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径_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分析_刘任平

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径_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分析_刘任平

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径_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分析_刘任平
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径_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分析_刘任平

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

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

————————————————————————————————作者:————————————————————————————————日期:

剩余时间:47分24秒 课件名称: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 (100分) 测试题目共:25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 政府最主要是为老百姓服务,整个社会是以公众为中心的,不是以政府为中心。(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23 第2题、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或者其他机构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营利服务。(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28 第3题、 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快速、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26 第4题、 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他的公共服务能力就越强。(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22 第5题、 一个合格的、有素养的公务人员,他能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29 第6题、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绝对不能引入市场机制。(是否题)(分值:4) A . 对 B . 错 2130 第7题、 每个公务员做出承诺,就应该在公务活动中一样一样的得到体现,这是对公务员( )能力的要求。(单选题)(分值:4) A . 诚信 B . 联系群众 C . 自我规范 D . 为群众办实事 2138 第8题、 有了正确的决策后,能快速的把众多的人组织到一起,快速落实、实施这个决策,这是对公务员( )能力的要求。(单选题)(分值:4) A . 高效行政 B . 联系群众 C . 自我规范 D . 为群众办实事 2142 第9题、 摆正公务员、官员和民众的关系,老百姓是国家的权利主体,政府公务员是给权利主体服务,这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中的( )。(单选题)(分值:4) A . 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素养,树立服务意识 B . 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公共服务的知识和能力

双因素理论与激励方法

双因素理论与激励方法 宋联可 顾周祥 葛宏兵 一、双因素激励理论分析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提出双因素理论。他与同事在匹兹堡心理研究所进行了一次调查,对象是该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中的200位工程师和会计师,要求他们回答引起他们工作心情舒畅和工作不满的事件的先后顺序。将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分类,并按满意与不满意因素作了综合分析,赫兹伯格认为激发人的动机有直接和非直接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另一类是激励因素[1]。 保健因素是指可能促使员工产生不满意的一类因素,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但没有激励作用。保健因素大致有十个方面,即企业组织的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人员的关系、与同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作的环境与条件、薪金、个人生活、地位和安全。这就象通过打扫卫生、远离病源等各种方法一样,创造一个对身体有益的环境,避免受感染生病。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身体健康,只是为健康提供了好的前提。 激励因素是指能促使员工产生满意的一类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激发工作积极性,尽量发挥个人能力。激励因素与工作自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主要有六个方面,即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和成长[2]。组织内采用与激励因素相关的激励方法,目的是创造工作满意,直接激励员工。这也好比在健康的生活环境基础上,通过锻炼身体、吃营养食品等方法,获得健康的体魄。 二、激励方法分析 双因素理论发展至今,已成为激励理论中的一个经典理论,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一些研究发现,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工作不满和工作满意都有影响(W einimont, 1966)。其次,许多学者企图将两类因素分开,却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4]。作者认为双因素理论为分析激励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不能将问题简单绝对地看成两个方面。 需要层次理论是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是按照需要的属性来分的,人的每一种需要几乎都能很容易地归入某一层次。比如当人想喝水时,这是他的生理需要,很难说这是因为他需要安全、交往、尊重或自我实现而产生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有十个方面、激励因素有六个方面,是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而且理论发展至今,都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认可。但是仔细分析赫兹伯格调查的每一个事件,都有人认为是不满意的因素,也都有人认为是满意的因素,只是在两方面认可的人数在比例上有差异。在他的调查研究中,归为保健因素的事件,有69%认为是不满意的因素,有31%认为是满意因素;归为激励因素的事件,有81%认为是满意的因素,有19%认为是不满意因素[1]。这就是说明,赫兹伯格分出的两因素是研究一个大众趋势得出的结果,并不是针对每个人都一样的。 0%20%40%60%80%100%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使员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 使员工非常满意的因素 图1 赫兹伯格调查结果比较 Figure 1 Comparison of Herzberg’s investigating conclusion 所以,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不同,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励方法的归类是完全确定,但双因素理论对激励方法的归类不是完全确定的,有时会根据个人的心理特征而有一些变化。每个人对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事件态度不同,同理,对与这些事件相关的激励方法态度也不同。但是在分析双因素与激励方法的研究时,可学习赫兹伯格研究的方法,研究大多数人对某种激励方法态度的趋势。 后来赫兹伯格又对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1600多人进行了12次不同的调查,进一步论证他的观点。而且在双因素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所以,可以认为他归纳出的十六种事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公共服务能力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服务能力 、单项选择题: 1、公共服务是一项(C)工程。 A 政府 B 民间 C 系统 D 专项 2、(B)是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 A 公共性 B 服务性 C 组织性 D 非营利性 3、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C) A 非典 B 地震 C 某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D 南方雪灾 4、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A) ① 教育公共服务② 卫生公共服务③ 科技公共服务④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⑤ 公共事业服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①③④⑤D③④ 5、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是(D) A 失业保险 B 养老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福利彩票 6、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D)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7、以下对于改革开放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A 公共服务由政府作出选择 B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C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D 政府生产或提供服务 8、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B) A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缩小 B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 C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D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9、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是(D) A 政府 B 非政府公共部门 C 公务人员 D 公民 10、公务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① 诚信能力② 联系群众的能力③ 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④ 自我规范的能力⑤ 高效行政能力⑥ 应用电子政务的能力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 a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11、(C)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 政府 B 公务人员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一、内容: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 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 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 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 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 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 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 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二、影响个人与组织的激励问题的因素: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导致满意的因素与 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人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与外界环境相关联的,因 素改善了,只能消除不满意,但不能使员工变的非常满意,也不一定对职工有激励作用。而 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与工作本身相关联的,这些因素改善了,能够提高满意度,激 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 三、解决方案:1?激励与保健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注 意保健因素,作好与之有关的工作。防止产生不满情绪。即为组织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2.还要注意激励因素,只有激 励元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激发工作积极性。管理者 应提高组织员工工作的满意度、成就感,满足其受到尊敬、得到个人发展的需要。 3?对员工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从而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不断地促进企 业的发展和进步。 4.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进行有效的整合。必须制定出一套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奖励系统。 这样,员工才会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不仅仅是领取报酬的人,才能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一、内容: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弗鲁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1.期望公式:弗鲁姆 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 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 (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M=VE.M表示激 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 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 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 价:正、零、负。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某一客体如金钱、地位、汽车等,如果个体不喜欢、

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简介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

2016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2016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科学网6月29日上海讯(记者黄辛)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研发的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专家表示,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指标双维度高覆盖科学反映城市服务发展变化 据介绍,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民意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的品牌项目,《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已经连续开展6年,调研维度不断完善,调研城市数量不断增多。2015年11月至12月,中心以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体系为测评框架,框架由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组成,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3500位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全国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十佳城市。 表一、调研城市及样本量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维度: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评价内容。调查显示,接近30%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给出了优良(8分以上)的成绩,40%给了及格的成绩,另外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了不及格的分数。针对具体问题来从优良成绩(8分以上)来看,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公共服务认可度相对较高,包括社会治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认可度则相对偏低,其中包括房价稳定工作、公立医院服务、中小学教育和环保工作。 政府服务维度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核心理念作为评价变量,包括公职人员办事效率、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民众获得政府信息的便利程度、政府主动公开开支情况、政策制定是否广泛征求民众意见、政策本身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等评价内容。相比于基本公共服务,民众对于政府本身维度的评价普遍偏低,公职人员办事效率通常较高的认可度为32.51%、公职人员服务态度通常较好的认可度为32%、获得政府信息较为便利的认可度为35.28%、政府主动公开开支的认可度为35.49%、政策通常能够反映民意的认可度33.14%、政策制定通常征求民众意见的认可度为33.54%。

公共服务能力答案介绍

您的得分:!恭喜,您通过了《公共服务能力》的考试! 考试标题《公共服务能力》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公共服务能力》 倒计时48:6 一、判断题(10 道) 1. 效率只有用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实现公共利益时才有现实意义。 正确 错误 2. 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3. 公共服务就是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4. 公益性文化产品一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 正确 错误 5. 除了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社团类,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也应该属于公共服务主体范畴。 正确 错误 6. 自有国家以来,政府就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 正确 错误 7. 公共服务产品的私人供给,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的让渡。 正确 错误 8. 秩序是政府着眼于国家外部稳定以保障国民安全和利益的公共服务产品。

正确 错误 9. 公共服务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正确 错误 10. 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服务产品性质。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缩小 B.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 C.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D.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2. 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3. 民营化本质上是更多地依赖()提供公共服务,减少政府直接公共服务负担。 A. 民营企业 B. 民间组织 C. 非政府公共部门 D. 人民群众 4. 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着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着)、《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5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工作安定等。与此相反,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称为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只有?“激励因素”具备了,才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还发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

三种激励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简介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 麦克格勒格尔McGregor’s 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 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管理学中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即: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

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

剩余时间:47分24秒 课件名称: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 (100分) 测试题目共:25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政府最主要是为老百姓服务,整个社会是以公众为中心的,不是以政府为中心。(是否题)(分值:4)A.对 B.错 2123 第2题、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或者其他机构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营利服务。(是否题)(分值:4)A.对 B.错 2128 第3题、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快速、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是否题)(分值:4) A.对 B.错 2126 第4题、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他的公共服务能力就越强。(是否题)(分值:4)A.对 B.错 2122 第5题、一个合格的、有素养的公务人员,他能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题)(分值:4)A.对 B.错 2129 第6题、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绝对不能引入市场机制。(是否题)(分值:4) A.对

B.错 2130 第7题、每个公务员做出承诺,就应该在公务活动中一样一样的得到体现,这是对公务员()能力的要求。(单选题)(分值:4) A.诚信 B.联系群众 C.自我规范 D.为群众办实事 2138 第8题、有了正确的决策后,能快速的把众多的人组织到一起,快速落实、实施这个决策,这是对公务员()能力的要求。(单选题)(分值:4) A.高效行政 B.联系群众 C.自我规范 D.为群众办实事 2142 第9题、摆正公务员、官员和民众的关系,老百姓是国家的权利主体,政府公务员是给权利主体服务,这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中的()。(单选题)(分值:4) A.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素养,树立服务意识 B.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公共服务的知识和能力 C.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D.要能正确对待权力,加强自我约束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 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

浙江农林大学管理学题库8第九章 激励理论

第十章激励理论 一、判断题: 1.保健因素是多与工作结果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2.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的力量。(√)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主导需要是变化的,既可以由低层次的需 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也可能由高层次需要倒退为低层次需要。(×) 4.在五种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工作的自主性能够让工作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 5.相比因低报酬产生的不公平感,高报酬会使人感到较为公平,而且无论是否 公平,高报酬对员工的行为都有正面的影响。(√) 6.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7.认知型激励理论认为行为是内在需要与激励的函数;行为改造理论则认为外 在的或环境的结果决定行为,它强调的是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 8.努力和工作绩效的结果未必能带来期望的报酬。(√ ) 9.在工厂里,采用X理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研究所里,运用Y理论进行 管理效果较好。(√ ) 10.根据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同时被多个需要所激励。(× ) 12.自我实现是一种比生理或安全更重要的需要。(× ) 13.文化层次不同,人们的需要层次也会不同。(√ ) 14.茨伯格认为,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情绪就会消除,对职工会 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 15.激励因素对维持员工的激励水平是必要且充分的。(× ) 16.份即使当惩罚没有被平等地应用于所有违纪员工时,它仍然是有效的。 ( ×) 17.据公平理论,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 18.根据Y 理论,多数人都不愿主动地去承担责任。(× ) 19.领导者无法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二、单项选择: 1.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 E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3.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D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4.某公司对其员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的 B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5.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D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公共服务能力试卷97分答案

1、公共服务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正确 错误 2、公益性文化产品一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 正确 错误 3、公共服务产品的私人供给,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的让渡。 正确 错误 4、自有国家以来,政府就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 正确 错误 5、秩序是政府着眼于国家外部稳定以保障国民安全和利益的公共服务产品。 正确 错误 6、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服务产品性质。 正确 错误 7、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8、除了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社团类,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也应该属于公共服务主体范畴。 正确 错误 9、公共服务就是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10、效率只有用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实现公共利益时才有现实意义。 正确 错误 11、公共服务是一项()工程。 政府 民间 系统 专项 12、()是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 公共性 服务性 组织性 非营利性 13、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 非典 地震 某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南方雪灾 14、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教育公共服务②卫生公共服务③科技公共服务④社会保障公共服务⑤公共事业服务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①③④⑤ ③④

15、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社会福利 福利彩票 16、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 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17、以下对于改革开放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公共服务由政府作出选择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生产或提供服务 18、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缩小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9、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是() 政府 非政府公共部门 公务人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异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通过考察一群会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满意感与生产率的关系,通过半有组织性的采访,他积累了影响这些人员对其工作感情的各种因素的资料,表明了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因素。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在因素。 从某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正式组织(例如薪水、公司政策和制度)。只有公司承认高绩效时,它们才是相应的报酬。而诸如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之类的内在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的内心活动,组织政策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例如,组织只有通过确定出色绩效的标准,才可能影响个人,使他们认为已经相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尽管激励因素通常是与个人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感情相联系,但有时也涉及消极感情。而保健因素却几乎与积极感情无关,只会带来精神沮丧、脱离组织、缺勤等结果。下图阐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成就的出现在令人满意的工作经历中超过40%,而在令人不满意的工作经历中则少于10%。赫茨伯格的理论认为,满意和不满意并非共存于单一的连续体中,而是截然分开的,这种双重的连续体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同时感到满意和不满意,它还暗示着工作条件和薪金等保健因素并不能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只能影响对工作的不满意的程度。 相似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系起来。 马斯洛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相当于保健因素,而高层次的需要相似于激励因素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为了提高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了能使已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中央电大与省电大关于综合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笔者参加了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法,笔者制定了比较合理的社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对象的筛选、相关调查问卷网址的发送、指导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及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应的访谈、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笔者主要除规定的网上“问卷法”,还以“非结构式访谈法”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就需探知的被调查者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等若干选项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 笔者依据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的相关要求,在金华市本级范围选择了5位调查对象,指导调查对象参与了省电大的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就某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笔者认为,就调查对象对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看,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并不高,尤其在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和基本公共教育。 二、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在对于基本住房保障满意度的调查中,根据受访者的反应,可以看出基本住房保障服务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保障对象的覆盖面较窄,城市保障性住房保障的对象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低收入家庭或个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中部地区大批农民工涌入浙江省,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融入城市,他们却往往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也无法或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他们的基本住房保障成为普遍性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浙江省各地开始积极新建公租房,但仍然存在供应量不足、摇号配租等待时间长、配套设施不健全、贫困人群聚集等问题。二是居住空间分异,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职业背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异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通过考察一群会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满意感与生产率的关系,通过半有组织性的采访,他积累了影响这些人员对其工作感情的各种因素的资料,表明了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因素。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在因素。从某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正式组织(例如薪水、公司政策和制度)。只有公司承认高绩效时,它们才是相应的报酬。而诸如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之类的内在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的内心活动,组织政策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例如,组织只有通过确定出色绩效的标准,才可能影响个人,使他们认为已经相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尽管激励因素通常是与个人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感情相联系,但有时也涉及消极感情。而保健因素却几乎与积极感情无关,只会带来精神沮丧、脱离组织、缺勤等结果。下图阐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成就的出现在令人满意的工作经历中超过40%,而在令人不满意的工作经历中则少于10%。赫茨伯格的理论认为,满意和不满意并非共存于单一的连续体中,而是截然分开的,这种双重的连续体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同时感到满意和不满意,它还暗示着工作条件和薪金等保健因素并不能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只能影响对工作的不满意的程度。 相似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 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系起来。 马斯洛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相当于保健因素,而高层次的需要相似于激励因素 区别:1、二者都是论及人性需求,但马的需求层次理论比较系统,赫的理论在其中 作了部分的细化 2、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从某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正式组织(例如薪水、公司政策和制度)。只有公司承认高绩效时,它们才是相应的报酬。而诸如出色地完成任务

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报告

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报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2006年9月

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报告 近年来,随着对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许多调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当然调查研究的名称可能不是完全一致)进行了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程度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研究借鉴政府职能理论和国内外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成果和测评方法,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公共服务的内涵、满意度测评、以及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调查方案、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套评价体系,比较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和问卷设计合理,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可靠,计算出来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基本属实,可为公共服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符合群众利益、让群众满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共服务部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了解公众的意见,测评公众对公共服务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期望与其实际感受的差距,为改进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尽力去缩小和消除这种差距,为最大化地满足公众的愿望,符合公众利益,使公众真正满意提供参考依据。 (二)国内外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简介 满意度理论起源于测评“顾客满意度”,最早是由瑞典人提出,后来由美国学者发展,198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的费耐尔(Fornell)博士总结出的“顾客满意度指数(CSI),已经在广泛应用之中。顾客满意度可以简要地定义为: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之比较的程度。现在许多国家许多行业都在应用顾客满意度理论,测量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提高服务质量。 将顾客满意地理论引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在我国是近些年来开展的研究,在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视市民为顾客,以市民为导向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原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心城及新城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 17733.1 地名标牌城乡 YZ/T 0129 邮政普遍服务 YZ/T 0067 信筒 DB11/T 190 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DB11/T 493.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DB11/T 650 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 DB11/1116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public facilities on sidewalks 设置于城市道路路侧带范围内直接服务于行人的设施。包括护围栏设施(含人行道护栏、公交站安全护栏、绿化设施带护栏等)、废物箱、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含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厕指引牌、地铁指引牌、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指引牌等)、公交车站设施(含站牌和候车亭)、邮政设施(含邮筒和邮政报刊亭)、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存车设施(含自行车存车架、自行车存车围栏和公共自行车设施)、座椅、活动式公共厕所。 3.2 路侧带curb side strip 车行道外侧路缘石的内缘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范围。路侧带一般由绿化设施带、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组成。 3.3 人行道sidewalks 路侧带上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3.4 行道树设施带street trees facilities strip 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条形地带。 3.5 绿化设施带planting and facilities strip 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以绿化为主的条形 地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