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olledge和空间分析的心理学传统

Golledge和空间分析的心理学传统

Golledge和空间分析的心理学传统
Golledge和空间分析的心理学传统

Golledge和空间分析的心理学传统(二)

三、Golledge的行为地理学研究

本部分我们简要介绍Golledge的行为地理学研究,这是Golledge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第一个。

(1) 行为地理学的肇始

1960-1970年代,Golledge是地理学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重要人物,并且在行为地理学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在这一阶段,Golldege教授早期的主要合作者是他在Iowa大学攻博士期间的同学和朋友,包括William A.V.

Clark(UCLA地理系教授)、Gerard Rushton(Iowa地理系教授)、Douglas M. Amedeo(原UC Irvine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也包括1966-197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地理系工作期间的同事Lawrence Brown教授(空间扩散研究专家)、Kevin R. Cox教授(社会网络专家)、Leslie King教授(空间分析专家)、Emilio Casetti教授(差分方程专家)、John N. Rayner教授(自然地理专家)等,还包括他在澳大利亚的朋友Robert Stimson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他跟他的学生也有很好的合作,Ronald Briggs教授是Golldege的第一个博士生,1972年获得OSU博士学位,后曾美国UT Austin和UT Dallas 的教授。我个人认为Golledge教授可能属于无师自通的类型的学者,有没有导师指导看不上并不重要,他非常容易跟别人合作。

Golledge和他的合作者们对经典的地理学理论革命/计量革命发出了挑战。我们都知道地理学理论革命/计量革命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源泉:位置分析(Locational analysis)和区域分析(regional analysis),分别来自“空间分析的工程学传统”、“空间分析的经济学传统”。这些基本上都是从运筹学、经济学上引进过来的,它们有非常清晰的空间概念,我们应用这些分析方法时,假设大部分的空间变量反映客观现实,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学计量分析的理论及其模型是静态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平常所遇到的决策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在这些过程中的人的选择行为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比如在地理分析中经常遇到的“种植的作物类型”、“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地方”、“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来源”等等很容易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经典的及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区位论的分析方法虽然模型非常完美,但是这些从经济学、区域科学引入地理学的理论有着严格的条件约束。例如我们通常假设某研究区的在地理景观上是表面均一的、在交通流向上也是各向均衡的、而且每个人对于研究区内部提供的商品、服务和产品(goods、services、products)有着相同偏好;同时假设人口增速是恒定的、人类种族或文化族群也是均一的;并且人的决策和选择行为都是基于最大效用的假设("理性人")。特别是决策过程中掺杂着人的决策和选择行为,因而很多时候我们观察到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决策行为并不能够与经典的理论演绎的结果一致,极端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这种假设与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Brian Berry在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做了一些关于人的空间行为的非常建设性和理论性的工作。但是真正的对空间市场和消费行为的详细分析则是由

Iowa大学以Harold McCarty教授为首的研究人员首先完成,包括McCarty教授的学生Golledge以及Golledge的早期合作者等一班Iowa大学地理系的精英,包括William A.V. Clark、Gerard Rushton、Douglas M. Amedeo等。他们后来都成为美国地理学界的显赫人物。

美国IOWA州是美国中部靠近五大湖区的一个农业州,城市占比很小,城市周边地区都是农田,非常符合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假设。Golledge等人搜集整理了Iowa州的农业和非农户超过12个月的消费和支出的详细记录,并对观测和记录的消费行为格局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试验。研究清楚地表明农户和非农户实际的消费行为跟当时的区位论严格推导出的消费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诸如去便利店购物、去教堂礼拜和去加油站加油等少数个人行为,可以用最小耗费原则来解释。其它一些消费行为,如衣服购买、大小家电采购、农产品采购、汽车消费等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很大差异,消费行为并不一定符合就近购买原则。如果深入地研究这些不同类型的行为,就会出现经验现实和理论方法之间的不匹配。分析原因,很明显就是模型方法本身已经做了很大的简化,并且加入了约束条件,同时在经济和空间行为上进行了假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面对人的行为参与空间决策过程本身?最开始是区域科学家Walter Isard和地理学家Michael Dacey合作利用博弈论(Game theory)进行研究(Isard and Dacy,1962)、Peter Gould(1963)继续这种博弈论研究。但是很快,研究人员开始注重消化吸收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Wolpert,1964)用于空间决策研究,特别是应用著名科学家Hilbert Simon在1947年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和,1957年他的另一本专著《人的模型》出版,这些都为空间决策与行为选择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Wolpert (1964)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现实世界中,非优化行为要比优化行为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应用更为广泛。

(2)心理学的诺贝尔奖

201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学者,一位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Kahneman,一位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Vemon Smith。作为从来没有上过一堂经济学课程的心理学教授,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多人会人感到意外。

Kahneman等的研究实际上受到Herbert Simon“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论和“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的影响。1947年,著名科学家Herbert Simon(中文名:司马赫)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论,打破了经典决策理论中“理性人”的假设,研究考虑到心理因素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人在决策过程中只具有有限的理性。Simon认为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个人难以在决策过程中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以作出最优的抉择。在现实社会里,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经验,即采取经验法(亦称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Herbert A. Simon教授是一位伟大的多栖科学家,他一生获得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领域的三个最高奖,分别是1975年美

国计算机学会的图灵奖,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93年的美国心理学会的终生成就奖,并于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20世纪70年代,Kahneman和Tversky在Simon“有限理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关于人的决策如何系统地偏离于理性的研究己成为有限理性研究的核心,他们研究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时常常是非理性的,而且人们作出决策的偏差(biases)是有规律性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进行了大量“启发式方法与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es)的研究。这种方法实际上为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于不确定性决策,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是Von Neuman和Morgenstern于1944提出的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 EU)理论。EU理论认为,决策者一般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期望效用值可以用备择方案的结果发生的概率与该备择方案的效用值的函数来表示。但是,Kahneman和Tversky在心理学实验中观察到,人们的实际行为系统地偏离于期望效用理论的预测,以及偏离基于该理论的一些公理,从而向占统治地位的期望效用理论提出挑战。在方法论上,Kahneman等的研究指出了经典的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EU)理论所存在的问题,1979年提出了不确定性决策环境下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以更好地解释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

例如在经济分析中,他们通过试验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这种理论也帮助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舍近求远”现象,如人们为何图省几美元,宁愿开车跑大老远去买便宜货,而不愿就近购买较贵的商品,从而节省包括汽油费在内同样价值的金钱。

这类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遍及许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等。

(3) 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际上,在2009年Golledge去世以后,他的朋友在期刊上给他撰写纪念文章时,都提到了Golledge等在行为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可以与2002年Kahneman 以心理学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相提并论。如果地理学也颁发诺贝尔奖的话,Golledge等的行为地理学成果当之无愧应当获奖,因为这个成果是真正对地理学发展有所创见,2002年Kahneman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成果也证明了Golledge 等在1960年代的研究的前瞻性和独创性。在1960年代末,地理学的行为研究在IOWA的行为地理学派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Golledge, Brown, and Williamson 1972)。Golledge、Ruston等也年少得志,学术道路也走得格外平坦,成为美国地理学界特别是空间分析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决策行为涉及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本身就很复杂,并且决策本身多种多样,有个人决策、也包括家庭以及小的团体如何决策,同时还包括机构和公司的群体决策。在基本理论架构确立以后,Golledge等还是发展出了不少实用的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增强研究的实证性和规范性(Positive and Normative)。行为地理学研究着重点是空间过程和行为的动力机制,而不只是静态的空间决策;在空间决策数据选择上,多采用一手的调查数据,而不似常规地理学研究大量使用统计数据等二手数据。

具体来说,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Golledge, 2008):

(1)Emphasize process rather than form. 强调过程更重于形态。(2)Emphasize individual disaggregate behavior rather than the aggregate data required by most normative theory and models. 强调个人的独立行为,更甚于通过规范的理论和模型进行汇总的数据。(3)Base their empirical studies on primary rather than secondary (aggregated) data banks such as the census. (聚合)数据。(4)Introduce a variety of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and various types of surveys (mail, phone, personal interview). 引入大量数据收集技术,如问卷调查和(邮件、电话、个人面试)等各类调查。(5)Require different analytical procedures not based on the normal curve and parametric data (such as scaling, non-metric analysis).需要不同于正态曲线和参数数据(如尺度分析、非度量分析)等方法的新的分析方法。(6)Bring in, and spatialize, new theories from psychology, marketing,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Golledge and Stimson 1997).需要引进来自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新理论,并进行空间化(Golledge and Stimson 1997)。

行为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也比较广,其核心是研究空间决策和选择行为,具体研究包括景观的位置和行为影响、研究在环境灾害发生时人的空间行为、研究人的空间行为的连续性、研究难以没有先验知识的就业模式等。

四、Golledge的空间认知研究

本部分我们简要介绍Golledge的空间认知研究。空间认知研究,也是Golledge开辟的第二个研究方向,可看作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深化。空间认知研究实际上是基于量化分析方法进行行为地理学研究。Golledge毫无疑问是行为地理学的先驱,当行为地理学在1970年代被分为人本主义(humanistic approach)和分析主义(analytical approach)时,Golledge变为后一派的主将,他认为行为地理学研究应该基于量化分析方法,要求对实验和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和强调。

1970年代后期,特别是转到UCSB任教授以后,Reginald Golledge才真正开始了与心理学家在空间认知领域的合作。据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UCSB 校内的一家啤酒屋巧遇心理学教授Lawrence J. Hubert,两个一见如故,开始进行合作,研究空间认知。在UCSB,他先是和Lawrence J. Hubert(现UIUC心理系讲座教授),后来又和James Pellegrino(现UIC心理学教授)一起合作发表了大量空间认知的研究论文。这种交叉研究实际上在地理学领域是非常少见的,Reginald Golledge得天时、地利、人和,终于成就了他在空间认知领域开了一朵奇葩。天时是在那个年代David Simonette决意要在UCSB建立一个全新的地理系,地利则是在UCSB遇到了几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人和则是Golledge的前妻是学教育心理学的,当他还在新西兰教书的时候,他初步了解了皮亚特(Piaget)等著名心理学家的工作。

这部分的研究工作无法在深度上和难度上对于地理背景的研究生都有很大的挑战,从事空间认知的研究不但需要过人的天分,还需要扎实的多学科研究背景,综合性非常强。可能只有不世出的天才人物才能做出惊人的成就,或许Golledge就是那样的天才。我的个人能力也无法详细勾勒出Golledge在空间认知领域的研究,我列出了Golledge几本著作:

【1】 Golledge, R. G., & Stimson, R. J. (1997). Spatial Behavior: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ISBN 1-57230-050-7 / ISBN 1-57230-049-3

【2】Golledge, R. G. (Ed.). (1999). Wayfinding Behavior: Cognitive Mapping and Other

Spatial Process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 Amedeo, D., Golledge, R. G., & Stimson, R. J. (2009).

Person-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Investigating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in Spaces and Environment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ISBN 1-59385-870-1 / ISBN 1-59385-871-X

五、Golledge的个人引导系统(PGS)的研究

Reginald Golledge教授在学术上开辟的第三个研究领域则是服务于视觉残障人士的个人引导系统(Personal Guidance System,PGS)的研制,这也是他在业界最为传奇的。1984年,时任UCSB地理系系主任的Reginald Golledge 教授因患眼疾,不久即双目失明,当时他才47岁,正是学术盛年,现实却非常残酷。他短暂地消沉以后,希望能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在UCSB心理学教授Roberta Klatzky等的帮助下,他很快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残疾人地理学(Disabilities Geography),与UCSB的Jack Loomis 和Roberta Klatzky等心理学家等合作开发PG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3863048.html,/pgs/main.htm)。

1993年就研制出原型的个人引导系统PGS原型,背设备者即为Golledge教授,

详细请见这个项目的网站。

PGS结合了空间认知、地理信息科学,集空间环境感知、空间行为处理和设备执行控制为一体,将地理学和空间认知应用于残疾人事业,为视力受损等有生理局限的人提供引导服务。这个项目的成功,导致了类似的努力在世界各地推出。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Google已经开发了集成LIDAR、GIS、GPS的无人驾驶汽车,Google这种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实际地理场景数据和空间认知的支撑,我个人认为地理学家实际上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因为单纯的机器人研究无法解决实景空间数据的实时处理问题。Golledge等人在1990年代完成的有关PGS研究非常难得,感兴趣者可以参考该项目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3863048.html,/pgs/main.htm。该网站有图片、视频等介绍资料。

六、Golledge的女弟子——Mei-Po Kwan

Mei-Po Kwan(1963?--)

实际上,Golledge教授培养了不少博士,但是跟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得最好,继承了其行为地理学衣钵的,我个人认为最为中国学人所知的还是华人学者、女教授Mei-Po Kwan。Kwan教授中文名为关美宝,香港人,1985年毕业于本科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1989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地理系博士学位,导师就是Golledge教授。Mei-Po Kwan1994博士毕业后,先后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地理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社会与行为科学杰出教授,2012-2013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客座教授,2013年8月起将任美国伊利诺州大学香槟分校(UIUC)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并担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Annals of AAG)主编。详细请见其个人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3863048.html,/。

如果说Golledge教授的很多研究是奠基性的理论贡献,那么Mei-Po Kwan 教授的很多研究将理论方法与众多研究领域进行结合,大大扩展了研究的广度,让众多学科领域感受到空间分析的魅力。Mei-Po Kwan教授是以研究人的交通行为以及研究人的日常行为特征而名声大噪的,并以其在人类活动交互式可视化方法和基于网络的拓扑数据模型的研究成就获得2005年获得UCGIS研究奖。

Mei-Po Kwan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创新的GIS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中的卫生、社会、交通、经济和环境问题,其研究领域包括GIScience、健康地理、城市地理、交通、社会与行为地理,强调GIS方法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尤其关注人类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的变化对个体日常生活经历的影响。她将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理论与思想与GIS

技术进行结合,在人类活动模式的三维地理可视化与地理计算方法及应用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在美国GIS界有较大的影响。

她的研究往往依赖于经典的行为地理研究所强调的通过活动日志调查和人物访谈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在数据采集上试图捕捉/反映个人的行为和体验,很少使用汇总数据或传统的以行政单位为准的普查数据。在研究尺度上,其研究兼具宏观性和微观性,微观如以街道、单个建筑物甚至建筑物内的房间为研究场景进行个体行为的研究,如人的室内活动行为研究,宏观如进行社区或城市尺度上

的群体行为的格局研究,如城市交通流等的研究。根据其个人主页的介绍,其研究方向包括:

健康和福祉地理学(geographies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可达性的时间地理分析(time-geographic analysis of accessibility)

城市通勤和可持续交通(urban travel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因特网和移动通信对人的行为-交通格局的影响;

城市环境中人和自然灾害的紧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to human and natural disasters in urban areas)

犯罪和药物滥用地理学(geographies of crime and drug use/abuse)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综合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GIS技术,GIS显示技术方面主要采用3D地理可视化;定量方法则包括地理计算、空间数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和多层次模型等;定性方法包括定性GIS、计算机辅助定性数据分析、口述历史、叙事分析、可视化叙事等多种方法。这些研究方法有很高的独创性。

她的地理学理论素养也是广为受人称道的,除了计量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研究背景以外,其在女性主义地理学(Feminist Geography)和批判地理学(Critical geography)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注重不同族群(例如性别,种族和宗教)的个体差异和关注社会和政策问题,为解决复杂的人群的族群(性别、种族和宗教地理学)分异以及其它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一、精神分析学派 对弗洛伊德大家都比较了解,他的学问很深,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很多心理活动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小提示: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我这里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川灾区我做过一些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那么在这个地震的废墟里面你呆的时间很长的人,比如说48小时或者72小时才被救出来以后。那么他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没有及时的得到心理援助的话,未来如果有机会他进到大城市,到了48层的这种电梯、那个高楼大厦去工作,他是不敢坐电梯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这个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他未来会有很多障碍。就是人的现在的状态会受到过去的影响,因为你曾经在密闭的空间呆的时间太长,所以你就很害怕去面对这种密闭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负性的心理能量”,一定要去释放,一定要去表达。所以我们讲碰到这样的人,就要用多鼓励他参加活动,多跟人交流。那么如果真正要帮他改变的话,就要看到他这个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它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压力,容易碰到压力,就是因为他有不好的习惯。(小提示:人们常常遇到压力是由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所导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容易拖延,是吧,很容易形成很多坏毛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他容易使得生活很乱,所以容易有压力。那么

大家就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么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就是说这个跟我们这个干部的社会管理也有关系,是理解人性。

案例:从前有位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他非常喜欢在这安静的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来到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想将小孩赶走,可他知道越赶他们,他们会玩得越开心。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小孩说:“孩子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我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真的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那么这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小实验,在这个过程当中老人家就觉得人的行为是不好控制的,是吧,不好控制的,就像我们现在做管理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的行为是不好控制。但是,他可以,他所能控制的就是控制他自己口袋里的钱,他的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把他口袋里的钱和这个人的行为挂起钩来,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的行为,这里面就是行为主义就强调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行为的背后受到哪些东西的一些影响,那么形成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那么人本主义强调的人是有他的动力的,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哪,关注人的感受。它强调的是有两种倾向性,第一种倾向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去贡献自己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但是他同时还会受到一种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内容摘要: 近年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各高校大学生自杀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为什么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在这问题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原因解决 一、现状概述 年来,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依据35名大学生自杀案例的调查,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自杀的诱因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自杀的途径和措施。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仍然处于青春期的完成过程,身心发育不协调和不稳定;二他们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是在呵护中长大的,是一群依然没有断乳的大孩子,认知、情绪和行为发展处于成型过程,对事、对人的态度、认识比较偏激,隐含冲动性;三他们是一群对社会充满理想和憧憬,理想与现实在他们思想中剧烈激荡的群体;四他们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以批判眼光审视现实的青年群体。 大学阶段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生活事件频发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而自己又缺乏能力解决问题的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或个体内部归因不良引起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生活事件。有的是已被意识到的,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有的是尚处于潜伏阶段,如专业学习与兴趣、就业、恋爱与异性关系等等。生活事件,就对个体的影响来说,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但是,无论哪类性质的生活事件,都要求大学生去适应,付出努力面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以便应付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这种应付,就是“适应”。 适应,意味着个体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包括对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的评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说:“真麻烦!”体验到麻烦,就说明压力已成为现实。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可因不同的身体状况或心境承受能力而不同。这说明,所谓心理压力并不单纯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更多的成分是个体的主观体验。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在面对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我的分析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社会。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使得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都大大的加重了我们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很多人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感。于是,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智慧 【摘要】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各民族宗教神话的广泛研究,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提出来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作为其理论精髓的集体无意识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人格层次结构学说、性格的类型、人格探索的方法等人格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转移现象和应对策略加以梳理,并浅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荣格、意识与无意识、性格类型、转移 ——————————————————————————————————- 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其无意识理论,采纳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思想结构,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 人格的结构和内容 一、意识——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它源于无意识领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从无意识领域和外部世界中汲取内容,当这些内容与自我发生联系时即成为意识。其本质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事物分离成对立的双方完全是由于意识的区分作用,只有意识才能认识到适当的东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意识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1.外部功能(即心理活动机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 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 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 直觉: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 2.内部功能:记忆功能、意识功能的主观因素、情绪 二、个体无意识(又称下意识)——被压抑或遗忘的个体知觉和经验 情结是个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心灵将经验重建为内在客体后的产物。荣格认为,情结以类似本能的方式运作。说“类似本能”是因为它们对特定的情境或人物会产生立即的、直接的、特指性的反应。然而与本能不同的是,它们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更大程度上是创伤、家庭互动模式、文化制约等经验的产物,这些经验再综合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性要素才产生了情结。情结对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但是,对于意识自我来讲,那些苦恼的情感经验、精神创伤等个人生活经历又都可以成为加深个人见识,增强自我的适应,使人格更充实的有利条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原型要素就是透过情结的经验被体验的。 受地域、民族、经验的不同影响,每个人能够意识到的内容和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个体无意识具有相对性,它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同个人无意识的偶然事件可能易于被召唤到觉醒的意识中来比,组成个体无意识的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介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介 1、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研究方法:内省法 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其他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评价:构造心理学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分析,严重脱离实际。 2、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意识的作用于功能,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评价:机能主义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其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研究方法:实验法 主要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观察的行为,遵循S-R的公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应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行为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 评价: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有利于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 4、格式塔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研究方法:实验法 主要观点:该学派主张心理学的整体性,著名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学是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评价: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他们强调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 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且他们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等 主要观点:理论来源于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无意识会表现在人的 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 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这些都是错误的。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学 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其他因素对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6、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重视人格,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各种需要的实现,以建立完善的自我, 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但其理论 体系仍不完备,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也有待商讨。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西蒙等 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主要观点:认为人脑中进行着积极地对所接受的信息认知加工的过程。他们将人与计 算机进行类比,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评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科学家相信,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 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在新世纪,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

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原型意象 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象征的物质成分使意识处于激活状态,意识受到象征的激活,而把兴趣指向象征,并力求去理解它。这就是说,象征除了“能量转换者”的动力学作用之外,也是“意识塑造者”。它迫使心理去同化象征中所包含着的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内容。同时,由于原型及原型意象总是具有其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因而一旦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际的临床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以及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治愈功能与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意象、象征与想象,也就成为荣格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特色。 荣格曾根据自己的分析与体验,以及自己的临床观察与验证提出了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儿童,阴影和自性等诸多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行为。 1、阿尼玛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

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

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心理学:奈瑟 附:冯特的简介 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 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

学业成绩也特别差。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但是冯特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现平平。 大学时期 1851年,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医学课程。1852年,转学到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专业。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冯特学习非常努力。有一次为了研究食盐对身体的影响,他连续几天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直到身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出现。基于这次研究,185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谈尿液中的氯化钠》。 1855年,冯特参加巴登大公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各科考试里都名列前茅。这一年,他还在海德堡一家医院当了几个月的实习医生。

心理学论文浅谈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浅谈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身为当代大学生,无论你是在所谓的名校上学,还是在一般的高校就读;无论你的家境多么富有,还是多么困难;无论你学业多么优秀,还是被挂过多少门课;无论你多么的漂亮帅气,还是长相如何的平凡;无论你是多么的一帆风顺,还是多么的坎坷波折;无论你是爱情的幸运鸟,还是经受过多大的爱情考验等,只要你生活在大学校园(其实,即使在校园之外也一样),就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情绪困扰。 如何让自己开心地生活,愉快地学习,恐怕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追求的境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共同探讨这个核心的话题——情绪管理。 在心理学上,情绪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情绪的构成包括以下三种层面: (1)、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 (2)、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人在情绪反应时,常会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是浑身发抖,害羞时满脸通红,紧张时心跳加快。 (3)、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如,悲伤时痛哭流涕,激动时手舞足蹈。伴随情绪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情绪的外部行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观察别人的情绪的主要途径就是从表情得到的。 综上所述,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而情绪管理是将这些感受、反应、评估和特定行为挖掘并驾驭的一种手段。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绩效水平。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 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 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依靠被试自我观察) 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 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 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 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是20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发 展状况分析 姓名:张咏梅 学号: 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11级税务一班 电话: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学生们。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悠悠的“象牙塔”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困惑。而现如今,也许是因为中国式教育的影响,也许是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不能承受一定的挫折和太大的压力。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大学时代的我们,经历了高中阶段激烈的高考竞争,经历了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也许我们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形成心理障碍。 同时,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其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 譬如学习方面,刚刚踏入大学时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迷茫:以前读书是为了考大学,现在大学考上了,我又该做什么呢? 于是很多同学开始放松、放任甚至放纵。然而生活还在继续,很多人却发现没有了目标,心是漂的,人是散的;你会听到毕业生这样叹息:大学几年,真不知自己干了些什么,多好的青春竟这样白白浪费!、 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转变导致了心理的转变。大学生不愿再像中学生那样学习,但对大学的学习又十分生疏,极不适应。适合学生胃口的非学习目标占据了大量时间空间,这使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思学业,出现学习目标的迷失。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不清楚大学4 年究竟该干什么,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天该干些什么。而经历了大一的目标失落,大学生们普遍焦虑不安,大二时期认真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有些学生能够分析自己的得失与经验教训,经过对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进入大三基本完成了目标重建,主要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明确和专业目标的确立。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实际上,荣格曾把阿尼玛描述为一种灵魂形象,往往在男人的心情、反应、冲动以及任何自发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某种既定的作用,男人总是倾向于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1、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女性内在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女人的阿尼姆斯出现在梦中的时候,最初往往表现以某种大力士或运动员的形象,然后会出现计划、行动以及独立自主的形象,接着会有类似“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校园环境下青少年脏话现象的心理机制解析及对策研究

校园环境下青少年脏话现象的心理机制解 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脏话来源于生活,扎根本能,它借助于口语流传,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脏话建立在贬低、侮辱、打击他人的基础之上。中学生受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开始遁入脏话的洪流之中,而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本人希望通过对校园环境下青少年脏话现象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提出应对中学生脏话现象的对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脏话心理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06-0-01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听到或看到脏话,街头巷尾、学校、书籍、网络……脏话生命力之强,流传之广泛,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更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而学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行为和人格形成的摇篮,青少年时期的文明礼仪教育则尤为重要。然而,作为教师的我,却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在校园中流传,当我每每听到这些

污言秽语出自少年儿童之口时,不适和震惊总是会冲击着我的内心,于是,我做了在学校环境下青少年脏话现象的研究,力图从心理层面解析这些学生说脏话的原因,进而寻找相关对策,希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校园的脏话现象。 一、青少年脏话现象的心理机制 1.病理性脏话现象 案例一:带班不久,我就发现班上的A同学像中了邪似的,常常会大声说脏话,甚至会无端的用脏话骂人,更奇怪的是,该生在骂人的同时还伴着奇怪的微笑,一点都不像是愤怒的样子。为此,我训斥了他几次,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依然如故。 分析: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是一种病理性的秽语抽动症。如果孩子无缘无故满口粗话、脏话,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且屡劝不改。这时候很可能就是病理的原因,即是抽动- 秽语综合征在作祟。在医学上,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进行性、多发性抽动障碍。主要以儿童的面部、手足以及身体不由自主地抽动,同时伴有喉头肌肉抽动异常发声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 2.情绪性表达型脏话现象 研究表明,病理性原因导致青少年说脏话并不多见,青少年说脏话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根据青少年说脏话的情境以及对脏话含义的理解与否,可以把这种情绪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 (1)整体性。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3、完形的特征 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 (1)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 (2)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 4、完形的两大原则 (1)简化。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那些能够给人最愉快的感觉的完形,就是那些采取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形式的完形。简化的实质是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把最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而整个整体的简化是由表现力的需要决定的。如剪影艺术、绘画中的素描,要求最大限度地简化形式,简化到突出形象的最突出特征。简化的特征是表现“力的样式”。 (2)张力。张力就是力处于最有表现性时的一种样式。张力体现在运动状态中,是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一刹那的状态,最具有表现性和运动性。所以,简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的基础在于张力,简化本身就是一种张力的样式。 5、完形审美心理学派的理论核心——表现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完形的目的是表现。表现就是人们通过知觉的方式获得某种经验,这种表现得以实现,是因为人与客观事物具有“同形同构”关系。即审美欣赏的目的,是借助审美对象与人的同形同构关系使自己的情感愿望得以表现。他们认为,表现是人的知觉样式固有的特征。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不是因为舞蹈中对孔雀的形态、动态的表演,使人联想美丽的孔雀而感到美,而是因为表演中体现的孔雀的“力的样式”传达给人脑皮层,受“同形同构”的影响产生快乐的知觉共鸣。再如柳树被动下垂的样子会引起人的悲哀情感,也是由于柳树的样子与人的“悲哀情感的力”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所以柳树这一形象可以表现人的悲哀情感。总而言之,外在世界的力与人的内在的力具有同形同构性,同形同构引起的共鸣产生人的美感。 6、对“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简要分析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形的整体性、力的表现性和运动性等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但它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另一方面忽视了社会实践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只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解释事物和情感的力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对人的心理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具有片面性。 (五)心理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分析学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是本世纪初发端于奥地利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并不是一个美学家,但是他所创立的心理学对西方美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与美学关系最大的是“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学医生。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病人精神失常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冲动得不到满足,某种愿望得不到实现,受到压抑,形成创伤造成的。这种创伤逐渐沉积到意识深处,形成无意识而潜伏着,一旦受到激发就爆发出来导致精神病。据此他建立了一整套“无意识”的心理理论。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在他生活的前期和后期略有区别。前期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学七大流派 (1)

心理学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 (3)观点: 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 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 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 的传播和发展; 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 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 (3)观点: 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 流的概念;

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 限; 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3)观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 决定的。 (4)评价: 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 心理学的应用; 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高中生分别仅占10.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校现状来看,高二(12级)在高一入学时人数为870人,现在为660人,高一(13级)入学时人数为1140人,现在为1000人。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起,也不是因为违纪被学校劝退或开除,而是因为他们从内心“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即产生厌学心理。从我们在校学生来看,各班仍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产生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这些都是典型的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 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呢? 第二,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

最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一、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适合大学环境。进入大学后,发现了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作为优秀学生的优势在高中消失了。巨大的心理差距使一些学生无法适应。从思想上讲,大学生往往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经常被灌输一种片面的观念,即如果他们进入大学,一切都会好的。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觉得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仍然很大,竞争更加激烈,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就业的压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得许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在生活中,大学生必须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如何与同学和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中,学习方法的改变也困扰着一些大学生。他们习惯于教师在高中的教学方式,但他们不习惯于教师在大学的教学方式。结果,他们的学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有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2.无法承受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中生中尤其明显,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高中毕业之前或之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就出现了。然而,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能否就业更加敏感,心理问题也比城市学生多。 3.爱情和性心理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恋、爱情挫折、爱情和

学业关系问题、情感崩溃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更加重视性,在生理发展、性别关系、爱情等方面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冲动而放弃学业,或因为早婚早恋,或因为婚前怀孕而痛苦,或因为触犯刑法而走上犯罪道路,留下终身遗憾。 4.被自我定位的出现所迷惑,大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开始积极思考人生,不断反思自我,探索自我,体验内在自我评价与认知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思考什么是学习,将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会让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很大。没有及时的指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功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正常、积极情绪、适度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功有很大关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社会,在工作中显示智力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德、智、体、艺、劳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的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能使大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高三学生告别了他们的高中生活,进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大学生必须从依靠父母转向依靠自己。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