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

雅通识课中西文化比较
(辜正坤老师)课堂笔记
用word打开,Ctrl+f,搜索问题中的关键词。感觉比截图的答案要好用!
第0讲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文化是一种人格投射,双向心态与目的
1、 讲课心态:
1)学术良心 2)应机说法(应合听众心态,不扭曲自己想法)
3)学问与思想联姻,what-why,孔子述而不作,黑格尔与叔本华
4)偏激与狭隘(五四传统:矫枉过正策略)
A、一个文化是否伟大,关键能看出是否塑造出一个真正的圣人/人格,如孔子,熏陶出圣人的学生,孔子本身就是-圣人-先成人
B、自信
中国人的心胸太开放了,以至于把别人东西引进后就丢失了自己的——机械理解马克思主义。
2、听课心态:
1)空杯,才能学 2)和尚(天下没有什么道理是没有道理的,关键是掌握它的局限性) 3)宽容南腔北调的人
3、可以不同意,可以不知道
《万理万 相贯---互补论》,每种文化均存在偏见
4、课程目的
1)修心除烦,中国人格的重新发现 ,(人格的升华)
2)中国文化建设,比较是借鉴的前提,知彼更要知己
3)人类文化发展的出路
5、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1515150.html, 教材《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第六七章)《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6、考试范围
1)笔记本,课堂讲授
2)书上内容
期中随堂测试,开卷,单选*30(原理性问题)+典型重要知识,简答题200字内*3 期末闭卷,带铅笔橡皮,3简答,为5选3,有一题为公开题
7、课程基本框架
一、引导理论
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
中西文化演进七大律。
二、学科范围:
地理,语文,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法律
伦理,美学,文学,历史,教育,医学,体育,科学
第一讲 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
物理:
第一定律: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地理,气候,资源)空间上看
第二定律: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很多时候是语言在说我们)时间上看(长期)
第三定律: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时效性有限)
生理:
第四定律:物(食)欲原动力律
第五定律:惰(性)欲原动力律 三欲论
心理:
第六定律:权(性)欲原动力律
第七定律:审美递增递减律
哲理:
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西方、科举—推荐)
第九定律:万物五相(五行)选择律
第一定律 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地理,气候,资源)
传统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我的观点:1)环境横向决定性的影响(地理性)
2)环境纵向递减影响 (时间性,和时间进程反相关)
3)环境影响与历史发展进程呈反比
4)中西文化是各自环境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合理的,应对不同环境而生


第二定律 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
1)语言文字的稳定性导致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2)长期性特点导致其纵向因素较强
3)语言的诱导作用
4)语言的暗示作用(催眠,咒语)
5)语言—思维—行动—文化
第三定律 :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
1)技术:技术社会,正面与负面
2)媒介:新闻媒介:电视电台报刊 出版机构:书、音像出版物,报刊,互联网打创一种传统,使人无法摆脱 媒介篡权:medium is the message
从编辑作用看公仆作用向皇权的转移,权威与非权威
第四定律:物(食)欲原动力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律(论 )不能解释一切文化现象,用其他文化现象可以更清楚,贴切的解释。
第五定律:惰(性)欲原动力律
文学、艺术的内在源泉
弗洛伊德:文明发展欲压抑情欲的升华,局限性
佛教的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思想可以在佛教原理中找到
问题1:谁吃了鲁迅
鲁迅为什么会受压抑 同时代的没有,中国传统不压抑男人。“吃人的中国文化 ”自己被吃
的深刻体验,灵魂的深处。《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理教,家庭的弊端、繁文缛节。来源于鲁迅家族的不幸,例如,婚姻。情欲压抑(三十年),多源于母亲,但中国历史对情欲(如男人)并未受到压抑,一夫一妻是主流,已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古代青楼较为规范,统一管理。西方传统上禁欲的,基督教,一夫一妻制(神圣化)。传到东方,影响了鲁迅—西方文化的婚姻价值观。故“西方传统文化的婚姻价值观”吃了鲁迅。
第六定律 权欲原动力律
权:优越感,名誉—控制权—祸福的杠杆(人生而有之)(叔本华,尼采)
对知识的执着亦为权欲(知识就是力量)
以上为三欲论(食,情,权)
《三欲论欲一国多制互补论》《三欲原动力论欲人类文化的发展》(1988)权欲为最重要的欲望,“三欲论”科学依据:巴普洛夫(非条件反射:食欲反射 性反射 防御反射 表现为攻击性,属于权欲)
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三个需要: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
恩格斯的引证《反杜林论》
第七定律:审美递增递减律
喜新厌旧—喜旧厌新(古物,博物馆)“双向”,二者交叉,相互作用,审美变迁,递增到一定程度会转向
举例:国粹VS西化
文学:诗歌:白话与格律
艺术:齐白石与毕加索
语言:英国英语/美国英语/雅语与白话
白酒与啤酒、喝茶与抽烟、爱情与友情
缠足与高跟鞋(文化审美工程)
审美递减举例:艺术,文学,建筑,政治(一种政治制度的灭亡有审美定律作用),服装,语言(英语与美语)
辜的成功预言:文革与

反文革现象;市场经济;21世纪初国学热国外汉语学习热潮 P339:凯恩斯主义死灰复燃
辜的最新预言:真正成熟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将卷土重来。P169
“人性总是善恶兼具”群众是英雄亦是狗熊
文学:deviation from norm
齐白石:艺术即“似与不似之间”
欺骗一个人很难,欺骗一个民族很容易
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
东西互进(文学,哲学,科举与选举,艺术等诸方面举例)
中国文化的兴旺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的相对衰落
中国文化的衰落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的相对兴盛
1989年 辜正坤:“世界诗歌鉴赏五法门”《世界名诗鉴赏词典》
世界文化(尤其是东西文化)阴阳循环互进的缩影曲线图
1995年:“东西文化互根互构互征互抗互补互彰阴阳循环互进律”
岸根卓郎在1990年:《中西文明兴衰的法则》:东西文化是阴阳循环互进的
2000年:村山节和浅井降《东西文明沉思律》东西文化
第九定律 万物五相(五行,五向)选择律
神秘的五:五指,五行,五德,五蕴---五肢
作文:起,承,发,转,回应
经济制度:私有制,小私大公制,公有制,小公大私制,公私并行制,
社会阶段:五阶理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
选择,跳跃(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
人类文化演进原因系统论
1)主根:实根——阳根(物理性)原因
虚根——阴根(精神性)原因
2)副根:副根AB,,,,,N的原因
3)近根:主近根原因,副近根原因
4)远根:主远根原因,副远根原因
5)纵向:纵向物、生、心、哲理原因
6)横向:横向物、生、心、哲理原因
7)初始因:原初共时偶然因
8)后发因:后期孽生必然因
9)多因论:横向辅因+纵向弃因
10)单因论:纵向单因+横向辅因
中西文化演进七大律(看书)
中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证、互抗、互补、互彰、阴阳循环互进律(网上文章 ) 本课结论:
1)中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证互抗互补互彰阴阳循环互进论
2)中西文化的发展出路
合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译—二元标准—此生彼合(不是融合,而是拼合)
3)世界文化—中西,东西文化拼合互补论(网上文章)
第二讲 中西地理与文化比较
一、宇宙天体循环与地球气候循环
昼夜(24小时)温差变化太极模式
早中晚-晚中早
辰巳 午未 申酉—戌亥 子丑 寅卯
气候影响人类活动;气候————文化创造;暖——活动多——文化创造多
地-日小循环
周年(约365天)温差模式
3、中循环
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
本星系团-银河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
附:地球本循环,

均导致气候,温度变化,地球相应的生物变化
中国近10万年来气候变化
每3万年海水大进退300米—沧海桑田
随冷暖—结冰融雪
洪水现象出现
移民现象出现:冷则向东(低处) 暖则向西(高处) 或向东向南(it depends)
文化本身的生灭,迁徙,融合发展与此同步
间冰期(变暖)
大理冰期(变冷)
最近一次冰期(变冷) 与天体运动有关
冰期结束(迅速变暖)
文化兴衰与地理气候变化
距今1万年前:进入全新世(holocene),气候逐渐上升,第四冰期结束,人类走进冲积平原,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
距今5000-4000年前后: 几大文明同时开花: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
古代中国气候与文化
问题2:为什么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古代黄河中下的气候合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距今8000-3000年“气候最适宜时期,冷—粮食减产—动乱、瘟疫—改朝换代。
二、文化大循环
世界文化循环、东西文化循环、中国文化循环、地方文化循环、个体文化循环、人体生理心理、血液循环、气行经络循环、体温循环
中医原理(皇帝内经)
易经原理
与上述原理基本符合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经原理即天地万物(人体生命)循环衍化之最简公式与图示化
象数之学即根于此
列宁,否定之否定与螺旋上升模式
三、地形,气候,资源三要素
中国地形:中原
西方地形:地中海(西方文化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时间越前影响越大,时间越近环境对人类影响越小,环境所在,相应的文化现象存在。山、水、平原:北纬30-40度之间的地区,是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
1)中国:隔绝机制
利:使文化淀积不易被灭,使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下来
a西部高山隔断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战争的入侵
b东部太平洋
c南部有海,而且文化较北方落后(古代
d北部俄罗斯人少
弊:封闭性,减少了西方文化交流
总体按理说利大于弊,弊在近300年才体现明显,因为在较远的历史中中国文化比较先进,但16世纪后,西方大量引进了中国技术(以战争为火车头),精益求精,但中国却没有重新吸收回来,但中国人的心态很开放,和睦共处,忍让,安居乐业,不允许商人掌权,财富调节机制(客观上产生均等)
2)西方:开放机制(扩张,侵略)
喜好战争,富有冒险精神,’勇敢”,强调个人,个人主义占上风,动态东西较多,长子继承权,财富集中,通航方便,民族心态开放
利:开放,对外扩张大心态
弊:奸诈,惟利是图,强者为王的心态,对本民族有好处,对技术精益求


3)环境与心态举例:门
中:阿尔泰山—天山—喜马拉雅山:东西的自然隔离,天然屏障
西:航海方便:商贸与战争较为方便
门: 中国古代“虚掩”,曲径通幽——开放心态
中国现代:门锁而不通——闭塞 “管理”
西方现代:开放
1)中国中原一带:内陆性气候,夏季湿润,雨量丰沛,肥沃土地中原拥有大量的森林,耕地,阔叶雨林——阔叶林文化
2)西方地中海一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干燥,雨量不多,森林稀少,被河流搬运到农田和海水的有机质有限,农作物,海生物都十分贫乏,西方只有贫瘠的土地和沙化的海洋,地中海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海——硬叶林文化
3)以喜马拉雅山为界,东西两侧的冬夏气候特征刚好相反
夏:东南亚、中、朝、日降水量大,气候湿润;阿富汗、土耳其、地中海反之。
冬:喜马拉雅山以东各国气候干燥,以西气候湿润
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土壤肥力远远超过长江流域
1)中国:阔叶林、森林文明、土地肥沃:
顺应自然——农耕+畜牧业+家庭小工业+内陆贸易——农业文化倾向强(再生性,循环性)
2)西方:硬叶林、草场文明、土地贫瘠:
征服自然——畜牧业+农耕+商贸(海上、发达)——商业文化倾向强(征服性、破坏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vs一本万利(商)
价值取向(自己起的)
1)中国:静态、稳定性、安居乐业、追求天下太平、重血缘关系——家族主义——反对党派(孔子)——礼教家国主义(强化王权)——中式民主
2)西方:商业文化倾向强:动态,流动性,冒险性,进取尚武,掠夺性,好战性,重个人主义——帮派主义(利益集团)——主张党派——契约分权制(限制王权)——西式民主(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中国比西方战争频率要小,尚“天下太平”,“专制”正是因为“太平等”,“均是爹妈生的”强化父母的绝对权威
文化取向
1)中国:中原文化 ,抑制资本主义,最主要:大家族主义,兄弟姐妹一家人
重农抑商——价值观系统:儒教(仁义礼智信)与道教(道法自然,反人智)
2)西方:地中海文化, 资本主义的生产效率高、道德代价太重
重商抑农——价值观系统:重商主义与耶教(勇敢、智慧、节制、正义、谨慎)
只有一个上帝,专制思想严重,有最高统治者
仁==爱(大家族社会机构),勇敢属于商
各种价值观的顺序可见一斑
问题3:为什么文化越先进的民族越容易被文化落后的民族打败
文化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其他成分:生活方式,宗教,语言文字,艺术,知识技术。 文化与文明:前者更多的指精神

性成果,后者更多的指物质性、技术性成果。
问题4:中国为什么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失败
答: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文化先进——君子——文质彬彬——文弱。
举例:炎黄之战(炎文化高于黄),商周之战,蒙古族VS汉族,满族VS汉族
古希腊VS古罗马,古罗马VS北方日耳曼蛮族,古埃及VS其他民族。
辜氏定律:在通常情况下,文化与武化往往成反比关系。
文化先进就容易挨打,武化先进就容易打人。
通常情况下,文化的先进性与人的自我克制性成正比,文化的先进性与武化的先进性成反比,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成反比,文化的落后程度与人的兽性程度成正比。
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成梭型关系:正比与反比
正比:当地理环境气候资源条件适合足够的人口时,文化先进正比于人口。
反比:当地理环境气候资源条件不适合足够的人口时,文化先进反比于人口。
人权理论与人口数量关系
人权理论,生命权
世间万物中,人为贵(孔子,朱熹,普罗塔格拉斯,莎翁,毛泽东),人口数量越大,宝贵值相应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宝贵最多的人类财富,因此中国应该得到最大的保护、人类最伟大资源保护与人权保护。
问题5 :为什么西方的奴隶制非常发达 (中国的奴隶制不发达,理论上没有奴隶社会)
答: 地理气候(导致战争较多)及因此而塑造成的人性、文化(参战,对战争的看法塑造而成)——战争频繁——战俘——战俘的处理(生产力低下)——奴隶
奴隶无人身自由,所有的劳动成果被无偿占有。
奴隶社会判断标志:奴隶比例(50%以上—古希腊、罗马、雅典:140万奴隶,3-4万自由人)。 中国社会对战俘——遣散回家(所有人其实为一家,抗奴隶机制——不易产生奴隶社会)。 问题6: 近代美国兴旺发达的关键原因 促进发展的基础。
问题5:为什么中国会产生周期性的南北战争
答: 长城的意义:防御功能,反映中国人爱好和平,不好战;又如郑和下西洋,不侵略,自我规范。 从民族心理结构来看,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关系类似于整个中华民族同西方民族的关系。战争之所以爆发,源于经济利益的冲突。通常情况下,
答: 地理气候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文化遗产)。
几乎任何文明社会处于近代北美(北纬30-40°之间)都会兴旺,除非外来军事集团摧毁它,例如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就是欧洲均是集团侵略的直接后果,掠夺、扩张领土是发家之本,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战争(罗素),印第安人人数曾达到7000万人,最少也有2000万人,而欧洲
各国之和很多时候不足2000万。
制度不能解

决所有的问题,相对而言,资源才是北方的生存条件恶化,气候变化,粮食不足,气候恶劣,北方游牧民族为争夺生产资料及粮食等,向南方抢粮食,发动战争。故,气候的周期性很大程度上促成的战争的周期性。
气候条件本身变化具有周期性,宇宙的循环性反映到人民活动上。
问题7: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答: 气候条件(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矛盾)导致世界经济资源需要一场流动,鸦片战争有商品性。 从前面的道理推论而来(西方逻辑中战争并不邪恶)。
另例:荷马史诗——欧洲对亚洲或者西方对东方的最注明的侵略战争描写
Troy战争的真面目:troy:有钱有女人
西方人强调勇敢,中国人强调仁爱,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导致战争是必然性
四、地中海文明的代表特征:
1、Hellas多山,天然资源极少,农耕地很少,住在这里的民族总是觊觎文明高度发展且十分富饶的近东地区。希腊贫瘠多山,人口分布存在封闭性,有强烈的saparatism,相互之间敌视,争斗不已,战争频繁,但很少有集体联合行动。希腊文化大量借鉴引入这些地区的文化成果,包括艺术,文字文学宗教技术和神话。
2、公元前2000-1500年,来自中欧的侵略征服了土著人,并由此产生民族混合,土著人原来倾向爱好和平,从事农耕与航海生活,但入侵者是印欧语系民族,习惯游牧生活,好战,并成为后来希腊文化的主体特征。希腊人崇尚朴素,自主,节制。故节制思想源于此,但希腊人的节制其实是节俭之意,并非中国的节欲论,与中国的中庸之道不一致,是环境被迫如此。
3、军人参政,(地理资源人口压力)与殖民,成为西方人进行领土扩张与殖民侵略的内在动力与最好的借口。
4、欧洲人400年来的殖民程度:必考
1500年,欧洲人控制着世界9%的土地
1800年(300年后),35%
1878年: 67%
1914(一战初时):85%,114年之内
二战后:欧洲的殖民主义被迅速瓦解
五、全球气候处于大转型期
科学家估计,全球气候环境存在一个以10万年为周期的冷暖循环期,暖期一般持续1万年左右,地球很可能在n年高温期之后开始变冷,今后几十年有可能是低温期,但是有温室效应又会抵消,保持较高温度的状态。
辜按:
1)坏事有可能会变为有利因素
2)中国文化的历史远不止5000年,辜的推测至少7000-9000年,8500年比较合适
六、中国的天文地理预测科学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交相影响,“七个互 ”中国很早就从宏观上观测事物变化
地球南北极平均25万年改变一次
极性变化持续时间约2000-11000年(根据维度不同)
朔日(阴历初一),

地月日同线时,引力会有改变,会影响人体的活动
地—月—日 当天要小心
望日(阴历十五)
月—地—日
(公历:源于基督教)
上弦: 下弦:
月 地—日
地—日 月
这四个日子引力变化比较大
逻辑结论:月亮对中华民族有巨大影响,对人类也会有很大影响。
七、中国的风水科学(有真有假,中国古代人民无法用现代学术观点来解释,但是经验结晶) 氡 宇宙射线 地磁场 阴阳向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日、韩将把风水作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并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风水正名:三大协调作用:
A协调促进身心健康(命运)
B协调人际关系(势运)
C协调经济发展(财运)
提问:
1、 清朝人民是比较保守的,经济上的保守是因为当时经济相当发达,与外国无需过多交流,清是外来入侵汉族的,在军事上相对保守,为保证长治久安,他吸收、继承发展了汉文化。“文字狱”。
2、 中国人要以文化优势称霸世界,而不是军事、经济,文化核心是伦理道德观、价值观。这是中国文化最辉煌的部分,关键看一种文化塑造出如何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遥遥领先世界,“仁义礼智信”,中国人的爱是伟大的,“爱天下人”。
3、 “封建”权力分散,“分权”,主要是把权力分为自己的亲戚朋友。
4、 中国奴隶制不发达,地理封闭,古人没有感觉是现代的观点,只是感觉到封闭才能塑造封闭的心态(需要意识)。
5、 日本坚毅精神的来源:a地理条件不如 b岛国造就其狭隘民族主义c战后d体制:市场经济对经济效率提高有力,得到西方国家援助e中国人对它的宽宏大量
6、 罗马的变迁——
早期罗马是一个自由农民社会,农耕文明,好战成分小,后来农耕文化消退,商贸发展,成为典型金融国家,文化中好战成分增加,侵略性强,一切向钱看,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
7、 文化核心:生活样式,价值观
8、 中国在“五四”后把儒教推翻直到八十年代重新使他存在,自此后经济突飞猛进,这与儒家走上舞台是相应的,而朝国,新加坡这些一直崇尚儒教的国家在战后崛起。
9、 对于注重效率的社会,我们要以高效发展,但我们对传统的东西要保持,说明中西文化要拼合互补。
第三讲 中西语言与文化比较
精通母语、外语和相应的外语及翻译技巧是精通西方文化的极为重要的前提。
语言文字对于文化比较的影响是重大的(母语————有色眼镜)
一、 语言的起源
语言的起源问题(禁区(西方,以前,可能与宗教冲突))并非本课重点。
1866年巴黎语言协会宣布此研究非法,1901年强调此法律的有效性。 (

心理需要 ) 劳动起源说
恩格斯:语言起源于劳动,劳动改造了类人猿的器官(发音器官),直立行走——发音容易。 其他起源:
a、 摹声说(拟声说):亚里士多德,海岱尔为代表
b、 感叹说:发泄情感的需要,伊壁鸠鲁
c、 契约说(社会约定说):卢梭,亚当 斯密
d、 手势说:(德)冯特,(丹麦)金涅肯,(苏联)马尔
辜正坤:原因系统说(语言起源的“三条件”论)
a、物理条件:生理结构,生活模式(群居),环境条件(森林里有声条件,海上则有可能手势,当遮蔽物多,手势不方便,应对环境条件产生相应语言)
b、生理条件:生理结构。
c、心理条件:食欲(生存需要) 权欲(自我保护需要) 性欲(种族繁衍需要)
语言最初的形式是多种形式并用身体语言,声音语言,颜色、光,实物表达,特异方式(他心通感知形式)
二、中西语言,文字举隅
汉字字形:甲骨文(带有明显的象形特点),金文
甲骨文常识:a、15万片,总数5000个,40%被认识,2000字左右。
b、龙骨,取鱼,整治龟甲,灼烧,占卜等过程
c、甲骨文发现的时间:1899由王懿荣,原任国子监祭酒鉴定(国立大学校长),鉴定购藏甲骨开始。 d、刘鹗,铁云,1508余片编为《铁云藏龟》。
e、甲骨学四堂:
罗振玉(雪堂),主要成就考证出了出土地点为晚商都城。
郭沫若(鼎堂):应用到历史研究,对字义的判断贡献大。
董作宾(彦堂):甲骨文断代,甲骨卜辞:前辞(占卜日期),问辞(问卜什么事),占辞(将有什
么事),验辞(验证情况)。完成晚商200余年历史时期定位。
王国维(观堂):用甲骨文资料研究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标志着“文字时期”进入“史料时期”。 前甲骨文文字如何 一定存在。
印欧语字形:总印象:蚯蚓卷曲流线性——无象形特点。
日语的语形如何:发音像印欧语系,字形像汉字。日语的语法与印欧语相似(esp.德语)日语为混合体。
判断一个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1)看其是否能教化,熏陶出善良的人民
指标:犯罪卒(民众不善良),囚犯人数(量刑机构不厚道)。
2)看其重大师还是重大贤。只前不后者落后,有前有后者先进,但是落后不等于差。德与才,德为先。
3)看其重利还是重义。只前不后者落后,有前更有后者先进。
4)看其法律的繁琐程度:繁琐过分而重利者,文化落后。繁简适中者,文化适中。简括而重德者文化先进。
5)看其尚武精神的强弱及相应的军事工业的发达与否。强者落后,弱者先进,尚武者落后。
6)看其重自由还是重对他人的义务。重前轻后者落后,重

后而不舍前者先进。
7)看其重利己还是重利人。
8)看其爱好和平还是爱好战争。
9)看其重善还是重真(善好于真)。真不等于好,善定为好。
10)看其重人多势众者还是重德高望重者。前者落后,后者先进。
11)看其科学技术是够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还是冲突性发展。
回到语言
语言文字的结构控制了人的思维结构—思想—行动—创造文化。
语言学实际上不等于文字学,语言语形语意语法
鲁迅的拿来主义,海盗式文化
1.2、中西字形比较
中:文书(许慎,东汉),象形立体综合性结构(易于学习,头脑接受图画储存的信息远大于符号,图画对大脑的刺激)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上下 日月 江河 武信 考老 令长
西:完全符号化,平面流线型结构
文化效应:
1)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 Key:诱导暗示
2)华丽与叙事,例如诗歌散文等
a、华丽:适于描述艺术,图画性强,汉字本身就是诗,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不讲思想性,艺术性最高,艺术附着在汉字本身上。
b、叙事:定义性,表达抽象概念,哲理性,叙事性,理性思维主导。
c、诗短小就很好,爆发性,抒情不宜太长。
3)整体综合思维(中庸)预计偏颇极端性(二元对立)
4)中西建筑风格——文字缩影(因势构架与概念领先)
a、無(天安门城楼)与A(埃菲尔铁塔)——高,人格力量象征——让人吃一惊。
b、毕加索的画
c、莎士比亚剧本
5)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符号化的流线人际关系线,博与专。 (西方人与人之间划清关系)
6)义务观—自由观
a、中:人非生而自由,处在人际关系中要负一定义务,处处受到一定约束,环境制约在一定代价和责任中享有一定自由(对亲戚,朋友,领导)。 ——笔画间相互照应互应的关系。
b、西:文字流线型——自由。
7)语言文字产生的必然性——语言文字产生的任意性。
a、中:“门”的象形。 “妈妈”发音产生——必然性。
记忆与书写速度问题:
1)全拼与五笔(26-125个偏旁部首)
快3-4倍,经指法训练,每分可输入120-180个汉字。
例如:“A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全拼击键数:27
莎士比亚全集,自然码 uuby qrji 击键数:8
2) 英语记忆与书写:先快后慢
3) 汉字记忆与书写:先慢后快(其原理同全屏与五笔输入法的差别)
4) 同样分量的信息,中文表达更简练。
中英文书写形式(萨福:李清照)
1) 中文:竖着写,横,左右,右左
2) 英文:只能横着写,从左到右。
印欧语系的语言高度符号化——导致 认为语言的自由组合,任意性。
中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汉字的字形必然形式
中文的诗:主情。西文的诗:叙事
发音是否有必然性 书写速度上的慢,未必降低思维速度。Bill gates 利用象形打败了其他的操作系统就在于利用象形的优点。
中:单音节,一韵一字,但大部分是开音节,每字有韵调(4调更富于音乐性),规划性,响亮 西:单音节,多音节,闭音节,成音节,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轻重音表语调
文化效应:a、一元韵式,多元韵式之起因,多音节词给印欧语言文字造成先天性的缺陷,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例.
b、当代西方人发现,中国人的音乐辨别能力较强。
法、日、北京话,四川话,与人的气质
发音与器官:咒语,音频。佛教。
3、中西语义比较
中:一音多义,多义字多,糊涂义,一字多用,笼统,简洁,综合义。
西:多义字相对少些,如对清晰义,可选择达义,分类义。
文化效应:
1)、中国:a、诗无达诂,糊涂美,不定义,综合性。(排列组合而生万千新词,不必另造新字)“新义自我孽生性“;旧义叠加出新义。
b、意义自解:电灯。飞机,鱼粉,星期,数字(百千万亿兆)
c、阅读必需字数量小
2)西方:a、哲理性,清晰美,定义性,分类分析性。
b、新义新拼法:新造词汇日益增多,英语词汇
c、记忆问题,词汇量必需大
3)中文诗强调抒情,重心不在诗歌本身思想,在其艺术构图
西方深刻含义在先,语言文字艺术特点次之
自然科学强调“同”,人文科学强调“异”,糊涂较之清晰更美
1)词法:中:无/性。数,格,时态,语态,并缀后缀
西:有严谨性,数,格,时,语态,前后缀
2) 句法:主谓宾定状
3) 文化效应
a、 中:直观综合,一语中的,中式科学外衣
b、 西:比类条分,词达理清,西式科学外衣。
5、中西文字比较小结
1)中:立体建筑型—象形味—自然性—艺术性—直观性—多向综合性—情理型—艺术发达—画面感强—视觉型—语形为主—文字学—文字中心文化
西:平面流线型—符号化—人工(文 )性—逻辑性—抽象型—单向推理型—理智型—(西式)科学发达—思维轨迹感强—听觉型—语法为主—语法学—语音中心文化
2)中国古代教育方法科学,儿童背四书五经,将最难记的放在儿童时期背诵,长大后理解能力强时再反思其内涵,将抽象东西放在长大之后学。
3)中国文化:陆地四合院文化~更多地偏向象形文化~文字中心主义,幽闲文字,图画文字,平原文字。
西方文化:航海线文化~更多地偏向象音文化~语流文化,航线文化。
4)中国汉字:语音,语形—表义
西方印欧语文字:语音--表义
5)中

国:文字规范语言—中华民族长存之谜(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字,而并非“语言”) 西方:语言规范文字—欧洲人四分五裂之谜
6)中西语文与中西思维模式对应通约
中:立体型—阴阳互补型—内向型
西:流线型—二元对立型—外向型
中:由远到近—由宏观到微观
西:由近到远—由微观到宏观
中:由整体到个别—直观的--综合的
西:由个别到整体—分析性
7)中西语文与中西哲学的对应通约
语言:哲学家进行思考的第一要素
中:天人合一(文字与所表达之物同构)
西:天人合二(相争)“战天牛地”“斗争”
中:心物一体(含义与含义载体同构)
西:心物二分(唯心,唯物)
中:阴阳互根(语文世界与客观世界, 同构)
西:宾至分明(第一性,第二性)
8)中西语言与中西文学的对应通约
中:情理性,内写情主义,乐感性,冶情为主—抒情诗—鼓励短篇
西:事理性,外写实主义,罪感性,明理为主—悲剧—小说—鼓励长篇
9)中西语文与中西建筑地对应通约
中西建筑风格—文学缩影:無(天安門)与A,1与0
10 )中西语文与中西科技对应通约
中:象形逻辑-直观—形象推理领先原则
西:数理逻辑-抽象—概念推理领先原则
中:性理科学—阴科学为主—主观实证(体证)
西:物理科学—阳科学为主—客观实证(物证)
中:综合,实用
西:演绎,系统
中:技术,理论一体,技术理论互根互构
西:理论,技术二分,理论领先统率技术
中:技术领先
西:科学领先
中西科学发展之谜解
11)、中西语文与中西学术对应
中:定性为主—一语中的
西:量化为主—条分缕析
中:一本书主义—越年老越值钱(好处:节约大家时间)
西:十本书主义—越年轻越值钱
中:承传为主—学术跟着政治走
西:标新为主—政治跟着学术走
12)、东西文化塔形分合图
综合与分析—互补—东西文化金字塔
13)、东西文化源流分合图
东源西流
14)、东西文化树形分合图
中根西枝
问题8:为什么中国古代教育主张死记硬背
答:1)因为这样投入成本小,回报高,14-15岁之前就通背四书五经
2)文字高度象形化,信息量大,等量两两符号
3)充分利用儿童的智力资源,强同时小孩的机械记忆能力
问题9:为什么中国古代儿童的国学常识超过当代的博士生
三、中西语言文字学比较
1、中国语言文字学(唐兰认为中国从前无语言学,只有文字学)
无需语言学,先进,仍可以发挥其重要功能(无语法规则),文字学极其发达。
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研究文字的学问。
反切:(ancient pinyin):东,都字切,劝,

去愿切。爱,乌代切,公元前3世纪开始使用 语音:上古音《诗经》,中古音《切韵》,四声
近古音《中原音韵》元周德清编(1324),今音北京话(赵元任,黎锦熙,钱宝(之 )同)
1)《尔雅》
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中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分类辞类,按事物的性质分类编辑,西汉以来的必修课。
作者:唐以前认为是周公,孔子作,之后认为是秦代儒生所著
反映中国人集体式的学术传统,把功劳集中推到几个圣人身上;而西方个人学术传统强调个人功劳)
十九篇,五大类:释普通词语,释人、事物名称,释地理名称,释动、植物名称,释星辰。
释义方法:a、同义词共训 b、异义同训 c、同类词分训 d、反训 e具体描述,解释事物形貌特点 收词4300个,2091条目
晋郭璞《尔雅注》
韦证:词语出自何书,有的词未能引书证
释亲—婚姻:婿之父亲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汉书》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2)《说文》许慎(约58-147)东汉前期,随着今文经学衰落,古文经学兴起,许花22年时间写成,站在古文经学方面
问题:1、古人是否想到另创一套符号拼音字母 没有必要,将就字本身就可勇为拼音,另创会 增加记忆负担。
2、文字学如何与文化学勾连在一起
陈寅格: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3)各种经学:
今文经学:儒学大师董仲舒治《公羊》学,贯穿仁义学说与礼乐和合思想,创始了西汉今文经学。形成于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古文经学:孔子后裔孔安国,刘向刘(音+欠)父子
古文经—小篆书写,秦汉以前通用
今文经—隶书抄写(西汉)
今文经学学派VS古文经学学派
以汉武帝为代表的西汉统治阶级尊崇今文经学,东汉中时,古文经学压倒今文经学,唐代他们达到统一
宋代:思辨学派——向宋学体系转化
程朱理学,程(景+页)(1032) 程颐(1033)
心学 陆王(王安仁(阳明)) 1472 两个学派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进行长达数百年的论证,但他们学说本质一致:三纲五常为基础,把经学哲学化,分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元明经学:规定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到了明中叶,王安仁继续陆九渊之学,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大成,完成了陆王心学的完整体系。
明代末年:顾炎武—浙西学派《音学五书》
关于乾嘉学派的介绍
a、 系乾隆嘉庆年间,注重考据的经学派系。
b、 汉学(原意是指“推崇汉代古文经学的朴实学说),朴学因其治学演严谨,学风质朴,提倡“实事求是,无证不信”故曰汉学。
c、 乾嘉学派兴起

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
I、经济物质条件的成熟(为什么汉学会一枝独秀)
II、文化教育的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文字狱,大规模毁书编书,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人,怕造反,康熙雍正乾隆共有文字狱115宗)
III、笼络政策:扶植以繁琐的考据作为治学方法的汉学
IV、西学的传入:毛泽东:康熙是第一位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开明君主
4)顾炎武(1613-1682)
提倡“实学”,除了经史之学,晋韵学之外,还包括地理等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各种知识《日知录》 音韵训诂《音学五书》
5) 阎若 (1636-1704)
主张对古书大胆怀疑
《古文尚书疏证》何谓疏 (解释注的文字)
宣布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作
6) 胡谓(1633-1714)
《易图明辨》 《 锥指》
阎胡二人的治学方向已经离开顾的“经世致用”(消极学风)
7)《清经解》
乾嘉之际,考据之学大兴,《清经解》收有157家,收书2720卷
代表:吴派(惠栋为首)最专,皖派(戴震为首)最精,扬州学派最通
8)经:治理,管理 经济:经邦济国,经世济民,经济学
Economy不是经济学,计学,理财学
9)乾嘉学派的基本学术特点
a、专心致志与各种训诂,典章制度的考订,整理,归纳
方法:比较—对校
比较文学之滥觞(起源)在中国
考据之学的最大弊病在于它过于注重追求根源,为考证而考证
b、治学教学内容以经学为中心(旁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利,典章制度)
c、重视自然科技的研究
10)…samuel Johnson
今日中国学术界:学问家很多,思想家很少
1)历史比较语言学:
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来探索语言发展的规律,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方言的差别的比较,找出相互间的语言对应关系,确定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和这种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然后拟测或重建他们的共同源头—原始形式。
普通话VS仁寿话:一不变,二新建,三声四声倒着念
2)格里姆定律:Grimmm’s law
日耳曼语辅音转移规律
主要涉及三套塞辅音的转化 T.M.A
3) 汪荣宝与华梵对勘: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 (1923)
唐宋以前,凡歌、戈韵之字皆读a音,不读o音,考订古者的无上法门
4)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sapir whorf hypothesil(1884-1939)
语言决定思维
语言相对论,一种语言的特点不存在于其他任何语言
使用两种语言的文化不可能对世界有同样的看法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流,人很多时间都在被动思考
事物被语言人为分割
英语:sky,hill,swam(英语过分切割这个世界)
Hopi语中不存在上述情形,持续很短的事件在hopi语中不能用名词表达,闪电,波
浪,火焰,流量

,抽烟吐雾 都是动词,不用名词表达
语言与认识的局限性
西方哲学家们总是去找普适法则,来看待从他们语言中继承下来的事物
Whorf认为,hopi语中世界观可能比印欧语言更为接近现代物理学
5)语言决定论:1902 毛特纳,洪堡(特)humboldt(F.Mauthner)
如果亚里士多德讲汉语或者 语的话,那么他的逻辑和范畴就是另一种方式了。
语言思维与形象思维
6)印欧语同源问题
英国人william Jones:1786 希腊文,拉丁文,梵语同源
1816年 FranzPop:《梵语动词变位系统和希腊语,拉丁语,波西域和日耳曼语相比较》 1833年Pop,。。。比较语法
7)Saussure 索绪尔
1904-1911,瑞士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讲学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
a、语言,习惯性规约,原则,符号系统
b、言语,个人活动,行为
c、言语的语言学,和语言的语言学
d、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两套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存在的理由是表现语言,文字必须依从于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有一种不依赖于文字的口耳相传的传统。
e、对书写形式的批判:语言优于文字。
对中国而言,文字可能优于语言,中国的文字规范了语言。
文字体系:两种
a、表意体系:汉语(辜按:有误。汉语:形声字,兼而有之)
b、表音体系:英法
符号学概念
a、所指:signified(符号所代表的)概念,观念
b、能指:signifier(用来代表概念的)音响形象,符号
c、能有主体之意,所有客体之意,中国古代就已有
d、符号:不是事物和名称的连接:而只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e、翻译问题:比较能所观念
f、《楞严经》观音菩萨
g、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Saussure语言第一原则: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印欧语系随便造词)
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没有人反对,这个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和语言学,这个原则是头等重要的,反对卡西尔,用象征一词来指语言符号
辜:反对 sausseue 的纯粹的符号任意性原则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必然性,其必然性与时间过程呈反向关系,其任意性与时间过程呈正向关系,越古的语言符号越有必然性,越现代的语言符号越有任意性。因此,构成现代西方语言学基础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是片面的,只适用于某些语言现象,如印欧语系语言现象,但在相当多的场合并不适用于汉语言现象,如果基础被颠覆,整个大厦就很难说是安全的了。
教训:照搬西式理论,常常有不良后果,照搬西式文化,其后果也往往不言而喻。
附加:汉语音义阴阳同构律
大量汉语字词的发音与其所代表的含义具有某种心理—生理—物理方式的契合
如:positive upward:开口度较大,呈阳性
ne

gative downward:开口度较小,呈阴性
刚-柔,阳-阴,欢-悲,天-地,东-西,河-溪,动-静,高-低,有-无
音义级阶同构现象——壹拾百千万 厘寸尺丈
音义色度同构线性:阳性:黄红白兰 阴性;黑灰紫绝
太阳-月亮-星-地球
音义空间同构现象:空间大,阳;空间小,阴
远-近,
点-线---------------------------面,那边-这里
纤细弦腺限系析 门,蒙,幂,漠 线绳索,针棍棒
小大之序对应元音开口小大顺序/e/ /u / /a/
音义人际关系同构现象: 尊卑,父子,兄弟
总起来说: /i/ /e/ /ei/ /u/ /ou/--阴 /a/ /ang/ /eng/ /ong/ --阳
音义同构现象为什么必然发生(注:此处不明)
人类表达自己情绪或作价值判断的时候,起心理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上的昂扬情绪必借生理上发音器官的开放状态表现,心理上受阻情绪亦必借生理上发音器官的促迫状态表现,“情动于中必形于外”,或用音义同构观点来说,情动于中必声于外。李白的诗多阳性词,李清照阴性词多。
事物的“大”也常以发声器官(如口型)的大来比拟,以‘大’比‘细’,前产生宏大的感觉,后者产生细小的感觉,心理上大,生理上也大。 人类发出声音,必定是由于某种心里-生理的需要,即生活需要或社会需要,暗寓着音义契合的必然性:大,强烈的事物必然引起相应大,强烈的心理
-生理反应,引起发音器官的相应活动,人类语音文字不仅象形而且象音。
辜的结论:语言符号具有必然性,当然也有任意性,汉语中的音义契合现象就是证
据。因此,构成现代西方语言学基础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是片面的。
Saussure:语言的第二原则
能指的线条特性,能指属于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
a、它体现为单个长度
b、这长度只能够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
辜按:西方文化之所以为听觉流线型文化的能指原因,汉字作为视觉能指演化出来的视觉象形文化的能指原因。
集体惰性对一切语言创新的抗拒:在一切社会机制中,语言是最不适宜于创新的。
辜按:五四白话运动问题,犯了总错误,走了极端,完全抛弃文言文——翻译西方资料是有道理的,但是语言文字的传统不宜打破。
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相反地,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互连续要素间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从历史上看,处于绝对运动状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古代英语—现代英语各种语言要素不断变化,先后交替。某一文化的语言是这一文化的最突出的创造
结构主义语言学

派之派
a 布拉格学派 (功能派)b 哥本哈根学派(符号派) c 美国学派(描写派)
描写语言学的缺陷:描写无止境
侧重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
演绎法、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规则符号、转换结构
深层结构————表层结构
(头脑中的) (用语音表现的)
两种之间可根据转换规则进行互相转换,基于此建立的语法体系为转换语法or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语法,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
机器翻译
语言习得机制 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普遍语法(小孩脑中存在一套语法)
辜按:对乔姆斯基的看法,一半赞同一半反对。即使不存在普遍语法,也没关系,小孩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通过环境中积累。 由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三大语法结构,反映到小孩的头脑中。
7、语言性导向问题
Linguisti Turn 和二十世纪西方学术发展方向
用语言学原理和规则来解释其他学科(哲学,政治 ),使得其它学科转向。
1)起因:黑格尔“中国文字很不完善”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便是一个大障碍” (赫尔德 )
2)赞成派:
1892 卢(‘赣’下加一个‘心’)章:中国字或者是当今天下字之至难者
1896 沈学:中外相形,中国不(‘帝’下加一个‘口’)羲皇上人,最绌者文字一学
谭嗣同(1865-1898):中国象形,尤为之梗
钱玄同(1887-1939):《汉字革命》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子不可。 胡适:汉字不废,中国必亡!
鲁迅(1881-1936):实行拉丁化新汉字,“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如果大家还要活下去,只好请汉字来做我们的牺牲了。‘书法拉丁化’-大众语文首先从读书人实验,介绍字母,
拼法然后写文章,只留一点名词之类的汉字,其他用拉丁拼音,顺( )也易了解,至于改作横行,那是当然的事。”—鲁迅(激进);“汉字不拉丁化,必然王国!汉字终当废去,盖人存则文必 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存之道。”(陈独秀,毛泽东皆同调)
吴稚晖 《新世纪》巴黎
3)反对派: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学问以语言为本
日本人“汉字信息量很大,它本是一种IC(集成电路)”
陈寅格: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翻译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蔡乐生:1935《为“汉字的心理研究”答周先庚先生》证明“汉字心理”与“格式态”心理学的具体关系
杜亚泉1911:若我过亦用标音文字,则不但春秋战国之文,讲无从

索解,即使汉唐宋明之文,亦将不能卒读矣。四千年之中,至少有三四种专门之文学,承学之士,虽白首而不能尽通。
傅东华1940:秦同文之举,正所以继往开来,而奠定我中华民族二千年来文化政治统一之基础,其功不在禹下。
美 芬诺罗萨:《论中国文字作诗之工具》研究中国诗“慎防逻辑陷阱”不要看逻辑联系。
李尧勋 1912 :将来四海统一,折衷一是,于地球中择善而从,必仍仿秦始皇尽焚字母各书,独尊孔氏文。
山木:中国文字便布于宇内“宇内通用之冠”
瑞典 稿本汉:不赞成把中国字变为西洋字母
李 约瑟
刘节1941:《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新路径》 中国如果早发明音标字母,中国势必分裂成许多国家 (——语言为先,语言规范文字——口耳相传——易变迁——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国家分裂)
思考:参见《互》
1) 汉语为什么没有转换为拼音汉字 (抗拼音机制)
2) 语言学的基石:语言或音义关系的任意性
3) 有没有普遍语法 如何存在
4) 何以中国在马氏文通钱的几千年里,均无语法 (先进到不用语法就可得心应手;语法亦可产生一定帮助)
5) 中国的语文教学方面与西方的语文教学由此将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要符合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特点,小学中学大学——古文教学——以后白话文即不会而会(鲁迅,郭沫若))
6) 如何看待五四时期的汉字与文化运动 (有功苦,但有缺陷)
第四讲 中西哲学比较
一、 中西哲学
定义: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一切其他学科是学,而哲学是学之学,一切其他学科是理,而哲学是理之理
哲学的起源:哲学并不仅仅源于惊奇
a、古希腊人:love of wisdom爱智慧
b、中国人:love of virtue and immortality 爱德行,追求长生不老,也爱智慧,般若(所谓人生哲学,中国人之所以爱德行,主要还是源于大家族社会结构) 【注:道:普遍规律;理:具体规律】
西方:首先是对外部客观时间的看法,其次是人生的看法(socrates是例外)
中国:首先是对人生的看法,其次是对客观世界的看法
中西方人所生存于其中,所经历所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产生的看法必然不会相同
基本相似,不相似,大半相似,小半相似
各种人生相似现象和客观相似现象在中西人各自所处的世界中不同程度的兼而有之
因此逻辑结论:中西方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必然是错综复杂的,必然是程度不同的
我见:a、程度的序列性:事物本身的特性呈序列型
b、序列型程度中的关键程度:程度临界值: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值(不同事物变化具有不同的临界

值)
c、主观价值判断的临界值:好--坏
d、所以,我在讲演中所作的一切价值型判断,也都和判断的临界值相关
(actually 即针对某一程度而言)
康德:哲学无最终答案,哲学是理性活动,不是青年态的知识系统
维特根斯坦:澄清命题,医治日常语言误用,大多数传统哲学问题产生于误用语言,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判”,他将哲学视为语言游戏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真正的大师“深入浅出”
第一课题:认识论问题
a、知识(认识)的基础是什么
b、对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拥有的大的不确定性
c、有没有我们的认知能力不能超越的局限性 --笛卡尔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VS洛克经验主义
第二课题:形而上学问题
a、哲学的第二个重要分支
b、命名来源:编辑的处理
c、在中世纪被称为第一哲学
d、万物呈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必然论
第三个课题:伦理学课题
a、 中国哲学最关心的问题:好坏善恶
b、 当代的西方哲学渐渐倾向于中国古人的观点: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所在的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宇宙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对人的命运还有什么影响
人的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靠行动改变命运 他应该如何行动
什么样的生活最适合人去多
二、中西人生哲学:三欲论,放纵与压抑问题
西方哲学与科学同源,当科学强大到一定的时候,就取代了哲学,古代西方哲学不研究的基本命题实际上都由近代科学家解决了,现代西方哲学只好退居语言研究和逻辑学这条路上来(罗素) 维特根斯坦等代表的西方哲学就是例证,而语言学和逻辑学也是独立学科,文化本身的发展程度与欲望的程度有关
科学是学,哲学是学之学
中国哲学的崛起:伦理学和人生哲学—哲学的地盘—抗拒科学,而这一领域在古代的真正占有者正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家学说和儒家。
世界哲学舞台上的主人翁,黑格尔看不起的中国哲学,正是颠覆黑格尔哲学的最强大敌人。
老子: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
列子:《杨朱篇》看破生死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季路:敢问死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
孟子:反身而之成,乐莫大焉。《尽心上》
邵雍:宋明理学创始人之意。《安乐吟》:自称安乐长生,乐见其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为快乐人。《乐学歌》人心本自乐。
王阳明弟子王心斋:明哲保身,人心本自乐
禅理:舍得—得失;要舍才有得,欲得必先舍,得者必失,失者必得
康有为:去苦求乐,梁称其为“主乐派哲学”文学家亦然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关汉卿:《不服老》
伊壁鸠鲁(前341-270):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快乐的活着
柏拉图:研究哲学 == 死亡的练习
斯多葛:“只有随时准备去死的人是具有自由的”
经院哲学家奥古斯丁:“我看到的一切只有死亡”
基督教:厌恶生存,热恋死亡,受苦,原罪说
霍布斯:怕死使人趋向和平情绪
卢梭:老年人要学习死亡
狄德罗:死亡对我来说快乐无比
尼采、叔本华:悲观主义
文学家
但丁《神曲》
歌德《浮士德》
莎士比亚悲剧
西方人生哲学的遗产:学会痛苦,学会恐惧,death
如何思考,对待人生 放下、自在、随缘。
失败也可以使人快乐,有的事情要学会自欺欺人,阿Q精神
带着儿童的新奇心态去看世界,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世界是美好的。
平和心态,带来生理的变化
Life is mirror,生活是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微笑,把周围的人都想象成善良的人,心理变化带来生理的变化。心理与生理可以相互转换的。
心态转换后,失败就会转化为成功,学习效率增高,在快乐中接受的信息是牢靠的。











一、人类演化九大规律作业


1.五四时期,胡适等人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反对写作格律诗,提倡写作白话诗)


2.我们常说的“喜新厌旧”体现了人类演化中的(C审美递增递减)


3.审美不可以(D自我积累)


4.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不是(B彼此割裂)


5.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B兴盛)


6.《易经》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的“物”指的是(A日月)


7.经济学上的经济递减效应与艺术上的那种效应殊途同归(A审美递减)


8.下列哪项体现了审美递增规律(B脏话说多了就没有感觉了)


9.关于五四时期白话诗与格律诗的搏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是文学内容的搏斗)


10.下列哪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关系(C互帮)


判断:
1.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否)


2.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论,东西方文化不可能同时都兴盛,或者同时都衰落(是)


3.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否)


4.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吸收,然后又盲目排斥的过程(是)


5.阴阳两级既是对立的,又是转化的,阴直接转化为阳,阳直接转化为阴(否)


6.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所代替(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