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12 社会学概论本科

512 社会学概论本科

512   社会学概论本科
512   社会学概论本科

社会学概论本科第1次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填空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学就是这样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

社会互动

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正确答案:1). 社会互动满分:2 得分:2

2. 身份或地位有两种主要类型:自致地位和

先赋地位

正确答案:1). 先赋地位满分:2 得分:2

3. 社会学中,有一种引人瞩目的视角,更加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这被称为

互动论

视角。

正确答案:1). 互动论满分:2 得分:2

4.

试验

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1). 试验满分:2 得分:2

5.

社会

是指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正确答案:1). 社会满分:2 得分:2

6.

互动论

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交往,他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正确答案:1). 互动论满分:2 得分:2

7.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帕森斯

正确答案:1). 帕森斯满分:2 得分:2

8. 宏观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布劳

正确答案:1). 布劳满分:2 得分:2

9.

孔德

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

正确答案:1). 孔德满分:2 得分:2

10.

观察

方能通过参与某一环节而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有助于社会学家身临其境理解被试者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互动方式。

正确答案:1). 观察满分:2 得分:2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学可以为个人就业或者更好就业做准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2. 卡尔·马克思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与孔德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对立,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个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4. 埃米尔·涂尔干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它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之间的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5. 功能主义比较适合研究稳定的、大规模的社会,通常将社会变迁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预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6. 冲突论强调人们会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发生永恒的斗争,这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马克思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8. 系统论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整体发生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它代表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另一种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0.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学就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A. 社会关系

B. 社会行为

C. 社会交往

D. 社会互动

正确答案:AB 满分:3 得分:3

2. ()是社会学地位不高的外部因素。

A. 社会学应用的不充分发展

B. 社会学的比较解释力不足

C. 权力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压制

D. 社会学的中立价值不足

正确答案:C 满分:3 得分:3

3. 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包括()。

A. 政策咨询

B.

社会预测

C. 社会监控与描述

D. 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得分:3

4. ()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A. 赫伯特·斯宾塞

B. 马克思·韦伯

C. 卡尔·马克思

D. 埃米尔·涂尔干

正确答案:BCD 满分:3 得分:3

5. 在理解社会如何运转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理论有()。

A. 功能论

B. 进化论

C. 冲突论

D. 互动论

正确答案:ACD 满分:3 得分:3

四、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45 分。)

1. 论述社会研究的科学程序有哪些阶段。

1、仔细地陈述要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4、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5、解释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

6、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2. 扬扬妈带着6岁的扬扬到游乐场玩。当时,游乐场里还有另外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玩,那孩子是个“小霸王”。每当扬扬看到想玩的玩具,“小霸王”就一定会放下他自己手头的过来跟扬扬抢……扬扬抢不过“小霸王”,只好向妈妈求助。扬扬妈就过去和对方的母亲商量,希望她能够管管自己的孩子。谁知对方爱理不理地说:“小孩的事情小孩自己解决,大人掺和什么?”扬扬妈哑口无言,只好引导扬扬自己去跟“小霸王”商量,看看能不能轮流玩。结果那“小霸王”根本不吃这一套,最后两个孩子打了一架,结果自然是扬扬吃了点亏,扬扬妈心里也很不痛快,就干脆拉着儿子要走,岂料扬扬更生气,还咬了妈妈一口……根据此案例分析哪些外在因素会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家庭。

2、学校。

3、同辈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媒价。

满分:25 得分:20 评价:

总体评价:

社会学概论本科第2次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填空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化的特点有: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终身持续性和

双向互动性

正确答案:1). 双向互动性满分:2 得分:2

2. 文化的功能具体包括文化整合、文化区分、文化导向和

文化负功能

正确答案:1). 文化负功能满分:2 得分:2

3.

指导性变迁

指的是个人和群体主动的、有目的地介入另一个民族的技术、社会和思想的习俗。

正确答案:1). 指导性变迁满分:2 得分:2

4.

文化涵化

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概念、新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现象。

正确答案:1). 文化涵化满分:2 得分:2

5. 美国电影中有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片《末代皇帝》和《花木兰》等是典型的

文化传播

这一种文化变迁的方式。

正确答案:1). 文化传播满分:2 得分:2

6.

文化遗失

是在有或没有替代的情况下,放弃了一些文明特质。

正确答案:1). 文化遗失满分:2 得分:2

7.

先赋地位

是指一个人通过世袭得到其于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从出生起就被赋予的无法改变的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1). 先赋地位满分:2 得分:2

8.

首要地位

即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

正确答案:1). 首要地位满分:2 得分:2

9. 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

角色期待

正确答案:1). 角色期待满分:2 得分:2

10.

角色冲突

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正确答案:1). 角色冲突满分:2 得分:2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由于内部文化观念带来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内化性变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2. 文化变迁的方式包括贸易、旅行、战争、文化传播和政权变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贸易是一种直接的进行文化变迁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4. 坚持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5. 多元文化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整个世界的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原有的价值体系被肢解,呈现大融合的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自致地位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成就努力争取回来的社会地位,或者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行使知识、能力、技巧、耐力等所取得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角色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8. 角色紧张的程度取决于角色冲突和个人适应能力及正确处理角色关系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9. 角色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角色冲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0. 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差异,社会群体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1. 目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认同社会构成的“三要素”论,包括()。

A. 自然环境

B. 人口

C. 文化

D. 地域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得分:3

2. 广义的文化指作为群体的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状态的一切()。

A.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B.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

正确答案:BD 满分:3 得分:3

3. 微观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布劳

B. 米德

C. 舒茨

正确答案:BCD 满分:3 得分:3

4. 社会调控手段主要包括()。

A. 政权

B. 法律

C. 舆论

D. 宗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5. 文化的构成包括()。

A. 符号

B. 价值观

C. 社会规范

D. 物质文化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四、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45 分。)

1. 结合实际,论述多元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人际交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社会的整合度下降。

3、人们产生更多的精神焦虑。

4、社会群体的道德感趋于弱化。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2. 举例说明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交换。

2、合作。

3、冲突。

4、竞争。

5、强制。

满分:25 得分:20 评价:

总体评价:

社会学概论本科第3次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填空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当角色冲突发生时,就需要人们能及时进行

角色调整

正确答案:1). 角色调整满分:2 得分:2

2.

初级群体

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正确答案:1). 初级群体满分:2 得分:2

3. 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社会群体可分为所属群体和

正确答案:1). 参照群体满分:2 得分:2

4.

社会交往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正确答案:1). 社会交往满分:2 得分:2

5. 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

交换

、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

正确答案:1). 交换满分:2 得分:2

6. 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党政不分和

党政合一

正确答案:1). 党政合一满分:2 得分:2

7. 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资源整合、

利益协调

、目标实现。

正确答案:1). 利益协调满分:2 得分:2

8.

社区

就是居住在同一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并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正确答案:1). 社区满分:2 得分:2

9.

网民的主体意见

是虚拟社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1). 网民的主体意识满分:2 得分:0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有相同的

经济地位

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正确答案:1). 经济地位满分:2 得分:2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根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社会群体可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姻缘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2. 社会交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符号互动论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为代表,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互动是

通过符号进行的,是一种“符号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4. 集合行为具有自发性、狂热性、无组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5. 集合行为是一种常态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自发的常态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6. 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高度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组织在各国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8. 狭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政府、学校、医院、家庭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滕尼斯认为,社区(或共同体)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取向的人口组成的,彼此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团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10. 前工业社会时期,社区建筑形式和社区空间构成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1.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以下()因素经常影响群体的形成。

A. 编制

B. 个人目标

C. 共同兴趣

D. 群体的工具作用

正确答案:CD 满分:3 得分:3

2. 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社会群体可以分为()。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次级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正确答案:BC 满分:3 得分:3

3. 根据群体的组织化、正规化程度,社会群体可分为()。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次级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正确答案:AD 满分:3 得分:3

4. ()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A. 广义的组织

B. 广义的社会组织

C. 狭义的组织

D. 狭义的社会组织

正确答案:B 满分:3 得分:3

5. 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

A. 社会组织组建目的明确

B. 组织内部形成明确的分工体系

C. 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正式

D. 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交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四、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45 分。)

1. 论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及其特征。

内容:

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

特征:

1、片面强调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

2、一维的社会分层尺度。

3、动态的社会分层。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2. 结合实际,论述社会流动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中因素。

3、社会原因:

(1)价值观。

(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3)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满分:25 得分:20 评价:

社会学概论本科第4次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填空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

社会整合

、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正确答案:1). 社会整合满分:2 得分:2

2.

家庭

担负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儿童的社会化、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等重要功能,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1). 家庭满分:2 得分:2

3.

核心家庭

是指由一对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正确答案:1). 核心家庭满分:2 得分:2

4. 拟剧性互动论注重分析个体间

秩序性

的互动和际遇,主要包括:自我的呈现、互动的策略、印象管理的艺术、人际交往仪式的意义以及对于互动情境的界定和区分等。

正确答案:1). 秩序性满分:2 得分:2

5. 宗教制度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整合、

加强道德秩序

、社会控制功能和预言功能。

正确答案:1). 加强道德秩序满分:2 得分:2

6.

社会问题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社会失调或冲突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妨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关注,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或消除。

正确答案:1). 社会问题满分:2 得分:2

7.

标签论

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

正确答案:1). 标签论满分:2 得分:2

8.

综合要素论

认为,社会问题现象具备几个方面的要素或条件:客观而非主观臆断的现象,表现为社会某些方面的失调,并影响到社会机能和社会生活,其表现和影响相当普遍,引起社会关注,需要并且只能依靠社会力量解决。

正确答案:1). 综合要素论满分:2 得分:2

9.

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即指低收入者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相对于全社会而言表现的贫困状态。

正确答案:1). 相对贫困满分:2 得分:2

10. 影响人口变化的要素包括:医疗水平与条件、经济水平、

政策因素

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正确答案:1). 政策因素满分:2 得分:2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基本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2. 广义的家庭就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按家庭中的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分类,可将家庭分为夫妻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4. 国家的最高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在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而且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5. 早期功能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反对激烈的社会变迁,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社会病理学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是健康的,而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心理上与社会活动中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则是不健康的、病态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价值冲突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8. 周克华多出持枪抢劫杀人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失范。

A. 错误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0. 某人准备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期间有一段时间在休息,这个人属于结构性失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1. 按照功能差异或社区主要活动的特点来划分,社区可以分为()。

A.

自然社区

B. 行政型社区

C. 人为规定的社区

D. 文化型社区

正确答案:BD 满分:3 得分:3

2. 虚拟社区不同于传统社区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

A. 虚拟性

B. 兴趣导向明显

C. 非地域性

D. 开放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3. 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

A. 文化体系

B. 宗教体系

C. 规范体系

D. 社会机构与设施

正确答案:CD 满分:3 得分:3

4. 社会问题具有()等特征。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复杂性

D. 持久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5. 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社会失范是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

B. 社会问题是造成社会失范的重要原因

C. 社会规范的发展与完善是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

D. 社会问题解决了,社会失范也就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AC 满分:3 得分:3

四、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45 分。)

1. 论述社会制度的层次及特征。

层次:

1、总体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制度;

3、具体的行为准则。

特征:

1、普遍性;

2、相对稳定性;

3、复合性;

4、集体约束性。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2.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贫困的原因和治理贫困的思路。

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

2、收入分配不公;

3、社会保障缺失;

4、家庭规模过大。

治理思路:

1、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对待贫困的态度和治理贫困的观念;

2、科学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合理促进人口分布;

3、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再分配。

满分:25 得分:22 评价:

总体评价:

社会学概论本科第4次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填空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

社会整合

、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正确答案:1). 社会整合满分:2 得分:2

2.

家庭

担负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儿童的社会化、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等重要功能,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1). 家庭满分:2 得分:2

3.

核心家庭

是指由一对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正确答案:1). 核心家庭满分:2 得分:2

4. 拟剧性互动论注重分析个体间

秩序性

的互动和际遇,主要包括:自我的呈现、互动的策略、印象管理的艺术、人际交往仪式的意义以及对于互动情境的界定和区分等。

正确答案:1). 秩序性满分:2 得分:2

5. 宗教制度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整合、

加强道德秩序

、社会控制功能和预言功能。

正确答案:1). 加强道德秩序满分:2 得分:2

6.

社会问题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社会失调或冲突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妨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关注,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或消除。

正确答案:1). 社会问题满分:2 得分:2

7.

标签论

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

正确答案:1). 标签论满分:2 得分:2

8.

综合要素论

认为,社会问题现象具备几个方面的要素或条件:客观而非主观臆断的现象,表现为社会某些方面的失调,并影响到社会机能和社会生活,其表现和影响相当普遍,引起社会关注,需要并且只能依靠社会力量解决。

正确答案:1). 综合要素论满分:2 得分:2

9.

相对贫困

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即指低收入者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相对于全社会而言表现的贫困状态。

正确答案:1). 相对贫困满分:2 得分:2

10. 影响人口变化的要素包括:医疗水平与条件、经济水平、

政策因素

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正确答案:1). 政策因素满分:2 得分:2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基本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2. 广义的家庭就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3. 按家庭中的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分类,可将家庭分为夫妻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

A. 错误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4. 国家的最高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在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而且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5. 早期功能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反对激烈的社会变迁,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社会病理学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是健康的,而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心理上与社会活动中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则是不健康的、病态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7. 价值冲突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8. 周克华多出持枪抢劫杀人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失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9.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0. 某人准备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期间有一段时间在休息,这个人属于结构性失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1. 按照功能差异或社区主要活动的特点来划分,社区可以分为()。

A.

自然社区

B. 行政型社区

C. 人为规定的社区

D. 文化型社区

正确答案:BD 满分:3 得分:3

2. 虚拟社区不同于传统社区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

B. 兴趣导向明显

C. 非地域性

D. 开放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3. 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

A. 文化体系

B. 宗教体系

C. 规范体系

D. 社会机构与设施

正确答案:CD 满分:3 得分:3

4. 社会问题具有()等特征。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复杂性

D. 持久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

5. 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社会失范是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

B. 社会问题是造成社会失范的重要原因

C. 社会规范的发展与完善是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

D. 社会问题解决了,社会失范也就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AC 满分:3 得分:3

四、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45 分。)

1. 论述社会制度的层次及特征。

层次:

1、总体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制度;

3、具体的行为准则。

特征:

1、普遍性;

2、相对稳定性;

3、复合性;

4、集体约束性。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2.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贫困的原因和治理贫困的思路。

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

2、收入分配不公;

3、社会保障缺失;

4、家庭规模过大。

治理思路:

1、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对待贫困的态度和治理贫困的观念;

2、科学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合理促进人口分布;

3、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再分配。

满分:25 得分:22 评价:

总体评价:

形考试卷_0026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每道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20世纪60年代由社会学家沃伦斯基和莱比克斯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将社会福利制度划分为()。

A. “残部型”

B. “制度型”

C. “全额型”

D. “补贴型”

正确答案:AB 满分:6 得分:6

2.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A. 自身属性

B. 劳动能力

C. 家庭经济状况

D. 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ABCD 满分:6 得分:6

3. 2000年国际劳工大会第88届年会再次修改《生育保护公约》,将最低产假标准从1952年的12周增加到了( )。

A. 13周

B. 14周

C. 15周

D. 16周

4. 1889年,( )政府颁布的《老年、残疾、死亡保险法》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同时该国也是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个国家。

A. 英国

B. 德国

C. 荷兰

D. 法国

5. 新中国的养老保险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A. 国家保险模式时期

B.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期

C. 福利国家时期

D. 社会保险时期

正确答案:AB 满分:6 得分:6

二、名词解释(共2 道试题,共20 分。请直接给出答案)

1. 社会救助

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满分:10 得分:10 评价:

2. 医疗保险

是政府主导,国家立法,依法筹资,当参保人遭遇疾病时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满分:10 得分:10 评价:

三、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50 分。请直接给出答案)

1. 社会保障中的效率衡量指标包括哪些?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在职职工总收入中社会福利收入占工资收入的比重。退休职工养老金工资替代率,该替代率越高,分配就越注重平等。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关系越密切,分配就越注重效率。

满分:25 得分:25 评价:

2. 简述农村社会保障的特征。

保障项目较少,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优抚等。保障低层次性,其筹资和支付水平不能脱离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家庭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模式。保障方式多样,包括实物保障、现金保障及服务保障等。保障具有地域性。

满分:25 得分:25 评价:

总体评价: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冲突论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是建立在上的。 A.权力关系 B.金钱关系 C.资产分配 D.性别角色 2.“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是他做的事真错,而是人们认为他错了。”持这种看法的是。 A.功能学理论 B.冲突论 C.交换论 D.标签理论 3. 是以文化使用者本身的眼光来讨论评价,而不以外人的眼光来论断其他文化。 A.文化本位主义 B.媚外主义 C.阿Q主义 D.文化相对论 4. 是指社会所订定的一套行为准则:提示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A.社会规范 B.社会价值 C.社会律法 D.社会道德 5.以台湾地区为例,闽南人的行为规范是主流文化,客家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有异于闽南人,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种。 A.低俗文化 B.次文化 C.反抗文化 D.崇他文化 6.人类学家发现某些文化项目似乎都可以在大多数的社会里找到,例如音乐、运动、婚姻等等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称这种现象为。 A.文化的整合性 B.文化的传播性 C.文化的普遍性 D.文化的大众化 7.“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A.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B. 米德(George H.Mead) C. 默顿(K.Merton) D. 库利(Charles Cooley) 8.中国人去拜访人家,习惯上要随身带点礼物,参加婚礼要送红包礼金等都是。 A.民俗 B.民德 C.民风 D.民有 9.社会学家相信影响个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理遗传 B.地理环境 C.个人的人生经历 D.社会文化 10.弗洛伊德把那些欲望产生时必须要马上获得满足的人格部分称之为。 A.本我(id) B.自我(eg) C.超我(super ego) D.社我(social self) 1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化最重要的执行者是。 A.家庭 B.学校 C.同辈团体 D.大众媒体 12.孩子们的计算机学得快,上网又快又熟,有些父母,甚或祖父母都跟儿孙讨教如何便捷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 1.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阶级斗争理论?D .政治经济学? 四、 五、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 .功能学派? 七、? 八、3. 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 C .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 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 .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B .典型调查?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 十六、十七、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 .实地研究?D .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 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 .整体性社会结构?二十二、二十三、8.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B .人口规模?C .人口结构?D .人口分布?二十五、 二十六、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 C .文化震惊?D .文化排斥?二十八、 二十九、10.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B .孙本文? C .李达? D .费孝通?三十一、 三十二、11. 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社会存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要与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在相互地影响。 由此可知,任何社会互动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然而,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而且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情景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对于二人关系,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对于三人关系,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对多人关系,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在大学中,这几种关系都非常普遍。例如我们现在的宿舍有三个人,因此,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他两个人的想法。在各种活动中,例如运动会、晚会等等这种大型群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则会更多。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社会互动可以分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性关系。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角色模式: 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占有多个地位,承担不同的角色,他就是复式角色。 2、社会分层: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由于阶级、地位、权力等不同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级别或社会等级。而职业的分工以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成了社会分层的基础。 3、社会组织结构:简称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可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4、种姓制度:般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身份)制度。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国。 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6、镜中自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象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7、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利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 8、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各要素、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及结果。包括社会结构整合、社会制度整合、社会功能整合。 9、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群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10、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1、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经常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不同的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5)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也有反功能。 4、时尚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一,时尚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2018年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ABCD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闲暇时间的增加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生产关系的变化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ABD ) A.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B.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 C.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D.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E.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3.社会变迁的形式有(ABCE ) A.社会进化 B.社会革命 C.社会改革 D.社会发展 E.社会倒退 4.“众口铄金”说明(BE ) A.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 B.“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 C.“众口铄金”说明非制度化控制的力量不如制度化控制的力量容易驾驭 D.“众口铄金”是通过舆论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内在控制 E.“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

自由是一对矛盾 5.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ACDE ) A.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 B.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弱 C.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强 D.道德相对于法律,约束力更广泛 E.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形式 6.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BC )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口渴想喝水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7.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ACDE)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8.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AB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属于结构性社会流动 B.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提高既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流动的前提 C.从重视个人发展的先赋条件到重视个人后天获得的条件的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D.在现代社会中,先赋条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不存在了 E.从流动的方向看,空间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9.帕森斯把社会组织分为( ABCE)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文化组织 E.文化维系组织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戈夫曼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二)合作的类型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3.优势需要:一般地说,人们的需要是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但事实上人们的活动并不是同时只有满足一种需要活动,而是有几种需要活动并存的,不过在同时期内,只有一种活动占有优势,叫做优势需要。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7.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8.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这种管理方式俨如封建家庭中的家长对于成员,家长有绝对的权力,而不管对错,成员的顺从只因为对方是家长。正因为如此,具有上述特征的管理方式才称为家长制,应该说明的是,家长制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9.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这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型。 10.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11.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 1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13.阶级: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4.制度化优先: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第3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4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第5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第9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D.交往的频率 [第1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歹|J出的备选顼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 B.数学 C.物理学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 20年代 B. 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 霍曼斯 B.科塞 C.达伦多夫 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 奥地利 B.英国C.德国 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B.学会组织 C. 社会学课程 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 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8. 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 访谈法 B.观察法C.个案研究 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 实地研究 B. 问卷调查 C.实验方法 D.统计调查 10. 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 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 文化采借 B.文化互斥 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 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C.二级社会化 D.文化反哺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知识积累 B.社会实践 C.观察学习 D.角色扮演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 利己形态和利他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7.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资料]《社会学概论新修》名词解释

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2、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微观上则是社会行动。社会过程并不只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才表现出来的,在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5、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6、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是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 1、社会化: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心理断乳: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3、代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个性:也称人格。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社会个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是指成员个性中共同的方面。 7、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1、社会行动: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映为目的的行动。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人格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镜中自我”(库利):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样。 4、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东师2018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学概论(高起专)》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运行条件: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基本内容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在教育水平、文化类别、宗教、职业、社会地位阶层、组织内雇佣等方面的结构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正确. 俗称文化差异。两个或多个文化背影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错。改正:是由美国冲突论的代表科塞提出的。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正确.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全国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请私信我或者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一、单顶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 A. 社会和自然 B.秩序和进步 C.结构和稳定 D.发展和变迁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 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社会批判理论 B.激进主义理论 C.社会有机体理论 D.后现代主义理论 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A.米歇尔。福柯 B.尤尔根·哈贝马斯 C. 皮埃尔·布迪厄 D. 艾尔弗雷德·舒茨 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 A. 个案研究 B.文献法 C.实验法 D.统计调查 7. 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 A.审查、分类和汇总 B. 汇总、分类和审查 C.审查、汇总和分类 D.分类、审查和汇总 8.人口的双重属性是 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 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 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 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

社会学概论00034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方法论:指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3、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 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5、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6、统计报表: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 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7、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8、社会结构: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9、社会风险:是社会难以承受的损失和影响。具体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 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12、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 13、社会团结: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 的社会联系状态。 14、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 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15、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16、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 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 导和约束的过程。 17、广义的社会不平: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18、社会本土化: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 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9、社会现代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 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 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20、城镇化: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 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21、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定的 地理区域空间、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 22、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会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 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 活质量。 23、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4、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 25、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26、文化: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7、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