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兼业和务工的参数估计值皆为-0.008);对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中间世代来说,教育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没有年龄差异[兼业系数=(-0.008+0.003?2)=-0.002,而务工系数=-0.008+0.004?2=0]三在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中,教育对非农就业(尤其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兼业系数=(-0.008+0.003?4)=0.004,务工系数=(-0.008+0.004?4)=-0.008]三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教育和年龄这两个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世代差异,同时

考虑到参数估计的稳定性,我们以世代2(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农民,下同)和世代4(7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农民,下同)为例,

根据前面的概率公式计算出不同受教育水平的样本随着年龄图1一随年龄增长选择兼业的概率

注:分世代和受教育程度(低=5年;高=9年三)

增长从事兼业二务工和务农的概率三图1显示,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在各个年龄阶段对兼业都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新一代农民中,教育在青年时期对兼业几乎没有影响,在中年期的影响则呈负值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一代农民选择兼业的概率成长曲线相对平缓;而新一代农民选择兼业的概率成长曲线则呈近似直线型增长,并且随年龄增长教育程度低者更倾向于选择兼业三

图2显示教育对纯务工选择的影响普遍存在,而且对新一代农民的影响比老一代农民更大三

就年龄的图2一随年龄增长选择纯务工的概率

注:低=5年;高=9年三

影响而言,两代农民务工概率的成长曲线都呈倒 U 型,先是随着年龄增加务工概率也增加,在中间某个年龄段达到顶点,然后呈下降趋势三但在新一代农民中顶点之前的曲线更陡,表明随年龄增长教育对纯务工的促进作用迅速提高,这一点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中表现尤其突出,体现了教育的累积性优势三而老一代农民的纯务工概率的增长曲线较为平滑,并且不同教育程度的两条曲线呈收拢的趋势,表明教育的积累性效应随年龄增加反而减弱了三

图3所显示的是农村劳动力纯务农概率的成长曲线,在各个世代二各个年龄阶段,教育程度高者,务农

概率低三老一代农民的务农曲线呈一个较平缓的 U 型,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纯务农的概率缓慢下降,到45岁后再略微增长三考虑到务农二务工和兼业三者概率之和等于1,结合图1和图2的非农就

44四①

模型1和2中教育?年龄的参数近似为0,这是因为教育的年龄效应在早先出生的世代中为负,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为正,从而相互抵消了三

曾旭晖,等: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图3一随年龄增长选择纯务农的概率

注:低=5年;高=9年三

业曲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三一方面,在老一代农民中呈现出一个青壮年时期外出务工二中老年后回乡务农的生命轨迹三另一方面,新一代农民的务农曲线则呈反 J 型,即纯务农的概率随年龄增长持续下降三结合前面的讨论,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即教育程度较高的新一代农民更多地选择纯务工就业,而教育程度较低的则更多选择兼业三

五、主要结论

本研究根据跨度23年的CHNS追踪数据,应用多

层多项模型分析方法,考察世代效应和年龄效应的独立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从而有助于回答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三一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存在显著的世代差异三在控制了教育二年龄等变量后,相对于老一代农民,新一代农民仍然更倾向于非农就业,包括兼业和纯务工三在老一代农民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从务工到务农的回归;而新一代农民向非农行业转移则呈现出不可逆的趋势三二是教育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在总体上促进了非农就业,但在不同世代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三在较早出生的世代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是一致的三但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更高的教育水平对纯务工就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是否选择兼业影响不大三三是年龄效应对兼业与务工的作用不同,且呈现出世代差异性三在新一代农民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兼业的概率持续提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老一代农民中,兼业的概率曲线相对平缓三年龄的增加促进了纯务工的选择,概率曲线呈现倒 U 型,即达到某个年龄段后,纯务工的概率开始下降三最后,我们发现在世代更替过程中,教育和年龄这两个重要的人力资本既各自独立作用,也交互影响三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对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在新生代农民中,教育对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加强,呈现出教育的积累性优势 也就是说早先因受教育程度较高而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在其后的生命历程中进一步扩大了这方面的优势三对于在中间出生的世代,教育的影响则没有体现出年龄差异三

在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务之急三如果把纯务农或兼业向纯务工的就业转移看做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阶段,我们看到教育是如何在其中起到规律性的作用三虽然老一代农民呈现出青壮年外出务工二中老年回乡务农的生命轨迹,但是对新一代农民而言,务农的概率持续下降,开始表现出不可逆的城市化趋势三在新一代农民中,城市化进程因受教育程度高低而呈现出不同的轨迹,更高的教育对纯务工就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三本研究的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批驳农村出现的 新读书无用论 [27],而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全面提高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显得更为迫切三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其一,在理论和方法上将年龄和世代效应引入传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并揭示出在农民的生命历程中教育是如何影响到非农就业选择,及其显著的世代差异性三世代效应可以成为探索社会变迁的重要指标三其二,在研究设计上将兼业与纯务工分离,揭示出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影响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三教育对兼业的影响随世代推移而降低,但教育对纯务工选择随世代推移而加强三相对于兼业而言,纯务工是更高阶的职业流动,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其三,通过分层多项统计方法的使用,能够追溯每一个体随年龄增长形成的不同就业概率的成长曲线,分离出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及其世代差异性三

54四

一‘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2]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3]WILLMOREL,CAOGuiying,XINLingjie.Determinantsofoff?farmworkandtemporarymigrationinChina[J].PopulationEnvironment,2012,33:161-185.

[4]罗仁福,张林秀,ROZELLES.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问题,2011(9):18-24.[5]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 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3):64-78.[6]ZHAOYaohui.Causesandconsequencesofreturnmigration:recentevidencefromChina[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2,30:376-394.

[7]王子成,赵忠.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二回流还是再迁移[J].管理世界,2013(1):78-88.

[8]张林秀,霍艾米,罗斯高,黄季焜.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5):7-15.[9]陆文聪,吴连翠.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1(6):54-62.

[10]HUFFMANWE.Farmandoff?farmworkdecisions:theroleofhumancapital[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80,62(1):14-23.

[11]周其仁.机会与能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5):81-100.

[12]张务伟,张福明,杨学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基于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11):62-73.

[13]YANGTao.Educationandoff?farmwork[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7,45(3):613-632.

[14]杨金风,史江涛.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6(3):74-79.

[15]邢春冰.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J].经济研究,2006(9):103-116.

[16]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 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5):4-17.

[17]王超恩,符平.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J].人口与经济,2013(5):89-97.[18]方黎明,王亚柯.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6):56-62.

[1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20]RYDERNB.Thecohortasaconceptinthestudyofsocialchange[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65,30:843-861.[21]RILEYMW.Onthesignificanceofageinsociology[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7,52:1-14.

[22]YANGYang.Aging,cohorts,andmethods[M]//BINSTOCKRH,GEORGELK.HandbookofAgingandtheSocialSciences,7th.Burlington,MA:AcademicPress,2011:17-30.

[23]ZHANGB,ZHAIFY,DUSF,POPKINBM.The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1989-2011[J].ObesityReviews,2014,15:2-7.

[24]王济川,谢海义,姜宝法.多层统计分析模型 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0-168.

[25]RABE-HESKETHS,ANDERSS,ANDREWP.U.C.BerkeleyDivisionofBiostatisticsWorkingPaperSeries160[EB/OL].[2016-03-18].http://www.bepress.com/ucbbiostat/paper160.

[26]RABE-HESKETHS,ANDERSS.MultilevelandlongitudinalmodelingusingStata,3rd[M].Texas:StataPress,2012:659-666.[27]余惠琼,张礼军.透视农村 新读书无用论 [J].中国青年研究,2006(6):66-70.

[责任编辑一冯一乐,武一玉]四64四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表现类型及对幼儿的伤害探析 2019年精选文档

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表现类型及对幼儿的伤害探 析 “教育硬暴力”对幼儿的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这些伤害易被监护人员察觉,这种现象虽仍在发生但已得到社会明显的关注。然而,在幼儿园生活中,暴力又以另一种潜藏的形式出现,可以将其形象地称为“教育软暴力”,如教师对幼儿忽视、辱骂、威胁等,幼儿之间谩骂、孤立等。这种暴力行为不如硬暴力明显,它主要是通过“心理虐待”来实现惩罚目的,使幼儿心理受到侵犯,甚至对幼儿日后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幼儿园出现的教育软暴力现象难以为监护人员察觉,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关注,但是它造成的伤害毫不亚于教育硬暴力行为,所以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现象值得警惕与关注。 1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概念界定 首先通过一组相关概念的区别来界定“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概念。“教育软暴力”和“教育硬暴力”的区别很容易辨别,但是“教育软暴力”和“教育惩罚”的区别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这里的教育软暴力不同于教育惩罚,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1]教育惩罚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正当使用教育管理权,针不损害学生心理惩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进行批评、.

和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发展的行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到:“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2]可见,适当的惩罚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有必要的,并且夸美纽斯还说到:“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2] 然而教育软暴力行为已经超出合理惩罚范围,它夹杂着施暴者的主观态度和偏见,对幼儿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严重伤害不可抹灭。 另外“教育惩罚”的实施者为教师,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教育软暴力”的实施者可能为教师,也可能为学生,发生在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 所以这里将“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界定为在幼儿园中,施暴者(幼儿教师或幼儿)有意或无意地从语言和行为方面对受暴者(幼儿)忽视、孤立、辱骂、威胁、嘲笑等,致使幼儿心理和精神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 2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类型 多数研究者关注教育软暴力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且多是从教育软暴力的施加者――教师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使社会各界把对教育软暴力的关注点地放到了教师身上。的确,教师作为教育软暴力的施加者更为明显,更能引起关注,但是也不能忽略在这里笔者不拘泥于学生在互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软暴力现象。.教育软暴力的具体实施方式,注重教育软暴力的整体性,从宏观

《学校安全防范整改措施范文》

《学校安全防范整改措施范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从不马虎。做好校园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行政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我校学生安全防范整改措施。 一、组织领导和主要职责 为保证学校安全防范整改工作成立学生安全防范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xxx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组织学习有关安全事故的文件,法律和法规。传达贯彻上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指标。根据学校情况,提出安全防范整改对策。 副组长:xxx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对校舍的安全检查,落实以及校园的安全整改措施.做好校园卫生的防范和保卫工作。 组员:各班主任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课堂教学的安全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二、学生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三、整改的措施办法 2、根据《茂名市学校安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求,xxxx

3、采取有利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工作。 总之,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分析对照,采取措施,加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制。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第二篇。校园安全防范整改措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学校的规范和监督下,教师体罚学生等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硬暴力几乎销声匿迹了,但是另一种软暴力却又有抬头的现象,那么如何有效的遏制软暴力呢。 一、校园软暴力及其危害何谓教育软暴力。教育软暴力是相对于教育硬暴力而言的,就是学生不打、不骂、不体罚,而是用写检讨、罚抄写、讽刺挖苦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致使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以至付出结束生命的代价。教育软暴力最大的特点就是伤害时间长软伤害很难治愈。硬暴力体罚疼在身上,软暴力伤在心上,有些学生甚至十多年后也依然留有伤害的阴影。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变成教训,学生见了教师如履薄冰,瑟瑟发抖。更为严重的是在批评时总爱带上从来、每次、总是、没有一点等夸大其词的字眼。这些行为给学生造成看不见的心理伤害,使学生感觉一无是处一蹶不振,没有自信,看不到希望。教育软暴力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经常遭到教师侮辱、讽刺的学生会变得不合群、孤僻、沉默寡言、学习的兴趣丧失、厌恶学习甚至逃避学习。 二、如何有效遏制校园软暴力为了有效遏制校园软暴力,剔除校

(2020年整理)教育热点现象分析.doc

学海无涯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 1、德育教育历来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小学一二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三到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初中和高中也有相应的课程开设。但是从孩子们日常的言行举止透露出,目前的道德教育收益不大。请结合你的教育实际,谈谈在德育教育问题上,我们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答: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再次,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注重人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与思维的训练。 2、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要阵地。但当前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客观存在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的完善。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工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 二、改进的方法 1、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要树立系统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系统工作,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与家庭等方面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与社会教育网。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各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运行。 2、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3、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4、创新小学教育工作方法。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透视教育现象学_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透视教育现象学 ———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朱光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 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关 键 词]现象学运动;教育现象学;生活世界;实践认识论;本质直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7)11-0001-07[收稿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朱光明(1971-),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2007年第11期外国教育研究 No.11,2007第34卷总第209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l.34GeneralNo.209 自20世纪初胡塞尔(EdmundHusserl)始创现象学以来,现象学就以其思想的深邃及方法的独特,吸引并影响了舍勒、海德格尔、莱维纳斯、梅洛—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从而形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的现象学运动(当代的结构主义思潮与现象学思想也有着交织的复杂关系,法国的利科、德里达、巴尔特等都深受现象学思想的影响,有人还把现象 学视为“结构主义的一个特殊的趋向”[1] )。现象学看 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以及受现象学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广泛影响了“心理学、病理学、美学、文学、艺术论、社会哲学、法哲学、神学、宗教理论、教育学、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问题提出 和方法操作” [2] (p.6)。教育现象学也是受现象学及现象学运动的影响和推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 教育现象学又叫现象学教育学或解释现象学的教育学,其教育学源头是德国的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秉承狄尔泰“我们说明自然,但我们理解人类”的历史精神,把精神科学和 自然科学区分开来,从而确立起教育学的精神文化品格。德国的文化教育学(狄尔泰—诺尔学派)是解释学取向的,而荷兰(育特奇学派,该派教育现象学传统主要是源于兰格威尔德的思想)的教育现象学则更加富有描述性特征或现象学取向[3]。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现象学代表人物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TheUniversityofAlberta)的奥凯(T,Aoki)、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和史密斯(D.Smith)等人,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巴瑞特(L.Barritt)等人。他们的教育现象学思想都源于荷兰育特奇学派(UtrechtSchool)。 其特点是关注孩子的体验世界,要求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整体地把握教育经验的意义。教育要依托“替代父母”关系理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把“为了孩子好”确立为教育的首要意识。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倾听孩子,理解儿童创造生活的可能性,并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机智。教育现象学希望通过研究获得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意识,从而寻找一种新的理解教育的可能性,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4]。 教育现象学自产生以来,就因其倡导的人文精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汇编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汇编 近年来,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那就是教育软暴力.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毫不亚于硬暴力,因此,应引起广大家长的警醒和深思. 教育中的那些软暴力:妈妈你何时才会夸奖我 女儿:妈妈,我要如何才能得到你的夸奖 小张今年读初二,成绩中下。她最怕的就是妈妈带她到亲友家去,因为一见面,妈妈就会数落她的缺点,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差等,而自己的点滴进步却从得不到妈妈的表扬,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自卑感。小张还清晰地记得,从小学4年级起,妈妈就喜欢用成语接龙的游戏考她,但无论能否接上,她都得不到妈妈的夸奖。 记得有一次,我妈妈说到了龙腾虎跃。我想了3分钟想起跃跃欲试,当时我内心很兴奋,以为终于接上了,肯定会赢得妈妈的夸奖。但是,妈妈却说你怎么接的这么慢啊!我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玫瑰小学五年(4)班常欢宁说:我爸爸的脾气很躁,如果我表现不好,他就会骂我,有时还动手打我,但就算我表现好,他也不会表扬我。我要上很多补习班和兴趣班,很少有时间休息和玩耍。当我古筝弹得不好时,爸爸就会在旁边唠叨,拿眼睛瞪我,这是我最怕的。挨训后,只得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抱着布娃娃哭。妈妈虽没多少时间管我,但每天给我做饭,还会抱抱我,我觉得很亲切。

温柔软暴力普遍存在 专家认为,小张和欢宁的遭遇其实是一种软暴力。与体罚式暴力不同,家长[微博]施行软暴力不需动手动脚,只需动口。但它的伤害力甚至超过肉体上的折磨,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 调查显示,这种软暴力在佛山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在小学生子女中,有受过父母大声责骂的占40.98%,遭受过父母不关心经历的占7.23%,被父母说你是捡来的等令人害怕的句子的占10.55%。 而作为初中生,被父母责骂、感觉父母没有关心自己的比例都上升了,初中生超过六成,为60.73%,高中生也有58.42%;被父母说是包袱、累赘、多余的,也有上升趋势。小学生只有占4.96%,初中生则上升到12.03%。 报告总结,低年级的小学生,遭受的暴力以肢体接触类的硬暴力为主,初中生则以语言上的软暴力为主,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则是言语上的软暴力和行为意愿类暴力为主。

学生频繁请病假的背后

学生频繁请病假的背后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频繁找各种病由请假回家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是不是遇到了“校园软暴力”。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是体弱多病,或者厌学逃学,那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孙菲是从几十里外的学校转入我校的。初来时,她活泼好动、心地善良、学习认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孙菲更是出尽了风头,在100米、200米短跑项目中都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好景不长,孙菲却莫名其妙地“生病”了,一到放学时间,她就找班主任请病假回家。开始时,年轻的班主任真的以为她病了,也就不假思索地准假。时间长了,老师发现孙菲在校一直情绪低沉,无心学习,就赶紧联系家长沟通情况。于是,家长带领孙菲到城里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病情,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很健康,这让家长很困惑。等孙菲再次请假的时候,班主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并批评她不安心学习,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孙菲站在办公室里哭起来,这让班主任更加生气,把她晾在一边干脆不管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意识到孩子可能遇到了“软暴力”。根据孙菲入校时的良好表现,她遇到的“软暴力”不会是来自老师,很可能是在同学中受到了排挤或欺辱。 于是我主动跟孙菲进行了交流。“孙菲,你是不是被什么人欺负

了呀?”我开门见山地问。“没有,真的没有。”孙菲的眼里带着一丝犹豫。“是你不敢告诉老师真相吧?你不相信老师能把事情处理好,怕以后会受到打击报复是吧?”我想激将一下,对于这个要强的女孩来说会有作用的。孙菲停止了抽泣,没有回答。“这样的事老师遇到很多,知道你自己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向别人求助,老师真的很想帮助你!”孙菲终于抬起头,脸上还露出一丝愧疚的笑意,然后说:“老师,你认识李丽吗?”李丽是年级里很霸道的一个女生,脾气暴躁,常常欺负同学,连一些调皮的男生都怕她。我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自从运动会以后,李丽就经常不让班里的同学和我在一起,我只要经过她们班的门口,她们就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有一次,我忍不住就回骂了一句,她就追到宿舍里骂我。现在,如果她不高兴就到宿舍里骂我,我都不想住在宿舍里了。”孙菲又委屈地哭了起来。听到这里,她的班主任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感到很震惊,着急地问:“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孙菲平静了一下情绪,接着说:“今天我从她们班走过,李丽在门口泼出一小盆水,正倒在我的头上,我气急了就打了李丽一巴掌。李丽拽住我就打,还威胁要在晚上找人继续凑我。”这时,我们才发现孙菲的头发是湿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孙菲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灵煎熬呀!如果不是认真细致地开导,了解到真相,真的无法想象这种“软暴力”还能让孙菲坚持多久。除外,再加上同学的淡漠冷视、家长的猜疑困惑、老师的“不可理喻”等“软暴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热点一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纵观社会各界、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关于高考改革的观点或意见,其共同点在于,均主张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更加公平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这是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关键环节。 热点二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型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热点三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史“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计,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如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进苦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 热点四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从而,治理择校的政策也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教育学中的十二大效应

教育中的十二大心理效应(一)2008-12-9 9:11:00阅读681 次参与讨论(0) 收藏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3.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分析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详细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困难所在。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本对策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规范性。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

2.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二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差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来看,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效果明显,而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很简单的道理,初中入学是就近入学,所以小学教学压力不大,而高中入学要分重点和非重点,最后的高考就是拼分数了。 3.素质教育队伍尚缺保障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仅有一颗爱生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第斯多惠曾说,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学生对那些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教师有着由衷的钦佩和崇敬感,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为他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但教师队伍形成了每年大量教师离退休,而极少有补充新教师,使教师队伍日渐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下,怎样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4.素质教育评价尚不能接轨 现在,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体系,存在着片面、不合理的评价现象。 (1)社会评价不科学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赞利夫:提出高难度高速度。最早教学著作:学记。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奖励和惩罚是评价法的两形式。师生最有利发展:民主型。拔苗组长违反循序渐进原则,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3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5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6掌握学习策略是在系统教学中通过反馈-矫正的方式使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7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8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 明确的国内共同目标,这是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健全的集体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健全的集体还受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9简述研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的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0心理咨询法即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会谈、商讨、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中学生以辅导、帮助和教育,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心理问题,保持其身心健康,从而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1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种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应对方法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应对方法 一、中学生厌学的成因 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个体其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根据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身心发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中学生产生厌学现象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学习态度问题。部分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志向不定,缺乏学习动机,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坚持性。其次是学习方法不当。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管平时也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学习上的失败往往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厌学心理产生。三是性格问题。有些学生注意力散漫,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微小的动因也能使他们呈现明显的分心状态,他们情绪不稳定,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还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易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和交流,同学关系不融洽,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四是生理因素。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阶段,由身体不适引起厌学的现象也不少见。如营养不良、易疲劳、体质屏弱,经受不住较长时间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

心理。另外,视力、听力异常的学生也会因为视力、听力障碍而导致不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厌学。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由于对科学的教育规律了解甚少,与子女的沟通甚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压力过大,仅看重学习而忽视包括心理品质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良性发展。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有些家长经常采取讥讽、数落、辱骂、厌恶、苛责、蔑视和冷漠等“软暴力”形式对孩子心理进行伤害,家长的“软暴力”比“硬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具有隐蔽性,杀伤力更大、更持久。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 学校因素 学校是专业的教学机构和场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往往成为终生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学生产生厌学的诱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仍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课程内容被赋

东里三中陈锦盛《关于校园软暴力的思考

当前校园软暴力的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在当今的中小学校园内,软暴力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行动起来,警惕和遏制校园软暴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为此,本文试就当前校园软暴力的表现、危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遏制校园软暴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园软暴力和谐校园心里健康和谐发展 当前,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教师体罚学生等“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硬暴力”几乎销声匿迹了,但是另一种“软暴力”却又有抬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校园软暴力。校园暴力是个沉重的话题,软暴力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不容易识别和判断。软暴力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貌似合法,还给人留下办法多能力强敬业的假象。这种无形的校园软暴力,在校园里每天都在上演,却绝少有人关注。调查显示:罚抄、语言讽刺、写检讨和保证书等现象依然存在,学生中5.3%左右的同学被罚抄过,8.7%左右的学生被教师语言讽刺过,11.5%左右的学生写过检查或保证书。有人将校园软暴力归纳为十种表现:语言伤害、乱起绰号、揭短取笑、班会批评、集体评议、推举“最差”、传唤家长、孤立冷落、随意定性、怀疑诬陷等。校园软暴力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位教授认为,校园冷暴力比体罚更加伤害学生,孩子要么产生“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暴发性人格”,会给社会带来直接影响,例如有的孩子受到这种软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软暴力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发展成社会隐患。也许有些教育者会忌讳这个话题,可是现实状况真是堪忧,只有直面现实,认真分析校园暴力的原因,拿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校园软暴力的归因分析 软暴力之所以在校园里盛行,有其深刻的原因。本来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

(完整word版)教育热点评析问题八篇(超详细)

《班级管理》教育热点评析问题 班级:13物理 姓名:谢佳文 学号:1332210064

标题:武汉一初三班主任用网络游戏激励学生家长评价不一(节选)9月底,胡奎平老师向全班50位学生发出“英雄招募令”,挑选出十位学习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作为“盟主”。每位盟主自己组建各队成员,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式PK学习。以一个月为单位,进行“英雄联盟”排位赛,授予“最强王者”、“华贵铂金”、“不屈白银”等网络游戏中的称谓排名。 学生侯良椿是盟主之一,他说,联盟组建后,盟队里的学习氛围浓厚,“每天中午我都会抽出半小时给组员讲解语文阅读题或是英语完型填空,放学后根据当日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当增减小组作业量。” 为更好地起到表率作用,侯良椿也改掉在课堂上“插嘴”的坏习惯,“一定要争取盟队拿到‘最强王者’的称谓”。 ①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展班级活动的成功范例。从中可以看出,该班主任利用大多同学们都知道的游戏“英雄联盟”开启联盟式学习,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了新颖的学习模式,以小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主性,使得生生之间“活”了起来,既是教育的艺术,也是艺术的教育。 ②小组式的新颖学习模式使得盟队的学习氛围的浓厚,一改以往枯燥式的“各顾各”的学习模式,肯定学习认真努力的同学的同时,也给予“中等生”和“后进生”了一个场所去共同进步,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良好班集体的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在生生之间的互相协助及竞争中日益增长。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教师通过科学的方式影响集体,提高集体的素质。 ③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在这一时期是十分明显的,各种外界的影响要求初中生有着更高的感知能力,因为他们的感受性和观察力很快的发展起来,很明显,该教师的创新学习模式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不被个别家长所认可,究其原因,初中生辨别能力并不健全,在教师新颖的“联盟式学习教育”下产生老师对学生玩游戏是持一种认可的态度,再加上大多初中生意识的集中性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去接触“英雄联盟”游戏,从而上瘾。该教师的创新教学是否可行还应再从长远性考虑,有待斟酌。

20个常用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10] 1、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与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得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得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得纵容去打烂更多得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得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得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得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得行为习惯,就给她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得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瞧她,只要她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就是破得东西,让她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得也就是这个意思、 2、蝴蝶效应 什么就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得美国科学促进会得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得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她得演讲与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得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得想象力与迷人得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得科学内涵与内在得哲学魅力、 从科学得角度来瞧,“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得一个重要特征:系统得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得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得传统观点认为:系统得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就是不敏感得,即初始条件得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得差别也就是很微小得。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得十分微小得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得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得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得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就是否会丢失,本就是初始条件得十分微小得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就是一个帝国存与亡得根本差别。这就就是军事与政治领域中得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就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得恶果、一些瞧似极微小得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得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 3、近因效应 最近、最后得印象,往往就是最强烈得,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得各种因素,这就就是近因效应、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她,对她说,您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得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您对此怎么瞧?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就是对毕业生得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得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得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得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 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得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得。然后您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随着温度得继续上升至90°~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得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

剖析一种教育现象

剖析一种教育现象 ——追求热闹的“满堂问” 偶尔观看自己以前的教学视频,感觉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靠频繁的提问,在反复的问答之中推进教学的进程。再想想自己听其他教师的课,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热热闹闹”的满堂问呢?它是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吗?它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课堂提问,既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地推进教学的进程,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但课堂中的提问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最重要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如果我们在一节课中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光靠学生用简单的“是”“对”“好”“明白”……来回答,那么我们的问题又有多大意义呢?这种看似频繁的师生互动,根本调动不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反而还会诱发学生阴阳怪调的回答,博得全班的哄笑,使教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另外,有的教师提的问题过大或过于笼统,致使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于是教师就反复“引导”,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追问,直到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答案相符,才肯善罢甘休。其实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学生充当了教师的传声筒。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提问大致依据布鲁姆的分类,分为六种类型: 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 这种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检索已有知识来回答问题。问题的答案教师先前已给出,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只需从记忆中提取材料,就可以回答此类问题,如:“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哈尔滨位于哪个省?”“《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知识水平的提问可以用来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此类提问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较少,学生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就可以回答。因此,此类问题在课堂上不宜过多使用,一般在课堂引入阶段教师检查学生先前知识情况,或课堂讲授阶段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合使用此种提问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