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建安风骨的形成毕业论文

论建安风骨的形成毕业论文

论建安风骨的形成

摘要:建安风骨作为我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形成有着特定的原因,并且表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建安风骨的涵义、形成阶段、形成原因和美学特征的探究,希望能够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给予一些启示。

关键词:建安风骨形成阶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

汉末魏初阶段,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各阶层的思想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此文坛上也出现了一批新的领军人物和新的作品类型,使文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建安文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身边汇集起一批文人,包括建安七子——王粲、刘祯、徐干、孔融、陈琳、阮瑀、应瑒等人,形成了一个以邺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创作出大量和前代文学截然不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审美风格的作品。这种新的审美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一、建安风骨的涵义

(一)何谓“建安风骨”

对“建安风骨”这个名词的理解,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诠释,像曹旭认为:“建安风骨,指建安时代特有的诗歌精神,即诗歌……(情感)基调悲凉慷慨,语言俊爽刚健相统一的时代风格。”王运熙先生认为:“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所具有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是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貌,不是指什么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这都是颇有见地的见解。而要准确把握“建安风骨”的涵义,首先要追溯“风骨”的定义,再结合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来理解“建安风骨”的涵义。

关于“风骨”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魏书·祖莹传》里:“莹以文学见重,常与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而刘勰则在其《文心雕龙》的著作里对其作出了比较集中、全面的论述解释:“《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招怅述情,必始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很显然,在这里,“风”是对文章作品的感情方面提出了要求,强调“风”的吟咏情性、抒情述志的作用,呼唤一种强烈的感情的感染力,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感受、真挚的感情才能动笔创作。而“骨”则是对文章作品的语言言辞、文辞声律方面提出了要求,强调文章结构的严密、用词的精当、语调的刚健,作者的创作除了内心充沛感受的前提,要立足于一定的写作技能。“风”和“骨”

在此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相互搭配、相伴而生,指涉感情和语言文辞两方面,与作品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二者不能分别等同于感情和语言。从某种程度来说,“风”只是感情的其中一种表现形态,“骨”只是文辞的一种表现形态。

之后,钟嵘在他的《诗品·序》最早对建安文学作出了评价:“永嘉时,贵黄老……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的“风力”实际上也就是“风骨”,他所谓的“建安风力”是相对于太康、永嘉、东晋诗风提出的,其共同特点是繁缛绮靡、清艳淫丽、辞繁而缺“骨”,是理过其辞、专主玄思,淡薄而无“风”。1钟嵘对“建安风力”的评价也是通过文辞和情感两方面展开的,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唐代的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里面提到:“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

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郎练,有金石声。”此处,陈子昂通过对齐梁诗歌的批判和对《咏孤桐篇》的推崇,间接表明了他对“汉魏风骨”即“建安风骨”在文章情意和文辞声律方面的理解。其后,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明确提出了“建安风骨”一词:“黄初之后,惟藉《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当然他对其的理解是沿袭着前人的思路。总的来说,刘勰之后的其他人论“风骨”大多从文学潮流出发的,“建安风骨”的“风骨”含义要更宽泛一些,是对整个建安文学面貌的概括,其基本含义是指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所具有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是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貌。2

(二)建安风骨之特质

1.风骨之“风”

一方面,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普遍有一种慷慨悲壮、积极昂扬的美感和情感指向,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正处于战乱之际,国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一片荒芜。诗人们眼见这飘零景象,又推及自身,不免悲从中来,落笔处处悲情。这个时期许多诗歌作品里面都高频率地直接使用了表现悲情特点的词汇,更不用说间接地利用自然环境来加以烘托这一思想感情,浓郁的悲情充溢于诗作。但是残破动荡的现实并没有使诗人们自怨自艾、就此沉沦,相反,激荡起他们心中建功立业的壮志,所以诗作的感情基调悲而不伤、积极向上,比如曹操的《龟虽寿》,曹植的《白马篇》等等。另一方面,“风”作为一种纯粹的情感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限于建安初期那种强健高昂的格调。之后,到了建安文学的第二阶段,“随着忧时文学精神的减少,以及功名追求和贵游风气的产生,建安前期的那种强劲的风力,至此亦渐见靡缓。”诗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不再像之前那般强烈,而是渐渐将笔触指向自身的内心世界,挖掘个人的情感,自然显得更加真挚和缓。而到了曹植后期的诗作,由于深受政治迫害,情感不能任意宣泄,只能借由比兴寄托的手法来抒发,因此更为悲愤沉郁、婉曲跌宕。

2.风骨之“骨”

建安风骨之文辞特点与“风”相对应也有两种区分。建安前期的诗人尤其是曹操、刘祯、徐干等人的诗作的语言表达相对不事雕琢,偏于清峻爽朗、质朴自然。造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大约首先与曹操是一个政治领袖相关,他行文讲究实用,而无暇、无心于雕镂方面花功夫。其次,可能受到汉乐府那种“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浑朴真挚”的语言的影响。3而之后,诗歌文学语言风格渐渐发生演变、开始发展,吸取了民歌里面那种质朴的成分,相较曹操等人的诗作更为亮丽流畅、自然清新,形成了特有的语言风格,同时也更加地注重对语言的推敲和斟酌,曹丕甚至提出了“诗赋欲丽”的理论主张。像曹丕、王粲等人的情诗、宴饮游乐之作,记叙起筵席的丰盛、音乐的悦耳、舞蹈的美妙、游玩的乐趣、景致的精美,都弥漫着一种清丽自然的气息。像曹丕《芙蓉池作诗》里曰:“双渠相灌溉,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刘祯《公宴诗》里曰:“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这些语言可谓颇有谢朓、谢灵运山水诗的风韵,极其清新绮丽,极为婉转流畅。

二、建安风骨的形成阶段

建安风骨的形成自始至终有曹氏父子三人贯穿,他们也是建安风骨最主要的构建者。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和人才政策的吸引,大批文人聚集在曹氏父子三人的周围,形成一个以曹

2刘太平,方蕾,谷林雨,“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及形成原因,东南大学学报,2005(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