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一)》张潮《采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一)》张潮《采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一)》张潮《采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一)》张潮《采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南曲四首(其一)

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采莲词

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两项是()

A、储诗首句,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江水,为下一句描写风浪做渲染。

B、储诗第二句无一“风”字,却可以从翻空的高浪中感受到风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

C、张诗首句写采莲女早起出门时周围的环境,描写了他们一早就赶到沙头,准备乘船出发采莲的情景。

D、张诗第二句描写了采莲女归来时半路遭遇暴风雨的情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E、诗歌表现豪情多用豪放的笔墨,而这两首诗却用轻淡语言和从容语调表现主人公的勇敢。

15、两首诗中主人公都“不畏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不畏风”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格?请结合每首诗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等。 二、注释 1.采莲曲:东府旧题,《江南异》七曲之一,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妇女的生活。 2.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 3.芙蓉:荷花。 4.向脸:对着脸。 5.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6、一色:同一种颜色。 7、裁:裁剪缝制。 8、乱入:杂入,混入。 9、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三、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四、赏析 1、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___,因而被称为”___”. 参考答案:七言绝句“七绝圣手” 2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_____.性格差别是_____ 参考答案: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3这首七绝从()、()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 参考答案:这首七绝从(衣服颜色)、(歌声)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正面)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衬托手法),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 4全诗()结合,生动表现出()的意境.

唐代名词解释

文章四友:指初唐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基本上是武后时期的宫延 诗人,专力写作律诗,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盛唐气象: 边塞诗派:盛唐边塞诗派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另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诗 歌内容上大都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抒写立功塞外的英雄壮志,歌颂将士不畏艰苦、抗敌御侮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表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为主要写作对象的诗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 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 新乐府运动:指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因主要倡导者白居易横遭毁谤收到挫折,最终无法继续下去。但新乐府运动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的光辉的一页,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文运动:唐代韩、柳等人发起的一场以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 质朴流畅的传统,反对浮华的文风的文学革新运动。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 “郊寒岛瘦”是苏轼对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诗歌的评价(1分)。寒指清寒枯槁,瘦 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1分)。郊、岛二人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2分)。 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唐人有“韩笔孟诗”之说。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 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及其所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一说法最初见 于姚合《极玄集》。大历十才子包括李端、卢纶、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集名《传奇》,后即以名唐人小说。内 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之为唐传奇。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标志,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变文:简称“变”,即转变的底本。一般说唱相间,散韵组合演述故事。说白与吟唱转

古诗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古诗吗?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们从古诗中领略过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欣赏了柳枝的婀娜多姿,感受到了枫叶的红艳灿烂。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诗---《采莲曲》。 2、(板书课题)“莲”是个生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谁能读准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采莲曲》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120页,自由读读古诗,再把双横线中的生字圈划出来,大声地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2、(出示字卡:裁、罗)这些生字朋友谁认识?(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出示“莲蓬”字卡)去掉拼音小帽,谁会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师板贴 4、(出示“荷叶”词卡)生字读准了,这些词语谁会读?(小老师带读,齐读)师板贴 师相机解释:“罗裙”就是用丝绸裁剪制作出来的裙子。 在诗中“芙蓉”指的就是荷花。 5、大家看,“池塘”里有荷叶、有莲蓬,还差什么呢?(出示“荷花”)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老师就请谁用荷花来装扮池塘。 ①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读古诗吧! ②请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 ③谁能准确、流利地朗读整首诗? ④我们来个小组比赛读诗吧! ⑤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一)闻歌始觉有人来 1、(CAI:荷塘风光)池塘里,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一片连着一片,粉红的荷花竞相开放,有的是花骨朵,有的全开了,有的还露出了黄黄的小莲蓬,多么迷人的荷塘风光啊! (CAI :采莲姑娘的歌声)这歌声多好听啊!原来,池塘里还有人呢!这就是“闻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课例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课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白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的美景。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来叙写的;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叫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的美的教育的渗透。另外,全文的内容不多,意境却特别优美,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虽然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是生活在北方的农村的孩子,对于荷花的接触少,了解也就更少了。正是考虑这个因素,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会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语言的反复朗读、感悟,学会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课件依次出示,引导学生齐读或个读。) 师:这几句诗都描写了同一种植物,谁能告诉大家?(生答)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荷花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说一说所了解的有关荷花的知识。)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所写的就是荷花。 板书课题:3 荷花 (生齐读课题,然课件出示课题。) 师结合课件说明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它们都属于花草类的。 师:同学们想看看荷花吗? 师:那就跟着老师的镜头来看一看,听一听吧!注意哟!待会随着老师的镜头,要注意观察,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怎样形容你看到

《江南曲(其一)》储光羲唐诗鉴赏

《江南曲(其一)》储光羲唐诗鉴赏 【原文】 江南曲四首 其一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赏析】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勾画江南水乡人民不畏风浪、勇敢豪迈的性格和气魄。 首句“绿江深见底”,描绘江水碧绿,又非常清澈,尽管水很深,却能一望见底。诗人以朴素、简洁的语言画出一条清江,足已使人想象江南水乡风光的明媚秀丽。这句诗以赞叹的口吻写出,表现了水乡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够看见绿江的底,可见,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因此这句诗已为下一句描写江上风浪反衬了一笔。

次句“高浪直翻空”,表现江上风狂浪猛的情景。 五个字有几个层次,无一字虚设。“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波浪,而是很高的浪头。“直”字活画出高浪陡然掀起,直冲云天之势。“翻空”,进一步渲染浪涛之猛烈,而且是无数的高浪飞涌起来,拍击天空,简直要将天空掀翻击倒。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点出“风”,但我们从翻空的高浪中看到了“风”的形象,感受到它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口气轻松、平易,但份量很重。 十个字非常有力地表现了水乡人民藐视风浪、无所畏惧的勇气和魄力,他们敢于驾一叶轻舟,在大风大浪中恣意遨游。 一般来说,表现雄强的力,需要用悍峭、豪放的笔墨。但有时候,轻淡的语言和从容的语调,更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储光羲这首诗的后两句,就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作者介绍】 储光羲,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积极准备发动叛乱,而唐玄宗委任权奸,荒于政事。储光羲途经邯郸,作《效古》二首写途中所见:“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

学生在疫情中的收获

收获: 收获,汉语词汇,读音shōu huò,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出自《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元年》、《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谁是最可爱的人·冬天和春天》等。 基本解释:收取成熟的农产品。收获季节。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指正面能量)一次很有收获的访问。学习收获。 学生在疫情中的收获: 有人说我们现在经历的就是历史。我们正在经历的全民抗疫阻击战就是将彪炳青史的重大事件。这一天,窗外阴云密布,街上空空荡荡,商店都关门上板,小区里也门可罗雀。受疫情的影响,理发店都关门了。快两个月没有理发的我,头发怒发冲冠般地野蛮生长,感觉头上像扣着一顶沉甸甸的帽子,令人十分压抑难受。要是能理个发就好了。 经过探讨,理发店是指望不上了,爸爸急中生智网购了一把电动推子,决定自己在家理发。我想:我理过那么多次发,看理发师轻松麻利的动作,理个发还不是小菜一碟。于是,我争着要先给爸爸理发。 准备就绪,拿起推子装上卡尺,开始给爸爸理发。我按下开关,一阵嗡嗡声响起,听来竟有些悦耳。一连串轻微的震动从手指传到手腕,微微有些发麻。我定了定神,把推子推上了爸爸的头发。头发一缕缕的剃了下来,感觉就像农民伯伯开着联合收割机从金色的麦田上轰轰的刈过,非常有成就感。但剃到鬓角的时候似乎就没有那么轻松了。由于推子带着卡尺,鬓角怎么修剪也剪不掉,显得格外突兀。

我摘掉卡尺,左手拿梳子右手拿推子,试图学着理发师的动作修剪鬓角,虽说有模有样,但剪的却坑坑洼洼。突然爸爸发出哎呦的一声,仔细一看,发现我拔出了爸爸的几根已经花白的头发。这时我也注意到已经剪掉后掉落在地上的一缕缕头发,黑色的头发已经不占多数了,大多都是花白的。爸爸为我操劳了十三年,这还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爸爸已不再年轻,爸爸已经老了。回想起他日渐佝偻背脊和眼角的皱纹,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做好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让爸爸为我操心。 鬓角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只好置之不理,草草收尾了。爸爸的鬓角和脖颈虽然参差不齐,但一蓬乱发也算理完了,人看上去精神多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可怕的,我们稍一疏忽就会感染病毒失去生命。然而,我又感谢这次疫情,让我有机会客串了一把小理发师,让我体会到爱是需要理解的,真可谓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古诗文《江南曲》赏析

古诗文《江南曲》赏析 江南曲 唐朝: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注释①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②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③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④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⑤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获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江南曲创作背景 唐代出现了大量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作,这些是做主要有两大内容:一类是思征夫,另一类是怨商人。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辽阔,边境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非常发达,从事商品远途贩卖、长年在外经商的人日渐增多,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独守空闺,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于是出现了大量抒写她们怨情的诗。 江南曲鉴赏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

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 江南曲评价 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李益的这首诗与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都是“无理而妙”。钟惺在《唐诗归》中评这首诗说:“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不知如何落想,得此急切情至语。乃知《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怨怅之极词也。” 李益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江南曲(其三)》储光羲唐诗鉴赏

《江南曲(其三)》储光羲唐诗鉴赏 【原文】 江南曲四首 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注释】 ⑴渡头:渡口。 ⑵逐:追逐,追随。 【白话译文】 暮色照在长江里,相邀一起回渡头。落花好似有情意,来去紧随船儿流。 【赏析】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与《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

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 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

2021年唐诗三百首完整版

唐诗三百首 欧阳光明(2021.03.07)《春晓》唐文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听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望月怀远》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终南别业》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凉州词》唐王翰

《采莲曲》教学设计范文

《采莲曲》教学设计范文 《采莲曲》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理念: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过程本质所决定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内,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中,才能保证落实主体地位。因此,我在设计上注意时间上给予保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掌握学习方法,平等地对待学生。创设情境,以读为本。面向全体,着眼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裁”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

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 、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 2、整体感知。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初读古诗。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

采莲曲 教学设计

采莲曲 【教案分析】 《采莲曲》是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歌。三首诗词均是咏荷之作,诗人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荷花、荷叶的美态。三首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典范之作,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与想象,感知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与画面,并体验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 2.理解诗词大意,熟读并背诵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与品析,把握艺术手法及诗歌的意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品味作者情感,能够从平凡的事物当中发掘生活的美好,培养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与品析,把握艺术手法及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情感,能够从平凡的事物当中发掘生活的美好,培养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与课文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

老师有几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莲花)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满,小雨纷纷下,珍珠一串串。(莲叶)粗壮一条龙,静卧淤泥中,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莲”是高洁的象征(ppt出示莲花图片),古代描写莲的诗词甚多,大家能背诵几句吗?王昌龄的《采莲曲》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美的体验与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欣赏它。 2.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作,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散读诗歌,要求参看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2.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初步地整体感知这首诗歌形式上、音律上或内容上、情感上的特点。 3.参考课下注解,化诗为文: 采莲姑娘的罗裙像荷叶一样,荷花向着姑娘们红润的脸庞开放,脸庞夹在荷花中间难以分辨。她们划船进入荷塘后,分不清哪里是荷花哪里是姑娘,只有听见姑娘们的歌声后才知道她们来了。 三、再读课文,学法指导 1.教师范读第一段,也可以指名学生来朗读,然后提问引发思考并进行学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 2、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荷叶、荷花、少女、船)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 2、自由练读。 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学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小组读。 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 1.指导第1、第2句。 (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

(完整word)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雕琢.(zhuó)栖.息(xī)游目骋.怀(chěng) B.门槛.(k?n)塑.像(sù)锲.而不舍(qì) C.筵.席(yàn)谪.居(zhé)舞榭.歌台(xiè) D.徘徊.(huái)袅娜.(nuó)羽扇纶.巾(guān)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敲诈沁园春完璧归赵 B.旋律醉醺醺一愁莫展 C.慷慨捉谜藏没精打采 D.修茸汗涔涔沧海桑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 ..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B.我真想告诫 ..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C.胜者弹冠相庆 ....,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 D.为了建设“美丽浙江”,我省各地因地制宜 ....,真抓实干,迅速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措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霍金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科学斗土,为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B.《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信支付的绑卡用户已经超过8亿多人。 C.公共法律服务落实更加到位,体系不断完善,已经进入从“有形”向“有效”发展的轨道。 D.围绕《湄公河行动》《战狼》红海行动》等电影制作播出为重要标志,中国大片已然崛起。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据说,人若从山顶往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沙粒随人流动,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沙山因此得名。 ①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②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采莲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采莲曲》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题明意。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相机指导认读:芙蓉、莲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师:孩子们,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

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板书课题)。你们看,这个新朋友“莲”,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呢?聪明的孩子想一想,“莲”为什么要戴上草帽儿?(指名说) 采莲指的就是采莲蓬。炎炎夏日到青青池塘去采莲,感觉怎么样?(指名说)带着我们的感觉读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认读生字:罗、裁 4、认识多音字:觉 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三、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师: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生自由读,读后指名交流)

《江南曲 》李益.拼音版

江ji ān ɡ南n án 曲q ǔ 【唐t án ɡ】李l ǐ益y ì 嫁ji à得d é瞿q ú塘t án ɡ贾ji ǎ,朝ch áo 朝ch áo 误w ù妾qi è期q ī 。 早z ǎo 知zh ī潮ch áo 有y ǒu 信x ìn ,嫁ji à与y ǔ弄n òn ɡ潮ch áo 儿ér 。 【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注 释】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

江的人。 【白话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鉴赏】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本设计将“悟诗情,品画意,解童趣”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教学目标: 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童趣。 2.学会诗中7个生字,理解“小艇、浮萍、踪迹、不解”的含义。 3.拓展阅读有关荷花、池塘的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1.入情入境,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了解诗人诗作,收集有关描写荷花、池塘的文学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 1.播放池塘景色录像片,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羞答答的荷花!落落大方) 2.教师导言 荷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的美令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并以“出於泥而不染”的形象被人们誉为花中的君子,成为人品质高洁的象征。所以,荷花一

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来到池塘边,也领略到过这样的美景。更有趣的是他还看到池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呢!并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它的题目就叫做《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3.读题解题 齐读诗题,并说题目的含义(池塘上发生的事)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 2)教师梳理,补充资料。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人。 二、自主读诗,以读悟意 1.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如对字、词语、句子等方面提出质疑) 2.自主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多种方式读诗,生生交流评价,把诗句读准读通读顺。 (相机正音:撑、艇、萍;指导“艇”的写法) 3.由疑而入,感悟诗意。(再读诗,边读边把文中难理解的字、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讨论、研究。) (1)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诗句,利用各种资源试着释疑。 (工具书、注释、图片等) (2)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交流词语的意思,如:艇、浮萍、踪迹、不解等;交流诗句的意思。)(3)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三、感悟诗情,品赏画意 (一)研读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朝代歌

朝代歌 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地理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疆)云贵福吉安, 川藏二宁青甘陕, 內海台重北上天, 还有港澳好河山, 第一句: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二句: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第四句:内蒙古;海南;台湾;重庆(渝);北京;上海;天津; 唐宋八大家 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欧阳修,王安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巴金: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冰心:原名谢婉莹, 小说集:《超人》 诗集:《繁星》和《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 散文集:《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 高尔基:《母亲》、《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被称为自传体三部曲.

1、王绩(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李苏杜”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唐代赵州栾城人。宋代“三苏”为其后裔。与李峤并称“苏李”。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650——676):字子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字千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卢照邻(635?-689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药王孙思邈的徒弟。《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杨炯(公元650年-692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后人称他为“杨盈川”。“神童” 「从军行」杨炯

《采莲曲》教学设计(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采莲曲》教学设计(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古诗吗?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们从古诗中领略过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欣赏了柳枝的婀娜多姿,感受到了枫叶的红艳灿烂。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诗---《采莲曲》。 2、(板书课题)“莲”是个生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谁能读准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采莲曲》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120页,自由读读古诗,再把双横线中的生字圈划出来,大声地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2、(出示字卡:裁、罗)这些生字朋友谁认识?(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出示“莲蓬”字卡)去掉拼音小帽,谁会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师板贴 4、(出示“荷叶”词卡)生字读准了,这些词语谁会读?(小老师带读,齐读)师板贴 师相机解释:“罗裙”就是用丝绸裁剪制作出来的裙子。 在诗中“芙蓉”指的就是荷花。 5、大家看,“池塘”里有荷叶、有莲蓬,还差什么呢?(出示“荷花”)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老师就请谁用荷花来装扮池塘。 ①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读古诗吧! ②请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 ③谁能准确、流利地朗读整首诗? ④我们来个小组比赛读诗吧! ⑤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中日文化交流史笔记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及分期 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 1、持久性(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 2、全面性(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 3、双向性(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 4、自主性(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 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六个分期 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 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 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 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 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 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 6、17---20世纪(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 日本历史简介 绳纹时代(约BC12000——BC300) 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 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 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 古坟时代(约300——500) 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 飞鸟·白凤时代(约500——710) 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 奈良时代(710——794) 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 平安时代(794——1192) 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 镰仓时代(1192——1333) 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 室町时代(1336——1573) 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 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 江户时代(1603——1868) 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 明治维新(1868) 开国近代国家成立

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 (3) 实物考察:对马岛和壹岐岛 ○自然的交流 日本左旋海流 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 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 铜铎的史证 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 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 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 ○人为的交流 横渡朝鲜海峡 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 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 --->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 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 铜剑、铜矛的史证 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 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 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 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 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 (9) 实地考察:千童镇 实地考察:佐贺吉野里 ○《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 ○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 。BC219年,失败 。BC212年,失败 。BC209年,成功 ○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 。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 。日本佐贺地区平原广泽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 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孚老孚希” 。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天台乌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