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__省略_构_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_任辉

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__省略_构_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_任辉

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__省略_构_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_任辉
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__省略_构_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_任辉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2年12月1日第12期No.12 1 Dec. 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27卷总第175期Vol.27 Serial No.175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编号:2011-JYBZZ - XS077)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 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Effects of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at Models 刘洋Liu Yang 1,李澎涛Li Pengtao 2,刘希伟Liu Xiwei 1,南一楠Nan Yinan 1,都文渊Du Wenyuan 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北京110029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bject (Pathology )in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China 11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China 100700 摘要:目的: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 , TLJN )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 )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脑内定位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1-42)建立AD 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的同时给予TLJN 治疗。采用Morris 水迷宫进行AD 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丙二醛(MDA )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 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 <0.01);TLJN 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 <0.05)。AD 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中MDA 含量增加(P <0.01);TLJN 治疗组,脑皮质MDA 含量显著减少(P <0.01)。结论:TLJN 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有一定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D 模型大鼠脑皮质MDA 产生发挥其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of 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 (TLJ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rat models.Methods :The AD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β-amyloid1-42into the rat brain ,and successful model rats were given TLJN injection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behavioral changes of the AD rats were test-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Chemical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the cerebral cortex.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P <0.01),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significantly obviously reduced (P <0.01);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P <0.05),and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In AD model group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while 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P <0.01).Conclusions :TLJN treatment has certain effects o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AD rats and resisting retrogression of rats nervous system ,and plays protective role in AD rats possibly via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MDA.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通络救脑注射液;Morris 水迷宫;学习记忆;氧化应激反应;大鼠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AD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Morris water maze ;learning-memory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rat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85.5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4-8999(2012)12-1614-0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 s Disease ,AD )是一种继心血管病、癌症、脑卒中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神经退变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对于A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对于其治疗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些年来,对于AD 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炎性机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方面,而氧化应激在AD 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结合本研究团队多年体内外实验研究, 发现AD 的中医病机关键为“毒损脑络”[1-2] 。因此,本实验采用大鼠双侧海 马注射A β1-42这一致毒片段以模拟“毒损脑络”病证,观察“毒损脑络”病证下AD 大鼠学习记忆变化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变,采用针对该中医病机关键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中药复方通络救脑注射液进行干预, 通过Morris 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药物干预后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为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体外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清洁级雄性SD 大鼠32只,体质量(250?20)g ,购自北 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组)、 A β海马注射组(模型组)、A β海马注射+通络救脑注· 4161·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导致骨质疏松,其严重性依赖于剂量和治疗时间,它引起的骨副作用并没有安全的界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其损害肠道的钙吸收,严重抑制成骨形成,刺激骨细胞的凋亡。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最近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指出,内科医生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1];加拿大风湿病学专家的调查发现,预防性措施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而治疗性措施的选择则依据患者骨矿物含量(BMP)[2]。因此,医生掌握病人信息的程度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引发了关于该症发病机制新的讨论,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1 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数据 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骨量丢失,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骨量丢失程度随着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最初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6个月里,骨量丢失最严重(5%~15%),接着以每年2%的速率丢失,骨小梁比皮质骨更受影响。最明显的丢失通常发生在每日7.5mg或者更高的剂量,并且治疗时间至少3个月以上。van Staa等[3]最近报道,根据对英国250000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非脊柱骨折的相对发生率为1.33%(95%可信区间,1.29~1.38),其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61%(95%可信区间,1.47~1.76)。骨折的发生率与激素剂量呈依赖性关系。重要的是,当剂量少于7.5mg?d -1 时,髋和脊柱骨折发生的危险性依然增加。在停止激素治疗后,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从第1年的2.4%下降至第2年的1.8%,随后与对照组的发生率相同。近期的研究数据[4]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仅导致骨量丢失,而且改变骨的质量,其作用大于雌激素缺失的结果。Carbonare等[5]发现,绝经后妇女和男性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后骨超微结构发生定性改变,即骨小梁穿孔的增加与骨小梁连接性的丢失相关联。这些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增加骨吸收。 2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作用于骨组织的机制很复杂,至今尚不清楚。大型动物模型例如猪和羊[6]都要比大鼠模型更类似于人类疾病发展过程,这有助于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解。现就近年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的3个方面作一论述。 2.1 对钙和磷酸盐代谢的作用 经典的理论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造成肠道钙吸收的降低和肾脏钙排泄的增加,导致负钙平衡,这两种因素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1.1 对维生素D和肠道钙吸收的影响人体内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钙经过肠道屏障等一些机制抵消维生素D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依然不清。血清中25.OH维生素D的含量一部分人正常,另一部分人则降低,血清中的骨化三醇水平同样也不确定。有趣的是,Hahn 等[7]发现,给12名病人连续服用14d20mg的泼尼松,对血清中的去羟基化维生素D含量影响很小,然而肠道中钙的吸收则下降30%,表明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钙吸收减少也许与维生素D无关。而且,糖皮质激素似乎并不影响维生素D连接蛋白。 2.1.2 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来自那些无肾功能障碍的病人PTH1.84的研究数据有些令人困惑。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者开始即进行激素治疗的病人PTH水平升高,但通常在正常范围内。糖皮质激素延期治疗的病人,PTH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8]。 2.2 糖皮质激素对骨细胞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作用的核受体有两种异构体α和β,人类中起作用的是α受体。无论是否骨化,所有的成骨细胞都具有α受体,同时也存在于培养皿中的软骨细胞。但至今尚未在破骨细胞上发现α受体。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1. 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 增加,易发生骨折(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2. 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体长缩短,驼背及发生骨折。 3. 按严重程度分:骨质疏松的发生程度包括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依 次程度增加。 4. 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因年龄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致。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OMP )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药物诱发如长期大剂量的肝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病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疾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的骨质疏松症往往也列为此类 现代医学的研究 1. 发病机制:主要机制是因为衰老、体内性激素减少、药物和某些疾病等因素导致骨 吸收和骨形成平衡失调,骨矿物质和有机质等比例丢失,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进而引发骨折,为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总的来说,是由遗传、激素、营养、失用、年龄、生活习惯及免疫学等方面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 诊断与治疗:①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骨量的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及骨转化生化指标等,其中以骨量测定最为重要。临床上采用采用BMD 测量作为诊断、与测量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临床上测量BMD 的方法有双能X 线吸收测定法 (DXA )、外周双能X 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及定量骨超声(QUS)等,其中DXA 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②治疗:除了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主要还是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1.骨吸收抑制剂,常见的有二膦酸盐、雌激素类药物和降钙素等。此类药物对已经丢失骨量的恢复的作用不明显,雌激素类药物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2.骨形成促进剂,常见的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3 等。这些药物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矿化,增加骨量。目前公认的骨形成促进剂是甲状旁腺激素。3.骨矿化促进剂,钙剂和维生素D 等,这类药物科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矿物质流失单独使用钙剂是没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必须配合骨形成促进剂或骨吸抑制剂。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方面,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下面以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为例,阐述骨代谢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虽然有反映骨矿含量的骨密度检查,但昂贵的价格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同样能反映骨代谢状态的生化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降低,常见于老年型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生化检查包括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和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 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肝、肾、小肠和肺等组织中。血清碱性磷酸酶50%来源于骨。其余50%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骨骼中的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分泌,主要集中在骨化部位,即在骨骺线和骨膜下。骨的碱性磷酸酶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物,半衰期为1~2天。骨质疏松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减少极为少见,绝大多数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骨碱性磷酸酶与肝型碱性磷酸酶不同,一般实验室方法主要反映肝型碱性磷酸酶。为了鉴别肝胆疾病和成骨细胞活性增高的骨病,最好作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测定。当然肝功能正常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也能反映成骨细胞的功能。 碱性磷酸酶减少极少见,极大多数骨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佝偻病、软骨病、骨折、畸形性骨炎、氟骨症、高骨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患者。肝胆疾病时,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碱性磷酸酶正常。绝经期后碱性磷酸酶增高,但不超过正常值的一倍。骨碱性磷酸酶也可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病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2、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BGP) 骨钙素是在骨中含量十分丰富的非胶原蛋白,其总量占骨组织中非胶原蛋白的15%~20%。骨钙素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与羟磷灰石有较强的亲和力,约50%沉着于骨基质,其余50%进入血循环。骨钙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成,抑制软骨矿化速率。血中骨钙素的半衰期约5分钟。骨钙素是反映骨代谢状态的一个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指标,监测血中骨钙素的浓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对观察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骨钙素升高常见于儿童生长期、肾性骨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折、高转换率的骨质疏松患者、骨转移癌、低磷血症、肾功能不全等。骨钙素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孕妇、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 3、I型胶原前肽 I型胶原前肽是最常见的骨胶原,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组成总蛋白部分的90%。在骨中的胶原是由成骨细胞以前胶原的形式合成的,前胶原形成胶原纤维时从前胶原分子上裂解出两种I型胶原前肽:即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ICP或PINP产生。因此,测定其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骨形成情况。虽然I型胶原前肽也可由其他的来源而增加。大部分非骨骼组织比骨骼翻新慢,而且进入循环前肽池的量极微。因此,血清中I型胶原前肽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是反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观结构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保健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起病隐袭,一旦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随年龄增加,骨丢失和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椎骨、腕部和髋部多见。髋部骨折最为严重,多需手术处理,且患者常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慢性呼吸道阻塞疾病及糖尿病等,导致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增加,一部分患者日常生活不能完全独立,年平均生活质量下降。女性由于峰骨量较低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率较男性为高。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寿命的延长,女性绝经后生存年限约占一生的1/3,据估计,从1990-2025,欧洲50岁以上妇女将增加30%-40%。男性预计增加更快,可达50%。在同一时期内,北美预期将增加83%。亚非绝对增加数将为更为明显。在1990年全世界仅髋部骨折达130-170万,预期到2025年为200万,甚至更多[1]。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当前研究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建立理想的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是对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新药的体内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的基础。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遗传、营养、生活习惯、激素、运动、机械负荷和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Rodgers等指出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有三个特点:(1)方便性(Convenience):动物购来容易,价格低廉,实验操作易行。(2)关联性(Relevance):与人体条件比较相似,得到的信息能转化为人体的规律。(3)适宜性(Appropriateness):为研究某一特定问题,最好用特定的动物模型模拟人体[2]。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涉及动物的选择和复制的方法等方面,本文就此将国内外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复制骨质疏松模型的动物选择 用于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模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模型应与人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及组织行为相似,但某些动物模型在各个方面完全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一致是很困难的,因此动物模型侧重与表现其某一阶段、某些症状或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作为观察特定阶段和指征的病理模型。美国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指南(美国-FDA)认为目前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模拟人类骨质疏松的所有特征。已有报道用小鼠,大鼠、兔、羊、猴等复制骨质疏松模型[3]。灵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1)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1.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导致 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2.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体长缩短,驼背及发生骨折。 3.按严重程度分:骨质疏松的发生程度包括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 骨折。依次程度增加。 4.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因年龄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致。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MP)和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药物诱发如长期大剂量的肝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病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疾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的骨质疏松症往往也列为此类 现代医学的研究 1.发病机制:主要机制是因为衰老、体内性激素减少、药物和某些疾病等因素 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失调,骨矿物质和有机质等比例丢失,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进而引发骨折,为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总的来说,是由遗传、激素、营养、失用、年龄、生活习惯及免疫学等方面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诊断与治疗:①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骨量的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骨转化生化指标等,其中以骨量测定最为重要。临床上采用采用BMD测量作为诊断、与测量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临床上测量BMD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及定量骨超声(QUS)等,其中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②治疗:除了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主要还是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1.骨吸收抑制剂,常见的有二膦酸盐、雌激素类药物和降钙素等。 此类药物对已经丢失骨量的恢复的作用不明显,雌激素类药物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2.骨形成促进剂,常见的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3等。这些药物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矿化,增加骨量。目前公认的骨形成促进剂是甲状旁腺激素。3.骨矿化促进剂,钙剂和维生素D等,这类药物科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矿物质流失。单独使用钙剂是没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无疑成了当下医疗卫生组织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其动物模型自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加深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标签: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综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致使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其所引发的骨折一方面给患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不便,甚至带来了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所以,当下探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研究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这一使命至关重要。 1 手术法 1.1去势法去势法通常指采取手术的方法摘除雌性动物双侧卵巢或者摘除雄性动物双侧睾丸,一段时间后构建OP模型。其中,摘除雌性动物双侧卵巢通常用于模拟女性绝经所导致的OP,是绝经后OP模型的“金标准”。杜一飞等[3],通过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结果显示0VX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高,且取大鼠股骨进行X线观察得到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形成减少。任小娟和夏拉夫[4]在研究骨松汤时,同样以摘除雌性小鼠双侧卵巢为方法构建OP模型,12 w后模型组组小鼠骨密度与其他组比较,骨密度明显降低。众所周知,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导致OP的一大因素,伍楊等[5]在研究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影响时,去势一段时间后,取大鼠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指标恰好是强有力的骨吸收诱导剂。由此可知,无论从动物骨形态学或是骨生化指标均可知去势法是O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2甲状旁腺切除法甲状旁腺切除可直接导致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不足,而PTH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无疑表明切除甲状旁腺必定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不平衡,从而导致OP的发生。且有研究表明小剂量PTH 对OP动物可以增加骨量,提高骨强度,减少骨折的风险[6]。但造模方法在手术过程中,操作需谨慎,因稍不注意易损伤返喉神经,对实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故目前一般不采用该种方法。 1.3下丘脑-垂体切断法下丘脑-垂体是人类重要的内分泌部位,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分泌功能。有研究表明,垂体疾病是继发性OP的重要原因之一。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缺乏或丧失,可直接导致人体生长激素缺乏症,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骨密度降低,最终导致患者OP[7]。Pogoda[8]等第一次在绵羊身上进行了下丘脑垂体断开手术,证实该模型比较适合于研究牙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科研实践论文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系(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102班 学生姓名:王晓乐 学号:1112034033 指导老师:郑红星 完成时间:2013年5月21日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乐 所在单位:(陕理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102班,陕西汉中723000)指导老师:郑红星 [摘要] 近年常用于骨质疏松的模型动物有大鼠、小鼠、兔、犬、羊、猪等。以大鼠最为常用。用于制模的方法有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去势模型,药物类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营养类模型等。其中以去势模型,特别是去卵巢动物模型最常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建立有手术切除卵巢、药物诱导、饮食限制和制动术等几种方法。也有将卵巢切除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以加快失骨的报道。 [关键字]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引言骨质疏松症是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用于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模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模型应与人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及组织行为相似,但某些动物模型在各个方面完全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一致是很困难的,因此动物模型侧重与表现其某一阶段、某些症状或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作为观察特定阶段和指征的病理模型。美国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指南(美国-FDA)认为目前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模拟人类骨质疏松的所有特征。已有报道用小鼠,大鼠、兔、羊、猴等复制骨质疏松模型。 1实验动物 1.1 大鼠 啮齿类动物如大鼠是迄今为止在OP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并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要求治疗OP的药物实验研究采用去卵巢大鼠和另一种非啮齿类动物模型(如狗、猪、羊、灵长目)进行实验。大鼠用于OP研究的优点是:(1)分布广,繁殖快,花费低,体积小,易于饲养和管理。(2)有明显的生长期和成年期,容易观察年龄对骨组织的影响。(3)骨骼系统解剖与人类有众多相似之处。(4)成年大鼠多个部位的松质骨骨量可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研究松质骨重建的合适条件。(5)与人类相似的松质骨分

卵巢早衰对骨代谢的影响

卵巢早衰对骨代谢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对于女性绝经后的骨代谢异常研究的比较多了,已经是形成了很多专家共识。但是卵巢早衰患者对于全身各脏器系统的影响尚缺乏大量的研究。在这里想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浅谈一下卵巢早衰患者的骨代谢情况: 一、目前的理论研究 目前来看,性激素水平对于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雌激素的影响,二是促性腺激素的情况。 1、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从雌激素的分子结构来看,雌激素是属于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代谢,使细胞向着“积极向上”的方面进展。对于骨细胞的影响,一方面是兴奋成骨细胞的功能,促进钙盐沉积,并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参与骨矿化相关蛋白的合成,另一方面,则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凋亡过程,从而减少骨质丢失,维持骨骼的钙盐含量。目前认为,雌激素缺乏是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因素,当然,还包括其它方面。 2、促性腺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目前对于促性腺激素对于骨代谢的影响,远不如雌激素影响研究的多。但目前也普遍认为,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升高,能促进骨质丢失,尤其是加速骨钙的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个人认为,对于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对于围绝经期或者是卵巢早衰的患者,雌激素水平并不是很低,但同样也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估计是与促性腺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系。所以说,促性腺激素水平对于骨代谢的影响价值可以等同于雌激素的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卵巢早衰患者的主要变化为卵巢功能下降,没用排卵,直接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变化,表现为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经负反馈机制导致促性腺激素水平

明显升高,在以上原理的作用下,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症。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临床表现: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一般是没有临床表现,偶尔可以出现骨痛、四肢无力的情况,但并没有特异性。在骨质疏松症晚期可出现明显的骨痛、易骨折等情况。所以说,在临床上,单纯依据临床表现很难诊断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依据辅助检查。尤其是卵巢早衰患者的年龄并不大,在临床上,需要密切监测骨质疏松情况,因为骨质疏松情况一旦出现,很难再恢复到正常情况。 2、辅助检查: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 (1)BMD测定:测定BMD,被认为是判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现多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BMD,其主要原理是反映骨强度,并预测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对于早期的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比较大。但目前来看,这个检查精度不是很高,有一定的误差率,所以并不适合短期随访监测,因此,有其局限性。 (2)实验室化验检查:主要是反映体内骨代谢的转化速度及水平。分为两部分,一是反映骨形成的化验指标,包括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二是反映骨吸收的化验指标,如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等。但第二类化验指标,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常用。 三、治疗 对于与卵巢早衰有关系的骨质疏松患者,主要的治疗办法就是补充有效的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维持在一定的范围。综合各类的临床指南,目前认为,维持雌激素水平在500IU/L以上就可以。

性激素与骨代谢

性激素与骨代谢 陈海啸 浙江省台州医院(317000) 无论是机体与外环境的钙、磷交换,或是机体内部多组织器官之间钙、磷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及骨再建过程,都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其中性激素是最重要的调节激素。 性激素是一组甾体类激素(又称类固醇激素),根据其生理作用可区分为雄激素和雌激素。 一、雌激素和骨代谢 1.雌激素对骨代谢的间接作用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可导致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过度产生。这些因子可刺激破骨细胞前体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成熟。Tsutsumoto等[1]将MC3T3-E1成骨细胞与重组TNF-α(1~100U/ml)IL-1β(1~100μg/L)混合培养,TNF-α、IL-1β阻止成骨细胞黏在骨表面,表明TNF-α、IL-1β促进骨吸收。培养OVX(去势大鼠)骨髓细胞和成骨细胞与正常组相比较IL-6水平增高,补充雌激素组IL-6则处于正常水平。此外,体外使用IL-6抗体与补充雌激素都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cheng等[2]证实雌激素增加成骨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雌激素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克隆抗体去除,表明IGF介导了雌激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 2.雌激素对骨代谢的直接作用 由于雌激素受体在骨细胞内数量少,最初的研究没能在骨中检测到雌激素受体的存在,这使得长期以来雌激素对骨的作用被认为是间接的,人们主要关注雌激素与其它趋钙激素的相互关系。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雌激素受体被发现存在于人的骨基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1988年,Komm及Eriksen等[3]在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证明了成骨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并发现雌激素是直接扩散入核内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来调节骨基质蛋白(酸溶原胶原蛋白)、生长因子(TGF-β)和转录因子(孕激素受体)的产生。雌激素受体存在于成骨细胞中,揭示了雌激素对骨有直接作用。Heape等[4]证实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雌激素受体mRNA有表达,雌激素能提高ALP、OC(骨钙素)及TGF-βmRNA的表达,并加快细胞外基质矿化,上述作用能被雌激素受体纯拮抗剂ICI182,780所阻断,说明雌激素是通过受体结合途径作用。Bondine等[5]用RT-PCR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到,雌激素受体mRNA水平在成骨细胞增殖初期较低,当碱性磷酸酶出现时,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迅速增强,到骨钙素分泌达最高峰时,其水平达最大值,矿化期之后,雌激素受体mRNA水平随ALP及OCmR-NA水平的下降而下降,证实了雌激素受体在成骨细胞中的作用具有时相性及量效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破骨细胞来源于生骨细胞,也可来源于成骨细胞的相互融合,有时在骨重吸收而释放的骨细胞也可以互相融合形成破骨细胞。近年来比较多的看法认为它们来自血液中的单核细30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1.概念: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 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得全身性骨骼疾病、 2.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体长缩短,驼背及发生骨折。 3.按严重程度分:骨质疏松得发生程度包括低骨量、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 折。依次程度增加。 4.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因年龄所致得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致。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OMP)与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药物诱发如长期大剂量得肝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病药、糖皮质激素得应用。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疾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期与妊娠期得骨质疏松症往往也列为此类 现代医学得研究 1.发病机制:主要机制就是因为衰老、体内性激素减少、药物与某些疾病等因素 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平衡失调,骨矿物质与有机质等比例丢失,导致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进而引发骨折,为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总得来说,就是由遗传、激素、营养、失用、年龄、生活习惯及免疫学等方面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得结果。 2.诊断与治疗:①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骨量得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转化生化指标等,其中以骨量测定最为重要。临床上采用采用BMD测量作为诊断、与测量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得最佳定量指标。临床上测量BMD得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及定量骨超声(QUS)等,其中DXA测量值就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得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得“金标准”。②治疗:除了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主要还就是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得功能,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1。骨吸收抑制剂,常见得有二膦酸盐、雌激素类药物与降钙素等。此类药物对已经丢失骨量得恢复得作用不明显,雌激素类药物有诱发子宫内膜癌得危险、2、骨形成促进剂,常见得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3等。这些药物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骨基质分泌与矿化,增加骨量、目前公认得骨形成促进剂就是甲状旁腺激素。3。骨矿化促进剂,钙剂与维生素D等,这类药物科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矿物质流失、单独使用钙剂就是没有治疗骨质疏松症得作用,必须配合骨形成促进剂或骨吸抑制剂、

骨质疏松病例

病例: 姓名:曾XX 性别:女 年龄:60岁 职业:退休 主诉:间断腰背痛五年于2012年3月26日门诊治疗。 现病史:2006年10月27日因摔倒而致右尺骨骨折,骨科处理。 2012年1月9日再次摔倒致左腕骨骨折,骨科处理。 2012年2月6日因腰背痛加重接受口服止痛药治疗。 2012年2月24日查骨密度L1-4椎体T值-2.7SD,BMD749mg/cm2;股骨颈T值- 2.2SD,BMD602mg/ cm2。 2012年2月24日予阿仑膦酸钠、阿尔法骨化醇和碳酸钙D3治疗。 2012年3月9日复诊,改用密盖息(降钙素)50IU BIW肌注。 既往史:慢性胰腺炎,慢性腹泻病史3年。无食道病变;无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无长期咖啡等饮用。 月经史:绝经年龄50岁,已绝经10年。 家族史:其母曾有髋部骨折史。 体格检查:身高165cm,体重58kg,BMI 21.3kg/m2。 实验室检查:PTH 90pg/mL ↑ 15-65pg/mL 25OHD 12.8 ↓ >50mmol/l 钙 2.07 ↓ 2.1-2.55mmol/l 骨钙素 22.1↑4.8~10.2ug/L(骨更新率越快) β-CTX 0.36 P1NP 35.1 雌二醇 <18.35 <201pmol/L(绝经后) 磷 0.91 0,9-1.34mmol/L

肾功能CR 70 44-115μmol/L AKP 84 53-140u/l s-TSH 0.75 0.27-4.2uIu/ml 肝功能、风湿全套、肿瘤标志物正常 辅助检查:腰椎CT(2012-3-26):L3、L4轻度退行性改变 甲状旁腺B超(2012-3-26):甲状旁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慢性胰腺炎 低钙血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发展过程 1,25-(OH) 2D 3 降低→PTH升高 阿尔法骨化醇 降钙素 破骨增加,成骨减少+血钙升高 阿仑膦酸钠血钙降低+钙流失 钙剂 治疗 药物治疗 1. 停用降钙素 2. 继续口服补充阿尔法骨化醇0.5ug /天、碳酸钙D 3 1片/天 3. 补充胰酶 4. 对症治疗,减少腹泻次数 5.阿仑膦酸钠(后期追加) 一、降钙素(Calcitonin)——骨吸收抑制药 一种可以部分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内生肽。 作用机理:

激素与骨质疏松

雌激素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德意志病理学家同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等代谢性骨病等一起使用,当时因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未能明确定义。Osteoporosis 的基本意义是:osteo是“骨的”,poro是“孔”,sis意思之一是“状态”,所以osteoporosis最初的意思是“骨多孔症”;1941年Albright[1]针对正常骨,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的特点,基于骨质疏松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的事实,在JAMA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临床特点”的文章,首次明确了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基本内容是:成骨降低,类骨形成及钙、磷沉积少,骨矿质、有机质的比例与正常骨无差别,组织学可见骨小梁变窄、变薄、中断,推知骨量减少。成为当今骨质疏松症定义的基本内核。1996年WHO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受损,因而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分为继发性骨质疏松和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前者病因明确,容易治愈,临床病例较少;后者病因不明确,临床患者较多,治愈较困难。在人类所患的疾病当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被称为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可高达25%~50%,并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53.62%~57.89%,平均为56.76%[2]。由于绝经后女性骨量的急剧变化,骨质疏松好发于绝经后女性,所以绝经后骨质疏松已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同义语。为维护老年女性的健康,提高她们的生命质量,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迫切的。雌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激素,对骨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面,对雌激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做一论述。 雌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的首要因素 男女共同的生理现象之一是随年龄增加骨量减少,但女性与男性相比,骨峰值低且有绝经史,绝经后骨量丢失显著,易患骨质疏松和引起骨折;与女性相比,相同年龄的男性这种现象较少。本世纪40年代Albright就提出骨质疏松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水平降低,对成骨细胞的刺激减弱,是最重要的原因。他对27例自然绝经妇女和10例人工绝经妇女进行对比观察发现:从绝经到脊柱变形,前者平均9.5年,后者平均13.4年,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提出老化因素并不是骨质疏松发病的主要因素,而雌激素水平降低才是其发病的首要因素,并首先提出雌激素可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这一科学的论断,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航程。后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随着生物化学的进步,各种检测手段的提高,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血中雌激素水平已成为事实,从而揭示了雌激素水平降低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的必然联系(图1)。有人对绝经后妇女(自然或人工)给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80年代初精确测定骨密度方法已成为现实,外源性雌激素抑制骨吸收,降低骨的重建率,可阻止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已得到证实。雌激素补充疗法还可以保持腰椎、髋部、前臂等的骨量,可减少全身各部位骨折发生危险约50%。动物实验也证明,切除大鼠卵巢,血中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并出现骨质疏松病理变化,该法已成为制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性激素类药物知识总结

性激素类药与抗生育药 知识总结 教学时数:自学 教学重点:性激素类药、抗性激素类药和抗生育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教学难点:性激素类药、抗性激素类药和抗生育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内容提要: 一、概述 性激素(sex hormones)为性腺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临床应用的性激素类药物大多为人工合成品及其衍生物。常用的抗生育药大多属于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复合制剂。 性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使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女性,FSH 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FSH和LH的共同作用,促使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男性,FSH可促进睾丸中精子的生成;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性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功能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这取决于机体的性周期。在排卵前血中雌激素水平较高,可直接或通过下丘脑促进腺垂体分泌LH,导致排卵(正反馈);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由于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较高,从而减少GnRH的分泌,抑制排卵(负反馈)。常用的甾体避孕药就是根据这一负反馈机制而设计的。雄激素也可通过反馈机制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 二、雌激素类与抗雌激素类药 (一)雌激素类药 【作用】 1.促进女性性成熟,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2.促进子宫内膜增殖。 3.促进排卵。 4.影响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5.影响代谢雌激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能增加骨骼中的钙盐沉积,促进长骨骨骺闭合;大剂量能升高血清三酰甘油和磷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

度脂蛋白,但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耐量。 6.其他雌激素可促进血液凝固。 【临床应用】 1.围绝经期综合征。 2.卵巢功能不全。 3.功能性子宫出血。 4.乳房胀痛及回乳。 5.绝经后乳腺癌。 6.前列腺癌。 7.痤疮。 8.避孕与孕激素组成复合制剂用于避孕(见本章第五节)。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及头昏等。减少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减轻症状。长期大量应用可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发生子宫出血,增加子宫癌的发生率;可使水、钠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 (二)抗雌激素类药 本类药物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竞争性拮抗雌激素作用。常用药物有氯米芬、他莫昔芬和雷诺昔芬等。 氯米芬有较弱的雌激素活性和中等程度的抗雌激素作用,能和雌激素受体结合而竞争性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氯米芬能促进人的促性腺激素释放,诱发排卵。用于功能性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晚期乳腺癌及长期应用避孕药后发生的闭经等。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引起卵巢肥大,一般停药后能自行恢复。卵巢囊肿者禁用。 他莫昔芬能与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依赖雌激素才能持续生长的肿瘤细胞。用于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较好。 雷诺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的第二代产品,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三、孕激素类与抗孕激素类药 (一)孕激素类药 【作用】 1.对生殖系统作用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在妊娠期能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