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第三单元 第三章 中考实战演练

8第三单元 第三章 中考实战演练

8第三单元 第三章 中考实战演练
8第三单元 第三章 中考实战演练

中考实战演练

1.(2019·潍坊一模)某单位选派300名低海拔地区的健康青壮年员工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在去往高原前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到达青藏高原1个月后体检发现血液中无明显变化的是( )

A.红细胞数B.血红蛋白含量

C.血液黏稠度D.白细胞数

2.(2019·青岛市南一模)经医生确诊某患者有急性炎症,经过消炎治疗,没过多久病人就痊愈了,则下列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3.(2018·济宁)2018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捐献热血分享生命”。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赵少军,18年时间近乎把全身血液献了两遍。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 )

A.桡动脉B.肱动脉

C.浅表静脉D.毛细血管

4.(2018·菏泽)如图曲线表示血液由A流向B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

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则A、B分别表示的是( )

A.肾动脉、肾静脉B.肺动脉、肺静脉

C.左心室、右心室D.肺静脉、毛细血管

5.(2020·课后改编题)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B.均衡合理的膳食

C.戒烟限酒D.精神紧张压抑

6.(2020·改编题)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当同型血不足时,都可接受少量AB型血

B.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

D.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

7.(2020·改编题)红细胞、白细胞等组团去“旅行”,它们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到左心室,用箭头表示血滴的“旅行”方向。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 )

A.小肠动脉→毛细血管B.左心室→左心房

C.毛细血管→肝静脉D.右心室→肺动脉

8.(2019·济南天桥一模)血液通过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氧的含量发生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氧含量,横坐标表示主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表示氧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7)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2 s v t =小 0.03 小同一位置变速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 (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从图中得到AB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平均速度; (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6)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快. 【详解】 (1)由图得到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里面有5个小格,分度值是2mm; (2)该实验的原理是s v t =;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AB段的距离是s AB=9.00cm,AB所用时间为t AB=3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9.00 3.00/0.03/ 3 AB AB AB s cm v cm s m s t s ====; (5)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 v t =得到平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动点专题 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1(2000年2上海)如图1,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弧AB 上,有一个动点P,PH ⊥OA,垂足为H,△OPH 的重心为G. (1)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线段GO 、GP 、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 (2)设PH x =,GP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 的长. 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2(2006年2山东)如图2,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BAC 的度数为α,∠DAE 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A E D C B 图2 H M N G P O A B 图1 x y

C 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例4(2004年2上海)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22,⊙A 的半径为1.若点O 在BC 边上运动(与点B 、C 不重合),设BO=x ,△AOC 的面积为y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以点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O,求当⊙O 与⊙A 相切时, △AOC 的面积. 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 1.(09年徐汇区)如图,ABC ?中,10==AC AB ,12=BC ,点D 在边BC 上,且4=BD ,以点D 为顶点作B EDF ∠=∠,分别交边AB 于点E ,交射线CA 于点F . (1)当6=AE 时,求AF 的长; (2)当以点C 为圆心CF 长为半径的⊙C 和以点A 为圆心AE 长为半径的⊙A 相切时, 求BE 的长; (3)当以边AC 为直径的⊙O 与线段DE 相切时,求BE 的长. A B C O 图8 H

中考专题复习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中考专题复习《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动点一般在中考都是压轴题,步骤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路。动点类题目一般都有好几问,前一问大都是后一问的提示,就像几何探究类题一样,如果后面的题难了,可以反过去看看前面问题的结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解决动点问题;2、分析题目,了解有几个动点,动点的路程,速度(动点怎么动);3、结合图形和题目,得出已知或能间接求出的数据。过程与方法:1、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2、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证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动点中的移动距离,找出等量列方程。【教学难点】1、两点同时运动时的距离变化;2、运动题型中的分类讨论【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思考【教学过程】一、动点问题的近况:1、动态几何图形中的点动、线动、形动构成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 它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 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

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它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动形问题。在解这类问题时,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不要被“动”所迷惑,而是要在“动”中求“静”,化“动”为“静”,抓住它运动中的某一瞬间,寻找确定的关系式,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本节课重点来探究动态几何中的第一种类型----动点问题。所谓动点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新题目。2、三年中考概况;近年来运动问题是以三角形或四边形为背景,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些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解题策略和方法:“动点型问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是近几年中考题的热点和难点。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 (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选填“A”或“B”)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v=s t 时间小于 65.0 0.1625 B 【解析】【分析】【详解】 (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v=s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3]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4)[4][5]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的路程是65.0cm,运动的时间是4s,平

均速度 v= 65.0cm 4s s t ==16.25cm/s=0.1625m/s (5)[6] A图为s-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 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 ________m/s; (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s v t =小便于准确定位、计时 4.00 0.3 小 【解析】【分析】【详解】 (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s v t =; (2)[2]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3]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4][5]由图示可知 s AB=10.00dm-6.00dm=4.00dm s AC=9.00dm t AC=15∶35:23-15∶35:20=2s=3s

初三数学动点问题

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 动态几何形成的面积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基本类型,包括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双(多)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线动形成的面积问题,面动形成的面积问题。本专题原创编写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模拟题。 在中考压轴题中,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地进行分类。 原创模拟预测题1.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 问题思考: 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与正方形PBFE. (1)在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是定值吗?如果时求出;若不是,求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2)分别连接AD、DF、AF, AF交DP于点A,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 (3)如图2,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动点P、Q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运动,且PQ=8.若点P从点A出发,沿A→B→C→D的线路,向D点运动,求点P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 PQ 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答案】一阵冷风吹过,片片叶落. 轻轻拾起泛黄的落叶,我心中充满悲伤. 或许,我们的感情,也就像这叶子一样,容易凋零吧……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命题式仿写的考查。本题暗含的仿写要点包括在内容上是抒写自己的某种感情,比如”思念、悲伤、欢欣“等。在形式上要在仿写句中用到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例句”一阵冷风吹过,片片叶落.轻轻拾起泛黄的落叶,我心中充满悲伤.、或许,我们的感情, 也就像这叶子一样, 容易凋零吧……“中”冷风、落叶“等这些具体的事物寄托着人物内心抽象的悲伤。 【点评】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2.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阅读好比一把梯子,它能载着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解析】【分析】原句由前后两句话组成,“好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中,要注意前后句内容的顺畅、协调。横线上要补充两组句子,与被仿写句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句式一致,修辞方法相同,意境一致。 3.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选________造句________。 【答案】白云 ;看那天上的白云来去自由,无欲无求,闲适惬意,令人生羡。 【解析】【分析】此题解答,可首先读各词,然后找出有创作灵感的词语构思,注意语意通顺,语句简洁。如,白云的闲适,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完整版)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讲解

动点及动图形的专题复习教案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研究历年来各区的压轴性试题,就能找到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对策,把握方向.只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本文拟就压轴题的题型背景和区分度测量点的存在性和区分度小题处理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màn)________步(fēi)________红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 【答案】(1)漫;绯 (2)发缘;发源 (3)清澈明亮 (4)④比喻 【解析】【分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漫”“绯”的书写。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发缘”不是词语。发源:指 (河流)开始流出。借指事物的开端。故应改成“发源”。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澄明”的意思是:清澈明洁(亮)。(4)把“自己的身影”比喻成“点点微尘”。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⑴漫;绯 ⑵发缘;发源 ⑶清澈明亮 ⑷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 写。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意义。 ⑷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语义,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点动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运动问题点动专题训练 1、已知:如图,Rt△ABC中,∠C=90°,AC=6,BC=12.点P从点A出发沿AC向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点P、Q同时出发,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t>0). ⑴设△PCQ的面积为y, 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⑵设点C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为D,问:t为何值时四边形PCQD是正方形? ⑶当得到正方形PCQD后,点P不再移动,但正方形PCQD继续沿CB边向B点以每秒 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当点Q与点B重合时,停止移动.设运动中的正方形为MNQD,正方形MNQD与Rt△ABC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求: ①当3≤t≤6时,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6<t≤9时,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③当9<t≤12时,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BC=4cm。设P、Q分别为BD、BC上的动点,在 点P自点D沿DB方向作匀速移动的同时,点Q自点B沿BC方向向点C作匀速移动,移动的速度均为1cm/s,设P、Q移动的时间为t(0<t≤4)。 (1)当t为何值时,PQ⊥BC? (2)写出△PBQ的面积S(cm2)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PQ平分△BDC的面积. (4)△PBQ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5AD BC AD DC AB B ====?∥,,,.动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的长. (2)当MN AB ∥时,求t 的值. (3)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4、已知:如图①,在Rt ACB △中,90C ∠=,4cm AC =,3cm BC =,点P 由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点Q 由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 ;连接PQ .若设运动的时间为(s)t (02t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Q BC ∥? (2)设AQP △的面积为y (2cm ),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线段PQ 恰好把Rt ACB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 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连接PC ,并把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PQP C ',那么是否存在某一 时刻t ,使四边形PQP C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在△ABC 中,,4,5,D BC CD 3cm,C Rt AC cm BC cm ∠=∠==点在上,且以=现有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AC 向终点C 移动;点Q 以1.25cm/s 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移动。过点P 作PE ∥BC 交AD 于点E ,连结EQ 。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 秒。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E 、DE 的长度; (2)当点Q 在BD (不包括点B 、D )上移动时,设△EDQ 的面积为2()y cm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x 为何值时,△EDQ 为直角三角形。 C 图①

八年级上学期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八年级物理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凝固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2.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为使路面上的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这是因为盐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升华现象 D、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凝固点低 3.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 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 飞。空间站内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 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龙”号飞船 4.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 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5.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6.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行,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15 m/s C.20 m/s D.7.5 m/s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

运动型问题 第17课时 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 (58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 1.[·安徽]如图6-1-1,在矩形ABCD 中,AB =5,AD =3,动点P 满足S △ PAB =S 矩形ABCD ,则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PA +PB 的最小值为( D )13A. B. C.5 D. 2934241 图6-1-1 第1题答图 【解析】 令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由S △PAB =S 矩形ABCD ,得×5h =×5131213 ×3,解得h =2,动点P 在EF 上运动,如答图,作点B 关于EF 的对称点B ′,BB ′=4,连结AB ′交EF 于点P ,此时PA +PB 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最小值为=,选D. 52+42412.如图6-1-2,在矩形ABCD 中,AB =2a ,AD =a ,矩 形边上一动点P 沿A →B →C →D 的路径移动.设点P 经 过的路径长为x ,PD 2=y ,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D )【解析】 ①当0≤x ≤2a 时,∵PD 2=AD 2+AP 2,AP = x ,∴y =x 2+a 2;② 图6-1-2

当2a <x ≤3a 时,CP =2a +a -x =3a -x ,∵PD 2=CD 2+CP 2,∴y =(3a -x )2+(2a )2=x 2-6ax +13a 2;③当3a <x ≤5a 时,PD =2a +a +2a -x =5a -x , ∴PD 2=y =(5a -x )2,y =∴能大致反映y {x 2+a 2(0≤x ≤2a ),x 2-6ax +13a 2(2a

八年级(上)期中考物理试题

八年级(上)期中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3km/s 2 .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将容器右端抬高一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D.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3 .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 4 .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蜡烛在镜中的像

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 C.铅笔好像“断”了 D.手影 5 .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速度之比为3:4,通过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2:9B.2:1C.9:2D.8:9 6 . 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B.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C.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D.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景 7 . 成语“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频率高 8 .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中考动点问题专题

中考动点型问题专题 一、中考专题诠释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动点型问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是近几年中考题的热点和难点。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三、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一:建立动点问题的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图像)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例1 (2015?兰州)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则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思路分析: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采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可以得出结论. 解:不妨设线段AB长度为1个单位,点P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则: (1)当点P在A→B段运动时,PB=1-t,S=π(1-t)2(0≤t<1); (2)当点P在B→A段运动时,PB=t-1,S=π(t-1)2(1≤t≤2). 综上,整个运动过程中,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π(t-1)2(0≤t≤2),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其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结合题中各选项,只有B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动点问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过程中求出了函数关系式,这是定量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本题,如果仅仅用定性分析方法则难以作出正确选择. 对应训练 1.(2015?白银)如图,⊙O的圆心在定角∠α(0°<α<180°)的角平分线上运动,且⊙O与∠α的两边相切,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关于⊙O的半径r(r>0)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1.C 考点二:动态几何型题目 点动、线动、形动构成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 它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 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一)点动问题. 例2 (2015?河北)如图,梯形ABCD中,AB∥DC,DE⊥AB,CF⊥AB,且AE=EF=FB=5,DE=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B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y=S△EPF,则y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历年中考数学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x A O Q P B y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2009年齐齐哈尔市)直线3 6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 5 S =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提示:第(2)问按点P 到拐点B 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3)问是分类讨论:已知三定点O 、P 、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①OP 为边、OQ 为边,②OP 为边、OQ 为对角线,③OP 为对角线、OQ 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图(3) A B C O E F A B C O D 图(1) A B O E F C 图(2) y M C D 2、(2009年衡阳市)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2cm ,∠ABC=60o. (1)求⊙O 的直径; (2)若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 ,当BD 长为多少时,CD 与⊙O 相切; (3)若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B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 以1cm/s 的速度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20)((<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 [7] 由图知 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 所以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之 动点问题 一、选择题: 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 的面积是( ) 9 4x y O P D A 、10 B 、16 C 、18 D 、20 二、填空题: 1. 如上右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 ;②PQ ∥AE ;③AP=BQ ;④DE=DP ;⑤∠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1.(2008年大连)如图12,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 = 90°,CD = 3,AD = 4,tan B = 2,过点C 作CH ⊥AB ,垂足为H .点P 为线段AD 上一动点,直线PM ∥AB ,交BC 、C H 于点M 、Q .以PM 为斜边向右作等腰Rt △PMN ,直线MN 交直线AB 于点E ,直线PN 交直线A B 于点F .设PD 的长为x , EF 的长为y . ⑴求PM 的长(用x 表示); ⑵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图13为备用图); ⑶当点E 在线段AH 上时,求x 的取值范围(图14为备用图). Q P O B E D C A

图 13 图 14 图 12 A H B C D A H B C D H M Q P D C B A 2.(2008年福建宁德)如图1,在Rt △ABC 中,∠C =90°,BC =8厘米,点D 在AC 上,CD =3厘米.点P 、Q 分别由A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移动,速度为每秒k 厘米,行完AC 全 程用时8秒;点Q 沿CB 方向向点B 匀速移动,速度为每秒1厘米.设运动的时间为x 秒()80 <x<,△DCQ 的面积为y 1平方厘米,△PCQ 的面积为y 2平方厘米. ⑴求y 1与x 的函数关系,并在图2中画出y 1的图象; ⑵如图2,y 2的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其顶点坐标是(4,12),求点P 的速度及AC 的长; ⑶在图2中,点G 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0<OG <6=,过G 作EF 垂直于x 轴,分别交y 1、y 2于点E 、F . ①说出线段EF 的长在图1中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当0<x <6时,求线段EF 长的最大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