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幽灵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结合体,是正在形成的肉体,是精神的某种现象和肉身的形式。”

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德里达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遗产中,其批判精神是最有活力的部分,而方法论是最有价值的本质的方面,批判精神通过方法论体现出来,方法论的价值通过批判体现出来,而解构本身就是一种方法,“除了是一种激进化之外,解构活动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或主旨”,“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激进化的做法可以被称作是一种解构”。这就是说,批判、解构和方法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具有同样的功能。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德里达认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永远是“绝对地和整个地确定的”,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过时,我们必须继承;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要继承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种方法,而是其完整的方法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绝对地和整个地确定的”,而方法论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以,马克思主义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在这一意义上,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

透视《马克思的幽灵》,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即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或者承认,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你产生影响,所以人们“都是具有某种哲学和科学形式的谋划或者说允诺的绝对独特性的继承人”。用伊格尔顿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像达尔文思想或弗洛伊德思想一样,已经与现代文明交融在一起,像牛顿对于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一样,已成了我们‘历史无意识’中的一大部分”。德里达由此认为,“资本主义所能做的只能是否认这一不可否认的东西本身:一个永远也不会死亡的鬼魂,一个总是要到来或复活的鬼魂”。的确如此。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现在已经不是人们需要不需要它的问题,而是它早已客观存在并必然对人们产生影响的问题了。从总体上看,以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和当代意义,这是德里达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的幽灵》的主导思想,这也是《马克思的幽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德里达通过对当代世界的资本主义新秩序“新国际”的分析,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对“新国际”神话的解构功能和当代意义。所以,《马克思的幽灵》指出:“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所欲继承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德里达看来,自我批判、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在时代不断变换,而时代精神却在趋于唯物主义的惰性和沾沾自喜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这种批判精神才能解释当代之恩主义世界的真实目的。

《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对于一种幻觉性的幽灵真正被摧毁的,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例如皇帝、国家、宗教的外在,而不可以真正摧毁它们。让我继续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起初法国大革命以宗教革命形势展开的政治革命,起初人们对宗教怀有深深敌意,但是在结果中人们对宗教的憎恨却又是最快消失的,他们真正关注的是他们的利益。而一个民族没有宗教作为精神寄托是可怕的,所以在法国大革命后期人们又重新继续先前的宗教信仰。显然,宗教是深深扎根于人

们心中的,纵使经过革命的摧毁它华丽的形式,但它仍是屹立不倒的。因此,马克思反对这些形式性的毁灭而举行的“哀悼活动”,因为哀悼活动会使已失去形体的事物又重新建立,甚至它的形象比先前的更加具体、更加真实。

“一旦有了生产,就有了拜物教;理想化,自主化和自动化,去物质和幽灵的形体化,与所有工作同样久远的哀悼工作,等等。”马克思认为必须把这种同样久远性限制在商品生产上。哀悼的工作需要立足的是哀悼的对象、哀悼对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哀悼的角度。哀悼的对象,例如国家、民族、国际法,采取一种原始形式的宗教回归——通过把技术科学或通信技术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相关的人全都集中在同一个问题上,一呼百应,从而使“哀悼活动”产生对社会影响。显然,革命是哀悼活动的最终形式。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作品是深奥的,我们切不可相信其意义会在“白纸黑字”里纯粹、单一地显示。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一系列的能指,意义在无限的延异中延宕——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德里达的文字时必要的思想准备。毫无疑问,我们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前提下谈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但是,马克思“文本”的意义并非确定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经发现便可无限期地运用的东西,我们应随着时代的变换,不断地体认马克思“文本”的时代精神。历史是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名称,永远向发展新理论体系的可能性敞开着。如果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那么,它便是一门历史科学。从它公理确立的那一刻起便开放自身,从而在历史运动中发展自身;它的公理总是即时的,因为历史是一个变化、修正和发展的领域,它的目的是开放。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第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意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矛盾评价《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她是带着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去写《呼兰河传》的。她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她深刻体会着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她亲眼目睹者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她不注重华丽的词语,却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虽然他们语言极其简单,但包涵着深刻的意义;虽然他们的语言充满童趣,但还是掩饰不了童年的凄凉;虽然他们的语言诙谐幽默,但还是突出了封建社会的压迫,我们是新时代的花朵,我们的生活的多姿多彩,过的有声有色,这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透彻出童年的寂寞。 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在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二: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呼兰河传》我觉得,《呼兰河传》这本书正如那些评论家所说,用一句话来说:这是本好书! 有的人的童年是快乐的,有的人的童年是惊险的……萧红的童年也是快乐的。 她生活在呼兰河,她的家乡带给她许多乐趣如:她的爷爷,那储藏室……她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时代,连吃一块豆腐都可以多吃掉两碗饭。还相传有个人破产了都还要吃一块豆腐。她还很喜欢与祖父在一起念诗,那时祖父说一句,就解释一句。萧红会问许多的问题。后来萧红对团圆媳妇很感兴趣,但知道她是一个小姑娘就没兴趣了,后来萧红想和她玩,但是团圆媳妇的家人不让…… 《呼兰河传》讲的内容与现在无关,对未来也无关,只是萧红对童年的回忆罢了。她没放大美和丑,也没缩小美和丑。呼兰河里的人有时善良,有时邪恶,有时丑恶,有时纯真。它还是一部东北民间文化的说明书,让我们知道了上个世纪的风土人情。 《呼兰河传》它不光是一部好书,还是一本让人可以穿越时空去领略上个世纪的风土人情的旅行书! 第二篇:《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一:童年 ——读《呼兰河传》有感

马克思的幽灵

《马克思的幽灵》读后感 《马克思的幽灵》是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里,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它的思想主旨是:马克思的幽灵不会消逝,马克思主义没有死亡,更没有过时,它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精神,要接受并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批判精神,认识它鲜活的现实意义,实现其当代化。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的第一章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他说:“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确已是一个摆在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面前的问题了。”诚如他所言,当今世界上许多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同情者还是其反对者都在考虑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德里达指出,马克思的幽灵不会消逝,马克思主义没有死亡,而且决不会死亡(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称为“幽灵”;马克思主义有各种各样的精神,而“马克思的幽灵”是其总称)。是的,我们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我们对马克思的遗产要继承,而且必须有所选择地继承。今天的形势与马克思创立自己学说时的形势相比,已有很多不同了,所以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学说中许多东西已过时了。 但马克思在活着的时候,他就警告后人不要把自己的学说当作教条,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变革。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警告后人要对自己的学说不断地加以变革,主要是他们认识到,在他们的设计程序之外还会出现他们无法预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政治格局,因此他们的思想必然会出现不足或缺陷而须加以重整和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政治格局如今终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继承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种方法或那一种方法,而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完整的方法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一点是德里达论证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依据和主要出发点,也是他的《马克思的幽灵》一书最给人以启发之处。《马克思的幽灵》第一章后半部分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对当代人的影响,也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现实性问题这一论证的重心之所在,它说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今天它仍然在影响着人们;共产主义的旗帜也没有倒下,它仍然是当代人值得追求的目标。“值此在一种新的世界紊乱试图安置它的新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位置之际,任何断然的否认都无法摆脱马克思的所有各种幽灵们的纠缠。”这就是说,力图摆脱紊乱的当今新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管它们如何否定马克思主义,它总摆脱不了马克思主义对它的影响。如德里达所言,当今以美国的霸权统治为特征的“新世界秩序”也未能超越马克思当年所诊断的范围。 德里达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幽灵是不会消逝的,从而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死去。他说:“由于这样一种密谋(指围剿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今天在一片震耳欲聋的普遍赞成声中坚持认为它所说的确已经死去的东西实际上将永远死去,因此就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怀疑。它想在让我们入睡的地方将我们唤醒。……幽灵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幽灵的生产方式!”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既然已成为一种幽灵,它总是处于来临的状态,总具有自身在场的丰富性,从而就不是随便所能驱赶、所能否定得了的。正如马克思本人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幽灵的多样性,认为幽灵们也是说不同的语言,穿不同的民族服装,这种多样性决定了其显形的方式必然也是多样性的。他强调,把共产党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的消逝直接等同起来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的曲解基础上的一种错误认识。本质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幽灵就是将来,它总归会到来,它仅仅只现身为能够到来或回来的东西。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死去,它是具有现实性的幽灵。 书中作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人类文化的遗产,并把马克思主义遗产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认为其现实意义就是它可以成为当代人分析、批判当代社会最有力的武器。现实世界里,有些人即使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内容不感兴趣,但面对马克思义的批判精神人们不能不接受,因为现代人离不开这种批判精神的鼓励。德里达以下的这段话更明确:“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在今天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这笔人类文化遗产面前,任何人都是无法回避的,任何人都无法绕过它而独立活动。人们不但要忠实于马克思义的批判精神,

德里达

德里达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是法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e)和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e)思想家。由于他对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原则的抗争和叛逆,由于他不愿意使自己陷入传统文化的种种惯例的“陷阱”之中,德里达始终宁愿让自己表现出含糊不清的身份。他认为,他自己越是不确定,就越远离传统文化的范围。德里达曾经反复说,历来传统文化所玩弄的最拿手的伎俩,就是首先把某个人界定为具有某种确定身份的人,因为通过身份的确定,传统文化就可以把它的对象控制住。在这一点上,德里达同福柯几乎完全具有同一种叛逆性格。 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郊外的一个偏僻小镇上。他父亲出身晦暗,据说兼有犹太人和东方人的血统。德里达自小饱受战乱之苦。由于犹太背景,他小小年纪竟被赶出学校。二战后,殖民地矛盾激化,种族冲突一触即发。孤独与恐惧中,德里达爱上了文学,特别是萨特的哲理小说。 中学会考后,他发誓逃离家乡,远走高飞。如何实现梦想呢?收音机里传来升学指导老师的声音:他教过一个名叫加缪的中学生。这个人因为考上巴黎高师,扬名天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里达当即报名,进入报考高师的预备班。复习一年后,这个19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投入了生死之战。他一考不中,几乎精神崩溃。绝境中他奋起再战,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一条追求梦想的不归路。 升入高师的德里达,跟随著名哲学家伊波利特、阿尔都塞,日夜攻读马克思、尼采、3H (即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同事钻研萨特、马拉美、布朗肖、巴塔耶的文学理论。1956年获得高等院校哲学教师文凭资格之后,他到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短期研究,并开始翻译和批判胡塞尔的《几何学史》。 在英美期间,他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美现代派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等人的文学作品,使他有机会将乔伊斯等人的后现代文学写作风格,同法国波德里亚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同马拉美、布朗肖、巴塔耶的文学语言结构创作活动相比较,为德里达后期有关文本和语音中心主义的结构理论创作做了准备。 1957年至1959年德里达应征入伍,,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参加正在残酷进行的侵略战争。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战争,而只是以教师身份为军人子弟教授法语。他的左倾的革命情绪同战争格格不入,使他在50年代末犯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塔筒当时兴起于整个法国的反战青年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这也成为他此后长期批判传统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历史基础。 从1960年到1964年,德里达任教于巴黎大学哲学系。1965年至1984年返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教。德里达任教期间,并没有受到上级和同仁的重视,以至于他在巴黎大学和高等师范学院一直没能获得教授正式职务,始终都是“高级讲师”而已。 德里达不仅在哲学领域,而且也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不断探索批判传统和创新的可能性。从60年代到80年代,德里达在从事哲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和评论,同法国国内外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们积极深入讨论有关文本和文学艺术创作的问题,使他成为7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家。 1966年他受旅美的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勒耐·吉拉尔(Rene Girard,1923- )的邀请,到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同保罗·德·曼、拉康、罗兰·巴特、伊波利特和戈德曼等人相遇。德里达此次访美,奠定了此后他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在国际上更早地比在法国国内成名的话,那么,他在美国的此次学术访问,就是大象她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的真正起点。 1967年是德里达结构主义理论创作的大丰收年。这一年,他在法国这哲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论延异》(La difference)的著名论文。同时他又发表了三本重要著作: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读书报告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读书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日期:2012年12月29日 成绩:

摘要: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弹性体由于外力或温度改变等 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确定弹性体的各质点应力、应变和位移的目的就是确定构件设计中强度和刚度指标,以此用来解决实际工程结构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弹性力学需解决的是满足边界条件的高阶多变量偏微分方程,在数学上求解困难,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基础是弹性力学,而方程求解的原理是采用加权残值法或泛函极值原理,实现的方法是数值离散技术,最后的技术载体是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因此,有限元分析的主体内容包括:基本变量和力学方程、数学求解原理、离散结构和连续体的有 限元分析实现、各种应用领域、分析中的建模技巧、分析实现的软件平台。[]1关键词:弹性力学有限元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一、前言 工程分析是产品开发的基本任务之一,而CAE是CAD/CAM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弹性力学是工程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来解决实际工程结构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同时也是有限元方法的力学基础。而有限元分析方法是CAE 中的一种重要手顿。 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指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进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模拟工程或产品未来的状态和运行状态,及早地发现设计缺陷,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准确地说,CAE是指工程设计中的分析计算与分析仿真,具体包括工程数值分析、结构与过程优化设计、强度与寿命评估、运动/动力学仿真。 广义地讲,计算机辅助工程是有关设计制造、工程分析、仿真、实验及信息分析处理,以及相应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DBMS)在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的综合系统。狭义地讲,CAE主要是指CAE环节的工作和系统。 CAE的核心技术为有限元分析技术,核心应用是虚拟样机。有限元方法是用于求解各类工程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应力分析之中的稳态、瞬态、线性或非线性问题以及热传导、流体流动和电磁学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 析。[]2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的主要内容、相关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的应用现状、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还介绍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有限元法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及其举例。 二、学习内容 1、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弹性体由于外力或温度改变等原因

读《呼兰河传》有感1000字

《呼兰河传》把人带到遥远的回忆里。似乎亲身来到了 灰色、平静的边境小城,土得掉渣却如诗如画。 旧时的景象和人物在灵巧别致的笔下活了起来:冻裂了一切的寒冬、卖馒头的老头、街道中间的深炕、后园子、爱看热闹爱传瞎话的小镇居民、大神、道士、小工、童养媳。 《呼兰河传》的结构是越轨的,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确定的主角,没有固定的主题,不是小说也不全是回忆,就这样散散乱乱、随心所欲地挥笔而去,却一路带着你走进忧伤、敏感、无助而又凄美的女性世界。能一气读完的书已经极少,能一气读完的文学艺术品则少之又少,超越偏见读完《呼兰河传》是一种幸运。 书中的人物定格在脑海深处,超越时空他们仍然处处存在着,善良而冷漠的爷爷、开朗却无助的小团圆媳妇、勇敢而苦命的冯歪嘴、爱面子又委曲求全的有二爷。正是这普便的人性描写,使《呼兰河传》历久弥新,位列《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第九名当之无愧。 然而《呼兰河传》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萧红朴实、独特、细腻、真切的文笔,有什么故事能比作家的文笔更吸引人呢?受萧红影响而走向汉学之路的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如此评价萧红:"萧红是一个好画家,她的文字简单朴素,不华丽,但阅读她的作品仿佛身临其境,闭着眼睛就能看到她笔下描绘的那个地方,她是用文字绘画的好作家。"这位曾把萧红作为博士研究课题的汉学家说出了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可惜的是这位极具天分的女作家命运悲苦,31岁就离开了人世。 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我为第二故乡哈尔滨的呼兰城曾经有一位这样独特的作家而感到骄傲,这位义无反顾追求女性自由的萧红值得被人们永远铭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儿时后园子的描写似乎正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德里达_异延_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理论启示

2008年11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08第35卷第6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Vol.35No.6 德里达“异延”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理论启示 彭桂芝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从“异延”的内涵和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可以看出:任何语言符号的组成要素都不是自足的,而是与周围其他成分有着漫无头绪的复杂关系,既带有其他符号的印迹,但又彼此有别,并在形成差异时突显自身的价值。由这一逻辑出发,延伸到由符号构成的文本那里,很自然,德里达得出了作品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结论。因此,德里达否认原文与译文的区分,认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共生”的关系,是一种延续和创生的关系。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在德里达看来,“有调节的转换”比“翻译”这个术语更能反映翻译的特性,这是因为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纯粹的所指。因而德里达“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由于原文意义不可能确定,因而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修改和转换,使原文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 [关键词]德里达;异延;解构主义;翻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6-0116-04 因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巨著的出版而宣告确立的解构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最为强劲的思维之一。“从解构‘在场’(presence)和颠覆程序入手,德里达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另一方面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瓦解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主义”[1]277。以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差异论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本体差异论为基础,德里达不断对其加以引申和发挥,独创了“异延”论;进而把这一概念引入解构主义,建立起“异延解构哲学”;并与福柯(Michel Foucault)、巴特尔(Roland Barthes)及美国的德曼(Paul de Man)等著名翻译家相互呼应[1]276,把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异延”解构主义的翻译观。 一、德里达的“异延”内涵 “异延”(différance)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利用文字游戏从他的三大巨著中创造出的。“从词源上看,différance是从difference演变而来。英文difference和法语différence都源于拉丁文differre。但只包涵拉丁文differre中的第一层含义:即‘差别、区别、不同’,并没有包含第二层含义。因而德里达自创différance 一词涵盖了拉丁文differre的双重含义”[1]280。 关于“异延”的这种写法,德里达这样说:“异延一词中的字母a表明主动状态与被动状态的不确定,而且这种不确定也不再受二元对立的控制和组建。”[2]27具体地说,“异延”表明符号总是“区分”和“延搁”的双重运动:在空间(共时态)上,符号总是为其他符号所限定,具有“非同一的,与其他符号相区别的意义”[3]31,使词的意义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有赖于其他符号,而只能在语境关系的区别中决定;在时间(历态)上,符号是一系列差异区分的产物,总是延搁所指的在场,“使意欲暂时不能得到实现或满足,把意义意欲付诸实践时所用的方法抹煞或减弱其效果”[3]131,[1]281。由此可见,“异延”是一种原型差异,意味着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迟。如同德里达在《哲学的边缘》中所说:“‘异延’可以被认为用来表明一种构成的、生产的和本原的因果性,表明可能产生或者构成不同事物和差异的断裂和分化的过程。”[2]8 二、“异延”解构主义的核心本质 1.“异延”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德里达的“异延”解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 [收稿日期]2008-05-21 [作者简介]彭桂芝(1965-),女,湖北安陆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 读书报告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 学习完本门课程和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我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如下: 1. (1)结构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2)主要理论分析 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只是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 (3)数学模型 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集聚质量法:把结构的分布质量集聚于一系列离散的质点或块,而把结构本身看作是仅具有弹性性能的无质量系统。由于仅是这些质点或块才产生惯性力,故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只以这些质点的位移或块的位移和转动作为自由

度。对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若干离散点上的结构,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②广义位移法:假定结构在振动时的位形(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形态)可用一系列事先规定的容许位移函数fi (它们必须满足支承处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内部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之和来表示,例如,对于一维结构,它的位形u(x)可以近似地表为: @7710 二送 结构动力学 (1)式中的qj称为广义坐标,它表示相应位移函数的幅值。这样,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就以广义坐标作为自由度。对于质量分布比较均匀,形状规则且边界条件易于处理的结构,这种方法很有效。 ③有限元法:可以看作是分区的瑞利-里兹法,其要点是先把结构划 分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瑞利-里兹法。通常取单元边界上(有时也包括单元内部)若干个几何特征点(例如三角形的顶点、边中点等)处的广义位移qj作为广义坐标,并对每个广义坐标取相应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内部的位移函数(或称形状函数)。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要求形状函数的组合在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上满足位移连续条件。一般地说,有限元法是最灵活有效的离散化方法,它提供了既方便又可靠的理想化模型,并特别适合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方法,已有不少专用的或通用的程序可供结构动力学分析之用。 (4)运动方程

呼兰河传读后感8篇完整版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 《呼兰河传》读后感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明白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明白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齐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搞笑和令人发笑的故事。个性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个性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但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到达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资料无关此刻,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我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述,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德里达的思想

转载]哲学大师德里达:解构主义点滴 已有757 次阅读2013-6-27 12:52 |个人分类:千里旅行,万卷阅历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哲学结构主义德里达语言学语言哲学 德里达是法国人。正是他创建了解构主义学派,向人们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发起挑战。德里达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突破性的著作写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他在学术界,特别是在美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美国度过了很长时间。 德里达是20世纪少数几位人们熟悉的哲学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就能理解他的思想。他的解构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学术思想。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每一个字,延伸到每一句话,都具有多层内涵意义,而且这些内涵意义随着文化和历史的变迁而发生着改变。举例来说,一位作家或许不知道解构主义,但是当他铺开纸写作的时候,他写的文字就具有很多表面意义以外的其它含义,而专家可以通过“解构”的手段来发现这些其它含义。当然对有些人来说,德里达的思想根本无法理解。在1992年,剑桥大学的一些研究员认为德里达的著作非常荒谬,差一点剥夺了他在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尽管如此,德里达对当代思想界的杰出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2004年10月11日扬子晚报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德里达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8日深夜,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教授因胰腺癌在巴黎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4岁。 法国总统府于当地时间9日向外界公布了上述消息。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德里达的去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德里达),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作为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德里达堪称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辞世也被认为是法国思想界继1980年让-保罗·萨特逝世后最大的损失。 小学时被开除 雅克·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家庭。德里达的父亲是个商人,德里达一家原本居住在首都阿尔及尔,后来举家搬到了避暑胜地埃尔比哈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 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 在这个寒假中,我有幸阅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不愧是名家的大作,这部作品虽然只是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她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谴责。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萧红童年所生活的小镇,来一探究竟《呼兰河传》与传统的回忆性质作品有些不同,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虽分为各章,但又像描写一个整体。 本文从一个大泥坑写起,这坑中常有动物和小孩丧命,但是当时的民众都在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看热闹般的围观。尽管把这个坑填平并不难,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一把力。这正体现出了愚昧旧中国公民的冷漠态度。殊不知只要不小心。下一个丧命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在小城中举行盛举的日子同样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出人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本作中描写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个慈祥又温暖的老人,在这里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生性暴躁,只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温暖和快乐。作者十分喜欢祖父,他交给作者读诗,还带她去后花园里玩,祖孙俩相伴,十分欢乐。 又是一章,这章是描写几家邻居,有喂猪的,有开粉坊的,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唱歌。这里不得不说粉坊旁的一个小偏房,里面住着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一个童养媳,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挺乐观的,可胡家偏偏爱面子,想维持自己的威严,总是没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让小姑娘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被烫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彻底了离开了人世。可恶的旧社会! 又有一部分是描写个人的,一个亲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与石头,动物等物谈话,他虽性情古怪,但却是个汉子,多亏有了他,在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这个脆弱的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还有那个拉磨的人叫冯歪嘴子,他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极为不易,但是邻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诋毁王大姐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有在儿子身上,他不在绝望,看到了希望。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借矛盾的话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读《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

读《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 这是一本初读起来比较晦涩的书。 作者雅克。德里达,当代思想巨擘,解构主义哲学家,“他以自己的方式对哲学史或者说柏拉图以降的整个西方传统思 维方式作的那些出人意表的重写或解读,”重新解读经典,重新思考过往,“他的存在本身将从根本上使传统的哲学史写作归于无效。”面对一个即将来临的“新国际秩序”(注:德里达1993的表述),当然需要新的思考和新的理论。 德里达选择了十句话来描述“新国际秩序”面临的问题:(1993年的表述) 1、失业:这个传统的名词已经不适合准确表述,应该是“社会的非在职、无工作或就业不足”; 2、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权利的剥夺,难民、无国籍者、流亡者在形成“新的国界和身份的新经验”; 3、在欧共体诸国之间,在欧共体与东欧各国之间,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无情的经济战争,已经主宰了一切,因为它控制了国际法的实际阐释权; 4、在自由市场的概念、规范和现实方面控制矛盾的无能; 5、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人类的大多数处于饥饿和绝望的境地; 6、军火工业和贸易,如果不进行一场不可想象的革命,

人们就不能中止这些工业和贸易,甚至连削减也不可能; 7、核武器的扩散不仅超出了国家控制的范围,而且也超出了一切公开市场的范围; 8、由一种古老的幻觉和观念所驱使的种族间的战争在加剧; 9、人们无视了那日益增长的、没有边界的纯粹资本主义的幽灵般的国家的诸如黑手党和贩毒集团的世界范围内的势力的存在; 10、人们必须分析国际法及有关机构的现存状态,它们至少受到两种限制:一是其文化背景与欧洲紧密相连,二是其具体运作仍主要受特定国家的操纵。 以当下的实际来看,这10条,不就是大家天天念叨的么:失业率;难民营;货币战争;市场经济的局限;诸多国家的国债;军火贸易;两核问题;局部战争;跨界利益集团;国际事务中不断出现的双重标准;、、、 无论如何,需要新的解读和思考。 西方的思维体系显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或者仅仅是遏制也好。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854770.html,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作者:任淑平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966年,年仅36岁的雅克·德里达以《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语惊四座,次年更以3本文集《书写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言说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和《论书写学》(Of Grammatology)奠定了他作为“解构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解构(deconstruction)一词的词根来自“解”、“瓦解”(to“undo”、“de-construct”),由否 定性词头de-和construction(结构)组成,正体现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否定性的前后相继关系。因此,解构主义也被翻译成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与翻译息息相关,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捉摸的现象,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在《哲学的边缘》(M argin s of Ph ilo sophy)的论文中德里达杜撰了一个新词“différance”,“延异”被规定了两个含义:一是指差异或区分,即“to differ”,二是指延期或推迟,即“to delay”,前者指空间,后者 指时间。德里达有意改变一个字母(difference—différance)意在表明,语言中任一要素都不是自足的,必与其他要素相关,但又彼此有别。例如,所指与能指相关,能指并不就是特定能指的能指,所指也不一定先于能指存在,两者的联系是有差异和不确定的。德里达相信这一新词最能体现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套差异的系统理想,而翻译体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就翻译来说,德里达认为原文信息和编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译文的不同表达形式和相互联系。德里达曾这样认为:“Supposing a play o f forms without a determined and invariable substance,and also supposing in the practice of this play a ret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ifferences,a spacing and temporization,a play of traces.”(Derrida,1982:15转引自刘军平)因而,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保护这些形式差异,而忽视内容(中心)。在中心和本原缺席的时刻,一切都变成非形而上学的话语。与拘泥于语法规则的形式主义不同,德里达的内容(中心)是超验主义的所指,并且“印迹”(trace)、非中心化(decentering)、补替(supplement)、播散(dissemination)和延异(différance)无限扩展了意指指用领地,激发了语言、思维和翻译的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摘要:有限单元法以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为基础,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插值函数;网格划分;实例分析 1 有限单元法概述 1.1 有限单元法的简介 有限单元法[1]是应用局部的近似解来建立整个定义域的解的一种方法。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单元上,进行上述所谓的单元分析。基本前提是每一单元要尽可能小,以致其边界值在整个边界上的变化也是小的。这样,边界条件就能取某一在结点间插值的光滑函数来近似,在单元内也容易建立简单的近似解。因此,比起经典的近似法,有限元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比如经典的Ritz法,要求选取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整个求解区域中的位移,并同时满足边界条件,这是相当困难的。而有限元法采用分块近似,只需对一个单元选择一个近似位移函数,且不必考虑位移边界条件,只须考虑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性即可。对于具有复杂几何形状或材料、荷载有突变的实际结构,不仅处理简单,而且合理适宜。 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方法简介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2],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本书写小城里的故事,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像一盘颜料, 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却又别有一番风韵。 《呼兰河传》中有寂寞、有美好、有悲伤、有希望,这故事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没有华丽的词藻作为点缀。 只有简单的文字叙述那些人儿,那些事儿。 作者用一个安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门窗,用一个初涉人间的孩童的眼光, 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而又向往的童年时,平静下依旧是汹涌潮流。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概是这些:尖酸刻薄, 小心眼儿的老厨子;忠厚爱做事,爱妻儿的冯歪嘴;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小团圆;害怕男人的女人们… 一座小城仿佛是一个封闭的广阔的世界,刚刚提到的人物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子。 女人们不平等的地位,肇事者不平等的命运,生活其实并不单调,但可怕的却是重复护栏和人并没有太坏的心思, 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是为了打发着简单而悠长的时光,活着是小城里的人唯一的追求。

这本书像极了作者写的自传体小说, 它让我看见了她快乐的童年,她的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支歌,令人向往,在她的描述中,她有写到童年仍存在寂寞。 但我认为,她的快乐大于它的寂寞,我很羡慕,我的童年没有大大的后园子,没有神秘储藏室, 没有整日陪伴着我的祖父园子里的小蝴蝶小蜻蜓,小蚱蜢,小黄瓜是她的玩伴, 还有二伯,老厨子,东邻西舍,磨坊的磨官,他们呀,全都陪着她,这还不快乐吗? 但这些往往都不会一直存在,祖父去世了,二伯去世了,厨子去世了,小蝴蝶,小黄瓜也不知哪里去了, 那时世界在作者眼里变成了灰色,虽然作者童年记忆中有着悲凉的往事,但她依然愿意去追忆童年, 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那时人心愚笨,把别人寻死的事当做茶余饭后的新鲜话题,把对自家媳妇的虐待叫做管教, 这一切一切的变态心理真是令人发指,而在意识中反抗着几千年来传下来的习惯, 而思考而生活的作者,所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作者的惋惜,我深感体会,而对我来说也不能永久停留在童年,时光总会走,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 摘要:解构主义是针对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而出现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的思潮。作为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核心观点是消除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二元对立, 排除本源和中心。凯瑟琳·戴维斯的著作《解构主义与翻译》在传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基础上, 根据其研究重新思考了翻译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重新认识德里达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德里达 Derrida’s View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Comment on Davis’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330032, Jiangx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 is the violation of rational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raditional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s the forerunner of deconstruction,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acques Derrida advocates the elimination of logocentrism. Based on Derrida’s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athleen Davis presents her meditation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This book helps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errida as well as his works on de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Derrida 一、引言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于2004年4月出版,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原版《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此书作者凯瑟琳·戴维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的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古世纪英语文学、后殖民理论(中世纪与后殖民性的关系)、翻译理论。该书向读者阐述了如何根据德里达的研究,对于翻译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六章。每大部分均以引言作为读书向导, 每一章在详细论述之后都附有总结部分,这样便于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要阐释的观点及内容。第一部分为本书的1,2,3章主要讲的是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向读者介绍并阐释了德里达解构思想中的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