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原则

1、基本依据:教育部《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考试指导原则》

2、命题原则:

(1)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六大学习板块和乡土教材均属于考查范围。应按照内容标准缺德那个考试内容及重点和要求。

(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的历史试题的功能。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3)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5)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中、目标有效,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避免考试中的“繁、难、偏、怪”等现象。同时,中考试题还要结合初中生学业考查和高中阶段的招生双重任务,设计合理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

二、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纵观全国各地历史2009年中考历史试卷,尽管各地在考查内容和题型设计存在差异,但均能继续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历史学科教育功能,注重把考查历史知识和考查学生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试题呈现形式灵活多样,试题设计技巧渐趋成熟。

1、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关注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开放性、探究性、应用性、综合性当方面试题分值比例增加。

2、注重古今中外的比较、联系和综合运用,凸显对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都反映出对能力的考查,加大在试题中综合考查中外历史知识的力度,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迁移能力,从文字和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结论的能力、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中外历史的能力、史论和认识有机结合表达历史事实等等,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例如长沙市试卷第40题,以思想解放为主题,考查内容涉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并要求学生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山西省试卷第16题,将中外历史时间通过年代尺进行归纳,要求学生根据时间提示填出六个古代和近现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天津试卷第25题,以石油和能源危机为主题,考查内容涉及王进喜、1973年中东石油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的后果,并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国际石油紧张形势,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衡阳市第28题,以奥巴马当选总统为切入,考查南方古猿、金字塔、三角贸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当今美国的种族歧视等问题。

3、充分关注重要时事和社会热点,依据重大时政、重要周年、重要社会热点命题。

近年来中考力求关注重大热点,关注现实,体现时代主题,发挥历史学的史鉴功能。在考查的内容上进行巧妙的取舍和问题情境上的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全国各地的试卷来看,试题涉及到的重要周年记事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虎门销烟、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京张铁路、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战爆发、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古巴革命、中美建交、澳门回

归、西藏暴乱事件、科索沃战争、欧元使用、巴拿马运河收回、汶川地震等等。试题涉及到重要时政和社会热点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神舟七号等重大科技成就、中国海军巡航索马里海域、圆明园文物拍卖、世博会、两岸关系30年、两岸三通、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建交30周年,全球金融危机、伊朗、朝鲜核问题及六方会谈、巴以冲突、孟买恐怖事件等等,可谓异彩纷呈。

4、试题在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增大,为学生自主发挥提供空间。

试题考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较好的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性。考查能力层次递进呈现,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逐步探究,在考查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答案设计多元化,体现了对不同学习、生活经历的学生的人文关怀。

例如:山西省试卷第20题,在学生探究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当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特点和影响、原因等问题的基础上,要求写下在探究过程中的所感,与大家分享。其答案从经济全球化评价、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多方面给出,并指出题目属于开放性试题,不设标准答案,考生的感悟与疑惑只要合情合理,不违背历史史实即可得分。

宜昌市试卷第21题,以中国圆明园问题鼠首和兔首被拍卖时间为背景,考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及影响,指出鼠首和兔首被掠流浪的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的真实写照,提出“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答案提供了以国家名义索回、国家通过与拥有者协商购回、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以个人或民间团体与拥有者协商(或竞拍)购回,并捐赠给国家等四种方式和理由,评分说明指出只要能答出上述一种方式或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方式,并陈述理由,皆可得满分。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将自己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体会、感想结合起来,以达到升华认识、知道今后行动的目的。

5、试题设计角度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1)试题在设计上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从去年全国大多数省市试题来看,在问题设计的情景上,能够把考生放在与命题者平等交流的位置,采用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以及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更好的进入问题所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更好的对所设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2)试卷呈现形势活泼多样,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文字资料、图片、图表的信息解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各地试卷的选择题中,通过俏皮话、谚语、谒文、诗词、歌曲、名人言论日记、历史文献、广告词、人物图片、历史地图、漫画、书画作品、文物地址、历史评论、比较性表格、示意图等图文资料,以及图书馆借阅图书、拍摄影视作品、讲故事、图片展、网络搜索引擎、导游解说、分组学习讨论、节日社会生活风俗等多种方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直观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

(3)体现历史教学注重史料、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分析处理各类材料的能力。

连云港市试卷第37题探究题中,题干中指出学习包括史实的确认、解释、规律的揭示和价值认同等基本环节,在史实的确认的环节要求学生回答“确认希特勒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可以使用哪些证据?并说明启蒙运动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规律的揭示环节中“认识牛顿、达尔文和马克思等分别从不同的领域揭示世界的客观规律,写出牛顿和达尔文的研究成果,并探究做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人文素养?”整道题的设计新颖,环节流畅,层次递进,不仅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于考试的试题之中,体现了对三维目标的考查的有机统一。

6、加强对乡土史内容的考查

许多省市的考纲中明确规定了乡土史知识所占的比例,中考试题除了专门的乡土史试题外,还能够在中国历史部分渗透乡土史内容,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本地实际相联系,彰显了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了解家乡的愿望、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三、200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一)题型设计及分值比例:

1、题型设计:平稳沿袭、略作调整,分为四种基本题型:单项选择、组合列举、材料分析、分析探究,全卷共18小题,满分70分。调整部分主要是列举增加2分,材料题大约降低3分

2、分值比例:分布合理、厚今薄古

知识点分布合理,重点突出近现代史,体现历史考查“厚今薄古”的原则,试题重在考查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注重实际应用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二)命题特征

1、形式活泼,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命题者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了历史地图、实物图片、图表、歌曲、流行语等材料,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的解答。

2、关注周年大事:如选择题5考查的世界禁毒日是为了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170周年,题8是纪念英国《权利法案》颁布320周年,题9是纪念欧元启用10周年,题14是纪念渡江战役60周年,第17题则融合了林肯诞辰200周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80周年和中美建交30周年等等。关注周年大事可以起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作用。

3、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试卷以人们关心的社会现实为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如爱因斯坦相对论来考查朝核问题,体现了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时事综合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吴伯雄访问大陆的时事考查了台湾的历史沿革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三通的实现。

4、注重试题的开放性,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朝核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反对核武器和核试验的立场,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意识,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考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一些主观性试题,给出了较多的答案要点,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回答出部分要点即可,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5、注重安徽乡土史历史知识考查,弘扬地方文化。这些题目的设计将历史知识与安徽的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2010年中考复习建议

1、紧扣考纲,开展教学活动

关注新观点和新观念以及考纲的新变化,理解考试说明的新变化,明确历史中考的新要求,注重增加的知识点和新知识的成长点。

(1)2010年删去的知识点

评价秦始皇、武则天、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转移,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林则徐虎门销烟。《荷马史诗》、《天方夜谭》、克莱武在印度的掠夺、凡尔登战役、杜鲁门主义、大泽乡起义、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2)增加的考点:

中国古代史: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知道司母戊鼎等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孔子。

中国近代史:张謇兴办实业,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生活的影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世界史:古代印度种性制度,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

安徽史:包拯,宋元安徽经济新现象。

(3)特点:稳中有变

和2009年相比,2010年的《考试纲要》表现出体现了“稳中求变”的中考改革思想。“稳”是指考试性质不变、目标不变、基本要求不变。考试性质决定考试方向,决定考试难度系数。今年的中考历史试卷难度系数比2009年要增大些,去年试卷区分度不大,满分不少。

(4)题型

题型分五大类:选择、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

(5)例题表现了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

试题新颖性:是指试题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历史背景,不是指考查的内容。

(6)恢复了辨析改错题

在今年的考纲中的样题里列出了两种类型的辨析改错题,难度较大的一类是通常设置一情境,提供一段对历史事实的表述,或对历史事物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一些错误,用来考查学生对具体史实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辨别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材料进行辨析,准确找到错误之处摘录出来,然后或针对具体错误点,作出相应的改正或运用具体的史实说明原因。

2、牢固掌握重点考查的知识

(1)历史人物

其一、杰出的帝王和政治家

商鞅、汉武帝、孝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帝

其二、促进中外交流和民族交往的杰出人物

张謇、玄奘、鉴真、郑和、文成公主

其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邓世昌、毛泽东、

世界史: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其四、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杰出人物

魏源、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其五、建国后的英雄人物

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袁隆平

其六、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人物

哥伦布、华盛顿、拿破仑、林肯、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罗斯福

其七、三次科技革命的伟大人物

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本茨、莱特兄弟、爱迪生

其八、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其九、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王羲之、顾恺之、鲁迅、聂耳、冼星海、徐悲鸿

其十中外科技文化名人

张仲景、华佗、蔡伦、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毕昇、侯德榜、詹天佑、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梵高、贝多芬、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2)中考历史感想、启发类题型分类归纳

(一)关于战争类

A、鸦片战争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近代屈辱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B、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弱,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要不断的改革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的富强。

C、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D、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1)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2)世界人民要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维护世界和平

(3)要想避免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现代化的国防。

(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近代探索史的感想

A、从近代化的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段探索的结果的失败,说明无论的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B、认识到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C、认识到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三)现代化内容的感想

A、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给我们的启示

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8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为此,秦孝公 ( ) A .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推进大一统 D .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物竞”“天择”等词,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 )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 族尊严。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9年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和复习进度表 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4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4日---5月6日 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9日---6月3日 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 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时间安排:6月6日---6月15日 将四册课本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例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具体复习方法措施安排 1、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以2019《中考指导》为参考,依其规定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具体做法,依据内部资料(历史复习资料)为主,备课时结合考纲、历届中考试题,将重点补充到复习资料上,讲、练、背相结合,以背为主,随机考察学生背诵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2、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在复习时教师既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同时还要大胆取舍,去粗取精。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

中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比较: 19世纪60、70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和革命

14—19C欧洲4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近代中国的屈辱 百日维新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不同点:百日维新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光绪),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三大改造: 内容: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途径:农业:建立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 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爆发的背景不同: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而导致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二战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再加上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而导致的。 2.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的是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对侍) 4.战后建立的国际和平机构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国际联盟;二战后建立的是联合国。 5.战后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不同: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在《九国公约》中,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处于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在二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开罗会议上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6.影响不同: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20C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三位人物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编

2009年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的统治及其评价秦长城灵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陈胜吴广起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造纸术《九章算术》华佗张仲景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统治及其评价武则天 第3课“开元盛世”唐玄宗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5课“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入藏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 第8课辛亥革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第16课血肉筑长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轮船火车无线电报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剪 发辫、易服饰、改称谓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㈠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㈡京师大学堂废科举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9课改革开放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㈠两弹一星袁隆平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㈡计算机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华盛顿)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权宣言》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伏尔泰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梵高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八下历史中考考点整理

中国现代史中考考点整理(八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考点一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时间:1949年10月1日。(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2、宣告中华人民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2)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二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谈判。 2、1951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布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考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土地改革法》 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时间:1950年6月 2、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 1、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考点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三大改造 时间:1953年—1956年底 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措施: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2、三大改造完成的标志性意义: (1)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2)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 2010.6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 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 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2.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北魏时期,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了清朝名相刘墉的故事。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集是 A.《清爱堂石刻》 B.《四库全书》 C.《潍县竹枝词》 D.《晏子春秋》 6.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7.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8.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9.“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A.潍县 B.高密 C.益都 D.昌邑 10.右图是“军民一家人,鱼水情意深”的真实写照。它出 现在 A.工农红军创建时期 B.八路军抗击日寇时期 C.解放军战略反攻时期 D.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 11.抗战期间,潍坊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武装。其主要领导人是

2019年历史中考试卷

201 1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 ...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2.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A.周武王B.大禹C.商汤D.赢政 3.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只能来自中国的 A.咸阳B.大都C.长安D.京师 4.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5.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 6.怀化市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7.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个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 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 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 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 “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 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一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建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危机与调整恢复这一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主要内容包括: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 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意德日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思想领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经济领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启示)呢?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③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或酝酿时期) 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13、14世纪西欧社会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②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早期资产阶级诞生。 考点二: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背景①天主教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②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持续了近300年,蔓延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①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2010年山西省历史中考试题

2010年山西省历史中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②赵③楚④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 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 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4.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 重庆谈判 5. 下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 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 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如今,上海浦东已经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 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 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 动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9. 15、16世纪,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的重大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开辟 D. 三角贸易 10. 下列历史知识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 言》 C. 苏俄新经济政策—1936年宪法 D. 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 工业复兴法》 11. 列宁曾说:“公社被镇压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公社的思想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B.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12. 对下图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4年山东青岛历史中考真题

2014年省市中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2014年1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2题 2.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十卷本)记载:“禹时生产力跃进,攻苗又大胜,使用多量的俘虏到生产方面,自然会加速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形成。”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014年3题 3.2014年世园会的会徽(下图)设计,核心图形符号采用了中国古老文字“艺”字的字体,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材料中的这种“古老文字”, 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 C ) A.金文 B.大篆 C.甲骨文 D.小篆 2014年4题 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然自以来,占梦、求仙之术,皆得为博士,犹在帝王所好。及汉武听董仲舒议,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于是博士性质,大见澄清。”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 A )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 D.大学 2014年6题 6.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玄素谏曰:“臣闻阿房成,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C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2014年7题 7.近代学者梁启超这样评价《资治通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B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炎D.司马睿2014年8题 8.明太祖(下图)即位后,一直觉得自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而胡惟庸这样无德之人的任意妄为恰好为他废除这个制度提供了一个借口。该制度指的是( A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阁制度 2014年10题

2019年历史中考复习经验总结

2019年历史中考复习经验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明确教学与复习方向 在初三学年工作一开始,我们就针对七年级与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一个调研,主要目的是总结出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可以看书,可以突击学习,在思想上对历史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导致学习行动上滞后。反映在:一方面:没有及时吸收相关知识点,吸收了也没有巩固消化;另一方面:复习时不够专心,对拥有的复习材料没有充分利用。2、学生的学科能力尤其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学

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学生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3、学生审题不认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核,导致答题出现失误。同时答题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点。 二、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地制定计划。 我们在新的考试方案和《中考说明》出来之前,已经先计划好新课传授、复习任务、复习检测、任务调整等复习工作分别需要多少机动时间。等新的《中考说明》出来后,再比对出新增加、删除的内容,作出针对性调整。这样做就避免了前松后紧甚至来不及等现象的出现。具体操作时,结合学情、校情制订出具体的计划。主要是第一轮复习就是世界近现代史的新课教学;第二轮复习中国史; 第三轮复习着重在《复习指南》和《学习报》的落实。 三、全面复习考试内容,落实到位。 从我校校情来看,学生的学习时间

相对较长一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的增强,限制了知识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于是我们根据校情与学情做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要夯实基础知识,要突出重点,拓宽深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在初三复习中,特别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决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同时要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对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三维目标所要求的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突破。课堂教学要抓落实、学生人头要抓落实、复习过程要抓落实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讲清楚历史事件的信息。在讲解与复习和过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线索,理清脉络,使教学变得井然有序、有章有法、使学生复习更容易接受,

2014年历史中考重点热点及主干考点及解读

2014年历史中考重点热点及主干考点解读 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 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大约始于西汉初,东汉时期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chòng)”在军事上很受重视。 9、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齐国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冲之。 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诚著的《营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关于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17、华佗是东汉末年人。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 20、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不朽名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美术名家——梵高 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梵高是在法国南方创作这幅作品的,南方的阳光赋予他创作灵感。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历程 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 ()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 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

2019年成都历史中考试题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2019·四川成都)1.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2019·四川成都)2.图1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2019·四川成都)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 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 过去了()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 (2019·四川成都)4.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 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 前,是因为他() A.发明了指南针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改进了印刷术(2019·四川成都)5.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 B C D (2019·四川成都)6.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2019·四川成都)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9·四川成都)8.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

2014年陕西历史中考真题

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分) 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 御史大夫 B. 丞相 C. 锦衣卫 D. 军机大臣 14.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据此回答15~16题。 15.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 ...的是【】

A. 多行不义必自毙 B. 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 C. 国共应合作抗日 D.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17. “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 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D. 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 19.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曰:“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级身份)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贞观政要》材料三开元元年十月,姚崇在建议中说:“臣请国亲不任台省……员外等官,悉请停罢,可乎?”唐玄宗高兴地回答说:“朕素志也。”开元二年正月,玄宗下令从京官中选拔有才识者出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入为京官,进行交流,并规定把它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五月,玄宗一举罢免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复习建议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变化 及复习建议 2009年12月15日,陕西省出台了2010年中考工作方案,2010年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 学业考试时间与去年相比推迟近一个星期,为6月26日至27日。考试科目仍为7科5卷。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未变。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计入英语学科的总分。继续实施体育与健康考试,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薄弱初中分配比例应达到20%以上。 2010年初中历史中考在整体把握上要与去年持平,考试的性质、范围、命题原则、能 力要求、试卷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故而在复习时多去研究2009年的正、副题,这样才能从 宏观上把握中考。 一、2010年初中历史学业《考试说明》的一些变化 1.考点表现形式方面 以板块和专题的方式呈现 2.考试内容要点方面 删减了“以科举制度废除和京师大学堂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主要史实。” “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史实,认识教育发 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知道凡尔登战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 来的巨大灾难。”“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等6个考点。 增加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这一内容。 3.题型方面 (1)选择题 出现材料型选择题(单选、否定、组合、材料型、2道主题式) 例如:“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 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最早 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2)非选择题 进一步深化价值立意,增加思辨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非选择题的材料来源于课 外,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超本不超标。 例如:(2009年·陕西省)21.(14分)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 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

初中历史中考考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考点总结 同学们,在初中的中考考试到来之前,总结好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会让你在历史考试中更加的如鱼得水。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1、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 2、北京人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地点:北京 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1、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 2、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 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

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1、建立: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 亡。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葵丘会盟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