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音乐教学实际,拓展与补充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增加对音乐的兴趣。

一、操作模式

(一)课程改编:二年级的主题单元《红绿灯》,是以课标实验教材《艺术》中的歌曲《小司机》为蓝本,进行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才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看“交通标志”增强安全意识,以“交警指挥手势”为基础,学习小交警指挥律动操。提高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与自我保护意识。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

(二)课程整合:

1、不同学年之间,同一单元主题的整合。例如,贯穿一至六年的主题单元《影视音乐》,通过演唱影视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影视音乐,增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地理解,了解音乐在电影中“表达情感”这一重要作用,从中感受音乐作用于人情感世界的特有魅力;通过“有声”与“无声”经典影视片段的对比欣赏,更好地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烘托气氛的作用。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喜欢观看影视动画。因此选择生动有趣的影视动画歌曲和乐曲,设计了一年级的《动画王国》激发兴趣。二年级设计了《卡通朋友》让学生初步了解影视歌曲“刻画形象”的作用,突出“趣味性”,“可唱性”;三年级注重表达情感,选择个性鲜明的影视歌曲,设计了《难忘岁月》;四年级突出爱国主题,设计了《影视金曲》;五年级关注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烘托气氛的作用,选择多首合唱形式的影视歌曲,设计了《银屏歌声》;六年级初步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感受音乐在影视中“寓意升华”的作用,加深对影视音乐的理解,设计了《荧屏之声》。

2、不同学年之间,同一学习领域之间的整合。如二年级的《小小口风琴》、三年级的《竖笛》、六年级的《奇妙的音响世界》等,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3、音乐与姊妹艺术及相关人文学科的整合。如五年级的《异域风情》、《黑土地》等。把音乐与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整合到一起。在教材内容整合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次整合课教研,例如音乐与体育的整合课《让篮球在节奏中跳舞》,音乐与语文整合课《会飞的蒲公英》,音乐与美术整合课《鼓的文化》等。

(三)课程创新:结合我校自身的特点,自主开发了电子琴和竖笛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开发中,我们吸取了其他电子琴教材中优秀曲目,补充了许多世界经典曲目、影视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深受学生喜爱。在教材设计上,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还针对有基础的学生设计了许多程度较高的选修曲目,适应那些有基础的学生发展。教材的版面设计新颖活泼,设计了几位卡通人物形象伴随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中还设计了多种评价栏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重视过程评价。还留出专门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让学生展示

自己的作品。

二、实践效果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学生发展。在知识技能上,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能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与教材相关的歌曲、影片等,学习的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学提高了学生表现能力;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文化活动。艺术节、韵律操、艺术角、校园游戏等活动,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音乐组进行了课间操的改革,自编韵律操,在编配的过重融入了很多时尚的音乐元素与舞蹈元素,深受学生的喜爱。

柳沟店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柳沟店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音乐课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总体目标: 1、通过音乐校本课程,带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愉快体验,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使其获得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更要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给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愉快体验。 2、实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音乐与教育的和谐。 音乐课之所以区别于思品课、语文课,它的魅力就在于,音乐不仅是媒体、手段,更是目的。教学内容要以音乐为体现;教学的过程与实施要以音乐为媒介与手段;教学的效果检验更是要通过音乐来表现显示出来。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应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

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基本框架 榆中县柳沟店小学音乐课校本课程开发以中英项目为载体,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宗旨,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长出发,来开发和实践音乐校本课程——《学生喜爱的歌》,来尽可能地适应学生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实际初步从歌曲开始,逐步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器乐、舞蹈等环节。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在歌曲的编排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内外经典的少儿歌曲及民歌 二、革命历史歌曲 三、配套的音乐课本中旋律优美、思想积极、学生喜爱的歌曲 四、改革开放以来歌唱祖国、歌唱人们、赞美劳动、歌颂生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 五、最新创作的适合学生演唱的优秀歌曲 六、在歌曲教学中穿插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等知识 七、在歌曲的编排上分年级,按照学生年龄特征从易到难 八、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每学期都制定了若干首歌曲选唱,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更新和修改。 附:各年级选唱的歌曲目录: 我校音乐课校本课程的主题是《学生喜爱的歌》,歌曲演唱是培 四、课程实施 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演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田园音乐舞蹈校本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田园音乐舞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丰富学生的歌曲掌握量,扩宽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视野,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多声部的敏感性。 4、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独立感、均衡感与协调感,体会合唱最终要求统一、和谐的目的。 5.让音乐舞蹈与田园相结合,感受家乡的韵律美。 三、课程内容 1、培养学生的正确唱歌方法,良好的歌唱姿势,自然发声,吐字,咬字以及音高,节奏等训练。 2、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听觉等综合音乐素质。 3、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声线,从而根据学生不同声线来规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4、注重和声的训练,声部的安排,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修养。

5、声乐的基本常识和歌曲的排练。 四、课程安排(时间,地点,年级、教学方法) 时间:每周五下午3:20——4:25 地点:音乐室勉农园实践基地 年级:一到六年级 教学方法: 1、为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合唱向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3、教师在音乐舞蹈训练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 4、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5、课前清点好学生人数,无故不到的学生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五、课程实施进度(每周的教学安排)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校本课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发表时间:2019-02-28T10:52:08.29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作者:曲彩霞 [导读] 校本课程起源于欧美国家,并逐步风靡全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优化教学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261400 校本课程起源于欧美国家,并逐步风靡全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优化教学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作者深有体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为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前言 这些年来,祖国正在实施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教育改革活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提出:学校应结合教育部和地方课程方案的相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学校安排的选修课程资源,办出学校特色。各级教育部门也对学校尽快开发校本课程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此,研究和实践校本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举措,是对国家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换言之,校本课程需要适应国家新课改,并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础。此外,国家课程重视基础性、统一性和共性,而校本课程彰显着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要以学校为出发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校本课程的目标,在关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兼顾每位学生的显著差异性。因此,推动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水平上获得发展和进步是校本课程的归宿。通过多途径学习和积极实践,作者深深地意识到:音乐校本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校本课程研究和实践是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每位音乐教师都具有自身的兴趣爱好,这些不同的兴趣爱好为校本课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使教师体验成就感,为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小学音乐教师要深入领会校本课程的本质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参与人员主要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民众和教育专家,其特点是以学校为出发点,遵循民主和平等原则。从这个层面而言,校本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管理性特点,体现着互动、民主和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眼下,教育改革正在各级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项共识。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和开发途径,作者认为:学校是基础。因此,校本课程应包括课程的选择、修改、完善,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国家或者地方课程进行完善,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而教材的编撰属于校本课程的另外一个层面。 三、校本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校本教材的编写。由于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校和每位学生具体情况,因此,传统教材的编写缺点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和和时代进步,这种缺点日趋暴露。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全力弥补这些缺点。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将一些新颖性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并以此编写教材,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兴趣爱好被尊重,师生以平等和主动姿态参与学习中,拉近师生之间距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和教师一起深入探讨音乐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享受学习音乐带来的乐趣。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挖掘学生自身优势。新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课堂这种唯一的途径,学生的学习体会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其他学生的影响。这些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会将这些不同的知识引入课堂。在合作交流中将教材、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能最大限度丰富课堂信息量。为此,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放飞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为教学服务,推动教学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而家庭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一些家长喜爱唱歌、演奏,教师可定期邀请家长走上讲台。此外,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也是较好的素材。音乐是内心情感的表达,音乐对人影响显著,不仅能影响人们情感,而且直抵人们内心深处。 3.完善基本措施。校本课程顺应时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以保障其稳步运用。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完善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校本课程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程制度规范,主动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客观需求,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调查活动,最大限度听取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借鉴先进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教材内容,顺应社会发展客观需求,制定出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客观需求的校本课程制度规范。此外,要定期和不定期考察教师实施校本课程情况,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推动师生主动交流,并邀请教育专家走进校园,打造浓厚的学习风气。 4.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学校要定期开展特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将一些地方民俗活动引入到课堂中,开展媒体、教材、表演、鉴赏、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不仅继承和发扬本地区优秀文化传统而且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总之,只要我们结合学校、学生、教师等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新课改内在要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就一定能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为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小学音乐吹管乐器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吹管乐器教程

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学习乐器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学习乐器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呼吸。 5.练习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军乐队的目的、功能、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进行演奏。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乐器训练 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所有军乐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没有合理统一的呼

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奏。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二课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吹管乐器. 2.了解乐器的构造。 3.粗排《欢乐颂》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军乐队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道各个乐器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 3.用科学的法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吹管乐器 乐器的划分 木管:单簧管萨克斯长笛 铜管:小号大号圆号长号 打击乐:小鼓大鼓 (二)粗排《欢乐颂》 1.演唱乐谱。 2.学习旋律。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学校音乐校本教材前言

前言 校本教材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研究,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校本教材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 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潮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彰显地方教育特色,我教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之精神,努力构建一个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平台,教委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小学生音乐网”为资源参考,在上级领导和一些音乐前辈教师的关心、指导下,逐步完善教材内容,不断提高编写水平,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了该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 本教材由基本乐理知识、儿童经典校园歌曲和红色经典歌曲三个主要板块构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在传唱经典歌曲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为了突出我学区校本教材的特色,我们在选编本教材时,特意收录了大量红色金典歌曲。。目的是让学生在学唱红歌的过程中,了

解我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增强师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最后,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这是我们的编选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这是我学区校本教材开发的首次尝试,加之时间紧迫,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虽几经修改,书中仍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

吉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永安胜利希望小学王曙红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吉他初级入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课了解古典吉他音乐艺术

第二课如何给吉他调音、坐姿、持琴 第三课琴弦的拨奏 第四课左右手的基本训练 第五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一) 第六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二) 第七课弹吉他怎样看简谱 第八课弹奏音阶及《欢乐颂》 第九课左右手技巧的跟进 第十课《生日快乐》 第十一课《多年以前》 第十二课《红河谷》 第十三课连音、滑音和装饰音 第十四课吉他音乐欣赏 第十五课泛音、揉弦的演奏 第十六课吉他演奏家介绍 3、参加对象: 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定在10人以内。 4、训练时间: 吉他训练的时间定于每周五下午第六、七节课。 5、训练地点: 学校器乐训练室 五、教学评价

音乐组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实施人:曹俊俊李昕强珍珠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本学期继续深入开展课题《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课题研究工作,扩展课题活动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所积累的经验与资料,寻求解决音乐教学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活动设计,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教学目标 (1)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构,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轻松的音乐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创设音乐游戏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寓教于乐,让游戏为教学服务。 (3)丰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 (4)精心设计音乐律动,融舞蹈艺术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树立自信,形成乐观、敏捷、智慧、积极的良好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的专题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的调整、实践活动的合理化及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2、调查问卷法:对实验对象学生的音乐的能力进行过程性比较、分析。 3、文献研究法:组织实验教师参与理论学习培训和经验的总结。 四、实施措施 1、本组实验教师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 2、切实从教研入手,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参与课题组、教研组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注意资料收集,记录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工作的档案建设是课题研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评定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资料是记录研究轨迹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完整的资料是规范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老师都应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对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资料以及阶段性总结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校本课程 口风琴课程纲要

营边小学校本课程口风琴课程纲要 口风琴属于“键盘簧片乐器”,它具备口琴和竖笛的演奏特点。口风琴师五十年代中期由日本东京大学音乐教育家大厂善一在吸收,借鉴簧片乐器与键盘乐器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可以吹奏旋律,也可以进行多声部演奏。口风琴是适合在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中推广的,它有利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农村学校的经济范围内。 农村学校口风琴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实际提高音乐素养的优势。 1 口风琴易于提供良好的音乐,音色和音准,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音感基础。 2 口风琴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利于集体教学。 3 口风琴即可独奏又可合奏,组合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单独组成乐队,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演奏。 4 口风琴教学促进对键盘的认识,对于乐理的教授起到直观作用。 5 口风琴教学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 口风琴学习可以使用五线谱也可以使用简谱,助于识谱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转调,即兴旋律演奏。 7 口风琴在使用中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卫生,自备“吹嘴”,吹奏前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在吹奏完毕口进行琴体排水。

上册横奏 1 初次见面,我叫“口风琴” 2 手指热身操high起来 3 爬一爬五线谱,彩色键盘真可爱 4 气息开车练习 5 摇啊摇 6 小宝宝要睡觉 7 玛丽有只小羔羊 8 划船歌 9 小小鸭子 10 音乐台阶 11 乘音乐列车去旅游 12 小蜜蜂 13 小猫圆舞曲 14 穿越大拇指 15 转圈 16 祝你生日快乐 17 鹰 18 扩指缩指真灵活 19 小摇篮 20 三个魔法师 21 欢乐颂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特开设合唱校本课。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与资源分析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作品,而且会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合唱技能的训练、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中,会促使孩子们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存在着心里上的差异,比如低年级的儿童喜爱节奏鲜明

的音乐,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喜爱艺术形象美的音乐,而中学的孩子则更偏爱感情深厚丰满的音乐等等。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深度和知识水平也是不同的, 在生理方面,年龄的不同存在着音色与音域的明显差 三、课程理念 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四、课程目的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2、注意以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一层的歌唱方法和形态训练。 3、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发声姿势。

【音乐校本课程】高一音乐学科《歌唱》校本课程

高一音乐学科校本课程 《歌唱》

前言 《歌唱》模块 歌唱模块的课程介绍: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

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通用版 一、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学校为了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音乐需求为中心,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办学理念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编制活动。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说,更新教学观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尤其重要。目前,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虽说已经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小学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条件,为了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而开发的课程。它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施。 (二)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小学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为我们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一是搜集当地流传的民歌、戏曲、童谣等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二是根据学校周边社区的一些可利用资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创造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体育音乐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体育艺术(音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调查分析需要评估: 1.评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体育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14年确立了体育艺术特色教育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健康与艺术的熏陶。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孩子们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的气息,令人倍感欣慰。 2.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

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起成长。 3.评估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原县第三小学多年来,一直努力构建“以体育音乐美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写字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第三小学的殷切期待。近几年来,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需求旺盛,特别是对艺术教育的愿望显得更为迫切,希望通过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艺术教育来提高孩子的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审美能力,从而丰富身体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体育美术音乐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4.分析学校的课程资源。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MIDI制作应用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题目:《MIDI制作的应用》 一、设计背景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了,到1948年,计算机应用于音乐的分析,研究中。通过音乐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实践,证明了计算机的分析音乐的风格、调性与和声结构等方面是十分有用的。1957年,美国作曲家理查伦?希勒尔和数学家伦纳德?艾萨克合作首次制作出真正的“计算机音乐”。70年达中期到80年代初期,电子工业飞速发展,计算机又笨重的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跃入了微处理器时代,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8800与1975年问世了,在1976年和1981年,奠定当今世界的电脑两大支流的APPLE和IBM PC也相继问世。 音乐天才们也没有坐失良机,他们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几乎每一种新的电脑推出,他们都很快被应用到音乐方面来,一些音乐家不满足于普通微机提供的音乐功能,他们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制出了专业的音乐电脑,如Atari和Amiga音乐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以日本的喜多郎、法国的雅尔、美国的迪尤特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电脑音乐家,他们用电脑音乐系统创作和演奏的和多乐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很多音乐爱好者在第一次听了它们的音乐后,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竟是靠一个人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出来的。 80年代初,电脑音乐经历了一次真正的革命-----MIDI。对于MIDI这个词大多数人并不陌生:MIDI不就是电脑音乐的意思吗?其实,MIDI不过是一种接口,或者说是一种通讯协议,但由于它对电脑音乐产生了太大的影响,一直人们把他做为电脑音乐的代名词了。包括电子音乐爱好者的许多人,甚至一些搞专业音乐的人都随着惯性误以为电脑音乐就等于MIDI了。误区主要是在音乐概念方面,把技术标准误作为音乐形式。MIDI是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缩写,最简单明了的意思是-----“音乐设备(乐器)的数字化接口,它既不是一个音乐品种,也不是某一类音乐形式,而是一种电子音乐的制作设备(乐器)之间数字化连接的标准和电子音乐众多制作技术手段的一个新环节。所以,在音乐形式层面与”交响音乐“、“流行音乐”等相提并论的只能是电脑音乐(或电子音乐)而不是MIDI。MIDI作为电子音乐的一种技术标准为我们创作电子音乐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通道,了解和掌握MIDI原理及操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知道,早期的电子合成器是没有同统一标准的,各生产厂家都按照自己的规格生产电子乐器。电子乐器之间和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都没有固定的通讯协议。所以,如果您只使用同一厂家的两件电子乐器,问题就不大,可是当您同时使用几家公司的设备构成一个电脑音乐系统的时候,麻烦就来了,您怎么能使一台美国E-MU的音源发出您在日本ROLAND 键盘上弹奏的一个标准A呢?您怎么让您的电脑知道您在合成器上弹了些什么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的十几家厂商于1982年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的大卫?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并改名为“乐器数字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其缩写为“MIDI”并公布于世。1983年MIDI协议1.0版正式制定出来。此后,所有的商业用电子乐器的背后都出现了几个五孔MIDI插座,并通过MIDI专用电缆的连接,把各种电子乐器同装上MIDI接口电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电脑音乐系统。MIDI标准的制定十个电子乐器生产厂商以空前的热情生产出各种电子乐器,由键盘式的(合成器、主控键盘)、弦孔式的(MIDI吉他,MIDI小提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