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龙氏宗谱

龙氏宗谱

龙氏宗谱
龙氏宗谱

五十世祖武陵郡

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孟夏月中旬吉立宗发传吉富置

龙氏宗谱

万世流传

龙氏族谱

万古流传

永垂不朽

龙氏历代起祖发派根由谱序开列于后

第一章言制人伦第一总章

混沌初开乾坤定矣自从三皇居上世第一伏义姓风氏名太昊始书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男婚女配人之大伦在位一百一十五年

第二章言制五谷

第二神农姓姜氏名炎帝当百草作医书制五谷教民耕种在位一百四十年

第三章言男冠女笄

第三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又姓姬名轩辕诸侯尊为天子作甲子造律吕耕田货币舟车宫室书野分州制衣裳所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号曰三皇

第四章言五帝座位

第四少昊金天氏姓巳名垫黄帝次子以金德王能修太昊之法在位八十四年

第五颛顼高阳氏黄帝孙始作历在位七十八年第六帝喾高辛氏姓姬名穸少昊之孙在位七十年

第七帝尧陶唐氏帝喾次子名伊祁在位七十二年

第八帝舜有虞氏黄帝八代孙生于姚故姓姚在位六十一年

第九章言少昊之后

龙氏出自少昊金天氏之后生于龙又姓龙原系江西籍龙虎山

第十章言上古龙氏发派诗句

龙氏发派历代世系上古之世乾坤定矣干道成男坤道成女男生原为之有室女生原为之有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古之理道传于后世矣当思诗天下之木虽有千枝万叶无不本乎其根矣天下之水亦有千流万派无不本乎其源矣木既有根水既有源况人生天覆地载既有千门万户无不本乎其源祖矣既本其祖而欲兴木根水源之思莫如缉族谱以遗后世尽其尊祖敬宗之道乎卑后世而弗失则不惟知祖宗之道根源而起尊敬之心其于分枝折派尊卑上下历代远悉由此而知之也及辟地有万古长春之世界而日往月来亦是千秋不老之同阴阳造化分昼夜之两端乾坤定就分人伦之化育也

第十一章言起祖名姓

安插起祖世系龙氏出自少昊金天氏发脉一百代嗣孙之后生天佑生于龙又姓龙氏名天佑生于

东晋康帝十六年岁次癸(丁)亥二月初二辰时建生原系江西吉安府抚州龙虎山小地名骨龙田地分生长人氏

第十二章言自生

龙氏自生民以来惟天阴阳相协厥居趾趾祥贻谋垂燕翼之远言念及次不禁欣然乐乐矣独是既系木本水源裔均为属毛离裹之亲使不溯其世系考其枝派则昭子穆孙无以消其分而本支百世何以联其情然且先人有祖武谁知其克纯之前人有箕丧谁知其丕振之功德如在谁念其率祖率宗春秋有举谁思其于改乐嗜也哉沉酒乎今日以溯在昔世远年湮地移居迁又何自而知其为鼻祖之起开基太祖之起继历

第十三章言置谱

家祖龙群郎垂成乎使姑置尔谱其更茫无改考茫可知矣

第十四章言起祖

龙天佑东晋世祖章皇帝穆帝年间入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管下小地名二十四都又四甲落业前鉴后守相传三十余世

第十五章言分居

大清世祖章皇帝家祖龙州海所生九男人口胜重天干无收父子商议九大房分派

第十六章言腾谱

家租龙国学康熙四十年岁次辛巳八月初十日抄腾族谱青春二十岁未满自康熙年间入川落业于义里一甲分注理民府地名龙家湾前鉴后守相传五世

第十七章言移居

家祖龙胜才自嘉庆九年入四川省上南道宁远府西昌县管下小地名沙子厂住居三世

第十八章言移居

家祖龙永清自咸丰年间入云南省昭通府永善县管下万和场买姓坪子住居相传三世

家祖朝仁咸丰年间入云南永善管下万和场马塔铃處鼻梁一年后又迁柯榔小田坝我祖龙朝仁去世后家祖龙永科迁移柯榔大石色住居迄今住柯榔已百余年相传六世

第十九言置谱

民国世祖章皇帝五十世祖宗又垂成乎似姑置尔谱其更茫无改考可知也

第二十章言序谱

是谱序许矣哉夫家有缉而后有联其情秋然不混而知其为某公某某支派也自兹以往源之远者流必长根深者叶愈茂有闻不患其无继有不患其无承亲其亲长其长父与父亲言慈子与子言孝兄与兄言友弟与弟言恭他日庆流及远克昌其后后之视今香犹今之视昔诗之本支百世书曰以亲九族卑世世子孙勿替引之可也

第二十一章言龙氏字派

五十世祖龙宗文篡编五言诗字派一共二十四句诗字派一百二十个字取不许错乱方有查考

抄腾人赵涛宇系龙姓宗字辈外甥与缉华实属血表兄弟于一九八零年庚申正月与缉发抄谱时对此谱原编字派有同音和同体字篡改了二十个现抄之本为篡改后的本字应遵照庚申正月以后的抄腾本字派体样为准字体改正已经全族同意合格不可异言以作后世留念

龙氏字派开录于后

天霈鲁清纪月明辅同与

家和启逢琼辨金命财仑

文殿安邦应见江玉喜元

志宪汝德厚海大步瀛洲

国正光昌胜士朝永泰宗

缉远荣华再仲举世忠臣

清择维官宦全汉都连纯

仁义礼智信富贵道康宁

发达雄英顺齐章显书平

祖尚功勋好后代座宫庭

宇开乾坤广贤良俊旭初

豫淮满堂福界宽学炳候

按第一总章应补明案记一则

四十五世祖龙胜才自嘉庆就年入四川省上南道宁远府西昌县管下小地名莅实滩大厩子相传

三世四十八世祖龙永清自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入云南省永善县管下小地名贾家坪子相传三世五十世祖宗文于共和国一九五二年移居小地名杨家地一九六四年由龙宗文分谱本之案记

案记开列于后

案记序全族相传四十五世祖龙胜才入云南

的字辈为案记为案记从胜字起以七辈人的在派为案记

胜士朝永泰宗缉

由四川上云南的我房亲族应以七字案记为准今而后世代相传尚有他人借口混认我派为族应追寻案记来由若对案记不清决不可认为亲族是以为训矣

五十世祖宗文昔诗之本龙氏起祖发派根由开列于后万代相传

第二总章

第一章言开天辟地人物日月三光

盖闻乾坤未判田地未开之前名曰混沌之世此时无有日月田地风云雷雨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以及鱼鳖昆虫且日未明阴阳未分天地之体合而为一清浊不分昏昏蒙蒙故曰混沌混沌者乃无极也无极不分阴阳无极而生太极始分阴阳太极之元气动者静而阴一动一静始分阴阳田地开阔乾坤定矣天开于子轻清之气一万八百年上浮而为天天之精华凝结而为日月星辰地辟于丑重浊之气一万八百年凝结而为地地之凝结而为山川河狱轻清之气为天重浊之气为地清浊混者为人干道生男坤道生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变化无穷焉天开于子一万八百年地辟于丑一万八百年人生于寅一万八百年三才定位共三万二千四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覆乎上地载乎下人居中央天体原故人之头园地体方故人之足方人体以象天地,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天有日月、人有耳目、天有日月为阴阳,人有血气为阴阳,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骨节、天有八万四千星斗,人有八万四千毫毛孔穴。天动地静,男动女静、干为天属阳,坤为地属阴、父为天属阳,母为地属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

第二章言混沌前三皇

盖闻初出盘古氏之后,则有太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天皇氏取天开,于子之义,弟兄十二人寿各一千岁,地皇氏取人生地辟,于丑之义,弟兄十一人,寿各九百岁,人皇氏取人生于寅之义,弟兄九人,寿各六百岁;太古三皇,弟兄三十二人并盘古氏,总三十三人,故称曰太古至三皇生太古之初未有文字之典籍其年数始末根由难以稽查所以史书以伏羲神农皇帝为三皇编年纪岁数姓名史书祥载清白进后世之人可考而知也

第三章言天地男女居室

盖闻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

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合而后雨泽降,夫妇合而后家道成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为天属阳坤为地属阴父为天气禀干道属阳,母为地气禀坤道属阴,天覆乎上地载乎下今成卦体乃干健坤顺矣天以阳气下降地以阴气山升阴阳交会云雨施行然后万物化生,此乃天道言之矣,以人道言之男,以阳气下降。女以阴气上升,阴阳交会,云雨施行父精母血成其胎元,待胎等元以满月逮当生出母胎,是男是女称之曰人天赋之以仁义礼智之性故人为万物之灵也

第四章言人三父八母

盖闻人有三父八母,父,同居继父,随母嫁继父,八母,嫡母,庶母,养母,乳母,慈母,继母,出母,嫁母,是也。

第五章言人有五服

盖闻人有五服斩哀三年,齐哀二年,期服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

第六章言五亲

盖闻人有五亲,父党之亲,母党之亲,兄党之亲,弟党之亲,妻党之亲。

第七章言三族

盖闻人有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第八章言九族

盖闻人有九族高曾祖显己身子孙曾元

第九章言四民

盖闻人有四民士农工商

第十章言四维

盖闻人有四维礼义廉耻

第十一章言五常

盖闻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

第十二章言五伦

盖闻人有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十三章言五逆

盖闻人有五逆一逆天二逆地三逆君四逆亲五逆师第十四章言四教

盖闻人有四教文行忠信

第十五章言六德

盖闻人有六德智仁圣中和

第十六章言六艺

盖闻人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第十七章言六顺

盖闻人有六顺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第十八章言三教

盖闻人有三教儒释道是也

第十九章言九流

盖闻人有九流

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地理

四流推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舞棋

第二十章言三纲

盖闻人有禀天地造化,而亦同阴阳造化,生长与天地相参人,天地之间生于三光之下,必要正三纲全五常,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有忠爱之义,父子有天性之亲,夫妇有和顺之义,此三纲之道矣。君正于朝,臣正于国,父正于家,夫正于室,则君圣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妻顺,是矣

第二十一章言九族之义

盖闻人有九族之义,又有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妻随,兄友弟恭,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此十义,人所同也。

第二十二章言人所食

盖闻人生天地之间人所食也,中国在上古之世,未曾有谷,后稷有教民稼穑,始知耕田,神农皇帝虽制有五谷,中国尚未有全种,至唐太宗祥符年间,遣使臣往占城国求得谷种归来,中国方馋有此谷种以养万民,因其谷从占城国来,故名黏谷,如糯谷也,皆天生以养民之食也。

第二十三章言珍珠

盖闻马牛羊珍三品也鸡犬猪下珍三品马有骡骚之分能负重致远牛有水黄之别能运货耕田养有牯牸之论供祭品鸡有雌雄之名能司晨报晓犬有义患之异,守夜防患,猪有豮獐之珠能燕飨速宝畜者养也此六者非人不食在人所饲养而得其宜则生息蕃滋为利溥矣。

第二十四章言造饭

盖闻上古之世人民不知造饭饮食至轩辕时始制饮食乃蒸谷为饭煮谷为粥后世人民因之伏羲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至轩辕时有一人名雍始制舂碓后人亦因之有水椎乃晋朝杜预所造石磨是周时鲁班所作灶乃燧人氏所造蒸煮起自尧帝有天下吃的姿砺之饭后人因之而有煮熟之食也

第二十五章言吃盐

盖闻开井至舜帝时有臣名伯益始教人凿井取水而饮在伏羲之世虽有充庖之厨之物皆是吃淡的至神农世时有风沙氏始煮水为盐后人因之方馋吃盐猪喜雨犬喜雪牛喜顺风马喜逆风故曰风马牛不及也马乃负重致远牛乃运货耕田羊有跪乳之恩鸡有报晓之功犬有守夜之义猪有庖厨之用六畜所由来也

第二十六章言定九州岛岛

盖闻上古之时未定九州岛岛五帝时黄帝有熊氏方定九州岛岛兖冀青徐杨荆预梁雍是也至舜时又加幽并营三州共一十二州禹王之时铸九鼎乃以营州入青州以幽州入兖州并州入梁州依

旧并为九州岛岛

第二十七章言开九州岛岛

盖闻至周朝时列开九州岛岛分为一钱八百馘后又并为一百二十四馘从周平王东迁之始是为春求并作十二国鲁齐陈郑鲁燕秦韩赵魏楚是也

第二十八章言郡名

盖闻至秦始皇吞六国并为一国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第二十九章言三国

盖闻至汉高祖之时灭秦破楚而有天下传及献帝曹丕篡天下又分为三国蜀魏吴是也

第三十章言两晋

盖闻三国之后是为两晋天下分为一十六国两晋之时有前燕后燕秦南凉大夏是也

第三十一章言无朝

盖闻至元朝时灭金灭辽灭送并为一国天下分为一十八道

第三十二章言明朝

盖闻明朝得了元朝天下馋定为两京一十三省

第三十三章言大清

盖闻我大清国因明旧制添改十九省盛京直隶兆京也江苏安徽原系南京江南分省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此共一十九省也

第三十四章言祖籍

盖闻龙氏历代源流祖籍歌世系宗谱名姓根由全在年谱节略混沌初开乾坤定矣吾门祖籍江西籍上古系荆杨之地又名豫章城上古之世城男有一株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垂荫数亩故名橡章南距五岭兆奠大江为三江之地山水清秀独南韵山江西抚州龙虎山是也

第三十五章言龙氏起祖姓名

盖闻世系云吾门羽音传世出自少昊金天氏发脉一百代嗣孙之后生天佑以山为姓龙氏姓者承其祖宗之所自出世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开基起祖龙天佑原系生于江西省抚州小地小地名冒龙田生长人氏东晋世祖章皇帝康帝十六年岁次癸亥二月初二日辰时建生

第三十六章言历代迁移

盖闻龙氏历代起祖迁移世东晋世祖章皇帝穆帝年间龙天佑入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管下小地名二十四都又四甲落业前鉴后守相传四十世

第三十七章言分居

盖闻大清世祖章皇帝龙州海所九男一女俱各成立配室养子只因夫妇年迈人口浩繁难以支持父子商议分居各寨将祖人遗留田产房厩基址山林园圃派作九股肥瘦兼塔均匀九子各凭家神照阄所拈各受一股分居五年之内天干无收九子各走别乡

第三十八章言分谱

盖闻国学宇父相谪抄腾族谱大清康熙四十年岁次辛巳八月初十日抄腾第八房国学青春二十岁未满自康熙年间入川落业于义里一甲分驻理民府地名龙家湾相传五世

第三十九章言八大房分派

二世祖龙正学所生八子八子分派地名开列于后长房光辉子昌富长生胜才自嘉庆九年入四川省上南道宁远府西昌管下小地名沙子厂住居三世

二房光洪入湖北省黄州府

三房光义入云南省大关县干顶坳

五房光益入陕西省同州府

六房光荣入四川省叙府筠连城村

七房光拣入河南省陈州府

八、四房未迁移

第四十章言龙氏乘谱

民国世祖章皇帝五十世祖宗文垂成乎使姑置尔谱其更茫无改考茫可知也

乃家祖江西前九房龙国学抄腾族谱入川家祖案讯更部尚书龙群郎恭袍剪成九点一房一点为记

第四十一章言案记

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初二日宗文抄腾有案记为准批明家祖腾才垂谱腾讹不承谱无用家祖泰泉乘谱腾讹无用刘龙二姓后九房之谱不为准作用

第四十二章言作用正谱

国学前九房五帝发脉之后共六拾字依取名为正谱分代数为记

第四十三章言作用正谱国学流传有记

言埋葬祖坟

盖闻历代所葬祖坟地名开录于后

盖闻

一世祖龙天佑葬于江西吉安府犀牛望月

二世祖龙霈然葬于吉安府水粘月形

三世祖龙鲁邑葬于吉安府梁山燕窝形

四世祖龙青莲葬于吉安府贴壁蝙蝠形

五世祖龙纪颜葬于吉安府土多回龙形

六世祖龙月令葬于吉安府蜘蛛龙形

七世祖龙辅玉葬于吉安府联蛛

八世祖已失记录

十四世祖龙逢玉葬于吉安府一串朱形

十五世祖龙群郎葬于江南省金钩形

四十世祖龙州海葬于吉安府回龙形

四十一世祖龙国学葬于重庆里民府金钩形

四十三世祖龙光辉葬于重庆里民府蟠龙形

四十五世祖龙胜财葬于四川上南道宁远府西昌管辖小地名沙子厂金龙入江形四十六世祖龙士朝葬于四川上南道宁远府西昌管辖小地名土地滩银槽形

四十六世祖龙士贵葬于四川上南道宁远府西昌管辖小地名泣石滩犀牛入江形

四十七世祖龙朝仁葬于云南永善万和科榔红岩子落脚河沟边金龙入江

四十七世祖龙林氏葬于云南永善万和场小春园子罗带形

四十八世祖龙永科葬于云南永善万和科榔大石包蟠龙形

四十八世祖龙永清葬于云南永善万和场上坪子易家屋基金鹅抱卵形

四十九世祖龙太坤葬于云南永善万和科榔大石包蟠龙形

四十九世祖妣龙韦氏葬于云南永善万和科榔大石包蟠龙形

四十九世祖龙太泉葬于云南永善万和上坪子杨家地

四十九世祖龙周氏葬于云南永善万和上坪子杨家地易家屋基

五十世祖龙宗德葬于云南永善万和科榔大石包回龙形

第四十四章言龙姓郡名

郡名同姓赐封武陵郡龙华安顾

贾龚苍冉郏九族同郡名

第四十五章言中国十九省同姓郡名百家总共五百零四个字郡名总共一百个郡为百家姓郡名开录于后历代赐封郡名

天水彭成乐安陇西汝南延陵

莹阳太原始平颖川河南河东

吴兴南阳弘农沛高阳庐江

清河东鲁谯武陵巨鹿济阳

东海陈留范阳江夏武功顿邱

北海高平中山京兆东阳邰阳

东平上党晋阳冯朝广平千乘

豫章平元上谷江陵临淮辽西

安定下邱平陵南陵博菱平阳

西河渤海内黄雁门会稽原门

宣城黎阳南安苏杭炖煌武威

盐官齐东莞平昌长乐武阳

河内庐武昌武城梁始兴

新蔡松阳新安临海丹阳山阳

括阳赵博阳渔阳新平升阳

撒姓为录(上列为一百个郡名)

第四十六章言云南迁移

龙朝富所生三子长曰永清次曰永发三曰永忠,永忠、永发二人已迁贵州安平县第四十七章言龙氏历代世系

永远代数开列于后

一世祖天佑娶妻李氏

二世祖霈然娶妻杨氏

三世祖鲁邑娶妻姜氏

次房鲁元娶妻周氏生五女一子

四世祖青莲娶妻吴氏生三子四女

次房青玉娶妻袁氏生六女

五世祖纪颜娶妻余氏生二子三女

次房纪元娶妻皮氏生五女

六世祖去房月令娶妻冯氏生二子四女

次房月海娶妻李氏生八女

七世祖长房明宣娶妻汤氏生二子三女

次房明先娶妻李氏生一子六女

八世祖长房辅玉娶妻赵氏生五子一女次房辅元娶妻安氏生一子六女九世祖长房同亮娶妻袁氏生二子三女次房同珍娶妻任氏生三子二女十世祖三房兴发妻何氏生二子六女四房兴顺妻皮氏生八女

十一世祖家彬妻汪氏生二子四女次房家元妻许氏生一子八女十二世祖和照妻彭氏生二子三女次房和玉妻唐氏生一子七女十三世祖长房启荣妻任氏生二子七女

次房启康妻伍氏生一子八女十四世祖长房逢被妻殷氏生六女

次房逢玉妻姚氏生三子二女十五世祖长房群郎妻姚氏生二子三女

次房群海妻李氏生一子七女十六世祖长房辨富妻殷氏生四女

次房辨乎妻余氏生二子一女十七世祖长房金成妻伍氏生二子三女次房金廷妻高氏生一子三女

十八世祖长房命才妻谭氏生八女

次房命汝妻姚氏

十九世祖长房财玉妻李氏生一子七女次房财元妻吴氏生二子四女二十世祖长房仑海妻赵氏生三子二女次房仑明妻伍氏生七女

二十一世祖长房文财妻周氏生一子七女

次房文王妻吴氏生十女

二十二世祖殿章妻殷氏生四女

二十三世祖长房安玉妻孔氏生一子六女

次房安清妻周氏生一子三女二十四世祖长房邦元妻皮氏生二子一女二十五世祖次房应财妻李氏生一子四女二十六世祖长房见兴妻吴氏生三子一女二十七世祖三房江海妻冯氏生三子二女二十八世祖次房玉和妻刘氏生一子四女二十九世祖长房喜天妻吴氏生三子一女三十世祖三房元江妻姚氏生一子四女三十一世祖长房志海妻陈氏生二子三女三十二世祖次房宪成妻蒋氏生三子一女三十三世祖长房汝贵妻唐氏生一子四女三十四世祖长房德才妻吴氏生二子二女

三十五世祖长房厚镒妻袁氏生一子四女

三十六世祖长房海元妻祁氏生二子三女

三十七世祖长房大贤妻赵氏生一子四女

三十八世祖长房步兴妻高氏生三子一女

三十九世祖长房瀛太妻李氏生一子六女

长房瀛玉妻皮氏生二子一女

三房瀛洲妻袁氏生一子五女

四十世祖长房洲海妻高、蔡氏生九子一女四十一世祖长房国元妻高、李氏生二子三女次房国富妻赵氏生一子六女

三房国太妻周氏生二子四女

四房国荣妻李氏生一子五女

五房国栋妻皮氏生二子

六房国财妻赵氏生一女

七房国玉妻高氏

八房国学妻姜氏生一子

九房国佑妻吴氏大清康熙年间国学入四川省内龙家湾

四十二世祖长房正学妻舒氏生八子

四十三世祖长房光辉妻刘氏生四字

次房光洪妻李氏生三子

三房光义妻高氏生四女

四房光平妻张氏生一子

五房光益妻伍氏生二子四女

六房光荣妻杨氏生一字

七房光栋妻李氏生三女

八房光莲妻殷氏生二子四女

四十四世祖长房昌富妻田氏生三子三女

本房移居序嘉庆三年岁次戊午天干无收年岁所大弟兄三人各分手足胜才移居云南永善县管辖小地名黄草坪大石包

四十五世祖龙胜才乘谱

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正月初十日抄腾咸丰六年长毛作乱到永善又加巴弈乱烧房屋朝富朝贵弟兄商议移居柯榔河万和山背后住居

咸丰年间我房祖

我房祖士贵之子朝仁朝纲朝亮三人迁移云南永善万和场杉树杠下边冒鼻梁居住,然后又迁柯榔小田坝居住,我租朝仁葬于红岩子落脚河沟边,后又迁柯榔大石包居住。

四十五世祖长房胜才妻田氏生四子士朝、海、连、贵

次房胜贤妻殷氏

三房胜举妻李氏

四十六世祖长房士朝妻赵氏生五子朝选、凤、富、堂、品

四十七世祖长房朝选妻任氏生永福

次房朝凤妻任氏生三子永禄、祥、洪

三房朝富妻林氏生三子永清、发、忠

四房朝堂妻赵氏生二子永朋、贤

五房朝品妻李氏生一子永开

四十六世祖次房士海妻温氏生三子朝成、纲贵

四十七世祖长房朝成妻冉氏生一子

次房朝纲妻叶氏生二子一女

三房朝贵妻彭氏生三女

四十六世祖三房士连四房士贵妻余氏生三子朝仁、纲、亮四十七世祖长房朝仁妻梁氏生一子永科

次房朝纲妻高氏生二子永松、锡

三房朝亮妻张氏生四子永林、山、安、刚四十七世祖次房朝凤妻任氏生三子永禄、祥、洪

四十八世祖次房永禄妻王氏生太春、恒、荣

三房永祥妻邹、彭氏生太元、中、斌、存

四房永洪妻何、谢氏生太华、兴、和

朝富之子长房永清妻游氏生太泉

次房永发妻李氏生喜儿、中秋(已迁中州)三房永忠妻黄氏生长发、小春(已迁贵州)

四十八世祖次房永朋妻唐氏生太友

次房永朋妻唐氏生太友

三房永贤妻张氏生三子

四十七世祖朝成妻冉氏生一子永祯

四十八世祖永祯妻黄、郭氏生四子太福、明、安、伦四十七世祖朝品妻李氏生一子永开

四十八世祖永开妻陈、谭氏生二女二子(太清、芹)

四十七世祖朝刚妻叶氏生二子(永松、锡)一女

四十八世祖长房永松妻李氏生二子(太邦、江)五女

次房永锡妻罗氏生一女

朝仁之子

四十八世祖永科妻吕氏生二子太坤银

朝亮之子

四十八世祖长房永林妻周氏

次房永山妻氏生二子

三房永安妻杨氏生一子太祯

四房永刚妻曾氏生二子(太清,太祥)

四十八世祖四房永洪妻向、谢氏生二子(太华、太兴)一子太和四十九世祖长房太和妻尧氏生一子宗庆

次房太华妻池氏生三子宗宣、方、益

三房太兴妻凤氏生二子

永祥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太元妻袁氏生一子宗协

次房泰忠妻李氏生二子宗榜、友

三房泰斌四房泰存

永禄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泰恒妻袁氏生宗林、武、举

次房泰荣妻胡氏生宗海

永清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泰泉妻周氏生宗文、洲、级、应永祯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泰福妻陈氏

次房泰明妻吴氏生一子宗荣

三房泰安妻艾氏生四字

四房泰伦

永科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泰银妻魏氏生一子宗品三女

次房泰坤妻韦氏生宗德五女

永开之子

四十九世祖长房泰清妻傅氏生三女

次房泰芹妻张氏生四子宗亮、凯、泽、培泰恒之子

五十世祖三房宗武四房宗举妻杨氏生子缉凯、山

泰和之子

五十世祖三房宗庆妻蔡氏生一子缉发

泰华之子

五十世祖宗宣妻张氏生二子缉祥、才

次房宗芳妻池、袁氏生二子缉玉、田三房宗益

泰兴之子

五十世祖宗敬妻赖氏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 月考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劳动者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 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2.韩非子在《耕战论》中提出“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因而必然要求“重农”。韩非子“重农”的着眼点是() A.民众幸福 B.社会稳定 C.国家富强 D.个人抱负 3.《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4.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 5.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6.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 7.西汉建立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虽然这政策促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西汉政府()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8日(14:30-17:00)

一.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社会基础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一部分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另外这些人从外面来,知道徽州外部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再加上徽州山多地少,“生齿日繁,则生计日隘”,徽州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走出去主要通过做官和行商,两者都必须有文化,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形成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形成“无徽不成镇”。科举入仕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 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就连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由于外出人数之多,当时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外”之说。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2.经济基础 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3.思想基础 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由朱熹所

徽州文化专题

徽州文化专题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机电学院 班级: 12机械卓越 姓名:李丰 学号: [1**********] 指导教师:陈玲 提交日期:2019年6月18日(14:30-17:00)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化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累累硕果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但是徽州人在历史上还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成就。徽商在商品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功,给徽州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观念支持。徽州文化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与发展,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注入其中,留下诸多 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民居、徽派版画、篆刻、盆景、徽墨、徽砚以及徽菜、徽剧等。徽州文化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形成在各文化领域品位独具的徽州派系,如新安理学、新安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同时徽州文化还孕育了无数优秀人才。在封建科场,徽州才子始终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如歙县便享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休”之殊誉。从宋至清末,徽州进士人数累计达1900人。此外徽州还涌现了算

中学2017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2016级第二期5月阶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 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5.《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6.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8.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人教版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试卷分析

高级第二期5月阶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 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5.《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6.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8.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全国各省章氏辈分收集

章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 1四川达州辈分 永生庭尚德息 文维象贤克绍 2云南腾冲县族谱辈分 国.相.明.朝 永.振.家.乡 3江西奉新章姓 在开先绪恒宜后 4山东济宁金乡 登允继广

5湖北房县章氏 朝复秀荣兴 6安徽桐城辈分: 人艺守代勇 7江苏盐城章氏一支字辈 元良成万德云峰照海龙 8安徽东至县高章村系谱 9常州戚墅堰区的芳渚村 字辈不详 10浙江省富阳市常绿镇大章村 字辈不详 11湖北仙桃辈分 传家友道孝 12浙江诸暨应店街镇深坞村 字辈不详 13湖北省监利县黄歇乡黄谭镇新闸村 字辈不详 14湖南石门章家辈份序列 承少光宗祖学如启家国 修生齐甲远福禄万代兴 15安徽铜陵章姓 天朝礼士班家尚贤 功成名立孝义为先 16临安市於潜新梅辈分 培、炎、贻、克、朝、孝、德 17浙江永康辈份 道泰正平康礼义

18重庆梁平县新盛湖南宜章迁移到重庆 洪榜尚兴召 19江西南昌太极观章家辈分 秀荣新征 20安徽黄山歙县金川乡柏川村 字辈不详 21江西省贵溪市耳口横港村 字辈不详 22章氏横溪涧百字派 永祚承先泽良谟启后昆; 大宗世以盛才学应可成; 诗礼能崇训恩荣自显名; 勋猷经纬建道德准绳行; 基肇千秋业模昭万代型; 贤豪频见育睿哲特钟生; 山岳徵灵气江河献宝珍; 期昌麟凤至际会虎龙逢; 溢国芳声远安邦郅治隆; 详光环宇泰普教洽心融。23德庆章氏百字派 景直明昌茂隆高厚裕能; 泰运旋添仲曾元复秀升; 显玉敬俊瑞恭亮锦贤成; 华表真仪杰齐安启顺臣; 壮丽熙详固嘉宁定会春; 爱宜臻庆萃盛益致新寅; 昭继生荣美超乘赐合伸; 永延徵吉士喜见喻旧登; 季赏恢英烈宏苞具玫文; 才猷咸济出应识寿良昆。24安徽枞阳合明白湖章氏家乘百字派: 文福庆才受民善良孝乡 宗应世守治大道启元光

新余县地名志—水西公社概况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水西公社概况 水西公社位于县城东面10公里处,驻地水西圩。东与罗坊公社交界,西和沙土公社接壤,南邻峡江倒,北靠马洪公社,西北界下村公社,东南连东边公社。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26个大队,414个生产队,185个自然村。9783户,489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人,均属汉族。 以驻地水西圩得名。此处有一小溪,自西北丘陵流向东南,注入袁河,水西位于该小溪之西,故名。解放前夕,袁河以南属洋津区塘下乡,袁河以北的东部属罗坊区水西乡,西部属城区太和乡。解放初属沙陂区。1956年属水西乡,包括莫家、谢家、塘下、彭家四个乡。1958年划分水西、塘下两个乡,同年下半年合并为水西公社。1961年分为水西、简家两个公社,属沙土区。1966年水西、简家合为水西公社。1968年塘下公社并入。1972年樟树大队划归东边公社,同时将罗坊公社的富光大队划归本社。 境内南北两面属丘陵地,袁河介于其间,构成一道天然走廊。河谷平原,淤沙成洲,土地肥沃,袁惠渠南北两大干渠横贯南北部,水源充沛,适宜种植水稻、棉花,为全县主要棉区之一,棉田20647亩,亩产皮棉61.1斤,总产12704担,比解放前增长3倍。现有耕地面积62912亩,粮食亩产974斤,总产将近四千万斤,比解放前增长5倍。红薯、荞麦、小麦、油菜次之。经济作物以花生为最多。南部有广阔的林业基地,山林面积95160亩。社办汗下林场和下陂分场,栽杉树48623,油茶林13000亩,年产油茶8万斤,林业收入大为可观。 浙赣铁路、清萍公路,并行横贯中部。向北有班车通往马洪。向南通往汉元,与峡江县仅一山之隔,简易公路四通八达。 社办企业18个,职工513人,总产值174万元。拖拉机站规模之大,居全县首位,有汽车4辆,拖拉机137台。 现有中学3所,教职工156人,学生2565人。小学26所,教职工386人,学生9625人。电影队2个,文化站1个。医院1所,医务人员43人,病床27张。队队有医疗站,卫生员61人。 李辉连,白水塘人,留学日本,江西医专创始人之一,任江西医学院教授、校长等职。 水西圩位于县城东面10公里平地上,袁河北岸,四周大片田陇,水渠纵横。浙赣铁路横贯于北,南北公路延伸,北接清萍公路,南达县境南端汉元,隔山与峡江县我界,水陆交通方便。公社驻地。全镇跨地1平方公里。188户,1644人。其中农业58户,270人。圩建于清末。每逢二、五、八赶集。 [水西大队] 紧靠水西西北0.2公里田畈中央,浙赣铁路南侧,介于南北袁惠渠道中间。北部丘陵环绕,清萍公路沿丘陵边缘横贯。中部地势平坦,全境属河谷平原。辖13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302户,1546人。耕地1546亩,解放前夕罗坊区水西第一保。解放初属水西乡水西农民协会。合作化时由龙上、张家、邹家、周家、桥头等五个初级社成立高级社。1958年为水西大队。1968年属桐林大队。1980年从桐林大队分出为水西大队。 龙上大队驻地。紧靠水西北0.2公里平地上,村北紧靠北干袁惠渠。东北50米处有水西火车站。44户,231人。[刘氏族谱]清雍正年间从官田分居。以处村田陇之上而得名。谐音简称龙上。 邹家位于龙上北0.6公里田畈中央,四周宽阔田野。南距浙赣铁路200

湖州章氏世系概览0419

湖州章氏世系概览 湖州旧称吴兴,别称西吴。吴兴旧称乌程,境内有苕溪,因以苕溪为别称。三国吴在今湖州一带置吴兴郡。隋文帝始置湖州。唐改湖州为吴兴郡。宋乌程县与归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为吴兴县。今治湖州市,辖二区:吴兴区、南浔区;三县: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 湖州菱湖荻港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彦武—颐—(断代)—◇—◇—纲—世德—良荣—嘉猷、嘉祉、嘉闻 荻港旧为荻溪。《荻溪章氏家乘》四修本称:“湖州章氏自明季由会稽道墟里播迁于归安县之荻港村,屡经兵燹,家渐式微。”三修本云:“吾族先世无考,谨以迁荻始祖为第一世。”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章开沅著《〈荻溪章氏家乘〉》初探》述:一世、二世没有留下名字,三世、四世“虽然留下了名字,但生卒年月也无从查考。……荻溪章氏家乘最早纂辑者,应为章绳曾、章福基等”。绳曾公为荻溪十世,距迁荻始祖已有二百多年,世系已无法查考。另查,今绍兴道墟西宅、后宅、前宅各派,均由迁会稽始祖彦武公之子颐公分派,故此处荻港章氏以断代列于仁郁公派颐公之后。另据安徽东至徐团《东流徐团章氏家谱》载:廷洲公四子点,经荻港迁章村宕(参见“繁昌章村宕”条。因谱未明章村宕属荻港或繁昌,本集暂定繁昌,以供参考)。点公生四子,迁章村宕后,亦或滞留一子或数子于荻港,若是,荻港世系可接也,因点公四子行序为宗一至宗四,十一曾孙行序为华一至华十一,此乃新支派繁衍初期之现象,故笔者有此猜想。 湖州大邑口 及—修—仔钧—仁郁—文瑶—侁—友谅—敏—耕—琏—灏—掣—钱—让—斌—复—蔽—理—敞—璜—瑛—恕—恺—棒—继志—延申—耨—輓—宏奎—原配—立煌—士爵—世玉—应富—日照—君用—光簪—亦萧—大定—昌霉 吴兴 及—修—仔钧—仁嵩—士达—感—若蒙—惟乹—云就—驹 驹公,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进士。由丽水孝行乡迁吴兴。《章氏会谱·德庆初编卷五》:“驹,吴兴祖”。 及—修—仔钧—仁嵩—士廉—世涣—得象—约之—元方—理—庆孙—三七—四十—曾三—从九—森—观—牙—延—济—以能—永旻—炼—敏中—养浩—文成元—思仁—谨—廷进—文荣—肇升—友贵—景春—吉星—绍鹍—凤歧 凤歧公(1911~1957),字锡华,行姻五百六十六,清宣统辛亥十一月廿八生,丁酉九月廿四卒。由兰溪渡渎迁居吴兴。 德清霄下赤山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彦武—赜—曦—斌—霁—文黼—学—宗鲁 长兴 及—修—仔钧—仁彻—文炎—佺—俞—惇 惇公,字子厚,行七。北宋嘉佑四年(1059)己亥进士,历参知政事、尚书令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申国公,赠魏国公。公妣墓在湖州长兴府县,《建宁府浦城县章氏会谱》:“惇,长兴祖”。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荛—澥—继祖—彦—仲机—材—叔贤—宜民 宜民公,由江西南昌迁长兴。安吉五云村《章氏宗谱》:“宜民,居长兴”。 长兴二界岭 及—修—仔钧—仁燧—文锡—重—告—待—公侃—造—云就—骥—玙—锟—渤—日宗—道谦—天炎—得元—也仙—峑—魁—寄毕—文纯—有新—元凤—应盛—富足—起进—必荣—成蛟—家钦—克凤—绍土绍土公,由建德大洋迁居二界岭。 安吉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荛—澥—继祖—彦—仲机—材—叔方—长民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易错题型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 1 页古代中国的经济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表明 A.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答案】B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B 3.有学者指出:“宋朝从立国之初就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促使租佃制繁荣,这是宋朝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开始成为时代潮流 B.政府的土地政策冲击了租佃关系 C.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生产力发展得益于土地政策创新 【答案】D 4.《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5.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第 2 页B.官营手工业 C.机器制造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B 6.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碑刻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8 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包括() A.改进农业生产工具 B.更新耕作技术 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D.重视农业灌溉 2.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3.2012年6月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打捞出水了“盛源合记”玉印(古代商号商帮的印章)、西班牙银币、精美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773件器物。同时还出水了宁波特产的用于压船舱的梅园石,另外还出水了29枚铜钱,以“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为多。根据上述情况,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从出水实物可以推断沉船的年代可能为清朝中晚期 B.从出水物品可以推断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 C.从出水梅园石可以推断此船可能是从宁波出发或停靠过宁波 D.从出水的西班牙银币可以推断此船曾到西班牙进行过商业贸易 4.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②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⑤晋商、徽商等商帮形成④劳动力成为商品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5.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 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6.《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7.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 “”天下无贵贱通行之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C.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D. “”是唐代青瓷重要代表唐三彩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8.了汉代官营手工业()A. B. 本技术高超,不计成工匠优秀,原料上等 D. C. 分工细密,管理严格规模生产,面向市场“”(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9.A.

幸氏家族简介

幸氏家族简介 幸姓来源 幸氏鼻祖-幸偃,周文王(姬昌)之26子(一说47子,待考证)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庚叛乱,三年平定,幸偃奉周公之命,镇守朔北,驻军雁门关。因捍于中华,扶绥百姓,为匡扶周室立了大功。为褒扬其叔(偃公),遂年壬戌岁(公元前1019年)因名赐姓为“幸”,从此天下有了姓幸的人。 中国姓氏网站大全 以下为全球最大的搜索Googe搜索出来的中国当前最大型的姓氏网站,排名不分前后。 1 姓氏站 2 站名所屬單位網址 3 丁氏祖譜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trees/big5/menu.asp 4 尹氏驛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yszp.htm 5 幸氏家族網幸茂林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6 華人舒氏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7 潘氏宗親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8 汪氏家族誌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9 廖氏增譜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utf/index.php 10 中國牛網安徽省蒙城广播电视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culture/niushi/ns0001.htm 11 世界朱子網世界朱氏联合会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12 宋氏文化深圳朱子学研究促进会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wenhua/index.asp 13 勾姓源流中華勾氏文化研究中心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qiyuan5.htm 14 田氏宗親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action-viewthread-tid-29 15 夏氏宗親網夏國安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2007-4/2/16235915723.html 16 馬氏家族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17 古樹*辜氏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togo/goqq/page7.html 18 海南符氏宗親網海南新聞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19 中華許氏族譜網絡管理員:许超平、许亚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20 傅氏文化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fileasp/mb/mb107/canpin.asp?id=17089&username=fu023 21 中華費氏宗親會中华费氏宗亲会秘书处:费远超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22 鄒氏宗親網邹为民先生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Index.html 23 隋氏族譜隋姓起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24 經姓家園网站策划:經家人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main/home/main.php 25 中華賓氏宗親會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 26 黎氏大家園黎氏聯誼會-黎卓鋒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li668/ 27 電白縣電城西門黎氏網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com/dbli/main.php 28 樊家人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index1.html 29 世界戴氏宗親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NewsContents.asp?ID=26 30 太倉檔案信息網顧氏宗譜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main/show.asp?id=349 31 顏氏家族姓氏起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qiyuan.asp 32 网同纪念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2426376.html,/pedigree/SerchFamily/netframe.asp?no=1173

安徽省黄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MISSING IMAGE: , ] A、个体农耕 B、集体劳作 C、奴隶制经济 D、自然经济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下面关于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C、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4、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 ③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④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 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6、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MISSING IMAGE: , ] A、农作物种植更趋市场化 B、对犁耕依赖减少 C、耕作日趋精细化 D、家庭生产日趋专业化 7、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24% 36% 30% 10%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8、《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9、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10、“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经抵达亚洲。”但尽管如此,他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

合肥九中2018—2019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包括() A.改进农业生产工具B.更新耕作技术 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D.重视农业灌溉 2.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3.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西周时期 A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6.《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7.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8.《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9.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0.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代表 B.政治制度的先进 C.工业资本的先锋 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荻港——一颗被遗忘的水乡明珠

荻港——一颗被遗忘的水乡明珠 四月八日新市老年自行车队一行十六人骑游荻港,荻港距湖州东南约10公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四面环水,河港纵横;青堂瓦舍,临河而建的荻港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东苕溪蜿蜒而过,在它的滋养下孕育了一处“南苕胜境”。走进荻港老街仿佛又回到XX古镇梦境之中。荻港是真正的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之乡,沿河而建逶迤连绵的靠街廊屋,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景观。在古村落的河道尽头连接着东苕溪(申嘉湖古运河);漫步荻港廊街,领略荻港风光;观赏古桥驳岸,看着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使人回味无穷。

“南苕胜境”始建于元末,兴成于乾嘉年代。清乾隆三十四年,里人朱南屏重建,四十三年,里人章适翰又续建。当年的南苕胜境建筑群,不仅有亭台楼阁,水池津梁,还有云怡堂、积川书塾等建筑物。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嘉庆皇帝钦赐“玉清赞化”匾额,和钦赐“警化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祠”额。南苕胜境更是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保存至今仍完好的放生池、五孔石梁桥、四面厅台基、吕纯阳像石碑及两棵古朴树,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段厚重的历史,并勾勒出南苕胜境昔日的轮廓。世称八角池实为长方小抹角的放生池,东西长21.2米,南北宽17.5米,池中南北向架五孔石梁桥,桥长21米,宽1.55米,青石石栏,望柱6对。这种常见于唐宋时期寺庙的鱼沼飞梁建筑形式,一直沿用至清代的道观,四面厅台基长宽各14.5米,高0.6米,东西面施三级台阶,宽3.6米。练丹台遗址位于四面厅台基的东面,面积约为它的一半,二者之间置荷花池,实不多见。

有着重教崇文优良传统的章氏家族就在园林里设立 了私塾——积川书塾,“积川”二字取自荀子的“土积成山,水积成川”。以“积川”二字命名书塾,是希望培养出许多熟谙诗书的人才。章氏家族的后辈们比较争气,没有辜负先辈们的厚望。在清朝两百多年间,积川书塾出了50多位进士、100多名太学生、贡生、举人,在历史上曾名噪一时。走进荻港名人馆看看,里面都有详细介绍。最值得骄傲的是章氏第14代后裔章鸿钊,出生于荻港三瑞堂的章鸿钊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四光等一大批地质学上的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学生。 章氏家族不仅出文人,也出武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国民党陆军中将章鸿春曾经当过骑兵旅长、军校校长和南京要塞司令。在经济领域,民族资本家章荣初是章氏家族的杰出代表。章荣初17岁开始到上海学做生意,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在上海、杭州、湖州、菱湖等地创办了近40家企业,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章荣初致富不忘家乡,1946年在他的出生地菱湖镇成立了“菱湖建设协会”,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新菱湖,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黄炎培先生夸他“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愿为”。

枞阳东乡武术由盛转衰自身缘由的探究

第38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月 Vol.38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r. 2016 ────────── 基金项目:安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5220) 收稿日期:2015-06-01 作者简介:李斌(1967-),男,安徽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史学。 -82- 枞阳东乡武术由盛转衰自身缘由的探究 李 斌,张书军,张孝民 (安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我国首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枞阳东乡武术诞生于唐朝,在清末明初后逐渐由盛转衰。枞阳东乡武术的衰落也有着其自身存在的因素。习武东乡人的好勇善斗给东乡武术带来了灭顶之灾;“破拳”的出徒方式导致了东乡武术逐步衰落,“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限制了东乡武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东乡武术;破拳;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2-0082-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2.024 The Reasons of Zongyang Dongxiang Sports Martial Arts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LI Bin, ZHANG Shu-jun, ZHANG Xiao-m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011, China) Abstract: Zongyang Dongxiang Sports Martial, which is China’s first bat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s bor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underwent gradually from the gloom to doom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decline of Zongyang Dongxiang martial arts has its own reasons. The nature of Dongxiang people who fight bravely brought disaster to Dongxiang martial arts; "broken fist”, the only way Dongxiang people complete his apprenticeship led to a gradual decline of Dongxiang martial arts, and "pass inside not outside”, the manner of succession, restrict Dongxiang martial arts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Dongxiang martial arts; Poquan; fa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枞阳东乡武术是我国首批体育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东乡武术诞生于唐朝,盛行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东乡武术虽然和中国的传统武术一样,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逐步走向衰落。但东乡武术由盛转衰也存在着自身特殊的原因。 1 枞阳东乡武术的由来 枞阳,在新中国成立前隶属安徽桐城县,称为东乡和南乡。在古时桐城境内,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谚:“打不过东乡,吃不过西乡,文不过南乡,告不过北乡。”由此可知东乡尚武的风气一直盛行,其中东乡的周潭镇就是东乡武术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有东乡《章氏族谱》记载,枞阳周潭镇的章氏,祖居为福建蒲城,世代习武,其祖上章仔钧曾是唐朝著名的武将。到了元代,章家有天武、天禄两兄弟举家迁至现在的枞阳周潭镇定居,并 带来了福建的南少林武功。自此以后,由于章氏人丁兴旺,且人人习武,武术就在周潭镇慢慢盛行起来。明朝初期,章氏的一位姑娘嫁给周氏,章家的武功也随之传到了周家,周家也逐渐盛行起了习武之风。至清朝初期,以周潭为中心的东乡居民也都争相习武,逐渐形成了“东乡武术”[1]。 最初大多数东乡人习武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防身,后来逐渐被当地的封建宗族所利用,成为封建宗族巩固势力的工具。为了加强其宗族的影响,保护器自身和财产安全,各宗族大户广收武丁,一方面为了看家护院,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宗族势力。为了提高武丁的看家护院的本领,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到处聘请武师,纷纷举办各种习武堂。这些举措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习武之人聚集东乡,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武术拳种,使得东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