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苏洵《六国论》)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陈情表》)

4.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选自《楚辞·九歌》)

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司马迁《屈原列传》)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10.本.之《书》以求其质。(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1.今殴民而发之农,皆著于本.。(贾谊《论积贮疏》)

1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3.是无难,别具本.章。(方苞《狱中杂记》)

1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此处使动用法。《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16.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

1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谋攻》

18.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19.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

20.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2 又恐汝不察.吾衷。(林觉民《与妻书》)

23.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24.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6.兵早相乘.,天下大屈。(贾谊《论积贮疏》)

27乘.鄂渚而反顾兮,哀江介之绪风。(屈原《涉江》)

28.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此处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之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3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1.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33.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34.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活版》)

35.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38.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沈括《雁荡山》,选自《梦溪笔谈》)

39.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40.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隆中对》)

41.登自东除.。(张衡《东京赋》)

4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4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44.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4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

4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7.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关汉卿《窦娥冤》)

4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49.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50.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杜牧《阿房宫赋》)

51.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

52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53.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柳宗元《愚溪诗序》)

5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JII、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5.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56.沛公曰:“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同上)

5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58.成反复自念,得无

..教我猎虫所耶?(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59.度.我至军中,公乃人。(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60.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诛议书》)

6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62.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韩非子·郑人买履》)

6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64.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五蠹》)

65.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66.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67.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张溥《五人墓碑记》) 68.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同上)

69.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0.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

72.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7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74.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7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非常之谋,此指篡夺帝位的阴谋。张溥《五人墓碑记》)

7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7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8.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得。(同上)’

79.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80.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1.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82.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庾信《拟咏怀》)

8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4.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86.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庖丁解牛》)

87.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8.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89.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方苞《狱中杂记》)

90.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9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日……(《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

9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9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顾.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5.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96.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99.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王充《订鬼》,选自《论衡》)

100.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0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102.子固.仁者,然亦甚矣!(马中锡《中山狼传》)

10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04.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有光《项脊轩志》)

105.亡何国.变,宁南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106.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107.侯生又谓公子日:“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108.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林觉民《与妻书》)

109.此三者,吾遗恨.也。(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11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贾谊《论积贮疏》)

11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3.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范晔《张衡传》)

114.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而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116.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庄暴见孟子》)

117.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18.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19.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120.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12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2.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目乃瘳,或竟成痼疾。(方苞《狱中杂记》)

123.语未既.,有老氓笑于旁。(孙樵《书褒城驿壁》)

12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2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26.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租纪》)

127.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8.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

129.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庖丁解牛》)

130.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13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3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3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13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

135.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136.项伯即入见.沛公。(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137.于是见.公输盘。(《墨子·公输》)

138.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史记·廉颜蔺相如列传》)

13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弃我而去,即去世。李密《陈情表》)

140.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141.太后之色稍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4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庖丁解牛》)

143.奉事循公姥,进止

..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14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三国志》)

14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哗《张衡传》)

14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147.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14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49.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哗《张衡传》)

150.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15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5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司马迁《鸿门宴》,

选自《史记》)

153.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孔雀东南飞》)

154.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15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56.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徐宏祖《游黄山记》)

15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5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9.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16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161.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徐宏祖《游黄山记》)

162.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同上)

163.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164.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16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苟子《劝学》) I

166.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167.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马中锡《中山狼传》) 16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崤之战》)

16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70.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7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172.楚人一举,可怜

..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173.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174.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石钟山记》)

175.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176.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桓宽《盐铁论·相刺》)

177.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白居易《与元

微之书》)

17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179.末.大必折。(《左传·昭公十一年》)

180.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181.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本,农业;末,指工商。贾谊《论积贮疏》)

18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8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林嗣环《口技》)

184.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185.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贬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司马光《赤壁之战》,节

选自《资治通鉴》)

186.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87.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韩愈《原毁》)

188.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189.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

..立。(《孔雀东南飞》)

190.求!无乃尔

..是过与?(《论语·季氏》)

191.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92.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柳宗元《封建论》)

19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

19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95.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19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9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魏学洢《核舟记》)

198.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19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

200.而翁长铃,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20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02.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203.战则请.从。:(《左传·曹刿论战》)

204.乃置酒请.之。(班固《汉书·孝宣许皇后传》)

205.造请.诸公,不避寒暑。(班固《汉书·酷吏传》)

20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07.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208.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

209.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

210.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

21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

212.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13.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徐珂《冯婉贞》)

214.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215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6.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217.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遂括囊口。(马中锡《中山狼传》)

21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

..,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19.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220.若夫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221.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林觉民《与妻书》)

22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22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24.善.刀而藏之(善,这里为揩试。《庄子·庖丁解牛》)

225.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226.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有裘葛之遗,无冻馁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27.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28.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29.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

230.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袁枚《祭妹文》)

231.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3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史记〉)

233.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235.驴不胜.怒,蹄之。(不胜怒;忍不住发怒。柳宗元《黔之驴》)

2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237.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238.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3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40.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袁枚《祭妹文》)

241.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4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24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始适:出嫁不久。《孔雀东南飞》) 244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同上)

245.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沈括《雁荡山》)

246.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247.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48.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249.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5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5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5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5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54.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55.与其坐而待亡,孰若

..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

256.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孙樵《书何易于》)

257.在骨髓,司令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鹋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25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

259.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属文:连缀字句,即写文章。范晔《张衡传》)

260.属.以作文以记之。(范伸淹《岳阳楼记》))

26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之战》)

26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26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264.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弈秋》)

265.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司马光《赤壁之战》,节

选自《资治通鉴》)

266.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6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68.何往而不遂.。(《淮南子·精神》)

269.四者无一遂.。(司马迁《报任安书》)

270.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咏荆轲》)

271.此吾所以敢率.性就不顾汝也。(林觉民《与妻书》)

27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沈括.采草药))

27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274.子路率.尔对曰……(《论语·先进》)

275.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276.范增说.项羽曰……(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277.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27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7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280.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28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者用。(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8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8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

28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

285五里,至汤寺,浴之汤.池。(徐宏祖《游黄山记》)

286.臣知欺大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8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288.遂通.五经,贯六艺。(范晔《张衡传》)

289.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选自《孟子‘告子上》)

290.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291.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9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29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徒跣:光脚。《唐睢不辱使命》)

294.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9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296.召令徒属

..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97.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98.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陈寿《隆中对》)

299.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300.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30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迁《鸿门宴》,选l自《史记》) 30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0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30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305.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何如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06.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307.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0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09.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陈寿《隆中对》)

310.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31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3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314.海客谈瀛州,烟波微茫

..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15.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李密《陈情表》)

316.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17.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318.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王充《论衡·订鬼》)

319.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漂,君子以为忠。(司马光《训俭示康》)

320.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21.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李清照《永遇乐》)

32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史记·廉颇茼相如列传》)

323.乃令张良留谢.。(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32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25.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袁枚《随园记》)

326.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27.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贾谊《论积贮疏》)

328.丞相亮其悉.朕意。(陈寿《隆中对》)

329.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30.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331.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断:回绝。信:此指媒人。《孔雀东南飞》)

332.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333.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3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35.狼欣然从之,信.足先入。(马中锡《中山狼传》)

336.呜呼!士之处此事,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原毁》)

337.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38.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339.遂干蒿莱中侧听徐行

..,似寻针芥(蒲松龄《聊斋志畀·促织》)

340.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341.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选自《史记》) 34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343.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344.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原毁》)

34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4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347.先生不阳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48.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

349.接舆避世,箕子被发阳.狂,此二人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身者也。(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50.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原不过此数也。(洪亮吉《治平篇》)

351.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日:“谢庄团练冯”。(徐珂《冯婉贞》)

352.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

353.张良出,要.项伯。(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354.虽无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355.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方苞《狱中杂记》)

356.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357.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58.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359.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360.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6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362.我之怀矣,自贻伊

..戚。(我因为有所怀念而给自己留下了忧愁。《左传·宣公二年》) 36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4.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

365.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吕氏春秋·察今》)

366.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苏洵《六国论》)

367.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跃如:跃跃欲试的姿态。《孟子·尽心上》)

368.狼奄至,引.首顾日……(马中锡《中山狼传》)

36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70.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日……(范晔《乐羊子妻》)

371.令查出引.入上谕中。(梁启超《谭嗣同》)

372.李想……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373.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374.操引.军从华客道步走。(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375.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同上)

37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转向,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377.是谓乱军引.胜。(《孙子兵法·谋功》)

378.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7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80.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马中锡《中山狼传》)

38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382.时天下承平已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范晔《张衡传》)

38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84.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8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右:此指豪族大户。范晔《张衡传》) 38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曹刿论战》)

387.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388.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江胡卢而笑。(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89.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390.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91.小子有造.。(小子:未成年的人。《诗经·大雅·思齐》)

392.其真不知.马也!(韩愈《师说》)

39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9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95.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徐光启《甘薯疏序》)

39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39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98.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99.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400.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意:料。不厚:不爱。《孔雀东南飞》)

401.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范晔《张衡传》)

402.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403.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404.郑人有且置.履者。(且,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05.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406.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40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408.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0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10.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1.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1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413.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14.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方苞《狱中杂记》)

4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即“之于”:“之’’代土石;“于”复

介词“到”之意。《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416.他日,见于王,日‘‘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诸”即“之乎”。“之”代“这件事”;“乎”是表疑问语气的助词。《孟子。梁惠王下》)

417.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18..贼.夫人之子。(意为:害了别人的儿子。《论语·先进》)

419.亲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420.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韩愈《师说》)

42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42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同上)

42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厉宫赋》)

424.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

42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26.舞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司马迁《荆轲刺秦王》,选自《史记》)

427.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阳。(杜牧《阿房宫赋》)

428.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

429.坐.是,两者弗获相通焉。(徐光启《甘薯疏序》)

430.虽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3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彭端淑《为学》)

432.此帝王之资.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43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陈寿《隆中对》)

(以上内容摘自《优化学习》(高考复习精要)一书)2005年4月28日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 第一册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 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 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 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 也。 1 / 27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 ..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9、请辞.决矣! 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 2 / 27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售:考取 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辟:开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24.审谛之审谛:仔细 25.径造庐访成造:到 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县;庠:学校 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 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 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 31.疾逸道左逸:奔跑 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御:管束,控制 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 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 35.坐贻聋瞽瞽:瞎子 36.远罹构害罹:遭受 37.项掣金锁掣:拴 38.不遑辞候遑:闲暇 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 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7.是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中考150字积累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 (按音序排列)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②惩罚 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③将要。(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⑥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 29. 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②恶、坏(陟罚臧否)

高中语文之文言文翻译——实词全面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实词全面整理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成语记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结合成语记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安: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闲自得: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安:安稳。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计将安出: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 爱不释手: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爱; 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被发详狂: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 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6、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之有? 12、既东封(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破:)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亲:)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谒:)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邑: )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愿:更:)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深:)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顾:)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 2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然则:见:被陵:)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忤:) 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 30、请辞.决矣!(请:辞:) 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 32、终已不顾.。(顾:) 3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34、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拒:比: 如:) 3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使: 使:) 36、唯.大王命.之。(唯:命:) 37、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设:) 38、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 39、群臣怪.之。(怪:) 40、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顾:谢:鄙:少:假借: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整理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高考必备】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6.衣食所安(养生) 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单位) 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生具有的) 7.本未倒置(树根,引申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1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要点,或者说阅读文言文的门径,前人概括为简明扼要的四句话,即“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是很符合文言文阅读规律的,是便于操作的。下面则就这四点进行解说。 1.字训其义 这是指能正确理解、解释词义(“训”是指“解释词义”),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所以“字”相当于词。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最主要是词汇上的差异,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指常见常用的文言词语,而很生僻的不包括在内)。文言词语有分为实词和虚词。 不管实词还是虚词,要达到“字训其义”,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要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它所在的整篇............................................. 文章的内容来决定。 ......... 要做到“字训其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具有推知词语意义(或者”猜词义”)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为阅读时很难做到每个词义都曾经见过、学过更不用说掌握了,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地推知词义,而上下文语境乃至句意、文意都是推知词义的“已知条件”,2+X=5,X就是3,推知的道理是很明白的。需要注意的是所推知的词义一定符合上下文、句意乃至文意,所以需验合才行。推知词义的另一办法, 就是善于利用选择题的选项,它们具有“注解”的作用 ......................(有的故意注解错误)。 2.句贯其意 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理解这类句子和翻译时要调整为现代汉语语序。省略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理解、翻译时要补上省略的成分。尤其是要注意文字省略“介宾”和“兼语”的情况(这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时要补上介宾:“为我打败沛公的军队”。又如“而民悦之,使为王”,翻译时应补上兼语:“使之为王”。此外,文言文有词类活用现象,这也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也要注意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好在词类活用的规律性较强,不难掌握。 在“句贯其意”时,一般可用这样的方法,即替、扩、袭、增、减、移。 “替”是指由于古今异义,用一个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如“兔走触株”,用“跑”去代替“走”,用“撞”代替“触”,用“树桩”代替“株”。 “扩”是指由于一词多义等情况,在文言词上加一个字,使它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折颈而死”的“折”扩为“折断”。采用“扩”的方式对译的文言词最多。 “袭”是沿用不变,指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专用名词不译而照用在现代汉语中。 “增”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增加一些东西,主要指文字省略而言,比如增加省略的主语、宾语、介宾、兼语等。 “减”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减掉一些东西,主要指有些语气词如“者、也、哉”之类或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可减掉不译。 “移”是指文言文一些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位,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一般来说,理解文言文句子意思和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结合起来,在准确理解词义基础上,做到能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是次要的方法。直译就是将原文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意译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翻译,不必字字句句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3.文寻其脉 这是指在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的基础上,把握了文意,能找出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文章的脉络。这实际上是阅读文言文时对内容的分析,是对文言文所述人物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有以下这些。 (1)知人明事。弄清文章涉及了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这中间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几个人围绕同一件事,表现各自的思想观点;二是通过叙述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现其思想品质;三是几个人所做的同一类性质的事情,表现某种思想品质。 (2)分析综合。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弄清某个问题的性质、某个思想观点的根据等。 总之,“文寻其脉”是在理解词句基础上应具备的较高层级的能力。 4.篇会其旨 这是指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属于分析文章内容。主要包括能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或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些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 ..........,要避免以偏概全、偏离主旨、无中生有、主观臆断等错误。 以上所讲的四句话“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些能力要点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