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格式塔六大类实验

格式塔六大类实验

格式塔六大类实验
格式塔六大类实验

格式塔六大类实验

1.迂回实验

把黑猩猩领进一间有很高百叶窗的房内,旁边有门可通向窗外的活动场地。实验者把目的物--香蕉从窗口掷到外面的活动场地,很快地关上窗子。结果发现,黑猩猩能顺利地从门走向场地,取得目的物。苛勒用狗做类似的实验,狗也能顺利解决问题。

2.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

在这类实验中,动物必须利用绳子、手杖和木箱等现成工具,才能取得目的物。其中一个实验为,实验者将猩猩带进有栅栏的笼子中,目的物放在笼外猩猩的手臂所不及的地方,在笼内靠近栅栏处放着几根手杖。几乎所有的猩猩都能借助手杖获得目的物,也就是说,它们把本来无关的物体(手杖)与情境联系起来了。

3.制造工具的实验

在此类实验中,动物无现成工具可利用,必须对情境中的物体进行一番改造,以之为工具获得目的物。例如在折枝实验中,目的物放在栅栏外手拿不到的地方,近旁又无手杖等可用之物,但在笼子的另一边放着一棵砍倒的树。大多数猩猩面对此情境显得束手无策,少数较聪明者经过一番踌躇后,能径直走向枯树,折下一根细长的枝条,奔向栅栏,取得目的物。在另外一个实验中,最聪明的苏丹还能连接两根短竹竿成长竹竿,取得一根竹竿无法取得的目的物。

4.建筑实验

在这类实验中,苛勒研究了猩猩如何处理叠木箱和竖梯子等问题。例如叠木箱实验,要求猩猩不仅利用现成的木箱,还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木箱叠起来以增加高度,取得高高悬挂的目的物。此实验要求猩猩理解建立两箱的稳固结构与获得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只有几只猩猩在实验者的多次帮助下,才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解决得不甚理想。

5.利用中介物的迂回实验

这种实验要求猩猩在取得最后的目的物之前,必须先获得一个辅助的目的物,并用它获得最终的目的物。例如,笼外较远处放有香蕉,笼内的短手杖无法取得笼外的香蕉,但可用此短手杖把笼外的一根长手杖拉过来。还是那位苏丹用短手杖拉过长手杖,回到原地,再用长手杖取得了目的物。

6.格式塔操纵实验

这是一类更为复杂的实验,猩猩必须处理一些相当复杂的完形特点,领悟一定的完形。例如有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一根35cm的铁条垂直固定在一只很重的木箱上;手杖的一端装了一个直径为6cm的铁环,铁环套在铁条上,目的物放在栅栏外手所不及的地方。猩猩若想得到目的物,必须先得到手杖,而要得到手杖,就必须把手杖从铁条上取下来,动物必须将铁环和手杖朝着与

目的物方面成90度角的方向举起。猩猩娜拉前三次均告失败,第四次实验中,令人惊奇地、毫不犹豫地把铁环越过铁条退了出来。类似这样的任务,对猩猩而言就相当困难了,一般不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Gestalt)是一个德语词,原意是外形、形状、或者配置。 在心理学里用这个词表示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感知到的一组感觉,通过格式塔,思维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分辨结构或归纳意义。 例如,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圆圈时,它看起来总是圆的,对思维结果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那确实是一个圆而不是椭圆。但是,在一个镜头上它有时却是椭圆形的,例如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给这个圆拍照,在图片上能明确显示出:从不同的角度上观察这个圆得到的却是些不同形状的椭圆形,虽然事实上它是一个圆。这就是说,思维使我们看到了本质。 同样地,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张桌子时,视网膜上的图像也会改变,可是,我们在内心里体会到的、看见过的那张桌子的经验却不会改变。 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其中的原由:这是因为思维在解释感觉时会按自己知道的目标的样子去描述。也就是说,思维能去除掉多种复杂性的干扰而抓住最简单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思维的力量,或者说是认识模式的力量。人类在认知上的这种特点,使思维不至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之中,而能掌握内在的结构。具体到上述圆圈的例子来说,就是使我们不会因为所处的角度的不同而把一个

圆当成一个椭圆。这是认识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 在格式塔心理学的上百条已被明确的原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叫求简律。正如同自然法则会使一个肥皂泡以最简单的可能形状存在一样,思维也倾向于在复杂的表象中看见整体的最简单、最本质的结构。在……思维中培养这种最重要的系统性思考能力,就是要能在复杂的……(现象)……中,看出一再重复发生,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结构形态来。 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试图揭示被认识事物的系统性整体的复杂过程,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是由各种要素及其关系组成的整体。思维通过自组织的过程,对进入头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在此过程中将启用一系列智力操作。通常的那些基本的智力操作包括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此外还有比较、分类等。思维通过自组织的过程抓住复杂事物内在的本质结构,并以这种结构化的认识模式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 例如,当我们刚认识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会感知到很多有关其特征的信息,例如圆形脸、双眼皮、高鼻梁等等。下次看到他的时候,他的容貌可能发生了部分的改变,但我们可以凭着一些主要特征来认出他是同一个人,这就是因为思维把握住了那些最为本质的东西──某种本质的固有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格式塔疗法的基本观点

格式塔疗法的基本观点 格式塔疗法(完形疗法)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一、?生活在现在?。不要为明天担心,也不要总是为昨天而后悔,把你的精神力量集中在今天。过好了今天,你就过好了一生。 二、?生活在这里?。对于远处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更痛苦。记住,你生活在此处此地,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去考虑。 三、?停止猜测,面向现实?。举个例子,走在大街上,遇到某个熟识的人,你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人家看都没看你一眼,你会怎么想?感觉不被尊重吗?如果遇到的是领导,你可能会认为领导傲慢,如果是朋友,你可能会认为朋友对你有意见,也可能你根本没有料到,他当时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要知道,很多不快乐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现代社会节奏变化大,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脑子里整天琢磨?我该怎样做好工作???我该怎样考出好成绩???我该怎样和别人搞好人际关系?………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了,反而容易忽视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好就在身边,但你可能忘记了感

觉的味道。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不要只记得逻辑思维而忘记使用你的直觉思维,它很宝贵。相信你不愿变成一台只有逻辑没有情感的机器吧?! 五、?接受不愉快的情绪情感?。情绪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个人需求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需求满足与否,可以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对于心理需要,我们还是接纳和尊重为好,但有很多需要是一时满足不了的。正确的态度是:既要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接受不愉快情绪。 六、?不要先下主观判断,先说说自己的观点?。人 们往往倾向于迅速下结论,尤其在主观认为?别人错了,我对了?的时候,这是大脑?思维程序化?的后果。?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是非,先说出你的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少收获些无谓的烦恼和苦闷。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崇拜偶像和权威在青少年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认同?作用,给自己划一个?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幻想图,给自己一点方向感,但反面作用是会让你忽略了?我是谁??你用在自省上的时间减少了,不了解自己的严重后果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慢慢变得明显。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他人,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

《环境心理学》

一、单选题 1.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D A.格式塔知觉理论 B.生态知觉理论 C.环境知觉理论 D.概率知觉理论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理论加以解释。C A.唤醒理论 B.环境负荷理论 C.行为场景理论 D.行为约束理论 3、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4、()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A A.情绪 B.激动 C .唤醒行为 D.兴奋 5.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6.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B A.评价成图 B.认知成图 C.评价地图 D.认知行为 7.()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C A.警戒 B.激动 C.应激 D.衰竭 8.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B A.建筑的协调因素 B.建筑的功能因素 C.建筑的形制因素 D.建筑的社会性 9.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A A.空间行为 B.人人空间 C.私密性 D.领域性 10.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和信息控制。B A.前进 B.退缩 C.懦弱 D.勇敢 11.()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B A.触觉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12.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C A.惠太海默 B.考夫卡 C.林奇 D.苛勒 13.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D A.同一性 B.结构 C.意义 D.方法 14.()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A

格式塔心理学

第十三章格式塔心理学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1894年狄尔泰在《叙述和分析心理学》中,提倡从研究经验着的整体出发,反抗艾宾浩斯的分析心理学;1906年斯特恩在《人与物》中,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反对传统的元素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在这种总的社会历史的思潮下,在心理学里产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二)哲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到马赫的中立要素观点,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L.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三)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 物理学的场的理论不但影响到生物学,对格式塔心理学更有直接的影响。1875年马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认为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并且指出,如果不参照整个场力,就无法确定个别物质分子活动的结果。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苛勒在《静止和固定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1920)一书中,采取了物理学的场论,认为脑也是具有场的特性的物理系统,从而论证知觉与人脑活动是同型的。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 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形式元素说,他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把感觉当作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物理学所处理的声、光、温度的世界,也就是心理学所对待的声、光、温度的世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些关系的问题。在马赫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下,厄棱费尔提出"形质"学说,把不能用一般的感觉所能说明的经验性质,称之为形质;他认为形质不是感觉的简单的凑合,而是感觉成分属于另一种组织形式的新的性质。这些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惠太海默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的倡导者有惠太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其中惠太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最初的倡导者。 (一)似动现象的实验

环境心理学豪华版

环境心理学 (根据十六周课堂录音整理) 1.注意(P6)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者缺一不可 2.生态知觉理论(P43) 生态知觉理论由吉布森(J.Gibson)提出,其强调两个要点:(1)环境的提供、(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吉布森认为,生态知觉是心理主体有机的整体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环境呈现其功能特征。所以在相关工作上,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情感反应,注意环境潜在的生态意义。 3.知觉定势(P9) 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4.表象 表象概念的含义:(1)再现性(2)对象性 意识活动中的意向性,表象是其前提及根本保障,在表象当中可以回应、讨论、判断一些事情,纠正错误。 5.环境认知(P68) 主要内容:环境中定向、找路、寻址、判断距离和时间长短。 6.应激、应激源(P129) (1)灾变事件:是势不可挡的应激源 (2)个人应激源:指引起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 (3)背景应激源(Lazarus&Cohen,1977):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 7.评价噪声的三个因素(P150) (1)响度(2)预见性(3)控制感 8.关于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P321) (1)超载假设 (2)城市环境应激 (3)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 (4)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综合分析) 9.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P282) (1)动作性行为习性 (2)体验性行为习性 (3)认知性行为习性

10.场所的概念基础 (1)地方性(2)人员活动(3)空间特质 11.个人空间的作用(P175)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12.霍尔·个人距离(P178) (1)密切距离:0-0.45m (2)个人距离:0.45-1.20m (3)社会距离:1.20-3.60m (4)公共距离:3.6-7.6m 13.图式 图式是动态的认知架构,换句话说,是心理建构的过程。是在知识、经验、动作、习惯等心理机制上长期形成的。 皮亚杰通过图式的核心概念,并在同化、顺化、平衡三个观念的支持下,提出了在发生认知理论上的基本框架。 同化:认知结构的充实、完善 顺化:内部图式的变化产生的适应 平衡:同化与顺化的协调统一 14.概率知觉(P39) (1)概率知觉由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提出,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2)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布伦斯维克把个人的环境知觉比作透镜将光线聚焦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将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接收、过滤、重组、聚焦,使之成为整体。 他还认为,来自环境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有效性。有的刺激比另外一些提供更准确、更可靠、更有用的环境线索。所以,为了提高对真实环境的判断概率,需要对相对可靠性进行区分、排列、作出判断,并且积累相关的环境经验。 15.唤醒水平·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P126) 在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效率,且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在唤醒水平处于适当水平,也就是环境刺激适度时,才能达到最好的绩效,这种适应水平我们也称之为最有唤醒水平。 16.私密性(P183) (1)私密性是体现出个人空间的保持要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 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退缩和信息控制。 退缩: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匿名,即不愿意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藏,如人们常说的隐私权,当然不包括对罪犯的隐瞒;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格式塔疗法的感想

格式塔疗法的感想 今天的课上我们学习的格式塔疗法,我对其中的技术很感兴趣,于是,我上网查资料获得以下的一些观点。 格式塔治疗法一方面处理当事人知觉的主观世界,注重此时此地的个人体验和知觉重组,另一方面,也不断鼓励当事人不断去尝试新的行为模式替代旧的不适应的行为,促使原来处于冬眠状况的人格得到激发和重新调整,以拓展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格式塔治疗法的重点是“现在”和“如何”,帮助当事人为他们自己所体验和所做的任何内容承担责任,使他们依自己的期望而生活,真正成为他们自己。 第一个环节: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团体成员认识“蜕皮”和“抗拒”。佩尔斯把成人人格的发展比作剥洋葱皮大的过程。即对个体来说,要先蜕掉五层神经症的皮,才能祛腐生新,达到心理成熟。 第二个环节:双椅对话实验。格式塔理论认为,心理的内在冲突与人格的两种相反的极性倾向的分离相关。一般来说,人的自我概念排斥对我们内心深处的两极倾向的痛苦察觉,拒绝或否定看到自身中那些我们不愿接受为自己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为社会所禁忌的观念和情感。采用幻想式自我对话实验可以促进当事人对自己内在分离的两种倾向的察觉,看到一直我们曾花大力气对自己和对别人保持神秘的内容,最终促进人格的整合。具体作法是:安排两张空椅,请当事人坐在其中的一张椅子上,用平时自己习惯的语气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如被纳入治疗的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情感(如爱),然后,换坐另一张椅子,表达与上述表现相反的观点和情感。换一对极性问题(如男性化与女性化、温柔与粗鲁、爱与恨、进取与退缩、自卑与自大、严肃与活泼、是与不是、应该与不应该、

自己与父母、丈夫与妻、自己与某物品等)使这种对话反复进行多次。指导者可向当事人提出下列一些问题:“你现在正体验着什么?”“你在说话时,正想些什么?”,促进当事人对他成为另一角色时的感想。这种训练的目的不是要摆脱那些极性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要接受和整合这些不同的极性倾向,使当事人意识到他既具有这样的性格,也具有那样的性格;既可以是那样的人,也可以是这样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极力否定和掩盖人格的另一个方面。 第三个环节:角色翻转训练。要求每一个参加成员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轮流表演他们自己平时很少或从不表现出来的另一面。如让谦让的人表演霸道者的言行,殷勤的人表演懒惰者,温柔的人表演凶恶者,武断的父亲表演委屈的儿子,自卑的人表演自大者,外表坚强的人表演软弱无力者、爱奉承别人的人表演一些挖苦别人的言行等等。通过这种训练使当事人与潜意识中那些被埋没和拒绝的另一面进行接触,从而实现人格的整合。 第四个环节:句型替换训练。格式塔理论认为,一个人内在的人格特点常常投射在其习惯的语言表达的模式中,因此,我们可以经由对我们自己外在的言语习惯的关注,来增进对我们对自己人格特征的察觉,使我们更接近自我。具体作法是:①用“我……”的句式取代“它……”的句式;②用“我…..”的句式取代“你…..”的句式;③用“我知道…..,我选择……”句式取代“我知道…..,但……”的句式; ④用“我不愿…..”的句式取代“我不能…..”的句式;⑤用“我选择……”的句式取代“我应当…..”的句式。⑥用“我能做些什么…..”的句式取代“为什么….?”的句式。这些句式替换练习也可以促进当事人对自己在现时问题上责任感的察觉。 第五个环节:想象预演训练。要求参与者做各种想象情境的训练,如有些人总为保守自己的隐私而忧郁,但又担心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任何人。指导者可以要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以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为例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 的影响作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 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 寻求最佳刺激, 再根据心理需求, 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校园景观设计校园意象场所精神 环境,是近年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人类的应用科学避免不了这种趋势,与环境相关的这类科学的传统目的是帮助人类适应所处之环境,现在则需要进一步帮助人类去创造一个满足他们需要的栖息之地。环境心理学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绿地设计更加的合理,使人感到舒适,达到人性化。因此, 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引人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将有助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在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比如:格式塔、透镜论、攻击论等。环境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下面我就以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为例,浅谈一下环境心理学在生活与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一、研究对象概述 重庆文理学院现占地面积1921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自然生态型的星湖校区位于永川区卫星湖文化旅游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省级“园林式单位”

二、校园环境认知与体验 现代高校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而且有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这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新的规划蓝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在此中的应用使校园景观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通过对环境的调查分析,寻找最合理的设想,一切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高校周围的环境。 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建立,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与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校园中的教学、交往和生活的空间,从理念、形式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理论学科,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景观设计而言,大学校园属于中等尺度的环境,具有使用者相对固定,使用规律简单明确,组成元素完整等特点。环境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地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在此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把握好校园的空间意象,塑造出尺度适宜、环境宜人、变化丰富的多层次户外空间环境,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行为场景 意象指的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而校园意象则是指使用者经历了校园空间环境—行为作用的过程,产生的在记忆中重现校园环境的形象。具体的校园空间环境意象可以说是“校园认知地图”。通过综合校园使用者的认知地图有助于我们得到公共意象,解决众多相关问题。特别是创造具有易识别性的空间,包括认知距离和空间定向。校园环境的体验不同于认知,它是刺激在场或间接刺激之后发生的,会持续一段时间,并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根据环境体验的原理与特点。人们偏爱复杂的刺激。这里的“偏爱”是指对于含有复杂性信息的环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这种复杂性应该是整体的,有组织的“复杂”。 意象空间结构 (1)方向 校园方向以东西向为主 导,南北向为辅。这主要是因 为教学区相对于学校宿舍为 东西向分布。 (2)核心与层次 校园公共意向范围中有 一个核心——以星湖广场为 核心向两侧的教学区和生活 区辐射形成层次。 (3)架构模式 校园通过香樟路和各支 路交叉,形成三大组团——教学区、宿舍区和运动区。另外还有小的分区如娱乐购物区,健身运动区,教职工生活区。

格式塔

论格式塔原理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当格式塔运用于视觉时,是指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即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无关联的。就像我们在摄影中,我们是把摄影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来理解,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各个局部的集合体。照片观看者虽然主要是关心格式塔,但摄影师必须有能力在局部以整体之间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以决定是否可以通过局部的变动来改善整个画面。不过构图时若过分注重按法则来安排各个局部,却会产生似“出自众人之手”的总效果。 正文:格式塔(Gestalt),在心理学领域翻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亦即完形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对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虽然目前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继续发展,但格式塔的理论已经渗透到很多学科领域。当格式塔运用于视觉时,是指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即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无关联的。就像我们在摄影中,我们是把摄影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来理解,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各个局部的集合体。 视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能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局部,要看这些物体在视觉上的相互关系而定。在研究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格式塔研究人员确立了许多原则,称为格式塔原则。其中摄影者特别感兴趣的是合拢性、连续性、相似性、共同归结、接近性、同型性和视觉伪装。要了解摄影构图就必须注意这些原则,它们能帮助摄影者决定如何把线条、形状、形式、色彩、纹理和运动等以简洁的方式进行安排,以促进各个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效果。 下面就对格式塔原则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一下: 一、合拢性 有些视觉样式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或残缺的图形,知觉系统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完整样式,这是合拢性原则。这一原则若利用好,能构成画面的张力,若不加注意,还可能造成画面的缺憾。 例如,在拍摄接力跑运动员交接棒的画面时,如果抓取到下一棒运动员向后伸出手马上就拿到接力棒的瞬间就会比已经把棒接在手里更有张力一些,这是封闭性倾向受到不封闭结构的阻碍在起作用。在另一些时候,例如拍摄一幅标准的人像照片时,如果被摄者身体的某一关键部位(如手或脚)恰恰有一小部分被截取到画面之外,知觉系统由于其完整性倾向受到阻碍也会在大脑中形成张力,但这样的张力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缺憾感。不完整图形到底产生积极的张力还是消极的张力,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这就决定于摄影者的创作意图了。假如要使照片上不完整的熟悉形状在心理上变为完整,那么,精心的裁剪就很重要。如图(一)当伞的上部被“填补”上去,圆的合拢就可以体验出来,而下部就可以看作线的连续。 图(一) 现代摄影流行的开放式构图是对这一原则的积极探索,即通过不完整、不封闭、不对称等物

环境心理学

1.色彩联觉方面的知识。P9 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设计者凭经验在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了色彩联觉方面的知识。 1、色彩的温度感:色彩会使人产生温暖或寒冷的感觉。 2、色彩的距离感: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缩小,称为前进色。明度低的冷色使人 感到距离增大,称为后退色。 3、色彩的轻重感:深色感觉重,浅色感觉轻;暗淡色感觉重,明亮色感觉轻。明度一 样时,暖色感觉重,冷色感觉轻。黑色感觉最重,白色感觉最轻。 4、色彩的面积感:面积一样大的两种色彩,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 缩小的感觉。 5、色彩的动静感:暖色使人兴奋,为动感色彩;冷色使人沉静,为静感色彩。明快浅 淡的色彩使人轻松,灰暗浓重的色彩使人抑郁。 2、P21 格式塔的含义,词义-术语-引申 1.词义: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它还具有英语structure(组织)的含义 2.术语: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 3、引申: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3、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P24 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 2、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 3、对称形态易成图形 4、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 5、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 6、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 7、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8、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另类形态易成为图形 9、有意义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4、地图的组成要素。P41 (1)路径:旅行的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2)标志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 (3)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 (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 (5)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5、四个环境维度P83(1)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卡普兰(2)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3)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4)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的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6、人际距离的四种P133 (1)密切距离0-0.45m,小于个人空间,亲人之间,安抚、耳语 (2)个人距离0.45-1.20m,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亲属师生密友握手言欢、促膝谈心 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 (3)社会距离1.2-3.60m,应用于商业交往和社交 (4)公共距离3.6-7.6m或更远的距离,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7、领域性的定义P146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领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 8、城市意象由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P154 (1)同一性——组成要素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清晰程度 (2)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意义——这些组成要素对于观察者的含义 9、空间定向涉及的三个问题拉普卜 (1)自身正处在什么地方(2)如何去要去的地方(3)如何确定以到达目的地。10、沃尔威尔提出了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人对感觉刺激具有最佳适应水平,即介于刺激过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万方数据

——1设计研究REsEARcHEsINDEslGN 1实验三地图(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扶梯.阿拉伯数字表示电梯,绿色方块表示出发点.黄色方块表示目的地2双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 3单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4总路径选择柱状图5决策明确情况柱状图 型空间时的认知状况。面对新的格式塔型空间,人们头脑中与之对应的信息是整体性高的“结构性知识”,使用者所要做的仅仅是一次提取资料的过程——就好像查找出书架上的书本;或者是一次提取资料并进行补充和改进的过程——就好像找出书本后再进行一些修正。因此,形成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就小得多,也容易得多。相对而言,形成非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就好像重新去写一本书,其信息的组织过程要琐碎的多,因此也更为困难。 何况要解决寻路问题,并不需要形成完整的空间认知,只要能够辨识空间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足以解决问题。使用者不需要清楚的记住该空间的每个细节,只需要再次看到这个空间时能够辨识,并正确决策就可以完成寻路。由于格式塔型信息所对应的结构性知识已被提炼和概括——这一过程就好似将繁琐的细节略去,仅留下简单的数学公式,因此,人们对这类信息的获取和储备过程都会得到简化;并且,这类整理后的信息也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建筑学报20025^RcMTEc"MLJouR ̄^L能够更方便的形成有用的生活经验,积极 作用于今后的寻路过程。 格式塔型空间有利于人们形成结构性 知识,更容易形成空间认知,也为寻路问题 的良好解决打下了基础。设计师要设计认 知良好的空间,也可以从“完形”角度出发 解决问题:设计过程的“完形”是指赋予空 间以规律化的组织原则,而设计结果的“完 形”是指赋予空间以规律化的形式。 2寻路行为步骤的分析 基于理论分析,我们找出了易于形成 认知的空间类型;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还 需分析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的寻路步骤,从 中了解人们寻路行为的规律,从而进一步 指导设计过程。 2.1三个现场实验中被试寻路策略之规律 研究 首先,我们用3个现场实验发掘人们在 日常寻路过程中行为模式的一些规律性。2) 实验一,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要求:从正入口出 发,寻找必胜客餐厅。限制条件:不能够询 90 问他人,不能够乘垂直电梯。在8名被试完 成寻路任务后,我们对其进行了问卷及口 头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被试都在明确寻 路目标点之后,首先将必胜客餐厅归类于 饮食区域,然后将寻路任务划分为先找到 饮食区,再找到必胜客两个基本步骤。8名 被试,无一例外。 实验二,实验地点:上海火车站南广场 (该广场是室外广场);实验要求:从南广场 区域边沿的公交车站出发,寻找轨道交通3 号线的售票点,限制条件:不能够询问他 人。在寻路任务完成后,我们同样对7名被 试进行了问卷及口头调查,其中寻路任务 完成较顺利的6名被试共同认为:他们首先 将轨道交通3号线归类于轨道交通类交通 工具,认为该类交通工具通常位于地下层, 而且在地下层中会有换乘的较为详细的标 识指示,因此首先都选择下到地下一层,然 后再继续寻找目标点。唯一一名寻路不顺 利的被试则回忆说:自己是将轨道交通3号 线误理解为隧道3线,因此才一直在地面上 寻找的。 实验三,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步骤:将被试带到三 楼的指定地点,给他们指明目的地“ESprit 专卖店”的方向和所在楼层。出发点保证被 试可以同时看到主要水平通道和主要垂直 扶梯。实验标准用语为:“请看这个方向,前 方你可以看到一家肯德基,肯德基在5楼, 在肯德基的正下方位置,2楼处有一家Es— prit专卖店,你现在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 肯定地告诉你它就在肯德基的正下方,在2 楼。我们现在让你出发去找这家店铺,我们 现在位置在3楼。请你先仔细观察一圈周围 的环境,然后再出发。”具体实验中关键点 参见图1。实验要求每名研究人员跟踪一名 被试,记录下他所走过的路径。所有可能的 路径在实验开始前已经被详细调查过,具 体有以下几条: a)首先走垂直交通(先走A扶梯或1号 电梯,再水平移动接近目的地)。 b)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过程 中下扶梯(先水平移动,过程中下B扶梯)。 c)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至道 路尽端才走垂直交通(先水平移动到最接近 目标点的位置,再乘C扶梯或乘2号电梯)。 寻路决策分析:选择a路径表示被试者 先在垂直方向上接近目的地,然后再水平 接近;选择b路径表示被试者先在水平方向 万方数据

格式塔心理疗法的九大原则

格式塔心理疗法的九大原则 [收藏] 发表于2009-08-13 17:03标签:心理治疗疾病保健 分类:《保健与生活》 格式塔心理疗法的九大原则 2007年6月1日《保健与生活》 格式塔心理疗法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里克稴.珀尔斯博士创立。其有九大原则: 生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惦记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过好了今天,你就过好了一生。 生活在这里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 停止猜想,面向实际举个例子,走在大街上,遇到某个熟识的人,你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人家看都没看你一眼,你会怎么想?感觉不被尊重吗?如果遇到的是领导,你可能会认为领导傲慢;如果是朋友,你可能会认为朋友对你有意见。然而,事实可能是他当时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要知道,很多不快乐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很多心理障碍,也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地“想当然”造成的。 暂停思考,多去感受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大,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脑子里整天琢磨“我该

怎样做好工作?”“我该怎样和别人搞好关系”……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了,反而容易忽视“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好就在身边,但你可能忘记了感觉的味道。格式塔心理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直觉思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几乎变成二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接受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是事物能否满足需求时的态度体验,心理需求满足与否,可以通过情绪分析出来。对于心理需要,我们还是以接纳和尊重为好,但有很多需要是一时满足不了的。正确的态度是: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情绪,要有既接受愉快情绪、也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人们往往倾向于迅速下结论,尤其在主观认为“别人错了,我对了”的时候,这是大脑“思维程序化”的后果。格式塔心理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是非,而是说出你的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少些无谓的烦恼和苦闷。 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崇拜偶像和权威在青少年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一认同”作用,给自己画一

环境心理学33515

第一章 一,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 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4,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 二,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 1,刺激作用与相应的感受器 2,感觉阈限(下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最大刺激量。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 3,注意(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 4,要一定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 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的自身状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三,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相互加强或相互削减 2,联觉(指一种感觉会引发一种感觉的现象) 3,不同感觉的补偿 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与感觉同时发生。 五,知觉定势(个人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据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之为知觉定势) 六,习惯化——适应(如果感知到的刺激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甚至感觉不到,习惯了环境的刺激而变得适应) 七.认知,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他的核心。 1,图示—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即固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之为图示(图示的形成是一个以时间作为代价的内化过程,一旦形成,便在个人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中形 成一种顽固的定势,成为一种直觉的思维方式或习惯的行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格式塔心理学——陈育林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背景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这是一种和原 子论思想相对立的观点 ?整体论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真正体现是在黑格尔(G. W. F. Hegel) 的哲学之中 ?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是国家和民 族,历史事件不能简单还原为个人行为。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使整个国内形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受此影响,倾向于整体性的研究。 (三)哲学理论背景 1 、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 (四)科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和利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物理学中“场论”的思想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五)心理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主要受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的启发。 ?当代心理学史界基本认同形质学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前驱,直接影响到其整体 论思想的形成。 ?形质学派倡导研究事物的形、形质。“形质”是知觉中存在的由感觉成分派生出但又 不是感觉简单复合的新成分,它最终决定着知觉的结果。这是一种朴素的整体观。 ?舒曼、卡茨、鲁宾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过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要代表 (一)马克斯·惠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 ?惠特海默最大的贡献是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首创格

格式塔疗法概述

格式塔疗法概述 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又称完形疗法,由皮尔斯(Frederick S.Per Is)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疗法是一种非解释性,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格式塔疗法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其整体和完形的观点,在精神治疗的实践中基础于精神分析并结合东方佛教的禅修原则。 皮尔斯认为格式塔疗法的本质是“我必须对于自己的存在承担一切责任”。 格式塔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皮尔斯的思想保持了人本主义的精神,他认为,大部分人都只发挥其部分的潜能。我们的生活是定型、陈腐的,我们一再地扮演相同的角色,而极少设法再创造我们的存在,更别提去充分利用此时此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皮尔斯主张,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如何地在阻碍自己发挥全部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到许多方法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使这个潜能发挥的基础即在于,我们要使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朝气蓬勃的态度。换言之,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协助当事人生活得更充实。 理论背景 皮尔斯认为,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当事人的基本目标是去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么及自己做些什么。 通过这种察觉达成自我了解,并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 由于看重的焦点在于当事人对现实环境的察觉,因而其取向可谓是现象学的; 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在此时此地,故同时也是存在取向。换言之,此刻的存在,用牵涉到一个人之过去与未来的过渡阶段。因此,该疗法要求当事人将其有关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带入此刻,然后直接去体验它们。由此可见,完形治疗法是生动、活泼的,它能实际的增进人们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同 时,该疗法是体验性的,当事人必须去摄取与治疗者交互作用时的情感、思维与行为。完形治疗法的功效取决于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坦露自己的意愿有多少。 若有疗效,即是源自于两人愿意坦诚接触,而非由于治疗者所使用的技术或所作的一些合理解释。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突现论 似动现象实验是韦特默建立完形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实验根据,也是完形主义心理学派的开端和标志。所谓似动现象,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同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后投射这两条线间隔时间很长(如出200毫秒),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距很短(如30毫秒)这时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可是,如果在两条线出现之间有一最适应的时间间隔(例如60毫秒),这时被试者实际看到的光线则是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这种原来是静止的两条光线,能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被称为似动现象(或φ现象)。 似动现象的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起家的重要实验,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创建的重要基础,这一实验是由惠特海默主持的。惠特海默用舒曼所制的速示器来呈现先后出现的两条线段A和B(如图6-2),先呈现线段A,后呈现线段B,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是30毫秒时,则两条线段会被看作是同时出现,并构成一个90о的角。

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是200毫秒时,则出现了静止的两条线段一前一后出现;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正好是60毫秒时,则会引起最佳的运动现象,即我们可以看到线段A向线段B的移动。惠特海默把这种原本是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他又称ф现象或PHI现象。 惠特海默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似动现象不可能是眼球运动所致,实验已经证明,眼球的运动需要130毫秒的时间,实验的60毫秒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产生眼球的运动。同样这也不是主体推理的结果。因此,惠特海默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也就是说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突现的现象。这种现象依附于一定的情景,是一个整体现象,它不可以分析为元素。实际上格式塔在这里突出地说明了一条最基本的完形原理:在现象场中,整体不同于其各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这一看似简单的发现其实是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最有力的反叛。 (二)同型论 知觉理论的一种。格式塔心理学派解释知觉组织作用和心理格式塔来源的理论。认为知觉经验的空间秩序在结构或形式上与大脑生理过程

格式塔疗法-纯手稿

第十章格式塔疗法 目录 第十章格式塔疗法 (1) 第一节概述 (2) 一、理论背景 (2) 二、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4) 三、特点 (4) 第二节基本理论与概念 (6) 一、人性观 (6) 二、心理病理观 (6) 三、基本理论与概念 (6) 第三节治疗技术 (9) 一、空椅子技术 (9) 二、完形梦境治疗 (10) 三、倒转技术 (11) 四、夸张技术 (11) 五、感觉留置 (12) 六、绕圈子技术 (12) 七、预演 (12) 第四节治疗过程 (13) 一、咨询关系的建立 (13) 二、评估与诊断 (14) 三、咨询阶段 (15) 四、结束咨询 (16) 五、评价 (16) 小结 (20) 关键术语表 (21) 本章复习题 (21) 参考文献 (23) 资源链接 (23)

第一节概述 格式塔疗法是基于场理论和现象学的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疗法,它是由皮尔斯(Perls)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采用许多具体技术,如对话演习、双椅技术、责任心训练、梦的分析等。这些技术的目的是强化病人的直接经验,即“此时此地”经验,促进情感释放,面对冲突和矛盾,提高病人的意识性,使他们了解自己所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作为存在主义取向的一种疗法,它强调要从环境中看待一个人,要在个体与环境的实时关系背景下去了解个体。它重视个人此时此地的感受,并且它要求心理咨询工作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及对生活和治疗过程的创造性和试验性态度。它认为心理治疗中发生的治愈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之间有质量的会面的结果。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治疗,努力充分投入,让来访者了解他们理解和接受对方的体验,注意每一个干预的影响。 一、理论背景 (一)社会背景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冯特的心理学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斯金纳心理学的心理学史的发展线索。我们也知道了机能主义是怎样在构造主义之后接踵而起,而行为主义又怎样在反对前面两个学派中发展起来的。 当这些主要的运动在美国形成和发展时,另一运动——一场革命——正在德国兴起。这场革命是对构造主义的另一对抗,并进一步证明了前一个思想学派的重要性,因为它鼓动和激发出相反的观点,它是产生心理学新体系的有效基础。 为了了解这场革命——格式塔心理学,我们必须追溯到1912年前后,正如吴伟士和希恩(1964)说过的,1912年对于心理学的旧理论来说,是一个“烦恼的年头”:当时,行为主义对冯特体系发起猛烈抨击,同时也反对新起的机能主义。桑代克和巴甫洛夫的新的动物研究工作已有十年。1911——1913年桑代克为他的观点已开始作出充分的说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对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已迅速得到人们的承认,另一种新颖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也已经出现十多年了。 格式塔心理学家在欧洲攻击构造主义,虽然是独立进行的,但和美国的运动同时发生。开始时,这两种运动都反对冯特的构造主义,到后来,它们便逐渐互相对立起来。格式塔学者和行为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尖锐分歧:前者承认意识的价值,只是不同意试图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反之,行为主义则完全拒绝讨论意识,甚至不承认它。格式塔心理学正是在这种背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