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道法自然_本义

_道法自然_本义

_道法自然_本义
_道法自然_本义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中非同寻常而又往往得不到确切解释的一个论题。迄今为止,我们知道汉代注释家河上公第一次将这一论题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二《象元》第二十五)。受这一注释的影响,后来的许多《老子》注释家都在类似的意义上解释老子这一句话。如宋代道士葛长庚撰著的《道德宝章》解释说:“道法自然,道自己如此。”又如,元代的注释家吴澄注解说:“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自然者,无有、无名是也。”(《道德真经注》卷四)再如明代焦

陈鼓应和许抗生先生都是著名的《老子》注释家,但他们在这一具体问题上也不免受了河上公的影响。然而,对“道法自然”的这种通常性解释,首先在语言文字上不容易说通,它取消了作为动词使用的“法”字的意义;第二,它没有揭示出这一论题的确切意义,也同老子哲学的主旨不一致。古今注释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解释,主要是因为大家不能想象老子最高的“道”还会有效法的对象,也没有注意到这一论题同老子哲学思想整体的关系。

在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版本─郭店楚简本(根据竹简形制分为甲、乙、丙三组)中,这一论题就已经有了,这一段完整的话是: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

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返。天大,地大,道大,

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在通行本《老子》中属于第二十五章,两者在文字上大同小异,说明它是《老子》原本中就有的话。

照字面上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或遵循)自然”。其中使用“法”字的句式,同前面几句话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的句式一样,意义应当也是一致的。将“道法自然”解释成“道自己如此”,既抹掉了相同用例的“法”字的意义,也改变了同前句相同的动宾结构。一些注释家将前面的“法”字解释为效法并保持了它们的动宾结构,而偏偏将“道法自然”单

独处理,这是非常

不恰当的。事实上,

三国时代《老子》的

著名注释家王弼,

就不是这样解释

的。王弼对“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这几

句话中的“法”字作

了前后一贯的注

解:

法,谓法则也。

人不违地,乃得全

安,法地也。地不违

天,乃得全载,法天

也。天不违道,

乃得郭店楚简本《老子》甲二一至二三

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

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

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

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

所以为主,其(主)之者(一)也。

(《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的《王

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法则”即“效法”,亦即“遵循”,同王弼说的“不违”和“顺”义同。王弼解释“道法自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非常明显地注出了“法”的意义,也许因为王弼没有清楚地注出“自然”是谁的自然,后来的不少注释家和解释者都没有接受王弼的说法。严复《老子评语》(二十五章)已注意到“法”字解释中的问题,他说他的弟子熊季廉解“法”为“有所范围而不可过之谓”,“洵为破的之诂,惟如此解法字,方通”(见《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但严复仍然认为“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即自然”,没有揭示出“道”不可越过的范围究竟是什么。

“道法自然”这一论题的意义比表面看上去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孤立性的论题,它关涉到老子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关涉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圣王”同“百姓”的关系。这一论题本身直接涉及的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道”和另一个重要概念“自然”。作为老

子形而上学的“道”,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如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五十一章说的“道生之”,其道即是此义),是“天地之母”(二十五章)和“万物之奥”(六十二章;帛本“奥”作“注”,即“主”)。“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也是万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基础和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说老子的“道”既是生成论上的,又是本体论上的。《老子》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虽是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万物的母亲,但它从不以万物之主自居: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

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

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而且“道”也从不“主宰”、“控制”和“干预”万物,它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和“善贷且成”(四十一章)的至上美德(“玄德”)。“道”的这种本性老子称之为“无为”。“无为”不是说“道”没有任何作为,而只是说道不控制、不干预万物,而是让万物自行活动、自行其是,如《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王弼解释为“顺自然”。可以断定,“无为”是“道”的运行和活动方式,它的发出者是“道”。但“道”要“顺应”的“自然”,不是“道”自己的属性,而是“万物”的属性。换言之,“自然”的所属者不是“道”,而是“万物”。换言之,“自然”是“万物”的“自然”,而

不是“道”的“自己如此”。“万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行其是,自行变化,这才是老子所说的“自然”。

“自然”说明和描述的是“万物”的活动方式和存在状态,在《老子》文本本身和受其影响的文本中,都有确实的根据。“自然”这个词不像“道”那么古老,它是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老子所说的“自然”,作为指称“客体”(如自然界)即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的意思是“自己如此”,这是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主要意义。“不要勉强和强迫”意义上的“自然”,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相对于“道”的“无为”,“自然”的发出者是“万物”。《老子》六十四章说:“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很明显,这里说的“自然”被限定为“万物的自然”,而不是说“道”自己如此。《韩非子?喻老》解释这句话说: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

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

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

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

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

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

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

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

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

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

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圣人”遵循“道”的“无为”推行“无为

政治”,是为了辅助和配合“万物的自然”,这就是简本说的“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自化”与“自然”义近,它是说“万物”自行变化。从《庄子?应帝王》篇说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同样可知,“自然”是“物(万物)”的“自然”。王弼注《老子》一贯以“自然”为“万物”的“自然”,如二十九章注有“万物以自然为性”、“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这表明,“道”与“万物”的关系,在老子那里确实是“道无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老子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见之于通行本和帛本),有人怀疑“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是后人添加的,然而郭店简本中确有“亡为而亡不为”的说法,证明这一猜测是错误的,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道”是“无为”的。由于道遵循了万物的自然,使万物自己成就了自己,因此它又是“无不为”的。《老子》五十一章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的“自然”,仍然是“万物”的属性。“道”和“德”之所以受到万物的尊重,是因为它们不对万物施加命令和干涉,而是因任万物的“自然”。蒋锡昌氏解释说:

三十二章“民莫之令而自均”与此文“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谊近。“莫

之命”即“莫之令”,“自然”即“自

均”,可证“命”作“爵”者,决非古

本,于义亦难通也。道之所以尊,德

之所以贵,即在于不命令或干涉万物

而任其自化自成也。(《老子校诂》,见

“民国丛书”第五编五,上海书店,

1996年版)

既然“自然”在老子那里确实是指“万物”的自然,而不是“道”的自然,那么“道法自然”,就可以更具体地解释为“道效法或遵循万物的自然”。

世界观上的“道”与“万物”的关系,下降到政治共同体中就是“圣王”同“百姓”的关系。在政治共同体中,圣王是国家统一和秩序的维持者,他同宇宙之“道”相对应,是“道”在人间的最高代表。“道”是“无为”的,“圣王”也要“无为”。在老子那里,“无为”是对统治者的要求,是圣王必须奉行的准则。《老子》一书在政治意义上使用的“无为”,都是对统治者而言的。如郭店本《老子》说:

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

成而弗居。

通行本《老子》也说: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

八章)

同理,相对于圣王的“无为”,“自然”则是属于作为万物之一的百姓的活动方式和状态。如《老子》第十七章说: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

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照这里所说,统治者越是无为,百姓就越会认为功业都是他们“自己造就”的,是“自己如此”的。《老子》二十三章说的“希言自然”,是说统治者少发号施令合乎百姓的自然。正如“道无为”与“万物自然”

是宇宙的运行原理那样,“圣王无为”与“百姓自然”则是政治运行的原理。对于《老子》二十七章说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王弼的注释贯穿着他对老子政治哲学的一贯看法,即高明的圣王总是顺应、遵循万物和百姓的“自然”:“顺自然而行……顺物之性……因物之数……因物自然,不施不设。”这也符合《老子》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主旨。

《老子》一书中有许多类似于“自然”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都由“自”和另外一个字搭配而成,如“自富”、“自化”、“自正”、“自朴”、“自均”、“自宾”,等等。这些词汇被老子用来表示一种共同的意旨,即圣王只要无为、无事(即不加干涉和控制),百姓就能够自行选择、自己成就自己。最典型的例子是竹简本中的这段话: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通行本第五十七章顺序和文字与此略异,但意思一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圣人”在这里是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的,他相对的是“民”。通行本第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

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其中“侯王”的“守”相对的是“民”的

“自宾”、“自均”。“自宾”和“自均”也是民发自自身的活动。《庄子?应帝王》篇以引用的方式表述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其类似的意思,也出现在《庄子?天地》篇中: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

定。”

老子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就发出了不干涉、政府要安静、反对控制的强烈呼声。典型的说法有《老子》第六十章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和第四十五章说的“清静为天下正”。老子认为社会政治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都是支配者的干预、控制和占有欲望造成的。《老子》一书中有两段话是他对支配者的控诉,这两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一段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另一段出自《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

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贯穿在《老子》五千言中的核心思想不是“小国寡民”式的政治设想,而是教导支配者如何最省心而又最有效地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那就是支配者的“无为而治”和“百姓”的“自然自治”。简本(甲)说: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

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

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

自然而弗敢为。

在广大的宇宙体系中,“道”遵循“万物的自然”;在有限的人间社会中,“圣人”则遵循“百姓的自然”。老子的圣人遵循、效法百姓的自然的思想,被后来的黄老学(如《管子四篇》、《黄帝四经》、《慎子》等)发展为“因循”和“静因”的观念。其所因循的百姓的“自然”,也被具体化为人选择和追求自己的利益(“趋利避害”)的“人情”和“自为”。在黄老学中,圣王照样是“无为”的,但他之所以能够“无为”,是因为法律和规范提供了治理的统一标准和尺度;圣王能够通过法律因循百姓的自然,是因为作为非人格性的最高意志的法律(主要表现为“奖励”和“惩罚”),符合趋利避害的这种“人情”(或人性)的“自然”。法律和规范既能使明主无为,也可以使百姓自然。在黄老学的统治术中,儒家的个人道德,贤人的智慧,都变得无关紧要,难怪亚里士多德说法律是叫人不要用“智”。如果说老子是“反智”的,那么他反对的是君主用各种办法对付百姓的机巧小智,他需要的是圣王“无为而治”和“百姓自然”的大智;如果说黄老学是“反智”的,那么它反对的是容易产生随意和不确定性的个人的小智,它需要的是法律的大智。

(题图:郭店楚简本《老子》)——————————————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还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实际上说的就是什么是“道”;这里的“法”是取

法、遵循的意思,不仅道要以自然为法则,天、地、人都要取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并非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也非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引申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就是其本来的样子,“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其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 为何要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_老子哲学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第5期(总第76期) 2009年10月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ct .2009 No .5(Serial No .76) · 32·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施红斌 (苏州工艺美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老子思想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 要的启示,本文分析其中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等思想内涵,从中得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09)05-0032-03 收稿日期:2009-09-11 作者简介:施红斌(1982—),男,安徽无为人,苏州工艺美院工业设计系辅导员、助教。《老子》又名《道德经》, 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一部扛鼎之作。长期以来,《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蕴含的社会管理思想却相对受到忽视。然而, 老子身为周王朝的史官,对当时社会管理行为的种种弊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加之他中年“避祸于鲁”,晚年又“流难于秦”,也使他能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去思考整个社会,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想体系。本文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内涵,从而从中得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启示。 一、老子哲学思想内涵(一)无为而治 “无为”是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成功而非居。”(《老子》第十二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同时也是作为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间一切运动总规律的“道”中,包含“有”和“无”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比“有”更加根本,《老子》第一章中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因此,老子在其著述中一再强调“无为而治”。如第二章中说,“胜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都是老子为当时的 统治者所提出的治国方略,是其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无”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哲学范畴,那么在此基础上的“无为”则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在老子看来,无为之道是最高的统治、管理艺术和手段。“无为”所指,首先是作为管理者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胡乱作为。“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而是应循序渐进,“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不能急躁冒进,“轻者失根,躁者失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无为”所指,其次是作为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坐进此道”,让手下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让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可见,“无为”并非主张“不为”,而是不违反自然规律妄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顺应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顺应万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追求以勉强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并妄图改变自然规律,不为了追求欲望而背离自然规律,而是按照规律办事。 (二)道法自然 管理有无章法可循?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居于核心地位,老子的道,首先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在他看来,道是一个先天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是“天下之母”,万物之根。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然“无为”非“不为”,而是循照规律地“为”,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说到“道”。“道”可以说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例如,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空虚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我的理解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大环境及其规律。联想到自己多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努力所为,觉得与古圣先贤的思想有一定的契合之处。 所谓“道法自然”是指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与思想,即尽可能多的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情况等,在对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思考出一个适合本班学情的发展计划,使计划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性相吻合;在正确指导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教会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培养集体荣誉感。 这里的“无为而治”是指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组建班委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班委会对班级学习、生活负直接责任,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监督,通过班委会内部的协作分工、班干部的各司其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学习与生活的共同构建中去。所以说教师的“无为”实际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有为”,教师力求自身少为甚至无为,达到遥控班级,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来促进学生的“有为”: 一、与学生谈心,了解其分科以后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想法,乃至将来的打算 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先博得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和信任。针对班级中学生人数众多且学情复杂的情况,可有选择的选一些基础好的或问题多的再或者是那些不爱学习却热爱班级活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有侧重的谈话,了解学生对班集体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顺其心声、助其希望,相信这样做了,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所遇到的阻力就会小一些。 二、组建得力、肯干、会干、能干的班委会 班委会的构建是一个班级运作是否顺畅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工作之一。班委会出自班级所有学生,服务于班级全体同学。这一小圈子最大的管理优势就是他们是这个班级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班级发展动向、学习风气、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的最为真实、全面、透彻。因此,组建一个得力、肯干、会干、能干的班委会,让其充分运作起来,是直接促进班级发展的有效手段。班委会对班级事务做的多了、做的好了、做的基本到位了,班主任自然而然的就做的少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自治班级的积极性,又可尽量减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知识储备多少、及对事情的看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带来的隔阂及冲突。也可以说建好了得力、肯干的班委会就等同于基本实现了班主任的“无为而为”,使“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变得更加实在了。 三、日思、周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吃饭靠大地,地要生长靠天下雨,天下雨刮风有规律,这个规律是自然平衡。 我们的建筑是横平竖直的,我们的世界自然却没有如此的,哪一颗大树都是有弯度的,而我们就是跟大树一样是自然的产物,所以我们眼中的美丽家园,现代的高楼是永远比不上精灵的世界之树的。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但因为机遇精力等等原因,达到的境界不一样而已,有的人可以画画千古流芳,有的却只在演唱会中体会一点点感官的短暂刺激,是的我曾经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那么痴迷,恩现在我解释了,给我自己的解释而已。 功夫在诗外,说的是应该去接触世界体验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是我们的快乐,应该以别人的方式实现,呵呵,我好像站着说话不腰疼吧……^_^但下面有两个生活的例子: 老婆减肥,用很多方法,节食、减肥药、不睡觉……没成功,但是去工作了,10天瘦了好几斤。 有个长寿的老者把我们的人生比喻蜡烛,而人的寿命好比蜡烛燃烧的时间,有的放在风雨中很快就熄灭,有的放在罩子中可以燃烧很久,关键看摆放的位置。注意哦,人不止身体,

应该是身心的保养哦。身体与心灵都要保养,这个没有蜡烛比喻那样的简单了: 身体与心灵都要保养。 对于普通人来讲,不用讲什么保养,因为,我们经常会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普通百姓——身心疲惫,是的我的你的父辈祖辈,辛苦的劳作,发现世界跟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不一样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只有把希望寄托下一代,然后周而复始。 而对于很多心灵强大的人,往往有更好的注解,叫做英年早逝,或者天妒英才,如此等等。比如,王勃。这些人往往因为才华的出众而忽略了身体的保养,常常使得我们在读他们的传记的时候为之扼腕(这样的人如果多活几年那该多好啊),比如,王守仁同志。 但是,第二种人毕竟是少数,在当今这个保健学满天飞的时代,相信他们可以读到很多,想到很多,而且绝对会去伪存真。 对于,身体保养很有条件的家伙,而心灵相当脆弱的人们呢?现在我们似乎都有了肉吃,平时都可以拿一些保健的书籍看看。但似乎在其中并没有获得什么?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心灵,心灵的不健康,压力,焦虑,等等情绪左右着思想,即使知道保养也懒得动。这些人如果想长寿,而心灵又不够强大,怎么办呢?答案出来吧,答案在于,“功夫就在心灵外”,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有人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老庄。当我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不断进取时,也不能忘却对自己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毕竟我们去努力了,并不一定都是有结果的。 在政治上可能儒家法家更能一展所长,发展到今天,道家更倾向于内心的诉求,一种心理的平衡。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 为而治、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汉初的黄老之学,魏晋的玄学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

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传说中的老子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个传说讲的是孔子见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张开嘴向孔子伸了伸舌头。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老子长时间不发话,孔子继续洗耳恭听。老子拗不过孔子,最后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这个时候孔子顿悟。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圣人碰面,没有高谈,也无阔论,寥寥几句,来无影、去无终,可谓“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牙齿已经掉了,但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至于庄子更是逍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第一就是反抽象,比如古人写诗,好不好太抽样了,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视为不科学,所以今天我争取用简单的语言来讲道的本质,道我们把它叫规则、运动、变化,你们叫规律也好,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原文大家看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在就先按你们原来接受的方式,来解析一下。

道的本质,《道德经》这一章到底是什么意义呢老子找了一个新的概念,用“大”字来阐述道的本质,所以道的本质就是“大”,他告诫人们不可以自以为是,要与天地而一,要学习大道包容万物的胸怀,与大自然和平共处。 这个“大”为什么叫道的本质呢道现在长出一个“大”出来,这个大在宇宙就有四大,人大、地大、天大、道大,然后才能向往自然,人如果没有边界广阔地运行,一直不停止、不停顿,那么你就到得了很远的地方。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远处看天空,天空好像和大地合一了,就变为一条线了,但你一直往前走,前面又合一了,所以大家到草原去,在开高速公路,要知道这种境界,天地好像一根线,尽找尽有,无边无际,甚至遥远,其实遥远又返回了本源,化为一个“一”字,这就叫自然。

我们怎样来翻译这一段呢我们可以这么讲,有物混成叫做有一样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先天地生嘛,听不到它的声音,很寂静,也看不见它长的怎么样,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便可独立长存而用不衰减,循环运行而用不停息,它可以被看作宇宙万物的根本,我也不晓得它叫什么名字,勉勉强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就叫“大”了,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停,运行不停而生者遥远,生者遥远又返回本源,所以说道很大,天也大,地也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只居其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法于自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读书心得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严春忠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人们对其研究探讨从未间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是其思想精髓,值得认真研究,深刻思考。 一、 “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 老子认为,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人们就必须要按“道”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思想上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虚静自守,包容一切;行为上要物我两忘,卑贱下处,柔弱守中,处于无争、无为、无欲的状态;待人上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只作奉献,不求索取,行不言之教,处无为 之事。所有这些,既反映了“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概括了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美德,也揭示了人类养生的要诀。人们若能真正按“道”的要求修身养性,进入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境界,就能海涵自然精气,滋心养身,延年益寿。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可以从人患疾病时其症状变化中得到验证。人的疾病产生,是由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正不胜邪致使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又与天气的阴阳消长相关,大多数疾病在上午和白天症状较轻,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其病症就会加重。原因是上午和白天,人体阳气增强,又得天之阳气的帮助,则阳盛阴衰正胜邪,故病症就减轻;而下午和晚上,人体阴气渐盛,又遭天之阴气的侵袭,则阴盛阳衰正不胜邪,所以病症加重。此外,有些时疫性的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就更能说明“天人合一”的道理了。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且人数少,生活需求简单,易于得到满足,人对自然界的侵害不明显,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无法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突发性的暴风、暴雨、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废物和废气任意排放,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和地壳结构,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大国搞军备竞赛,无限止进行空中和地下核试验,破坏了大气层和地壳的相对稳定结构。 16 读书心得

道法自然试题

第六单元《道法自然》题目 一、《老子五章》(选择题10题,判断题5题,共15题) 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怀抱 B.道可道,非常道常:永恒的 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文:文字 D.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居:居住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无,名天地之.始 B.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涉 D.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C)☆☆ A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无,名天地之始 B 天下莫柔弱于水仕宦于台阁 C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老子》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 B.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C.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社稷之主”,只要能够蒙受国家的屈辱,就可以做君主. D.第八十章里.老子认为,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 不去冒险,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 5.下列名字不是指陈老子的是(C)☆ A.李耳B.重耳C.李子D.李聃 6.下列有关老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古儒 D.《老子》是法家思想的经典 7.老子的人生论包含深邃的哲理,下列论述不是表达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是(C)☆☆ A. 大成若缺 B.大直若屈 C.大辩若拙 D.大盈若冲 8.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论较早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下列论述不是反映这一思想的是(D)☆☆☆ A.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B.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C.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有关老子所论之“道”不准确的解说是(C)☆☆

无为而治

儒家无为而治 虽然大多将无为而治看作是道家的主张,而将这四个字提出来的却是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为舜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为何说舜能无为而治呢?《大戴礼记·王言》有,子曰:“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王奚为其劳也!”《新序·杂事》曰:“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伪古文尚书·武成》曰:“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故而儒家无为而治在于任用贤才。 道家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含义,自从《道德经》问世以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现摘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罗列如下:1、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及黄老道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故能使众能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等说法中得到证明。2、不干预,冷眼旁观。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即使出现贫富差距,也像天降甘露一样,会“不平自均”,所以圣人应仿效天道,“致虚极,守静笃”、冷眼旁观,“以百姓为刍狗”,冷酷无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要干涉万民事务。庄子进一步指出,大道复杂多变,很难认识清楚,所以不干预是最好的治国方法。《黄老帛书》中有一段对话,说高阳问力黑:“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谋相覆倾。吾甚患之,为之若何?”力黑对:“勿忧勿患,天制固然”。可见黄老道家也主张冷眼旁观不干预,不过道家的冷眼不是真的冷酷无情,而是冷眼热心。不然也就不会有道家治世的著作问世了。3、为无为。这是老子自己的说法,根据他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说法,并联系到现实政治,所谓的“为无为”,就是通过宽刑简政因俗简礼等手段,不断对公权力进行自我约束,最后达到无不为的境界。4、上有为而下无为。这是道家和法家共有的观点,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这可以从老子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庄子的“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黄老道家和法家则主张“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等说法中得到证明。。5、有所为有所无不为。比如魏晋学者郭象点评庄子时认为“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上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6、案法而治。这是黄老道家和法家的共同主张。比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曾说:“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黄老帛书也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7、无违。这一观点出自论语32,表示无论孝敬亲人还是治国,都不要违反常规和事理,这才是无为而治。后来许多人以儒解道,认为“无为”就是“无违”,“无为而治”就是在不违背客观规律和自然天性的情况下,达到天下大治。8、顺其自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而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人类应该仿效大道,顺其自然。故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老道家也主张:““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所谓因循就是因循万物天性,即自然而然的状态,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严君平说:"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总之,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策略和手段,最终目的是无

道法自然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法自然”究竟是什么意思? 丁玉新 千百年来,众多大学问家和道教大师对“道法自然”作过重要的解释,并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然而,笔者认为,他们的一些解释并不合理。 “道法自然”的出处以及通俗解释的不合理性 “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于《老子》一书。通行本《老子》第二十五章的原文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于这段话,很多人往往在三处解读有误:一是把文中的两个“名”字直接解释为“名字”的意思。其实,这已经让“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的意思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既然已经勉强把这个事物叫做“道”了,怎么会再给它命名为“大”呢?我把两个“名”的字义解释为“形状、形态、形容”,就避免了这句话自相矛盾。读者可不要小看对“名”字的解读,因为这个“名”字在《老子》第一章中出现了六个,这些“名”字的取义难倒了古今中外很多人。二是对文中的三个“人”字不作深究而取字面意思。其实,这已经让“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句话失去了可信度和真理性。难道这句话真的可以解释为“人也很高大”吗?老子岂能出口吹嘘人的伟大呢?我认

为,这里的“人”字应该取“人类、人类社会”的意思。如果把“人亦大”解释为“人类社会也分布广大”,就让这句话没有歧义而更具有真理性了。那么,“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句话则可以解释为“宇宙之内存在广大,而人类所办的事情与那三个一致吗?”其实,这是老子故意隐晦的意思。三是对文中的四个“法”字统一取“效法”的意思。这当然也是一种误解。现在,很多人都把“道法自然”理解为“道效法大自然”。三国时期的王弼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第65页,中华书局,1980年。)应该看到,这种解释与上文中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是矛盾的。既然道是先于大自然产生的,而且是大自然的创造者,那么它怎么会反过来效法大自然呢?本该“自然法道”才对! 剖析“道法自然”的含义,需要遵循“解老法则” 现在已有上千种解读《老子》的著作问世。然而,古今众多的解老者很少论述“解老法则”。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其中有两条原因:一是真正解读了《老子》的人都认为“法则”就是“天机”,根本不可以外泄。二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的人则是一知半解,根本没有领悟到这些“法则”。我今天把本来属于秘密的法则告诉给读者。 所谓的“解老法则”,其实就在《老子》这部书里。如果我是从别处得到的,那么广大读者就有权怀疑我是假借圣人之书、实述伪造之言。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伪书是屡见不鲜的。然而,我是不干那种事的。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道家第4课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行而不殆.殆:懈怠 B.强.字之曰道强:强迫 C.人法.地,地法天法:效法 D.长而不宰.宰:主宰,控制 【答案】B [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 ..而不改独立:独自存在 B.而人居.其一焉居:处于,属于 C.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贵:贵重 D.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常:顺应 【答案】C [贵:以……为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天地母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B.道之.尊,德之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C.独立而.不改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D.吾不知其.名而人居其.一焉 【答案】B [B项“之”:助词,“的”。A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其”:代词,“它的”;不定代词,“其中”。]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D [例句与D项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 B.故有无相生.生:依存 C.万物作而弗.始弗:不 D.功成而弗居.居:居住 【答案】D [居:自居,据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音声相和.和:和谐 B.生而弗有.有:占有 C.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去:离去,消失 D.万物将自化.化:变化 【答案】A [和:应和,呼应。]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故曰教学相.长也 【答案】D [D项和例句:“互相”。A项:“帮助、辅佐”。B项:代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我”。C项:名词,“丞相、相国”。]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B.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C.万物作而.弗始常无为而.无不为 D.侯王若.能守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答案】D [D项“若”:连词,“如果”。A项“以”:连词,表承接;介词,“用”。

谈理解道法自然的奥妙

——道法自然 佛家所谓的“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天道。 此六道众生在六道里轮回转世,多生多劫根据生前所造业因的不同,或升或降地在六道中循环,但无论如何升降,始终难出六道。 六道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圆圈,六道众生长期循环在这个难以突破的圆圈之中。 六道为什么如此难以突破呢?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从前面的“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可以看出,六道基本上属于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 由肉眼可见的长、宽、高三维组成了四维空间。 五维是时间, 六维是速度。 畜生道的低级生命,如微生物、蚂蚁等只能感知到两维的平面;高级动物及人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 天道属于四至六维之间的生命层次。 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四维空间的概念,空间对他们来说已经无任何障碍和阻挡,再大的星球都可以穿透运行,他们的运行速度已经超过光速。 相对人类三维生命层次来说,四至六维的天界,其运行速度和时间差已有天壤之别。 但是,他们仍然尚未突破时间和速度的极限,虽已超空,但尚未超时,他们仍然生存在时间和速度的范畴之内。 因此,神仙在天界无论享乐再长的时间,时间一到,仍然下旋在各道中。 阴性的灵体和天界的神仙,其运行速度虽已超过光速, 但是,由于六道最高的天界也没有突破五维的时间和六维的速度, 因此,六道众生尚存时间概念,是时间之界限定了六道在空间中的轮回。 因此,我们可以把六道众生判定为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界限,因此,六道众生长期在四维空间里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奥秘。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宇宙就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 由于六道众生尚未突破五维时间之大界,因此,在宇宙的不同生命维层之间,就形成了“四舍五入”的规律。 我们人类的数学中,巧夺天机地运用了“四舍五入”的宇宙法则,看似偶然,其中都包涵着必然。 不知道发明“四舍五入”的数学先躯们是如何发现的,原理依据是什么?但是,“四舍五入”正是宇宙生命旋回中的一个奥秘。 五维时间与六维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反比趋势,速度越快,相对时间越短,速度越慢,相对时间越长。 时间和速度只要突破其一,二者皆可突破。 罗汉、缘觉、菩萨、佛所谓的四圣法界,均是六维以上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时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1.“道法自然”,顺乎规律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自”是自在自身,“然”是当然如此,“自然”可以解释为“本来如此”、“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等意思,说的是客观事物的天然物性,固有的本性。因此,“自然”决非人类活动的结果,也不带任何主体意识、主观意志。“自然”与“人为”是一个相对立的概念。“自然”是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道法自然”不是说在道上还有一个自然存在,而是说,道的本质含义就是客观规律。所以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就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关于管理伦理的哲学基础和最基本的观点,即管理必须顺乎客观规律,使被管理的对象循着规律自然发展,而不可强作妄为。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道家所主张的“无为”决不是“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主动地、积极地遵循规律去“善为”。例如: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功成名遂”、“功成事遂”肯定是“善为”的结果。老子讲的是“为无为”,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淮南子·原道》中说得好:“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这就合理地阐述了老子“无为而治”管理

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核。 2.“以百姓之心为心”,合乎民意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第二十五章),说的是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有四种最主要、最关键的东西,这就是:道、天、地和人。人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是因为如此,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第四十九章)。强调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心,老百姓的心就是圣人的心。《淮南子》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圣人之治天下,……因民之欲也……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欲食之性,故有大飧之谊;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哀经哭诵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也。……因其所喜而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因其性则天下从。”讲的就是要因民之欲、因民之性以制法,因民所喜而鼓励其行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使天下人都自觉顺从于道,达到天下大治。 道家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思想虽然没有提出具体而细致的操作方案,但在“君君,臣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还是闪现出耀眼的光芒。这种思想应该说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是在实践发展的。在老子看来,“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这里的“有为”与老子所倡导的“无为”相对,揭露的就是统治者通过这种强作妄为而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不顾百姓的死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馀,是谓盗竽。非盗哉!”(第五十三章)既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4课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4课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行而不殆.殆:懈怠 B.强.字之曰道强:强迫 C.人法.地,地法天法:效法 D.长而不宰.宰:主宰,控制 【答案】B[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 ..而不改独立:独自存在 B.而人居.其一焉居:处于,属于 C.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贵:贵重 D.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常:顺应 【答案】C[贵:以……为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天地母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B.道之.尊,德之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C.独立而.不改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D.吾不知其.名而人居其.一焉 【答案】B[B项“之”:助词,“的”。A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其”:代词,“它的”;不定代词,“其中”。]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D[例句与D项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 B.故有无相生.生:依存 C.万物作而弗.始弗:不 D.功成而弗居.居:居住 【答案】D[居:自居,据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音声相和.和:和谐 B.生而弗有.有:占有 C.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去:离去,消失 D.万物将自化.化:变化 【答案】A[和:应和,呼应。]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故曰教学相.长也 【答案】D[D项和例句:“互相”。A项:“帮助、辅佐”。B项:代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我”。C项:名词,“丞相、相国”。]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 一、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道教对于理想仙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一种向往,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借助力。这种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对自然的态度上。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万神共住的昆仑山,山上有西王母和黄帝等神仙居住。山中有各种神兽,有不死树和掌管不死药的仙人,还有壮如蜂、大如鸳鸯的鸟,有无核仙果和吃了不疲劳的草。《庄子?逍遥游》中描述的仙人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典籍中描述了道教的神仙洞府,如《史记?封禅书》载: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列子《冲虚真经》载:海上有五神山,一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洲,五叫蓬莱。东汉时道教正式形成以后, 又逐步形成了以“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为主的人间仙

境,成为道教徒修道和举行宗教活动的神圣殿堂。道教所描述的 这些仙境和洞天福地,皆为道教神仙居住之所,同时亦为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也是自然世界最为和谐的福地。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反映在神仙信仰之中。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道生天生地化生万物,是宇宙的本原。老子也是道的化身,《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所谓“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有三十六天,地有三十六地,天地之间五岳四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等,皆有神仙圣真主理。道化生宇宙天地万物,神仙也是道气所化。所以,人对神仙信仰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道教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之中,人为最灵,能够认识掌握自然之道,所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妄为。因此,道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表现在神仙信仰中就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进而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保护。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体现在对自然的态度上。道教所追求的理想仙境,实际上就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逍遥境界。道教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和 发展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无不遵从一定的自然法则,所谓 “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②《庄子》认为,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都有其内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关键词]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和谐社会天地精神 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一、老庄对“无为”的论述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

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每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每天削减私欲,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无为”在个人修身上的意义 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