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的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的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的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的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及其特点

摘要: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是随着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迅速扩张而产生的,尤其是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证券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与技术革新最为突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得全球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会迅速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新的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不断活跃,形成了新的特征:流动规模明显扩大化;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主导地位,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多存在于发达国家;其中基础部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基础部门主要表现在高铁、公路、桥梁等,高科技以智能化尤为突出,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机会增加,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产品出口额增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游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随处可见,“热钱”交易数量不断上涨,这给各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国应及时调整本国政策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调整。

关键词:国际资本;投资活动;投资规模;国际市场;资金短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资本投资活动愈加活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比重下降,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越来越多,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等都处在不断发展中。其中,国际资本流

动的重要形式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 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首选形式是国际证券,融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资本供求紧张, 争夺加剧,欧美等国发展经济减速,他们将更多地资本投资在本国内部,这样一来国际资本市场上资本供给减少,但新兴发展中国家对资本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大,这样就加剧了资本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国际资本流动中外国私人资本重要性日趋增加,官方融资比重显著下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很多,从内在角度讲主要是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从根本上讲就是逐利性。此外,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的加深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方式与投资工具的不断创新都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据中国外管局的数据,中国利用外资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中国是否需要规模如此庞大的国际资本至今还没有定论。此外,由于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国际短期资本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希望在躲避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赚取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利润和储蓄利差。国际短期资本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其数额巨大,流动迅速,投机性强。因此它的大量流入,会造成中国市场中流动性过剩和借贷成本低,从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现象。它的大量流出,会对中国国际储备和汇率机制造成严重的冲击,成为金融危机的诱因。虽然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国际资本在中国尚没有完全自由流动,但是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资木逃避中国外管局的监管,快速隐蔽的进出中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潜在障碍。因此,研究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因谁而来,为何而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研究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和渠道,剖析影响国际短期和中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因素,研究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这也要求我们建立合理机制,以应对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一)特点:

1.国际资本投资活动愈加活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可以从相对水平和绝对量两方面来考察全球资本流动情况。全球国际收支中金融项目余额占全球名义GDP的比例是相对水平,国际资本流动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总体来看,它变得越来越活跃[1]。相对水平从1991年的0.75%上升至2011年的2.8%。在绝对数量方面,近20年来总体上保持增加的态势。为了解决欧债危机对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欧美国家纷纷颁布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如加大欧元美元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利率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贷款成本,提高了居民个人消费水平,带动企业生产,使得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

2.国际直接投资比重下降,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更加多样,融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越来越多,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等都处在不断发展中[2]。1999年,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全部国际资本流动累计额的54.82%,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首选形式是国际证券。证券市场发展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世界通胀率普遍降低, 利率下降,使债券获利水平大大超出银行存款;有着良好信誉的政府、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部分欧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管制放松,这一切都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证券投资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国际证券发行额从1995年的2606亿美元增长为2000年为11382亿元, 累计发行额为62778亿美元。

3.国际资本供求紧张, 争夺加剧[3]

随着国际资本供给速度的减慢,欧美等国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严重衰退,导致国内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国内投资是重点投资,不可能对外提供大量的国际投资,作为国际投资的主体,他们的一系列做法使得加大了国际资本的供给增长难度。这一现象限制了国际资本规模,加大增长难度。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加强了吸引外资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对外资的争夺也是空前激烈。经济转型国家如俄罗斯、东欧等,在转型中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4]。

4.国际资本流动中外国私人资本重要性日趋增加,官方融资比重显著下降

世界银行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官方发展融资和外国私人资本两种类型,外国私人资本又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股权证券投资、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国际债券等。二十年前,官方发展融资不仅地位增强,同时作用也加强[5]。官方提供的优惠和非优惠外国资本是发展中国家输入资本的重要渠道。之后官方发展融资不仅地位和作用大为下降,总量也在不断下降。近十年来,官方发展援助的金额不断降低,199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本中,官方资本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52%降至13%,而国际私人资本所占比重则从48%上升至87%。

(二)原因

1.内在原因

(1)实际利率

国际资本市场决定国际资本的总量和流向。利率是国际资本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也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资本使用者的机会成本是实际利率,也是资本流向利率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原因。实际利差存在差异,必然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金

融管制和利息税率等不仅能够影响实际利差,也可部分地制约国际资本流动。

(2)实际汇率

货币交易的边际价格是实际汇率, 资本的相对价值受到货币价格的起落的影响,从而产生国际资本流动。利用汇率不同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多利润是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2.外在原因

(1)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表现之一,它提供的畅通渠道是跨国公司开展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渠道,也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组织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发达国家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更高层次的产业扩散;同时他们也开始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工业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进行部分高技术领域投资,发展中国家及时发挥自身优势,生产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此期间,他们也获得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2)投资方式与投资工具的不断创新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企业间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这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各国相继放松资本管制。股权和非股权形式的跨国联合投资体——国际战略联盟不断日趋增多,这也是国际投资的另一新方式[6]。除此之外,随着国际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融资证券化、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以上方面的影响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更加方便、灵活。

(3)发展中国家调整国内政策、市场提高运作效率和开放外资政策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国际私人资本流动是,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199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虽然减少程度不同),对部分国有部门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减少了宏观调控,深化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顺应了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要求,这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目前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放松管制,提高了对外开的广度和深度[7]。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一)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是长期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流动时间较长,资金数额巨大,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首先,由于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一种资本的重新配置,也是创造超额财富的过程,所以,资本的流动能够推动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为资本输出国创造更多的利润,达到双赢的局面。所以,长期国际资本流动能够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投资收益率。其次,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发展迅速,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它冲破了各种壁垒和保护主义,带动了各种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成熟。最后,长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不仅加强了资本输入国继续投资的意愿,为资本输入国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不断吸取当地国家的文化,风俗和思想,使得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积极的影响

(1)资本的边际收益得到提高,利润增加[8]

很大一部分资本存量比较大的发达国家是长期资本输出国,他们本国市场上资本的密集程度比较高,资本的边际收益在不断减少,于是他们往往把国内过剩的、闲散的资本投资到资本比较缺乏国家和地区,这样就可以赚取更高的边际收益,享受更多的利润。

(2)有利于开放贸易,增加商品和劳务出口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大家庭,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国际贸易问题和摩擦不断攀升,因此,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等问题严重地威肋着许多国家的贸易市场,出口

导向型的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尤为突出。国际资本流动能够使国际收支平衡得到改善,避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为净进口国提供必要的融资;而且,国际资本流动能够帮助在国外建厂和投资,带动当地的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两国关系;同时,也必将带动资本输出国的技术,设备和服务等商品的出口,推动资本输出国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资本输出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资本无法在国际上流动时,资本就会集中在国内某些预期收益高的行业,垄断等问题也由此产生,甚至有些资本流入虚拟的金融市场,这就会造成资产泡沫和股市波动。资本的这种聚集不仅不利于政府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国内整个经济体系的平衡发展,这终将造成畸形的经济发展。当资本流动开放时,原来聚集在国内的资本,会流向国际市场,以在国外投资赚取更高的利润。资本的适当流出有利于资本流出国的经济健康发展,当然,这也需要资本流出国政府采取更为有效和灵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对资本输出国经济消极的影响

(1)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速度降低

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必须满足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当流出国内长期资本过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回流时,资本无法达到流出国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造成资本短缺的现象,这时国内企业为了得到资金就会被迫接受更高额的贷款利率,投资部门也将萎缩,就业率下降,财政收入降低和经济发展停滞等,这些都是资本输出国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2)增加潜在对手

长期资本流动不但提供给国外充足和稳定的资本,还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类相关资源,国际资本帮助资本输入国快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与资本输出国及相关产品展开竞争,资本输入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更低,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所以资本流动无意中增加了输出国的竞争对手。

(3)加大投资风险

国外投资要面各国迥异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长期投资的预期收益,增加了长期投资的风险。如果无法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和及时地控制,投入的资本将会受到较大的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3.对资本流入国经济积极的影响

(1)缓解资金短缺的局面,提高工业化水平

很多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低,居民储蓄率低或者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信贷困难,所以资金短缺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国际资本的流入,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长期资金,而国际资本的投资,又会在国内产生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国际资本还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资本输入国的工业化水平;资本的流入还会促进金融服务业能力的提升,以便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因此,国际资本流入缓解资金短缺的同时,还可促进资本输入国经济体系平衡一致的发展

(2)扩大产品出口,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长期国际资本的流动,跨国可以将自己的生产过程建立在更加靠近消费市场和原材料市场,在降低运输,管理和仓储等成本的同时,增加了资本输入国的产品出口量,帮助资本输入国赚取等多的外汇;与此同时,长期资本建厂和生产的持久投资能够拉动各个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对资本流入国经济消极的影响

(1)损害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国际资本流入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输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这虽然能够让资本输入国在短期之内提高工业水平,但是自身的研发部门萎缩,造成对国际资本的过分依赖,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代工厂和廉价劳动力。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控制众多工商企业和生产部门,以便从各个角度影响资本输入国政策制度的独立性,为自己赚取最大利益。

(2)给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国际资本不是免费的午餐,大量的国际信贷虽然能够带来充足的资本流入,但是这给资本输入国的经济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没有达到国际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可能需要付出高额的利息。许多国家为了争取更多的国际资本,政府作为担保帮助企业融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政府将直接成为债务人,导致政府的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

(3)掠夺资源和垄断市场

与大量的国际资本相比,资本输入国内原有的资本微不足道,大量的国际资本的进驻的同时,输入了技术更高的设备和产品,迅速挤占国内市场,使得国内原有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由于跨国公司财大气粗,对于产业链的整合,上下游资源的控制,都会垄断相关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有些国际资本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不顾对资本输入国环境的破坏,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大多表现为国际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与长期国际资本流动相比,短期资本的投机性更强,预期利润率更低,变动更为敏感,即只要具有很小的利润短期资本就会蜂拥而至,通过大量的流动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进行持续投资以赚取未来的利润。只要预期收益得到满足或者预期的改变,短期资本就会迅速撤离规避风险。因此,部分短期资本也被世人称为“游资、热钱”。由于短期资本这些特性,所以它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比较复杂。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对够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向的,关键是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9]。当一国出现暂时的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汇率下跌,如果投资者预期汇率会在未来恢复到标准水平,那么他们就会买进该国国币,等待汇率上涨后赚取利润,购买该国货币导致国际资本内流,有利于降低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出现暂时的国际收支顺差,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投资者认为未来汇率会恢复到原有的低水平,那么他们就会卖出该国货币,然后等汇率降低后买进该国货币,赚取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卖出该国货币导致国际资本外流,有利于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因此,短期资本流动能够积极地平衡国际收支。但是,如果投资者的预期与汇率变动方向一致,会加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为消极的影响。例如,当国际收支存在逆差,汇率下降,而投资者认为该国汇率会进一步下跌,他们就会迅速,大量的抛售该国货币,从而国际资本外流,扩大国际收支逆差,导致货币和金融危机。

2.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弱

短期资本流动性强,对各国的货币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货币紧缩时,短期国际资本将流入该国,赚取由于货币紧缩导致的高利率;当一国企图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短期国际资本预期利率的下跌和通货膨胀的发生,将留出该国削弱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因此,短期资本的频繁快速流动不利于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10]。

3.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能够提供短期信贷,预付货款,延期付款和票据贴现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丰富国际金融产品,有利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于资金的融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短期资本具有“羊群效应”。大规模地流动会使利率和汇率的大幅度波动,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动荡局面。

四、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利用外资政策,国际资本的流入缓解了我国资本不足、增加就业以及为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2003年以来,人

民币升值、国内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国际热钱(hot money)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一)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1.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资本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当时国内资本匮乏,生产力低下,居民生活水平低下,物资匮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际资本,为我国工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大批企业、工厂的建立也带动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2.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11]

直接投资在长期资本流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外国公司在我国开办工厂,引进先进设备,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为工业大国,制造业、银行业、金融业、保险业蓬勃发展,转变了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各行业提高生产技术和销售水平,加快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3.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人口众多,发达国家在我国投资设厂,生产原料以及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较低,出口价格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竞争力,产品更受欧美各国人民的喜欢,因此出口量巨大。与此同时,由于产品出口销量极佳,大量企业投资设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4.外汇收入增加,改善国际收支

一方面,外国企业大量在我国投资设厂,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进而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资本以存款形式进入我国,也是我国国际收支的来源之一。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1.冲击我国经济主权

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是很完善,而且近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形势加剧,私营经济主体为了有价证券多样化、进出口商为了争取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有相当一部分采取用美元标价,这增加了国内的宏观需求管理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央行提高了存贷款利率以抑制总需求。但是,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利率的提高会使得国外热钱(hot money)流入以获得更多利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加剧经济过热发展。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加强,各市场主体不仅不愿意增加持有美元资产,它们甚至可能抛售其美元资产,这就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国际资本流动可能给我国未来国际收支带来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利用外资政策,对国际收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制约,我国资本流动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直接投资结构发展不均衡,违规资本流动,特别是资本外逃现象层出不穷,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性低,这些都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2]。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宽进严出”的投资和外汇管理政策,资本的流出入政策待遇区别较大,资本的流出受到严格的审批限制,再加上我国在生产国际化中的参与度很低,我国企业在国际投资、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发展起步较晚,严重滞后于利用外资的发展水平。近几年来外商投资利润汇出呈较快的增长势头,倘若发生将历年外方投资收益集中购汇支付的情况,将给我国未来的国际收支平衡带来风险。

3.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首先,资本大量流入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加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我国的外国资本主要通过银行流入到国内,因而国内银行对外负债的增加会导致银行国内资产负债表的扩大。如果对银行管理和监控不善,资本流入就会加大银行信贷扩张的机会,不良贷款的比例就会增加。其次,导致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出现。最后,导致证券市场出现波动。国际投资者的出现可能会给资本市场定价的效率带来一些冲突。信息的效率会使资本市场发挥配置资本的作用。因为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利用的信息,错误的标价可能导致资本错误地分配到生产效率相对较差的企业和行业。例如,股票价格会因为外国投资者的出现而发生扭曲,进而波动,特别是在那些外国投资者占了大部分交易量的市场。

4.汇率超调导致国际收支危机

根据多恩布什的超调汇率理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特点。在短期内,实际汇率不能满足购买力平价的要求,会发生过度调整的现象。这会给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13]。开放资本项目后,由于资本的大量流入,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商品的竞争力。这时,如果外国投资者大幅度的减少资本流入或开始撤资,本国汇率又会急剧下跌。同时由于经常项目的恶化及外资流入的减少,有外债的国家的到期还本付息就会出现困难,从而引发一场货币危机。

五、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金融体系

1. 建立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

我国应强化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增加金融资产质量信息的透明化,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国外借款的资格,以及对境外投资者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防止不合格投资者的行为造成的市场波动。

2.加强对银行系统的审慎性监管

因为绝大多数跨境资本流动是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机构办理的,银行办理跨境外汇存款、提供资金汇出和汇入服务、借入外债、向境外提供贷款等各项业务。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大量经验表明,资本流动大规模逆转对于银行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极有可能产生金融恐慌,导致金融危机。因此,我国央行应颁布一系列政策加强对银行,尤其是在华外资银行的监管,注重银行债务结构、币种的搭配,时时监测汇率变化,密切注意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有效防范风险[14]。

3.增加信息披露,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央行应把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及时进行披露,并注重信息的透明度;引进国际标准规则,使披露的信息更加规范,增加可识别性和可对比性,使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更加方便和快捷,以便及时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建立以利率、汇率为核心的金融风险指标评估体系

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我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不同国家利率和汇率的差异,决定了国际资本的逐利流向,引发了国际资本的投资或投机。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来看,作为危机始发地的泰国就是在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撤离之后,导致泰铢暴跌,继而一系列指标恶化,但政府并没有对此做出积极反应而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所以,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建立有关风险指标体系,尤其注意汇率、利率的变化趋势,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其次,科学地确定预警指标的临界值也是十分必要的。比照预警指标的临界值,对各种预警指标进行判断,分析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并据此发出金融危机爆发的预警信号。

(三)制定处置金融危机应急方案

1.中央银行应通过外汇市场对汇率进行干预

干预的方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央银行抛售外汇资产购入本币,以稳定汇率; 二是中央

银行抛售远期外汇合同购入远期本币合约,但此项措施效果取决于国家外汇储备的多少, 所以, 在采取该措施时要注意国家外汇储备是否充足。

2.提高利率灵活性, 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利率可以吸引资本流入,阻止资本外流从而阻止或减缓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但要注意提高利率可能出现的负效应, 即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加快国内经济的衰退。

3.针对国际投机者恶意冲击的非市场化手段

国际投机者的恶意冲击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为击退国际投机者的恶意冲击, 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可采取一些特殊的非市场化手段。如规定不准发放离岸贷款, 恢复资本管制等措施。

(四)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监控机制,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投机风险。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的承诺,我国资本项日正在逐步开放,但是,与发达金融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发展不足,难以承受大量国际热钱的急剧流动可能

带来的冲击和风险。因此,建立起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防控机制,主动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动

态监控和对风险的评估是必要的措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监控,一

个是资本流动数量的监控,对国际资本在整体上加以把握;另一个是资本流向的监控,掌控

国际资本的运动方向,对其目的也意图有一个预估,有利于采取及时有效地应对策略。通过

定期的监控,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性质和结构做详细地分析,从而对国际资本的流动路径、

特点和倾向做一个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区分国际资本的期限是短期还是是长期,性质是投机

还是投资,这将进一步增强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五)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服务虚拟和实体经济决策。

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与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既一方面作为经济血液促进国民体系的发展,又向经济体传导着事关决策成败的重要信息,信息的错误带来的决策结果对经济体本身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鉴于国际资本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加大,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为各经济体提供正确的信息是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重要方式。预警机制可以在风险监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态监控和分析,定期向经济组织发布国际资本流动预警分析报告,对各种经济活动做合理化建议,供经济活动主体选择;二是建立国际资本流动信息市场,对国际资本在我国流动的规模、流向、结构和与之相关的产业、产品及其价格信息作实时发布,使市场能对国际资本的流动做出一个合理的预期和决策,从而削弱国际资本流动更经济组织带来的信息不畅的影响。

(六)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合作与交流

1. 加强对证券业的合作监管

虽然新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证券活动的资本充足率做出了一些规定, 但对非银行证券机构尚无相应的基础性协议, 造成了对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监管方面的不平衡。这就要求在银行业和证券业管理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 避免使金融交易从监管较严的部门转向缺乏监管的部门, 从而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性。

2. 加强对对冲基金的风险监管合作

对冲基金带来的风险巨大,而我国还存在对其风险认识不足、监管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 在开展和放开对冲基金之前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其先进的监管经验和获得有关的信息。

3. 完善国际金融统计, 加强会计与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和标准化。

六、总结

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获取更多利润[15],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

加深,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了更多的特点,国际资本投资活动愈加活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比重下降,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越来越多,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等都处在不断发展中。国际资本供求紧张, 争夺加剧,资金提供国经济发展减速,投资主要集中在本国内,新型经济体对资本的需求量与日剧增,国际资本流动中外国私人资本重要性日趋增加,官方融资比重显著下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国民经济快速上升,吸引了多国在华投资,在华投资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此外,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吸引了更多热钱流入,催生了泡沫经济,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更加难以掌控。外国在华投资在给我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挑战,我们一定要灵活采用货币政策,建立有效机制以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翔.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控制[D].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2000.

[2]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 厦门:厦门大学,2001.

[3] 刘克峰.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4]王喜平. 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稳定[D].天津: 天津大学,2005.

[5]王景.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战略考虑[D].湖南:湖南大学,2001.

[6]黄幸.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改革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2002.

[7]杨俊龙.孙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潜在冲击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2010.12-15

[8]廖泽芳.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J].金融经济,2006.20-22.

[9]闻婷.卢闽军.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02-05.

[10]迟聪.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C]2011.09-11.

[11]王军.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防范[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

[C].2011.13-15.

[12]贾壮.警惕国际资本流动潜在风险[N].证券时报,2007.

[13]王宇.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路径和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8.

[14]徐长春.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

[C].2010.34-36.

[15]钟林卡.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The New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and Its

Research

Abstract:The great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s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and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specially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securitization,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makes the global financial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especially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will rapidly across the globe, different degrees of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constantly active, has formed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flow scale expanded obviousl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in the dominant, influential Bank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exis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nfrastructure sector, high-tech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investment propor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basic unit in high-speed rail, roads, Bridges, etc., especially high-tech to intelligent, servic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rising share of; As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can speed up,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 the second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actively absorb foreign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experience, product exports increase,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At the same time, the hot money is everywhere i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hot money" rising number of deals,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challen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he new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on the world economy has a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and negative effect. All countries should adjust its policy to deal with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vestment activities; shortage of funds; investment scale; international market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

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但应当看到,由于日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gdp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居西方七国之首,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未来日本经济尽管不大可能再现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 3.欧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欧盟经济从总体上看状态良好,除对外贸易下降外,投资、消费以及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财政金融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200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在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中,其增速是最高的。 欧盟各国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框架。近年来欧盟在税收、福利、医疗、就业等方面纷纷开始改革。2000年普遍进行的税收改革,给经济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同时,欧盟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据欧盟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仅减税一项就将使欧盟从2001年起每年拉动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稳定,欧元经济货币联盟所起的稳定作用不能低估。欧元的启动消除了欧元区内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价格透明度,有利于投资和金融市场一体化,从而对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受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影响,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受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和世界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2001年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欧盟经济尽管保持增长,但增长放缓,并一再低于市场预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上市流通,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加紧了内部建设,推行机构改革,统一税率,扩大欧元区,强化成员间的合作,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实现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的欧盟经济,将逐步形成挑战美国经济“一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点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集团化、金融国际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 第一,跨国流动的巨额短期资本同实物经济越来越脱节,变化大大决于实物经济的变化,严重“虚拟化”,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种虚拟资本往往可以用较少的本金控制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千倍于己的资金,投向风险高、回报高、周期短的外汇、股票、期货以及衍生工具等市场。它们抓住某国经济结构中的弱点进行炒作和投机,且其流动不遵循实物经济的逻辑和规律,而主要受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左右。因此,表现为资本大规模的无序、不可预测的跨国流动;这种不受实物经济规律约束的虚拟资本的大规模无序流动反过来对实物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国际并购、重组更加活跃,高潮迭起。80年代以前,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在东道国新建项目来形成生产能力,进入目标市场。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则主要以兼并和收购方式实现,并一次次掀起并购热潮。通过同行业并购,跨国公司强强联合,得以优势互补、增强实力,直接借助已有的资源和渠道迅速有效地进入和占领目标市场。据

统计,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并购约占全球并购总额的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占20%。1997年以购并方式实现流动的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58%,价值高达3420亿美元。欧元启动后,欧洲资本大市场的形成将迫使欧洲的企业、金融机构大规模合并重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资本追求利润和投资安全的双重属性,在跨国流动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外国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实际上是对投资地的安全和增值可能性进行评估和权衡的过程。从流向上看,约70%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30%流向发展中国家,且集中在少数社会政治稳定、政策完善宽松、经济发展较快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90、1995、l997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高达79.3%、70.6%和68%,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分别为20.6%、28.l%和30.2%,且主要集中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和南亚、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非洲的份额极小。 第四,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成功及其持续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能否便捷而有效地利用东道国的本地智力和社会综合资源(相对于自然国是否具有鼓励开发创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否拥有具备创造和创新潜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是否拥有相关的配套产业和企业群,是否具备丰富资源而言)来加强其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东道的知识、智慧和信息等

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阶段辅导一——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问题一: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问题二:简述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 ●答案请在论坛提交。 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很多,有根本性的、一般性的、政治的、经济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益率的驱动 增值是资本运动的内在动力,利润驱动是各种资本输出的共有动机。当投资者预期到一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他国,资本就会从他国流向这一国;反之,资本就会从这一国流向他国。此外,当投资者在一国所获得的实际利润高于本国或他国时,该投资者就会增加对这一国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或国际垄断利润,这些也会导致或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在利润机制的驱动下,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流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二)汇率的变化 汇率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普遍建立,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经常波动,且幅度大。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持续升值,则会产生兑换需求,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不稳定或贬值,资本持有者可能预期到所持的资本实际价值将会降低,则会把手中的资本或货币资产转换成他国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向汇率稳定或升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动。 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汇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国利率提高,其汇率也会上浮;反之,一国利率降低,其汇率则会下浮。例如,1994年美元汇率下滑,为此美国连续进行了7次加息,以期稳定汇率。尽管加息能否完全见效,取决于各种因素,但加息确实已成为各国用来稳定汇率的一种常用方法。当然,利率、汇率的变化,伴随着的是短期国际资本(游资或热钱)的经常或大量的流动。 (三)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 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一国的投资气候恶化而可能使资本持有者所持有的资本遭受损失。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投资条件发生变化而可能给资本持有者带来的损失。战争风险,是指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战争对资本流动造成的可能影响。例如海湾战争,就使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在战争期间许多资金流往以美国为主的几个发达国家(大多为军费)。战后安排又使大量资本涌入中东,尤其是科威特等国。 (四)其他因素 如政治及新闻舆论、谣言、政府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干预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2013年05月09日09:22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作者:姚淑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3 一、2012年上半年国际资本流动主要特点 (一)国际资本流动跌宕起伏,欧债危机成为影响资本流向的主要因素 2012年一季度,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显,欧央行两轮3年期再融资操作(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向市场注入总计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有效压低了区内政府债券收益率水平,加之欧盟签署新财政契约、强化EFSF(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ESM(欧洲稳定机制)等救助工具,欧债危机出现缓和迹象,市场信心有所提升,资本风险偏好逐渐加大。 进入二季度,市场对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再次转向西班牙和意大利,推动两国债券收益率上升;加之希腊大选后组阁失败,法国新总统主张放松财政紧缩以刺激经济增长,加大了希腊退出欧元区和德法继续救助重债国等问题的不确定性,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欧元区多国主权债务评级,欧债危机再度升级。此后,西班牙向欧盟提出总额1000亿欧元的银行救助计划,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担忧。全球资本流向突然逆转,避险情绪凸显。 (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能缺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以及新兴市场增速持续放缓的不利影响,全球直接投资活动渐趋低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6月,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额66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跌8%,其中,发达国家下跌9.5%,发展中国家下跌5%。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额3360亿美元,占比50.3%,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其中,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 (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深度萎缩,部分国家FDI流入大幅下跌 2012年前3季度,全球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交易额同比跌幅分别为40%和60%。从国别看,FDI流入差异较大。美国上半年FDI流入同比下降39%,日本FDI则持续净流出,欧盟微跌3.8%;金砖国家中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下跌43%、39%和9%。总体看,2012年上半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位居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香港、法国、英国和巴西等。 二、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态势 (一)欧债危机趋于和缓、发达国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促使全球资本流动较二季度再次开始转向 2012年7月份以后,在全球主要央行继续放宽货币政策、欧央行推出无限量购债计划、德国宪法法院批准ESM及预算协定、美联储推出新的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QE4)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逐渐有所好转。资本避险意愿降低,资本流向较二季度再次转向。 1.部分资本流向资本市场,全球股市自2012年6月初谷底震荡反弹。截至2012年11月21日,与6月初谷底相比,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6.2%,标普500指数上涨8.8%,日本日经指数上涨1 2.9%,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09 年12 月2 日联合国发布了《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第一章。报告 的作者之一洪平凡博士在接受专访时表 示,自去年3 月以来,实体经济和世界金融 市场都显露出反弹的趋势,因此世界经济 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展望今年,整个 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在世 界经济复苏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情况下,各 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发生一些相应的转 变,那也就表明我们能够平稳的撤出一些 激励的政策了。 一、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 如果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要 先分析一下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在 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 年 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 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 步伐明显加快了,中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 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整个2009 年 是世界经济从“二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困难 的一年,同前年相对比,世界经济的萎缩率 超过2%,为防止今后世界经济再出现危机 前失衡的状况,我们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政 策挑战是怎样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 政策调控,来改变世界各国的一些经济结 构,从而促使经济能够更加平稳地增长。 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 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 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 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 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 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 影响 2008 年9 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 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 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 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 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 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 年,经济刺激政策对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与影响

前言 世界经济、金融在向着多极化、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走向一体化,同时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从经济发展所需资本来看,国际间资本流动量加大,速度加快,覆盖面扩大。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中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且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在近几年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应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加以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引资问题上加强计划性,预防盲目性,防止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做到更加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以便加快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步伐。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 21世纪以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以惊人的速度冲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市场运作以及产业结构方式。国际资本的流动在此时进入了全新的全球发展阶段,必然出现很多新的特征。总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模迅速增长,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以来,在债券和银行贷款的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以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最为活跃。2002年到2006年期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增长了6倍,而此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规模性的增长,储备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资本流动也持续加速。这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同的发展势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到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2年,跨国公司已有6.4万家,其中分支机构87万个,这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收入也相当于全球总出口的2.7倍。[1]跨国公司是9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力量,通过全球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和销售、售后等服务环节,这样一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生产投资和贸易,出现了研发、营销、服务和消费全球化的新趋势。近些年来,投资主体逐渐由官方向私人转变,私人资本流动当前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资本积累速度增加,从而导致了资本大量过剩;其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那些过剩资本提供了相当大的流动空间,创造了跨境投资和增值的机会,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市

国际金融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3、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现行国际收支账户构成与原有国际收支账户构成有何不同 5、确定外部均衡的标准有哪些? 6、简述内外均衡冲突 7、率的标价方法有哪些?在不同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上升或下降的涵义怎样理解? 8、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说?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9、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是如何对外汇进行表述的? 10、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什么? 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 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 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 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 17、防范交易风险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18、防范折算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19、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20、简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内容。 22、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有何关系? 23、国际储备的构成与来源如何? 24、国际储备有何作用? 25、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26、为何要进行外汇结构管理?如何进行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27、国际储备政策与其他政策如何搭配? 28、非贸易结算及其特点。 29、国际结算的发展过程。 30、承兑及其作用是什么? 31、背书及其主要方式有几种? 3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 34、什么是保险单及其作用? 35、汇款及其三种具体结算方式是什么? 36、国际结算的特点有哪些? 37、海运提单及其作用是什么? 38、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

39、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 40、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 41、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 42、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 43、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 44、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45、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46、二次大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7、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及对外投资策略有哪些? 48、产业性资本流动与金融资本流动有何区别? 4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有哪些? 50、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1、简述流量理论,存量理论和货币分析法理论? 52、什么叫货币危机,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3、货币危机是如何传播的? 54、货币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55、国际债务的内涵是什么? 56、国际债务是怎样构成的? 57、国际债务的偿还方式有哪些? 58、简要回答国际债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9、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60、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1、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有几种? 62、我国外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63、国际银行信贷和银团信贷的特点各是什么? 64、国际银团信贷的当事人有哪些? 65、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信贷的各项费用有哪些? 66、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信贷本多的偿还方式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67、外国政府和政府混合贷款的特点各是什么? 68、外国政府、政府混合贷款的作用有哪些? 69、IMF的资金来源有哪些7 . 70、IMF贷款的特点有哪些? 71、IMF贷款的种类有哪些? 72、IBRD贷款的资金来源和贷款政策各是什么? 73、IBRD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74、中国银行外汇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75、现汇贷款和买方信贷外汇贷款各包括哪些贷款? 76、简述外汇贷款的条件? 77、外汇贷款的对象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doc9)(1)

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围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直观地看,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各国福利。 同样,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弥补储蓄投资缺口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对资本进行管制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流入主要通过FDI(外商直接投资),很多资本交易受到限制。20世纪末期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本外逃,近年来又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国际资本又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进入我国的长短期资本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加大了人民币潜在升值的压力,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别是,流入我国的投机资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之中,因此对提高我国资本使用效率的贡献并不大。 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扩性财政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挤出私人投资以及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程度大小都与一国的资本流动程度有关。基于此,如果对国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那么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预测政策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

价值和指导意义。 我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态势 我国是一个转型国家,金融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无疑会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本流动性一直比较低,但在1992年以前有一个明显的较快的上升趋势,在1992年之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下降阶段,至1995年又呈现一个稳定的缓慢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进程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改革前,我国基本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对资本账户进行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之前我国资本流动性出现了较快的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除了1994年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等措施外,1998年以后只是在原有法规基础上进行规和完善,金融体制未见较大的改革措施,而且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采取的以计划审批、数量控制为主的严格的直接管理措施一直没有放松,限制外国对华证券投资和国对外投资,所以资本流动性仅呈现一种稳定的缓慢的上升过程。即便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对资本流动的监管也没有明显的加强。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一直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限制措施本来就很严格,在外经济均衡发生较大冲突时期,监管当局只是对个别以前已经放松的资本项目重新实行严格管制。例如,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刺激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为了控制国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短期对外负债,监管当局对借入外债开始实行规模管理,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 (一)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综合考虑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三大政策目标,2011年美联储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短期内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 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复苏力度弱于美国和日本。为了应对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出台了附带条件的金融救助计划。在欧央行难以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主权债务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被迫紧缩财政赤字。 日本经济回升较快,但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日本长期受通货紧缩困扰,公共债务水平很高,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有限,受外部市场影响很大。日本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时点上不太可能早于美国和欧元区。 (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2010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和巴西保持了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下半年工业生产明显减速,增速放缓。2010年印度已经连续6次加息,今年1月份再次加息。巴西2010年4月以来3次加息,将政策利率由8.75%上调到10.75%;但是,巴西通货膨胀12月又创出年内新高,今年1月份也再次加息。 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美国和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维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推升国际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上升,使得股市虚假复苏和波动,风险更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全球股市出现分化。受美元贬值、市场信心转好及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2010年美国股票市场呈震荡上扬趋势,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均上涨10%以上,欧洲德国和英国股指与美国类似;但是,受主权债务风险困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等国股指多表现下行趋势。同期,秘鲁、阿根廷、泰国和印尼股票市场指数上涨超过40%,俄罗斯和韩国也超过20%,印度超过15%。其它主要经济体日本、法国股指略有收缩,巴西略有扩张。 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显分化。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市场缺乏信心,短期内仍然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撑,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尽管增速放缓,但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很多国家需要紧缩货币政策。同时,全球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 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增大,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缓解世界经济失衡需要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核心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行为的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看作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一次强制调整。但是,随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加大。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原因

第三节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原因 一、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摆脱了经济衰退,经济开始复苏,保持低的通货膨胀率,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低;苏联解体,东欧各国面临经济体制的转轨,这种转制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资金短缺异常突出;国际债务危机在经过十年的努力后有所减缓,但仍存在隐忧;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持续疲软的情况下,收入锐减,贸易出现逆差,资本流入减少、流出增加。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1、国际资金流量增长迅速,不依赖于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例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1990-1994年间,资本流入量是其同期经常账户赤字的两倍。1996年,泰国资本流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3%。而且,国际资本流量的增长是持续性的,不受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比如,世界出口贸易量曾因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在1979-1982年及1990-1993这两个阶段中出现下降或徘徊,而国际资本流动却在上述两个时期未受影响,保持了持续高增长的势头。另外,一大批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居于突出地位的离岸金融中心都出现在经济和贸易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诸如巴哈马、巴林、开曼群岛、新加坡、阿联酋等。国际资本流动的以上这些特征都说明它已经摆脱了对实物经济的依赖。 2、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本中仍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比重逐步增加。 二战后发达国家不仅保持着资本输出主体国家的地位,而且成为最大的受资国,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OECD国家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80%左右,其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0%左右也被其他OECD成员国所吸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达国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最大资本输出国,又是最大资本输入国,对外大量投资与大规模吸收外资往往结合于一身。而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但又有迹象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普遍加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形势与政策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21世纪头10年的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便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进入了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今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态势。但事实上,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近一段时期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结束或减弱,停滞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第二,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为世界经济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

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通货膨胀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美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双脚?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的答案依旧存在着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既有挑战也有难得发展机遇,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加息等措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近一个时期,关于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议论再度引起各界关注。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从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看,虽然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处在一个复苏阶段,但下行风险犹存。 首先,美国经济可望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率将会有所减缓,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比较困难,消费疲软仍将是美国难以化解的难题,为此美国则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继续刺激经济。一旦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失灵,美国经济可能再度衰退,世界经济也将受到冲击。 其二,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波动。其三,虽然前一段时期日本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长期衰退的

国际金融 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长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 资和国际信贷。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私人资本或垄断集团在国外投资开办企业,并取得该企业的 经营管理权。 3、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国际证券投资,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证券,所形成的 资本国际流动。 4、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 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而且这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危机大爆发。 5、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不能按期如数地偿还 债务,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它们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6、国际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 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 ~20%)。从狭义上看,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进而导致该国外汇市场持续动荡,固定汇率制度走向崩溃的现象。 7、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相对是一国所具备的抗拒金融风险,免遭金融危机的 能力。 8、债务率:是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是衡量一国负 债能力和风险的指标,国际公认数值是100 %,即债务率应小于100 %。 9、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广义的世界银行集团还包括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 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它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的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 10、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于1956年7月设立的专门对成员国私人企业提供贷款 的国际金融机构。 11、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通过了关于国 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议,简称《牙买加协定》。同年,基金组织采纳了牙买加协定的基本内容,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该修正案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自此国际货币制度进.了牙买加体系时期。牙买加体系是以浮动汇率制与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相结合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填空 1.资本国际流动按期限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按投资主体分又可分为 (私人国际投资)与(政府国际投资)。 2.邓宁认为,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3.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4.(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和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5.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签署了(“牙买加协定”),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新阶段。 6.所谓的(“国际债务危机”)的开端始于1982年8月的墨西哥外债的无力偿还。 7.国际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 8.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有(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发行国际债券)(利用中国银行 的外汇资金)等。

国际资本流动和发展:资本开放问题

国际资本流动和发展:金融开放问题 新古典理论认为,由于存在资本边际递减,资本会从富国流向穷国,但卢卡斯悖论则提出富国间的资本流动远远高于穷国,之后便不断有了诸多的研究,通过放开原有假设来考察其他因素的作用,包括政策、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但本论文更加关注的是资本管制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作用,并在后期的实证中发现其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较为封闭的经济体,金融开放的低收入国家有更高的资本流入,且收入越低,净流入越大,符合新古典理论。在考虑的资本管制的约束下,论文采用了资本账户开放度(分布于0~1之间)来度量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同时在模型构建中,本文提出并检验了一个假设,即人均实际GDP (代表着一国的收入水平)对国际资本流动量的影响与一国金融开放度相关。即除了研究各因素对资本流动的单独作用,本论文还考察了收入与开放度的交互影响。 在对个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能够得到明显的回归结论:较强的资本管制下,初始收入水平与经常账户没有正的相关性,但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中,两者又为正相关关系,符合新古典主义理论,与假设相符。同时,还得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结论:穷国之间资本账户开放度与经常账户负相关,富国之间则正相关。这对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为放开资本账户对不发达国家意味着资金净流入,从而导致进口增加,若不发达国家需要维持经常账户的稳定,资本管制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在最后的稳定性测试中,作者对一系列外部变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如优惠贷款、国内私人信贷量等对经常账户余额有显著的负相关,但对回归结果并没

有太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研究中被认为有重要解释作用的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却没有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一部分原因可能为资本开放程度对其影响作用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作者并没有给出较为具体的解释,另外储备资产的影响在封闭的经济体中才较为显著。 在一系列的分析中,虽然还存在诸多不明的因素,但资本开放程度对国际间资本流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资本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新古典主义的结论将得到证实,然而同样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将面临经常账户余额的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结构的发展,虽然文章并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的政策主张,但能够发现其所表达的一定程度资本管制的重要性,通过控制资本流动来稳定贸易,尤其像美国和欧洲央行所推出的货币宽松政策,采取一定程度地管制是有必要的,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要根据当下的时情来斟酌,不要一味地追求。总之透过本文,我们应该了解到资本管制并不一定是处于对经济的抑制状态,至少对于低收入国家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2013310220 金融13-2班 杨哲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不确定D.越高 C.不变 B. A.越低 )D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套期保值C.套利 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人民币D. B.日元 C.美元 A.英镑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特别提款权变动D. C.B.A.进出口利息收支直接投资 )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14.D 无穷大D.大于需求弹性C.小于需求弹性B.零A. 15.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C)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16.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B)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17.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出国(D)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 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一)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情况 世界经济自2003年开始复苏以来,已持续5年增长速度保持在4%以上,2006年甚至高达5.25%,2007达到4.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将增长3.9%,比上年度明显放缓,明年将降至3%。世界经济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低增长时期。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具体表现: 美国:2004年增长4.2%、2005年为3.5%,2006年增长3.3%, 2007年2.2%。 2008年:美联储今年1月份预测为 1.3%-2.0%,5月份已下调至0.3%-1.2%;IMF10月份预测,美国今年增长1.6%,明年为0.1%。 欧盟:欧盟委员会今年4月预测欧元区经济增长1.7%,9月份下调至1.3%。 日本:从2003年起开始走出十多年的萧条,2004年增长2.6%、2005年增长1.9%, 2006年增长2.2%,2007年增长2%,预计2008年增长1.6% 。 俄罗斯: 2004年增长7.3%、2005年增长6.4%,2006年达到6.8%,2007年高达7.8%,预计2008年为7.1%。

政局稳定,社会安宁,加上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升,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已经连续6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人均GDP已超4000美元。 石油收入所带动的巨大内需,成为推动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石油出口所获得的收入,已占国家财政预算的一半。 2007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长了13%,莫斯科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100%。?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预计今年将增长10%。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 印度:近年来增长速度保持在9%左右,预计2008年难以达到8%。最新五年计划提出保持9%年均增长率目标。 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增长较快:越南7%、印尼6%。 拉美地区:2008年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为4.5%。其中巴拿马和秘鲁的经济增长率将达7.8%和6.4%;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9%和5.2%,巴西将达4.8%左右。 非洲:预计今年增长率维持在6%左右。 (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变化 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目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出较好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兴国家主要包括: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远景VISTA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