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全面解析 总结30年经验教训

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全面解析 总结30年经验教训

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全面解析 总结30年经验教训
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全面解析 总结30年经验教训

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全面解析总结30年经验教训

【世界财经报道-讯】近期通胀下行态势基本确立,增长继续放缓。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明年的外部

需求不容乐观,内需方面受房地产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本轮增长放缓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它是一个短周期的现象,还是增长长期趋势下降的开始?

与此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在近期微调的基础上,将如何在保增长和防止通胀反弹之间取得平衡?

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波动,

试图从中总结一些规律和特征,以帮助我们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我们考虑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

期波动两个方面。短周期主要反映总需求的自主增长和以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长期增长趋势则主要取决于经济的供给潜力,更多地和结构性因素以及相关的政策相联系。和成熟

的市场经济不同,在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的供给能力的变动对增长的波动往往有较大的影响。

改革驱动中国经济的长周期

对中国经济长周期的理解,有三个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这

些因素的近期变化是否导致潜在增长率在放缓以及放缓的程度有多大?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增长趋势

需要关注那些新的因素?本章试图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我们的看法。

·通过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分解与滤波,我们可以看出,与同期其他国家比较,中

国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历史上三次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均与体制和结构改革有关。

·我们的分析显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由十一五期间的10%以上放缓到目前的9%附近。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加入WTO的全球化红利在逐渐消失,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挤压,以及由于农

业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少,通过劳动力转移提高效率的空间缩小。

·展望未来,中国正处在一个增速放缓的长周期的开始阶段。劳动力转移减慢将会更显著地限

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体制改革。我们描述了未来增长的两种情形:基准情形与改革情形改革情形下,科研、教育、政府效率等有大幅的改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体制与政策因素消除。两种情形下,到2020年潜在增长率分别下降到5.5%和7.5%左右。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从结构上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增长会计法(GrowthAccounting),从供给面可以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解构为三个基本部分:劳动力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比较这三个部分的贡献我们可以窥测增长的驱动力。在Park和Park(2010)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我们分解并对比了世界各国从1992年到2007年的增长。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一半左右(此外劳动力贡献了6%,资本贡献了43%),

占比显著超过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家。亚洲四小龙在同期全要素生产率只贡献了约三分之一,其他7个亚洲发展中国家只贡献了约五分之一。这说明过去2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中

国经济的贡献率很大。

除了跨国比较,我们也逐年分解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过去30多年,

中国经济有三次明显的加速: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第三次是在21世纪初至

全球金融危机前。这三次的明显加速期间,劳动力与资本的增速都是相对稳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主要贡献因素。

从技术上讲,这样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个残差,也就是GDP增长中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变化不能解释的所有部分,而GDP的年增长率受需求变化的影响大。也就是说,TFP的年增长率部分反映短期总需求变动,而不完全是生产效率的变化。为了消除需求波动的影响,经济分析中往往采取滤波(平滑)方法取得TFP增长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力和资本变化估算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的三次显著提升均与改革有关。图表3利用HP滤波对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做了测算。结果显示潜在增长率有三个快速增长期,而且都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吻合,这背后主要体现的是体制改革的红利。而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完毕,三个快速增长期后,都伴随着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八十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开始,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在此期间,潜在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8.7%快速上升到1986年的9.8%。这7年平均增速达9.4%,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41%。

·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潜在经济增长率从90年代初的9.8%上升到1994年的10.3%。这5年潜在增长率年均为10.1%,在此期间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30%。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潜在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的9.8%上升到2006年的10.7%。这6年平均增速为10.4%,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37%。

需要强调是,加入世贸组织从两个方面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一,随着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的相应增加,中国企业全面参与了全球竞争,从技术、管理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出口的扩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人口中处于生产年龄阶段的人数逐渐超过净消费人口,加上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经济面临内部需求相对于潜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和大量人口失业的双重挑战,加入WTO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为中国经济供给潜能的释放提供了机遇。

潜在增长率已经放缓

潜在增长率明显放缓,由十一五期间的10%以上回落到目前的9%左右。从我们的测算结果

看,2008年以来潜在增长率下降比较明显。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三大诱因造成:

·入世带来的全球化红利已经逐渐释放。中国的开放度(外贸总额/GDP)在入世后明显上升,从90年代末不到40%攀升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60%以上的水平,显著超过其他大型经济体,继续上升空间已经有限。同时,反映金融危机的冲击,外需疲弱,过去几年贸易开放度有显著下降,已经回落到50%左右,这当然是中国回归大陆型经济的必然现象,代表需求方面更平衡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来自国际市场竞争的效率的提高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降低,生产效率的上升更多地要依赖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

·农村可转移的富余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一个证据是,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半闲置和完全闲置的15-35岁劳动力显著减少。根据我们的估算,目前这部分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1.3亿下降到目前的0.3亿,说明农村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所剩不多。过去20年劳动力在部门间、城乡间转移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必然受到限制。

·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挤压。近几年地价、房价过快上涨,推高了地租价格,挤压了消费,对房地产的过大的投资性需求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合理,尤其是城乡之间

的差距。这些因素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效应随着房价的上升而逐渐累积。

体制改革可以防止未来增长率大幅下降

判断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需要对驱动增长的各个要素(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作出分析。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投资增速不会大幅急降,对增长形成支撑;劳动力增速会随着人口老化而逐渐降低,但对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造成的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下降,劳动生产率提升将受到限制;但是针对科研、教育和政府效率的改革,可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正面作用。

投资不会大幅急降,对增长形成支撑。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资本,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投资的边际回报递减,但会不会出现未来十年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呢?我们认为有两个主要理由支持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支撑。

·人均资本存量尚低,追赶效应还在。目前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例如2008年,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仅为日本的17%、美国的18%左右,也比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的人均水平都要低,这说明和经济追赶效应相关的投资需求仍然较强。

·人口结构造成高储蓄率,从供给方支持投资。我国生产者(25-64岁)/净消费者(除25-64岁

以外的人口)的比例目前为128%左右,到2015年前仍处于上升的阶段,这样的人口结构意味着储蓄

率在未来不会大幅下降,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Feldstein-Horioka之谜(FeldsteinandHorioka,1980)提出,即便在国际资本充分流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与投资

率之间仍然相关;这对于人口众多、资本账户不充分开放的中国就更加如此。

劳动力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劳动力转移减缓将限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劳动力供给的情况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将使劳动力增速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在80年代的平均增速为2.7%,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均为1.3%,但未来10年平均增速只有不到0.2%,预计到2016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速将逐步下降到0。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有些外延的影响,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超过简单的模型所能估算的。但总体来讲,对未来经济增长有更大影响的,可能还是劳动力从农业到第二、三产业的转移速度放慢。

根据我们前面粗略的测算,1990年农村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还有1.3亿,2000年减少到0.8亿,到2010年仅有0.3亿。随着青壮年人口比重的下降,未来农村可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还将下滑,而且转移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因为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有最低的需求。

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空间当然不仅仅和劳动力总量以及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有关,城乡户籍管理、民营企业经营环境、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城镇的住居成本等都会有影响。非劳动力供给本身的因素要看未来相关政策的演变。

量化劳动力转移放缓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既存在数据上的困难,也存在体制与政策上

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劳动力转移历史得到一定的启发。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劳动力转移大致有两个政策偏紧期,两个政策宽松期:第一个政策偏紧期是改革开放最初期(1978-1981),那

时农村改革刚刚起步,农村户籍管制还很严;第一个政策偏松期是1982-1993年,期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政策放宽城乡移居,劳动力大量在部门间与城乡间转移;第二个政策偏紧期是1994-1998年,

期间诸多省份对农民工进城新设限制;第二个政策偏松期是1999年至2005年,期间地方限制进城的措施取消,劳动力加速从农业和农村转移出来。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两个政策偏松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3.4%,比两个政策偏紧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大约高0.4%。如果扣除其他因素(如教育、科研、政府效率等)的影响,两者差别大约为0.3%。

改革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其他国家经验的研究文献显示,研发资本存量的增长、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政府效能指数等在统计上都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LeeandHong,2010和ParkandPark,2010)。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研发投入与存量低。2007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只有1.4%,低于德国(2.5%)、日本(3.4%)、美国(2.7%)等国家,由于过去每年的投入比较低,中国研发资本的存量和发达国家比差距更大。

·人口教育程度仍然较低。2010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为8.2年,显著低于美国(12.2年)、日本(11.6年)、韩国(11.8年)等国家。

·政府和相关的公共服务的效率较低。根据世界银行测算的政府效能指数10,在-2.5至2.5评分尺度中,2010年中国得分仅为0.12,远低于发达国家1.4-1.5左右的水平。

中国正处在一个增长放缓的长周期的开始阶段

中国未来的增长:基准情形与改革情形。我们按照未来10年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速的预测,同时参照过去10年资本存量增长的趋势,加上对TFP两种情形的假设,对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可能区间作出研判。TFP的预测分为基准和改革两种情形,主要差别在于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转移、科研、教育、和政府效率)的未来发展之假设不同:基准情形下,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科研、教育、和政府效率等因素,按照历史速度(2001-2007)增长;改革的情形下,这些因素在未来

10年加速追赶美国。而且,改革情形下,限制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步消除。两种情形的结果是:

·基准情形:“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的均值为8.0%左右,“十三五”为6.0%左右,到2020年下降到5.5%。

·改革情形:“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的均值为9.0%左右,“十三五”为8.0%左右,到2020年下降到7.5%。

这既说明中国增长放缓不可避免,也说明改革空间还比较大。这种对未来的情景假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这种看似简单的模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经济增长的放缓趋势不可避免,这里面有人口结构的根本性因素,也有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追赶效应的递减。第二,通过体制和结构改革提高效率的空间还比较大,虽然不能避免增长率放缓,但可以防止大幅下降。如果说过去10年,加入全球化竞争和劳动力转移是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来源,未来10年更多需要依靠降低内部的一

些体制性束缚,提高竞争,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

未来十年,中国增速下降符合国际经验。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名义值已经达到4300美元,估计2011年将超过5000美元。根据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的历史经验,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与13000美元之间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我们的基准情形下降3.4个百分点,改革情形下降2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的模拟基本符合国际经验。

外部冲击和宏观调控主导短周期波动的市场经济特征增加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的短周期波动呈现几个鲜明的特征,总结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短周期的驱动因素对我们判断未来走势有帮助。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短期波动幅度和过去比较显著下降。

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分为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前者是仍以政府计划为主导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后者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第一阶段我国经济波动幅度较大,GDP增速高点在15.2%,低点是3.8%;波动周期较短,主要受政府经济计划影响,呈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治乱循环”。第二阶段我国经济波动幅度大为降低,GDP增速最高14.2%,最低7.6%;经济波动的频率也有所降低。

对于计划主导和市场体制下经济周期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市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大。1992年以前,我国经济中资源配置仍然以政府计划为主导,国有企业并不面对市场,因此造成政策一放松,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热情就高涨,但资源价格缺乏弹性使得企业的扩张活动缺乏约束,直到宏观经济扩张受到资源瓶颈的制约难以为继,政府的指导性计划被迫转向,于是国有企业生产出现急剧下滑,经济呈现大起大落。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主要产品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价格体系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在面对供给或需求变化时,价格的弹性变动调节了消费和投资行为,吸收了部分冲击,降低了经济活动的大起大落。

·增长的制约因素从供给向需求转化。19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从短缺型经济过渡到供给充分型经济,制约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供给短缺,而是需求不足。因此,以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反周期宏观政策有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对经济的周期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如前一章所述,经济供给能力的扩张得益于两个主要因素: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幅超过处于净消费年龄阶段的人数,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总量供给能力。

第二,出口和投资成为短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

当经济从供给不足转变为需求不足,经济的短周期波动主要体现为总需求的变动。而从拉动总需求的三驾马车看,出口和投资的波动性较大,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则相对稳定。1995年以来消费对GDP增速的拉动平均为4.6个百分点,高点和低点分别为6.0和3.4,其对增长波动的影响远远小于出口和投资。

·外需冲击造成经济增长探底。1995年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的平均贡献为0.9个百分点,在GDP平均增长率9.9%中占比并不高,但是波动很大:最高达到4.2,最低则为-3.6。1995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的两次低位分别位于1999年和2009年,均受到了外部冲击的影响;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均造成出口大幅下滑。

·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波动大。1995年以来,投资对GDP增速的贡献平均为4.5个百分点,最高达到8.4,最低为1.7。相对于出口主要受外部冲击影响,投资波动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其中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其波动既有自身内在的周期性因素,也受到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基础设施投资则主要由政府进行,受财政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第三,宏观政策既有逆周期的特征也受政治周期的影响。

市场经济环境下宏观调控政策主要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着力点是总需求管理,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对投资的影响。财政政策直接影响到政府主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货币政策通过调

节货币和信贷条件影响更广泛的投资。1995年以来的宏观调控的轨迹显示,投资波动既反映政策对于外部冲击的逆周期反应,同时也受政治周期的影响。

·政府主导的投资存在一定的政治周期。基建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其增速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1995年以来的基建投资增速显示,财政政策存在一定的政治周期。这种政治周期体现为政府换届和五年计划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其特征是每届政府任期内,或每个五年计划期内,都存在一次基建投资大规模加速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每届政府的第一年或五年计划的中期。

·但货币政策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尤其是对外部冲击的反应。1995年以来三次大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都起因于经济在外生冲击下有大幅下行的风险。在面对外生冲击时,为了避免经济增长大幅下降,货币政策显著放松,支持内部需求,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上。相反,在总需求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货币政策则紧缩,主要传导渠道也是通过投资的放缓来抑制总需求过快增长。

·宏观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滞后影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原因之一。历史数据显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胀存在显著的滞后作用:一般信贷增速领先经济增长1-2个季度,而经济增长领先通货膨胀3-4个季度。政策的滞后影响若和新的外生冲击在同一方向叠加时—比如政策紧缩加上外部需求突然下降—经济的波动幅度就会超过政策调控的意图,反之亦然。

短期内总需求增长动能放缓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近期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对短周期增长的总体看法是,外需疲弱和房地产投资放缓最终也会影响制造业投资,抑制总需求增长的内在动能。

首先,外需增长乏力预示出口对GDP增长贡献下降。从短周期的角度看,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外需的增长,而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前景不乐观。衡量OECD国家经济景气度的领先指标与我国出口增速存在高度相关性,该指标近期连续走低,显示短期内我国出

口增长面临失速的风险。我们在今年年初的宏观经济展望中即做出全年净出口对GDP增长负贡献的判断。近期我国出口增速的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维持明年出口增速下降至10%、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0.6个百分点的预测。

其次,去杠杆化减弱投资增长的内在动能。我国投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制造业和其他,2011年以来上述四部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分别为22%,25%,34%和19%。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其增速主要取决于政策;其余三部分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在既有的宏观政策条件下,更多受到市场环境和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从投资的内在动能看,2012

年投资增速趋于放缓。

·去泡沫化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的效果逐渐显现,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的大幅下滑预示着明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可能显著下降。今年的房屋新开工中有相当比例是保障房(1000万套出头),而根据住建部对人大常委会的说明,明年保障房开工目标约在600-800万套,保障房的新开工面积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能拖累明年总体房屋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依据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的关系,我们估算明年的施工面积增速将大幅放缓,但不会负增长。根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施工面积之间的稳定关系,我们预计明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有15%左右的增长,而今年前10个月累计增速为31%。

·去杠杆化使得制造业投资面临放缓的压力。今年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维持了较快增长,主要是前两年宽松货币条件下企业投资扩张的延续,也反映早前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较快增长的滞后

拉动。制造业投资的杠杆率目前处于历史高位,而随着今年以来货币条件的紧缩,出口和房地产的冷却对制造业投资的负面影响终将体现出来。这已经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近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从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角度看,利润增长预期短期内难有显著改善。

·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外,企业库存的变化也是资本形成的一部分,往往影响经济短周期的波动。由于库存是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而不得不储备的投入品和产成品,对企业而言意味着资金的占用,企业会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库存。随着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库存销售比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从短周期角度来看,2008-2010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一波库存调整已经结束,近期库存调整应该不构成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产能短缺不是新一轮投资周期的起点。除了以上的周期性因素,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时,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结构性因素是产能的短缺或过剩。首先,产能的利用率本身是个周期性现象,需求强时产能利用率高,增长弱时产能利用率低,所以只有超出经济周期上下波动的产能短缺才会导致企业新

的投资周期。我国现在是否面临持续的超越经济周期的产能短缺?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比例较大的电气机械制造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目前都处于相对低位。重点行业的产能过剩或没有明显短缺,并不支持新一轮大规模投资的开始。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有些分析引用我国贸易顺差近几年大幅下降作为产能短缺的证据,其基本

的逻辑是贸易顺差是总产出减去国内消耗(消费和投资),顺差减少显示产出能力相对于内部需求下降。但这样的逻辑有两个误区。第一,要看顺差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外部需求减少还是内部需求增加?2007年以来我国顺差的减少主要反映出口放缓,内需增长并没有明显加快。第二,从内部需求看,投资比消费增长快,过去几年差距更是扩大,而投资导致未来的产能增加。

另一个可能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性因素是制造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但是这个因素已经存在了几年,恐怕难以抵销出口和房地产放缓对制造业投资的影响。从数据来看,产业转移的速度和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的相关度并不显著。

政策支持增长的空间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需求增长的动能较弱,但宏观政策已经开始微调,如果外部冲击扩大,政策调整的力度还会加强,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通胀下行为宏观调控支持增长提供了空间。从历史数据显示的政治周期来看,明年基建投资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宏观政策逆周期的态势不会改变,过去几个月的一个正面发展是通胀下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为支持增长的政策操作提供了空间。

·从货币政策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处于21.5%的历史高位,对国有大银行的信贷控制也处于偏紧的状态,因此,如果需要,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的空间。过去一年宏观审慎管理(比如监管机构对银行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要求)在抑制信贷扩张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但宏观审慎管理本身也是逆周期的,其和宏观调控发生大的冲突的可能性低。

·从财政政策来看,结构性减税将是新看点。由于过去几年政府的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结合十二五规划促进民生,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政府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存在较大空间。近期的一系列税收改革试点虽然短期内对于整体税负影响不大,但是预示了减税的政策方向。我们预期未来会有进一步的税收改革举措,给企业和私人部门带来实质性的税负降低。

政策调控有空间,但大规模扩张刺激的可能性不大。2008-09年的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货币和信贷存量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大幅扩张构成影响未来物价和

资产泡沫的隐患因素。另外,房地产调控处在关键时期,放松的可能性小。虽然现在对一些行政性的控制手段有争议,但我们认为对房地产的调控将是长期性的。一方面高储蓄容易导致对房地产的投

资性需求,另一方面,城乡的二元结构意味着房价的上升在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有独特的社会

公平的影响。长远看,存在市场化调控手段尤其是税收政策取代限购、限价政策的空间。短期看,

对货币和信贷的放松意味着行政性措施放松的可能性更小;否则,货币条件的放松很容易传导到房

地产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引发房地产泡沫化的反弹。

2012年处于短周期的什么位置?

上述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外需疲弱和投资去杠杆化,将导致2012年出口和投资(尤其是房

地产投资)等经济增长引擎动能减弱,经济增速将较2011年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逆周期的宏观调控将限制增长下降的幅度,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大。在我们的基本假设情形下,经济增长将从2011年的9.2%降到8.4%,环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同比增速的低点将于

年中前后出现。2013年增长维持小幅上行的态势,全年达到9%。这可能比当时的潜在增长率稍高,

但需求过热的程度不会很大。

首先,按照过去的规律,预计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在2013年(十二规划的中期)有较大的提速。地方政府换届完成对投资的拉动影响可能在2013年有充分的体现。

其次,房地产的去泡沫化会持续一段时间,形成对相关投资的负面压力,持续多长时间有较大的

不确定性。但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和以逆周期为导向的宏观政策的紧缩不大可能重叠。如果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政策对总需求的支持有空间。

最后,从外部需求看,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的总体判断是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构成的下

行风险2012年比2013年大。近期的发展显示,市场给与欧洲主要政府化解欧债危机的时间不会很长。美国2013年面临财政紧缩的压力,但紧缩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当时的增长情况。新兴市场方面,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在经历最近一轮的通胀压力后,政策支持增长的空间不会很快消失。

总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处在一个长期增长放缓和短周期下行的交织阶段。从长周期的角

度看,由于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幅降低;2)加入WTO带来的开放效应的消退,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未来10年将有明显的放缓。从短周期的角度看,外需的疲弱导致出口增速下降,形成增长放缓的

外部因素,房地产的去泡沫化和产业投资去杠杆化压力构成增长放缓的内部因素,但政策支持增长

的余地增加。预计2012年将经历本轮短周期中增长的低点,2013年将小幅反弹。但受制于增长潜

力的放缓,回到过去超过10%的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尽管有“小四万亿”投资计划之称的铁路大规模投资拉动,中国经济也仅在四季度有一个回光返照,经济下行仍难以阻止。 伴随经济调整,中国钢铁产业可能彻底结束了过去十几年的繁荣期,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2012年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利润仅有15.8亿元,较前一年的875亿元,大幅下滑98%。鞍钢、马钢、山东钢铁、华菱钢铁、安钢、韶钢……等等一大批钢企连续出现巨亏,反映出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困境极其严峻。 图一:大中型钢企利润变化 一、二次大战以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困境较当时的主要产钢国的境遇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那些国家的钢铁产业面貌或将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各个国家重建需求的带动下,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长达30年的繁荣期,在此期间,全球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到六十年

代各主要产钢国钢铁产量更是大幅跃升,日本钢铁工业异军突起,实现飞跃,并成为世界钢铁强国,到1973年欧美日等主要产钢国的钢产量均达到历史顶峰。 图二:主要产钢国粗钢产量变化 然而,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彻底结束了世界钢铁工业的繁荣。战争是短暂的,也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然而,阿拉伯国家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拿起石油武器,开始以经济手段来对付欧美等强国。在战争失败之际,欧佩克组织一致决定大幅缩减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由3美元/桶上涨到5美元/桶,到1974年初,又将石油价格暴涨到12美元/桶,引发严重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又进而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伴随能源供应的减少以及价格的狂飙,欧美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伤害,钢铁、汽车、化工等大量企业因缺乏能源而大幅减产、停产,失业率开始大幅攀升,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创出9%的历史高点,1982年再达到10.8%。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大幅肆虐,1974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2%,到1980年通胀率又攀升到14%,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由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上世纪继1929年“大萧条”之后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对经济的伤害之深都极为罕见。1973年美国的钢产量达到1.37亿吨,为其历史的顶峰,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钢铁工业彻底结束了其繁荣势头,产量持续向下调整,由于需求不振,到1982年美国的粗钢产量已降到6600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50分)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10分) 答:(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需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较,由此产生了剩余价值率。其表示方法有两种:①物化劳动表示法: m m'==v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②活劳动表示法: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该公式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于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用p '表示利润率,C 表示全部预付资本,则利润率为:p =m C '。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体现为: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②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③二者计算的数值不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2012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推动中国发展的因素 2011 年刚刚过去。过去的一年,中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力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扩大自主创新,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1 年也是中国加入WTO 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自己的经济体系,纳入国际经济体制的轨道。彼时还是国际贸易体制里的一个新手,要转变自己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转眼间,中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二,GDP 总量亦跃居世界第二。然而,2011 年并不风平浪静。内有通货膨胀、房地产行业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失控的压力;外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阴影,经济持续经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冲击。在这承前启后、关键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对内遏制通货膨胀,保适度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对外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出口需求下降。使这艘全球第二大经济巨轮,不至于偏离航道,且保持稳健的速度前行。展望2012 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于如何保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影响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并据此调整发展的模式。要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这些目标,不是沿着过去三十年道路的惯性走下去所能奏效的。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之所以要有新思维,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因为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旧的模式难以为继。对国家,应重思经济增长模式;对企业,应重思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对此认识不到,准备不足,还沿着以前的路子走,就很有可能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我们认为,有四大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或将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或将改变企业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些因素将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因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 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 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 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 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 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

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

中国经济地理习题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总分20分,每题4分,共5小题)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三、图表分析题:(总分10分) 四、简答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 中国经济地理习题集 第2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简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五大焦点问题。 2、中国水功能区划 第3章中国人口 1、生态足迹 2、农民工市民化 3、论述题:近年来的“民工荒”使得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资源已经面临“易斯拐点”,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简述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5、阅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201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表(单位:万人) (1)简述中国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 (2)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请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4章中国的生态环境 1、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 2、国家环境功能区划 3、简要评价我国农村环境状况,提出改善的对策措施。 4、论述题:请对中国水资源进行总体评价,说明为什么中国现阶段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第5章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1、简述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2、三线建设 4、结合我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分析中国1949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6章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1、“七区二十三带” 2、简述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布局特点。 3、案例分析题: 2006-2010年中国棉花生产情况 请结合案例分析一下问题: (1)简述中国棉花的生产与布局情况。 (2)影响中国棉花产量及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的总体特征。 5、《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2007年)》将我国草原划分为四大区域,分析四大草原区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分布特征。 第7章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1、非化石能源 2、波罗的海指数(BDI) 3、简述光伏发电的全球市场特征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4、下图是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主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哪些? (2)简要分析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整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1、中国GDP分析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图3.3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中国CPI指数分析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3.4 2005-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3.5 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3、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农业改革 摘要:“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都必须密切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农民占我国城乡总人口的大头,农民的生存情况代表着整个社会民众的境遇,农村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整体发展情况。60年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晶。 关键字:制度农业中国特色社会体制身份 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张五常教授说:“从合约的角度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有一种转移,要从以等级界定权利的制度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的制度,或者说要从一种合约安排转到另一种合约安排来约束竞争,这一点是解释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的重心所在,中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中国农业在近六十年的制度改革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改革开放前(1949~1978)“三农”问题回顾 “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从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前,党和政府都在不断地探索农业发展的最佳道路,从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瓦解到“左”倾路线指导下的农业发展道路,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结过去农业发展的经验,对当下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瓦解 这一阶段时间大致从1950年到1953年,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改开始,一直到1953年春除个别几个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几千年农民的夙愿外,其他地方基本上完成了土改。土改虽然使许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拥有了土地,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对农民的压迫和榨取,使他们即使分到了一定数额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也很难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因此,在单个弱小的个体农民无法抵抗风险情况下,要使个体的联合与协作能否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则无从谈起,而且,农民土地所有制本身就是滋生资本主义发展的温床。于是中国的农业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对农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到“左”倾路线指导下的农业发展 本阶段应包括基于理性角度考虑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农业合作化发展)阶段和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阶段农业发展的总特征是前期相对“好得很”后期“糟得很”,合作化阶段排除自然灾害干扰因素外,农民温饱勉强可以得到保证,可谓相对“好得很”。但到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阶段,即使没有自然灾害农民也很难再解决温饱问题。从1958年到1962年这一阶段总的特征是:大运动、大变动、大混乱。 (三)、对农业发展道路选择经验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从而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得出几点思考。1.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要正视国情2.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加大

中国经济地理考试作业

论我的家乡——红安自然地理环境这学期上了中国经济地理这门课,让我对我们国家的一些地理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作为大学生必须知道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地理知识。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的家乡湖北红安的自然地理环境。 红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原名黄安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南麓。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59.66万,县府驻城关镇。大别山在境内分出2支脉,自北向南伸延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举、倒、滠三水的分水岭,构成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全县均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米,天台山海拔817米,最低处杜家湾海拔30米。倒水流贯全境,两岸有河谷平原分布,“天台云雾茶”为湖北省名茶之一;丘陵区为湖北省花生集中产区之一;平原区主产稻、麦。县境西北有中国重要萤石矿产地。公路通武汉及邻近鄂、豫各县。1927年“黄麻起义”发生于此,此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境内革命纪念地遗址近百处。 红安县- 自然环境 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邻麻城,西接黄阪、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县城距武汉130公里,省级公路阳(逻)福(田河)公路纵贯境内,为大别山通往长江港口的重要线路。全境总面积1795.6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大别山南麓,红安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和北部多高山,最高处老君山海拔840.5米;西北部系丘陵地带,南部是平缓的低丘山岗;县西、县南有少数河谷平原。全县在海拔高度50米以下的面积为280平方公里,50-200米的1355平方公里,200-500米的139平方公里。整个县境形成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以丘陵为主,北部低山,南部岗地的地貌特点。境内大小河流100条,加上水库、塘堰,总水面积18.6万亩,耕地50.85万亩,构成“六山半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红安境内名山众多,据《黄安县志》载:“县有三台:天台以奇胜,云台以峭胜,阳台以幽胜”,这其中的天台山主峰817米,历来是兵民避险之所,军家必争之地。“飘渺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水从宵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李贽诗中对天台夜景的赞美。与天台山遥相对峙的老君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曾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 红安境内有倒水、滠水、举水三大水系,其中倒水河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把全县划分为倒东、倒西两个自然地区。倒水又名界河,为山区季节性河流,4-8月常有洪水发生,水势较猛。它源出大别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从河南新县奔腾而下,流经红安。倒水河流经红安有大小支流72条,下店河、七里坪河、烟宝地河、金沙河、高桥河、依河等。红安物产丰富,既有黄金、铁、铜、水晶、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又有丰富的银杏、水杉、松树、楠竹等林业资源;既有享誉全国的花生、水稻、油菜籽、红薯等粮食作物,又有山植、天麻、青茶、珍珠花、乌柏籽、煨葫芦等土特产。如此丰富的物产必然吸引着各地客商往来经营,雍正年间,黄安北部重镇七里坪曾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倒水河上竹排运输往来如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河南省的生猪,湖南的杉木,安徽六安的茶叶,新洲张渡湖的鲜鱼,黄冈、应城的烟叶,应城的石膏,以及来自汉口的食盐和本地及新县一带的米、花生油、土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纲课程标准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重点 难点本课重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课难点:近现代各种主要经济成份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法 教具讲述法、讨论法等。新课标历史(必修Ⅲ)、《系统集成历史》二轮总复习学生用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专题概要】 近现代有四种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错综复杂。其经济成份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受经济性质和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影响,各经济

2012年中国经济如何运行

2012年中国经济如何运行 2010年的经济真的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欧债危机尚未结束,美国的经济陷入泥潭之中,国内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我们的出口要保持增长,经济的发展方式要进行改变。明年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还会想以前一样,高速增长,这一切充满了疑问。 在明年的目标是能够保持8%的增长将是政策追求的目标。而在整体经济已经越来越受到金融市场影响的背景下,金融层面的风险为我们的前途带来不确定性。推荐一个群 号:35215449. 美国经济不会加快恢复 当2011年8月5日标普下调美国国债长期评级的时候,就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已经不可能迅速崛起了。美元汇率将出现大幅贬值,但随着欧债危机的加剧,市场走势却和这一判断完全相反。美元指数至今已经突破80,欧元/美元汇率跌破1.30。欧债危机的长期化和恶性程度,让我们预期2012年上半年美元将继续升值,美元指数高看85。 上世纪的拉美债务危机、东亚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告诉我们,对于全球经济的新兴市场、外围市场来说,美元升值就是噩梦。 2011年8月至12月中旬,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资本大量外流,其货币卢比贬值超过20%,货币汇率跌至过去10年最低水平。印度只是这一过程的代表,整体新兴市场均出现资本外流、股市下跌、货币贬值。 中国也未能幸免。2011年9月份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开始出现贬值,并在11月最终传至国内银行间市场。中国内地市场整体也在出现资本外流情况。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的继续发酵、欧洲银行体系对美元流动性的需求,将进一步推高美元汇率。高看85的美元指数,将给全球新兴市场带来深度影响,我们将继续看到新兴市场资本市场下跌、资本外流、货币贬值。 这将是中国2012年所面临的最大外部环境。 中国流动性形势严峻 2011年10月、11月,中国金融体系外汇占款单月分别减少249亿元、279亿元。外汇占款的净减少,在2003年这一轮人民币汇率升值热潮中就没有出现过(2007年曾因改革因素减少),外汇占款已经是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形式,其投放规模甚至超过100%,多出的部分被央行所对冲。 外汇占款成为影响中国基础货币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本质上是以美元为基础锚的,这种背景下如果出现美元资本外流,将反过来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进入2011年9月、10月,中国狭义货币M1分别只增长了8.9%、8.4%,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为13.0%、12.9%,即是这种逆向机制的表现。如果未来外汇占款持续低增长乃至负增长,过去多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逻辑机制就要重新思考。 在美元升值、资本流出背景下,外汇占款的负增长、低增长在2012年上半年将会被继续放大。中国经济增长所长期依赖的过度宽松的流动性格局,将出现根本性变化。 外汇占款的低增长、负增长,还将通过减少存款、弱化银行体系放贷能力,增强对整体经济流动性紧缩的冲击。 在这一背景下,央行将不得不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其主要意义在于对冲外汇占款的负增长。 2012年的财政和信贷政策将首先确保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这将导致民营类、中小企业类企业资金需求压力更为紧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1979—2012年,我国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人均国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1978年人均国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2010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2年人均国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摘要】2012年初以来,在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呈现增速回落的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工业生产者价格一路下行。之后在稳增长的政策刺激下,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通胀温和反弹的态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企稳回升 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及就业问题隐忧出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和通胀温和反弹态势。自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GDP增长8.1%,增速较上年四季度降低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是3年以来中国GDP最慢增速,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未达到7.5%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面对这一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在第四季度开始显现。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01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同上月持平,该指数自9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第四季度GDP出现回升增长7.9%,2012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7.8%。总体来说,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12月份,我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总值为3668.4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1992.3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676.1亿美元,增长6%;贸易顺差316.2亿美元,扩大91.8%。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从全年的进程来看进出口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表现在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第3季度探底后回升。2012年1至4季度我国进出口值分别为8594.6亿、9796.9亿、10027亿和10249.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和6.3%(如图1)。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止跌回升 201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进入下行通道,1月份4.5%的增幅为年内最高,之后一路下行,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创29个月以来的新低,10月达到最低值1.7%,且7月、9月和10月这三个月的CPI数值均跌破2%,11月份CPI开始止跌回升,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5%,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比11月份扩大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资料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资料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从国内来看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国内CPI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CPI 从7月份的6.5下降到11月份的4.2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开始回落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仅有5个城市环比涨价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思路2012年经济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美国、日本

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国际投行对中国2012年经济发展走势的看法存在分歧。以8的GDP增长为分界线高盛、汇丰相对悲观认为中国GDP增长将在8以下大摩、小摩认为GDP增长在8以上。但投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不会有“硬着陆”产生。虽然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可以保持在比较合理的的增长物价涨幅也将逐步回落但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 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第一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经过限购、紧缩货币等一些列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价格终于出现了拐点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央行公布的房 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0左右国内银行50多万亿元的贷款中有30以上的贷款是流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话会对银行体系产生重大冲击因此房地产调控的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在2012《社会蓝皮书》暨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表示“整个房地产业若出现崩盘情况会对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如何处理新形势下这一“两难”问题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二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2008年、2009年发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集中到期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 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来源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 险应当值得关注。同时国内企业因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