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液体疗法

儿科液体疗法

儿科液体疗法
儿科液体疗法

渗透压是溶液的特性,是受半透膜的性质来决定的。比如细胞膜作为半透膜,仅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通过的量由细胞膜两侧溶质的浓度来控制。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溶质高的一侧转移,逐渐达到膜两侧溶质浓度相近,这一现象就叫渗透。由此,膜两侧容积发生了变化,压力也发生了变化,这种通过渗透维持的溶液的平衡压力就是渗透压。摩尔浓度通常被用作渗透压的单位。

血液作为一种特殊溶液也有一定的渗透压,通常正常值为:280 - - 320m0Sm / L 。也就是血浆中的溶质摩尔浓度的总合。任何溶液有一定的浓度就有一定的渗透压,相对于血液比较,高于血浆渗透压的就叫高渗溶液,低于者就叫低渗溶液,在血浆渗透压正常值范围内的当然就是等渗溶液。任何溶液在进入血液时都要求是等渗的,比如:0 . 9 %盐水、1 . 4 %碳酸氢钠、1 . 2 %氯化钾、5 %葡萄糖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溶液进入血液中都能够维持住本身的渗透压,比如葡萄糖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掉,渗透压就消失了。这就引出一个概念:液体的张力。液体的张力是指溶液进入到体内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能力。比如5 %葡萄糖25Oml + 0 . 9 %盐水25Oml ,共计5OOml ,我们叫对半液5OOml ,输液之前是等渗溶液,输到体内后葡萄糖被代谢,仅有0 . 9 % 盐水250ml 维持渗透压,所以说对半液是1 / 2 张力液。就不一一列举了。

0 . 9 %盐水、

1 . 4 %碳酸氢钠、

1 .

2 %氯化钾、

5 %葡萄糖等

上述四种液体是我们补液的常用液体,只有葡萄糖被代谢,所以不含张力

常用的混合溶液有下列几种:

(1)1:1液:是5%葡萄糖溶液1份与0.9%氯化钠1份的混合溶液,其渗透压约为血浆的一半,即1/2张,适合于对单纯性呕吐和继续丢失液量的液体补充。简便配制方法可用5%葡萄糖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20ml即可。

(2)3:2:1液:即3份10%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及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其简单配制方法为: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5ml及11.2%乳酸钠溶液15ml(5%碳酸氢钠溶液24m),其张力为1/2张。

(3)3:4:2液(有的单位将混合液的顺序变动为4:3:2溶液):是3 份10%葡萄糖溶液、4份0.9%氯化钠溶液及2份1.87%(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

混合溶液,总份数为9,其中电解质(有渗透压作用的)占6份,所以是6/9张,简化为2/3张(约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2/3,即2/3张)。主要用于补充以丢失的液体量(即累积损失量)。

配制方法:先用总份数9除以丢失的液体总量,求出1份是多少毫升,然后用1份的毫升数分别乘以3、4和2,所得乘积即为各种溶液的毫升数。

例如:一个9kg的小儿,估计已丢失的体液量是体重的10%,则总丢失量为900ml,900ml除以9份,则1份为100ml,那么3份是10%GS,即100ml×3=300ml,依此类推,400ml 为生理盐水,200ml为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

简便配制方法:用5%葡萄糖溶液500ml加10%氯化钠溶液20ml及11.2%乳酸钠溶液20ml(或5%碳酸氢钠33ml) 。

(4)6:7:5液(一般称5:6:7液):是6份5%~10%葡萄糖溶液、7份0.9%氯化钠溶液及5份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总份数是18,其中含电解质的占12份,所以是12/18,简化为2/3张,它与4:3:2液有相同的张力,所不同的是5:6:7液中乳酸钠含量较4:3:2液为高,故纠

正酸中毒时,以5:6:7液为佳,配制方法与4:3:2液相似(不含简便配制法)。

(5)6:3 :1 液:是6份5%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及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为1/3张液。

简便配制方法:用5%葡萄糖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0ml与11.2%乳酸钠溶液9ml(或5% 碳酸氢钠溶液16ml)。

(6)生理维持液:即4份10%葡萄糖溶液,1份0.9%氯化钠溶液,再加10%氯化钾溶液15ml的混合溶液,张力为1/3张。

(7)3:1或4:1溶液:是3份或4份10%葡萄糖溶液与1份0.9%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总份数是4或5,即为1/4张或1/5张(约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1/4或1/5)。多作为婴儿时期维持生理需要的维持液。因新生儿肾功能尚不健全,对氯化钠的负荷量较小,故用1/5张溶液为佳。用于新生儿的4:1溶液亦可称基本液。

4:1液的简便配制方法: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0ml。

(8)2:1等张含钠液:即2份0.9%氯化钠溶液与1份 1.8 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

2:1等张含钠液简单配制方法:5%葡萄糖溶液500ml 加10%氯化钠溶液30ml及11.2%乳酸钠溶液30ml(或5%碳酸氢钠溶液47ml)。

第五篇儿科补液大全

儿科补液 NS=生理盐水=0.9%NaCl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1gNaCl=17mmolNa 1mmolNa=6ml 0.9%NaCl 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 )(有写0.6) =(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机体有代偿调节功能,一般无需补足全量碱性液即可纠正酸中毒,故首次可先补1/2计算量,以后根据病情调整用量,注意“宁酸勿碱”). 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 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 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 ⑹渗透压公式:mOsm/L=2Na++GLU+BUN(单位均为mmol/L) 或2 (Na++10) 式中的10代表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大约数,“×2”表示血浆中另一半未测定的阴离子。 (这里顺便说一下:GLU(mg/dl)/18=GLU(mmol/L) BUN(mg/dl)/2.8=BUN(mmol/L) 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基本问题 1、张力与渗透压的概念要分清:渗透压指溶质对水的吸引能力。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张力与渗透压相等,溶液的分子浓度在正常的渗透压范围内为一个张力(等张力),如正常渗透压的1/2则为1/2张力。5%GS(可认为接近等渗)和10%GS(高渗),由于Glucose在体内很快被氧化成H2O和CO2,供给机体水和热量,而不能维持渗透压,故是无张力的溶液。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 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C1×V1=C2×V2。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 水:150~180ml/kg. 3、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 份碱) 4、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用1/2张的3:2: 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 5、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 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 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小儿补液方法

小儿补液的方法简单学(儿科医生) 发表者:刘跃梅(访问人次:3830) 小儿补液就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就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就是要熟练掌握。补液问题一直就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就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这里,我根据苗圃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 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 轻度脱水: 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 中度脱水: 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 开始烦躁, 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 重度脱水: 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皮肤相当的干燥, 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 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就是极易发生脑水肿) 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

高渗:血清钠>150mmol/L。(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 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 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 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 1、补液总量: 轻度失水:90-120ml/kg*d 中度失水:120-150 ml/kg*d 重度失水:150-180 ml/kg*d 补液总量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30-50ml/k g ,中度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 ②继续损失量: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非禁食状态就是30 ml/kg。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 液盐(ORS)补充。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 第一天补液计划: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需4~6天。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儿科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得目得就是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得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得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与电解质紊乱得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得总量、组成、步骤与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 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得水与电解质量 (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得2/3量给予。 (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得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 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得液体量 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得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与量得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得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 三、供给生理需要量 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 (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得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静脉补钾得原则 10%kcl 1ml=1、34mmol 1mmol K=0、8ml Inj、10%KCl?一、尿量(时机) 要求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也就就是医学上常说得见尿补钾(即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尿,就开始补钾)。 二、总量 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 补钾总量:婴儿3-4mmol/L(0、2-0。3g、/kg、d);儿童2—3mmol/kg、d(0、15~0.2g/kg、d)1/2静脉,1/2口服。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补钾量一般为200~300mg /kg*d)。对一般禁食而无其她额外损失者可给10%氯化钾溶液20-30ml/d.不严重缺钾时,24h补钾也不宜超过6-8g(10%氯化钾10ml为1g),但特殊情况例外。 三、时间:每日静脉补钾量应分在整日得静脉输液中滴入,时间不得短于8h.不得静脉推注!!! 四、浓度 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得危险、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 五、速度 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5h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六、疗程:补钾应持续4~6天,不需静脉者可改用口服补充 [举例]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 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 输液步骤: 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与70-17、5=52、5ml GS 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得4:3:2液,4∶3∶2 100(糖) 4(盐) 6(5%SB) 2/3张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和流通。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60%为宜。 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温,同时使用镇静剂。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黏稠可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及液量。 7、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品 及药品。 二、专科护理 1、痰多不宜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地咳嗽,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或口周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 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拍背和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 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避免使用钙剂。用利尿剂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的发生。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55-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黏膜不良反应的刺激,有利于排痰。 2、患儿取半卧位或舒适的体位,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指 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 3、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雾化后协助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药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减轻 喘息症状。 二、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每2~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2、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冷敷、冰敷、温水浴等;或遵医嘱给予 药物降温,防止惊厥的发生。 3、观察退热效果,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受凉,并注意保暖。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多饮水。 5、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饮食。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温开水;年长儿应在晨 后、餐后、睡前漱洗口腔,以清洁口腔。 三、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知识。 2、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3、指导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4、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5、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加强营养,积极防治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按时预防接种。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分析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 病案:患儿,女,六个月,腹泻3天,大便每天10余次,水样便。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深凹明显,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入院。体重7kg,血清Na 135mmol/L。 Hco3ˉ 12mmol/L。 一、该患儿的诊断有哪些? 二、该患儿第一天静脉补液应如何进行? 解答 一、诊断:1、重度脱水;依据:①有腹泻病史,导致失水。②无尿,呼吸深大, 眼窝深凹,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等重度脱水表现。 2、等渗性失水;依据:血清Na135mmol/L(Na<130为低渗脱水,130150为高渗脱水) 3、酸中毒;依据:Hcoˉ12mmol/L 二、补液 1、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重度脱水补液总量150~180ml/kg 中度脱水补液总量120~150ml/kg 轻度脱水补液总量90~120ml/kg 该患儿补液总量为(150~180ml/kg)×7kg=1050~1260ml ②定性:该患儿为重度等渗脱水。 ③定速:此患儿为重度脱水有扩容阶段,中度及轻度则无需扩容,直接进入快速 阶段和维持阶段。 ⅰ、扩容阶段:用20ml/kg的等张液扩容, 该患儿应用20ml/kg×7kg=140ml的等张液,在30~60min内补液。 ⅱ、快速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 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2/3张溶液 在8~12h补液。 ⅲ、维持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 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1/5张溶液 在12~16h补液 2、纠正酸中毒 所需碱溶液mol数=BE×0.3×体重kg(婴儿BE=-7~-1) 该患儿所需碱溶液mol数=(-7~-1)×0.3×7=14.7~2.1mmol 1ml 5%NaHCO3=0.6mmol

儿科液体疗法分析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 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 (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 (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 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 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 三、供给生理需要量 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静脉补钾的原则 10%kcl 1ml=1.34mmol 1mmol K=0.8ml Inj.10%KCl 一、尿量(时机) 要求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见尿补钾(即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尿,就开始补钾)。 二、总量 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 补钾总量:婴儿3-4mmol/L(0.2-0.3g./kg.d);儿童2-3mmol/kg.d(0.15~0.2g/kg.d)1/2静脉,1/2口服。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补钾量一般为200~300mg /kg*d)。对一般禁食而无其他额外损失者可给10%氯化钾溶液20-30ml/d。不严重缺钾时,24h补钾也不宜超过6-8g(10%氯化钾10ml为1g),但特殊情况例外。 三、时间:每日静脉补钾量应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时间不得短于8h。不得静脉推注!!! 四、浓度 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 五、速度 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5h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 六、疗程:补钾应持续4~6天,不需静脉者可改用口服补充 [举例]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 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 输液步骤: 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 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4∶3∶2 100(糖) 4(盐) 6(5%SB) 2/3张 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

儿科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Physiological diarrhea :生理性腹泻 2. Protracted diarrhea 迁延性腹泻 3 Hyp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 4. 4:3:2 solution:4:3:2液 5. 3:2:1 solution 3:2:1含钠液 6. oral rehydration salts:口服补液盐溶液 7. iso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 8. 2:1 Isotonic solution 2:1等张含钠液 9. hypertonic dehydration 高渗性脱水 二、问答题: 1. 试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2. 针对腹泻的患儿,如何调整饮食? 3.试述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 4. 试述腹泻患儿静脉补钾的原则有哪些? 5. 试述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6. 分别叙述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 7. 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述治疗时如何选用药物? 8.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问如何指导其饮食? 9. 一个10Kg体重小儿,患腹泻病伴有低钾血症,试述静脉如何补钾? 10.试述ORS液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三、填空题 1.小儿腹泻伴等渗性脱水,其血清钠水平为(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水平为(),高渗性脱水血钠水平为()。 2.一个15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并休克,需要快速扩容,考虑用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小时内输入 3.一个10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不考虑进食,计划第一个24小时补液1500ml,其中应含10%葡萄糖()、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4.针对腹泻脱水患儿静脉补液时,累积损失量的补充量为:轻度脱水补充(),中度脱水补充(),重度脱水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的成分为:等渗性脱水应补(),低渗性脱水应补(),高渗性脱水应补()。累积损失量补充的速度为()。 四、判断改错: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患儿,大便可带血丝。() 2. 病程在2周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3 .治疗腹泻病最有效的饮食疗法就是采取饥饿疗法。() 4.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 5. 腺病毒感染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 6. 病程在2月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7. 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8. 轮状病毒是一种侵袭性病原,轮状病毒性肠炎大便常常有较多的粘液。()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常见操作流程 目录 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3、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4、早产儿护理常规 5、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6、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7、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8、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9、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1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1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新生儿入室后,核对手条、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及体重、体温,检查出生记录是否完整。同时检查新生儿全身和一般情况呼吸、皮色、畸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入室评分:(第三次如Apgar 评分。 2.病室温湿度适宜,保持温度2224℃,湿度5565,注意空气流通,定时换气,保持病房清洁并定期消毒。3.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卡片。4.处理胎脂,测量入室油浴后肛温;做好眼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每日洗澡一次或擦浴。 5.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脐带断端有无出血、皮肤颜色、呼吸、体温、大小便、呕吐、畸形、产伤、哭声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每日称体重 1 次,保持体温,每日测体温两次,体温低于36℃或高于37.5℃,每四小时测一次。婴儿抚触每日两次。7.喂养母乳喂养或遵医嘱喂配方奶,出生后半小时早吸吮、早哺乳,母乳按需喂养,母婴分离时每 3 小时(早产儿、小样儿按医嘱)喂奶一次。8.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9.在执行护理和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有无发热、咳嗽、气促。2.有无鼻翼扇动、发绀、三凹征。 3.有无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气胸、脓胸、DIC 症状;有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二)护理要点 1.执行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3.执行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 4.保证充足水分、热量,喂奶时将患儿抱起或抬高头部,以防止溢乳或呕吐造成窒息,喂奶时应少量多次,必要时给予鼻饲。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T、P、R 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应立即报告医生。 6.必要时给子氧气吸入,做好呼吸道管理,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勤翻身拍背并少量多次喂水。 7.注煮有无气胸,如发生呼吸困难、气促、口唇青紫等,及时报告医生。 8.静脉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详细记录出入量。 9.腹胀患儿遵医嘱及时给予肛管排气。10.加强皮联护理,每日全浴一次,注意保持脐部、臀部、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窒息、呼吸障碍、陈发性青紫。2、精神意识状态,如有无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3、有无呕吐、高声尖叫、呼吸不规则、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和强直性痉挛等表现。4、有无囟门饱满、项强、膝反射及浅反射亢进。5、严重者,注意有无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呼吸变慢、心音弱且不规则、深浅反射均消失等。(二)护理要点1、头部抬高15—30 度,保持患儿安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一切护理集中进行,做好选用留置针,减少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压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 根据缺氧程度给氧4、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5、严格消毒隔离,不交叉喂养,防止交叉感染。 四)早产儿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变化。2、观察哭声、面色、脐部及对外界的反应。(二)护理要点 1.保持病室温度在适宜,对体温较低的给予暖箱保暖。 2.保暖:体

关于儿科补液计算方法汇总

儿科补液最简单的方法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 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 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 用溶液: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10 张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并指出,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 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 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2、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 出算式:10×10=X×100,X=1 张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 问该组溶液张力。10×20+4×25=X×300,X=1 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 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 张) 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 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2∶1 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5、配制2∶1 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 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总原则:三定,三先及两补 第一天补液计划: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三先: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第二章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小儿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和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 【护理评估】 1. 评估生命体征,注意面色,尤其是体温的改变。 2. 评估患儿的活动水平、活动量增加是否需要用氧。 3. 评估口腔卫生情况,口腔黏膜改变情况,进食能力。 4. 观察皮肤出血点情况。 5. 评估疼痛的特点、性质、程度、部位、持续的时间。 6. 评估患儿心理、行为的变化。 7. 了解患儿和家属对疾病和饮食卫生常识的了解程度。 【主要护理问题】 1.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侵润等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3. 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4. 预感性悲哀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5. 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意识、瞳孔变化、剧烈头痛、呕血、便血、鼻出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 住院时与感染患儿分开,实行保护性隔离,严重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 3. 加强口腔护理,轻者用软毛牙刷清洗口腔,重者用硼酸溶液漱口或擦洗。 4.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碰撞出血。进行注射前必须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拔针时用干棉签延长压迫时间至不出血为止。经常更换体位以防止褥疮。经常擦 浴、更换内衣,以减少皮肤感染,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脓肿的发生。 5. 高热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禁用酒精擦浴。 6. 化疗时应熟悉药物的副作用、给药途径,化疗药物要新鲜配制。要注意保护静脉,静脉给药时要注意滴注的速度,经常巡视,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坏死。若有渗漏应立即停止输入。 7.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平卧4—6小时,以免发生脑疝和体位性低血压, 注意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感觉障碍等反应。 8. 饮食管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清淡饮食,胃肠道出血时应根据医嘱给禁食或流质。 9. 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碰撞伤。经常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瘀斑。注意有无血尿、便血情况。口腔经常以漱口液漱口,刷牙时以软毛牙刷为宜。肛门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防止感染。鼻腔出血时,在患儿鼻部、额头部位冷敷,经常用石蜡油涂抹口鼻处。合理安排生活,饮食营养丰富,增强抵抗力。 【护理评价】 1. 感染是否得到及时控制,全身有无感染症状及体征。 2. 出血的程度,出血能及时控制,血压、脉搏、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诊断和护理_措施方案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的供给 2)蛋白质的供给 3)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4)鼓励母乳喂养 5)鼻导管喂养的应用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6、健康教育 口炎护理 护理诊断 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 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 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小儿腹泻 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儿科液体疗法

渗透压是溶液的特性,是受半透膜的性质来决定的。比如细胞膜作为半透膜,仅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通过的量由细胞膜两侧溶质的浓度来控制。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溶质高的一侧转移,逐渐达到膜两侧溶质浓度相近,这一现象就叫渗透。由此,膜两侧容积发生了变化,压力也发生了变化,这种通过渗透维持的溶液的平衡压力就是渗透压。摩尔浓度通常被用作渗透压的单位。 血液作为一种特殊溶液也有一定的渗透压,通常正常值为:280 - - 320m0Sm / L 。也就是血浆中的溶质摩尔浓度的总合。任何溶液有一定的浓度就有一定的渗透压,相对于血液比较,高于血浆渗透压的就叫高渗溶液,低于者就叫低渗溶液,在血浆渗透压正常值范围内的当然就是等渗溶液。任何溶液在进入血液时都要求是等渗的,比如:0 . 9 %盐水、1 . 4 %碳酸氢钠、1 . 2 %氯化钾、5 %葡萄糖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溶液进入血液中都能够维持住本身的渗透压,比如葡萄糖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掉,渗透压就消失了。这就引出一个概念:液体的张力。液体的张力是指溶液进入到体内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能力。比如5 %葡萄糖25Oml + 0 . 9 %盐水25Oml ,共计5OOml ,我们叫对半液5OOml ,输液之前是等渗溶液,输到体内后葡萄糖被代谢,仅有0 . 9 % 盐水250ml 维持渗透压,所以说对半液是1 / 2 张力液。就不一一列举了。

0 . 9 %盐水、 1 . 4 %碳酸氢钠、 1 . 2 %氯化钾、 5 %葡萄糖等 上述四种液体是我们补液的常用液体,只有葡萄糖被代谢,所以不含张力 常用的混合溶液有下列几种: (1)1:1液:是5%葡萄糖溶液1份与0.9%氯化钠1份的混合溶液,其渗透压约为血浆的一半,即1/2张,适合于对单纯性呕吐和继续丢失液量的液体补充。简便配制方法可用5%葡萄糖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20ml即可。 (2)3:2:1液:即3份10%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及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其简单配制方法为: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5ml及11.2%乳酸钠溶液15ml(5%碳酸氢钠溶液24m),其张力为1/2张。 (3)3:4:2液(有的单位将混合液的顺序变动为4:3:2溶液):是3 份10%葡萄糖溶液、4份0.9%氯化钠溶液及2份1.87%(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

儿科补液

儿科补液(经典).doc l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有写0.6) =(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 先给1/2量 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 *0.5*0.84*W(kg) 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体重(kg)*0.6(女性为0.5) 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 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 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 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 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 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糖为5%-10%的GS,盐为 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