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反思苏教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反思苏教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反思苏教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反思苏教版解析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索生命的方法》这节课是苏教版七上第2章《探索生命》第二节的内容,共一个课时。下面我分别从设计依据、重点难点、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聚焦课堂和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设计依据

1.课标分析

(1)践行课标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

(2)研读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

a.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b.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

c.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和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在实践中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了解2011版“科学探究”,明晰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a.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b.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c.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d.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e.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教材分析

本节特点:

(1)从理论上完整地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3)为以后提供系统的探究思路。

主要内容:

(1)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让学生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学情分析

优势: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厚。

不足: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

思考: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参与探究的空间,享受探究的乐趣,为自主探究提供最大可能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不同的案例中,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置对照实验,确定变量和重复实验的方法。

2.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会提出问题、设置对照实验、确定变量和重复实验并理解方法的重要性。

三、设计思路

设计主线:发现·理解· 感悟· 体验· 提升

四、教学方法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明显表现有:它可以使理论知识更形象、更生动;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可以很容易吸引学生置身参与于案例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度和主动性;它会高效率使学生对案例中原理和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在引入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如果再增加学生更多的体验活动,教学效果很明显。

五、教学案例

1.经典故事案例:鼓励学生在经典案例“青霉素的发现”探索故事的视频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发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2.校园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走向探究“生蛆”之旅,在教师不断的设问、追问和答疑中,初步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和重复实验等具体方法以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必备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景模拟案例:在模拟情景“探究绿豆种子萌发”中,面对诸多困难,学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感悟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

《探索生命的方法》优质课教学展播及反思(二)

邰玉韦(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五、教学案例

4.探究体验案例: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的全过程。通过蚯蚓在清水和洗洁精稀释液不同刺激下的两种反应状态的对比,能使学生理解实验变量的含义和学会设计对照实验,初步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5.兴趣拓展案例: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创设课外拓展探究新情境,为部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再提升和发展提供空间。

六、聚焦课堂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多个案例在一起,每个案例的选择和使用,都要在围绕一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定位每个案例特定的设计目标和价值,使教学局部设计和整体设计融合在一起,有效把控课堂的节奏。

视频1:经典科学家案例

设计意图:通过带着问题看视频,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认真观察并深入思考。在“青霉素的发现”探索中,发现和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最后,教师过渡点题。事实上,许多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同一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生命的方法,那就叫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它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教学反思:上面两个思考问题,解决第1个问题,可以不让学生再用语言描述,视频很清晰,前面学生也讲过了。在这里采取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排序方法,减低了难度,节约了时间,达到了预期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善于总结的能力。解决第2个问题,利用排序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充分去发现、感悟和总结,为科学探究概念的提出做充分准备。

视频2:校园“生蛆”之旅案例

设计意图:

(1)巧妙引入“小弗莱明”探究“生蛆”之旅。身边人、身边事,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通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7步追问法、增加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3)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理性认识,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和重复实验等具体方法。

教学反思:(1)本案例巧妙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照片、图片、身边人、校园事。(2)对照实验设计环节,7步追问法,层层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智慧的火花也被迸发出来。此时,学生思维严谨,思考深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已经极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我也进入思维的佳境。

视频3:情景模拟“绿豆萌发”案例(已穿插在视频2校园“生蛆”之旅案例播放之中;也可以单独播放情景模拟“绿豆萌发”的案例)

设计意图:本案例是在第二个案例中穿插的一个小案例。利用模拟的情景即“绿豆种子萌发需要水吗?”,给全体学生现场布置一项设计对照实验的任务。教师用精心设计了很多困难,不断设问和追问,激发学生集体智慧,并齐心协力解决困难,感悟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案例是对第二案例的有效补充和提升,为后一个案例做充分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如何进行重复实验?怎样可以提高重复实验的效率?设计对照实验的三个原则是什么?等等。

视频4:探究体验案例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环节。通过校园的真实情境,引出探究的问题:“蚯蚓对洗洁精稀释液的刺激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安排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展示探究活动单、尝试体验探究、交流表达,实现体验和感悟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反思: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还需要教师进行预设,有序安排和适度提醒是体验探究成功的关键。

(1)小组合作的方法。

(2)操作前,友情提示。

(3)探究活动单的开发,为初一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为学生探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个性作业5:兴趣拓展案例

设计与反思:案例开始、案例结束,理论和实践集于一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创设课外拓展案例新情境,是课堂的延伸与提升,也为部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再提升和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教学主线很清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被5个案例巧妙地、环环相扣地、层层深入地贯穿起来。学生参与度高,师生、生生互动性强,学生体验深刻,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明显。

1.充分体现生物课程性质

(1)让学生领悟人类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让学生领悟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2.“体验式”案例式教学法的启示

(1)围绕总目标选择案例,案例要针对性强、要生动、要具有吸引力、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能解决问题。

(2)教学方式方法要多元化;要精心科学设计,数量适度,层层递进;教师要有能力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适度引导、点拨和总结。

3.开发创新探究实验的设想

(1)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对教材中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上爬得快》重新开发,创设探究“蚯蚓对不同的液体刺激有怎样的反应”的实验情境。

(2)蚯蚓在“清水和洗洁精稀释液”两种环境下反应状态截然不同,时间短,效果明显。学生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探究的科学素养和自觉爱护生命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4. 关注课题的研究成果

(1)本设计得到了省级课题《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研究成果的大力支持。

(2)践行了两年来课题逐步形成的培养和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新理念,大胆尝试设计了这节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新授课。

(3)本节课设计的基点:为学生今后两年的初中学习,分步骤、分专题逐步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课本3-7页) 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 外);②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能由小长大);③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④生物体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⑤生物体具有应激性;⑥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本8-11页)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种间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 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也影响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3-16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生物学与人类、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9-27页) 1.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 (1)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反光镜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2)使用:取出→安放镜头→对光(白亮的视野)→放置→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注视物镜与标本间距离;后用粗准焦螺旋上升,注视目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观察 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 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③观察像与实际标本方向相反(偏哪往哪移、旋转180°)。 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玻片标本分为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同学们,为您整理了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严谨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都有应激性。(4)都有生长现象。 (5)都能生殖和发育。(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上述基本特征是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2.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或细微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 包括镜座、镜柱和镜臂、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镜筒和物镜转换器、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等。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玻片标本、物镜、目镜的折射后,将所观察的物体放大,然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注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玻片观察。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率正在使用的物镜的放大率。 3.常见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特性 (1)常见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植物类群 4.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冈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起源古老,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①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二、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2、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四、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的功能单位。 六、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精要知识点·狂背默清单 1、 什么是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微生物包括 细菌、真菌、病毒等。) 2、 生物的特征/生命现象?(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单位);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④生物体能繁殖 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 3、 生态因素?(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5、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6、 什么是生物学?(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7、 ①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 螺旋,10-载物台,11-遮光器,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和〔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遮光器和〔12〕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字样,表示放大倍数为 15 倍。若使用这一目镜, 同时使用 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 150 倍。若改用 40×的物镜,则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 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 目镜、物镜或 者玻片标本上,分别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⑦当镜筒在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镜筒程中,要用左眼看目镜,当看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 8、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擦、滴(植物滴清水、动物滴生理盐水)、取材、浸、展、盖、染色、吸、观察。 ) 9、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特点?(薄而透明)染色剂?(碘液或稀碘液)盖片需要注意?(用镊子 夹住盖玻片,让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滴,再轻轻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8、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实验是 验 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等方面。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 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 不同外,其他因素都 相同 )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大小多样,但结构基本相似,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 体,叶绿体和液泡。) 2、 右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填写①—⑦的名称,其中①的作用是支持、保护和防御②的作用是光合作用 的 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③的作用是含有细胞液,与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④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 所 ⑤的作用是与遗传有关 ⑥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⑦的作用是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具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请填写左图①—④的名称。 1 第一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 次

七年级生物的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的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的课堂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我也正在从原来的生 物教材中走出来,逐渐融入到了新教材中,同时也逐渐积累了一些 经验,但是没有反思的经验往往是狭隘的,不成熟的。在平时的教 学中,只有坚持不断地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日臻完善。 1、加深了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此次生物新课程标准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就是说课程 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是所有初中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或者说,这些要求是最基本的公民素养,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降低这一要求,而是千方百计创设条件去努力完成的。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都不是努力去搞一本生物学的中学用的缩编本,去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是培 养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而是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倡导探究性学习,要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 2、在教学中,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涵盖了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综合起来说,也就是期望学生达到的基本 的生物学素养。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 的体现和贯彻。

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常常是把知识范畴、难点、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 因此,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生物科学教育作为整体的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注意生物学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跨学科或泛学科性的特点,努力在培养具有全面素养人才上下功夫。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知识点总结答案(全)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1、1自然界就是由有生命个体与无生命个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1、1、2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与微生物 ,其中微生物又包括细菌 , 真菌与病毒。 1、1、3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 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 ④生物体能繁衍后代,并有遗传与变异现象; 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1、4除病毒外,生物都就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就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1生态因素就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它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1、2、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土壤与空气。 1、2、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她生物。 1、2、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就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形态、 结构与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1、3、1生物学就是指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3、2生物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 1、3、3生物学现在在农业、医学、卫生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2、1、1①右图就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 5 〕目镜与〔 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就是〔 11 〕遮光器与〔 12 〕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与_凹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15倍。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150_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左上方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瞧到的物像就是 q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您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①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③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 ,则污点在物镜上。 2、1、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就是: 洁净玻片、滴液体、取材、盖片。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就是薄而透明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打印版

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其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根 据他们的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它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因此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菌、真菌、病毒的个体多数体积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 3、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 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新陈代谢)。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沙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水,苹果不能在南方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原 因是温度,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儿缺少阳光。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都 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山清水秀、穷山恶水”,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这说明了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茎膨大可贮藏水分,是仙人掌对沙漠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是由温度引起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江水暖鸭先知”描述了温度对鸭生活的影响。 7、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可分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前者主要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后者主要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8、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9、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消除偶然性,使实验结果真实、可 靠。 10、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学 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12、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他和他的助手们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该优良品种的主要优点是产量高。2001年2月他因此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3、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青霉素的抗生素。 14、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生物,说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当今世界面临的五 大危机:人口剧增、资源贫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和环境污染。 15、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 1、探索生命必须借助于器具。显微镜是重要的生物学探究器具。取显微镜的方法是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2、生物学现在在农业、医学、卫生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3、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5 〕目镜和〔 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11 〕遮光器和〔 12 〕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_凹_面镜和大光圈。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

第一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一、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二、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或判定是否是生物的依据)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长。(由小长大,因为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3.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并排出废物。(新陈代谢) 4.繁殖,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应激性。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3.生物影响环境 二、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捕食(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竞争(如水稻和稗草)常见的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合作(蚂蚁搬食) 寄生 共生 第一章第3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学能解决的危机: 1.人口剧增 2.能源危机 3.资源匮乏 4.粮食短缺 5.环境污染 三、1.袁隆平:(杂交水稻)2.弗莱明: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第二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显微镜的操作 1.取镜:右手抓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于距桌边缘5cm处。 2.装镜:转动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 3.对光:遮光器选择光圈,调整反光镜到视野内白亮。 光线过暗:反光镜调至凹面镜,遮光器选择大的光圈。 光线过亮:反光镜调至平面镜,遮光器选择小的光圈。 4.装片:将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压片夹下 5.调焦:a注视物镜,调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最低。 b注视目镜视野内,调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至物象清晰。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最新整理)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和的基本单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再盖盖玻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破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5.植物体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6.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人体有害,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出入 B.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支持作用防止变形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把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且有马兰味,如果浸泡在冷水中不会有马兰味,这是因为活细胞中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 ;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通过细胞分化形成 。生物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得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保证了遗传物质保持了一定的和。 2.组织是相似,和相同的细胞群。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 D.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 4.一个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证明() A.细胞有分化能力 B.细胞有分裂能力 C.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有再生作用 植物体的组成 1 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 。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3.植物组织的功能:基本组织,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 人和动物体的组成 1 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哪四大部分、、、。 2.人体内主要的腔有、、。人的脑位于腔内。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出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 ④生物体能繁殖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6、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8、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9、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 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台11-通光孔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和〔7〕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通光孔和〔12〕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放大倍数为15倍。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150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q。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⑦当镜筒在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镜筒上升过程中,要用左眼看目镜,当看到物象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而调节细准焦螺旋是物象变清晰。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 ,因此学生只是机械 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 ,勇于探索 ,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强化对学生各 种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个人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 ,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 真正的教育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 ,创设一 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 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 ,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 ,学生提出疑问 ,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 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让“课本剧”化为“教育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辉 ,而且蕴涵一定 的科学道理。如在讲到“动物的发育”时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可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外还可引用成语、谚语来说明生物学道理。同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 ,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和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应做到洋思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教学生”。洋思中学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且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短短的八个字,却体现了该校的教学理念。为此我们学校也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素质教育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2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3都能新陈代谢;○4都能生殖、遗传、变异;○5都有应激性;○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 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 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

(完整)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机械记忆理论知识 陈婷婷 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马上要接近尾声,对此我总结一下今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材中所出现的问题。 先说一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生物是理科而且科学性很强,里面有很多实验,如果不做这些实验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困难,但是由于我们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做也不能给他们展示,所以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只学到很浅显的皮毛,真正的科学理论他们只学到很少。学生体验不到科学的乐趣,我觉得这是很失败的。通过一年的相处,我和学生之间还是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我很喜欢给学生上课,我也相信大部分学生也是喜欢听我的课的,不过就是有一点我们课本上有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他们有的时候也是很无奈的,我也一样。课本上很多知识点都是涉及到初中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可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有些东西确实很难理解,我又不能深入的跟他们讲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因为我们的生物教学也是要跟上进度的。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所以我只能让学生知道书上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听的时候就不是很理解,自然效果就不是很好。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会尽量的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例子来讲述某个知识点,这样学生也是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知识的,这样就够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

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如果一本教材没有把学生这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考虑进去,我觉得这本教材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下面我想说一下关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里面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 1.第一节人类的食物这一节里面的实验关于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里面所用到的化学药品学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个实验讲起来有一定的困难。2.第九章第一节血液里的红细胞的知识关于静脉血和动脉血与氧结合的这个知识点,学生不知道氧气都有哪些功能,所以这个知识点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3.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整个一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都非常的困难,简直就是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没讲这节课之前我就问学生预习过这节课能不能稍微看懂一点,学生给我的回答就是看不懂,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4.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整个一章的知识点都很难理解,无论是神经调节还是激素调节的知识点都很抽象,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所以理解起来非常难。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总之,我觉得七年级下册的生物课本不太适合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因为太难而对生物失去兴趣。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本教材达不到这个目的。 总之,我觉得生物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自发的想要学习,乐于学习。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知识点总结答案(全)精品

【关键字】活动、生物、设计、方案、条件、动力、计划、问题、系统、合理、透明、合作、保持、制定、提出、发现、规律、位置、关键、稳定、需要、环境、途径、资源、能力、作用、结构、速度、调节、逐步、形成、保护、支持、方向、促进、适应、提高、转变、实施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有生命个体和无生命个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又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 ④生物体能繁衍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 其他生物。 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 农业、医学、卫生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5 〕目镜和〔 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11 〕遮光器和〔 12 〕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_凹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5倍。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150_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左上方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①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③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七年级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l~3种附简介(生活习性及用途)。 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l制一大轮盘,另备各类群中2~5 种常见生物图片。 教学过程

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实际上组成它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稍顿,引起学生思考):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停,引导学生回答)太阳、空气、山石、河水……另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学生说出的大多是动物、植物)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微小的……(生答:细菌、病毒……)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塑。(1ivingthings) 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现象?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师分组指导)5 min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 A组:生物能生长! 师问全班:同意吗?齐答同意 师引导深入:举个例子(略)。 师板书:能生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故作疑问)咦!植物怎吃食?(生纷纷回答: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师板书:新陈代谢。生命还有什么特征? B组补充道:生物能亡生后代! 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生答:是! 对!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L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遥传。(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生答: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知识点总结答案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1.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个体和无生命个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1.1.2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又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1.1.3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 ④生物体能繁衍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1.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1生态因素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 1.2.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2.4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1.3.1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3.2生物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 1.3.3生物学现在在农业、医学、卫生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2.1.1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5 〕目镜和〔 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11 〕遮光器和〔 12 〕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_凹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5倍。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150_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左上方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①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③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2.1.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是:洁净玻片、滴液体、取材、盖片。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材料(全)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3.地球上的植物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4.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动物、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又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 5.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7.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9.生物学——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10.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有关(2)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二章、探索生命 1.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 1 2.3 4 5 678910 1112 13 3.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取送方法——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2)镜头的保护——镜头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盒内,课间要用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随时罩好。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拭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在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镜筒缓缓下降。否则有可能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4)转换器的使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用手指扳物镜,这容易使镜头松动,影响观察效果,应该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5)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调节显微镜入射光线强弱的,强光时应选用小光圈,弱光时应选用大光圈。 (6)反光镜的使用——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线照亮观察物。强光时应使用平面镜,弱光时应使用凹面镜。 (7)计算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数。 4.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对光——①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 (2)观察——①从报纸上选一个汉字或一个字母,将其剪下,制成临时玻片标本②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物镜,以免损坏镜头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5.判定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移动载玻片,转动物镜。 6.实验中,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亮度变暗。应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调节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7.实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自来水 (3)取——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 (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经过七年级生物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对生物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才,而是为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基础。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而又贴近生活的例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近生物学。例如:讲授生物细胞分裂时,将动物细胞的分裂比作揪面髻,将植物细胞的分裂比作垒墙,以体现二者的区别。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由于是首次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对教材了解研究不够,使我这一学期的教学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在讲光合作用这一节时,课时的安排就很让我头疼。核心内容当然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但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的确需要一番统筹和安排。课后我对教学思路做了一番整理,觉得还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视为主线来安排要好一些。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又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的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还要紧扣课程标准。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其他的解释。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