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业银行战略研究

商业银行战略研究


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摘要
21世纪是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世纪,同时,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中
国银行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同业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国际强手的挑战。为了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对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来分析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对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研究是从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的判断开始的,中国银行
业高度垄断的特征说明了银行业市场中各类竞争对手具有不同的优劣势。通过对
不同竞争者优劣势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各自应采取的竞争战略。最后通过广
发银行中央路支行的实例来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新兴商业银行如何采
取集中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使我国成为经济强国和金融
强国,立于世界经济金融强国之林,银行业的发展壮大举足轻重。本文旨在通过
对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的研究,探索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以保持中国银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竞争力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目录
引言.……,.............................................……1
1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4
1.1竞争与竞争战略.....................................................................................……4
1
.
1.1竞争的概念................................................……,............................……4
1
.
1.2竞争的战略层面.,.........................................................................……4
1
.
2竞争对手的选择...........................……,...................................................……5
1.3竞争者优劣势的评价.............................................................................……6
1.4竞争战略的选择.....................................................................................……7
1
.
4
.
1竞争战略的类型..........……,..........................................................……7
1
.
4
.
2竞争战略的选择...........................................................................……8
2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10
2
.
1市场份额分析.......................................................................................……10
2.1.1市场份额指标.,......................................................……‘..............……10
2
.
1.2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二,.......……,............……,……,..……,二10
2.2市场集中度分析..……,................................

....……,..........……、..............……11
2
.
2.1市场集中度.........................................................……,.................……n
2
.
2,2中国银行业市场的集中度分析.................................................……12
2
.
3中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14
3商业银行的竞争者及其优劣势分析...........................……巧
3
.
1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15
3.2商业银行竞争者的优劣势分析...........................................................……17
3
.
2.1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17
3
.
2,2中、外资银行的比较分析.........................................................……18
4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21
4.1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21
4.1.1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1
4.1.2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22
4.2外资银行竞争战略的估判...................................................................……23
4.3新兴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24
5广发银行中央路支行竞争战略实证分析.......................……26
名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5
.
1南京银行业竞争环境分析...................................................................……26
5
.
1
.
1南京商业银行竞争格局概况.....................................................……26
5
.
1
.
2市场结构分析.............................................................................……27
5
.
2广发银行中央路支行内部环境分析...................................................……29
5
.
3广发银行中央路支行竞争战略的提出及实施...................................……29
5
.
3
.
1差异化战略.................................................................................……30
5
.
3.2集中化战略…、.................................................................……,.....……31
5
.
3
.
3链式产业客户群的开发.............................................................……31
结论.........................……,....................……35
致谢……,.............................................……36
参考文献....................................................……37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竟争战略研究

一-三一
厂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成功的加入WTO,中国的银
行业面临着全面

对外开放和竞争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
天,许多国际大银行在资金调配运用、资产种类、成本控制、经营效益等方面具
有明显的优势。对我国银行业而言,不仅面临着国内同业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
国际强手的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
论创新,使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也为经济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国的银行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是不良资产比例高、效率低、经营机制不完善、内无发展动力、外无发展压
力,但归根结底是竞争力不足。多年的改革实践,实质上也是一个竞争机制不断
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但在一些制
约竞争力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并没有重大突破,在如何衡量和评价我国银行业竞争
力上还是空白,在竞争战略研究方面还缺乏理论支持。
遗憾的是,在关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论述中,谈论制度和结构缺陷的
比较多,而关于竞争战略的研究还不多。虽然有很多研究银行竞争力的文章,但
那些研究都是具体的和分散的,不足以说明中国银行业竞争战略的全貌。正是这
些原因促使和激励笔者从理论发展和实践论证的广泛需求出发,探索和研究关于
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问题。这对于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
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意义。
“竞争”一词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中被定义为一种发生在个人(或
团体、或国家)间的争胜行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为了某种目的,
有意识地进行相互较量和争胜的活动。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经济利益的重新转
换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将相应变更。企业围绕生存、
发展的根本目标,构建总体战略,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
资源,充分发挥每种资源的效率,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选择的竞争战略
这一概念起源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他认为竞争战略是企业为某
一业务准备如何投入竞争而规定的一种广泛适用的规范。那么本文研究的商业银
行的竞争战略不仅包括总的规范,还包括各种为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措
施,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众多的
城乡信用社(基本上属于商业银行性质)四个层次的商业银行体系,同时由于外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资银行的进入也对我国的

商业银行构成了竞争。本文就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体
系内部的分析,以及中资商业银行与境内外资银行进行比较研究,来探索我国商
业银行竞争力的不足和提升的战略。本文把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定义
为新兴商业银行,而农村信用社由于只处在农村基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因
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新兴商业银行和境内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应用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主要运用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和产业组织经
济学等理论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来进行研究,客观衡量和评价中国银
行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竞争者的竞争优劣势,并探索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等重大
问题,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可靠途径。因此,本文主要着眼于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尝试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争取勾画
出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基本轮廓。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竞争战略包括对竞争对手的选择、竞争
者优劣势的评价和竞争者的竞争战略选择。本文在研究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时,
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多角度地探讨和研究商业银行的竞争战
略问题。全文主要围绕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这一主线,对比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
新兴商业银行和境内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劣势及战略选择,并提出了提升竞争力应
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全文共分六章,分析框架安排如下:
第一章,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分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从竞争与战略的关系、竞争对手的选择、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及竞争导向等方面
分析。这是全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判断。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市场份额、
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三个方面判定银行业市场结构。可以看出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
构仍处于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格局之中,但从分析中也不难看出,新兴商业
银行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中国银行业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过渡的趋势。这部分内容是下面几章分析讨论的基础。
第三章,商业银行竞争者类型及其优劣势分析。主要分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新兴商业银行及境内外资银行这三种类型,并比较了相互之间存在的优劣势,
这是它们采取竞争战略的根本依据。
第四章,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这是在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竞争
者的优劣势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本章分别讨论了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商业银行

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外资银行所可能采取的策略。这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总的
指导思想。
第五章,广发银行中央路支行竞争战略的实证分析。这一章根据前面的竞争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战略理论,以广发银行中央路支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并详细论述了作为这两大战略有效结合的链式产业客户群开发的成功案例。
目前,对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一课
题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1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
竞争与竞争战略
1.1.1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的进行相互较量
和争胜的活动。从本质上讲,竞争只是帮助竞争主体实现生存与发展这一最终目
的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市场竞争作为竞争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经济利益的再分
配和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企业不管以何种方式和策略参与竞争,其出发点和最终
目的都是为了增进自身的利益。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经济利益的重新转换和资
源的重新配置,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将相应变更。
竞争作为一种经济关系的反映,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无竞争便无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企业的
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竞争这一巨大推动力。
1.1.2竞争的战略层面
竞争的最初形式表现为产品竞争。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供应并不充足,
因此,最早的产品竞争形式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到本世纪
初,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引入和不断更新,产品竞争策略理论和实践部门皆得到
了进一步的研究与丰富。尤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市场供应日益丰富,市场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市
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全面形成。来自市场供求两方面的竞争压力,
促使企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其竞争策略,竞争的侧重点己由产品的价格竞争
转向非价格竞争。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围绕产品本身,也不只是问顾客想要什么,因为顾客
可能在别人向他们指出他们可以得到什么之前还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现代企业
竞争必须适应顾客评判价值的标准和价值观念,必须提供综合价值垄断形成竞争
优势。企业必须要对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及

其走势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
基础,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战略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
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某一企业来讲,开发一种竞争战略就是为某一业
务准备如何投入竞争而规定一种广泛适用的规范(迈克尔·波特,1988),是企
业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目标)与企业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寻求的方法(政策)的
结合物。
通常来讲,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竞争对手的选择、对竞争者优劣势的分析以
及竞争战略的选择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互相联系,互
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的整体。
.
2竞争对手的选择
竞争战略的首要前提是,谁是竞争对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一,竞
争对手有可能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真正的竞争对手
变了,使问题意外地复杂;其二,在确定竞争对手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企
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中现存的对手,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主动地选定竞争对手。
对企业来讲,来自于行业内外的任何一种竞争力量都是一种挑战和威胁,企
业要发挥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要应付各种竞争力量,制定相应对策。因此,竞
争战略的前提问题就是竞争对手的选择与确定。迈克尔·波特将影响企业竞争的
行业因素,或称其为影响某一行业竞争状态的基本力量,归纳为五个方面,即行
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的参加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购买者和企业供
应者(见图1.2.1)。这五种力量的综合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水平和利润趋
势,是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行业获利能力的基本力量,也为企业选择竞争对手提
供了分析思路。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不是事物的巧合,其根源于
其内在的经济结构。
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而言,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每个企业、
每个行业都有其最主要的影响力量。对于远洋油轮业,关键压力或许来自买主(主
要的石油公司);而对于轮胎业,关键压力来自高效率的原设备买主以及强大的
竞争对手们;对于钢铁业来说,主要竞争压力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以及替代材料
的生产。因此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必须首先进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以认清
影响企业竞争的各种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企业的作用程度。以此为出发点确立的
竞争战略才会大大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竞争者确实构成威胁时,在许多行业中适当的竞争者可以加强而不是削弱
一个公司

的竞争地位。竞争者有好坏之分。所谓“好”的竞争者是指那些能起有
益作用又不会带来太严重的长期威胁的竞争者。他们有信用和活力、通晓规则、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有改善产业结构的战略以及可协调的目标等。“好”的竞争者不会为满足虚荣心
而向本企业挑战,与这样的对手竞争可以得到稳定的、有利的产业均衡而无须陷
入旷日持久的冲突。一般来说,“坏”的竞争者具有相反的特征。
潜潜在的的
加加入者者
供供应者者者
.
购买者者
代代用品品
图1.2.1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
.
3竞争者优劣势的评价
选定竞争对手后的任务就是对竞争者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通常这种分析
是相互比较的结果。
竞争者是否能实现其战略和达到其目标取决于竞争者的资源和能力。总体上
讲,每一企业在分析其竞争者时应该监控三个变量:(l)市场份额(shareof
market):指竞争者在目标市场上的份额;(2)意识份额(Shareofmind):指顾
客在回答“说出这个行业的第一家公司”时提到竞争者的百分比;(3)倾向份额
(shareofheart):指顾客在回答“你愿意在哪家公司购买产品”时提到竞争者
的百分比。显然,在意愿份额和倾向份额上获得稳定成长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在
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上获得增长。
在确认竞争者的弱点时,企业应当判定竞争者对其业务的假设。有些竞争者
相信他们生产行业中最高的质量,而实际却不是。许多企业错误的抱定传统的想
法,如“顾客倾向于产品较全的公司”,“销售力量是唯一重要的营销工具”和“顾
客评价价值胜过价格”。如果企业知道竞争者正按某种错误的假设行事时,公司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将处在有利的地位,并从中获得利益。
4竞争战略的选择
1.4.1竞争战略的类型
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这
三种战略并非对每个企业都适用,而是有其各自的运用条件和运用规律。
(1)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在70年代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
即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
尽管可能存在着强大的竞争作用力,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高于产
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其成本优势可以使公司在与竞争对手的争斗中受到保护;低
成本有利于公司在强大的买方威胁中保护自己;低成本也构成对强大供方威胁的
防卫;导致低成本地位的诸因素通常也以规模经济或成本优势的形式建立起进入
壁垒;最后,低成本地位通常使公司与替代品竞争时所处的地位比产业中其他竞
争者有利。这样,低成本

可以在全部五类竞争作用力的威胁中保护公司。
成本领先战略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这就要求在生产、管理、服务
广告等方面全力地控制成本费用。要赢得成本最低的地位通常要求具有较高的相
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诸如良好的原材料供应、优越的产品设计等。由此,实
行低成本战略就有可能要有很高的购买先进设备的前期投资,激进的定价和承受
初始亏损,以攫取市场份额。高市场份额又可进而引起采购经济性而使成本进一
步降低。一旦赢得了成本领先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利润又可对新设备、现代化
设施进行再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地位的
先决条件。
(2)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
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要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通过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
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方式。当然,差异化战略并
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成本,只是此时低成本不是公司的首要战略目标。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对价格的敏感性
下降使公司得以避开竞争;客户的忠诚以及某一竞争对手要战胜这种“独特性”
需付出的努力构成了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带来的较高收益,可以用来对付供方
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买方压力;最后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公司,在
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实现差异化战略企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竟争战略研究
业就能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的防御地位,从而在产业中赢得超常收益。
但是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往往与争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要建立
差异化的活动总是成本高昂,如:广泛的研究、产品设计、高质量的材料或周密
的顾客服务等,那么实现产品差异化将意味着以成本地位为代价。即使全产业范
围内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
的较高价格。
(3)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或某一个地
区市场。正如差异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产
品差异化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而专一化却是围绕着很好的为某一
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每一项职能性方针都要考虑这一目
标。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
对象服务。结果是,企业或者通过较好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差异化

,或者
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尽管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
专一化战略未能取得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但它的确在其狭窄的市场目标中获得
了一种或两种优势地位。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不相关的,其联系和区别如图
1.4.1.1所示。
战略优势
被顾客确定的独特性低成本地位
全产业
范围
特定细
分市场
差差异化战略略成本领先战略略
专专一化战略略
战略目标
图1.4.1.1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1.4.2竞争战略的选择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外部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本身条件的基础
上,综合权衡的结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选择竞争战略除了充分考虑自身
情况外,必须强调竞争导向。因为,竞争战略建立在公司自身和竞争者的博弈过
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竞争战略必须强调竞争导向,研究竞争者,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进而提高战略决策的有效性,规避风险。竞争战略的竞争导向包括评估竞争者的
战略目标和竞争者的响应模式。
1.4.2.1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
公司最近的竞争者是那些用与己相同的战略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的公司。在
某一目标市场上采取同一战略的一组公司称为战略集团。企业必须首先确认自身
竞争所处的战略集团。
虽然在同一战略集团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然而不同的战略集团通常也成为
竞争对手。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监控其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拥有资源的竞争者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正他们的战略和目标。例如,福特公司由于成功地以低成本
生产汽车而成为早期的获胜者,后来通用汽车公司由于适应了顾客对多样化的新
需求而超越了福特,再后来,日本的竞争者由于能提供节省燃料的汽车而取得了
领导地位。显然,公司必须时刻警觉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者如何修正其战略
以满足出现的需求。
竞争者的目标可以根据许多因素进行描述。如规模、历史、现在的管理状况、
财务状况等。而且,企业也应该监控竞争者的扩张计划,从而判定竞争发展态势。
1
.
4
.
2.2评估竞争者的响应模式
确认竞争者的目标及长处和弱点有助于企业预测竞争者的响应模式。绝大多
数竞争者有以下四种响应模式:
(1)冷漠型竞争者。竞争者对对手的举措并不迅速或有力地反应。对竞争
对手的举措缺乏响应的原因有很多,冷漠型竞争者可能认为他们的顾客高度忠
诚;他们可能在该业务领域挤取利润;他们可能对对手的移动缺乏注意;他们可
能缺乏响应的资金支持。对手必须评估竞争者冷漠行为的原因。
(2)选择型竞争者。竞争

者只对某些攻击做出响应而忽视其他攻击。比如
可能对削价进行反应而对广告费用增加置之不理。石油公司如壳牌(Shell)和
埃克森(Exxon)都是选择型竞争者,他们只对竞争者削价做出反应,而忽视对
手的促销。知道关键竞争者对其对手如何反应可以确认最可能的攻击。
(3)强硬型竞争者。竞争者对其领域受到的任何打击均做出迅速和强有力
的响应。宝洁公司(P&G)就是一个典型的强硬型竞争者,它从不让任何一种洗
衣粉轻易进入市场。除非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攻击强硬型竞争者。
(4)随机型竞争者。竞争者并不展示出可预见的响应模式。这种竞争者根
据特定的环境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做出反应,仅仅依靠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历史和
其他信息并不能预计它会如何反应。许多小公司就是随机型竞争者。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竟争战略研究
2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银行业的竞争状况可以通过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来反映。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
的市场中,企业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对比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
依据垄断程度从低到高的次序,市场结构被划分为四个类型,既完全竞争、垄断
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哈佛大学的梅森(Mason)和贝恩(Bayon)等人在理论
上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eture)一企业行为(Conduet)一经济绩效(Performanee)
的分析框架(简称SCP框架),其基本含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
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一个特定的市场属于那
种市场结构类型,一般取决于三个要素: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在
本章里将利用这三个要素来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和判断。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不断发生变化。目
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的竞争者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
商业银行等。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我国成功地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
使其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本章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的主要对象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境内外资银行。
2
.
1
2.1.1
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份额指标
市场份额是指某个企业销售额在同一市场(或行业)全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
重。一般而言,某市场中企业越多,单个企业所占比重越低,即市场份额越小,
该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对于银行来说,这一要素可以通过三个指标说明,即存
款比率Rd,贷款比率R1,总资产比率Ra。单个银行指标值越大,即所占市场份
额越大,垄断程度也就越高。
三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R

d=某银行存款总额/国内同期金融机构存款总额
Rl=某银行贷款总额/国内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Ra=某银行资产总额/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
2.1.2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
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Rd,R1,Ra指标如表2.1.2.1所示。
表2.1.2.1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Rd、R1、Ra指标一览表(期末数)(%)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RRRRRdddRlllRaaa
1111199999200000200111199999200000200111199999200000200111
工工行行28.733327.344427.088824.899924.144424.088826.055526.033325.8777
农农行行18.477718.366617.966616.577716.088815.755514.244414.133314.0999
中中行行7.39997.09997.23337.81117.65557.74447.95557.89997.8333
建建行行17.866617.188817.222212.033311.877712.033315.499915.522215.3222
国国有银行合计计64.322263.088862.955561.300060.855560.744463.733363.677763.6000
股股份制银行合计计11.866612.055512.56666.24446.37776.42227.83337.91117.9888
城城市商行合计计3.67773.86663.72222.88882.92222.93334.03334.07774.0888
外外资银行合计计2.14442.24442.26661.90002.01112.12220.40000.45550.5222
注: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
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民
生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0一2002)
通过表2.1.2.1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贷款、存款的比重在各
年份均在60%以上。随着业务经营范围管制的放松和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
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一直呈现较激烈的趋势,其中中
国工商银行在三个指标中都占据较为突出的地位。从市场份额上看,中国银行业
的市场结构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无论在资产
还是在存款和贷款方面,其份额都在逐年上升,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2001年的
资产份额达到了12.56%。这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
行的竞争在加强。虽然从表中我们观察到境内外资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量的
份额逐年下降,但是从2000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资银行经营业
务的逐步放宽,外资银行在这三方面的份额也逐步上升,那么它们对中资银行的
竞争压力将会逐渐增强。
2
.
2
2.2.1
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份额。一般
地,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市场集中度是在市场份额
的基础上计算得来的。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CRn指数和赫芬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达尔指数(H指数)两个指标来说明。
CRn指数指某行业中前几家最大企业的

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式中n通常取
4或8(见式(2.2.1))。一般地讲,这一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行业垄断性也就越
高。它同时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及规模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具
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它不能反映最大的几家企业的个别情况,也难以说明市场
份额和产品差异程

CRn=IXi/
的变化情况。
Xi(2
.
2
.
1)

部今了.且
式中n=所考索企业戮
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简称
数的不足,较好的反映了企业数量及其相对规模
H=I(爪/T)2
式中H=赫魏尔指数;
H指数,则较好地克服了CRn指
(见式(2.2.2))。
(2
.
2
.
2)
T=市场总规模;Xi=各个企业的有关数值;n=该行业企业
总数。
显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H指数将等于O;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因为只有
一家企业,所以H指数将等于1;如果市场中所有企业规模相同,H指数将等于
l/N。一般说,H指数越小,越接近于O,竞争度则越大。
2.2.2中国银行业市场的集中度分析
2
.
1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CRn指数分析
CRn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情况。具体数据见表
2
.
1.1。其中,n取4。
表2.2.2.1.1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CRn指数(期末数)(%)
1111199777199888199999200000200111
资资产总额额61.999963.777764.322262.577761.6999
存存款总额额62.177763.099963.733363.233362.6000
贷贷款总额额59.833361.966661.300061.033360.7444
注:表中n=4,取中国工行、中国农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行排名前四位的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一2002)
从表2.2.2.1.1中可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等方面均具
有绝对优势,分别高达60%以上(其中,1995年的资产总额之比是69.08%,接
近7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1995年以后的四年中,国有商业
银行的市场集中率下降,表明竞争程度增加。但1998年、1999年国有商业银行
的市场集中度再度上升,说明其垄断倾向又有所加强,这与1997年以后亚洲金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融危机和我国金融风险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社会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任
和信心增强,促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垄断。
2
.
2
.
2.2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H指数
具体数据见表2.2.2.2.1。
表2.2.2.2.1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H指数(期末数)
1111199777199888199999200000200111
资资产总额额0.3843330.4066660.4137770.4035550.394777
存存款总额额0.3865550.3981110.4062220.3995550.391444
贷贷款总额额0.3580000.3839990.3757770.3705550.364222
注:本表样本区间选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境内外资
银行这四类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一2002)
从表中的资产总

额的H指数来看,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
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有所提高。竞争性减弱的另一方面表现为银行的存
款、贷款也比较集中,集中度提高。但2000年以后开始下降,表明竞争性增强,
也说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
冲击。
下面本文将引进一个N指数概念,N指数是H指数的倒数(N=1/H),是一种
“当量值”,它等于规模相等的企业数目,可以辅助说明市场结构状况。(具体数
据见表2.2.2.2.2)
表2.2.2.2.2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N指数(期末数)
1111199777199888199999200000200111
资资产总额额2.602222.459992.417772.478882.53444
存存款总额额2.587772.512222.462222.503332.55555
贷贷款总额额2.793332.605552.661112.699992.7466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一2002)
从表2.2.2.2.2中可以看到,银行业市场中有三家资产规模相等的银行,它
们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控制力和市场份额,由此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尚具
有高度垄断特征。这与前面我们对市场份额的分析是一致的。总的来看,我国银
行业的N指数趋于缩小,说明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机制是趋于集中的。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2
.
3中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指进入某一特定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总和。主要有政策壁
垒、资源性壁垒、技术性壁垒、成本性壁垒、抵制性壁垒等。我国银行业的进入
壁垒主要是指国家法规及审批管制所构成的政策性壁垒,表现为政府的严格进入
管制。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对银行业功能认识上的偏差,加上银行业
自身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我国对其一直实施非常
严格的政府监管,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中。从发展历程
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即进入壁垒很多,而且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也要严格的多。如果用经济术语来说,就是准入成本相当
高。如果按照现有标准和条件,一些新建的商业银行是很难有效进入银行业市场
的。而且这样还容易造成一旦进入市场后,积累的问题就会出现,可能引起金融
风险。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这个命
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业目前仍处于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
断的市场竞争格局之中。市场准入的高壁垒阻碍了民营和外资主体参与市场竞
争,缺乏市场形成的高集中度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银行产品差异化仍处于初
级差异阶段,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鱼待重新整合,整

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
提升。所幸的是,目前中国银行业已显现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
的趋势。了项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3商业银行的竞争者及其优劣势分析
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是逐步发展起来的。1979年以前,在计划经济环
境下,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内唯一的银行,基本上承揽了全部金融业务,因此,1979
年以前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从1979年到1954年,中国银
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四家专业银行的设立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
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当时四家银行存在较为严格的专业分工,业务条块分割,
服务对象范围相对固定,互不交叉,每家银行都对自身业务范围拥有绝对的垄断
地位,不存在竞争对手,如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业务的占有量达95%以上。因此,
这一阶段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仍旧是高度垄断的;从1986年到现在,随着中国人
民银行央行地位的确立,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众多商业银行的成立,
加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市场组织
体系正在形成。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
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外资银行组成。由于农村信用社限于农
村地区,并不对城市的商业银行构成竞争,所以,本文在讨论商业银行的竞争者
类型及其优劣势时主要以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其他类型银行为研究对象。
3
.
1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
正如前面所述,从市场组成上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主要包括
国有商业银行、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组成的新兴商业银行以及外资
银行。这三大类型的银行有着不同的历史和特点,共同构成了城市金融服务的竞
争主体。
(l)国有商业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
银行。四大银行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我国的专业银行恢复和发展起来
的。自1993年国务院明确了专业银行要逐步办成商业银行的方向以来,财政部
和央行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创造了不少条件。如把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分离
出去;把人事管理权收到总行,为摆脱地方行政干预创造了条件;发行特别国债,
增加了资本金;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把巨额不良资产剥离出去等。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推进转轨改革中,均迈出了较大的改革步伐。建立了总
行一级法人的授权管理体制;实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和审贷分离,成立了贷款审
批委员会,以防范贷款风险;强化了内部稽核监督;为贯彻赢利

的原则,各行均
开始撤并亏损的机构和裁减冗员:积极探索按业务量按效益高低的按劳分配制
度。所有这些对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是我国金融企业的骨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金融支柱。
(2)新兴商业银行
本文所指的新兴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两类银行机构:一类是交通银行、中信实
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
均非国有商业银行,而且经历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自成立之日起就基本上是以
单纯的商业银行面貌出现;另一类是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它们是在各自区域
的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目前发展迅速,是渐趋显著的地方性金融力量。
由于要在四大银行垄断形成的“夹缝中求生存”,承担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所不具有的生存发展压力,因而这些新兴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
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银行运作,基本上都建立了以
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结构,产权清晰、制约力强。它们虽然得不到政府补贴,
但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很少有政府干预,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
的行为目标指引下,管理严密、机制灵活、经营规范、服务完善,利用竞争手段
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商业银行为甚。新兴商业银行
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
(3)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不仅机构数量增加,而且业务量也得
到了增加。截止到1999年底,已有22个国家的87家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
在我国境内设立了182家营业性金融机构。其中合资银行7家、独资银行6家、
外资财务公司7家、外国银行分行157家。此外,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6家
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设立了248个代表处。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资产总额为317.87
亿美元,贷款总额为218.31亿美元,存款总额为51.98亿美元。外资银行在我
国的资产虽然不足我国金融资产的2%,但其外汇贷款业务却相当于我国外汇贷
款的20%,目前,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余额己达222亿美元。在这20年外资银
行在华发展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中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也逐渐
加强。在80年代主要表现在设立一些在华代表处或营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是以
收集和分析我国金融业基本情况为主,业务也局限于外汇业务,客户主要是以外
资企业为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外资银行的

业务面扩大,机构数量也随之
增加,特别是1996年开始,我国允许部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
的竞争触角开始进入长期以来的中资银行垄断范围。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
这种竞争是先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
行)展开竞争,而后逐渐扩大到外资银行的。特别是在我国成功的加入WTO后,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竟争战略研究
外资银行在境内享受“国民待遇”,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必然日益加剧,
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3
.
2商业银行竞争者的优劣势分析
正确选择竞争战略的前提是对竞争对手进行详细而客观的分析,“知己知
彼,百战不殆”。因此,对商业银行竞争者的优劣势分析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2.1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
(1)规模与效率的比较
在规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资产总额还是在贷款、存款总额方面都
占据有绝对优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显示,2000年全国金融机构资产分布
为:国有商业银行为68.4%,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2.56万亿,占13.6%。
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总分行制,分支机构多,平均每行有
800一1000家分支机构,各自的员工也在巧一60万人,在国内基本形成了较为
全面的网络服务体系。而新兴商业银行主要在局部地区和少数大城市才会对国有
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在资本规模及其充足性方面,国有商业银行
有国家作为后盾,有资本金补充机制,1998年财政通过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
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无此优惠政策,除深圳发
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外,其他银行大
都只能通过私募扩股、留存收益、股东以部分红利转注等渠道补充资本金。为解
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国家专门成立了四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信达资
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相比之下,新兴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一
旦遇到国内外经济和金融波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必然首先受到冲击,甚至
破产倒闭。
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新兴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虽然规模
较小,但其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少,呆滞账较少,资本充足率较高,
历史包袱轻;由于实行股份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员工的积极性较高:机构小,
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新兴商业银行在经营效率和赢利
能力上的相对优势,使其拥

有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实力方面
具有大而不强的特征。
(2)经营机制和发展战略的比较
新兴商业银行是按照相对规范的股份制组建起来的,其一开始就按照商业银
行制度进行管理,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其实行资产负债
管理,不受政府的行政干预,也不受制于信贷额度计划管理、政策性贴息贷款等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方面的指令性计划,产权明晰,经营机制相对灵活。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确立了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目标,逐步引进竞争机制,调整发展战略与经营
策略。其在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支持,但其在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没有取
得实质性进展,仍保留传统的经营模式,产权问题及由此引起的经营效率低下与
不良资产问题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真实竞争力。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通过改革重新确定了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经营管理的
重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强调资产结构调整与质量问题,但没
有把效率与效益放入战略重点之中,从而未能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大而不强的竞争
特征。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内部竞
争机制的同时,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策略,普遍把负债规模扩张作为其发展
战略的重点,强调存款立行与区域机构扩张,并把上市纳入经营计划。如招商银
行就把技术创新与领先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确立科技型银行战略。
3.2.2中、外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3
.
2
.
2
.
1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
(1)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与内控制度优势。长期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
的国际型银行具有高度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其己形成成熟的经营管理组织
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经营效率高,风险管理能力强,拥有制度优势、成本优势、
管理优势和效率优势。相比之下,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则处于劣势,产权制度不
清,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内控制度不完善,经营效
率低下;而新兴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创新不足,尚处于探索与成长发育阶段,没有
形成有效的、稳定的经营管理模式。
(2)资本实力、资产质量与盈利性优势。资本实力、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是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大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其在母
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都已形成相当强的国内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其在资本实力上
拥有规模雄厚的资本来满足国际银行安全性标准的资本充足率;而我国商业银行
的风险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国际银行监管的标准。资产质量差是影响我国

商业银
行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而外资银行在长期的市场经营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
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度。外资银行竞争的目标逐渐从以规模为目标转向以资产质量
与盈利性为目标,对资产实行科学规范的质量分类和高透明度的质量信息披露,
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极为显著的质量优势。由于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率低、
经营成本高,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非常低,在这方面外
资银行显然具有明显优势。
(3)多元化与国际化优势。在普遍的金融改革与自由化之后,西方商业银了吹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行尤其是跨国银行普遍推行了多元化、综合化或全能化战略,按照客户的需求提
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甚至
非银行业务,通过业务全能化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盈利性下降的压力,提高了整
体盈利能力。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与经营,在利率幅差不断下降
和企业经营不景气的经济背景下,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降低了与国外银
行进行竞争的能力。
在经济国际化与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外商业银行加速了国际化
步伐。其一方面通过全球范围的服务提高了银行的国际声誉与国际地位,另一方
面通过提高资本边际效率而增加了盈利来源。我国商业银行除中国银行历史上作
为外汇专业银行拥有较为广泛的全球网络外,其他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基本上局
限于国内,影响了其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
(4)技术与创新优势。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是推动战后西方商业银行发展
的主要力量。技术进步是银行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与技
术进步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手段及结构,
加深了金融服务的市场细分,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外资银行在技术能力和产
品创新能力上有明显的优势,在中国加入WTO、金融服务逐步开放以后,外资银
行将主要利用其先进技术包括网络银行技术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尤其是零售
银行业务,以弥补在华机构网络不足的劣势,发挥其技术领先优势和成本领先优
势。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传统的手工操作提供银行服务,除少数中心城市和个
别银行电子化程度较高外,就全国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实力与国际商
业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金融产品创新严重不足。
(5)人才优势。一方面外资银行拥有许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多年金融业
务的金融人才;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委以重任、高薪和出国等优厚条件


挖走中资银行的人才,造成银行的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的流失。中资银行目前存
在着人才缺乏和人才浪费双重扭曲现象,在高层机构大量高学历水平人才一超常拥
挤,而基层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在人才的竞争上,外资银行会对中资银行形成
强大的冲击。
(6)外资银行目前还拥有一些超国民待遇,包括①在税收上,外资银行享
受所得税为15%,且享有“二免三减”的优惠,而中资银行所得税均为33%;②
在收费上,中资银行承担很多社会责任,费用负担重;③在监管上,对中资银行
的监管严于外资银行;④外资银行多为综合性银行,许多金融创新不必经过人民
银行审批,而中资银行任何新业务均必须经人民银行审批,等等。
3
.
2
.
2.2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势
从发展的观点看,中资银行具有在位优势和后发优势。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l)在位优势是指对于某行业的新进入者,刚开始人们总抱有一利,观望心
态,公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同需要较长时间,而在位者则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它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系优势,即中资银行长时间经营,与企业、其他银行之间
己建立了相互合作的关系,比如往来业务、拆借业务。而新进入者并不完全具有
这些关系资源。二是门槛优势,即在位者较容易达成共识对进入者实行遏制,提
高其进入成本,设置障碍。
(2)后发优势是指后进者达到同一水平比先进者需要支付的成本更少。主
要体现在:一是学习优势。外资银行开办的新业务、先进的管理经验,中资银行
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得以掌握运用,而不需要承担与此相关的开发费用和风险损
失。二是平台优势。中资银行可以利用外资银行发展的经验教训作为发展平台,
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或者在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手段上加以创新,可以赶上甚
至超过外资银行。三是精神优势。后进者承受着巨大的落后压力,可转化为促进
发展的动力。对于管理、技术、服务均不占优势的中资银行,加入WTO后,与外
资银行的竞争不可避免,因而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对于赢得竞争具有重要意
义。硕士论文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4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其实是一个自觉引入外部竞争者、主动出让市场份额的
渐进过程,这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急剧变化,国内的银行业市场竞争
也变得日益激烈。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在本行业的相对地位,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给我们分析
银行竞争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下面本文将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框

架下来分析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
4
.
1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
4.1.1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按照对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理解,在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某一金
融机构的竞争力应该体现在:(1)与五种力量发生联系时所处的地位;(2)金融
功能实现的程度;(3)对金融竞争结构的影响等方面。但在制度这一金融约束下,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功能实际上被剔除了:(1)国家控制利率使国有商业银行相
对于广大储户(供方)处于侃价优势地位(低存款利率),但相对于国有企业(买
方)又处于劣势地位(低存款利率)。(2)近似于信贷配给的规模控制无法解决
泛滥成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整个国有金融稳而不健。(3)租金体制下,银行间
租金争夺会引致连锁倒闭,并危机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政府既要严格准入银
行市场,又要禁止银行间耗散租金的恶性竞争,其后果是银行业竞争不足。(4)
封闭经济条件下,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地域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外资银行难以动
摇国有商业银行既有的市场地位。
总的来看,按照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国有商业银行除了对国有企业不具有
优势外,其他四个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正如下面将要阐述的,国有商业银
行并不具有竞争力。
(l)高成本低效益的小银行劣势组合。一般认为,某一银行的垄断程度越
高,越能获得垄断利润,也就具有更占优的竞争力。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程
度很高,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并不能做到低成本领先优势,也没有规模经济,
更没有差异性,因此也就没有较高利润。从机构、人员数量上看,国有商业银行
俨然是个超级大行,但从人均效益指标看,却是不折不扣的小银行。比如,从一
级资本上看,中国工商银行尽管超过瑞士联合银行,但后者的人均利润、人均资
产却分别是前者的61倍、21倍。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市场份额既不是高效益与
低成本的结果,也不是自由竞争、金融功能提升的结果,而是依靠国家垄断的行硕卜论文商业银行竟争,,戊一}{各{J}究
政力量先:片而得的。
(2)歧异性、创新能力与中阳」业务。迈克尔·波特认为,当一家银行能够
为其客户提供一些独特的金融服务时,这家银行就具有了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经
营歧异性。中间业务可以认为是银行获得歧异性,从而提升金融功能的重要途径。
尽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己经开办了260多个中间业务品种,但是与国外相比,差
异不合一而喻。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难以从创新角度体现出显著的歧异性,从
而创造的价值也不多。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