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2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2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2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实验二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及描述(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陆源碎屑岩结构类型的基本特征。

2.学会肉眼观察和描述陆源碎屑岩结构的方法。

3.了解各种结构所能反映的形成条件。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和描述碎屑颗粒结构。

1.观察和描述胶结类型(即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杂基的关系)。

三、实验指导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是鉴定陆源碎屑岩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可根据其结构特征分析形成条件,恢复形成环境。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碎屑颗粒的结构,填隙物的结构(因肉眼鉴定时难以辨识,故略),以及碎屑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胶结类型。

(一)碎屑颗粒结构的观察及描述

碎屑颗粒结构包括粒度大小、圆度、球度、形状和颗粒表面特征五个方面,其中粒度大小和圆度是碎屑岩结构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碎屑颗粒的粒度

(1)粒级划分

粒度即碎屑颗粒的大小,一般用颗粒的直径来表示,常以毫米为单位或Ф值为单位。根据水力学研究,碎屑颗粒大小不同,其搬运和沉积方式不同,因此常按碎屑颗粒大小分为若干级,称为粒级(表2-1)。

表2-1 常用的碎屑颗粒粒度分级(颗粒直径;单位:mm)

肉眼观察描述时常采用十进制或自然粒级制。

(2)分选性的判别

碎屑岩中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叫分选性或分选度。分选程度一般分三级:

分选好:主要粒级含量>75%

分选中等:主要粒级含量在50-75%

分选差:各粒级含量<50%

(3)粒度分类命名原则

①当碎屑颗粒的分选性为中等-好时,采用三级命名法。即以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粒级定岩石的主名,含量在50-25%的粒级以“××质”的形式写在主名之前;含量在25—10%的粒级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含量小于10%的粒级不参与命名。

例:细砾(2-10mm)含量占15%,粗砂(2-0.5mm)占55%,细砂(0.25-0.1mm)占30%,其粒度命名为含细砾细砂质粗砂岩。

②当碎屑颗粒的分选性为差时,各粒级含量都小于50%,而含量在50-25%的粒级又不止一个,这时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以“××-××岩”的形式表示,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其它含量少的粒级仍按第一条原则处理。

例:细砾(2-10mm)含量占25%,粗砂(2-0.5mm)占40%,细砂(0.25-0.1mm)占35%,其粒度命名为细砾质细砂-粗砂岩。

③当碎屑颗粒分选性更差时,不但各粒级含量都小于50%,而且含量为50-25%的粒级也没有或只有一个,则应将此岩石的全部粒度组分分别合并为砾、砂、粉砂三大级,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例:细砾占15%,粗砂占20%,中砂占30%,细砂占20%,粉砂占15%,其粒度命名为含粉砂含细砾砂岩。

2.碎屑颗粒的圆度

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在手标本的观察描述中,通常把碎屑颗粒的圆度分为四级(图2-1)。

图2-1 圆度的形状和分级(据鲍尔斯)

同一方框的颗粒圆度相似但球度不同

棱角状:碎屑颗粒具有尖锐的棱角,棱角没有或很少有磨蚀的痕迹。反映未经搬运。

次棱角状:碎屑颗粒的棱角稍有磨蚀现象,但棱角仍清楚可见。反映颗粒经过短距离搬运。

次圆状:碎屑颗粒的棱角有明显的磨损,棱角圆化,但颗粒的原始轮廓、棱角所在位置还清楚。反映颗粒经过了较长距离搬运。

圆状:碎屑颗粒的棱角已磨损消失,颗粒圆化,原始轮廓、棱角位置难于推断。这是颗粒经过长距离搬运,长期磨蚀的结果。

颗粒的圆度主要与搬运距离、搬运方式有关但还受矿物习性影响,如推移搬运的颗粒比悬移搬运的颗粒易磨圆,软的颗粒比硬的颗粒易磨圆。研究圆度主要是针对推移载荷,而悬移载荷的圆度研究意义不大。

2.碎屑颗粒的球度

球度是指碎屑颗粒接近球体形态的程度,常用颗粒长、中、短三轴长度来确定,如三轴长度近相等则球度好。三轴长度差别大则球度差。因颗粒球度不仅决定于磨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原始形状和晶形。球度和圆度并不完全一致(图2-1),球度好并不一定圆度也好。如晶形好的石榴子石,虽然球度好但棱角均明显,磨蚀很差仍为棱角状;而相反,磨圆好的扁平砾石,球度却很差。因此,在反映磨蚀程度恢复形成条件中,圆度的意义更大些。

4.碎屑颗粒的形状

根据三轴比例关系分为四种形状:圆球体、扁球体、椭球体、长扁圆体(图2-2)。

图2-2 颗粒的形状分类

描述碎屑颗粒形状时,可综合描述。如该岩石碎屑颗粒磨圆较好,多数颗粒为圆状-次圆状,形态为圆球体和扁球体。

圆球体:B/A>2/3、C/B>2/3

椭球体:B/A<2/3、C/B>2/3

扁球体:B/A>2/3、C/B<2/3

长扁球体:B/A<2/3、C/B<2/3

5.碎屑颗粒的表面特征

观察碎屑颗粒的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刻痕或霜面等,碎屑颗粒的表面特征用肉眼只能在砾石上观察,砂岩的碎屑颗粒表面特征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种成因的碎屑在其表面上均可留下不同的特征,某些碎屑颗粒表面的明显特征,可帮助恢

复形成时的环境,因表面特征除与本身性质有关外,主要与搬运介质和搬运方式以及时间、距离有关。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报导很多。

肉眼观察河流砾石、风成砾石和冰川砾石的表面特征。

河流砾石表面不太光滑,可见不规则凹坑。

风成砾石表面光滑,有沙漠漆,有凹坑和皱纹。

冰川砾石具窄而直的平直刻痕,丁字形痕,这些擦痕可以是平行的、杂乱的或呈格子状的。另外还可有撞击痕,呈短而宽且粗糙的痕迹。

碎屑颗粒的结构,常用结构成熟度来表示,即是指碎屑颗粒磨圆和分选达到终极的程度。如磨圆好、分选好、无杂基说明结构成熟度高;相反,结构成熟度则低。。

应当指出,碎屑颗粒的不同结构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特征和成因,但是最重要的结构特征是粒度和圆度,而球度、形状由于A、B、C三轴在砂级颗粒上很难测量,因此主要用于研究砾石,表面结构特征由于需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因而只有在精深研究中才涉及。

(二)胶结类型的观察

胶结类型是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杂基之间的量比关系和结合方式。

首先按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杂基的相对数量多少和支撑关系分为颗粒支撑和杂基支撑。再按颗粒和胶结物的相对含量和相互关系分为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及镶嵌式胶结四类。

杂基支撑:杂基含量较多,使碎屑颗粒彼此之间不接触分散在杂基之中,杂基支撑着碎屑颗粒。此结构为杂基与碎屑颗粒同时快速沉积形成的,是沉积岩常见结构,特别是在重力流沉积物中(图2-3)。

图2-3 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关系

(据曾允孚,1986)

颗粒支撑:碎屑颗粒之间彼此相接,在其孔隙中可有胶结物胶结,含量较少(图2-3)。

(1)基底式胶结(图2-4a)

杂基支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彼此不相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结作用。具这种胶结类型的沉积岩一般是由快速堆积的密度流沉积而成的。

(2)孔隙式胶结(图2-4b)

颗粒支撑的碎屑岩,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充填在孔隙中,反映稳定强水流的沉积特征。

(3)接触式胶结(图2-4c)

颗粒支撑的碎屑岩,胶结物只分布在颗粒接触处附近,而在孔隙中央没有胶结物。这种胶结类型可能与毛细管作用并发的沉淀作用有关,也可以是由孔隙胶结的岩石,胶结物溶蚀而成。

(4)镶嵌式胶结(图2-4d)

实际上,它是颗粒缝合接触,反映遭受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

图2-4 胶结类型

(a)基底式胶结;(b)孔隙式胶结;(c)接触式胶结;(d)镶嵌式胶结

四、思考题

1.研究碎屑颗粒的结构有何意义?

2.杂基支撑和颗粒支撑的岩石,其沉积条件有何不同?

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异同比较

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异同比较 班级:勘查1503 :骆坤 学号:1501040317

2016.11.18 序言 沉积岩总共有四种类型,主要是根据碎屑物质来源以及成岩石作用来划分。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1.主要由母岩风化物质形成的沉积岩 2.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形成的沉积岩 3.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 4.主要由宇宙物质来源组成的沉积岩 其中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是最主要的类型,它还可以根据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碎屑物质及溶解物质)和搬运方式及沉积作用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碎屑岩和化学岩。碎屑岩即陆源碎屑形成的沉积岩,可以根据其结构特征(粒度),进一步划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化学岩按照主要的成分特征又可以分为碳酸盐岩、流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及其他化学岩。

母岩风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机械破碎阶段:物理风化为主,形成岩石或者矿物碎屑 2)饱和硅铝阶段:这一阶段特点就是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全部被溶解。主要形成的是胶体粘土矿物----蒙脱石、水云母、绿泥石、高岭石等。 3)酸性硅铝阶段:几乎全部的盐基被溶解滤过,二氧化硅进一步游离出来。而且碱性条件逐步被酸性条件所替代。 4)铁铝土阶段:这是风化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新形成铁质和铝质的土壤。 一、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成分比较 陆源碎屑岩的成分包括哪几部分? 碎屑颗粒:碎屑岩的骨架,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的机械破碎而成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组成。 杂基:细小的碎屑,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胶结物: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孔隙:碎屑颗粒之间没有被填充的空洞。

碎屑成分包括: 矿物碎屑:单矿物碎屑颗粒。石英、长石最多,重矿物含量少 岩石碎屑:矿物集合体颗粒,代表母岩。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岩屑的含量取决于:粒度、母岩成分、碎屑的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同长石类似,在物理风化、快速搬运和沉积条件下含量高 填隙物成分 一、杂基 碎屑颗粒之间,机械成因细小碎屑,以泥为主,可含一些细粉砂。成因:悬浮搬运、机械沉积 识别:依据结构特征。 二、胶结物 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多沉淀于成岩-后生期。主要有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氧化铁、石膏和硬石膏(蒸发环境)、磷灰石、沸石、海绿石等。 三、孔隙和裂缝 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称为孔隙和裂缝,是油、气、水的赋存场所。主要分为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一、砾岩、角砾岩、砂岩 常见岩石类型: 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 (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 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 (1)砾岩(河北宣化) 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 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二、岩石描述实例 (一)火山岩类 1、橄榄玄武岩 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实验二_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特征,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肉眼描述和鉴定岩浆岩的基本内容为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命名的基础。拿到一块岩石,一般描述的顺序是:首先是颜色,其次为结构、矿物成分、构造及次生变化等。 现将描述各种特征的方法及注意要点简述如下: (一)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如灰白色的岩石,可能是由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等形成的总体色调。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岩浆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按色率可将岩浆岩划分为: 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 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褐灰色、红褐色、灰色等; 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反过来,我们亦可根据色率大致推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从而推知岩浆岩所属的大类(酸、中、基性)。这种方法对结晶质,尤以隐晶质的岩石特别有用。 (二)结构构造 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玻璃质)结构。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5mm)、中(5-1mm)、细粒(1-0.1mm)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微晶结构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包括放大镜)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隐晶质的断口粗糙,呈瓷状断口;玻璃质结构的断口平整,常具贝壳状断口。按岩石组成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斑状和似斑状等结构。因此,观察描述结构时,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等特点。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

沉积学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课时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沉积岩及沉积相授课班级:资源专1201-1202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2学期课题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计划学时 10 教学目的 1掌握陆源碎屑岩的定义 2掌握碎屑岩的四种组成 3掌握碎屑岩的结构、构造 4掌握碎屑岩的颜色 重点 理解并掌握碎屑岩的组成、结构构造和颜色 难点 碎屑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教学后记 教学进程设计

(包括教学要点、步骤、方法、时间安排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导入新课:陆源碎屑岩是沉积岩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类岩石,是蕴藏油气资源的重要储集场所,那么,它们的特征有哪些呢? 一、陆源碎屑岩的组成 1.颗粒(Grain) 2.杂基(Matrix) 3.胶结物(Cement) 4.孔隙(Pore) 二、碎屑岩的结构 1.碎屑颗粒的结构 2.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3.孔隙的结构 4.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三、碎屑岩的构造 1.层理构造 2.层面构造 3.生物成因的构造 四、碎屑岩的颜色 1.继承色 2.自生色 3.次生色 五、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1.砾岩 2.砂岩及粉砂岩 3.粘土岩 作业的布置: 1.简述碎屑岩的构造类型 备注 教案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导入新课:陆源碎屑岩是沉积岩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类岩石,是蕴藏油气资源的重要储集场所,那么,它们的特征有哪些呢? 陆源碎屑岩简称碎屑岩,指的的是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其描述内容有组成、颜色、结构和构造。 第一节碎屑岩的组成 一、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1、成分特征 1)碎屑成分 (1)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重矿物碎屑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4、观察 描述岩石(一)

4.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准备】 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那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如:云母、长石、石英,你准备怎样观察、描述它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 (3)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的本质属性? (4)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等。 (5)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三、观察和描述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1)投影图片:不同色彩的矿物。 (2)让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3)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投影图片:石英(不同色彩)、金矿、黄铜矿、黄铁矿 (4)观察铅笔的条痕 ①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②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5)亲历对矿物条痕观察的活动 ①用石英、长石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你有什么发现?并记录 ②学生实验。 ③学生交流描述矿物的条痕 ④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一致吗? ⑤观察比较自己收集来的矿物的条痕。 ⑥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谁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⑦讨论交流。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引入:在三年级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材料硬度的? (1)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用木头和金属相互刻划,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岩浆岩野外描述

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岩石描述

粘土岩 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的。主要观察描写粘土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 (l)颜色:一般的粘土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 (2)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可否被泡软,吸水性强弱等。(3)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泥裂等。(4)其它:如是否含有生物化石等。 粘土岩几乎不用描述,颗粒细小野外只能看到颜色。 碎屑岩类 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 次圆状者称砾岩,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单成分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如石英砾岩。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好,圆度变化也大。砾岩的胶结物中,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均有。一般描述为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见图1 图1 砾岩描述(春哥你仅仅描述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即可) 砂岩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各类层理均可发育。按砂粒大小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粒径2~0.5mm)、中砂岩(粒径0.5~0.25 mm)和细砂岩(粒径0.25~0.05mm)。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 砂岩一般就两种,一种石英砂岩,一种普通砂岩。 图2 石英砂岩描述(描述名称、结构、成分,胶结物)

图3 砂岩描述 粉砂岩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颗粒占50%以上,多呈阶薄层状,平行或微波状层理。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有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以此与粘土岩区别。 图4 粉砂岩描述 碳酸盐岩 灰岩(颜色,结构(内碎屑结构一般)) 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2)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3)结构:若为晶粒结构,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鲕状结构应描述鲕粒的大小、形状、含量;若为内碎屑结构,应注意观察内碎屑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及其反映的水动力强弱;若为生物结构,要注意区分生物碎屑结构和生物骨架结构,观察主要生物的种类、生物碎屑的破碎程度及埋藏状态。(4)硬度:一般皆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高。(6)与酸反应:一是注意观察加稀盐酸后起泡剧烈程度,并以此区分灰岩和白云岩,与稀HCl剧烈反映者为灰岩,粉末起泡者为白云岩。二是注意观察与稀盐酸充分反映后不溶残余 物的多少,一般说来,纯灰岩与稀盐酸反应后无泥质残余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反应后均有残余物,且残余物依次增加。(7)竹叶状灰岩是内碎屑灰岩的一种,颗粒粗大,具砾屑结构,形状似竹叶,竹叶状灰岩通常是高能环境的产物。 图5 灰岩描述(名称、结构) 含5O% 以上生物化石,具生物碎屑结构,叫生物碎屑灰岩。 另外还有泥晶灰岩,主要致密块状,细腻。 土层描述

岩石的野外描述及常见构造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酸性岩)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超基性岩)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

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四章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一节 概述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以后由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在沉积物内部或者沿着沉积物与流体界面所形成的。 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沉积构造,如波痕、层理等。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后由各种成岩作用所形成的沉积构造,如缝合线、成岩结核等。 沉积构造的研究意义 : 确定沉积环境 分析恢复水流系统、指出水流状态 确定地层的顶底和层序 颜色:是沉积岩最醒目的标志,它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及物理化学形成条件,因而也是鉴别岩石,划分和对比地层,分析古地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节 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物理成因构造----原生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原生构造(同生结核);次生构造(缝合线、叠锥) 生物成因构造----原生构造 碎屑岩的构造极为重要 原生构造对沉积环境具有直接的指向意义! 按沉积岩形成的阶段分?? ???后生构造成岩构造沉积构造 先是成因分类,具体构造分类按照形态进行划分 第三节 流动成因的构造 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沉积物的内部以及表面形成的构造,属于机械成因的构造,主要有各种层理构造、上层面及底层面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 ???其它层面构造层理构造 一、层理构造 (一)层理: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显现出来。 1)细层(纹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单位,内部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 2)层系(丛系):由许多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是一段时间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下的产物。 3)层系组(层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性(成分、结构)基本一致的相似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期间没有明显间断。

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

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 薛超 摘要 岩浆岩在固体矿产岩心钻探野外描述是最常见到的岩性,所以准确的对它进行描述关系到研究固体矿产成藏环境和推测其矿床分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其描述分析来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运动规律,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野外现场描述是研究矿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就岩浆岩的野外描述方法与步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 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 1、石英石英是花岗岩类岩石的主要矿物。其形态除在文像花岗岩中呈蠕虫状外和在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可呈六方双锥的斑晶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它形粒状的晶体。颜色从无色到烟灰色。晶面呈玻璃光泽,但常见到的是断口面上的油脂光泽。与钾长石、酸性斜长石、黑云母共生。抗风化能力强,在岩石风化面上常呈现出明显的凸起。与长石的区别在于无解理,看不到双晶,油脂光泽和无风化产物。 2、钾长石钾长石包括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透长石等。产于侵入岩中的主要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在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可以是透长石。条纹长石是正长石或微斜长石与钠长石交生的产物,其中正长石或微斜长石多于钠长石。颜色是鉴别钾长石的一个重要标志。钾长石通常是肉红色的,但也有呈紫红色、白色、灰白色,甚至灰黑色。钾长石在风化过程中颜色会发生改变,肉红色可变成灰白色,灰白色也可变为肉红色。而且酸性斜长石也常呈肉红色。因此,颜色不能作为钾长石鉴定时的特征性标志。产于深成岩中的钾长石、微斜长石常呈它形粒状晶体。当钾长石在斑状、似斑状岩石中构成斑晶时,常呈板状、板柱

实验二 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与描述(2学时)

实验二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与描述(2学时) 一、目的要求 1、练习和掌握碎屑颗粒成分在手标本和岩石薄片中的观察方法和描述内容。 2、通过对碎屑岩的手标本和岩石薄片的观察,辩认组成碎屑岩的几种常见的碎屑矿物和岩屑,如石英、长石(斜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云母(黑云母、白云母)和岩屑(石英岩岩屑、燧石、粘土岩岩屑、火山岩岩屑)以及重矿物(锆石、电气石、绿帘石、石榴石、海绿石……)。 3、在弄清碎屑岩中杂基和胶结物概念的基础上对岩石标本及薄片进行观察,辩认组成碎屑岩杂基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和细砂级碎屑岩类)和胶结物的常见成分(硅质、粘土质、钙质、沸石、绿泥石、铁质等)。 4、在弄清碎屑岩中几种常见的结构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观察和掌握下列几种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无胶结物式胶结。 二、观察内容 C—I—1:①颗粒:石英(有再生加大现象)、燧石、粘土岩岩屑。②杂基成分:粘土矿物,少量细粉砂级的石英碎屑。③胶结物成分:以硅质为主,有少量铁质,硅质已重结晶为显晶质石英,使石英碎屑颗粒再生加大;铁质成为石英碎屑颗粒的周边。④胶结类型:孔隙式胶结。 C—I—2:①颗粒:石英、斜长石(绢云母化)、微斜长石、黑云母(绿泥石化)、白云母、绿帘石、石榴石、粘土岩岩屑、火山岩岩屑、黑色金属矿物。②杂基:无。③胶结物成分:以沸石为主,部分可见方解石。④胶结类型:孔隙式胶结。 C—I—11:①颗粒:石英、海绿石。②胶结物成分:海绿石。 C—I—12:①颗粒:微斜长石、正长石(高岭石化)、长石(再生)。②杂基成分:粘土矿物。 ③胶结物成分:硅质胶结物(微晶石英)。 C—I—14:①颗粒:石英(部分颗粒被碳酸盐矿物交代,具齿状边缘)、黑云母、白云母、绿帘石、锆石、电气石、胶磷矿、金属矿物。②胶结物成分:方解石。 C—I—20:颗粒:石英(多具裂纹)、石英岩岩屑、燧石、粘土岩岩屑、页岩岩屑、粉砂质页岩岩屑、绿泥石片岩岩屑。 C—I—4:胶结物成分:绿泥石 C—I—5:胶结类型:无胶结物式胶结(缝合线状接触胶结)。

第四讲 陆源碎屑岩成分

第四讲陆源碎屑岩成分 (Composition of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学时: 1学时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矿物碎屑、岩屑、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原杂基、正杂基、淀杂基、外杂基、假杂基。 2、碎屑岩的主要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碎屑岩中碎屑颗粒与填隙物的基本概念;胶结物与杂基的区别、矿物碎屑与岩屑的异同。教学思路: ①先引入碎屑岩的定义;②然后介绍组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包括碎屑颗粒、填隙物和孔隙及裂缝;③重点讲解矿物碎屑与岩屑、杂基与胶结物之间的异同点和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主要参考书: 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三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六章,地质出版社,1986.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非碎屑物质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及研究意义? 2、在砂岩薄片中岩屑的识别标志。 3、碎屑岩中来自不同母岩的石英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碎屑岩中碎屑颗粒、杂基、化学胶结物的含义;并如下五方面比较:在岩石中分布状况和所起的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其控制因素;沉积时水动力状况;形成阶段等五个方面比较它们特点。 5、碎屑岩的杂基可分哪几种?每种杂基的识别标志是什么?不同杂基之间的关系?何种杂基才能反映沉积时流体的粘度和密度? 6、在碎屑中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哪些?它的最大含量界限是多少?常见的胶结物结构类型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胶结物成分。并用图表示。 7、什么是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它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结构成熟度与矿物成熟度有何差别?

8、什么是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它可分哪四种?试绘图表示。并简述它们的各自特点、成因及环境意义。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陆源碎屑岩定义 一、陆源碎屑岩定义 陆源碎屑岩:主要由母岩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二、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和描述内容 第二节碎屑颗粒 一、矿物碎屑 矿物碎屑:石英、长石最多,重矿物含量少。 1、石英 ①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 ②石英主要来源:深成中酸性岩浆岩、石英-长石质片麻岩、片岩及先成沉积岩、流纹岩、脉岩和其他石英质母岩。 2、长石 ①长石含量小于石英,在砂岩中,占总量的10~15%,最高可达50%以上。 ②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 ③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地壳运动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为主;搬运距离近;堆积迅速。 3、重矿物 密度大于2.86的矿物称为重矿物,它们在岩石中含量少,一般不超过1%,其分布的粒度受重矿物的晶形大小,相对密度及硬度的控制,可分为稳定重矿物及不稳定重矿物两类。 二、岩石碎屑(简称岩屑) 1、岩屑定义 岩屑: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2、同一种岩屑数量和粒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距陆源区的远近;化学风化程度;母岩矿物粒径。 3、岩屑类型 三、研究碎屑颗粒的意义 通过分析母岩岩屑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特征和成熟度(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来反映搬运距离远近、水动力条件和物源方向等。 第三节填隙物 一、杂基

常见岩浆岩的认识

常见岩浆岩的认识目的:1.学会观察和描述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2.掌握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分类命名原则;3.能肉眼鉴定常见的岩浆岩,并根据岩浆岩的鉴定特征,对未知岩石进行分类命名。 一、岩浆岩的成分1.化学成分:组成岩浆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SiO2 ,此外, 还含有一些次要成分,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一些痕量元素、挥发组分等。 2。矿物成分: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可分为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两类:石英 浅色矿物钾长石Si、Al 含量高、不含铁镁斜长石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3.岩浆的类型 根据SiO2 的含量,可将岩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相应地构 成四种基本的岩浆岩。 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颜色 酸性岩浆SiO2 :> 66%: 中性岩浆SiO2 : 53?66% 基性岩浆SiO2 : 45?53% 超基性岩浆SiO2 :<45%

二、岩浆岩的构造 是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 出来的形态特征。岩浆岩的构造除与岩浆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形成环境,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块状构造:矿物分布均匀,岩石致密,无孔洞,是侵入岩常见的构造。 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是喷出岩常见的构造,如果岩石中分布有大小不同、分布不均的圆形或椭圆形孔洞称气孔构造,如气孔被钙质或硅质充填,称杏仁构造。这种构造是融浆冷却时,尚未溢出的气体保留在岩石中形成的。 流纹构造: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或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是酸性喷出岩常见的构造。 三、岩浆岩的结构 是指岩浆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自形程度。 1.据矿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的绝对大小: 粗粒结构:d>5mm 显晶质结构(多见于侵入岩)中粒结构:2?5mm 细粒结构:<2mm 隐晶质结构(多见于喷出岩) (2)玻璃质结构:全部由非晶质矿物组成,由于熔浆迅速冷却形成的一种较均匀的玻璃状态物质

常见岩浆岩的认识

常见岩浆岩的认识 目的:1.学会观察和描述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2.掌握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分类命名原则; 3.能肉眼鉴定常见的岩浆岩,并根据岩浆岩的鉴定特征,对未知岩石进行分类命名。 一、岩浆岩的成分 1.化学成分:组成岩浆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此外,还含有一些次要成分,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一些痕量元素、挥发组分等。 2。矿物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可分为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两类: 石英 浅色矿物钾长石 Si、Al含量高、不含铁镁 斜长石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3.岩浆的类型 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相应地构

成四种基本的岩浆岩。 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颜色 酸性岩浆 SiO2:> 66%: 中性岩浆 SiO2:53~66% 基性岩浆 SiO2:45~53% 超基性岩浆 SiO2:<45% 二、岩浆岩的构造 是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岩浆岩的构造除与岩浆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形成环境,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 块状构造:矿物分布均匀,岩石致密,无孔洞,是侵入岩常见的构造。 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是喷出岩常见的构造,如果岩石中分布有大小不同、分布不均的圆形或椭圆形孔洞称气孔构造,如气孔被钙质或硅质充填,称杏仁构造。这种构造是融浆冷却时,尚未溢出的气体保留在岩石中形成的。 流纹构造: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或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是酸性喷出岩常见的构造。 三、岩浆岩的结构 是指岩浆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自形程度。

1.据矿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的绝对大小: 粗粒结构: d>5mm 显晶质结构(多见于侵入岩)中粒结构: 2~5mm 细粒结构: <2mm 隐晶质结构(多见于喷出岩) (2)玻璃质结构:全部由非晶质矿物组成,由于熔浆迅速冷却形成的一种较均匀的玻璃状态物质 2.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1)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斑状和似斑状结构:为不等粒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型。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大者称斑晶,小者称基质;其中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者称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者称似斑状结构。 四、岩浆岩的分类: 按形成环境将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按组成岩浆岩的岩浆类型将岩浆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四大类,每一大类进一步按矿物成分分为若干种岩石类型(表2-2): 表2-1 岩浆岩分类简表 岩类主要矿物成分侵入岩喷出岩

各种岩简介

1、未胶结沉积物:未胶结沉积岩;表土和积土层;粘土;卵石;砾石;角砾石;砂砾石;泥砾石;粉沙砾石;粘土质砾石;砂姜;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质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植物堆积层;腐植土层;化学沉积;填筑土;泥碳层;贝壳层;红土;漂砾。 2、砾岩类:砾岩;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泥砾岩;角砾岩;灰质砾岩;灰质角砾岩;铁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砂质小砾岩;砂质不等粒小砾岩;泥质小砾岩;灰质小砾岩;云质小砾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高岭土质砂砾岩;砂质角砾岩;玄武质砾岩;泥质砾岩;沥青。 3、砂岩类:砂岩;砾状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泥质不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硬砂岩;含磷细砂岩;含磷中砂岩;含角砾中砂岩;含角砾细砂岩;含角砾粉砂岩;碳质粗砂岩;碳质中砂岩;碳质细砂岩;凝灰质砂岩;海绿石砂岩;角砾装砂岩;砾状粉砂岩;白垩土质粗砂岩;白垩土质中砂岩;白垩土质细砂岩;含螺中砂岩;含沥青细砂岩;石英砂岩;含螺砂岩;玄武质砂岩;高岭土质砂岩;石膏质砂岩;硅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沥青质砂岩;铁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磷砂岩;含角砾砂岩;碳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碳质砂岩;鱼子状砂岩;石英华砂岩;石膏质粉砂岩;硬石膏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鱼子状粉砂岩;鱼子状灰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粉砂岩;泥灰质砂岩;生物碎屑砂岩;灰质含砾砂岩;白垩质砂岩;鲕状砂岩;中—细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含砾中—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砾泥质粗砂岩;含砾泥质中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含砾泥质粉砂岩;海绿石粗砂岩;海绿石中砂岩;海绿石细砂岩;海绿石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玄武质粗砂岩;玄武质中砂岩;玄武质细砂岩;玄武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粗砂岩;高岭土质中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石膏质粗砂岩;石膏质中砂岩;石膏质细砂岩;硅质粗砂岩;硅质中砂岩;硅质细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石英砂岩;白云质粗砂岩;白云质中砂岩;白云质细砂岩;灰质粗砂岩;灰质中砂岩;灰质细砂岩;沥青质粗砂岩;沥青质中砂岩;沥青质细砂岩;沥青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铁质粗砂岩;铁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泥质粗砂岩;泥质中砂岩;泥质细砂岩;含磷粗砂岩;含磷中砂岩。 4、泥岩类: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白云质泥岩;石膏质泥岩;盐质泥岩;芒硝泥岩;沥青质泥岩;硅质泥岩;泥膏石;凝灰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玄武质泥岩;软泥岩;软泥膏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硫磺砂质泥岩;自然硫质泥岩;白云质泥膏岩;石盐质钙芒硝质泥;卤泥岩;杂卤石石质钙芒硝你;石膏质钙芒硝泥;生物泥岩;高岭土质泥岩;白垩质泥岩;含砂泥岩;含膏泥岩;含膏,含盐泥岩;沉凝灰岩;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含盐泥岩;含云泥岩;含灰泥岩;含粉砂泥岩;含碳泥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白垩泥岩;灰质团状泥岩;灰质条带泥岩;石膏团状泥岩;石膏条带泥岩;盐质团状泥岩;砂质条带泥岩;砂质团状泥岩。 5、页岩类:页岩;油页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沥青质页岩;硅质页岩;灰质页岩;铝土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含铜页岩;钙芒硝质页岩;含镁铁矿页岩;灰质油页岩;岩浆岩。 6、石灰岩类: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状石灰岩;含颗粒石灰岩;异化粒石灰岩;粒屑石灰岩;内碎屑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灰岩;灰泥灰岩;含泥灰岩;含泥云质灰岩;含膏云灰岩;生物礁灰岩;溶洞角砾状灰岩;溶孔角砾状灰岩;溶洞鲕状灰岩;豆粒状灰岩;豆鲕状灰岩;溶孔状灰岩;泥灰岩;页状灰岩;化学灰岩;生物灰岩;界屑灰岩;含生物泥灰岩;介壳灰岩;贝壳灰岩;含螺灰岩;介形虫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状灰岩;溶洞灰岩;竹叶状灰岩;针孔状灰岩;豹皮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硅质灰岩;球粒灰岩;包粒灰岩;鲕粒灰岩;鲕状灰岩;假鲕状灰岩;砂质灰岩;石膏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碳质灰岩;结晶灰岩;沥青质灰岩;瘤状灰岩;含白垩灰岩;藻粒灰岩;藻灰岩;藻屑灰岩;叠层石灰岩;含碳灰岩;团块灰岩;硅质团块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假角砾状灰岩;蠕虫状灰岩;豆状灰岩;豆夹状灰岩;眼球状灰岩;硅灰岩;鱼子泥灰岩;砂质泥灰岩;假鲕状泥灰岩;砾屑石灰岩;含砾灰岩;砂质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碎屑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虫孔灰岩;生物粘结灰岩;生物滩灰岩;生物层灰岩;生物骨架灰岩;骨粒灰岩;骨屑灰岩;礁灰岩;礁块灰岩;珊瑚礁灰岩;含螺砂质灰岩;泥质灰岩;葡萄状灰岩;碎屑灰岩;溶孔鲕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粒屑灰岩;含膏灰岩;石膏团状灰岩;石膏条带灰岩;云灰岩;泥云灰岩;含泥云灰岩;含云泥灰岩;含云泥质灰岩;含膏泥质灰岩;含膏云质灰岩。 7、白云岩类:白云岩;原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生物白云岩;化学白云岩;风化白云岩;碎屑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异化粒白云岩;包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含灰白云岩;含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硅质白云岩;膏云岩;鲕状膏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砾质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硅、钙、硼石;溶孔角砾云岩;砂屑云岩;含泥质含灰质白云岩;溶孔鲕状云岩;砾屑云岩;生屑云岩;含膏云岩;石膏团状云岩;石膏条带云岩;泥云岩;泥灰云岩;含泥灰云岩;含膏泥质云岩;含灰泥云岩;沥青质云岩;含膏灰质云岩;溶孔洞白云岩;溶孔状白云岩;豆鲕状白云岩;豆粒状白云岩;溶洞鲕状白云岩;溶洞角砾状白云岩;生物礁白云岩;溶孔角砾状白云岩;变质岩。 8、硅质岩类:硅质岩;硅藻土(硅藻岩);海绵岩;放射虫岩;蛋白岩;碧玉岩;燧石岩;硅华;含膏灰岩。 9、蒸发岩类:蒸发岩;石膏层;硬石膏岩;钾盐;含镁岩盐;含膏岩盐;膏岩层;盐岩;钙芒硝岩;杂卤石;光卤石岩;天然碱层;泥盐岩;盐膏岩;白云质膏岩;泥质膏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