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刍议

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刍议

 第27卷 第5期热 带 地 理

Vol 127,No 15 

 2007年9月

TROP I C AL GE OGRAPHY

Sep t .,2007 

 收稿日期:2007-03-27;修订日期:2007-06-11 课题来源:湖南科技大学课题(G30525)

 作者简介:李宪坡,(1978-),男,山东金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 -mail )li pp lily@yeah 1net 。

 ① 顾朝林在“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引发的思考”中认为主体功能区是“政策区”。引自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学术报告,下同。

 ② 吴殿廷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若干问题”报告中也认为主体功能区是政策性区域,既具有宏观战略引导性,也要考虑实际操作;……不是行政区,不要陷入“行政区”误区……。

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刍议

李宪坡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从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工作思路、区划方法和实施机制4方面对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界定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对比了分摊法和汇总法,提出了校核法,讨论了划分的层次和空间单元大小、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指标的选取、域值的确定等划分方法问题,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F207;T 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7)05-0385-05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对国土进行主体功能区划,虽然国外早有类似的空间规划类型,如韩国的综合国土规划、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法国的国土整治规划和欧盟的空间规划等,但在国内却是开创性工作,加上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体制等原因,使得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许多问题尚需深入讨论。笔者于2007年2月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有幸聆听了政府决策层和学术界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报告,受到很多启发,在此谈谈对主体功能区划的粗浅认识,希望有助于这一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新课题的研究。

1 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国家决策层,对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区划的基本条件出发提出了4大类型的功能区,并针对不同功能区设计出相应的配套政策,这是对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概括。基于此,主体功能区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所决定的“职能空间”,是对一定地域空间的“职能分工”。一个这样的空间只能有一种主要的职能,即主体功能,但它并

不排斥其它职能,而且对于大多数空间来讲往往都

有一个以上的职能。从“职能”论出发,主体功能区划是对一空间系统各子系统的职能进行分工的过程,其手段是划定空间界线,其支撑条件是推行不同的功能区政策,目的是促进区域空间的高效协调发展。也有观点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一种“政策空间”,

体现的是不同政策在不同空间的落实①②

,是国家意志自上而下的贯彻,而政策制定的依据一方面是区域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包含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策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也就决定其在更高层次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看出,“职能论”和“政策论”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功能区究竟是由客观物质世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所主导的空间还是由国家主观意志(即区域发展政策)所主导的空间,前者可称为自下而上主导式空间,后者可称为自上而下主导式空间。笔者认为,这两种论调似乎都有失偏颇。“职能论”过分强调区域的“基底”,认为只要有相当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潜力,就可以高速发展,这实际上是以“区域”论“区域”,没有考虑更大空间层次的总体战略布局和协调发展,容易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潭。例如,大都市边缘的某空间,可能自身

热 带 地 理27卷 

“基底”非常优越,完全可以作为重点开发区,但考虑

到大都市开发密度相当高,其周围要有适当缓冲空间,那么该空间则有可能被确定为优化或控制开发区。“政策论”认为划分功能区的目的就是推行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但政策制定的依据何在?仍然是需要考虑区域的“基底”,且很多时候区域“基底”会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可见,不能人为地把区域“基底”和国家宏观目标割裂开来。实际上,主体功能区应该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地理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认为是客观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职能空间是主观的、动态的、易变的;政策空间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三种空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主体功能区。由此,主体功能区划可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建设现状和发展潜力,同时与高层次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相协调,划分一定地理空间,确定其主要职能并实施相应管理政策的活动。

③ 杨伟民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报告中提出“空间均衡”概念。

④ 陆大道在“关于我国功能区划若干理论问题”报告中认为在“T ”字型空间框架内要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大都市经济区和具有全

国或大区意义的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区,进行优化和重点开发。

2 区划路线

211 分摊法

该方法首先确定全国的发展总量,然后按照行政单元逐级下达给各功能区,下达的数量多寡直接

与主体功能挂钩,以此实现“空间均衡”③

。这里的“空间均衡”不是“空间平均”,有能者多劳的含义,即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现状建设条件好和发展潜力大的区域(所谓重点开发区)和现状大都市区要承

担全国大部分人口、生产和建设活动④

,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和发展潜力小的区域,要控制和限制开发,实现生产生活的“低密度”。但这种生产规模的“空间均衡”,要通过政策调节最终实现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相对平均”,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全国主体功能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伟民指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使未来15亿人口、60万

亿G DP 、217×1012m 3水资源、112×108h m 2

的耕地,

在916×106km 2

的陆地国土上形成大体均衡的格局,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12 汇总法

逐级分摊首先确立了一个基本命题,即发展总量,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个不可逆转的问题:这个发展总量是否符合国家的基本国情?因为它毕竟只是一

个计划,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和计划并不一定是充

分考虑了每个地区的实际发展能力和需求。由此而衍生出另外一种思路,即层层汇总。该方法先从基层空间单元考虑在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其规划期末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经济规模,然后往上一层次空间单元汇总,直至国家空间单元。这种思路的优点是充分考虑各层次空间单元实际条件,比较符合低层次空间的实际情况;缺点是所汇总的规模不一定能符合全国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且不能排除地方利益驱动下的“水份”数据。213 校核法

结合上述两种思路,可以把规划路径分为试划和区划两个过程,并采取逐级分摊和层层汇总相互校核的区划划分方法。首先进行试划,在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宏观思路指导下,确定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在落实方案中检验这种空间布局是否符合各功能区的实际,若不符合则对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布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划方案进行调整,再进行二次试划和二次反馈,如此反复,直到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布局与主体功能区划相互吻合,则可以进入区划过程。具体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指导作用即逐级分摊过程,反馈作用即层层汇总过程)

图1 主体功能区划“相互校核”路线示意图

Fig 11 Sketch of “checking one another ’s p r oject ”

in the p 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3 区划方法

311 划分的层次和空间单元

一般认为,主体功能区划包含两个层次,即全国

6

83

 5期李宪坡: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刍议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了全国需要限制开发的22块地域空间和禁止开发的1164块地域空间,说明国家层次的主体功能区应该强调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而弱化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区域,因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往往是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或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和空间界线非常明确,确定起来很简单,甚至只需考虑一个指标就可以做到,在宏观层面上易于操作;而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国家层面上可由点到面确定一些已经较明确的区域或提出初步指导意见,具体工作交由省级区划落实。可见,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应该是非连续的“点、线、面”状空间,即所谓“非全覆盖”。就省级层面而言,从全国选择的试点省份来看,基本上是采取以“县”级行政单位辖区为基本单元,全面覆盖整个省域并且划分非常细致⑥⑦,有的省份还认为仅用4种功能区类型来划分省域空间略显少⑧,有的在实践中则增加了功能区类型⑨;还有学者认为以“县”为单位仍然太大,主张以“镇”为基本单位 λυ λ?,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基于GI S的“公里网”空间单位 λω。不可否认,基本单位越小,划分会越合理,但工作量也会剧增,数据的获取难度会更大,在目前情况下很难实现。

总的来看,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两个层次是比较合理的。在是否“全覆盖”问题上,国家层面不能全覆盖基本已达成共识,但在省、市、县层次还存在争议。事实上,主体功能区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它必须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可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确定4大功能区范围,不必全覆盖整个国土;在省级单位内,应该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在不违背高层次已经确定的功能区的前提下,进行全覆盖“红线划分”,否则主体功能区划会因可操作性不强而流于形式。当然这里要遵循“不可逆原则”,即上一级、较大单元的功能区中,可以划分下一级、较小单元的其它不同等级的功能区,反过来则不可逆[1]。

312 划分的依据

31211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定性与定量方法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两种基本手段,但以定性为主还是定量为主,当前还颇有争议。主体功能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空间,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资源等要素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很多要素的运行状态是非线性的,所以有观点认为很难定量,应以定性为主 λξ;但相反观点认为,正因为主体功能区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才必须对其抽象化,抓住问题的主导因素进行“数字化”表达,才能避免主观盲目性,使划分更科学。从试点省份的操作来看,多以定量为主,辅以定性。笔者认为,在主体功能区划过程中,定性与定量方法不但不矛盾,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宏观层面(较大单元,如全国或省级空间)上,应以定性方法为主来确定功能单一、界线明确的功能区,因为这些功能区基本上可采取“一票否决”;在微观层面(如县级单元)上,应以定量为主,因为在一个小空间内,面临的影响因子会较多,对象也更多样,主观定性不容易把握(当然对于上一层次区划已经确定的功能区,则不必再予以考虑,直接定性判断就可以了)。31212 指标的选取问题 定性判断指标的选取相对容易,这里不作讨论。但在定量分析过程中,指标的选取与处理关系到结果是否合理,故在指标的选取方面争议也较多,焦点主要有3个:一是指标简单化和复杂化问题,简单化的指标易于获取和计算,能抓住核心,但反映问题不全面,复杂化则相反;二是选取哪些指标的问题,从试点省份实践来看,各地指标选择差异较大;三是指标的区域性和可比性问题,东部和西部、山地和平原、大都市区和边远地区等都存在指标的区域性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很难运用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和

783

⑤⑥⑦⑧⑨

λυ λ? λω λξ杨伟民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报告中指出要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

陈雯在“江苏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技术方法与工作进展”报告中展示了江苏的做法,是一种全覆盖的模式。

张小雷在“新疆实践与区域特征的表达”中也采用了全覆盖的做法。

张占仓在“河南实践与区划方法”中认为河南是开发比较充分的地区,区域类型多样,区域经济差异显著,只划分4个类型有些少。吴殿廷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若干问题”报告中介绍了辽宁在实践中把功能区类型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和

禁止开发”5种类型。

陈雯在“江苏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技术方法与工作进展”报告中除以“县”为单元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外,还尝试以“镇”为单元划分。

谷树忠在“关于北京市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可以以“镇”为单位进行划分。

王黎明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主体功能区中应用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公里格网法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手段”。

周春山在“海南城乡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规划”中认为功能区划以定性分析更符合实际。

热 带 地 理27卷 

处理方法来划分主题功能区;但如果对指标选取不

做一定限制,让各地区自由选择,则会出现相同的功

能区不具可比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同样“基

底”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却成为截然不同的功能区的

异常情况(出现相近功能区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但若出现完全相反的功能区,则不尽合理了),这对

一些地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可以考虑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指标库”,组织各地专家学者进

行统一选择,同时把指标分为必选、限选和可选3

类,对于全国可比性强、对主体功能影响较大的指标

可定为必选类,任何功能区在定量时都必须采用,这

类指标不宜太多;对于具有地区特色的指标,地区间

可比性不强,可分区处理,在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经

济社会发展等基础上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区,限定每

个大区必须选择相应的若干指标,这些指标在该大

区内基本上可比且符合该区主体功能区划的需要;

对于可选指标,各地区可自由选择。这样,既有刚性

又有弹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规范指标选择。

31213 域值的合理确定 在合理选择了指标并采

取科学方法计算出结果后,会得出每一个主题功能

区空间单元的得分值,这些值是居于极大值和极小

值之间的一系列不连续的点,要把这些点根据值的

大小分为4类,从而确定4类功能区(这里称之为打

分法),是相当困难的 λψ。因为这些值差别并不大,

尤其在相邻功能区附近的值可能相差更小(如表1

中的a1n和a21),若按这样的方法划线,可能会造

表1 主体功能区划“打分法”

Tab11 D ividing the p 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by the score

主体功能区1 a11……a1n 主体功能区2

a21 (2)

主体功能区3

a31 (3)

主体功能区4

a41 (4)

注:a代表某空间单元经定量计算后的得分。

成“两个空间得分几乎一样,但却成为不同功能区”的情况,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呢?有学者提出“二分法”(表2) λζ,就是力图把依据“打分法”出现的“模糊地带”拿出来单独处理。笔者认为,可以把“打分法”和“二分法”结合起来,构建一种“距阵法”,即先对每个空间单元按照保护的价值和开发的价值分别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得分的大小建立距阵(表3),每一个空间单元都可以在距阵中找到相对合适的位置,对角线(即表3中虚线)附近的样本需要慎重对待,建议以定性法二次处理;远离对角线的样本则以其得分为主要划分依据,必要的话可以定性法二次处理。这样,可以把定性与定量方法完美结合,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又考虑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表2 主体功能区划“二分法”

Tab12 D ividing the p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by the dichot o my

保护、保存的价值(生态文化价值)

高中低

经济开发

价值(更主

要的应该

是潜在的

价值)

高严格论证后决定

优化开发区或

重点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中

限制开发区或

禁止开发区

慎重定性优化开发区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无所谓

注:引自吴殿廷“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若干问题”。

表3 主体功能区划“距阵法”

Tab13 D ividing the p 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by judg ment matrix

保护的价值(由大到小)

a11a12a13 (1)

a21a22a23 (2)

a31a32a33 (3)

…………………………

ai1ai2ai3 (i)

4 实施机制

主体功能区划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政策的空间落实过程,不同政策落实到不同空间,就可能带来社会不公,出现社会不公就会激发社会矛盾,这不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主体功能区划顺利实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公平性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必然的,也将会长期存在,主体功能区划不是要改变这一事实,甚至在部分区域有可能强化这一事实,但主体功能区划应促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城乡和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止[3]”,从而解决由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不公,这是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目的之一。

883

λψ λζ冯德显在“关于主体功能区确定的指标体系研究”中认为根据打分的结果来划分区间从而划分功能区,难度很大。吴殿廷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若干问题”报告中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二分法。

 5期李宪坡: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刍议

这就对主体功能区划提出了原则要求:避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并最大程度消除现有社会不公。一方面,避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就需要在区划过程中确保区划划分科学、合理、客观,避免“长官意志”和“专家意志”,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各利益集团充分交流,多谈判,多协调;另一方面,避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和消除现有不公都需要建立“补偿”机制。一是直接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λ{,由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把重点和优化开发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补偿到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口袋里去,至于“掏”多少,需要把4类功能区中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直到“掏”到天平基本平衡为止;二是间接补偿,即把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部分人口有计划、有步骤转移到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去,以此实现“从追求人均G DP在空间分布的相对均衡,转向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3]。

5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主体功能区划是指导我国区域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考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上仅就本课题的4个方面谈了粗浅的看法,尚有以下几个问题限于篇幅不能展开讨论,在此一并提出,希望能与专家学者作进一步讨论。

(1)主体功能区划应该是“终极蓝图式”规划,还是应该是“动态规划”?

(2)主体功能区划如何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其法律地位如何确定?在诸多规划中的地位又如何?

(3)在定量分析过程中,是用当前的调查统计数据,还是用规划期末的预测数据,或是两者的平均值?

(4)如何建立主体功能区划的反馈、评价与调整机制?

(5)主体功能区划要不要打破行政区界线?

文章到此,笔者深深感触到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性远比技术性重要,必须先研究制定好相应政策公布于众,即让人们明白“游戏规则”,然后再进行区划。由此看来,区划的依据除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还要加上政策引导,如果连政策都没有,“划者”和“被划者”又怎能知道“划”的后果如何呢?

参考文献:

[1]李军杰1确立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基本思路———兼论划分指

数的设计方案[J]1中国经贸导刊,2006(11):45-46.

[2]马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辅导读本)[M]1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12.

[3]马凯1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M]1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7.

A Study on Land Pr i n c i pa l Functi ona l Reg i ona li za ti on i n Ch i n a

L I Xian2po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Hunan U 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X iangtan411201,China) Abstract:P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is put for ward definitely in the outline of the Eleventh Nati onal Five2 year Plan,which is another i m portant measure for macr o2mani pulati on of the regi onal devel opment after i m p le men2 ting the policies of“the grand devel opment of western China,the renaissance of northeastern China,the rising of m iddle China and the encourage ment of eastern China t o take the lead in devel op ing economy”,the main pur pose is t o p r omote har moni ous devel opment bet w een different regi ons.The idea of p 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is a ne w concep t and ne w test.It is als o a kind of innovati on on theory and p ractice,in which there are many ne w p r ob2 le m s that need t o be res olved.I n this paper,basic p r oble m s of p rinci pal functi onal regi onalizati on are discussed fr om f our as pects,which are the concep t,the p r oject of regi onalizati on,the means of regi onal divisi on and the i m2 p le menting mechanis m.Three p r ojects f or regi onalizati on are br ought for ward,na mely designating fr om superi or rank t o subordinate,gathering data at different levels,and checking one another’s p r oject by the f oregoing t w o ways.The author als o discusses the ranks of the regi onal divisi on and the size of the s patial unit,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the selecti on of indexes,and the designati on of threshold value.

Key words:Princi pal functi on;Regi onalizati on;Theories and methods

983 λ{丁四保在“生态补偿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实现”中认为,“谁受益,谁补偿”应该成为主体功能区划中补偿机制的主要原则。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附件5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1. 开发:原意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劳动,以达到利用目的的活动。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发的含义已大大扩展,一切改变原始状态、自然景观的活动都称为开发。人才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也称为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中的开发,特指以陆地国土空间为对象,以集聚人口和经济为目的,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活动过程。 2. 主体功能: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就一定的空间单元提供产品的类别而言,要么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其他功能。 3.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从开发方式上,可以定义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从开发内容上,可以定义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 态功能区。从层级上,可以分为国家级层面和省级层面

4. 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一是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背景下,对国土空间开发进行的战略性谋划。二是今后各类涉及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性规划,是衔接协调各类相关规划的基本依据。三是具有约束性的规划,既要约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也要约束政府的行为。四是一种综合性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空间规划相比,范围更广、更原则。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设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5. 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其他建设用地空间。开发强度是优化、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最重要指标,各类主体功能区都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6.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国土空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稀缺资源。 7.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比例,城市空间中城市建设空间与工矿建设空间的比例等。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后很难改变,特别是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等变成工业和城市空间后,调整和恢复的难度和代价很大。 8.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居民点空间。工矿建设空间是指城镇居民点以外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名称 面积 (平方公里) 位置主要保护对象 北京百花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217.43门头沟区天然植被和野生动物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6延庆县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 物 天津古海岸与湿 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9.13 滨海新区、津南区、宁河县、 宝坻区 贝壳堤、牡蛎礁等古海岸遗迹 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天津蓟县中、上元 古界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 9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天津八仙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53.6蓟县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河北昌黎黄金海 岸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 300昌黎县沙质海岸及近海生态系统河北柳江盆地地 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95抚宁县 标准地质剖面、典型地质构造 等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8.33蔚县、涿鹿县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等 野生动植物 河北泥河湾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10.15阳原县、蔚县标准地层剖面及古生物化石河北大海陀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112.25赤城县森林生态系统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2.47兴隆县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猕猴等野 生动植物 河北茅荆坝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400.38隆化县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0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 野生动植物 河北围场红松洼 国家级自然保护 79.7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系统

区 河北滦河上游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506.37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河北衡水湖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187.87衡水市湿地生态系统及鸟类 山西阳城蟒河猕 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73阳城县 猕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 境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2 垣曲县、沁水县、翼城县、阳 城县 森林植被及勺鸡、猕猴、大鲵 等野生动物 山西芦芽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214.53宁武县、岢岚县、五寨县褐马鸡及其生境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6.17蒲县、隰县 褐马鸡、白皮松等野生动植物 及其生境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4.44交城县、方山县 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等 森林生态系统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85.77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 布市 森林生态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 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67.94阿鲁科尔沁旗 沙地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珍 稀鸟类 内蒙古赛罕乌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04巴林右旗 森林生态系统及马鹿等野生动 物 内蒙古达里诺尔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94.13克什克腾旗 湖泊湿地、草原生态系统及珍 稀鸟类 内蒙古白音敖包 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138.62克什克腾旗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等 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6.38宁城县 森林生态系统及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 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67.99敖汉旗 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 野生动植物 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1.83科尔沁左翼后旗 水曲柳及沟壑阔叶林生态系统 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147.7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伊金霍洛遗鸥及其生境湿地生态系统等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 【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财工[2016]384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6.12.05 【实施日期】2016.12.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 政策》的通知 (粤财工[2016]384号 2016年12月5日)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印发给你们,政策实施年限为2017-2020年,请抓紧组织实施。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财政厅反映。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创

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鼓励有技术含量的珠三角地区企业优先在省内梯度转移,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特制定本财政扶持政策。 一、目标任务 --引导珠三角相关企业(项目)向粤东西北转移。着力提升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推动珠三角先进生产力向粤东西北梯度转移。争取到2018年,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项目转移落户粤东西北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省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经济比重达到35%以上。到2020年,省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400亿元,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经济比重达到40%以上。 --引导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充分调动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鼓励珠三角企业将生产环节外移,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同时,推动新引进项目与当地原有产业联动发展,激发原有产业发展潜力,把产业共建引向深入,实现高水平转移。 --引导构建粤东西北创新型经济体系框架。增强粤东西北地区创新能力,建成引领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重要聚集区。争取到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主要创新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地区R&D经费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1.4%;到2020年,地区R&D经费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1.5%。 二、产业共建区域及适用企业 (一)适用地区。珠三角地区,指广州、珠海、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粤东西北地区,指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 (二)适用省产业园。指经省批准设立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及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园区(含依托园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项目)。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对全国定位 第一层次:【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 1、——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发展首都经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强化创新功能,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的建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2、——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化创新能力和现代服务功能,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长江流域和全国发展的能力。 3、——增强广州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国际大都市。 第二层次:【大区域中心】天津、重庆、深圳、成都、西安 1、——提升天津的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构筑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2、——增强深圳科技研发和高端服务功能,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3、——构建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以“一小时经济圈”地区为重点,以主要交通干线和长江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强化重庆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先进制造和综合服务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商贸物流中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4、——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文化教育中心。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作者:樊杰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来源:地理学报 ISSN:0375-5444 年:2015 卷:070 期:002 页码:186-201 页数:16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区域政策;中国摘要: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程,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从3.48%增加

到3.91%;按照省区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优化、重点、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结合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民生质量等相关分析,给出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划方案校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原则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原则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因此,我国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基本上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角度出发。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变,也是“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首先应该对一些事关主体功能区划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给予深入研究和探讨。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原则 1.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 区划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全国土覆盖的概念,主体功能区划从长远看也应该实现国土的全覆盖。国外的标准区域,如美国的经济区域(EA)、欧盟的NUTS,主要是为区域统计和监管提供基本信息,因而是国土全覆盖的。但是,问题地区的确定,如膨胀区、萧条区、落后区的划分,主要是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服务,往往是国土部分覆盖的。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政府的财力、管理能力和手段有限,现阶段的主体功能区划可以考虑按照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进行。也就是说,确定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标准后,只有符合标准的区域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他区域目前并不进入,待以后时机成熟调整标准后逐步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内。

这样划分的目的就是使得最重要、最典型的区域而不是所有区域都纳入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有利于政府根据现阶段能力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可行的分类政策,确保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效。同时,也可以回答“四类主体功能区不能概括所有类型地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之外再加上一类潜力开发地区或者保留开发地区”等等的观点和争论。 2.适度突破行政区的原则 我国地区经济是一个以行政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分割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目前的行政区划是综合考虑历史沿革、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烙印,有些地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涉及到利益分配、权利调整、民族宗教等敏感性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及时调整。 主体功能区划从理论上讲应该不囿于行政区划,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自然和经济要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区划方案,发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协调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主体功能区划打破行政区,尽管理论上科学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中相关的政策没有实施主体,很难得到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行。因此,主体功能区划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托现有的行政区划,照顾到现有的行政区边界,在局部一些区域适度打破行政区,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 3.自上而下的原则

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1 —

二零一三年八月— 2 —

目录 序言 (7) 一、规划背景 (8) (一)自然状况 (8) (二)发展基础 (9) (三)面临问题 (10)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任务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规划原则 (12) (三)协调关系 (13) (四)功能分类 (14) (五)目标任务 (16) (六)战略格局 (19) 三、肇庆市域范围主体功能区 (19) (一)优化开发区域 (22) (二)重点开发区域 (25) (三)生态发展区域 (29) (四)禁止开发区域 (33) 四、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布局 (37) (一)端州区 (38) — 3 —

(二)鼎湖区 (39) (三)四会市 (40) (四)高要市 (41) (五)广宁县 (43) (六)德庆县 (44) (七)封开县 (45) (八)怀集县 (47) (九)肇庆高新区 (48) (十)肇庆新区 (49) 五、绩效考核评价 (50) (一)优化开发区域 (51) (二)重点开发区域 (51) (三)生态发展区域 (52) (四)禁止开发区域 (52) 六、规划实施 (52) (一)政策保障 (52) (二)市级职能部门职责 (55) (三)县(市、区)人民政府职责 (58) (四)监测评估 (59) 附录一:肇庆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一) (60) 附录二:肇庆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二) (62) 附图: — 4 —

(一)肇庆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二)肇庆市重点发展区域战略格局示意图 (三)肇庆市综合交通战略格局示意图 (四)肇庆市重点产业园区分布示意图 (五)肇庆市重点城镇扩容提质区域分布示意图 (六)肇庆市重点农业特色园区分布示意图 (七)肇庆市建设用地分布图 (八)肇庆市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图 (九)肇庆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十)肇庆市开发强度分布图 (十一)肇庆市可利用资源占县区比重图 (十二)肇庆市生态敏感性分区示意图 (十三)端州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四)鼎湖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五)四会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六)高要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七)广宁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八)德庆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十九)封开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二十)怀集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二十一)肇庆高新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二十二)肇庆新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 5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时间:2011-08-29 22:46来源:中国经济网点击: 213次 2010年底,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我国过去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新规划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许正中教授为我们深入讲解 2010年底,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规划》明确我国将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 科技部国家区域经济规划委托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我国过去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新规划将如何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重大战略举措?将如何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空间单元过大,发展不应齐头并进 几千年来,我国的国土开发都是以农业为主,即使近代工业化有了较大发展,但实际全国发展并不平衡。按照以往的规划,从政策上将全国划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四个经济板块。但是按照这样的空间划分,在制定并实施政策的时候,“空间单元”太大,而且不具有差异性。比如西部12个省,四川的条件和西藏的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又比如内蒙古,东西幅度几千公里,条件几乎不完全一样,要给予这些地区同样的政策是不合适的,这是空间单元的问题。

另外,全国各地的发展也是齐头并进,区域缺乏核心,齐头并进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抓,没有差异化、没有特色。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大约60%多的人生活在离海岸线一百公里以内,而这样的大城市群支撑着一半以上的GDP。虽然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极使一些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还没有发挥。目前,我国以省为单位进行规划,各省、市、乡、县都发展经济,齐头并进,却无法实现良好的效果。 空间规划代替时间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以往五年规划最大的区别就是主体功能区的推行,这是第一次以空间规划替代时间规划。从“一五”到“十一五”,都是以时间为轴来布局。而“十二五”不仅有时间规划,还有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这是中央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布局。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气候、人口等对中国的国土重新进行规划。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农业社会是以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而随着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作用明显降低,在每一块土地上都承载人口、经济和环境已经变得不可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追赶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环境大量的浪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要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于是,主体功能区的概念被提出,它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把整个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优化开发区主要是指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等,这些地区规模性开发强度已经很大,深圳达到40%多,北京也有20%多,而日本、荷兰的开发强度是百分之十几,英国仅有6%。而这三个城市群的面积占国土的14%,人口也占14%,GDP却占了将近40%。这些地区的开发强度过大,需要优化结构发展。 重点开发区要解决的是增长的问题,规划以中西部为主划分了十大城市群,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可以承接禁止开发区转移来的人口,有条件聚集发展经济。限制开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区,一方面要集约化,另一方面又要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既要调节生态,又要提供产品、保障人居。禁止开发区并不是禁止发展,而是需要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比如三江源水源地、历史文化遗产、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等。 按照过去的发展思路,表面看我们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却会突然发现,我们各方面的资源都存在短缺现象。过去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空间规划代替时间规划,以空间为主进行时序开发,这是基于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划分

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划分 一、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除去基本农田后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一)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哈大齐地区和牡绥地区城市带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 该区域包括哈大齐地区和牡绥地区城市带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共58个区(市)、镇(乡、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除去基本农田后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医药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生物产业基地,东北地区陆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哈大齐工业走廊 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以齐齐哈尔、大庆为重要支撑,以主要交通走廊为主轴的空间开发格局。 (1)哈尔滨。 主要指哈尔滨市辖区,包括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和阿城区。 (2)齐齐哈尔。 主要指齐齐哈尔市辖区,包括建华区、龙沙区、铁锋区、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和碾子山区。 (3)大庆。 主要指大庆市辖区,包括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和红岗区。 (4)重点开发城镇 主要指哈大齐工业走廊毗邻的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包括宾县宾州镇、宾西镇和居仁镇、双城市双城镇、周家镇和新兴满族乡、巴彦县巴彦镇和兴隆镇、依兰县依兰镇和达连河镇、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林甸县林甸镇和花园镇、肇源县肇源镇和新站镇、肇州县兴城

镇和肇州镇、讷河市雨亭街道办事处和拉哈镇、克山县克山镇、克东县克东镇和宝泉镇、拜泉县拜泉镇、泰来县泰来镇、龙江县白山乡和哈拉海乡、富裕县友谊乡和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依安县依安镇、肇东市五站镇和宋站镇、安达市任民镇和卧里屯乡等33个镇(乡)。 2、牡绥地区 以牡丹江市为中心,强化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绥芬河口岸功能,打造重要的国际贸易物流节点和对外合作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全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 (1)牡丹江。 主要指牡丹江市辖区,包括东安区、阳明区、爱民区和西安区。 (2)绥芬河。 (二)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绥化市建成区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 该区域包括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绥化市建成区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共有51个区、镇(乡)。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除去基本农田后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功能定位:全省重要的能源、电力和煤化工基地,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生物产业基地,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和物流基地,重要的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 1、东部煤电化基地 以佳木斯、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为区域中心城市,以能源与煤化工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建设我省东部重要经济增长极。 (1)佳木斯。 主要指佳木斯市辖区,包括前进区、向阳区、东风区和郊区。 (2)鸡西。 主要指鸡西市辖区,包括鸡冠区、恒山区、滴道区、梨树区、城子河区和麻山区。 (3)双鸭山。 主要指双鸭山市辖区,包括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664835.html, 2010年07月16日13:22 南风窗 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 文_本刊记者许圣如发自广州 广袤丰饶的中国西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7月5日,高规格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无疑是最强的冲锋号,而在这之前的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则是猛烈的催化剂,生态补偿机制、优先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会从制度上为西部开发“准备充足的钱粮”。 “这是国家在空间开发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是中国的一个独创。”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规划既指引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又设定了一个保护国土及生态环境的底线,而这条底线是直接划定到行政边界的硬性规定,不给地方政府太多的模糊空间。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研究员认为,《规划》选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通过,意味着《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即将发挥重要作用,“弥补传统国土管治模式的缺点、制约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非理性政绩观,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新的整体规划,为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各区域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全国主体功能区将分层次推进,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将选取30%左右的国土,分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其余的全部国土由省级划定主体功能区。 “这是对目前地方政绩考评体系的一个有力纠正。”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分析,中国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绩考评上基本上是一个标准,没能充分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的特殊省情、市情、县情。比如有些地区过度开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不过,竹立家特别注意到一些地方,把“限制开发”类改为“生态发展类”。“这样的一个改动,事实上意味着政策的松动,仍在强调发展,这是很危险的,多米诺骨牌一路松动下去,最后很可能回到不顾生态,经济发展至上的老路上来。” 重构经济新地图? 其实,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就充斥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甚至中央部门之间的博弈。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规划》形成初稿,3年后获通过。之所以经过长时间酝酿慎重推出,除了涉及繁琐的核算和制度因素外,还牵涉各个地区的发展利益,涉及各个部门政策的调整。 牛凤瑞表示,经济转型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及事权的下放,导致了地方政府围绕地区GDP的税收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激励和冲动,形成了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地方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格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就是给地方政府戴上绳索,不可以信马由缰。”

珠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文本(201309)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珠海市概况 (3) 第二节国土开发现状与问题 (4) 第三节面临机遇与挑战 (6) 第四节上位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珠海的定位及要求 (8) 第二章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战略格局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4) 第二节开发理念与主体功能区分类 (15) 第三节主要目标 (17) 第四节战略格局 (19) 第三章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布局 (25) 第一节提升完善区 (26) 第二节集聚发展区 (27) 第三节生态发展区 (30) 第四节禁止开发区 (32) 第五节各区主体功能定位 (36) 第四章政策与绩效考核 (37) 第一节财政政策 (37) 第二节投资政策 (38) 第三节产业政策 (40) 第四节土地政策 (42)

第五节人口政策 (43) 第六节环境政策 (44) 第七节绩效考核 (46) 第五章重大行动计划 (48) 第一节宜居珠海建设计划 (48) 第二节城市发展新格局构建计划 (50) 第三节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计划 (51) 第四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计划 (52) 第六章规划实施 (54) 第一节市有关部门的职责 (54) 第二节区级人民政府职责 (55) 第三节镇级人民政府职责 (56) 附件1 珠海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单及范围 (57) 附件2珠海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单及范围 (60) 附件3图集 (65)

前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珠海市除部分区域为禁止开发区域外,总体划入优化开发区。《珠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对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化和落实,对构建宜居珠海、美丽珠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打破行政界线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方面客观评价珠海市的国土空间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划分出全市的各类主体功能片区;并进一步落实到镇(街道)范围,以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规划》范围为珠海市行政辖区范围,全境约7653km2。其中,陆域面积1711.2km2,海域面积约5941.8km2(海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按《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执行)。《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但规划任务更为长远,规划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规划》主要依据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海市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精简版 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 一、环渤海地区 (一)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二)辽中南地区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三)山东半岛地区。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

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提升南京、杭州的长江三角洲两翼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文化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优化提升沪宁沪杭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建设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建设旅游休闲基地。 ——强化宁波、苏州、无锡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 ——增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互补,提高竞争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加强沿江、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以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宜溧山区、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 包括广东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构建有 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 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综 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发布日期:2011-6-9]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区域范围 面积 (平方公 里) 人口 (万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 鄂伦春自治旗、阿尔山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 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 黑龙江省:北安市、逊克县、伊春区、南岔区、友 好区、西林区、翠峦区、新青区、美溪区、金山屯 区、五营区、乌马河区、汤旺河区、带岭区、乌伊 岭区、红星区、上甘岭区、铁力市、通河县、甘南 县、庆安县、绥棱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 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嘉荫县、 孙吴县、爱辉区、嫩江县、五大连池市、木兰县 346997711.7 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吉林省:临江市、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浑 江区、江源区、敦化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靖宇县 黑龙江省:方正县、穆棱市、海林市、宁安市、东 宁县、林口县、延寿县、五常市、尚志市 111857637.3 阿尔泰山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11769960

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青海省:同德县、兴海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 治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 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 县、曲麻莱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 35339472.3 若尔盖草原 湿地生态功 能区 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2851418.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甘肃省: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 县、夏河县、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保 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3827155.5 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甘肃省:永登县、永昌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 裕固族自治县(不包括北部区块)、民乐县、肃北 蒙古族自治县(不包括北部区块)、阿克塞哈萨克 族自治县、中牧山丹马场、民勤县、山丹县、古浪 县 青海省:天峻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 县 185194240.7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江西省: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龙南县、全南 县、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井冈山市 湖南省:宜章县、临武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 县、双牌县、桂东县、汝城县、嘉禾县、炎陵县 667721234

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_中国地形图.jpg (178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2_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jpg (175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3_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jpg (172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4_生态脆弱性评价图.jpg (209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5_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jpg (157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6_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jpg (152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7_开发区分布图.jpg (187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8_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jpg

(213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9_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jpg (191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0_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jpg (177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1_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jpg (249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2_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jpg (193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3_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jpg (163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4_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jpg (148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5_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jpg (168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6_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jpg (169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7_生态重要性评价图.jpg (210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8_人口集聚度评价图.jpg (158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9_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jpg (149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20_交通优势度评价图.jpg (146KB)[本篇全文] [回复文章] [本篇作者:i3721pp] [回信给作者]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分享到搜狐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2发信人: i3721pp (第十个马拉松.出发), 信区: Picture 标题: Re: 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发信站: 水木社区(Thu Jan 23 12:01:33 2014), 站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表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广东省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广东省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一、产业转移空间布局 二、农业开发战略格局 三、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 四、现代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五、广东省能源重大项目布局 六、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集

一、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一核(转出地核心圈);三圈(产业转移圈层形态);五轴(产业转移轨迹);五块(产业转移空间具体形态) ○“一核”:即指珠三角核心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具体指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和中山六市。发挥珠三角核心区要发挥对全省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 ○“三圈”:是指珠三角核心区转出产业向外扩散落点时遵循的三个梯度序列。第一个圈层是珠三角边缘层,主要承接珠三角核心区的技术及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是珠三角内部的产业转移。第二圈层是近地发展层,主要承接对区位及交通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且对珠三角核心区的主导产业具有粘合效应的配套产业(产品)。第三圈层是延伸拓展层,主要承接要求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技术含量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以延伸市场为目的的产业(产品),以及发展对港口等交通条件要求高的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 ○“五轴”:是指由珠三角转移而出的产业顺延一定的轴线向外落点,从而在省内形成相对密集的五条产业转移密集轴线。分别接入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区,并把客家主要集聚地与珠三角经济区连接起来,同时加强与广西、云南、贵州的运输往来,促进“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五块”:是指通过全省产业转移的推进,产业布局将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区域划分基础上,依据新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布局特征,把原北部山区区域中与珠三角核心区相邻,交通网络较好,区位及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独立划分出来作为中部板块,从而形成五个主要经济块状地带。这五个经济块地带分别是珠三角地区、东翼块、西翼块、中部块和北部块。 一核、三圈、五轴布局图如下: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分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单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和探索,也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我国今后区域开发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区域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双重约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资源缓解承载力的重要途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 尽管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空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可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多集中在中东部,而西部地区多是高原、山地、沙漠等难以利用的空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53%,许多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矿产、水、生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地域差异大,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600 多座城市中有400 多座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100 多座城市严重缺水;随着经济发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等问题的出现,已经给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部分地区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区域承载能力,开始出现了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不协调,有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发展条件较好,没有聚集相应的人口规模;有些地区却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开发强度的增加,资源环境开始不堪重负;有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却聚集了相对较多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给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造成相当的压力。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最终需要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效配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征求意见稿)“即将在2010年颁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广东的科学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一手促成《规划》出台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则对此充满期望。 《规划》在分析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了广东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和开发策略,在全省范围内划分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四大功能区

1、优化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区域分布:包括珠三角核心区28个县(市、区)。 发展方向:到2020年,本区域集聚的经济规模占全省的比重维持在70%左右,总人口占4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城市空间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左右。 绩效考核: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的评价。 2、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全省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区,珠三角核心区产业重点转移区。 区域分布:包括珠三角外围片区15个县、粤东沿海片区16个县、粤西沿海片区18个县和山区点状片区15个县。 发展方向:到2020年,该区域集聚的经济规模占全省的28%左右,总人口占全省5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城市空间人口达到每平方公里9000人左右。

绩效考核: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突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考核。 3、生态发展区域 功能定位: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区域分布:包括北江上游片区12个县、东江上游片区6个县、韩江上游片区7个县、鉴江上游片区的信宜市、西江流域片区的封开和郁南2个县、海岛型片区的南澳县。 发展方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在不损害生态功能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度发展资源开采、旅游等产业,重点发展中心镇,引导超载人口逐步向重点开发区域有序转移。 主要目标: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林地面积18%,形成以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100%。人口总量减少,力争完成300万的生态移民目标,总人口占全省比重从13.4%降到10%以下。 绩效考核: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 4、禁止开发区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