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上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上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上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上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案例分析研究

目录

一、发展分析摘要 (2)

二、发展分析关键词 (2)

三、发展分析正文 (2)

1.自然资源 (2)

2.社会环境 (2)

3.经济条件 (3)

4.基础设施 (3)

5.客源地 (5)

6.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6)

7.发展策略 (6)

四、参考文献 (7)

【摘要】

关于上海地区的旅游条件、资源、自然环境、客源地、基础设施的分析;以及上海著名景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介绍,并探讨其发展策略。阐述的观点是:上海如何在依赖第三产业服务经济产业的基础上,同时将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好实现相互发展,实现双赢。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文古迹;国际化都市。

【正文】

1.自然资源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上海的自然风光及其特有的资源。上海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它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坦荡低平的长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密布,西南部散见小山丘,平均海拔高度约4米。境内辖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以及长兴、横沙等岛屿,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流经市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主要河流和湖泊有长江河口段、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和淀山湖等。长江流经本市北部,接纳黄浦江后,东流入海。由于地势低平,江、河、湖、海水位较高,地下水埋深很浅,土地处于高度渍水状态。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人工栽培的树木,主要分布在郊县林场、市区的公园和道路两旁。动物资源主要是畜禽品种,野生动物种类已十分稀少。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77属226种,其中淡水鱼171种,海水鱼55种。

以上都介绍了上海的自然资源优势。然而,上海的矿业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 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2.社会环境

在惊叹上海天生优厚的自然条件的同时,我们更无法忘怀那令人惊艳的城市风光!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的上海包容着2000万人居住,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由此可见,上海的经济条件更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另一大亮点!

3.经济条件

(1)便利的水陆交通。

上海原来是河港,现在已经有了海港。这是上海的重要经济发展优势。上海的河港优势,以及河港导致的便捷出海口,是上海从小鱼村,变成大城市的重要原因。也是外国租借上海部分地区,的重要原因。

上海在逐步发展中,积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这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上海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上海陆路交通,迅速发展的时期,比如修建了铁路与公路,这也加强了上海的交通优势。随着上海人口的继续增多,富裕程度的提高,上海出现了飞机场。空中交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上海综合交通的优势。就是现在,具备海陆空交通条件的城市,在大陆也不多。

(2)密集而众多的人口。

这是一个难得的优势。在大陆,上海是占此优势最多的城市。因为,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也是大陆人口最密集的省区。上海人口密度可以达到3000人每平方公里,是中国整体人口密度的20多倍。

人口的高密度,可以导致许多优势或经济效益。能提高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产业,以及工业运行的效率。

(3)上海有雄厚的人才实力。

上海的人才密度比较大,上海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上海人才多的原因是,上海经济比较发达,自己培养的人才比较多,以及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人才,比如吸引了大量来自农村的人才。

(4)历史原因

上海过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比如大量工厂与基础设施。

(5)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相关发展政策向其倾斜,流域区域经济为上海航运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带动内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等。

另外,上海的经济实力也有数据体现。在2010年社科院发布的《2009—2010年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上海在中国仅次于香港,位于台北之前,三个城市共同进入全球前50强。

4.基础设施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公共事业规模扩大,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通过雄厚的基础设施即可看出:

道路桥梁

经过100多年建设规划,上海市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道路桥梁体系。数据显示上海市区公路总长2,722公里,覆盖面达28,290,000平方米,桥梁1548座。南浦大桥和杨

浦大桥仅用五年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跨度分别为423米和602米。这两座桥梁的规模和进度在世界同类桥梁建设史上均居首位。目前,上海市有3座大桥,2条地下隧道跨越黄浦江,对开发浦东新区和繁荣上海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的市政建设在90年代达到高潮。24.5公里长、50米宽的浦东杨高路经过加工拓宽,现已成为连接五大开发区与南浦、杨浦两座大桥的大容量高速干线。该路通往外高桥新港,是上海最长最宽的交通干线。

上海市近年来把建设重点放在外滩。这项工程包括三部分:外延防洪堤坝,扩建公路,美化环境。由于与6-10条行车道相通,外滩的公路畅通无阻,解决了这个地区长期存在的交通阻塞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除了建成两条高速公路和几条一级公路外,上海还扩建了延安路、虹桥路、江苏路、吴淞路、漕溪路、河南路、淮海路、内环路浦东路段等,在龙羊路和庐山路架起了两座立交巨桥。还在施工中的建设项目有内环路高架公路和成都路高架公路,建成后,将成为上海交通网的干道,将为稳定高速地发展经济奠定基础。

●供水

上海市区的日供水能力为4,854,000立方米,日出水量最高达4,847,000立方米;年售水量12.9亿立方米,其中包括6000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占总量的46.11%;66,00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居民年人均用水量为266立方米。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上海市政府规划了自来水供应方案,完成了市区自来水上游的引水工程。上海市还计划建起一系列新的供水体系,建成后,该市日供水量将增加700,000立方米,饮用水质量将得到改善。

●供气

煤气是城市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对纺织、玻璃、电子业必不可缺,在科研、教育、卫生事业和居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上海今天的年供气能力为14.69亿立方米,向1,420,000个居家用户提供煤气,占城市总量的61.2%。上海的地下煤气管道长3000多公里,但是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供气仍然不能满足高需求。为了改善供气条件,市政府决定上马新煤气厂一期工程,供气能力预计2,100,000立方米。这项工程的峻工将大大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能源

上海的发电史是从1882年开始的。1949年上海解放以前的发电能力仅为259,600千瓦,到1992年底,总发电能力已高达6,462,000千瓦,建起213公里500千伏线,输电量为5,094,000千伏安;1,064公里200千伏线(含电缆),输电量6,395,000千伏安;796公里110千伏线(含电缆),输电量2,939,700千伏安;2,485公里35千伏高空线,输电量8,290,600千伏安;1,400公里350千伏线。这些数据均居国内首位。1992年上海电网的负荷力高达4,931,000千瓦,年售电量达221.67亿千瓦时,拥有1,426,000个消费者,总安装能力为22,493,400千瓦。

●城市交通

公共运输是上海的主要交通手段。上海公交公司配备6837辆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436条运输线,总长23,322公里,公司每年运客量达58.7亿人次,每日最高纪录达11,810,000人次。上海公交网由三种不同线路组成,即121条日夜线,27条高峰线和29条夜间线。郊区一级公路网把各县与市区接通,二级公路网连接各县、各镇,四通八达,深入乡村。上海的出租车服务也发展迅速。市内拥有出租车17,951辆,年均每天为133,000个乘客提供服务,有助于缓解上海的“公交难题”。

为了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正在努力完善公交系统,整修市区道路,修建高架公路和地铁,增加公共汽车数量。

●对外交通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上海已经成为连接国内外各大城市的交通枢纽。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000万吨的港口。水上运输相当发达,不但开通了抵达国内各港的水路运输线,而且可直达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上海还是中国铁路枢纽之一,南北交汇,延展全国;沪嘉和莘松高速公路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

虹桥国际机场排名国内前三名。1993年,上海海、陆、空货物吞吐量达30,000万吨,比上年增长2.7%,运送旅客23890万人次,增长2.5%,经由上海港的进出口商品价值总值为139.77亿美元,占全国总值的15.2%。

●邮电通讯

上海是中国邮电通讯中心之一,上海邮局提供的服务包括邮件、包裹、报刊杂志征订、汇款、储蓄、电话、电报、电挂、传真和电视传送。上海邮局已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业务往来,占全国进口通讯业务的30%。

●园林绿化

到目前为止,上海有837.87公顷绿地,占总面积的13.8%,但人均占有量仅1.15平方米。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挑战,上海市政府已描绘出一幅规划蓝图,加大绿化投资,扩大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外环路绿化带。到2000年,争取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7%。

5.客源地

上海海外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显要,但竞争转移优势不十分明显:日本游客在上海海外游客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市场基础和竞争优势都很明显,即相对于其良好的市场基础来讲,竞争优势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基础较好,而竞争潜力较弱的客源地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澳门3个。说明上海各海外客源市场总的增长势头良好,总体竞争性转移分量较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会保持上升势头。

上海海外各客源市场样本单位的结构地位有明显变化。2000-2004年期间,来自日本的游客数量以绝对优势保持第1位,所占份额由29.63%增长到31.62%;而来自台湾地区的游客

数量由排序第2位下降为第3位,比重由10.09%、下降到8.52%;香港地区排名由第3位下降到第4位,比重由8.89%下降到8.12%;美国排名则由第4位上升为第2位,所占比重也由7.6%上升到9.96%;韩国仍处于第5位,比重变化较小。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由第14位上升到第8位,比重由0.93%上升到2.58%,上升了2.77倍;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菲律宾,由第10位下降至第14位,比重由2.52%下降为0.55%,下降了近45。市场份额上升幅度最大的为美国,上升了2.36个百分点;而台湾地区则下降了2.45个百分点,成为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样本单位。

6.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提起上海的旅游资源分类,一般的城市都会有三类,一类是古迹,一类是现代化设施,一类是自然风景;上海作为一个典型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不例外。上海的古迹,对于游客概念比较深的真得也就是城隍庙了!但除此之外还有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大世界、百乐门、上海美术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国泰大戏院、诺曼底公寓、徐家汇大教堂、华懋公寓、枕流公寓、美琪大戏院、兰心大戏院、百老汇大厦、黑石公寓、马勒别墅、爱丽园、上海音乐厅、花园饭店、浦江饭店、仙乐斯、沐恩堂圣母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小红楼、西郊宾馆、田子坊、1933老场坊、永安百货、爱丁堡公寓、基督青年会、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可堂普洱会、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纪念馆、金门大酒店、衡山路、静安区石库门建筑区等。现代的旅游区比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馆、恒隆广场、正大广场、上海欢乐谷、热带风暴水上乐园、上海中心、尚街、8号桥、M50、智造局、同乐坊。

自然风景区也丝毫不逊色!譬如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昆虫馆、世纪公园、东滩世界地质公园、滴水湖。

下面,再来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外滩、豫园、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同时,上海的人文古迹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枫泾古镇、朱家角镇、老城隍庙、玉佛寺、大观园、七宝古镇、陈云故居、上海文庙、上海老街、静安寺、下海庙、鲁迅故居、方塔园、古城公园、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玉佛禅寺、韬奋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刘海粟美术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李白烈士故居、德艺陶瓷陈列馆、鲁迅墓、陶行知纪念馆、宝山烈士陵园、黄炎培故居、周恩来故居、张闻天故居、叶家花园等。

7.发展策略

首先,在全球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下,产业结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产业结构处在重要转型期,创意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上海7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部分创意产业开发商、管理人员、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

(1)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前瞻性;

(2)发展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

(3)发展创意产业的环境配套。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创意产业具有很强优势,在重要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不同措施,空间布局和环境配套需要完善。旨在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为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借鉴。

其次,要持续加强海外旅游市场营销。上海是中国入境旅游的最主要的口岸和集散枢纽之一,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大都市,是海外游客入境中国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尽管如此,对外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仍然不容怠慢。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强的客源市场,如中国港台地区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应该继续加强在这些客源市场的营销宣传力度,稳定并增强这些市场的游客量。为此,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在这些目标市场的竞争影响作用,积极做好游客需求调查研究,充分把握这些市场的需求变动信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多样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来自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但是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弱的中国澳门地区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客源市场,要充分重视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优势在这些客源市场呈现减弱的信号,扭转其演变为衰退市场的趋势。为此,要利用原有市场基础和客源关系,加强这些客源国对中国旅游市场需求的调研,寻求市场份额衰退原因,通过加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旅游形象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上海在这些市场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和竞争转移分量的复苏和提升。

最后,要进一步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虽然上海海外客源市场份额在全国总体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主要是区位带来的竞争转移优势,结构转移分量优势的显示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了使上海市海外旅游市场份额稳定、持续发展,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大都市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创新,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出入境口岸旅游服务职能,并依托长江三角洲腹地和长江干流区域,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大都市旅游产品在全国的结构转移分量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平.整合:长三角旅游的共赢之路[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2]魏淮.“世博效应”EXPO2010在哪里[J].浦东开发,2003,(1)

[3]王战.2003/2004上海发展报告——2010年世博会:创新与发展[R].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以南京青奥会为例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此迈向新的发展轨道。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一系列开放性的政策的提出实施,旅游行业也不断阔步前进不断成熟。城市旅游,即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也随之兴起。 从古至今,城市向来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各种观光、度假、中转及商务、公务的游客,构成了城市旅游的基本雏形。但长期以来狭义上对城市旅游的理解还是局限于对城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游览,更多的会议展览之类的商务型旅游则被大多数人忽略。而会展业以其产业的结合性、行业的带动性、消费的集中性、收益的显著性以及服务的关联性等优势,也势必会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国际性会展的成功举办后,南京也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而这无疑将会成为南京会展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纵观现阶段整个南京的会展旅游行业,南京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极,会展业对其经济的拉动非同小可。据相关报道,今年国展中心已经接待百万人,每人消费5000元就是50个亿。还有摊位装潢、广告宣传等等,说会展业有1:9、1:10的拉动效应,一点也不夸张。据统计,南京今年以来星级酒店客房率一直保持60%左右,高出长三角其他城市10多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也增长15%以上。(南京报业网-江苏商报 )。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南京,已成为举办各种展会的热点城市。根据南京市会展办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全市共举办大型展览会议项目数653个,平均每个月有100多个,这些大大小小的展会,吸引了好几十万境内外的参展客商、参观者。虽然整个会展业发展势头不错,但用“国际会展城市”的标杆来衡量,无论是在品牌塑造、政策支撑,还是在运行管理、市场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就即将举办的青奥会来说,城市会展旅游的不足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说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名头”不够响 现今的社会是个品牌的时代,品牌效应对市场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相对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而言,南京的青奥会在品牌的创建上就显得稍逊一筹。归根结底,也就是宣传的力度不到家。据统计资料显示,对青奥会的认知人群仍然是以青年居多,就南京本城市而言,对于青奥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口号、会徽、吉祥物等)了解的人还不到10%。 (二)、潜在可进入性仍待上升 就整个南京市而言,随着地铁3、4号线的建成,南京的城市交通也会更加通达;就全国范围来说,南京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也具有很高的可进入性;然而放大到整个世界来看,南京禄口机场的接待性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青奥会,势必会很好的吸引各方游客,航班的增加无疑将会对这个南京的城市旅游带来更大程度的发展。 (三)、服务团队素质逊色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优质的服务无疑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减少很多的阻力。然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旅游行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各

关于加快上海旅游业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意见

关于加快上海旅游业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传承上海世博会经验,加快上海旅游业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上海加快经济发展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四个中心”的推动力;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市民素质、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营造生态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建“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国际交往,是塑造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上海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上海旅游业不仅在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全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历史与现代辉映、传统与时尚相融”的旅游魅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高质量的接待服务,得到了充分展现。但是,与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和后世博发展的宏伟战略相比,上海旅游业在产业投入、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及满足群众旅游需求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前进,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深化发展城乡一体、产业融合、荟萃东西文化、富有时代魅力的都市大旅游,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步伐。 二、明确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任务,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以深化都市旅游为发展方向,以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发展目标,以空间重塑、结构调整、功能完善为发展主线,以融合、创新、提升为发展要求,优化空间布局,整合社会资源,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产业体系,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区域联动,不断增强上海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内涵式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融合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消费与投资同步拉动。要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增加产品供给,促进旅游消费。三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举。重点发展入境和国内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四是一体化与多样性并存。要联动发展、优势互补,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和各区县旅游特色化。五是开发与保护并重。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低碳环保,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业。六是以人为本。要创造宜游宜憩的城市环境,提高旅游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上海基本建成魅力独具、环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务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健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旅游企业充满活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5%o为此,努力打造吸引力强、美誉度高、世界级景区(点)集聚的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打造支付便捷、环境舒适、国际和民族品牌云集的国际都市时尚购物目的地,打造设施完善、服务优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 届经济学二学位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江西省萍乡市房地产业金融政策探析 学生姓名:卢小亮 所在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号: 20081119094 指导教师:达古拉

2012 年 3月 目录 摘要 (2) -、古城镇旅游 (2) 二、历史街区旅游 (4) 三、旅游发展的主导思路 (5) 1、保护性的发展 (7) 2、商业与文化协调互动 (8) 3、区域品牌的塑造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摘要:历史悠久的成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因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历史街区旅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成都;古镇旅游;历史街区旅游;问题;对策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一、古城镇旅游 四川素有中国“风景省”,无论是在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最多的省区。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在这些品种繁多的景点里,成都地区拥有里面众多的旅游资源,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城市。成都的旅游资源丰富,处处是景点,引得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下面以成都古城镇旅游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来浅讨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7-06-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2014年以来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杨宇宏副主任专程到会为我们作指导,这是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鼓舞和有力支持。刚才,我们表彰了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省旅发委多年来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这几年的工作 过去三年,对金昌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过程,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优势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突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实现了翻番增长,旅游产业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共识逐步形成。金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

开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和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思想、改观念,打破常规思维,摆脱路径依赖,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把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首位工程”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法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文化旅游业把脉会诊、辅导培训,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提出了“123456”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逐年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奖励考核、优惠补贴政策措施,带动引领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旅游产业发展,“紫金花城、浪漫金昌”成为城市新名片。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了“工业城市无法发展旅游”的理念,旗帜鲜明抓旅游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形成。二是景区建设取得突破。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编制《金昌市“紫金花城·神秘骊靬”旅游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利用滩涂荒地探索发展香草花卉产业,“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批生态园林景观相继建成,城郊通乡公路“十里花海、百里绿廊”车窗景观走廊、新城子镇七彩花谷、黑土洼虞美人种植基地初步成景,房车露营地、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综合体启动运营,香草文化旅游节、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黎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的主导力量。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挖掘旅 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 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 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 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 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 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 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 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 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 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 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 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 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 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 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 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 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 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 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 拓新客源市场。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

论海南岛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会展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 1.1会展旅游的内涵 会展旅游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国际上,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会展旅游是指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和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 一般认为,会展旅游这一概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首先,会展是会议与展览的简称;会议指人们为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而展览则是指某一经济单位、某一社会组织、某一社会团体或某一国家,将某一内容的社会产品通过集中方式,在规定时间里推荐给社会的一种活动。其次,各类会展活动是会展旅游的前提条件,没有会展的举办,就不可能有会展旅游。这也是会展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的最大区别;第三,会展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会展业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相关性两大特点。与普通旅游产品相比,会展旅游具有利润高,竞争也相对激烈的特征。 由此可见,会展旅游的概念可界定为,因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各类论坛、大型文化体育盛会等活动而聚集的主体参与、并能吸引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旅游形式。 1.2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关系 虽然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区别,但也具有一定内在的联系:开展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都要依托共同的基础条件,比如完善的基础设施、鲜明的城市形象、便捷的服务等;因此,旅游业是会展业的条件性相关产业,而会展业则是旅游业的动力性相关产业。旅游业可以通过会展活动的凝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来拉动其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办好会展旅游的必备条件,通常,会前会后旅游是会展业延伸的主要形式。 所以,在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业与会展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两者必须分工协作,良好对接,采取会展推动旅游、旅游促进会展的策略,才能促进会展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2.海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海南会展旅游的起步要比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海南会展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上升期、机遇期。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总决赛、高尔夫世界杯赛等著名国际会议、活动的带动下,目前海口、三亚、博鳌三分海南会展市场,带动旅游业兴旺和相关产业发展。据海口市统计,2010年仅海口地区就举办了60多个会展,会展成交额456亿元。三亚市的会展业也很活跃,海天盛筵、国际兰花博览会等很聚焦。总的来看,会展业发展速度很快,会展设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主题切合实际,组织策划能力不断增强。海南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旅游房地产博览会、海洋渔业博览会、热带兰花博览会、旅游商品交易展等都有较好的基础和影响力。 随着海南会展旅游的发展,已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海南会展企业2006年的会展总收入仅690万元,2007年会展总收入1509万元,比2006年增长了118.6%。2008年会展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2007年到三亚的韩国游客首次突破14万人次。海南已经逐渐成为会展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3.海南会展旅游SWOT分析 3.1优势 3.1.1海南旅游业发展迅速 海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特色鲜明的旅游大省;近几年,海南旅游迅猛发展,旅游业展型非常快,2004年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经远远超过1千万人次,年旅游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大关。2009年,海南共接待过夜旅游者2251.33万人次,比上年增9.3%。全省收入2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4%。随着国人旅游方式由观光向度假的逐步转变,海南旅游业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光明。 3.1.2客源市场优势 海南客源市场优势十分突出,2006年以来,海南省每年接待的游客总量超过1600万,其中境外游客达63万。目前,海南已开发的温泉旅游接待区的国内游客主要以大陆游客为主,其中北京、广东、上海三省市位居前三;入境游客则以俄罗斯、日本、韩国为主。由于温泉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游客回头率较高,这是许多其他类型旅游产品所无法相比的。每年呈高速增长的到海南开展休闲度假的游客已成为海南各温泉区的重要的潜在客源;此外,随着海南本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省内居民这种休闲度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无疑也为海南会展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3.1.3地理位置优势 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特别是冬天,海南岛因其温暖的气候而成为各行业进行工作总结的首选地点。人们在海南岛充分享受碧水蓝天和怡人的气候的同时,又可使身心得到放松,为来年经济的发展厉兵秣马,养精蓄锐。 3.1.4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胜地。这里四周环海,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风光旖旎。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5大度假旅游要素俱全。拥有长达1528公里,沙滩坡度平缓,洁白柔软,海水澄澈,阳光充足,水域安全状况良好,可与世界上其他海滨旅游胜地相媲美。海南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自然资源。现探明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温泉20多处,温度在32-93度之间。水温高,水质极佳,医疗价值高。特别是热带雨林区和海滨地区的温泉资源往往还具有开发建设国际一流温泉水疗度假区的潜力。此外,海南还有火山、岩溶、峰岭、陨石坑等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尤其是火山熔岩隧道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国内首屈一指,世界上也罕见。另外还有峡谷急流、湖泊河口、瀑布等水文旅游资源,移民文化与本土土著文化汇合而成的海岛文化旅游资源,山寨、渔村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土特产和特色饮食旅游资源,历史名胜古迹旅游资源,革命史迹旅游资源,还有现代滨海城市风光、农业繁殖基地、现代大型工矿企业、卫星发射基地、自然保护区等等,旅游资源种类极其丰富。 海南是休闲的净土,度假的天堂。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会展活动与会展旅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尤其对各种奖励旅游的吸引更是强烈。 3.1.5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惠的政策支撑 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改革开放这盘棋就被激活了。现在,海南已成为“落地签证”的省份,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在海南各入境口岸就可办理入境签证手续。除了特殊的特区政策优势外,三亚与海外华人社会、东西方各国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全国各地的商务和会务联系也很多,所以举办境内外会展的机会较多。 3.2劣势 3.2.1会展旅游基础设施欠缺 目前,海南省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仍只有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三亚世界数学论坛等少数几个。而从场馆上看,全省仅有海口会展中心一个大型展览场馆,且其实际用于展览仅有1.6万平方米。因此,会展中心面积小、设施滞后已成为海南发展会展旅游的瓶颈。 一般认为,发展会展业要求有优美的城市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水平的管理与服务、便捷的对外交通、完善的会展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发达的旅游业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和开放度。而海南目前与此条件尚有一定差距,也正因为如此,海口目前还不能承办大规模的展会。同时,由于海南岛是一个孤岛,交通便捷条件远比内地差,不能满足大型会议的要求,故而导致会议展览的带动潜力不能完全发挥。 3.2.2缺乏会展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素质低 可以说,专业人才缺乏是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海南更是如此,据了解,海南从事会展旅游的专业人才普遍匮乏,目前会议业、论坛业、展览业都处于全行业人才紧缺状态,“博鳌论坛”每年都要从海南高校中选定学生来充当志愿者,以解决人才不足问题。可以说,从下游的接待工作到上游的策划组织以及上下游的无缝隙对接方面,都存在专业人员紧缺的情况。 此外,会展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偏低。由于会展人才需要的是 论海南岛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姜婷 [摘要]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旅游形式,因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并成为今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国内外许多著名都市均将会展旅游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展旅游研究也成为当前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海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南会展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对海南省会展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会展旅游海南策略人才 454 ——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的指示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协助下,我委主动与市旅游局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征求意见后,拟定了调研计划和方案。在市内调研、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赴开封、洛阳、驻马店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收集整理了国内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城市经验资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 。 摘节、石榴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涵盖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四种表现形式。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是比较好的。 **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悠久的传统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希望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全省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依托**文化积淀和工业科技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以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制定《打造**市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实施方案》,结合**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谋划动漫业、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282.136亿元。目前,加快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市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着力培育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石佛艺术公社文化产业园、《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旅游总收入每年保持13.7%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共接待游客6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超过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左右。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开展“三走进,三**”活动中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2013年09月省旅游局正式出台《关于旅游业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我国都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以上海为例

我国都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以上海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都市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都市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同时都市旅游也渐渐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上海市都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上海市旅游资源发展的策略。这五个方面的策略可以从不同方面解决上海市都市旅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政府主导层面、旅游企业层面和市民层面分门别类地提出了增强上海都市旅游实力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都市旅游上海现状策略 Abstract:As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urban tourism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not only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ravel for the majority of visitors to provide more travel options, while the c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ity's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of a major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ources proposed to promot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nghai. This five-pronged strategy to address different aspects of urban tourism in Shanghai, there are a range of issues, from government-led level, the level of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put forward the enhanced level categories Shanghai urban tourism practices and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status of urban tourism strategy for Shanghai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贸易系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刘楠楠 学号: 07 完成日期:2011年3月25日

试析城市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成功的旅游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对这种文化的培育和树立,还需要有成功的 营销策略。因此,在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旅游文化如何开展文化 营销显得迫切而紧要。本文通过针对西安旅游文化营销的路径分析,提出相应的 营销实施具体策略。分析旅游产业在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找出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产品结构等问题, 研究投资导向 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 必须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多元创新,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 推动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西安营销策略 【正文】 一、目前国外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城市旅游研究方面, Stansfield (1964)首次阐述了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城市旅游研究至今,西方学者纷纷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探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细致,基本上已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但国外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文化概念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概念的广泛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目前仍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定义解释。笼统地说,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在国内,旅游文化概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界的足够重视,对课题的研究也已经作了许多工作。但从总体上说,静态的片面研究颇多,系统、动态的全面研究较少。在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构成要素、文化特点等问题上,专家学者们也难以达成共识,所以,旅游文化课题的理论体系还有待在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旅游文化现象表征之一的城市旅游文化的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