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条博物馆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

面条博物馆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

面条博物馆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
面条博物馆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

面条博物馆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面条产品以及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切面机、面条生产线等等。众多实物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面条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1简介

编辑

条博物馆,位于古城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通过实物和图片叙述了意大利面条900年的发展历史,用生动的史实告诉人们,意大利人是怎样将一种普通的食品发展成一种文化,并将它传遍世界的。

2展厅

编辑

步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对面条的原料小麦的介绍。意大利的小麦有硬小麦与软小麦之分,意大利面条的原料均为硬小麦。面条的颜色微黄,人们以为是放了鸡蛋,其实那是小麦本身的颜色。软小麦的面粉呈白色,在意大利是用来做面包、比萨饼等糕点用的。两者明显不同,从营养价值上看所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成分也不同,因此,博物馆里写着一句名言,“如果白麦粉为银,黄麦粉就是金”。由此可见,意大利人从古至今,一直视面条为宝。

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通过实物和图片叙述了意大利面条900年的发展历史,用生动的史实告诉人们,意大利人是怎样将一种普通的食品发展成一种文化,并将它传遍世界的。

3历史

编辑

对于面条的起源,世人有多种传说,均具有神秘色彩。有一种传说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人发明的,马盖罗尼就是发明人的名字。但据1929年美国《面食杂志》刊登的文章讲,意大利的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意大利的,传说当时他们看到两个中国人在用一种器具造出长长的面条。他们回到意大利后,就将这种做法传给了意大利人。但据博物馆中收藏的史料记载,面条最早还是由意大利人发明的,不过不是那不勒斯人,而是西西里岛人。早在1154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城已经开始制作面条了,当时只能利用阳光自然晒干,这比马可·波罗去中国的时间早了一个世纪。之后,意大利又相继出现了3个面条制作中心,其中北部的港口城市热那亚于1244年开始制作当地有名的利古里亚面条,1295年那不勒斯开始生产“笔管式”空心粉,1338年波伦亚开始生产“蝴蝶状”面条。

4展品

编辑

展厅根据时间顺序陈列出不同时期的面条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机械化生产设备,许多历史图片记载了历史上不同地区制作面条的场景,成挂的面条在阳光下晾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先进的面条加工机械应运而生,从初期出现的和面机、切面机到后来的面条生产流水线,使和面、切面、烘干、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

馆内还辟有专门介绍面条科学食用的展厅,清晰的图标显示出面条在沸水中煮熟的变化过程。以前只知道意大利人喜欢吃稍硬一点的面条,看了图表才发现,其中还有许多科学道理。据图所示,水开后,要放适量的盐进去,之后再将面条放入锅内,加大火力,两分钟后关掉火,将锅盖上,根据面条的形状决定焖的时间长短,然后再将面条捞出食用。这样煮面虽然有点硬,但不会破坏面条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意大利生产的面条包装上都标有煮面条的时间。平时到朋友家做客,他们确实都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操作。

5旅游

编辑

这座面条博物馆因属于私营,门票照收。买票后,售票小姐递过来一副耳机,这样在博物馆内就可以边看边收听解说,解说有意、西、英、法、德、日6种语言,对外国游客非常方便。

6名气

编辑

意大利面条已成为世界的宠儿。今年的世界面条大会,参加国多达27个。美国纽约著名的“7月4日大胃王”比赛中,意大利面条大赛已成为保留节目,今年的比赛中9名参赛者在短短8分钟里吞掉16.2公斤面条,平均每人吃掉1.8公斤;今天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都可以找到意大利面的踪影,甚至在地球之外也能闻到它的香气——国际空间站的食谱里,意大利面条赫然在列。

梦想故事一个博导20年的梦想

在西安建一座中国面条博物馆陕西人爱吃面,但面条里的“道道”你知道多少?有这么一个老陕,他叫赵丛苍,他

不但爱吃面、会做面,还有个梦想——在陕西西安成立中国第一家面条博物馆,这个梦“捂”

得时间挺长,都有20多年了。

中国没有面条博物馆很遗憾

赵丛苍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是个非常爱吃面也爱研究面的老陕,聊起面条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事我研究很多年了,但还是缺少资金。”

赵丛苍表示,目前只有意大利有面条博物馆,有几百年历史了,“2006年意大利的一个问卷调查,让网民选最能代表意大利的东西,有70%的人选择了意大利面,这就是面条的魅力,中国也是面食大国,面条种类有500多种,很多省都有出名的面条,但全国却没有一个有关面文化的博物馆,是个遗憾。”

赵丛苍说,据记载,中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的汤饼,这种饼是在汤中煮熟的,所以叫汤饼,实际就是面片汤。到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从史料上记载来看,面条正式称为面条是在宋代,宋代时做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燠(焖)、煎等方法。另外,面

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这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中都有记载。

中国最早发现的面条比意大利早2 000年

生活中的赵丛苍离不开面,“多年前,广州的朋友来西安找我,因为到西安太晚,去外面吃不方便,我就在家做臊子面给他吃,没想到,之后他再来西安时,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说就在我家吃面。”

前段日子,赵丛苍刚从青海回来,这一趟他专门去了喇家遗址,2002年,考古学家曾在这个遗址发现了距今最早的一碗面,在这碗面条的照片前,赵丛苍拍了一张照片,“这些面条很细,直径大约0.3厘米,长50厘米,颜色发黄,和现在的拉面很相似。距今已有40 00年,这也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的面条,这一新发现也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过,由此证明,中国的面条比意大利早2000年。”赵丛苍说,虽然面条博物馆我们国家没有意

大利成立得早,但中国要成立面条博物馆,面条历史会很悠久,这一点没人能比。

博物馆要集历史文化与饮食体验为一体

赵丛苍说,他心目中的中国面条博物馆定位一定要高大上,“臊子面、biangbiang面,蘸水面、削筋面……陕西有这么多历史悠久面条品种,深厚丰富的面条文化足够支撑成立中国面条博物馆。”

赵丛苍说,中国面条博物馆一定要集面条的历史、文化、技艺、体验、展示等方面于一体,“除了陕西的,中国经典的面条都要有,在这个博物馆,面条的发展历史要得到完全的复原和展示;另外各个时期做面条的工具都要有,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做面工具,像擀面杖、案板、笊篱等;另外,这个博物馆一定要有饮食体验区,市民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品尝到各种面条。”

现在,这个梦想已在赵丛苍的脑海里翻腾了20多年,“这事缺资金、少支持都办不成,如果谁有这个想法或者有能力做这事,我可以提供策划和所有相关资料,也可以帮忙动员我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力量支持。”

博物馆展厅的策展思路

博物馆展厅的策展思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从高端学术走向通俗展览—『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回眸 查看次数:634 时间:2010-12-29 10:07:04 【】【】【】 2009 年9 月26 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14 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212 组件,并辅以大量的辅助展品加图片、考古遗址图、器物线描图、中英文字说明等。10 月31 日,展览圆满落幕。在40 余天的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0 万人。先后有70 余家媒体做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分别做了专题节目。配合展览,组织了四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邀请了严文明先生、李学勤先生、陈星灿先生、许宏先生先后为千余名观众做了精彩演讲。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从2009 年2月筹备至9 月26日开展,历经半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亲自参与或关心指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直接参与把关大纲,形式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深入研讨,共同完成了这件“前无古人”的作品。它是对国庆60 周年的献礼,也是献给长期从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学者们的礼物。 首都博物馆荣幸地领受了这么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并组织了由十余位专业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开展工作。作为展览的组织者,对“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以及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追述如下,与大家探讨。 一、深入研究,确立展览主题和展览方向 中华文明何时起源我们的国家何时形成有无夏朝夏朝存在于何时新石器时代我们的文明状况如何这些问题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学子孜孜以求的,也是近年来海内外特别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考古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学术界对早期中华文明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更远的追求。21 世纪,国家组织推出的大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上马,它是继国家级科研项目“夏商

博物馆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博物馆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4133.7㎡,总建筑面积63390㎡。建筑高度(檐口)36.4m,地上5层,地下2层,地下3层为2.2m层高的设备夹层。工程性质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其中地上各层和地下1层南区为展陈、社教、科研、办公、保安、综合服务等功能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椭圆斜展厅、矩形基本展厅、行政办公区(见图) 1)地下1,2层北区为地下车库,地下2层南区为藏品库、设备机房、人防等。 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国际大都市风貌的博物馆。馆内展示和珍藏着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文物。消防系统的设计不但要重在防,而且要重在灭。除设有普通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还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智能消防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特殊的消防措施。 2 消防总水量的确定 消防水池容积按所有水消防系统同时作用来计算,显然是不经济也是不可能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全方位保护,任何一处着火,两个系统都要发挥作用。水喷雾系统为锅炉房服务,水炮系统为礼仪大厅服务,两系统都是局部保护。很明显,水喷雾系统和水炮系统不可能同时作用,但两系统是否会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从一处着火考虑。锅炉房是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内部只是水喷雾系统。一旦着火,除水喷雾系统作用外,锅炉房以外的消火栓系统协助灭火。这种情况,水喷雾系统不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炮系统同时作用。二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锅炉房着火,不排除波及邻近区域的可能性,邻近区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作用。所以,可以认为水喷雾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同时作用。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礼仪大厅也同此考虑。针对博物馆的重要性,消防水量的确定还是要保守一些。所以,有两种同时作用的系统组合,一种组合是水喷雾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另一种组合是水炮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水量按上述两种组合的较大值确定为650m3,计算见表1。 3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水量30L/s,延续时间3h。系统为稳高压制,竖向不分区。系统示意见图2。馆内防火分区的分隔,多处设置了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的种类与水消防系统密切相关。根据“高规”第5.4.4条的条文说明,如采用无机复合特级防火卷帘,则不需水冷却。但此种防火卷帘轨道较宽,建筑空间美观受到影响,为此建筑要求采用汽雾式特级防火卷帘(“高规”条文说明第5.4.4条将此种卷帘纳入了特级防火卷帘之列)。其作用机理是:当火灾发生时,感温阀开启,帘节内充水,水满外溢形成“水帘”,火场高温致使部分水汽化,在水汽双重作用下,把帘面的温升始终限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进而有效阻断火灾蔓延。既然是特级防火卷帘,就意味着不设置独立的喷水灭火系统。所以,汽雾式特级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 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 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 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 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 专题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并反思这个问题,并努力对“以人为本”的展示新理念进行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本文试就以茶博为例,初步探 讨“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实施。 1 “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 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 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 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并在1971年国 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到了2001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 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 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 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 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争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引导 公众来参观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也开始转变传统观念,“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 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展;从“侧重藏品的保护和研究”向“以社会教育与文

博物馆展览展示设计

项目名称: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 项目地址:广州 服务内容:动物展览 开馆时间:2012年10月 动物展览区域共设15个展区,通过动物的姿态标本、骨骼标本、皮张标本、浸泡标本、生态景观等反映动物的特征、习性。博物馆标本展览以自然界发展演变的时间顺序为展示主线,重点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代表动物、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物和环境,特色生态环境等,展示区里除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还有经过上色和定型处理的仿真植物,树脂作河流,金属薄板作湖泊,背景配以景观的高精度写真,逼真地模拟出动物与自然环境相处的情形。 目前已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二级保护动物49种。而拥有如此珍贵种类、标本质量好的收藏,目前在国内中学中还比较少见。

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设计方案

参观路线 门厅: 门厅为展览空间的心脏及起始位置,结合空间功能及尺寸要求,我们设计圆形主题,主体背景为生命进化树,“树”背后合理遮挡卫生间入口。圆心中央为八十六中标志,两边门为大幅面开放玻璃门,局部墙布置万人签名墙等,整体空间突出八十六中特色性。

动物展区: 动物展区采用曲线进行空间划分,更有助扩大空间,增强空间韵律及虚实节奏感,多展区根据大纲进行合理设计。中央位置为六角形昆虫展区,取意蜜蜂“蜂巢”,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出独特创新、科学实用的展出空间。地面采用塑胶地板,顶面采用成品铝片天花。 教学体验区及生命演化: 采用新式教学理念,创新式的将教学体验区及生命演化展区合并,使教学更具互动性、开放性、自由性。在展区中实验,在实验中参考,室内以自由布局为主,报告厅为全开放式,实验区在中央位置自由摆设,设有刻面恐龙、三叶虫等实物模型。地面采用曲线塑胶地板,顶面为仿木纹铝制格栅。 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的建设目标是综合利用学校图书馆一、二、三楼的有效区域,突出珠江三角洲的本土特色,形成自我风格,为教师教学、学生求知提供有利场所,成为科普教育推广与学习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普通中学动物博物馆的典范。参观者从进入博物馆门厅开始就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其动物展览区为教师教学、学生求知的主要场所,而教学体验区则是参观前的准备和参观后的总结及讨论场所。展陈方式不光局限于传统的展板和展品柜,而增加了生境柜展示、多媒体演示区以及网络展示。展区设计立意新颖、展品主题生动鲜明,力求成为教育学习的另一块天地。 博物馆的真正内涵就是知识。我们在力求真实还原珠江三角洲独特的风貌和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同样重视对科学的严谨性,对学科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展品实物性,展示的艺术性和普及性等多方面的把握。 动物馆标本展览区大纲以自然界发展演变的时间顺序为展示主线,重点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代表动物及生境,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物和环境,特色生态环境等;力求使参观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醒公众对于自然的珍惜和爱护,传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并反思这个问题,并努力对“以人为本”的展示新理念进行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本文试就以茶博为例,初步探讨“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实施。 1 “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并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到了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博

论文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报告

论文博物馆展示设计分 析报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 博物馆名称:现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定位:将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展示,新旧艺术的传承与融合,展示东方艺术魅力 博物馆展览内容:展示绘画作品为主,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 博物馆展览主题:融合距离 关键字:现代艺术博物馆距离混合视觉趣味桥梁与沟通思考论文主题:博物馆空间规划创造距离混合的视觉趣味 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集中收藏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精髓。他应该是文化历史、哲学理念、主体创意、艺术应用和美工技巧的有机统一。它用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营造出与展览主题相统一的氛围,诠释历史文化精髓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位参观者在高雅的艺术享受中品味人类历史文化的光辉遗产。 对公益化物品之观赏独立分离的趣味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就如同博物馆是观赏活动发生其中的空间或机构也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一样。我以为,博物馆只是一种看的方式,当物品的文化因素服从博物馆最支持的东西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对于博物馆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各界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检验博物馆成功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在博物馆中走动的自由和观看的兴趣,而没有无处不在的耳机所提供观众与展品之间的强制调节。距离的混合,一方面一方面带着人类的亲近感和共通力,另一方面是观看17世纪荷兰风景和20世纪非洲雕塑一样的体验。

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如何搞好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工作是体现博物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典型的历史及文化艺术遗存物既是历史的"确证",又是形象思维中文化意义上的"象征符号"。典型象征符号是维系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的重要线索。 现代行业博物馆发展迅速,以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在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人们先想到座。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位于曼哈顿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物,在当时是由建筑师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的,外观具有典型国际风格的水平与垂直线条。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过去70年间,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经历的变化,人析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技术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的努力。博物馆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将各种元素艺术种子合理规划,室外的景致融入馆内,做到人与景的距离的融合。

博物馆展示设计讲义

博物馆展示设计第一章概论 博物馆”(Museun) —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综观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它的大门逐渐向公众敞开,博物馆藏品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的历史。换句话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也是陈列展览不断强化的历史。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宣布:每年的5月18日被定义为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478年以孔子故居创建的孔子庙堂。也就是俗称的孔庙。 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是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第一节博物馆的定义、职能与分类 一?现代博物馆的定义 随社会着生活的发展,博物馆的范畴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现行的博物馆定义是2 0 0 1 年7月6日经西班牙巴塞罗纳第2 0次国际博协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国际博协章程第二条,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 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 营利的永久性(固定性)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博物馆上述定义不受任何政体性质、地域特征、职能机构或相关机构收藏藏品的定位等因素的限制而予以适用。 2.除被指定为博物馆”的机构外,以下机构具有博物馆资格: 1).从事征集、保护和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证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自然、考古及人类学的历史古迹和遗址; 2).拥有并展出动物、植物活标本的机构,如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人工生态园; 3).科学中心和天文馆; 4).非营利的艺术展出馆; 5).自然保护区; 6).符合前述定义的国际、国家、区域或地方性博物馆组织、负责博物馆管理的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 7).从事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相关的文物保护、研究、教育、培训、记录和其它事务的非营利机构或组织; 8).从事保护、传承和管理有形和无形遗产(活的遗产和数字创造性活动)的文化中心和其它实体; 9).执行委员会经征求咨询委员会意见后认为其具有博物馆的部分或全部特征,支持博物馆及博物馆专业职员从事博物馆学研究、教育或培训的其它机构。 ?现代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具有的收集保管、调查研究和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此外,还有作为人文景观的传播交 _______________ 流旅游观光、艺术鉴赏、以及休闲娱乐等职能。 内容如下:

博物馆展厅设计

博物馆展厅设计 博物馆交互技术--4D动感影院 4D影院是从传统的立体影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影院, 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画面冲击性强等特点和优势。随着 影娱乐技术的发展和娱乐市场的需求,人们不仅将震动、坠落、吹风、喷水、 挠痒等特技引入3D影院,还根据影片的情景精心设计出烟雾、雨、光电、 气泡、气味等效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这就是当今十分流行的4D影 院。由于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 感受,近年来4D影院的发展非常迅猛。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球形投影 外投球幕是针对现有图像投影机平面投影的技术不足,而提供的 一种新颖的、先进的,在球形屏幕上显示图像的投影装置。通过 这种新颖的球形展示方式逼真的展示自然科学现象和科学技术 成果达到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北京华堂触控自主研发的内投球球体外形极富合宇宙天体的外型,在表 现宇宙天体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只要我们把描述诸如:行星、卫星、太阳等天 体的片子用此内投球展示出来,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天体,向人们逼真的展示 宇宙的奥秘。 博物馆虚拟展示技术--虚拟漫游 虚拟现实数字城市规划平台 ◎建立在高精度的三维场景上 ◎承载海量数据,运行效率高 ◎开放型系统架构,重视社会分工,让不同的用户使用到最合适的软 件 ◎打通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让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快捷 ◎让城市规划摆脱生硬复杂的二维图纸,使设计和决策更加准确 ◎可由用户自己进行SDK二次开发,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功能定制 ◎辅助于城市规划领域的全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方案征集,到详 细设计、审批,直至公示、监督、社会服务

博物馆展厅的策展思路

从高端学术走向通俗展览—『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回眸 查看次数:634 时间:2010-12-29 10:07:04 【大中小】【打印】【关闭】 2009 年9 月26 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14 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212 组件,并辅以大量的辅助展品加图片、考古遗址图、器物线描图、中英文字说明等。10 月31 日,展览圆满落幕。在40 余天的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0 万人。先后有70 余家媒体做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分别做了专题节目。配合展览,组织了四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邀请了严文明先生、李学勤先生、陈星灿先生、许宏先生先后为千余名观众做了精彩演讲。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从2009 年2月筹备至9 月26日开展,历经半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亲自参与或关心指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直接参与把关大纲,形式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深入研讨,共同完成了这件“前无古人”的作品。它是对国庆60 周年的献礼,也是献给长期从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学者们的礼物。 首都博物馆荣幸地领受了这么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并组织了由十余位专业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开展工作。作为展览的组织者,对“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以及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追述如下,与大家探讨。 一、深入研究,确立展览主题和展览方向 中华文明何时起源?我们的国家何时形成?有无夏朝?夏朝存在于何时?新石器时代我们的文明状况如何?这些问题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学子孜孜以求的,也是近年来海内外特别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考古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学术界对早期中华文明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更远的追求。21 世纪,国家组织推出的大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上马,它是继国家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科研工程。它汇集了国内相关学科数百位专家学者,跨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推进到了两个阶段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此背景

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博物馆调研报告 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并广泛的深入到现代生活中。与其他建筑不同,博物馆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设计他的时候,既要考虑功能的复杂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宣扬他所呼唤的独创性,换句话说,他是一类有灵魂有主题有概念的建筑。 我们主要调研了三个博物馆,一个是苏州博物馆,一个是去上海实习时参观的上海博物馆,还有一个就是长沙的简牍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所处位置独特,他紧邻拙政园还和忠王府相通,所以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风格,与拙政园、忠王府保持一致。这样一来,不仅对古建筑起到保护和尊重的作用,使苏州博物馆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还提升了苏州博物馆自身的文化气氛。苏州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十分明确,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 博物馆的采光是设计博物馆的时候一个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因为

博物馆内所展出的物品大多数都不能受阳光的直射,而且产生的眩光也会让欣赏展品的游客感到不适。苏州博物馆大量的运用了自然的阳光,充分考虑自然采光。玻璃屋顶与实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在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是与环境相融与自然相融的建筑,那么上海博物馆则是独树一帜的。其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构成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天圆地方’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使整栋建筑能从城市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 上海博物馆内部有一个非常大的圆形中庭,上部是圆形的大天窗,可以确保中庭的采光,也同样符合“天圆地方”中“天圆”这一设计概念。楼梯和扶梯分别位于中庭的两侧,展厅围绕着这个中庭布置,交通流线简单明确,游客能很轻松的并且不落下的看完每一个展馆。展厅的内部流线设计的比较曲折,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展厅的利用率,在空间的布置上也注意疏密的变化,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展示品种类的不同,还变换着展厅的主色调,烘托不一样的气氛,时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创设是一类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三维艺术,也是一类极富创造性的活动,隶属展示创设的重要类别。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创设以三维立体建设为核心,其本质是为广大参展人员进行服务。因此,其不单要求展示柜、展示工具的琳琅满目,还要让陈列空间的商品特征与主旨更为出彩。 一、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创设概述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创设是一类准则化活动。在创设阶段,造型较为简单,线条也较为粗放,通常并不存在冗余的修饰,构造性、准则化的陈列空间是目前创设的常规组成元素。通常来讲,陈列设施由三类基础种类的柜台构成,就是立柜、核心立柜与桌柜。而协助展示的设施展板或屏风也相应增多。准则化活动创设观念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在地区上没有国界,并且沿用至今。例如美国的佛利尔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大部分博物馆现在依然沿用准则化创设的陈列柜来展览藏品,这也是博物馆展示创设中无法取代的基础陈列设备,之后在此基础上实施对应的创设。 二、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创设研究 1.要遵照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创设的准则 (1)搞清楚博物馆的首要任务博物馆并非库房,其功能不仅是保存自然物或有着历史意义的实物,其是特别的文化部门,要向参观者展示文物,对民众的教化功能极为突出。这就需要明确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创设任务,避免无目的性的设计。第一步,博物馆内应有参

观展览的氛围。该展示环境的首要元素包含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创设、光照创设与各类辅助工具的创设等,为藏品的陈列展示奠定基础;第二步,要挑选最佳的空间展示方案。相异的展示方案所取得的展览功效是不同的。优选展览方案,能够让民众体会到直接的、更有艺术氛围的鉴赏空间;第三,在陈列空间展览过程中,应保证安全性。在博物馆展览的藏品价值极高,并且有些还是无价之宝,均为证明古时候文化的文物与样本。所以,在陈列空间展示设计阶段需要权衡到安全性。(2)权衡到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性,优选展览创设方案相异的博物馆陈列展览空间的界定并不相同。通常,展览空间应体现综合性、艺术性、历史性与科技性。对相异的陈列空间,其设计方案也并不相同。例如,综合性展示空间在创设阶段,要权衡到变通性与多元化的设计准则,必须以主旨为核心进行整体的展览。再例如,对艺术性的陈列展示空间,其展览的大部分均为图画或墨宝、手工作物等。在陈列空间创设阶段应权衡到其单独性,并且要对观赏者形成视觉的冲击。 2.把握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度 相异的陈列展示空间的比率、大小等会为观赏者带去相异的感觉,合适合规的空间比率会让观赏者觉得舒服。而较为广阔的空间,会让观赏者感觉到严肃庄重。所以,需要科学管控内部展示空间的比率,应让博物馆陈列空间看上去恰到好处。例如,在陈列展示空间的创设阶段,从博物馆的入口端走入后,假如创设的长度方位等比例失调,则空间会被人为延长,观赏者就会产生一类间距感。相异的创设给观赏者带去非同一般的感受,假如可以权衡到观赏者的感受,创设恰当

论文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 报告

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 博物馆名称:现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定位:将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展示,新旧艺术的传承与融合,展示东方艺术魅力 博物馆展览内容:展示绘画作品为主,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 博物馆展览主题:融合距离 关键字:现代艺术博物馆距离混合视觉趣味桥梁与沟通思考 论文主题:博物馆空间规划创造距离混合的视觉趣味 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集中收藏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精髓。他应该是文化历史、哲学理念、主体创意、艺术应用和美工技巧的有机统一。它用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营造出与展览主题相统一的氛围,诠释历史文化精髓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位参观者在高雅的艺术享受中品味人类历史文化的光辉遗产。 对公益化物品之观赏独立分离的趣味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就如同博物馆是观赏活动发生其中的空间或机构也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一样。我以为,博物馆只是一种看的方式,当物品的文化因素服从博物馆最支持的东西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对于博物馆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各界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检验博物馆成功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在博物馆中走动的自由和观看的兴趣,而没有无处不在的耳机所提供观众与展品之间的强制调节。距离的混合,一方面一方面带着人类的亲近感和共通力,另一方面是观看17世纪荷兰风景和20世纪非洲雕塑一样的体验。 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如何搞好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工作是体现博物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典型的历史及文化艺术遗存物既是历史的"确证",又是形象思维中文化意义上的"象征符号"。典型象征符号是维系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的重要线索。 现代行业博物馆发展迅速,以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在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人们先想到座。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位于曼哈顿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物,在当时是由建筑师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的,外观具有典型国际风格的水平与垂直线条。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过去70年间,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经历的变化,人析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技术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的努力。博物馆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将各种元素艺术种子合理规划,室外的景致融入馆内,做到人与景的距离的融合。 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认真领会内容设计之精髓,掌握形式法则及艺术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线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围绕陈列主题、建筑特点及博物馆环境制定陈列总体风格,提炼古城特有视觉符号和总体色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重点、亮点以形成视觉高潮;动态陈列与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合理运用灯光,充分展示陈列特点;利用陈列文物,展示时空组合艺术。 博物馆的功能空间对于营造距离十分重要,博物馆既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藏品收藏、保护而言,它基本属于封闭系统,而就传播、教育和休闲而言,它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