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20140118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20140118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20140118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20140118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 1、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大于60%。 2、临床反复发作与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相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TIAs或中风发作) 3、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功能衰竭 4、狭窄远端血管正常,后循环病变小于20mm,前循环小于15mm 5、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 【禁忌证】 1、梗塞后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2、无症状狭窄。 3、慢性完全闭塞。 3、狭窄段极度成角。 4、狭窄段血管正常管径小于2mm。 5、颅内动脉弥漫性狭窄。 6、先天性发育不良。 7、烟雾病、动脉炎等少数不明原因的病变。 8、脑梗塞后2周内。 9、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塞。 10、严重全身系统性病变。 11、预计生命周期少于2年。

【术前准备及评价】 同颈动脉支架术。 【狭窄血管测量方法】 同颈动脉支架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有条件者尽量插管全麻。 2.经股动脉穿刺,使用6F导管鞘。 3.全身肝素化。术后肝素不中和。 4.一般使用单导丝技术,导丝要求0.014″,长度180cm~190cm。导丝头端软头长度大于10cm。 5.如果狭窄段存在夹层或动脉瘤样扩张,使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造影证实微导管穿过狭窄进入血管真腔后用0.014″交换导丝(300cm)交换,然后再置入支架。 6.可以选择球囊扩张支架,也可选择自膨式支架,选择自膨式支架一定要预扩张。 7.球扩式支架释放压力为所选支架的命名压(Nominal pressure)。逐步缓慢加压,如果释放后支架内仍有残余狭窄,可以选择扩张球囊行支架内后扩张。 8.高度狭窄的患者伴有侧支循环不好者,在支架释放前注意控制血压,收缩压在基础血压的水平上下降20cm~30mmHg,支架术后24小时仍然维持低血压,但如果存在其他血管狭窄,注意血压不能过低,造成低灌注性梗塞。

颅内动脉狭窄151例临床资料分析

颅内动脉狭窄151例临床资料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3T15:22:59.01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薛文翠1通讯作者王桂芝2李宏岩1翁晓玲1 [导读] 1.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秦皇岛066001;2.河北省秦皇岛市直属机关门诊部河北秦皇岛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 薛文翠1通讯作者王桂芝2李宏岩1翁晓玲1 1.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秦皇岛066001;2.河北省秦皇岛市直属机关门诊部河北秦皇岛066001基金项目:秦皇岛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01A16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缺血性卒中病人283例进行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151例,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66例,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85例.比较不同颅内外狭窄组别间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尿酸之间的关系.结果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而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吸烟率明显高于颅内狭窄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与血尿酸水平增高呈正相关,吸烟与颅外动脉狭窄相关.【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尿酸【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0-01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慢性非炎症性血管病变,其特征表现是动脉管壁增厚、僵硬、管腔狭窄或闭塞.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除与痛风发病有关外,也是脑血管病尤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以及高血压同时出现,共同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全身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多,而高尿酸血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少有报道.在我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33%-37%,因此,通过研究高尿酸血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临床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连续入组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住院并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151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6.5±8.6)岁.入组标准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影像资料、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资料: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 1.2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清晨空腹采肘正中静脉血4-6ml送我院检验科,当日应用东芝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试剂检测患者的血清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 1.3头颈血管检查方法:采用东芝64层螺旋CT机,条件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50mA,螺距0.5,层厚0.5mm,扫描速度0.4秒/圈,用碘海醇350(5ml/s)行增强扫描,用CT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70ml,采用头颈部CTA 智能追踪程序,ROI置于升主动脉水平,CT值达到120Hu,自动触发.扫描数据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患者颅内外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动脉狭窄分级按照NASCET[2]分级法:轻度狭窄≤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闭塞100%.分组:根据头颈CTA 结果,将151例动脉狭窄分为:单纯颅内狭窄、颅内合并颅外狭窄.所有入组患者排除严重心脏病史、出血性疾病、感染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压≥180/110mmHg或≤90/60mmHg及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者.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软件处理,正态分布资料平均数和标准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患病率比较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尿酸之间的关系用方差分析.2结果2.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情况受检者151例,男性9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6.5±8.6),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66例,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85例. 表1 3讨论研究表明,70%的脑血管病是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3].然而,颅内外动脉病变在脑血管病人中,病变发生的比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调查. 国内林航等[4]观察老年高血压无症状脑梗死病人中,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4.2%;李清锋等[5]研究发现,颅内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特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特点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的特点。方法总结138例患者病变的性别年龄特点,并分析不同合并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中青年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吸烟、饮酒史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要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不良嗜好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男女在高脂血症/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男性合并冠心病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尤其是高脂血症的患者,值得引起一级预防的重视。 标签: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75%~85%,死亡率和残疾率较高,对人群健康危害极大,颅内、外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原因[1]。本研究主要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出发,探讨不同合并疾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38例,其中,男64例,女74例,年龄34~88岁,平均(64.9±2.3)岁,中青年15例,超过60岁的老年者123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7例,脑梗死7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不同,比较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狭窄部位分布情况,探讨所合并疾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不良嗜好、合并症情况比较 本组138例患者中,行脑血管数字减影检查后发现,累及颈动脉者69例,大脑动脉前循环存在病变者78例,后循环存在病变者60例,另外颅外动脉存在病变者73例,颅内动脉存在病变者65例。所有138例患者中有吸烟史者96例,有饮酒史者86例。全部患者中,中青年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青年吸烟、饮酒史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者明显对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不同性别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不良嗜好、合并症情况比较 本研究138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74例,男性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要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不良嗜好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男女在高脂血症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男性合并冠心病者明显多余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诊断新进展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CTA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经肘静脉以 3.5ml/s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60ml;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术,CT值设为150HU~200H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面显

示血管。 2.头颈CTA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CTA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82%~92%。颅内动脉的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及其分支血管。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头颈CTA新进展-64排螺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3期以上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CTA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CTA; (2)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根据程度可分为级:I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II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III级,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特别是在颈动脉CTA;0.6mm~0.625mm层厚的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CT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监测及护理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监测及护理 刘艳华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选取26例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的颅内动脉狭窄病人,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术中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后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原狭窄部位管腔扩张,血流通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7.02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C-2523-02 颅内动脉狭窄多数由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层组织变性、钙化,管腔内继发血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脑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1]。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可有效地预防脑缺血发作及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梗死[2],改善脑供血,提高生命质量。我科于2011年6月—2011年12月,对26例颅内动脉狭窄病人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6例病人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62岁~76岁;脑梗死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4例;伴随疾病:高血压病8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4例;这些病人都有反复发作的与血管狭窄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经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后仍有短暂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发作。26例均经脑动脉血管造影(DSA)证实:大脑中动脉狭窄3例,基底动脉狭窄5例 ,

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成因 在脑血管病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占多数,约为80%。在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外血管(指颅内血管和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狭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约有7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外动脉的狭窄。 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 随着医学科技诊断的不断发展,以往无法进行诊断的部位现在可以轻松诊断,通过在DSA下行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患病部位可以直观的在显影下呈现,对后期准确对症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其他如CT,磁共振在内的一切检查无与伦比的精确优势。 2.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

3.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三种方法中,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虽然有效,但相对创伤较大,需要全麻,手术中有时要阻断脑血流,再发生狭窄时不能重复施行,而且此类手术在我国开展得不够普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并发症约为60%,再狭窄率为7~15%,甚至更高,因此,外科治疗具有许多缺陷,如创伤大,禁忌症严格等,疗效有较强的术者依赖性。采用神经介入疗法对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微小、适应症宽、再狭窄(或复发)率低(约5%)和可重复施行的优势,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不仅能够通过对狭窄的直接治疗使脑血流增加,脑缺血改善,而且能够预防或降低卒中的再次发作。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脑部动脉球囊扩张和置放支架,疗效可靠,手术最安全,创伤最小。 4.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用支架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护理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护理 【概述】颅内动脉狭窄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管径变细,引起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相应的症状,俗称中风。 【临床表现】 眩晕、恶心、偏盲、偏瘫、感觉障碍和吞咽困难等 【主要护理问题】 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脑水肿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意识障碍或者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气管切开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偏瘫、感知改变、大小便失禁有关 6、生活自理缺陷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关 7、有受伤的危险与偏瘫或躁动有关 8、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排痰无力有关 9、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颅内压增高等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同全脑血管造影术 2.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日的、意义、注意事项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上的顾虑和精神紧张。 3.术前用药:阿司匹林30mg/天+氯比咯雷75mg/天,术前一日做抗生素皮试,必要时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物。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的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运动、生命体征变化。 2.血压控制: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20%-30%,>80mHg 3.留置动脉鞘管护理:术后留置鞘管,6h后拔鞘。拔鞘后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4.药物治疗:术后3h低分子肝素钠0.4m1,2次/日,全麻者完全清醒后开始服用术前同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术后24h静脉给予钙离孑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或尼莫同3ml/h,抗血管痉挛治疗。使用抗凝药期间严密观察全身及穿刺局部有无出血情况。定时监测凝血功能。 5.同神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三)并发症护理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与长期低血流灌注导致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因为脑动脉狭窄的存在,为了维持正常脑血流,脑血管处于持续舒张状态,无法适应动脉狭窄解除后瞬间的髙血流量。出现头痛、谵妄、呕吐、癫痫发作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为常见的临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及同侧颅内出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型及评估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型及评估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2013-09-22分享 缺血性卒中是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所致的临床综合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亚洲人群、黑人等族裔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术与强化内科药物治疗预防卒中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SAMMPRIS)提示Wingspan支架治疗效果不及药物治疗,虽然该研究在诸多方面存在争议,但是从另一方面提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存在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级等。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和分型是介入治疗的基础,文章对此进行了回顾,望今后会出现更加简便、实用的分型,以便临床使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 高山、王拥军等教授提出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病理生理机制分为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型机制。完善的血管评估是病理生理分型的基础,也是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手段有多种: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巳经广泛应用,且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诊断颅内外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超声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TCD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血管狭窄分级的量化指标。高山等根据血流速度及血流频谱紊乱情况,提出了TCD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级标准。刘俊艳等用血流速度>140cm/s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并与MRA进行比较,以验证该标准TCD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发现用140 cm/s为诊断标准来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2.7%、91.4%。 TCD操作技术简单,但对操作者的依赖性很强,受操作技术及方法的影响较大,因此会造成漏诊、误诊和定位不准确,需要正规的培训,丰富的经验,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 影像诊断MRA、CTA和DSA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国内研究显示MRA与DSA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符合率为83.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结局

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流程

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流程指导 一、术前准备: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④术前3~5d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250mg+阿司匹林300mg或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300mg。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⒋病人准备: ①双腹股沟备皮。 ②术前6h禁饮食。 ③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⒌器械准备: ⒍药物准备:非离子型造影剂200ml、2%利多卡因10ml、软包0.9%氯化钠1000ml×2、肝素钠4支、鱼精蛋白2支、 0.9%氯化钠500ml×2及常用抗过敏、降压药和抢救用药物。 ⒎术前用药:术前3h尼莫地平静脉微量泵3ml/h、术前30分钟鲁米那0.1肌注、碘过敏试验(术前造影剂1ml静脉注射,15min后观察有无心慌、胸闷、皮疹等)。静脉通道平衡盐液500ml。 二、操作程序: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⒉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低灌注脑梗死影像学特点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低灌注脑梗死影像学特点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低灌注脑梗死影像学特点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100例低灌注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观察患者影像学特点和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100例低灌注脑梗死患者中,有53例单侧颅内分水岭病变患者,47例颅内双侧病变患者;多发串珠样病变40例,楔状或其他多发性不规则病变35例,多发多脑叶病变25例,多发点片状病变10例。所有患者均为多发病灶,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长T1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为低信号,或偏低信号。部分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TP)显示,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侧支循环建立比较好的患者CTP多为阴性。100例低灌注脑梗死患者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5例,颈内脑动脉狭窄30例,椎基底动脉狭窄17例,大脑前或大脑后动脉狭窄10例,无颅内动脉血管狭窄5例,无动脉血管狭窄3例。结论低灌注脑梗死影像学有其特殊性,病因与颅内动脉狭窄密切关联。 关键词低灌注脑梗死;影像学特点;颅内动脉狭窄 低灌注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它是指患者的颅内灌注压低于正常压力时,从而造成脑部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脑部因缺血而发生病变[1]。目前,低灌注腦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老年人因为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原因,成了低灌注脑梗死疾病的高发群体。另一方面,如果患者出现低灌注脑梗死的症状后,不及时就医还会危及患者的性命。因此,对于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次研究对2013~2015年来本院治疗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和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以2013~2015年来本院治疗的100例低灌注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8±7.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被临床诊断为低灌注脑梗死,此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出现分水岭梗死的情况,CTP显示前循环平均通过时间延长,或伴有脑血流量、达峰时间、脑容量等出现低灌注改变的现象;患者的神经症状变化波动情况和血压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全部病例经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或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患者的颅内动脉血管情况进行了评价。 1. 2 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经外科手术麻醉后,或是术后发病的有10例,肠胃炎呕吐腹泻后的有14例,术中不规范用药或使用过量降压药物的有16例,消化道出血的有6例,发病原因不详的有54例。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症状表现多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是失语,反应迟钝,昏迷,吞咽困难等一项或多项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多数,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病死率为(80~120)/10万,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重度脑血管狭窄,药物治疗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血管介入材料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改善脑缺血的重要手段。 1 颅外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尤其是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度为70%~99%)。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动脉狭窄尤其是颈动脉狭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对于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自CEA问世以来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Radak等[1]的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颈动脉近乎完全闭塞的有症状患者中,CEA相比单纯药物治疗有较低的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技术的发展和操作经验的累积极大地提高了CEA的临床疗效,使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目前CEA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种,即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version carotid endarterectomy,ECEA)和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standard carotid endarterectomy,SCEA)。Demirel等[2] 公布的结果显示,存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SCEA相较于ECEA有更好的围术期神经系统结局,但长期随访发现采用ECEA治疗的患者其脑卒中发生率更低。但王继跃等[3]分析了265例接受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两组分别接受SCEA及ECEA的患者在术中阻断时间、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术后症状缓解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随访5~55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新发脑梗死病例,说明SCEA及ECEA均可有效地治疗颈动脉狭窄。 1.2 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 CA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由于其创伤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等,具有很多CEA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目前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脑血管病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根据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世界卫牛组织监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MONICA)前瞻性研究(调奋人群涵盖我国16个省市约330万人)和1986年全军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回顾性研究(研究人群涵盖我国的29个省市580万人),脑卒中病死人数占城市死亡人数的20%、占农村死亡人数的19%;全年龄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16/10万,平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所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引起的脑动脉栓塞和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据国内外报道,20%~30%脑血管病的直接发病原因是颈动脉狭。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即脑梗死的发生;其二是解除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一系列脑缺血症状。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及纤维肌肉结构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美国,约90%

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在我国中青年患者中,大动脉炎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因。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起始部及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附肇血栓和微栓子脱落;斑块内出血、纤维化和钙化引起狭窄进行性加重;血管壁溃疡、夹层及动脉瘤形成产生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颈动脉狭窄、闭塞及脑组织的缺血和梗死。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丰要有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方法。介入治疗包括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CAS由于其微创和适应证广,近年来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但CAS能否取代CEA成为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严格CAS的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特召集业内专家暂制定此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此共识是根据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参考相关文献制定的,缺乏我国自己经过严格科研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资料证实,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学组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多中心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完善的操作指南。 一、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