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原测试

化原测试

化原测试
化原测试

第七、八章

一、填空题

1、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和两大类。

2、传质方式分为和两类。

3、吸收操作是依据,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4、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E称为,若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5、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物质的量浓度c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H称为,若H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6、吸收速率方程式中,KY是以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其单位是。

7、吸收速率方程式中,kG是以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其单位是。

8、KY与KG的关系是。

9、kx与kL的关系是。

10、若c*-c≈ci-c,则该吸收过程为控制。

11、若p-p*≈p-pi,则该吸收过程为控制。

12、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

13、KYa称为,其单位是。

14、填料的几何特性参数主要包括、、等。

15、通常根据、及三要素衡量填料性能的优劣。

二、选择题

1、在分子传质过程中,若漂流因数p总/pBM>1,则组分A的传质通量NA与组分A的扩散通量JA的关系为()。

A.NA=JA;B.NA<JA;C.NA>JA;D.不好判断

2、费克定律可以解答的问题为()。

A.分子热运动方向及其速度大小B.分子扩散方向及其扩散系数大小

C.分子扩散方向及其速率大小D.扩散传质方向及其速率大小

3、下列对扩散系数的理解和认识中不对的是()。

A.扩散系数不是物性参数,而是物系中物质的一种传递性质。

B.扩散系数与浓度场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C.气相中物质的扩散系数因温度的增高而加大,因压强的增高而减少。

D.液相中物质的扩散系数受浓度的影响显着

4、关于扩散传质中的漂流因数概念,下列讨论中正确的是()。

A.漂流因数永远大于或等于1。

B.漂流因数反映分子扩散速率对单向分子扩散传质速率之比。

C.漂流因数概念只适用于分子扩散传质过程,而不适用于对流扩散传质过程。

D.漂流因数概念只适用于气相扩散传质,而不适用于液相扩散传质。

5、对接近常压的低组成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将(),溶解度系数H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

6、若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非常大,则该气体为()。

A.易溶气体;B.难溶气体;

C.中等溶解度气体;D.不确定

7、氨水的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其相平衡常数为0.75,若氨水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25,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摩尔比为()。

A.0.0256;B.0.0188;C.0.0185;D.0.0192

8、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气体1和气体2分别在水中溶解,若气体1的溶解度大于气体2,则亨利系数E1与E2的关系为()。

A.E1>E2;B.E1=E2;C.E1<E2;D.不确定

9、推动力(x*-x)与吸收系数()相对应。

A.kL;B.Kx;C.KX;D.KL

10、推动力(Y-Y*)与吸收系数(D )相对应。

A.KG;B.ky;C.kG;D.KY

11、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A.水吸收氢;B.水吸收硫化氢;C.水吸收氨;D.水吸收氧

12、在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进塔混合气中溶质的组成为6%(体积分数);吸收尾气中溶质的组成为1.2%,则溶质的吸收率为()。

A.81.03%;B.80.0%;

C.118.97%;D.18.97%

13、在气体处理量一定时,减小吸收剂用量,则吸收推动力()。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

14、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物中的氨。混合气的进塔组成为0.01,出塔组成为0.001(均为摩尔比),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0.88X,则溶液出塔的最大摩尔分数为()。

A.0.0113;B.0.0088;C.0.00114;D.0.0114

15、常压下,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气。物系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1.5kmol/(m3?kPa),气膜吸收系数k G=2.74×10-7 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 L=0.25m/h,则该过程为()。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无法

三、判断题:

1、达到平衡时,传质过程仍在进行,只不过通过相界面的某一组分的净传质量为零,因此属动态平衡。()

2、用水吸收空气中微量氨的操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用水量足够小,接触时间足够长,就能得到很浓的氨水。()

3、用水吸收氧的操作,可视为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

4、以气相组分或液相组成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都不能直接用于全塔计算。()

5、对于一定高度的填料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操作温度降低,相平衡常数m增大。()

四、问答题

1、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有何应用?

2、相平衡与热平衡不同之处在哪?

3、什么是填料塔的液泛现象?影响液泛的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

一、填空题

1、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0=113.6kPa、pB0=46kPa,则相对挥发度α= ,平衡时液相组成xA= ,气相组成为yA= 。

2、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3、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而是精馏与普通蒸馏的本质区别。

4、简单蒸馏和间歇精馏的主要区别是。

5、塔顶返回塔内的冷凝液量与塔顶产品采出量之比称为_ _。

6、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7、对精馏操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回流比R,则精馏段的操作线斜率将,提馏段的操作线斜率将,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所需的全塔理论板数将。

(不变,变大,变小,不能判断)

8、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9、操作中的精馏塔,如果进料状态参数q =1.2,则该进料状态为,当进料中xF =0.4(轻组分的摩尔分数),则q线方程为:。

10、两组分连续精馏,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5,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2,R= ,xD= ,xW= 。

11、苯-甲苯混合液初始组成为0.4(摩尔分率,下同),在常压下加热到指定温度,测得平衡的液相组成x 为0.257、气相组成y为0.456,则该条件下的液化率为。

12、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对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n=0.3,则yn+1= 。

13、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3,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塔操作,已知x4=

0.3,则y3=(由塔顶往下数)

二、选择题

1、q线方程一定通过x-y直角坐标上的点()。

A.(xD,xD)B.(xW,xW)C.(xF,xF)D.(0,xD/(R+1))

2、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平衡线B.操作线与q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平衡线与q线

3、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

4、若连续精馏过程的进料热状况参数q=1/3,则其中气相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为()。

A.1/2 B.1/3 C.2 D.3

5、下列关于精馏中“最小回流比”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它是经济效果最好的回流比。

B、它是保证精馏操作所需塔板数最少的回流比。

C、它是保证精馏分离效率最高的回流比。

D、以上都不对。

6、当xF、xD、xW和q一定时,若减小回流比R,其它条件不变,则()。

A、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B、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C、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D、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7、精馏塔操作时,其温度和压力从塔顶到塔底的变化趋势为()。

A.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减小B.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大

C.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减小D.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增大

8、精馏塔设计时,若qn,F、xF、xD、xW、qn,V为定值时(其中qn,F为进料量,xF为进料组成,xD为馏出液组成,xW为釜残液组成,qn,V为精馏段上升蒸气流量),将进料热状态参数q=1改为q>1,则所需要理论板数()。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穷大

9、对于板式精馏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式精馏塔,进料板位置是随意选取的

B.板式精馏塔,塔顶可采用全凝器,也可采用分凝器

C.板式精馏塔,每一块塔板都是一块理论板

D.板式精馏塔的分离效果一定优于填料式精馏塔的分离效果。

10、对于间歇精馏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歇精馏既有精馏段又有提馏段B.间歇精馏只有提馏段没有精馏段

C.间歇精馏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12、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D.舌形塔

13、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qn,L′()qn,L。

A.等于B.小于C.大于D.不确定

1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A.yn+1>yn>yn-1

B.yn+1=yn=yn-1

C.yn+1

15、已知精馏塔塔顶第一层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为t2。而该塔塔底某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为t3,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为t4,则这四个温度的大小顺序为()。

A.t1>t2>t3>t4 B.t1<t2<t3<t4

C.t1=t2>t3=t4 D.t1=t2<t3=t4

三、判断题:

1、在相同汽化率条件下,简单蒸馏较平衡蒸馏可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2、所谓恒摩尔流假设就是指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蒸汽量是相等的,而下降的液体量也是相等的。()

3、精馏操作的依据是物系中组分间沸点的差异。()

4、精馏操作中,两操作线的位置都随进料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5、当qn,F、xF一定时,只要规定了分离程度xD和xW,则qn,D和qn,W也就被确定了。()

6、恒摩尔流假设成立的条件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热相等。()

7、对于精馏操作的五种进料热状况而言,q值即表示进料中的液相分数。()

8、进料热状况q值变小,所需的理论板层数增加,进料口位置上移。()

9、精馏操作线方程是指相邻两块塔板之间蒸气组成与液体组成之间的关系。()

10、精馏塔的进料板属于精馏段。()

四、问答题

1、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试问:回流液由饱和液体改为冷液时,塔顶产品组成有何变化?为什么?

2、精馏塔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

3、塔板的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

一、填空题

1、湿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可用,和表示。

2、湿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中和表示水分的绝对含量,表示水分的相对含量。

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温度为20℃,总压为101.3kPa,湿度为0.01kg/kg的湿空气,已知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kPa,则该空气的水汽分压为kPa,相对湿度为。

4、在总压101.33kPa下,温度45℃,相对湿度40%的空气的湿度为kg水/kg绝干气。空气的比热容为kJ/(kg绝干气·℃)。(45℃水的饱和蒸气压为9.5837kPa)

5、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实验,湿物料的初始含水量为0.4kg水/kg绝干物料,开始阶段以恒定的速率进行干燥,当含水量降至0.2kg水/kg绝干物料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其后干燥速率不断下降,当含水量达到0.02kg水/kg绝干物料时干燥速率降为零,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自由水分的含水量为。

6、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干燥阶段属于控制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属于控制阶段。

7、降速干燥阶段,水分由物料内部向表面迁移的速率水分表面蒸发速率。

8、(1)恒定干燥条件是指以及都不变。

(2)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常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二、选择题

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可以利用H-I图查出其它参数的是()。

A.湿度和水汽分压;B.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C.露点和水汽分压;D.焓和湿球温度

2、下列各组参数中,哪一组的两个参数是相互独立的()。

A.H、p;B.H、td;C.I、tw ;D.tW、td;

3、湿空气在预热器内由温度t1被加热至温度t2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

A.相对湿度φ;B.露点温度td;C.湿球温度tw;D.焓I

4、空气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有( )。

A.H1 >H0;B.φ0 >φ1;C.H1

5、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将 ( )。

A.减小;B.不变;C.增大;D.不一定

6、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 )。

A.愈低B.愈高C.不变D.不一定

7、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热敏物料,且干燥属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空气流速;B.提高空气温度;

C.降低空气相对湿度;D.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8、在下列哪一根线上露点温度相等?( )。

A.等相对湿度线; B.等热焓线;C.等湿度线; D.绝热冷却线

三、问答题

1.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与其绝热饱和温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2. 结合水与平衡水分有何区别和联系?

3. 恒速干燥阶段的湿物料表面温度是什么温度?为什么?

4、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整理]二线叠加2000R站内电码化-05-20系统安装、调试及开通

------------- 本部分版本及信息说明 25Hz相敏轨道电路、50Hz交流轨道电路 二线制预叠加ZPW-2000RⅡ型电码化 第五部分系统安装、调试及开通

------------- 目录 本部分版本及信息说明 ............................................................... I 1 系统安装说明. (3) 1.1 室内设备安装 (3) 1.2 室外设备安装 (3) 1.3 信号电缆安装 (4) 2站内电码化的调试及开通 (4) 2.1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R开通 (4) 2.2 50Hz交流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R开通 (7)

1 系统安装说明 1.1 室内设备安装 1.1.1 设备安装 1.发送器、功放器、发送采集器、采集中继及系统维护终端等室内设备集中安装于无绝缘站内移频机柜内。每台站内移频机柜最多可安装16套站内发送设备。 2.发送调整器安装于发送调整组合内。正线电码化只需要一个发送调整组合,占一层组合位置。安装在组合架或组合柜内。侧线电码化发送调整组合数,根据股道数而定。每四个股道设一个发送调整组合。发送调整组合的地线E与室内贯通地相连。 3.ZPW·NGL-R型室内隔离盒放置于托盘上,托盘安装于组合架上。3台ZPW·NGL-R型室内隔离盒与3台BMT-25型室内调整变压器,放置在一个托盘上可作为送电端室内隔离设备。5台ZPW·NGL-R型室内隔离盒放在一个托盘上可作为受电端室内隔离设备。 4.ZPW·FNGL-R型室内隔离盒放置于托盘上,托盘安装于组合架上。送电端每台标准组合位可放置3台ZPW·FNGL-R型室内隔离盒与3台BMT-50型室内调整变压器。用于受电端每台标准组合位可放置5台ZPW·FNGL-R型室内隔离盒。 1.1.2 电码化发送器的调整 1.对ZPW-2000R发送器要求 负载电阻为400Ω,电源电压为DC48V,温度为18℃~28℃时,功放器的输出电平选择在移频层背板的对应万可端子上封连,连接端子及各电平对应电压见表1.1-1。 表1.1-1 2.ZPW-2000R功放器功耗在负载电阻为400Ω、1电平功率输出(170V)、电源电压为48VDC、额定功耗应小于2.7A。 3.在本系统中功放器固定使用1电平输出。 1.2 室外设备安装

ZPW-2000电码化调整标准、方法介绍

ZPW-2000电码化调整标准、方法介绍 一、技术标准 1、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ZPW-2000 系列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介绍:轨道继电器电压:15~18V有效值,调整电压18~26V。据有的电务段介绍: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结合《维规》调整表对于电压参考范围:股道:18~21V;小于200m的无岔区段:15.5~18V;一送多受道岔区段:16~18V最大不超过20V。(相关电务段有要求的按电务段有要求调) 2、残压。用0.06Ω标准分路线在轨道送受端分路时,轨道继电器残压≤7.4v。 3、轨道电路的限流电阻: (1)送电端限流电阻(Rx): 一送一受区段,送受均设扼流变压器:Rx=4.4Ω 一送一受区段,送受均无扼流变压器:Rx=0.9Ω 一送多受道岔区段,送受均设扼流变压器:Rx=4.4Ω 一送多受道岔区段,送受均无扼流变压器:Rx=1.6Ω (2)受电端限流电阻(Rs):一送多受道岔区段设扼流变压器时用:Rs=4.4Ω,无扼流变压器的区段不用限流电阻。

4、入口电流:在电码化轨道区段,于机车入口端用0.15Ω标准分路线分路时的短路电流,1700Hz、2000Hz、2300Hz不小于500ma,2600Hz不小于450ma。 5、轨道电路长度大于350m时,应设补偿电容。 载频1700Hz、2000Hz补偿电容容量80uf,载频2300Hz、2600Hz 补偿电容容量60uf。补偿电容间距为100m,均匀设置, 补偿电容设置:以股道长度1010m 为例,电容个数11个,等距离长度△=L/Nc=1010/11=92m ,股道两头△/2=46m 。 二、 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 一)室外轨道变压器采用 BG2-130/25: 1、变压器和钢轨间有扼流变压器,送、受电端变压器一、二次侧输出电压固定在一定电压档: 一次侧使用Ⅰ1、Ⅰ4连接Ⅰ2、Ⅰ3(220V档), 二次侧使用Ⅲ1、Ⅲ3 (15.84V档)。 在室内对调整变压器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保证GJ正常工作。 2、变压器和钢轨间无扼流变压器,受电端变压器一、二次侧输出电压固定在一定电压档:一次侧使用Ⅰ1、Ⅰ4连接Ⅰ2 、Ⅰ3(220V档),二次侧使用Ⅲ1、Ⅱ3 连接Ⅱ4、Ⅲ2(4.4V档)。 送电端输出调整按照区段类型的长度编制调整表,再根据调整表连接调试送电端输出电压,保证 GJ 正常工作。 三、电码化轨道区段室内调整:

软件测试标准及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 β测试_Beta测试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_Alpha测试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可移植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英文是Portability testing。又称兼容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被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上。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

软件测试实践

软件测试实践作业一 1.说明一个软件可能存在哪些类型的质量问题,并举例说明软件本地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成熟软件带来的风险。不成熟的软件产品是把测试成本交给了用户:企业往往是出于项目周期安排不当,或者根本没有安排专门测试,匆匆完成编码设计就将产品交付使用了。这样的后果自然是用户觉得产品漏洞百出,项目执行过程也遥遥无期,最后,项目双方都筋疲力尽,用户觉得受骗,而软件商则毁了声誉,追加了大量项目实施费用,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所提供的功能与说明书不符,部分功能不能用;二是实际完成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产品或系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三是性能不够稳定,产品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是产品的文档资料不全,给用户的使用和后期升级带来困难。有两大类别的质量风险和本地化有两大类别的质量风险和本地化有关,第一类和用户界面有关,另一类和操作有关。如果系统不支持本地语言的字符集,那么就会面临一个本地化的问题,无论信息以哪种字符呈现,他们必须以准确的语言翻译来呈现.如软件汉化,为了使这些非英语国家的软件用户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必须对英语软件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用户所在国的文字。除了语法上的困难之外,还要面临文化、伦理和宗教禁忌等问题。所以必须把俚语、双关语和俗语考虑在内。这样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就没有了语言障碍,感觉软件就像它们国家开发的。 2.给出几个理由,说明产品说明书为什么通常是软件产品制造缺陷的最大来源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不一致的表现 软件功能超出产品说明书的范围 软件没有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没有要求) 测试员或用户认为软件的易用性差 软件没有达到产品说明书表明的功能 规格说明书可能不完全,有二义性或自身矛盾。(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修改功能,如果不能紧跟这种变化并及时修改规格说明书,则产生规格说明书错误。) 3.对聊天软件的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只需写出测试思路。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 输入存在的用户名和不匹配的密码 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用户名不输入密码 不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 密码是否区分大小写

VoLTE检验测试终端使用指导

VOLTE测试终端使用指导 一、终端的初始设置 目前商用测试以高通MSM8974芯片的终端为主,常用的包括Sony Z2、HTC M8t、Samsung S5等。 以上测试终端已实现VoLTE的支持,相关IMS域配置已烧录,无需手工配置,对测试者/用户而言,由于IMS及PS处理已隐去,呼叫操作与CS呼 叫无异。 测试前,需完成终端、PC、软件之间的配置及对接,此处以HTC M8t 为例,简述步骤如下: 1. 终端端口的开启 HTC默认端口关闭,需在“应用程序→HTC SSD Test Tool→Control Diag Port/ Control Modem中选择enable开启”,终端每次重启后都必须进行开启 操作:

2. 终端驱动安装 终端通过USB连接PC后,设备管理器将检测到多个未知端口,右键选择更新驱动,并选择驱动存放路径即可,需注意每个未知端口都要完成更新。 1、终端连接PC后,设备管理器显示未知端口: 2、驱动安装后,Diag Port及Modem已识别:

3. 关停终端的LOG采集 终端与CDS、鼎利、QXDM等软件对接时,需关停终端内部的Log采集,否则软件无法抓取终端信令,可在“应用程序→HTC SSD Test Tool→QXDM Logger”中关停(终端每次重启后都必须进行如下操作): 点击Disable DQ: 去掉图中红圈内的小勾:

4. 网络类型选择 根据测试需要,可以在“应用程序→HTC SSD Test Tool→Network Type Switch”中选择锁定LTE、2G/3G/4G自动等方式,一般VoLTE基本语音测 试选择锁定LTE,而eSRVCC、CSFB等选择2G/3G/4G自动。

测试终端步骤

测试终端步骤 概述 在各地现场,存在着很多未测试的集中器在接入到主站环境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如终端对F161二类数据将费率个数设置为默认值,但是主站无法解析;如招测一类数据组合的时候,终端直接上送否认报文;或是终端对于多功能项多测量点组合招测不支持等情况,结合到测试的实际情况,测试终端步骤如下: 第一章:在网页中挂集中器 第一点:测试集中器 新接要测试的终端,在网关机上上线,之后,若可以查到终端的上线信息,则可以接入测试。否则,需要等到终端在网关机上上线才可以测试。 通过VNC登陆到某个前置机或是其他带有guimock配置的机器,首先检查guimock配置是否正确。登陆徐旭亮界面,在准备测试的时候,对于一个终端来说,最为关注的是

r_tmnl_run这张表,在r_tmnl_run表中对终端进行配置,然后将r_tmnl_run这张表单表下装。在界面中查询到终端是否下装到缓存中,输入终端对应的资产号(资产号从下面第二步r_tmnl_run中取得)。查询到有此终端地址的记录表示终端可以准备测试了。 下面介绍知道了某个具体的终端地址,可以将该终端添加到左边树中,之后在网页上对终端测试。如测试某个终端的地址为‘07550001’ 第一步查询得到将终端下挂的地市的代码 select * from o_org o whe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2447126.html,_name like'景德镇%'----36402 得到景德镇的区域代码为“36402” 第二步配置r_tmnl_run表 因为知道要测试的终端地址(可以通过手工的方法调试查看终端参数) 此时,需要修改r_tmnl_run表中的参数。 select * from r_tmnl_run run where run.terminal_addr='07550001' 如果未做修改,在查询该表的时候,这行记录为空。 此时,需要使用下面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r_tmnl_run run for update 可以选择到某一行,直接复制到要更新的一行中,打开编辑的

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 电码化

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 ZPW-2000A电码化 根据铁道部文件铁运函[2003]196号{关于规范ZPW—2000自动闭塞上道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满足主体化机车信号和列车超速防护对轨道电路高安全、高可靠的要求,在引进UM71轨道电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ZPW—2000型自动闭塞符合无绝缘、双方向、速差式自动闭塞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传输性和较高的分路灵敏度,具备全程断轨(电气折断)检查功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系统经郑武线实际运用,证明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并已通过部技术鉴定。经研究决定,为提高我国铁路自动闭塞装备水平,必须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设备统一我国铁路自动闭塞制式,今后凡新建自动闭塞应统一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既有线自动闭塞也应逐步改造为该制式系列。在提速区段半自动闭塞接近区段应采用该制式轨道电路。 根据部技术政策要求,为保证机车信号信息的连续性,自动闭塞区段正线接、发车进路和提速的半自动闭塞区段接进路电码化均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在电化区段ZPW-2000A可参照UM71、WG—2lA电码化方式(已在哈大、武广线成功采用)。而非电化区段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未做过站内配套电码化结合工作,没有运用经验。因此,必须研制适用于非电化区段25Hz、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电码化制式,为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电码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ZPW—2000型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因此,铁道部要求尽快研发,以配合ZPW-2000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上道。此项工作前不久已由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的电码化课题组完成。 研制概况 为保证提速后铁路运输的安全,站内电码化信息应能够连续不断地向机车发送,使机车能够随时可靠地接收到电码化信息。 目前,国内非电化区段采用的预叠加电码化方式,为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俗称480)预叠加8、18信息移频制式。电化区段采用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8、18信息移频电码化方案。武广线、哈大线四平—大连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WG-2lA电码化,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电码化的出发点是为了

25HZ轨道电路叠加电码化的设计

25HZ轨道电路叠加电码化的设计 第一章系统简介 根据铁路运输需要,为满足机车在站内能通过轨道接收到移频机车信号信息的要求,站内轨道电路必须实施电码化。 非电气化牵引区段国内的站内一般采用50Hz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因其轨道继电器为JZXC-480型,习惯简称为480轨道电路)。电气化牵引区段国铁的站内一般采用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而且要求正线电码化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要确保连续性,即不得有瞬间中断。侧线电码化为占用发码方式的叠加电码化。 自1988年,在全路推行车站股道电码化工作中,电码化专题组曾按部科技司下达的科研任务的要求,研制了多种轨道电路的多种机车信号电码化,并在全路已推广数千车站。但因当时没有提出适应超速防护装置的需要,即对发码连续性的要求,故该制式是只在满足列车运行速度100km/h 以下时,保证机车信号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同时解决轨道电路的自动恢复问题,故而采用了脉动切换和叠加的发码方式,但不符合铁路提速后电码化的要求。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其制动更加困难,冒进信号的可能性比现在更大。而现有的向机车信号或超防设备提供信息的电码化技术和设备己不能满足提速列车的要求,因此,实施适应在提速区段使用的预叠加电码化技术和设备势在必行。 正线区段电码化在时间上不允许有中断时间,原来车站股道电码化的叠加发码方式必须改为“预先发码”的方式,即列车占用前一个区段时,

本区段就应预先发码。列车占用正线区段内任一区段时,其前方(指列车前进方向)区段应预先发码,彻底消除了中断时间。 采用逐段预先发码的叠加方式,不难看出:任一瞬间均有两个区段在发码,即发送盒的输出端子接向轨道,而叠加发码时轨道电路的送、受电端与电码化发送线是并联的,这就造成相邻两个区段送、受电端也相连,即我们俗称的“相混”,这当然是不允许的,必须予以克服。 发码方式为叠加发码,发码和轨道电路送、受电端是并接的,由此引起轨道电路附加支路的衰耗。由于改变了轨道电路的调整和分路性能,其极限长度能否达到1200m,是必须加以确认的技术问题。电码化轨道电路在机车信号入口电流和轨道电路的调整和分路两方面均应满足各自的技术要求。 由于必须采用预叠加发码方式,这就要求接口设备中的隔离元件具有“故障------安全”性能,当隔离元件出现故障时,串入到并接轨道继电器的电流或电压均不得使之误动。 1.1 电码化技术的发展 在1994年“京九”工程站内正线采用预叠加18信息移频电码化、到发线股道采用叠加18信息移频电码化。1995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系统器材设计合理,具有“故障-----安全”保证。几年来运用效果良好,特别是上层逻辑控制电路为今后各类预叠加电码化的控制电路广泛采用,成为一种标准电路。 1.1.1 切换与叠加 以往对轨道电路实施电码化一般分为叠加方式电码化和非叠加方式电码化两类。在非电气化牵引区段的站内,通常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俗称480轨道电路)。发送电码化信息的方式一般采用非叠加方式(如采用切换方式)所谓“切换”即电码化发码接点条件在轨道电路电码化过程中,

软件测试练习题及答案

、判断 01 )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错 02 )白盒测试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完全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对 03 )白盒测试不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还要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错 04)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错 05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设计的。对 06 )当软件代码开发结束时,软件测试过程才开始。错 07 )据有关数据统计,代码中 60%以上的缺陷可以通过代码审查发现出来。对 08)无效等价类是无效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因此无需考虑无效的等价类划分。错 09 )软件本地化就是将一个软件产品按特定国家或语言市场的需要翻译过来。错 10)在压力测试中通常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对 11)软件测试员无法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对 12)功能测试工具主要适合于回归测试。对 13)测试人员说:“没有可运行的程序,我无法进行测试工作” 。错 14)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对 15)测试是可以穷尽的。错 16)自动化测试相比手工测试而言,能发现更多的错误。错 17)软件测试自动化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可以代替手工测试。错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对 18)语句覆盖法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19)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对 20 )软件开发全过程的测试工作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错 21 )软件只要经过严格严谨的内部测试之后,可以做到没有缺陷。错 22)结构性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错 23 )软件测试工具可以代替软件测试员。错 24 )通过软件测试,可以证明程序的正确性。错 25)在单元测试中,驱动程序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下层模块。错26)软件缺陷可能会被修复,可能会被保留或者标识出来。对 27)测试用例是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实际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错28)单元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进行。对 (29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软件测试不应该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而应在编程完毕之后再进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错 (30)文档的错误不是软件缺陷。错 31) Junit 只是单元测试工具,并不能进行现回归测试。 (32)判定表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

测试软件及测试终端差异性研究分析

测试软件及测试终端差异性研究分析 1.概述在当前LTE日常优化中,电信使用的测试工具以CDS、ATU、鼎立为主,设备厂家以各自公司开发的测试工具为主,不同测试工具输出的指标也各不相同。本案例是通过对华为PROBE、电信CDS、电信ATU三种常用测试设备,以DT和CQT手段评估相同终端不同软件的差异性和不同终端相同软件的差异性;以便为日常优化和评测树立标准化尺度和度量衡。 2.测试原理和方法CDS软件ABM抽样测试:基于UDP业务的测试,下载测试和上传测试采用抽样带宽方式,在每1S内,仅在联系的100ms时间内进行UDP传输。测试过程中如果脱离LTE网络,抽样测试停机采样,终端回到休眠状态。上传/下载分别在统一终端分时隙进行测试;当拨号连接异常终端后,间隔10S后重新发起连接。1)如果是认为原因导致拨号中断,拨号异常中断前的采样点和时间纳入统计;2)测试过程中如果因网络问题超过30S应用层无任何数据传输,需断开网络连接,该数据传输过程的最后30S不纳入LTE速率统计; Probe软件测试:Probe软件采用FTP软件进行上传/下载测试。上传/下载分别进行测试;ATU软件PBM测试:PBM抽样测试:基于UDP业务的测试,下载测试和上传测试采用抽样带宽方式,在每1S内,仅在联系的100ms时间内进行UDP传输。测试过程中如果脱离LTE网络,抽样测试停机采样,终端回到休眠状态。上传/下载分别在统一终端分时隙进行测试;当拨号连接异常终端后,间隔15S后重新发起连接。1)如果是认为原因导致拨号中断,拨号异常中断前的采样点和时间纳入统计;2)测试过程中如果因网络问题超过30S应用层无任何数据传输,需断开网络连接,该数据传输过程的最后30S不纳入LTE 速率统计; 测试设备: 3.测试软件及测试终端纵横对比3.1.不同测试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3.1.1.CQT测试Probe和CDS差异性(-X表示次数) 测试方法:利用同一台电脑分别用CDS和Probe软件测试3次进行指标对比;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

25Hz 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 -2000电码化 一. 电码化轨道电路联调 1. 25Hz 相敏轨道电路 ⑴ 送电端采用BG 2-130/25: I 1 4 III 3 图1. ⑵ 受电端采用BG 2-130/25: I 1 4 III 2 3 图2. ⑶ 室外送、受电端轨道变压器变比按⑴、⑵固定,调整室内变压器BMT -25。送电端电阻安维规要求使用。

⑷ HF3-25型25 Hz防护盒端子使用:1、3号端子分别接至JRJC2-70/240型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的轨道线圈两端。各端子的使用和连接按《25 Hz防护盒端子使用表》进行。 HF3-25型25 Hz防护盒端子使用表 ⑸其他轨道电路区段要求与原25Hz相敏轨道电路要求相同。 2. 轨道电路的测试 ⑴失调角β:0o~35°。 ⑵轨道继电器电压:15 V~18 V有效值。 U GJ(有效)= U GJ(测试)×cosβ 3. 25Hz相敏轨道电路失调角允许范围

说明: ⑴允许失调角是指U G与U J之间的相位差; ⑵允许范围是指按部标准图(图号通号(99)0047)图册中U jmin值。因U jmin为参考值,故允许失调角也为参考值。实际值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但原则上不得高于给定值。 4.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 ⑴入口电流:1700 Hz、2000 Hz、2300 Hz不小于500 mA;2600 Hz不小于450 mA。 ⑵出口电流:不大于7 A。 ⑶调整R1,使发送盒供出电流小于等于600 mA。 图3. ① MFT1-U匹配防雷调整组合两个100 Ω调整电阻R1出厂时一般调整在中间位置,现场一般不需调整,当发现ZPW-2000电码化发送盒输出电流超出规定值时,可适当调整,使其满足要求。 ② FT1-U的使用,出厂时设置在100 V端子上,当入口电流过大或过小时,调整FT1-U的输出电压端子,使入口电流满足要求。 ③室内MGL-UF、MGL-UR送、受电端室内隔离组合300 Ω调整电阻R2出厂时一般调整在150 Ω,现场根据出、入口电流的大小进行调整到满足要求为止。 ⑷电码化时,受电端室内隔离盒U GJ小于30 V。 二. 测试内容 1. 25Hz相敏轨道电路 ⑴现有设备测试,包括25 Hz轨道继电器电压,送受电端分路残压测试。

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说明书

目录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1) 二、举例设计方案说明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原则 (1) 1.站内电码化载频频谱的排列 (1) 2.站内电码化发码区划分 (2) 3.发送及检测设备配置 (2) 4.系统冗余 (3) 5.设备柜的设置 (3) 6.配线 (4) 7.电路设计说明 (4) 五、机车信号载频自动切换 (8) 六、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端子定义 (11) 七、ZPW-2000站内闭环电码化电缆使用原则 (16) 八、轨道区段补偿电容设置 (17) 九、继电器型号及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17)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1.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TB/T2465)。 2.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TB/T3060-2002)。 二、举例设计方案说明 1.设计范围:一个车站的正线接发车进路及侧线股道。 2.举例设计线路为复线双向运行,正方向运行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反方向运行采用自动站间闭塞。 三、设计内容 1.车站信号布置图。 2.站内电码化移频柜、检测柜、综合柜。 3.下行正线接发车进路单发送、3G股道单发送、4G股道双发送、6G股道三线正线股道双发送、7G股道中间出岔单发送电路图、电码化检测电路及站内+1发送设备及移频报警电路图。 四、设计原则 1. 站内电码化载频频谱的排列 1.1 下行正线 咽喉区正向接车、发车进路的载频为1700-2,下行正线股道的载频为1700-2。 1.2 上行正线 咽喉区正向接车、发车进路的载频为2000-2,上行正线股道的载频为2000-2。 注:正线咽喉区正向接/发车进路和正线股道载频可根据需要选择另一线路为-2的载频(如下行线的2300-2载频)。 1.3为防止进出站处钢轨绝缘破损,-1、-2载频应与区间ZPW-2000轨道电路-1、

本地化测试软件缺陷分类详解

本地化测试软件缺陷分类详解 本地化测试发现的软件缺陷特征明显,便于分类。本文按照本地化测试软件缺陷的特征进行分类,详细地分析各种缺陷的表现特征,简要描述各类缺陷的产生原因,最后给出各类缺陷的修正方法。 1. 缺陷类型 概括地讲,软件本地化的缺陷主要分为两大类:核心缺陷和本地化缺陷。两类缺陷的详细分类如下图所示: 各类缺陷对应的英文名称如下表所示: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说明 本地化缺陷Localization Bug L10N Bug 核心缺陷Core Bug 语言质量缺陷Linguistic Bug 用户界面缺陷UI Bug Cosmetic Bug 本地化功能缺陷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Bug 源语言功能缺陷Source Functionality Bug 源语言国际化缺陷Source Internationalization Bug Source L18N Bug 2. 缺陷表现特征 由于本地化缺陷是本地化测试中出现的数量最多的缺陷,所以首先分析本地化缺陷的表现特征。而本地化测试中发现的核心缺陷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它们的危害程度更大,所以需要认真对待,接下来分析它们的表现特征。

2.1 用户界面缺陷 ?控件的文字被截断(Truncation) o对话框中的文本框、按钮、列表框、状态栏中的本地化文字只显示一部分?控件或文字没有对齐(Misaligned) o对话框中的同类控件或本地化文字没有对齐 ?控件位置重叠(Overlapped) o对话框中的控件彼此重叠 ?多余的文字(Extra strings) o软件程序的窗口或对话框中的出现多余的文字 ?丢失的文字(Missed strings) o软件程序的窗口或对话框中的文字部分或全部丢失 ?不一致的控件布局(Inconsistent layout) o本地化软件的控件布局与源语言软件不一致 ?丢失的文字(Missed strings) o软件程序的窗口或对话框中的文字部分或全部丢失 ?文字的字体、字号错误(Incorrect font name and font size) o控件的文字显示不美观,不符合本地化语言的正确字体和字号?多余的空格(Extra space) o本地化文字字符之间存在多余的空格 2.2 语言质量缺陷 ?字符没有本地化(Unlocalized strings) o对话框或软件程序窗口中的应该本地化的文字没有本地化?字符不完整地本地化(Incomplete localized strings) o对话框或软件程序窗口中的应该本地化的文字只有一部分本地化?错误的本地化字符(Error localization) o源语言文字被错误地本地化,或者对政治敏感的文字错误地进行了本地化?不一致的本地化字符(Inconsistent localized string) o相同的文字前后翻译不一致 o相同的文字各语言之间不一致 o相同的文字软件用户界面与联机帮助文件不一致 ?过度本地化(Over localization) o不应该本地化的字符进行了本地化 ?标点符号、版权、商标符号错误(Incorrect punctuation, Copyright) o标点符号、版权和商标的本地化不符合本地化语言的使用习惯 2.3 本地化功能缺陷 本地化功能缺陷是本地化软件中的某些功能不起作用,或者功能错误,与源语言功能不一致。 ?功能不起作用(Not working) o菜单、对话框的按钮、超链接不起作用 ?功能错误(Error function)

终端测试项目定义及测试目的(精)

终端测试项目定义及测试目的 4.1 发射机特性测试指标 发射机特性测试项目覆盖UE发射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频率稳定度、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射频发射、发射互调特性、发送调制等6个方面。 其中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包括: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最小输出功率、输出功率的失同步处理、发射关功率、发射开/关时间模板等6个小项。 射频发射包括:信道带宽、频谱发射模板、邻道泄漏抑制比、杂散发射等4个小项,其中信道带宽属于带内发射,其它属于带外发射。 发送调制包括:误差矢量幅度、峰值码域误差。 (1UE最大发射功率(单码道 定义:UE最大发射功率是指UE在无线接入模式下,最少在码片速率(1+α倍频带内能发射的最大功率。测量时长是不包括保护时段的发射时隙。 测试目的: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而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2频率稳定度 定义:频率稳定度是指一个UE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与BS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之间的差值。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发射机载波调制的精确度。该项目测试考察UE接收机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取正确频率信息的能力,获取的频率信息会被UE发射机使用。 (3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是设置UE的UpPCH的发射电平到特定的值。UE 开环功率定义为在一个时隙或者发射机开机时间内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开环功率控制的容限是否超过指标要求。该项目测试强调UE接收机在接收动态范围内正确测量接收功率的能力。 (4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闭环功率控制是指UE发射机根据在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命令(TPC而对UE发射机输出功率作出调整。 测试目的:验证UE闭环功率控制步长符合指标要求,考察UE是否能够正确地获得TPC命令。 (5最小输出功率 定义:最小输出功率是指功率控制设置为输出功率最小值时的UE的发射功率值。该功率为不包括保护时段的一个时隙内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最小输出功率是否小于-49 dBm,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最小输出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6输出功率的失步处理 定义:UE靠监视DPCH的质量来探测物理层中信号是否丢失。 测试目的:验证UE检测DPCH信道的质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其发射机的开或关的能力。 (7发射关功率 定义:发射关功率是指当UE发射机关闭时,在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一个码片上测得的平均功率。

MPB-2000G型站内电码化系统

MPB-2000G型站内电码化系统 用户手册 固安信通铁路信号器材 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1) 第一节系统简介 (1) 一、特点及功能 (1) 第二节工程设计 (2) 一、设计原则 (2) 二、站内MPB-2000G股道叠加电码化电 容计算 (4) 三、电码化电缆及配线的选择 (6) 第二章二线制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MPB-2000G电码化 (8) 第一节设计说明 (8) 一、设备安装说明 (8) 二、其他说明 (10) 三、二线制电化区段25Hz轨道电路叠加MPB-2000G电码化电路图 (11)

第二节设备构成及安装 (11) 一、ZP.F-G发送器 (13) 二、NGL-T型室内隔离盒 (22) 三、WGL-T型室外隔离盒 (25) 四、BMT-25型室内调整变压器 (28) 五、ZPW.TFG型股道发送调整器 (30) 六、RT-F型送电调整电阻盒 (32) 七、RT-R型受电调整电阻盒 (34) 八、WGFH型室外隔离防护盒 (36) 九、MGFL-T型室内轨道电路防雷组合 (38) 十、HF3-25型防护盒 (40) 十一、主要设备清单 (42) 第三节现场开通 (44) 一、电码化轨道电路联调 (44) 二、测试内容 (47) 三、开通测试记录 (48)

第一章系统概述 第一节系统简介 “MPB-2000G型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电码化系统”是针对半自动闭塞区段应用特点,按照ZPW-2000(UM)等系列轨道电路技术规范开发的适用于半自动闭塞区段的车站电码化系统。 一、特点及功能 “MPB-2000G型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电码化系统”由站内电码化和接近区段轨道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站内电码化采用ZP.F-G型移频发送器和成熟的站内电码化器材,接近区段采用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发送设备采用ZP.F-G发送器。 站内电码化和半自动闭塞接近区段轨道电路的发送采用N+1冗余,接收采用双机热备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ZP.F-G发送器具有8种载频,运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平台,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发码源闭环检查结构设计,完成信号合成、电压幅度、载频及调制频率的反馈检查,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软件测试人员常见面试题

1.测试的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黑盒/白盒,静态/动态,手工/自动,冒烟测试,回归测试,公测(Beta测试的策略) 2.正交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用最少的实验覆盖最多的操作,测试用例设计很少,效率高,但是很复杂;对于基本的验证功能,以及二次集成引起的缺陷,一般都能找出来;但是更深的缺陷,更复杂的缺陷,还是无能为力的;具体的环境下,正交表一般都很难做的。大多数,只在系统测试的时候使用此方法。 3.什么是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侧重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兼容测试主要是检查软件在不同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上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即是通常说的软件的可移植性。兼容的类型,如果细分的话,有平台的兼容,网络兼容,数据库兼容,以及数据格式的兼容。兼容测试的重点是,对兼容环境的分析。通常,是在运行软件的环境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做兼容。根据软件运行的需要,或者根据需求文档,一般都能够得出用户会在什么环境下使用该软件,把这些环境整理成表单,就得出做兼容测试的兼容环境了。兼容和配置测试的区别在于,做配置测试通常不是Clean OS下做测试,而兼容测试多是在Clean OS的环境下做的。 4.我现在有个程序,发现在Windows上运行得很慢,怎么判别是程序存在问题还是软硬件系统存在问题? 参考答案: 1、检查系统是否有中毒的特征; 2、检查软件/硬件的配置是否符合软件的推荐标准; 3、确认当前的系统是否是独立,即没有对外提供什么消耗CPU资源的服务; 4、如果是C/S或者B/S结构的软件,需要检查是不是因为与服务器的连接有问题,或者访问有问题造成的; 5.描述使用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对软件缺陷(BUG)跟踪的管理的流程? 参考答案: 就是Bugzilla的状态转换图。 6.你觉得bugzilla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实施细则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条终端测试申请 (一)原则上要求送测终端应完成国家强制入网检测,通过后提出测试申请。 (二)终端厂商登录中国电信终端测评管理系统,填写测试申请表(附件一),提交测试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1.终端技术参数说明表(附件二) 2.终端自测报告(附件三) 3.XX公司XX终端UI方案确认模板(附件七) 4.电子版压缩包:驱动、配套软件、UAProfile文件、用户使用手册 5.国家强制入网测试报告(终端厂商必须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编制测试报告前提交) 6.双待机测试报告(仅针对双待机,终端厂商必须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编制测试报告前提交) (三)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下文简称广州院)为每个厂商分配一个终端测评管理系统登录帐号。 (四)终端测试申请通过审批后,纳入广州研究院的终端测试待测队列等候测试。 (五)此次提交的测试申请的各厂商终端型号列表参见附录一。厂商应打印测试申请资料,由测试人员带到广州提交。需要打印的测试申请资料包括:

1.测试申请表(加盖公章) 2.终端技术参数说明表(加盖公章) 3.终端自测报告(加盖公章) 第二条测试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终端测试由广州院负责组织和实施,分为三部分:实验室测试、现网测试、委托第三方测试。 (二)实验室测试在广州院终端测试实验室实施,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功耗、机卡兼容性、UI、基本业务基本能力、互通和并发、数据卡等。(UI测试,如果无法提供样机的,以测试申请中的《》作为测试依据) (三)终端现网测试在天津、广州、哈尔滨、海口、、北京等5个城市实施,测试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捕获、切换测试、开关机注册、业务重定向、鉴权、紧急呼叫、GPS定位、基本业务(语音电话、SMS、WAP、等)、MEID(pESN方式)等。 (四)委托第三方测试的内容: 1.BREW RR认证测试(高通公司):2008年9月1日开 始接受送测,送测地址、联系方式等参见附件六送测 终端要求 2.gpsOne测试(高通公司):待定 3.双待机测试(泰尔实验室):2008年9月1日开始 接受送测,送测地址、联系方式等参见附件六送测终 端要求

站内电码化

站内电码化 第一节综述 ?一、实施电码化技术的必要性 ?二、电码化技术条件 ?三、电码化技术的发展 一、实施电码化技术的必要性 二、电码化技术条件 电码化适用范围 三、电码化技术的发展 ⒈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简称480轨道电路) 到1988年前,电码化技术仅仅实施于车站内的正线列车进路,而车站站线列车进路未实施该技术。而且,在有双进、双出口的车站和有弯进直出或直进弯出的车站,其正线接车进路也未实施电码化技术。 ⒈固定切换电码化 1988年以前采用的占用固定切换发码方式,即原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移频电码化(过去谓之的“站内正线移频化”) ⑴将原本为自动化的轨道电路因实施电码化的缘故而降低到半自动化,从而也降低了车站电气集中的技术水平,并且在控制台上需增设故障表示灯和复原按钮。甚至有时因忙乱或判断不清,车站值班员没有及时按压复原按钮而影响接发列车。 ⑴脉动切换电码化的提出 ⑴脉动切换电码化的优点 ⑵脉动切换电码化3种类型 ⑷叠加式电码化类型

⑵实施情况 ⑵预叠加移频电码化类型 ⑵闭环电码化类型 第二节电码化叠加预发码技术 一、实施叠加预发码技术的原因 二、预叠加电码化控制电路 三、关于空间连续 四、工程设计 一、实施叠加预发码技术的原因 切换发码技术存在的问题 采用预发码的原因 系统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 二、预叠加电码化控制电路 预叠加电码化原理 二、预叠加电码化控制电路 正线区段控制电路 正线股道和到发线股道区段 电码化电路设计举例 ⑴控制电路 ⑵转换开关电路 ⑵发码电路 绝缘节空间连续的处理

道岔跳线和弯股跳线设置 四、工程设计 站内发送频率的选择 电码化电缆及配线的选择 电码化设备的使用 第三节8、18、多信息移频叠加预发码 一、非电气化区段480预叠加移频电码化 二、电气化区段25 Hz预叠加移频电码化 三、轨道电路集中供电预叠加电码化 四、电码化设备开通与维护 一、非电气化区段480预叠加移频电码化 二、电气化区段25 Hz预叠加移频电码化 三、轨道电路集中供电预叠加电码化 四、电码化设备开通与维护 站内电码化设备在投入运用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开通试验,以保证设备稳定、可靠地工作。 第四节ZPW-2000(UM)系列预叠加电码化 一、系统类型和设计原则 二、电码化补偿电容设置原则 三、主要设备 四、开通与维护 一、系统类型和设计原则 ZPW-2000(UM系列)系列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及配套器材的内容,其中包括:非电气化牵引区段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480轨道电路)及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或UM)系列移频预发码技术;电气化牵引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UM)系列移频预发码技术。ZPW-2000(UM)系列预叠加电码化主要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一、系统类型和设计原则 二线制电气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二线制非电气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二线制非电气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四线制电气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四线制非电气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四线制非电气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UM)系列。 二、电码化补偿电容设置原则

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一2000A电码化

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一2000A电码化 一、叠加 在交流电气化牵引区段,通常采用与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移频机车信号信息的电码化方式。所谓“叠加”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传输继电器的作用是在发码时机到来之际,将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 二、预叠加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提速区段对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有了更高的需求(即在发码区段内,保证机车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二均连续)。目前的“切换和叠加”电码化技术已不满足提速要求,必须在原有电码化“叠加发码”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才能保证列车接收地面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其列车运行前方,与本区段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开始发码。 三、预叠加原理 电码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为:正线区段(包括无岔和道岔区段)为“逐段预先发码(简称‘预叠加’)”,保证列车在正线区段行驶的全过程,地面电码化能不间断地发送机车信号。侧线区段为占用发码叠加发码。

图LC9-3 预叠加原理 我们以下行正线接发车为例(站场示意见图LC9-3),略述正线区段逐段预先发码的应用原理。接车进路、发车进路ZPW--2000A电码化发送设备采用“N+l”冗余方式设计。图l中粗线表示的是站内电码化范围。与下行电码化方向相对应,迎着列车行驶方向进行发码,进路内每一轨道区段均设置一台传输继电器CJ。发送的I 、Ⅱ路输出分别与相邻轨道区段的CJ相连,即

I路输出若连A、C、E.G区段的C J,Ⅱ路输出则连B、D、F、H区段的CJ. ⑴列车进入YG区段时,接车进路已排通,即正线继电器ZXJ↑,进站信号开放,LXJ↑,则接车电码化继电器JMJ↑。直到列车进入D股道,DGJF↓,切断JMJ的KZ电源,JMJ才落下,表明接车电码化已结束。 列车进入YG区段,YGJF↓,传输继电器电路中ACJ↑,发送设备I路的移频信息叠加进A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站内电码化开始工作,预发(叠加)第一个码。 (2)列车进入站内电码化第一个区段A,ADGJF↓,ACJ通过自闭电路保持吸起,发送设备I路输出继续向A区段轨道传递机车信号信息,同时BCJ↑,发送设备Ⅱ路的移频信息叠加进B 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使列车运行在A区段时,B区段已预先发码。同样,列车进入B区段,BDGJF↓。BC J通过自闭电路保持吸起,发送的Ⅱ路输出继续向B区段轨道传递机车信号信息。BDGJF l切断了ACJ的KZ电源,ACJ↓,A区段不再接收到I路的移频信息;与此同时CCJ↑,I路的移频信息由CCJ 叠加进C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使列车运行在B区段时,C 区段已预先发码。 (3)列车在压入股道前一个区段C时,DCJ↑,将电码化信息预叠加到D股道,当列车压入D股道时,DGJF ↓,JMJ ↓,表明接车进路电码化到此结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