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头孢替唑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的研究

头孢替唑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的研究

头孢替唑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的研究
头孢替唑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的研究

424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2.5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

襄端毒翁嚣詈凳篓篇鬈暑

首先进行壳聚糖氧化降解:取39壳聚糖加入油醚洗涤2—3次,室温干燥.

2%醋酸溶液100mL,搅拌均匀后加入3%双氧水2.5mL和浓盐酸lmL,室温降解12h.

图62%醋酸浓度的壳聚糖微球

图70.39/L壳聚糖微球

图9

3/1油水比的壳聚糖微球

图lO交联密度为5/6的壳聚糖微球

图11头孢替唑钠与壳聚糖质量比为3/1

2.6产物的表征

图8

2%Span80的壳聚糖微球

然后,将1.29头孢替唑钠溶于40mL的0.3r/3

结果

L氧化降解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加入4.8mL

Span80

和60mL液体石蜡的混合介质中,中速搅拌30min,

头孢类皮试液的配制

. 头孢类皮试液的配制 一.皮试液的浓度为500μg/ml。配制时取与处方中药品同厂家、同批号的头孢菌素类一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按5倍或10倍稀释法稀释到500μg/ml。 例如:当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装量为1g/支时,可按下列方法稀释。 1、于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1g的瓶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则每1ml含头孢菌素类药物250mg; 2、取上溶液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mg; 3、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5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mg; 4、再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5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0μg ,即配成皮试液。 二.头孢唑林钠皮试药液配制 1.剂量: 50mg 2.方法: 取原药1瓶0.5g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ml,每ml含250mg 取0.2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50mg. 取0.1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5mg.(500mg). 取0.1ml(含50mg)做皮内注射. 头孢拉定或头孢派酮皮试药液配制 1.剂量: 33mg 2.方法: 取原药1瓶1g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至3ml,每ml含33万单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3万单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3300单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330单位. 取0.1ml(33单位)做皮内注射. 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皮试药液配制 1.剂量: 50mg 2.方法: 取原药1瓶1g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每ml含250mg 取0.2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50mg 取0.1ml上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5mg[50mg]。 取0.1ml(50mg)做皮内注射. 注意药品剂量的变化,但是皮试液浓度(0.1ml(50vg))并没有变化,配制皮试的时候,只是首次添加的生理盐水呈现倍数关系。 掌握一个技巧,0.5g/支, + NS 2ml,取0.2,0.1,0.1。 0.75g/支, + NS 3ml,取0.2,0.1,0.1。 1.0g/支, + NS 4ml,取0.2,0.1,0.1。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_杨晋青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Vol.24, No.10 1079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杨晋青,叶盛权,郭祀远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由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很多优良的应用特性。本文着重综述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 介绍其在生物医学,食品工程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并展望其研究和开发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磁性壳聚糖微球;改性;医学;食品工程;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Q333.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673-9078(2008)10-1079-04 Review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YANG Jin-qing, YE Sheng-quan, GUO Si-yuan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 Food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Abstract: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made from novel polymer materials showed outstanding applied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wer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in biomedical, food engineering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also introduced and their bright futures were prospected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modification; medicine; food enginee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新型的高分子微球材料因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为而被广为应用。如粒径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可通过共聚、表面改性赋予其多种功能性基团(如-OH 、-COOH 、-CHO 、-NH2、-SH 等),进而可结合各种物质,使高分子微球具有多种功能。对于磁性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磁响应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很方便地分离、回收。因此,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2]。 壳聚糖(CTS)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碱性多糖,可由蟹、虾壳中的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而制得。其资源丰富,安全无毒,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易于化学修饰、生物可相容性和可再生性等功能。它的胺基极易形成四级胺正离子,有弱碱性阴离子交换作用。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会溶解,稳定性差[3,4]。将壳聚糖进行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MCS )微球[5,6],不但可提高其稳定性及机械强度,而且使其易与介质分离,利于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化工等领域[7]。本文通过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食品工程和废水处理方面应用的综述,介绍磁性 收稿日期:2008-04-27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0561014) 作者简介:杨晋青(1983-),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糖类分离提纯新方法新技术 通讯作者:郭祀远,教授 壳聚糖微球有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展望其发展 的前景。 1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1.1 乳化交联法 常用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有乳化交联法[8]。将磁性Fe 3O 4粒子加到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溶液中,经均质分散,再在适当的温度,pH 和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水相中,产生乳液,在常压下自由挥发或用真空抽提使溶剂挥发,通过洗涤、过滤和干燥等过程即可制得磁性壳聚糖微球[9,10]。 1.2 包埋法 1.2.1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运用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等方法将磁性粒子分散于高分子溶液中,通过雾化、絮凝、沉积、蒸发等过程得到内部包有磁性粒子的高分子微球,常用的包埋材料有壳聚糖、纤维素、尼龙、磷脂、聚酰胺、聚丙烯酰胺等。徐慧显利用葡聚糖制备了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磁性葡聚糖微球[11],董聿生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了多分散性的磁性葡聚糖微球[12]。 1.2.2 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以(NH 4)2Fe(SO 4)2·6H 2O 、NH 4Fe(SO 4)2·12H 2O 和壳聚糖为原料,经羟丙基化、胺基化,采用一步包埋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13]。此方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08.10.005

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

um regulating horm ones[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0,66 (223):12721331 [接受日期] 2006203216 3  通讯作者: 周建平,教授;研究方向: 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 T el :025*********; E 2m ail :zhoujp60@1631com 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 张祖菲, 周建平3,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 主要介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影响其载药的主要因素,及其在缓控释、靶向给药、黏膜给药、生物 大分子给药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壳聚糖微球作为新型给药系统备受关注。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药物载体;制备方法;缓控释 [中图分类号] R944.9;T Q3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094(2006)06-0261-06 Chito san Micro sphere s Drug Delivery Systems ZH ANG Zu 2fei , ZH OU Jian 2ping 3, H UO Mei 2rong (Department o f Pharmaceutic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 sity ,Nanjing 210009,China )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applica 2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chitosan microspheres were reviewed.Chitosan microspheres ,a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recent years. [K ey w ords] Chitosan microspheres ;Drug carrier ;Preparation methods ;C ontrolled release 壳聚糖(chitosan )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来源丰富、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呈弱碱性的游离氨基,能结合氢离子,使壳聚糖分子表面荷正电,因此,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呈现为线性高分子电解质,形成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溶液的浓度越高,壳聚糖的分子质量越大,相应的黏度则越大。壳聚糖的氨基属于较活泼的一级氨基,在中性介质中能与芳香醛或脂肪醛形成Schiff 碱,可以与具有双官能团的醛或者酸酐等交联,产物不易溶解,溶胀程度也较小,理化性质稳定。微球系以天然、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将药物均匀分散或包埋在骨架中而制成的球形 载体给药系统,属基质型骨架微粒,常见粒径为1~ 40μm 。目前,以壳聚糖为材料制备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壳聚糖微球因具有控制释药、组织靶向、提高药物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氨基,易与其他化合物相应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进一步交联形成微球。根据药物、载体材料壳聚糖的性质以及所需微球的释药性能和临床给药途径可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壳聚糖微球的方法主要有乳化交联、“液中

山东大学2000年获奖情况一览表-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山东大学2000年度获奖情况一览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1.反应生成粒子复合强化耐热钢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执福、于化顺、张景德、公志光、刘明、惠希东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ES500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应用环境 完成单位:威海分校 主要完成者:云昌钦、杨志强、严中华、王浩、张志伟、魏新华、孙玉军 2."风包粉"系列低Nox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秦裕琨*、吴少华*、孙绍增*、李争起*、马春元、孙锐* 荣获高校科学技术奖(10项) 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

1.离子注入光波导和缺陷研究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克明、时伯荣、王忠烈、卢霏、孟鸣岐 2.哺乳动物呼吸节律形成及调节机制的研究 完成单位:医学院 主要完成者:宋刚、刘磊、王玉田、张衡、李勤、于萍 3.焊接熔池形态及其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武传松、孙俊生、郑炜、曹振宁 4.新型全固化短脉冲激光系统和高效腔内倍频激光系统实验理论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青圃、赵圣之、张行愚、何京良、刘华 5.钕铁硼永磁合金矫顽力机制的研究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高汝伟、张德恒 6.无创伤性测定心腔和大血管内压力的方法学研究 完成单位:齐鲁医院 主要完成者:葛志明、张运、张梅、季晓平、范觉新、赵玉霞 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

1.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新研究 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主要完成者:刘建亚、展涛 2.微扰非微扰过渡区强相互作用性质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梁作堂、王群、谢去病 3.人乳头瘤病毒16型致癌基因E6/E70RF的基因克隆及新型疫苗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 主要完成者:于修平、卡继峰、栾怡、赵蔚明、齐眉 4.D-(一)-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邓氏盐(甲酯、钾盐)的研究 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主要完成者:张苗、王明刚、谢新记、李吉海、鲁成学、王春省 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9项) 一等奖(3项) 1.高效遗传性AITiB中间合金的研究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边秀房、刘相法、亦效刚、马家骥

头孢唑林钠在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感染的临 床疗效观察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10), 1159-1162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3813704.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3813704.html,/10.12677/acm.2019.910179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efazolin Sodium in Preventive Anti-Infec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Gynecology Zhen Xu, Manman Zeng, Yu Zhang, Jieming Li, Liqun Xu*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Sep. 19th, 2019; accepted: Oct. 9th, 2019; published: Oct. 16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efazolin sodium in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surgery. Method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422 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gynecological inpatients from 2017 October to 2018 October,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use of 422 surgical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17 October to 2018 October, 42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agnosed with ovarian cysts. The main operation was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moval. Postoperative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tissue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rompted a simple cyst of the ovar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to prevent infec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statistics between the cefazolin sodium group and the cefazolin sodium + me-tronidazole group in the gynecological surgery alon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cefazolin sodium group alo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perioperative preventive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in 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Cefazolin Sodium, Gynecological Perioperative, Pre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 头孢唑林钠在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珍,曾曼曼,张钰,李洁明,徐丽群* *通讯作者。

壳聚糖的制备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甲壳素(chitin)在自然不仅含量十分丰富,而且可生物降解,是环境友好产品,利用沿海地区丰富的虾蟹壳为原料,可生产出甲壳素,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甲壳素经浓碱处理去掉乙酰其后得壳聚糖(chitosan),分子结构如下: O O CH2OH OH NH2n O 壳聚糖经化学改性可得系列的衍生物,如:羧甲基壳聚糖、低聚壳聚糖等。这些系列产品在许多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如在医学方面可作为抗癌制剂、手术缝线、人造皮肤、药物载体等;在轻工业上可作为化妆品填料、增白剂、固发剂或增强纸张的光洁度;在环保方面可作为絮凝剂、吸附剂,用于污水处理,还可用作饮料的澄清剂、无毒包装材料等;在农业方面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诱导植物的广谱抗病性,还可用于生产生物农药,用于果蔬保鲜。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有很好的潜在需求和市场前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概况; 2.学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3.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变废为宝; 4.制备2~5g的产品。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强碱制备壳聚糖; 2.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三、实验原理

甲壳素是酰胺类多糖,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就是酰胺的水解过程。酰胺有如下几种结构: 酰胺可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对于低分子的酰胺,水解可以进行得比较 完全,但对于多糖来说,强酸更容易水解糖苷键,所以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一般 情况下不采用强酸水解;相对说来,强碱造成糖苷键的断裂不像强酸那么严重, 所以都用强碱来脱乙酰基。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是壳聚糖的自由氨基呈碱性,可与酸定量地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壳聚糖地胶体溶液: 溶液中游离的H+用碱反滴定,这样,从用于溶解壳聚糖的酸量与滴定用去的碱量 之差,即可推算出壳聚糖自由氨基结合酸的量,从而计算出壳聚糖中自由氨基的 含量。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设备与仪器 水浴锅,电炉,烧杯,三角瓶,碱式滴定管,电子天平。 2.实验材料与试剂 甲壳素,NaOH,HCl,甲基橙指示剂,乙醇、丙酮。 五、实验步骤 1.壳聚糖的制备 (1)取三个烧杯,编号1﹟、2﹟、3﹟,于每个烧杯中加入甲壳素5g,于1﹟ 烧杯中加入40%NaOH 100mL,2﹟烧杯中加入50%NaOH 100mL, 3﹟烧杯中加入 60%NaOH 100mL,100℃煮沸2h,脱乙酰基。 (2)反应完毕取出,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乙醇、丙酮洗涤后,干燥,即得 白色壳聚糖。 2.脱乙酰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三种壳聚糖各0.5g,分别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杨 婷,侯文龙,杨越冬*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理化学院,秦皇岛 066004) 摘要:壳聚糖是唯一天然碱性氨基多糖,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制备微球的 良好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如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逐层自组装法、界面 聚合法、溶剂蒸发法以及离子凝胶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壳聚糖微球不仅可作为固定化酶或 细胞的载体,而且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载体,本文还对壳聚糖微球在固定化酶或细胞和包埋药 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生物医药;应用 微球能保护包埋物免受外界环境影响,以及屏蔽味道、颜色或气味,降低挥发性和毒性,控制可持续释放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微球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1~2]。壳聚糖(CS)是经甲壳素脱乙酰化的线性高分子,是唯一天然碱性氨基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生物可降解性,有抗菌、防腐、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殊功能和抗酸、抗溃疡的能力,可阻止或减弱药物在胃中的刺激作用,是制备微球的良好材料,在生物医学[3]、药学[4~8]以及固定酶或细胞[9~10]领域倍受专家青睐。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控制药物释放、延长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疏水性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药物稳定性及改变给药途径等特点,是一种新型药物制剂辅料;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其机械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强,特别是分子中含有氨基,容易和蛋白质或酶结合,可络合金属离子,使酶免受金属离子的抑制;另外,壳聚糖来自于生物体,细胞毒性极低、亲和性好、安全性高,是固定细胞的良好材料。因此,近几年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喷雾干燥、乳液交联、逐层自组装、界面聚合等多种制备壳聚糖微球的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1 1 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是工业中制备壳聚糖微球较广泛的方法之一,此方法是以热气流干燥雾化液滴为基础的。图1为喷雾干燥法工艺流程[11],首先将壳聚糖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再将其它药物溶解或分散于该壳聚糖溶液,加入合适的交联剂,然后进入喷雾干燥器雾化,形成小液滴,溶剂瞬间蒸发可形成自由流动的粒子。微球的粒径取决于喷嘴的直径、喷雾流率、雾化压力、入口温度和交联程度等因素。Cev her等[12]以壳聚糖微球装载不同质量的盐酸万古霉素,将壳聚糖溶于1%(v/v)酸溶液得到0 5%(w/v)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再将不同质量的盐酸万古霉素分散至该聚合物溶液中。然后将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其过程工艺参数为:入口温度130 2 ,出口温度90 2 ,喷雾流率600NL/h,喷嘴直径0 5m m。装载盐酸万古霉素的壳聚糖微球可以持续的保持药效。H e等[13]制备壳聚糖微球时也采用了喷雾干燥法,将配制好的壳聚糖水溶液与一定比例的戊二醛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所用的喷嘴规格为0 5mm,入口温度与喷雾流率分别为160 和6m L/min,所制备出的壳聚糖微球的粒径在3~12 m之间。Williams等[14]在酸中配制一定比例的壳聚糖溶液,加入交联剂,调整参数:喷嘴直径0 3mm,入口、出口温度分别为142 3 、84 3 ,空气流量始终保持在450NL/h。Shi等[15]向壳聚糖酸溶液中加入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2009000862); 作者简介:杨婷(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 *通讯联系人:T el:0335 *******,E mail:kycyy d@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3813704.html,.

头孢的研究综述

有关头孢的综述 内容摘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因具有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耐青霉素酶、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头孢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引起其在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头孢的简介、发展历史及其分类、作用机理、临床用途、使用原则等。头孢简介:头孢是头孢类抗菌药的总称,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常用的约30种。在抗生素市场中,头孢类抗生素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而其相关中间体也连带着表现出可观的市场潜力。头孢类抗生素中销量最大的品种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和头孢呋辛(酯)等,相应的中间体包括7-ACA、7-ADCA、GCLE、氨噻肟酸、AE-活性酯、三嗪环、四氮唑乙酸、甲巯四氮唑、HO-EPCP、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SIMA)以及氯磺酸异氰酸酯等。 发展历史及其分类:1948年,意大利的Brotzu从撒丁岛海岸阴沟出口处分离到一株顶孢子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1956年,Newton和Abraham从顶孢子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C虽然抗菌作用不强,但毒性远低于青霉素,对酸及青霉素酶稳定。1961年确定了头孢菌素C的结构,其母核为7-ACA。随着生产工艺的优化,1962年礼来公司已经能够生产工业用量的7-ACA,而7-ACA 作为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它的量产被看作是头孢菌素类

药物时代到来的标志。根据开发年代、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对G-菌抗菌作用的不同,通常将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四代。 笫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罗等,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等均已少用或不用。。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假单胞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头孢硫脒除外)等微生物无效。笫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多为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尼西和头霉素类药物头孢西丁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异,表现在: (l)抗酶性能强一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壳聚糖微球对阴离子染料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而壳聚糖微球对阳离子染料吸附容量较小。壳聚糖微球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受溶液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当pH=2、温度为298 K时,壳聚糖微球对AO7的吸附率达93%,该吸附过程为具有化学吸附的自发过程。 标签:壳聚糖微球染料废水pH值吸附吸附量 一、印染废水的处理意义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来自织物本身和加工过程使用的化学染料以及辅助剂。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缺乏的可用的淡水资源,因此要求越来越高的污水处理回收技术。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印染废水中较多的有机物类型和较高的COD、BOD值,高色度,高毒性。纺织废水成分复杂和不稳定,因此在废水处理中印染废水处理已成为一个焦点。 二、印染废水的处理办法 印染废水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和后续处理。预处理工艺的作用主要是去除部分污染物,改善污水水质,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大量的工业实践证明,印染水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和排放水质达标,同时也涉及到运行成本的高低。印染废水后续处理是废水处理的关键环节,目前所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三、壳聚糖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吸附染料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引力来实现的。Mckay等首次研究了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染料种类、温度、pH、溶液初始浓度等对壳聚糖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随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壳聚糖吸附染料废水进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数据表明,壳聚糖对很多种染料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是对酸性染料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而对碱性染料吸附容量较小;壳聚糖对多数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Wong 等用蟹壳分离出的甲壳素制成的壳聚糖来处理五种酸性染料(酸性绿25、酸性黄10、酸性黄12、酸性红18和酸性红73)废水,发现Langmuir吸附等温线与这四种染料的吸附过程有很好的关联。林静雯[1]等对壳聚糖改性,使壳聚糖与丙烯酰胺形成接枝共聚物,然后用这种改性的壳聚糖来处理一种色泽为深蓝色的印染废水,发现其去除率达到76%,脱色率达到95.92%。Annadurai等研究了壳聚糖吸附处理活性黑13染料,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时间、染料的初始浓度、壳聚糖颗粒大小、pH和温度,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吸附条件。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容量达到130.0 mg/g。通过吸附热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朱启忠[2]等研究壳聚糖对酸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在一定

50种抗生素DDD值

抗菌药物DDD值 药品名称单位含量DDD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 160万/支支0.96 3.6 青霉素钠 80万/支支0.48 3.6 阿莫西林胶囊 0.25g*50s/盒粒0.25 1 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 粒0.25 1 0.25*24s/盒 阿洛西林钠针 1g/支支 1 12 美洛西林针 1.5g/支支 1.5 6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 0.6 支0.6 3 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3g/支支 3 2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1.25g/支支 1.25 14 哌拉西林三唑(他唑)巴坦钠 支 4.5 14 4.5g/支 磺苄西林钠针 1g/支支 1 15 氟氯西林钠针 0.25g/支支0.25 2 阿莫西林/氟氯西林 0.5 支0.5 5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 0.25g*30s/盒片0.25 2 头孢拉定胶囊 0.25g*24s/盒粒0.25 2 头孢唑林钠 0.5g/支支0.5 3

五水头孢唑林针 0.5g/支支0.5 3 五水头孢唑啉钠 1.0 支 1 3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克洛咀嚼片 0.125*16s 片0.125 1 头孢孟多酯钠针 0.5g/支支0.5 6 头孢孟多酯钠针 1.0g/支支 1 6 头孢替安针 0.5g/支支0.5 4 头孢替安针 1g/支支 1 4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 0.125*6 袋0.125 1 袋/盒 头孢西丁钠针 1g/支支 1 6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克肟干混悬剂 50mg*8袋 袋0.05 0.4 /盒 头孢克肟分散片 0.1*8s/盒片0.1 0.4 头孢曲松钠 1g国产/支支 1 2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 1g/支支 1 2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g/支支 2 4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 支 1 4 1g/支 头孢他啶针 0.5g/支支0.5 4 头孢他啶针(复达欣) 1g/支支 1 4

壳聚糖制备多孔微球 文献综述

壳聚糖多孔微球制备与表征 摘要:用来源丰富且廉价,并具有许多优良生物性能的壳聚糖为原料,把他配成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通过与戊二醛交联,用三氯甲烷作为制孔剂,制备一定粒径的壳聚糖多孔微球。用香兰素测试其吸附性能。 关键词:壳聚糖多孔微球吸附制备表征 在可生物降解天然大分子材料中, 壳聚糖是一类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中的甲壳素经化学方法脱乙酰基后提取的氨基高分子多糖, 它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天然大分子材料[ 1~ 3] .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是目前唯一具备电正性特点的天然大分子, 已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日化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高分散性和大比表面积 的特点,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 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工程、废水处理等方面已被广泛研究,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 . 把壳聚糖材料制备成高分子微球,使壳聚糖和高分子微球的优异性能有机结合也是目前国内外较为热点的研究领域[ 5] . 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几丁聚糖等,化学名为2-氨基-β-1,4-葡聚糖,分子式为:(C6H11O4N)n,结构式为:

壳聚糖它是甲壳质经脱乙酰基而得到的一种天然阳离子多糖。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成膜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抗菌和抗肿瘤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行业,素有万能多糖的美誉[6]。 香兰素是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成成功的。通常分为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vanillin),化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为香料工业中最大的品种,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奶油香草香精的主要成份[7]。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在食品、日化、烟草工业中作为香原料、矫味剂或定香剂,其中饮料、糖果、糕点、饼干、面包和炒货等食品用量居多。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说香兰素对人体有害。乙基香兰素为白色至微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类似香荚兰豆香气,香气较甲基香兰素更浓。属广谱型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其香气是香兰素的3-4倍,具有浓郁的香荚兰豆香气,且留香持久。广泛用于食品、巧克力、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另外乙基香兰素还可做饲料的添加剂、电镀行业的增亮剂,制药行业的中间体[8]。 香兰素为芳香酚类的代表, 被作为模型分子.为此, 针对香兰素分子中含有疏水性的苯环, 我们合成具有疏水性吸附能力的壳聚糖多

甲壳素_壳聚糖的制备与应用

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与应用 郭建民1,徐晓军2,李林1 (1.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浙江宁波315010; 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甲壳素/壳聚糖是一种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简介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及 常见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功能化甲壳素/壳聚糖近期的研究状况;综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应用;展望了我国甲壳素/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功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Q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78(2004)07-0126-03 甲壳素(chitin )学名为无水-N -乙酰基-D -氨基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其结构与纤维素相似,通常分子量为几百万,是多糖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聚氨基葡萄糖。甲壳素因主要来源于节肢动物如虾、蟹等的甲壳而得名。它也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如真菌、藻类的细胞壁中。据统计,自然界中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在1000kt 以上,可见其自然界储量之丰富。 壳聚糖(chitosan )是甲壳素脱乙酰化而得到的一种生物高分子。由于壳聚糖分子中有大量游离氨的存在,其溶解性大大优于甲壳素,兼具有甲壳素的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与易于降解等优点,所以壳聚糖有十分良好的经济应用价值。人们对壳聚糖的研究十分活跃,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我国有着丰富的甲壳素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区域优势,加强对甲壳素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是我国甲壳素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甲壳素的提取 目前,甲壳素主要还是从工业废弃的虾、蟹壳中 提取。把甲壳中的甲壳素,蛋白质和无机物质分离开,最后再进行脱色,获得纯净的甲壳素,其工艺流程为:虾蟹壳—水洗—酸浸(6%HCl )—碱煮(10% NaOH )—脱色(KMnO 4)—干燥—甲壳素成品。可见甲壳素的制备过程主要由简单的酸碱处理 工艺组成,技术难度不大。但是以这种传统的工艺制得的甲壳素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溶解度不高,溶液过滤性差等。近年来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使传统工艺得到了改进。如采用浓度递减,循环酸浸以及脱蛋白质交叉工艺制取的甲壳素可以获得较高的粘度。但是在甲壳素的制取过程中,对于动物壳中 的蛋白质和有机肥料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及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量大等缺点,仍然是甲壳素制备工艺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此外,从蚕蛹壳、蝉和蝇蛹中提取甲壳素都有过系统的报道。 由于壳聚糖还是真菌细胞壁的常见组成部分,因此以微生物发酵来制取壳聚糖也有着巨大的环保意义。陈忻等采用生物发酵放射毛霉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250r/min ,p H 为7.4~7.6,培养时间为45h 的条件下,壳聚糖对菌丝体产率为15.68%,脱乙酰度85%~90%。谭天伟等提出了以发酵工业废菌丝体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的新工艺。该工艺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可观。 2 甲壳素的功能化改性 活性侧基的存在,赋予甲壳素较之其他多糖更强的功能性,而通过化学修饰在高聚物骨架上引入其他基团,从而改变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其新的功能,即高分子的功能化。它已经成为甲壳素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甲壳素/壳聚糖的功能化主要是利用分子结构中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通过对其进行酰化、酯化、交联、醚化等反应来完成。功能化后的甲壳素/壳聚糖的物化性质得到了改善而具有优异的功能。2.1 交联反应 为了使壳聚糖得到很好的应用,需要把它制成[收稿日期]2003-12-18;[修订日期]2004-02-12 [作者简介]郭建民(1977— )男,河北省宣化市人,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药剂的开发与三废处理技术研究。 ? 621?2004年第24卷 化 工 环 保 ENV IRONMEN TAL PRO TECTION OF CHEMICAL INDUSTR Y

壳聚糖制备

甲壳素的化学名称为(1,4)222乙酰胺基222脱 氧2β2D葡萄糖。当甲壳素通过脱乙酰基反应转变为壳聚糖时,由于游离胺基的产生,应用性大为增加。壳聚糖分子链上的胺基和羟基都是很好的配位基团,使其具有很多纤维素不具有的用途,它既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螯合剂,可与重金属离子如Hg2+、Cu2+、Ag+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用于提取回 收金属和从污水中去除有害的重金属离子[1,2] ,又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型絮凝剂,能使水中的悬浮 物凝聚而沉降,用于污水的净化处理[3] 。表征壳聚糖性能的主要参数有:脱乙酰度和分子量,它们都受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控制。因此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是基础性研究工作,虽然已有一些论文报道了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的研究结果[4] ,但尚不系统完全。另外由于壳聚糖的缩醛键结构,在H+ 的攻击下很容易水解,随着存贮时间的增长, 壳聚糖溶液的粘度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给应用带来影响。因此,对壳聚糖溶液存贮期间粘度变化的研究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1 实验部分 111 试剂及原料 所用试剂都是分析纯。甲壳素由青岛某生化公司提供。112 测定方法 脱乙酰度测定采用线性电位滴定法[5] ,溶液 粘度测定采用NDJ24型旋转粘度计测定 [6] 。 113 壳聚糖的制备 将甲壳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在三口烧瓶中混合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回流一定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产物即为壳聚糖。114 壳聚糖的水解延缓将壳聚糖分别溶于醋酸水溶液,醋酸2乙醇水溶液,醋酸2甲醇水溶液,醋酸2丙酮水溶液,醋酸2丙酮2甲醇水溶液,常温下测定放置不同时间的上述各溶液的粘度。 2 结果和讨论 211 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条件 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需在浓碱介质中进行,加温可有效地加速乙酰化反应,提高碱液浓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也可以提高脱乙酰度。但是随着脱乙酰化反应条件的强化,甲壳素主链的降解也越来越严重,这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碱液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都是主要影响因素。控制脱乙酰化反应条件,就可获得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目前,常采用高温短时间反应和低温长时 间反应的壳聚糖碱液制备方法。韩怀芬等[7] 研究在100~120℃下反应2~4小时制备壳聚糖,脱乙酰度达89.31%。本实验在低温段80~90℃下反应12~16小时。 本实验首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4 )正交实验,各因素和各水平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对每个样品测其脱乙酰度。 表1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头孢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

头孢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原则:头孢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为每ml含500ug,因此溶解药物时每0.5g溶解几毫升,共稀释三次,第二次稀释后就余零点几毫升,第三次再稀释至1ml即可。1、头孢唑林钠0.5 头孢唑肟0.5 头孢米诺0.5 五水头孢唑林0.5 头孢替胺0.5 头孢匹罗0.5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125mg/ml即0.5g/4ml)第一次: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2.5 mg/ml)第二次: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 (1.25mg/ml)第三次:取上液0.4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 500ug/ml) 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2、头孢替唑1.0 头孢哌酮钠1.0 头孢硫脒1.0 头孢西丁1.0 头孢噻肟钠 1.0 头孢甲肟1.0 头孢曲松钠1.0 头孢美唑1.0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125mg/ml即0.5g/4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 (12.5 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25mg/ml)取上液0.4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3、头孢他啶1.5 头孢呋辛1.5 头孢哌酮舒巴坦 1.5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6ml;(250mg/ml即0.5g/2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 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 2.5mg/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皮试时取0.1ml(即 50ug/0.1ml)(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4、头孢哌酮2.0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250mg/ml即0.5g/2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 (25 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原则: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为每毫升含200--500u;其它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为:每ml含500ug,因此溶解药物时每0.5g溶解几毫升,共稀释三次,第二次稀释后就余零点几毫升,第三次再稀释至1ml即可。1、青霉素160万U/瓶:160万青霉素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40万U/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4万U/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4千U/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400U/ml)取上液0.5ml+生理盐水至1ml;(200U/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20U)2、氨苄西林1g/瓶、氯唑西林1g/瓶、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1g/瓶、阿洛西林舒巴坦钠1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125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2.5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25mg/ml)取上液0.4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g)(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3、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2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250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g)(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4、美洛西林舒巴坦钠1.25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5ml;(250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g)(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5、阿莫西林舒巴坦钠1. 5g/瓶、派拉西林舒巴坦钠1.5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6ml;(250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取上液0.1ml作皮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