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论+(1小炒)

资本论+(1小炒)

资本论+(1小炒)
资本论+(1小炒)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课后作业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改造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马克思《资本论》三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简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研究对象及逻辑地位

简述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和考察对象。

简要回答商品拜物教的含义与神秘性来源。

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特点与消灭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商品拜物教?为什么?如何对待?

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

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特殊性。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一般性与特殊属性。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进行述评。

马克思是如何研究价值增殖过程的?

马克思是如何从理论上和现实中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的?

价值增殖与价值增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试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三个定律的主要内容。

试述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错误。

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有何区别和联系?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

协作劳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协作劳动产生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你是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的?

怎样理解在G—W阶段上,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既要有质的适应性又要保持量的比例关系?

为什么说在W′—G′阶段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速度和数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怎样理解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马克思是如何从质与量两方面分析货币资本循环的G—W阶段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说G—A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运用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循环理论分析我国企业资金循环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之间是怎样通过交换实现比例平衡的?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内部怎样通过交换实现比例平衡?

马克思是如何论证第Ⅱ部类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的?

试用供求原理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为什么(Ⅱb)v>(Ⅱa)m?

试述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流通。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的关系的?

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同资本的绝对量无关”这句话?

略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五章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及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1简要回答商品拜物教的含义与神秘性来源。

商品拜物教的含义: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但由于这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所掩盖,从而人的这种社会关系被颠倒为物的关系,似乎商品具有某种神秘性,可以支配人们的命运。马克思把商品变成了支配人、决定人命运的现象,或商品的这种神秘性称为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性质的来源:第一,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性不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发生的,同样也不是由创造商品的具体劳动引起的。因为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每一种物品都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的这种自然属性是一目了然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同样作为具体劳动,它只是“人通过自己的获得按照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p87)因而在该限度内看不出它有什么神秘性。第二,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性不是由形成商品的抽象劳动的性质发生的。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它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这没有神秘的地方。

商品拜物教性质的来源:第三,商品的神秘性,是由商品形式本身所引起的。这是因为劳动产品一旦变成商品就会产生三个幻觉,从而产生神秘性。首先,“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p88 )这种同质的抽象劳动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凝结在一定物体内形成价值对象性,并通过价值物表现出来,或者说是物化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这一转换使得商品具有了神秘性。其次,“用持续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价值量的形式。”(p88)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来计量的,但劳动产品一旦变成商品后,劳动量就不能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作为价值量来计量。而价值量又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是通过与之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来表现出来的。而这一转换,又使商品本身神秘化了。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这就是说,在任何社会,生产者之间都要发生关系,相互交换他们各自的劳动。但在商品经济中,他们的这种劳动交换关系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能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来表现他们的劳动交换关系。从而使得劳动交换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商品的神秘性就产生了。

2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商品拜物教的直接原因是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但在根源上却不能停留在商品形式上,而必须到更深的层次中去寻找,即需要分析有哪些具体因素使商品形式本身产生了神秘性。

第一,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必须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来表现,使人们产生了幻觉,这是商品拜物教的根源。由于私人劳动归根到底是社会劳动,但在生产过程中,私人劳动的彼此分离,使得他们的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能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才发生社会关系,所以,他们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但要注意的是:在这种交换中,劳动者交换的只是他们各自的劳动产品,而非他们自己的劳动。这样,他们的社会关系是通过商品与商品的物物交换关系才能表现出来。总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即生产商品的劳动直接是私人劳动,间接地才是社会劳动的这一矛盾,只有当劳动的社会性质得到外部实现才能统一。而这种社会性质又只能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来实现。从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使得人们产生一种幻觉:商品本身就具有交换的特点。

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采取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形式,使人们产生了幻觉,是商品拜物教产生的现实原因之一。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即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与私人劳动的社会共有的抽象劳动性质。价值表示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必须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私人劳动只有借助于抽象劳动,才能间接地表现为社会劳动。其实这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因此,私人劳动的这种社会有用性表现在劳动产品的社会有用性上,而私人劳动相等的社会性质间接地表现在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形式的这种形式上。从而使得人们从交换中只能看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形式,即看到有用物与价值物,而看不到物所包含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一转换,人们产生了幻觉,即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不是因为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不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由于物的自然性质。所以商品拜物教实际上是一种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把人类劳动及其产品异化的现象。

从价值量的决定来看,价值量运动规律的客观强制力造成了物支配人的幻觉。在商品交换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商品用什么样的比例来相互交换,一旦这种交换比例经过长期的交换而在习惯上确定下来后,即约定俗成后,它们就好像是从劳动产品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一样,即交换比例好像不是由价值量、而是由商品的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从而产生神秘性。事实上,在交换中,劳动产品是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相交换,交换的比例由商品的价值量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即由价值量决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断变动的。

但这种变动在交换者来看,“他们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p91)好像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人们在长期内不了解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只有在商品交换已经十分发达和普遍的情况下,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某种“社会尺度”决定的,即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因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p92)但这个规律是隐藏在相对价值量变动背后的秘密,使人们不能轻易发现它,即使人们发现了它,价值量的决定仍然采取物的形式,仍然好像是有物的本性所决定。

从价值形式看,对人类生活形式的考察,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总从事后出发,从发展过程的完成形态开始。也就是说,人们对价值形式的考察,是在货币形式或价格形式产生之后,才真正开始的。“给劳动产品打上烙印,因而成为商品流通的前提的那些,在人们试图了解它们的内容而不是了解它们的历史性质以前,就已经取得了社会生活的自然形式的固定性。因此,只有商品价格的分析才导致价值量的决定,只有商品共同的货币表现才导致商品的价值性质的缺点。”“但是,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形态——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揭示出来。”(p92)所以,这种形式掩盖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使它们作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成为商品拜物教的一个现实原因,即在商品价格形式上,货币能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3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特点与消灭条件。

劳动及其产品的异化,物支配人和物神崇拜,即人类劳动产品异化为商品,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表现为价值;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劳动产品之间的物与物的交换关系,人类劳动的产品成为支配人、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的力量,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物、对商品的崇拜,这种拜物教是一切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根源。

从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原因和根源来看,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社会现象。不存在劳动及其产品异化的地方,就不存在商品拜物教。因此,商品拜物教的消除,就必须消灭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即要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关系高度成熟,人们已经摆脱了各种限制,能自觉控制物质生产过程,即需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商品拜物教?为什么?如何对待?

从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和原因来看,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社会现象。不存在劳动及其产品异化的地方,就不存在商品拜物教。所以,马克思认为,商品拜物教的消除,要以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关系高度成熟、人们已经摆脱了各种限制、自觉地控制物质生产过程为条件。要达到这些条件,需要共产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并需要不断发展商品经济,因此,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商品拜物教;不管人们愿意与否,商品拜物教总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通过商品来表现,生产者的命运,还需要由他们的产品来决定,企业的兴衰,决定着职工的物质生活状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承认存在商品拜物教,同时正确认识商品拜物教。一方面,在商品生产中,劳动及其产品的物化,人类劳动最终物化为商品,商品是物化的劳动、物化的管理、物化的企业文化,企业需要市场,且企业的劳动产品商品在市场上的命运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此,企业要争创优质产品,创名牌,牢固地占领市场,企业才能发展,才有生命力。但另一方面,要防止极端利己主义的拜物教思想泛滥。运营商品,目的是盈利,但要靠正当、合法的手段去赚钱。在商业竞争中,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以质取胜,是正当竞争的原则。而各种非法行为均属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针对这种唯利是图的非正当竞争,各国都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范,这也是商业竞争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5马克思《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改造有哪些?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趋势;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与社会主义产生并取得胜利的趋势。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两者都涉及制度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偏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的西方经济学,也会涉及到经济制度的分析,但它把制度作为分析的前提,着重研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偏重于生产关系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涉及经济运行分析,但它对经济运行的分析重点涉及各种生产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配置与调整。

两者都涉及资源的配置研究。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有效配置的,其效率目标是帕累托最优。但对《资本论》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也研究资源的配置,它将资源配置进一步抽象为社会劳动,资源配置被界定为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其配置的效率标准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资本论》第一卷,第75-76页)

两者研究的出发点相同,即都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为研究的出发点。

7马克思《资本论》三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第一卷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为“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但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中,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与经济范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运转的轴心。

《资本论》的分析角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分析,二是机制分析。从制度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而机制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集中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指出资本积累与剩余价值再生产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是对资本运动的两个角度的规定,前者是从资本的角度来研究,后者是从剩余价值角度研究,但实质是一样的。

《资本论》第二卷以产业资本为对象,但以流通过程为角度。既考察属于流通的范畴,又从流通角度考察有关生产的范畴,指出“资本不仅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资本的本质在于运动。”揭示了资本流通的规律,同时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完成了他关于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再生产的论述,为第三卷对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考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资本论》第三卷以资本主义总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作为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了剩余价值在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形式及其数量界限的规律。

8简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研究对象及逻辑地位

该篇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积累过程,只考察直接生产过程本身的更新,在此已经假设资本按照正常方式完成流通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假设,是因为构成资本生产过程先决条件的两种流通——劳动力的买卖和一般商品流通都已经分析过了,剩余价值生产用于资本积累而不断扩大的过程是本篇分析的重点。第七篇从资本积累的内在联系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一边生产过程,一边是人口过剩;一边是财富积累,一边是贫困积累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自然的、绝对的生产方式,而是历史范畴。

第七篇与《资本论》第二卷都研究了再生产,但前者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阶段,而后者则是从流通过程研究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联系资本生产过程来研究流通过程的。因此,第七篇有双重的逻辑关系,一方面,从《资本论》总体看,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把第一卷与第二卷逻辑地联系起来,使对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逻辑地过渡到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另一方面,从《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看,是资本活动史的理论分析的终点。

9简述《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和考察对象。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主要内容:第一篇研究的“两个转化”是《资本论》由第一卷和第二卷到第三卷的承前启后的枢纽,对两个转化的考察是从分析日常的成本、利润和利润率这三个经济范畴开始的。本篇的中心问题是考察在单个产业部门的范围内各企业的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每周转一次的利润率,即个别利润率形成过程,以及决定和影响这种利润率发生变动的各种因素。

考察对象:以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为考察对象,虽比剩余价值更接近现实,但本篇仍以抽象的一般利润率,即剩余价值的单纯转化现实作为考察对象。在绝对量方面,利润与剩余价值相等,只是性质不同。因此,第一篇的分析与前两篇一样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即:(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即市场供求相等;(2)流通还没有被独立出来,不存在其他种类的资本(如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3)各产业资本家都实现并占有该企业雇佣工人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或利润。

10马克思是如何研究价值增殖过程的?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的秘密。问题在于:“包含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用与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因此,“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p219)资本家在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劳动力的使用权就归资本家所有,从而资本家有权支配工人的劳动力。当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刚好等于他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资本家命令工人继续为他劳动,这样,他再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就会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价值发生了增殖,价值的形成过程就

转化为价值的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规律。“问题的一切条件都履行了,商品交换的各个规律也丝毫没有违反,等价物交换等价物。”作为买者,资本家对每一种商品都按照价值支付了,另一方面,他作为卖者,又是按照商品的价值出售。“他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这个过程,既在流通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它以流通为媒介。”(p22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个转化,其一是从货币转化到商品,使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形式;其二是把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资本,使价值增殖。

11马克思是如何从理论上和现实中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的?

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广义地说,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是一致的,都是价值的生产过程。但“价值增殖过程无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p221)所谓一定点,即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若价值形成超过这一点,就会使新产品的价值量超过它预付的资本量,价值形成过程就会转变为增殖过程。

由于劳动的二重性引起了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从劳动过程来看,它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使用价值生产是具体劳动的结果;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同一劳动过程只是表现出它的量的方面。”因此,对劳动过程的考察是它的质,而对价值形成过程来说,考察的重点是一定量的劳动时间,即抽象劳动凝结价值或抽象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凝结为价值量。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必须保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正常消耗。在计算劳动时间、况且奥差价值形成过程时,应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被计算的价值只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正常消耗为标准,或者在生产时必须保持正常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正常消耗,不能以个别了的时间为计算基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常消耗的三个条件:(1)必须具有正常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应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发挥作用。”(p221)也就是说既要有“社会上通用的劳动资料”,也要有“正常质量”的原材料,这是对生产资料的规定。(2)“劳动力本身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熟练与技巧,用社会一般的强度来支出;这是对劳动力的规定。(3)“不允许不合理地消耗原料与劳动资料。”因为浪费是对物化劳动的过分支出,这部分过分的劳动支出不能计算在价值形成中;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力要求的规定,即资源的配置应该是有效率的。

以上的分析表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现在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不同方面的区别了。”(p223)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一般性质与特殊性质。从一般性质来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它不仅生产出使用价值,而且还生产出价值,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从其特殊性来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出使用价值,还要生产出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还要生产出剩余价值;生产出使用价值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形式与获得剩余价值的手段,而生产出剩余价值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工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两者的统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12价值增殖与价值增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认为两者性质的区别在于公有制企业与私有制企业的区别。

价值增值:即价值的增加是由于新加进了新的劳动,即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新加进劳动,而且新加进的价值为劳动者所有。

价值增殖:表现为价值自行增大,即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自行增殖的结果。尽管其价值源泉也是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但其增大部分为非劳动者占有。

两者的根本区别:两者存在的条件不同。即价值增殖义社会化商品生产为条件,而价值增值是简单商品经济的运行结果。因此,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力的基础不同。

在量上的区别:价值增值在量上是有限的价值增值是简单商品经济运行的结果,小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由于消费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是有限的。从而小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增加价值,然后换回货币的价值增值的过程是有限的。同时在有限的过程中,要通过新加进劳动来实现价值量的增加。由于个人劳动的有限性使得价值量的增加有限。因此,作为简单商品经济的价值增值是有限的。价值增殖在量上是无限的。由于价值增殖运动本身的无限性决定了价值增殖在量上是无限的,另一方面,价值的性质是无限的,从而使得价值增值的量的增加具有无限性;即资本的运动就是一个不断接近于无限的“绝对的富”的过程。

13简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两种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把不同种专长的手工业者集合在一个工场里,让他们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共同生产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老者一方面逐渐失去了全面工作的能力,成为片面的或局部的工人;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者逐渐发展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

资本家把同种专长的手工业者联合在同一个工场中。每个人包括其帮工都制造整个商品,顺序完成劳动过程的全部操作,仍然按照原有的手工业方式进行生产,没有进行分工,所以还是最简单形式的协作

区别:前者“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为出发点”,但结果使它们失去了独立地位,从而把独立手工业者之间的分工变成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后者是“以同种手工业者的协作为出发点”,引入分工,把劳动过程分解成不同的特殊操作,使每一种操作成为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在协作过程中建立了以前从事同一劳动的劳动者之间的分工。

联系:一方面把分散的手工业者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分割开来,产生了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从此,手工业者从全面的和独立的劳动者变为该行业的局部工人。

14机器的生产率及其使用的界限。

机器的生产率是由它所替代的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衡量的。使用机器能节省劳动,但是,生产机器又要花费一定的劳动。生产机器所节省的劳动和使用机器所花费的劳动之间的差距就是机器的生产率。如果生产机器所花费的劳动和使用机器所节省的劳动完全相等,那么,生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就没有减少,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只有当它大于零的时候,机器的使用才是有效率的。

机器的使用不仅节约了活劳动的耗费,而且时商品更便宜。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的使用不仅如

此,而且还是为了在单位时间内使机器吸收更多的活劳动,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只有在机器的价格低于它所代替的工人的工资的情况下,资本家才会使用机器。这就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如果机器的价格比它所代替的工人的工资还高,那么资本家宁愿使用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而不使用机器,这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在广泛使用机器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手工劳动。

15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几个阶段的理论有何启示?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尽快用机器和大工业来武装国民经济。马克思认为机器和大工业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生产方式,只有这种生产方式才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社会实现稳定的统治。作为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做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就更应该应用机器和大工业。当然对资本来说,使用机器由于受到其对剩余价值追求目标的限制,存在一个界限,即机器的价格必须小于机器代替工人的总工资。否则,资本家就不会使用机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会打破这种限制,会扩大使用机器的范围。但不能把使用机器当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手段。特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在使用机器方面应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竞争性非竞争性企业、工业化需要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劳动就业和投资规模等因素,实行有区别、多层次的对策,把合理地发挥机器的作用与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强调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与效益。

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分工协作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对企业来说是节约投入、增加产出、提高企业效益的一个手段。社会分工协作要求整个社会的经济连接成一个整体,社会经济的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在这种有机联系中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合理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按比例、高效益发展,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相当重要的。

社会主义社会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谈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几个阶段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劳动对资本从现实上的隶属关系,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也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和有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重视和加强经济管理,借鉴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国民经济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题。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企业对生产管理进行的,这种管理是作为社会劳动的指挥职能,具有社会的共性,并包含着许多的科学内容;同时,这种管理是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长服务的,具有某些局限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并可以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经济管理中的科学成分和成功的经验。

16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

1、影响劳动力价值降低的部门。“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提高这样一些产业部门的的生产力,这些部门的产品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就是说,它们或者属于日常生活资料的范围,或者能够代替这些生活资料。”(p350-351)因此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那些直接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生产生活资料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从而使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那种只为资本家提供奢侈品和军工产品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不会影响劳动力价值的降低。

2、劳动力价值降低等于全部必要生活资料降低的总和。个别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只是相应地,即只是按照该商品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劳动力的价值。”(p351)因为工人消费的生活资料是多方面的,其总和是由许多不同种商品构成的,个别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只会减少工人在该商品上的支出,从而只是降低劳动力价值这一相应的部分。因此降低劳动力价值,应等于全部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降低的总和。即“劳动力价值随着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而降低,这种劳动时间的全部减少等于所有这些特殊生产部门劳动时间减少的总和。”(p351)

3、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降低了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取得了相对剩余价值,提高一般剩余价值率,即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率,这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结果,而非个别资本家自觉的、直接的目的。我们必须把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结果区别开来。从个别资本家来看,他提高劳动生产力,“决不是必然抱着相应地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p351)而是为了取得超额剩余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把资本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p352)

4、超额剩余价值的构成、前提。(1)构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2)前提: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技术。(3)社会结果: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是“每个资本家抱有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的动机。”个别资本家通过对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是它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样一方面,他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能以高于工人价值又低于社会价值出卖商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正是个别资本家都向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竞相采用新记住,最后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5、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是相对剩余价值。由于跟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竞相采用新技术,在客观上、事实上造成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从而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降低,相对剩余价值产生。所以,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但在实质上,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场合,“剩余价值的增加也是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应延长。”(p353)若一般资本家在12小时生产12个商品,销售后得到2元,减去补偿6元的不变资本和3元的可变资本可得到3元的剩余价值;而某资本家采用新技术,在12小时内能够生产24个商品,可得到24元的销售额,减去12元的不变资本后得到9元的剩余价值。这样,用下述两个方法可以得出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同样结果。第一,从各项价值要素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来考察,在24个商品中,有12个商品代表不变资本,3个代表劳动力的价值,9个代表剩余价值;而一般资本家的12个商品中,只有3个代表剩余价值。可见一般资本家的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的比为3:3,而个别资

本家的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的比例为3:9,即剩余产品由3个变为9个商品了。第二,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来考察。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社会平均劳动要多。”(P354)由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日价值不变,在新技术条件下,给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同样多的新价值或再生产同样多的价值不再需要过去那样多的时间,从而使得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可见,采用改变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可以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部分的剩余劳动,他个别地所做的,就是资本家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时所做的。”(p354)所以,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也是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当然必须主义,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在商品的社会价值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取新技术的前提下而取得的。由于个别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竞相采用新技术,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但党这种新技术被普遍采用后,由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到个别价值后,即“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但另一方面,此时必然会引起构成劳动力价值要素的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价值降低,使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她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p354-355)这说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的关系。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对剩余价值的无厌追逐,二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是在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目的之下进行的,但他是在生产中创造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着剩余价值;而资本家在流通中售卖商品是有竞争的,为在竞争中处于有有利的地位,他必须将商品的售价降低到社会价值以下,也正是这一种规律的客观强制力,迫使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17如何理解资本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1、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增加。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降低,由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的劳动力价值也会降低,从而相对剩余价值形成。当越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商品与劳动力的价值越会降低,相对剩余价值越会增加。“因此,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更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p355)即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两个相反的结果,一方面商品的价值降低与劳动力价值下降,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2、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增加了剩余价值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既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家所追逐的。在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他所关心的并不是“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p356)而是“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商品时实现的剩余价值。”(p356)而“剩余价值的实现本身就包含着预付价值的补偿。”因此,对资本家来讲,预付资本越少越好,而剩余价值越多越好。因为商品的价值小,预付资本就越少,他就可以用较少的预付资本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生产力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相对剩余价值成正比,这一原理正好符合资本家的主观要求。所有的这一切,如果正确认识了剩余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的作用,就十分清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解决这一矛盾,所以他们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产费用越节约,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越降低,由于资本家的财富是由交换价值形成的,那么,成本降低,交换价值降低,财富就降低了,这与资本家不断追求财富的愿望是相矛盾的。其实,只要懂得上述原理,就可以明白关心交换价值的资本家为什么总是力求降低交换价值。因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两个结果:一方面使商品价值降低了,引起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量增加了,这完全符合资本家以少量的资本取得大量的剩余价值的要求。

3、资本主义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本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来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但资本主义却把劳动者的消费限制在最低的限度内。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本来可以为工作日的缩短提供条件,但资本主义市生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它的目的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p356)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劳动者谋取福利,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不仅没有缩短,工作日相反还“可能延长”,例如西尼耳之流就是这样为资本家延长工作日辩护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应该用延长自己的劳动时间来感谢资本家采用新技术而发展了生产力的贡献。实际上,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18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的主要内容与根本错误是什么?

主要内容:假定工人每天劳动11.5小时,全日产品价值为115,000元,其中固定资本价值为80,000元,流动资本为20,000元,总利润为15,000元。这样,工人每半小时内生产5,000元的价值。西尼耳认为,工人在前20个半小时内生产出100,000元的价值,以补偿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在第21个半小时内生产的5,000元,以补偿厂房及机器设备的亏损。西尼耳把它称之为总利润;在最后的一小时内生产的价值为10,000元,作为资本家的纯利润。因此劳动时间每天只要缩短一小时,资本家的纯利润就会消失,缩短1.5小时,即工人每天只劳动10小时,总利润就会消失。

根本错误:第一,把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混为一谈,把使用价值的生产与价值的生产混淆起来。第二,西尼耳从资产阶级销售商品的观点出发,以为分批出卖商品时,首先赚回的是预付资本,最后才取得利润,这就掩盖了一个在每一商品中都包含了利润的事实,即掩盖了每一个商品都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的事实。

19简要回答协作的一般优点

协作可以抵消各个劳动者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使个人劳动取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无论是一个人单独劳动,还是许多人共同劳动,都不会改变价值的性质。形成价值的是抽象人类劳动,是“社会平均性质的劳动,也就是平均劳动力的表现。”但“平均量始终只是同种的许多不同的个别量的平均数。”每个工人劳动能力存在差别,劳动生产率有高有低,每个工人生产同一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有偏离。在资本家同时雇佣许多工人进行协作劳动的情况下,这种

个别劳动与平均劳动的差别就会抵销,资本家正是因为同时雇佣较多工人而获得了社会平均劳动。剩余价值规律必须在雇佣许多工人、推动社会平均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在这一条件下,才有资本主义的生产。

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出现资源共享,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资料被充分利用了。协作可以使几个人交替使用一套工具,不需要每人一套,从而提高了生产工具的利用率,使生产资料转移到商品中的旧价值减少。第二是产生规模效应,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规模将增大并导致生产资料的价值大幅度增加,但价值不会和这些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果成比例地增加。这样,单位价值的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从而,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转移到单个产品上去的价值也减少了。因此,将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生产资料的节省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商品变得便宜了,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增加;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节省使预付资本的价值减少,利润率提高。

协作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这种集体力是孤立的个别劳动者不可能有的。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者个人的劳动生产率。

协作使劳动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一方面协作劳动可以使劳动者既省力又节约劳动时间,使劳动具有连续性,使劳动对象能够更快地通过这些阶段,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劳动者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多方面的劳动。

协作使复杂的劳动过程可以分解成不同的操作,使不同的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单独劳动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的工作,而协作则可以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完成许多不同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必须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工作,协作就能更体现出其优越性。

协作可以在紧急时期集中力量及时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常常有许多工作必须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完成,此时,协作就具有优越性了。

协作一方面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个别劳动者只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发挥作用,但协作可以把劳动的空间范围扩大,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如修建铁路、开凿运河等);另一方面,相对于参加协作的个别劳动者来说,他的活动范围比未参加协作时的空间缩小了,从而也就节约非生产费用(如管理费)。

协作提高了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协作可以把个人的限制打破,使劳动者在生产中能够有计划的与他人的协作中发挥他的作用。因此,结合的工作日会比同样数量的单个的个人的工作日的总和能生产出更大的力量,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大的使用价值,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物价水平。20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二重性?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管理是资本的职能。“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在任何社会形式下,协作劳动都需要指挥或管理。但是在协作中“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因为雇佣工人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资本家劳动,所以雇佣工人是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在生产场所不能缺少资本家的命令,就像在战场上不能缺少将军的命令一样。”因此,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

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资本主义管理取得了特殊性质:第一,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因而,资本家对这一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也是二重的,一方面是对生产的管理,一方面是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第二,资本主义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工人必须绝对服从资本家的意志。随着协作规模的扩大,这种专制也发展了自己特有的形式即资本家不必亲自执行监督工人的职能,而委托给他的代理人,如经理、监工之类,这些代理人以资本的含义进行指挥,这种“特殊的雇佣工人”,成为资本专制的具体执行者,监督工作固定为他们的专职。

21产品价值与价值产品的关系。

产品价值:“预付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生出的剩余价值,或预付资本价值C的价值增殖额,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资本C要分成两个部分,即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部分c和转化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v,所以,最初预付资本C=c+v。

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不仅要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而且还要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这样,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商品的价值=c+v+m。

原来的资本C变为C′C′=c+v+m,即新产品的价值,也称产品价值,二者的差额为m,即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的划分表明剩余价值(m)是可变资本(v)带来的,而可变资本(v)是预付资本的一部分,因此剩余价值(m)进一步表现为预付资本价值上的一个增加额,即表现为产品的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价值的总和或预付资本的差额。从而,在现实中,资本与剩余价值(m)之间量的关系体现在产品上就形成了产品价值的范畴。

价值产品: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只是它形成过程中消耗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

在产品价值公式C′= c+v+m中,不变资本的价值C只是再现在产品中,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实际新创造的价值产品即v+m部分。不同于从这个过程得到的产品价值c+v+m。

马克思用价值产品的概念表示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即v+m用产品价值的概念表示新产品的价值。

由于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的划分表明剩余价值(m)是可变资本(v)的一个增加额。即表现为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在量上超过它本身的价值从产生了“价值产品”的范畴,它主要体现产品价值范畴中的不变资本(c)与变化中的价值之间的区别。

产品价值(c+v+m)不但包括新生产的价值产品部分,还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部分。当然,只有在某种极端罕见的情况下,即在生产过程完全不需要任何过去劳动滤过的生产资料,而只是使用天然存在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情况下,新生产的价值产品和产品价值才会相等,即假定c=0。

2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及其作用。

公式: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有两重意义: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不管在任何社会里,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恢复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消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这些生活资料。从特殊的意义上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剥削剩余价值,是以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为前提的。如果工人不能取得这一部分生活资料,无法维持生活,就不能不断地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购买不到劳动力商品,货币就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能存在。

在工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需要说明,剩余劳动是个一般的经济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价值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同样,剩余价值也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两个比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种是物化劳动形式,另一种是流动劳动形式。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是用物的关系来表现的形式,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形式,而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是用活劳动的形式来表现的,它不为物的外壳所掩盖,是一切阶级社会所共有的形式。

第一个公式是从一般的活劳动的形式的比率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特殊的关系;而第一个公式变化到第二个公式,主要是正确地指出一个工作日中有两个构成部分,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分析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23试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三个定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定律:主要内容:假设劳动力的日价值(k)已知且不变,只要知道剩余价值率(m` )就能够得出一个工人在一天的时间内能为资本家提供的剩余价值(m),即为:m=m`*k ,但在一个资本家的工厂内,资本家同时雇佣了很多(n个)的工人,一天付给这些工人的劳动力的货币总额体现为总的可变资本(V),即:v=k*n ,从而:M=m*n=m`*n*k=m/v*V=m`*V或M=k*n*a/a`

第二定律:主要内容:在可变资本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剩余价值率提高,则剩余价值计量就增大;反之,剩余价值率降低,则剩余价值量减少;因此当可变资本减少时,即在减少工人人数时,要维持剩余价值量不变,则必须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是由于劳动力存在着生理的和道德的限制,剩余劳动时间不能无限地延长,剩余价值的剥削也不可能无限增大。因此,“靠提高剩余价值率或延长工作日来补偿工人人数或可变资本量的减少,是由不能超越的界限。”“平均工作日(它天然总是小于24小时)的绝对界限,就是可变资本的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

剩余价值第一定律是以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相互关系为中心,考察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而剩余价值的第二定律则是由第一定律引申出来的,它是以剩余价值率为中心,考察剩余价值量的变化。剩余价值第二定律说明,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补偿的办法是有限度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必须改变方法,不能单纯依靠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来进行。这就必然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向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向发展,借以突破这种局限性。

第三定律:主要内容:“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的情况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同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第三定律是以可变资本量的变化,即以雇佣工人人数的变化为中心说明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该定律是从公式 M=m`*k 中得出的,而V=n*k,当劳动力价值不变时,可变资本的量与工人人数(n)成正比。因此,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的增加会受到人口和工人人数增长的限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就必须实现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变。

根据这个定律,无论不同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如何差异,但因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旧价值而非创造新价值,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增殖,于是在等量资本的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中,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大的企业就有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或剩余价值。因此该定律又可以表述为:“在劳动力价值已定和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资本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量,同这些资本的可变部分转化为活劳动的价值部分成正比。”

24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

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管价值的形成如何变化,但价值的本身不会在运动中消失,价值在运动中保存下来,并且成为运动的中心。

资本是运动的价值。是以一定的价值为主体,并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资本在运动中不断地自行增值。

资本在运动中只有不断地时而采取货币形式,时而采取商品形式,并且在不断的变换形式和运动中才能保存自己和实现增值。

资本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5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决定基础:“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P193)

劳动力价值的三个具体因素:第一,维持工人自己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就劳动力代表价值而言;第二,工人养活他的家属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第三,工人的教育培训费用。“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P195)因此,这种费用尽管对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很少的,但应包括在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中。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它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工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的价值,若劳动力价值降低到最小限度以下,那么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与发挥。

劳动力价值的支付方式。它和一般商品价值的支付方式不同。劳动力价值不是在交换时支付,而是在劳动力使用以后,才进行的支付的,即先使用后支付。

劳动力商品的一个特殊性:它包含着一个历史道德的因素,即其价值量在一定国家和一定时期内,工人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量是可以确定的。

劳动力价值的确定:一个劳动力每天平均需要的商品量为:

(365A+52B+4C+其他)/365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含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特点: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新价值的创造过程,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作为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而作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因此,在流通领域进行的劳动力买卖是自由平等的。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6比较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有商品与货币相对立的两个阶段,即卖(W-G)的阶段和买(G-W)的阶段。

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

都是通过三个当事人活动来实现的。

这些共同点表明:一般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资本的运动也必须遵循商品流通的规律,即以等价交换为基础。

不同点:

形式上:运动的顺序相反。先买后卖和先卖后买。

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或交付的方式不同。在前者,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最终被花费掉了;而在后者,货币只是作为预付,最后被收回而非被消耗掉。

媒介的运动不同。在前者,同一货币被两次转手后,是商品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而在后者,同一商品经过两次转手后,货币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

从货币的支出与流回的关系看,在前一场合,“货币的支出与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即货币的流回由货币支出的性内容上:目的与内容不同。前者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取得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其内容是两个不同使用价值在交换。而后者运动的目的是取回交换价值,为了取得更大的价值;运动的内容则是通过预付货币从流通中取回更多的货币。

运动的界限不同。商品流通总是以满足这一过程以外的某种需要为目的,因而其运动界限有限;而资本流通中,每一个确定的价值额的使命就是“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于绝对的富。”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界限的。

运动的主体不同;在前者,商品的价值采取独立的形式即货币,货币只是交换过程的媒介,运动一旦结束货币的作用就消失。运动的主体是使用价值;在后者,商品只是价值存在的特殊形式,而货币是价值存在的一般形式,价值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移到另一种形式,价值在此过程中用不消失,因而运动的主体是价值,它在运动中不停地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并改变自己的量,实现自行增殖。

28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进行述评。

商业资本论

主要论点:认为只有货币资本才能产生一种剩余,这种剩余表现为货币形式,是社会新增财富的表现。代表人物: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即致富之道是把货币投入到流通,在流通中增加财富

﹝3﹞简评:托马斯·孟等重商主义者认识到了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与意义。认为只有货币形式的资本才是资本。这就把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的货币形式等量齐观了。只看到了资本的流通形式而没有认识到资本的生产形式。

农业资本论:

﹝1﹞主要论点:把资本只看成是用于进行生产的物质资料,而且把资本的使用只局限于农业部门,认为只有投放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并把农业资本(即生产资本)划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2﹞代表人物:法国重农主义者弗朗斯瓦·魁奈,他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并把农业看作是“纯产品”的唯一源泉,于是他认为只有投放在农业生产上的资本才使资本,而在工业资本则不是生产资本。

(3)简评:把资本单纯地理解为物质的东西是不对的,但他能把资本的生产形式看作资本比重商主义前进了一步。能从生产领域中去寻找资本的意义与作用,从而为理解资本性质开辟了正确的道路。但它只肯定农业资本而排斥工业资本等产业资本。从而使得他们对资本的生产形式的理解出现了片面。

资财资本论:

主要论点:把资本定义为取得利益而用于生产的资财。资本是增加国民财富的第二因素,认为财富可以分为供目前消费的资料和提供收入的资本。而资本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有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别。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断言,资本是为了继续生产而积累起来的“预储资财”,资本家就是为积累有“预储资财”而谋求收入的人。

简评:斯密是在先研究利润后考察资本的,反映了他没有真正理解资本的本质。他把资本定义为用于生产以取得收入的资财,亦即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这种见解是非常错误的,其称为“预储资财”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其实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现象形态。它们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资本。资本不仅表现在生产资料上,还可以表现在货币与商品形式上,斯密把资本与生产资料混为一谈,实际上是要说明资本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永恒的,超历史的。

生产资料资本论

主要论点:生产资料就是资本,但这种资本不创造新价值,用资本的耐久程度作为区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标准,认为积累的资本全部由生产劳动者消费,即全部转化为劳动力。

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简评:李嘉图把资本与生产工具混为一谈。

劳动资本论

主要论点:资本只是积蓄的劳动,与“劳动”这种直接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主要代表: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认为资本是劳动的一种形态,资本和劳动,一个是储蓄的劳动,一个是直接的劳动,两者共同创造价值。

简评:抹煞了资本的剥削本质,歪曲了资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混淆了资本与劳动的界限。特别歪曲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说成是普通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节欲论

主要论点:主张用“节欲”一词代替“资本”,认为资本就是节欲的结果,是由资本家放弃个人的快乐和消费而产生的。

主要代表人物:西尼耳,他认为“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作出的牺牲。而资本则是资本家的“牺牲”。因此,资本是一项财富,是用于财富的生产或财富分配中人类作出的努力的结果。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牺牲”所创造的。

简评:西尼耳的“节欲论”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与阶级对立。而把资本主义生产说成是建立在工人与资本家共同“牺牲”的平等关系上,从而利润是对资本家这种“节欲”的报酬,资本家占有利润十分合理。事实上,“节欲”只是一种消费行为。“节欲”而不使用资本来雇用工人从事生产,任何社会财富都不会创造出来。

非生产要素论

主要论点:认为资本在生产中有作用,但本身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不能把它看作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劳动。作为商品的资本与所有商品一样,都应用“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的方法来确定价格。即劳动成本加利润,资本是非同质的。因而它是不能测度的量值。

主要代表人物: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和斯拉法。

简评:表面上同马克思的理论一些相似,但因避开价值范畴的分析,在分析价格形成时,只是从产品实物构成出发,而不是从价值构成出发,从而使资本理论丢掉了科学的方法论。

29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

原理一: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从使用价值或从实物形态看,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前者进入生产过程,后者用于个人消费。与其相应的社会总生产,也分为两个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它的产品是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商品;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它的产品是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消费的商品。

原理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两大部类所生产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都是由(c+v+m)三部分组成的。其中,c代表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按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部分;v代表可变资本部分;m代表剩余价值部分。

结论: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此后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系列分析,都是从这两个前提出发的。

31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内部怎样通过交换实现比例平衡?

首先不能违反Ⅰ(v+m)= Ⅱc这个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第Ⅰ部类还是第Ⅱ部类,c与v 的比例,及Ⅱa和Ⅱb的比例都是假定的。但在实际的简单再生产中,他们的比例关系如何假定,即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Ⅱa和Ⅱb的比例如何确定,总不能违反Ⅰ(v+m)= Ⅱc,否则,Ⅱa和Ⅱb的c就不能得到正常的补充与实现,从而,简单再生产就不能实现。如果Ⅰ(v+m)<Ⅱc,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就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如果Ⅰ(v+m)>Ⅱc,第Ⅰ部类的过剩产品就不能利用。出现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32马克思是如何论证第Ⅱ部类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的?

第Ⅱ部类的两个分部类的公式:

Ⅱa 、1600c + 400v + 400m =2400m

Ⅱb 、400c +100v + 100m =600m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由于第Ⅱ部类划分为两个分部类:必要的生活资料Ⅱa和奢侈品Ⅱb,Ⅱ(v+m)通过Ⅱa和Ⅱb各自的本分部类和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得以实现,剩下的Ⅱc如何实现要进行研究。Ⅱc与第Ⅰ部类的Ⅰ(v+m)进行交换,但是Ⅱc由于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必要的生活资料可以卖给供人与资本家,而奢侈品只能卖给资本家。因此,第Ⅰ部类的资本家必须把m也分为两部分,其中的3/5即 600m用来购买必要的生活资料;2 /5部分即400m用来购买奢侈品。从而,使得代表Ⅱa 和Ⅱb的不变资本c的产品通过和第Ⅰ部类的交换实现。

两大部类和第Ⅱ部类内部的产品实现情况

图示:

Ⅰ 4000c +1000v +(600m +400m)=6000

Ⅱa 1600c + 400v +(240m + 160m)=2400

Ⅱb 400c +100v +(60m +40m) =600

三个内部交换:

第一,4000Ⅰc,在需求方面表示对Pm的需求以补偿第Ⅰ部类在生产中消耗的Pm,而它本身以Pm的形式出现,可以通过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第二,Ⅱa(400v+240m)在需求方面表示第Ⅱa部类的工人与资本家对必要Km的需求,而它本身又以Km 的形式出现,从而,可以通过本分部类内部的交换来实现。

第三,40Ⅱb(m)在需求上表示Ⅱb部类资本家对奢侈品的需求,而它本身以奢侈品出现,因此,可以通过Ⅱb的内部交换得到实现。

两大部类之间及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

第一,Ⅰ(1000v+600m)主要用于第Ⅰ部类工人与资本家对必要Km的需求,它本身以Pm的形式出现,只能通过与(Ⅱa)c交换来实现,同样1600 Ⅱa(c)以Km的形式出,而它所需要的是Pm,所以,它只能与Ⅰ(1000v+600m)交换。

第二,400 Ⅰm主要是用于第Ⅰ部类资本家的奢侈品,而它本身以Pm的形式出现,只能与Ⅱb(c)交换;同样, 400Ⅱb(c)表示Ⅱb部类对Pm的需求,而其本身是奢侈品,所以,它只能卖给第Ⅰ部类资本家。第三,Ⅱa的160m用于Ⅱa资本家的奢侈品消费,而本身以必要的Km形式出现,不能通过本分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只能通过与Ⅱb(100v+60m)交换来实现;同样,Ⅱb(100v+60m)用于Ⅱb部类工人与资本家的必要Km的消费,而它本身以奢侈品的形式出现,所以,不能通过在本分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只能通过与Ⅱa(160m)的交换来实现。

?图示:

Ⅰ 4000c +1000v +(600m1 +400m2)=6000

Ⅱa 1600c + 400v +(240m1+ 160m2)=2400

Ⅱb 400c +100v +(60m1 +40m2) =600

33试用供求原理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在简单再生产中,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必须等于不变资本Ⅱc,或者说,Ⅰ(v+m)=Ⅱc。这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或规律。也就是说,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或者说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客观联系。要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Pm的生产与第Ⅱ部类生产对生产资料Pm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Km的生产与第Ⅰ部类生产队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若该条件不能满足,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难以为继。

34为什么(Ⅱb)v<(Ⅱa)m?

(Ⅱb)v要在(Ⅱa)m的一个等价部分中实现,因此,(Ⅱb)v要小于(Ⅱa)m。这个现象,和Ⅰ(v+m)在Ⅱc中实现,是完全类似的。这是因为(Ⅱb)v是Ⅱb分部类工人的工资,要求以必要的Km来补偿,而Ⅱb产品的社会性质是奢侈品,因此Ⅱb的工人所需要的必要的Km只能从Ⅱa中得到补偿。(Ⅱa)v是供本分部类工人的个人消费,因而,(Ⅱb)v 只能在(Ⅱa)m中实现。所以(Ⅱb)v<(Ⅱa)m。而另一方面,(Ⅱa)m是用于Ⅱa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包括必要的Km和奢侈品的消费。因此(Ⅱa)m中只能有一部分用于奢侈品消费,这就需要Ⅱa的资本家从m中拿出一部分与(Ⅱb)v 交换。如果(Ⅱb)v >(Ⅱa)m,则会出现(Ⅱb)v 不能全部实现,有很多的奢侈品无人购买;如果(Ⅱb)v =(Ⅱa)m,由于(Ⅱa)m 中的一部分用于必要的Km,一部分用于奢侈品消费,则会出(Ⅱb)v有一部分不能实现。因此只能是(Ⅱb)v<(Ⅱa)m。

35试述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流通。

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的第一步。假设第Ⅰ部类资本家预付1000镑货币购买劳动力,这1000镑就以工资形式流到了工人手中。工人再拿这部分货币向第Ⅱ部类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这样,这1000镑货币流到了第Ⅱ部类资本家手里,第Ⅰ部类的工人取得了相等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资本家2000c的一半产品价值得到实现。然后第Ⅱ部类资本家再用这1000镑货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这1000镑货币又回到第Ⅰ部类资本家手中。这次流通的结果是:第Ⅰ部类资本家仍然掌握了原来预付出去1000英镑货币,第Ⅰ部类的工人取得了价值为1000英镑的消费资料,使得第Ⅱ部类有价值为1000英镑的产品价值得到实现;而第Ⅱ部类资本家用1000英镑的消费资料换回的货币再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价值为1000英镑的生产资料。从而,社会总产品中有价值为1000(Ⅰv)和1000(Ⅱc )得到了实现。

?Ⅰv与Ⅱc交换的货币流向图:

由第Ⅰ部类资本家预付

1000英镑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1000Ⅰv +1000Ⅰm

第Ⅱ部类资本家用价值为1000英镑的

货币再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P

第Ⅰ部类工人用工(价值为1000英镑)

向第Ⅱ部类资本家

购买Km

2000Ⅱc

Ⅰm与Ⅱc的交换:Ⅰm与Ⅱc的交换是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的第二步。首先假设第Ⅱ部类资本家拿出500镑货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使货币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的手中,并使得第Ⅰ部类500m的产品价值得到了实现。然后第Ⅰ部类资本家再用这500镑货币向第Ⅱ部类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其结果是:第Ⅱ部类资本家拿出的500镑货币又重新回到第Ⅱ部类资本家手中,Ⅱc中有500由消费资料形式转化为了生产资料形式,即第Ⅱ部类500c在物质上得到了补偿,同时因第Ⅰ部类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购买使其价值为500英镑的消费资料得到了实现;而第Ⅰ部类资本家通过向第Ⅱ部类购买得到了价值为500英镑的消费资料,同时实现价值为500英镑的产品。

1000Ⅰm由第Ⅱ部类资本家首先第Ⅰ部类资本家用出卖Pm所得到的500英镑的货币再向第Ⅱ部类资本家购买Km预付500英镑的货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Pm1000 Ⅱc

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的第三步。现再假设第Ⅰ部类资本家也拿出了500镑货币向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这就使第Ⅱ部类的500c的产品价值得到实现。然后第Ⅱ部类资本家再用这部分货币向第Ⅰ部类购买生产资料。这次流通的结果是:第Ⅰ部类资本家预付的500镑货币又流回第Ⅰ部类资本家手里,第Ⅰ部类500m的产品价值得到了实现,资本家买到了所需的消费资料;而第Ⅱ部类的500c在物质上得到了实现,又有价值为500英镑的Pm得到了补偿。

500Ⅰm第Ⅱ部类资本家用出卖Km 由第Ⅰ部类资本家首先预付500英镑的货币向第Ⅱ部类资本家购买Km所得到的500英镑的货币再

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Pm 500 Ⅱc

36试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前提的原理及各种交换的三大要点。

原理一: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从使用价值或从实物形态看,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

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前者进入生产过程,后者用于个人消费。与其相应的社会总生产,也分为两个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它的产品是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商品;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它的产品是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消费的商品。

原理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两大部类所生产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都是由(c+v+m)三部分组成的。其中,c代表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按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部分;v代表可变资本部分;m代表剩余价值部分。

结论: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此后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系列分析,都是从这两个前提出发的。

如果研究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必要的交换,撇开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流通,可以得到三大要点。

要点一:第Ⅱ部类工人的工资500v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m,即Ⅱ(500V+500m)都是要用于生活资料Km的消费的,而这些产品的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正好掌握在第Ⅱ部类资本家手中,因此,这部分产品只要通过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即第Ⅱ部类资本家将这部分产品卖给本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以补偿预付的500v,并代表500m,这样,第Ⅱ部类价值为3000的Km中就有价值量为1000的产品Km形式上消失了或得到了实现。

要点二:第Ⅰ部类的1000v和1000m,是要用于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所需要的是Km;但这部分产品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于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手中,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不能直接购买它来消费。因此,他们必须向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2000c,在产品的物质形式上是消费资料,其所需要的是Pm,但它是以Km的形式存在于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手中,为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使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用这2000c再取得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这就需要同第Ⅰ部类的产品相交换。这样,

Ⅰ(1000c+1000m)=2000要向Ⅱ购买消费资料,Ⅱ2000c要向Ⅰ购买生产资料。通过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使这两部分产品都得到了实现。这意味着有价值量为Ⅱ2000c 和价值量(1000c+1000m)分别从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形式上消失了。

要点三:第Ⅰ部类价值为4000不变资本c即4000Ⅰc代表在再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生产资料的价值,其在再生产中所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而这些产品的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正好掌握在第Ⅰ部类资本家手中,因此,这部分产品只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即第Ⅰ部类资本家将这部分产品卖给本部类的资本家。因而这部分产品只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来实现。

37试述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

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图式

交换图式:

Ⅰ: 4000c +(1000v+1000m)=6000 Pm

Ⅱ:2000c+(500v+500m)=3000 Km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Ⅰ(v+m)和Ⅱc的交换

两大部类交换的内容

两大部类之间的大宗交换,是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Ⅱ部类的2000c 相交换,通过这种交换,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从市场上取得消费资料Km,而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取得已经消耗掉的Pm,因此,两部类之间交换的实际内容是:使Ⅱc“从消费资料的形式再转化为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不变资本可以重新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并且对于价值增殖来说作为不变的资本价值执行职能。”同时使“第Ⅰ部类的劳动力的等价物(1000Ⅰv)和第Ⅰ部类资本家的剩余价值(1000Ⅰm)由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一种可以作为收入来消费的实物形

两大部类交换的形式

因为Ⅰ(v+m)的产品都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但他们所需要的却是消费资料。Ⅱc的产品是以消费资料的形式存在,但他们所需要的却是生产资料。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Ⅰ(v+m)由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消费资料的实物形式,使Ⅱc由消费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这种互相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完成的,货币流通在交换中起着媒介作用。”因此,两大部类交换在形式上是以货币为流通媒介来完成的。尽管货币流通成为交换媒介,使得这种交换难于理解,同时使两大部类之间在物质形式上的制约关系被掩盖,交换关系更为复杂,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可变资本必须一再表现为货币形式,即必须以货币形式来预付。例如,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要预付货币资本,当工人生产的水平卖出去再转化为货币时,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成为他的货币资本,为购买劳动力而重新预付。

38试述第Ⅱ部类的内部交换。

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主要内容:第Ⅱ部类内部的两个分部类及其交换关系→第Ⅱ部类内部的两个分部类交换的结果→第Ⅱ部类两个分部类的划分和交换的意义。

研究对象:本节研究的是第Ⅱ部类内部两个分部类的交换,即“在第Ⅱ部类商品产品的价值中,(v+m)这一组成部分还要加以研究。”前面的分析主要研究Ⅰ(v+m)与Ⅱc的交换,现在需要研究第Ⅱ部类的(v+m)部分在本部类内容的交换,同时本节还要考察第Ⅱ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怎样流回到它的起点问题。

第Ⅱ部类内部的两个分部类:“年商品生产的第Ⅱ部类是由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但是,按它们的产品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分部类。”

必要的消费资料:“它们不仅供给工人阶级的生活消费,而且供给资本家阶级的一部分消费。”马克思称之为Ⅱa。

奢侈消费资料,或称奢侈品。“它们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是绝对倒不了工人的手中。”即这部分只供资本家阶级消费,马克思称之为Ⅱb。

第Ⅱ部类的两个分部类的(v+m)构成

根据上述简单再生产的公式,即Ⅱv=500,以及Ⅱm=500,将两个分部类的(v+m)分割如下:Ⅱa 、400v+ 400m=800 必要生活资料Ⅱb 、100v+ 100m=200 奢侈品

两个分部类的可变资本v的流回途径

可变资本v或(Ⅱb)v的间接流回途径:

流通或交换的结果:Ⅱa 、400v+ 400m=800Ⅱb的工人得到100单位

的必要生活资料,从而Ⅱb的工人用所得到的100单位的工资向Ⅱa的资本家购买数额为100单位的必要生活资料有价值为100单位必要生活资料得以实现;同时Ⅱa的资本家得到Ⅱb 、100v+ 100m=200价值为100的奢侈品,使Ⅱb有价值为100的商品得以实现。且Ⅱb的资本家预付100单位货币以间接的形式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中。

可变资本(Ⅱa)v的直接流回途径:“在Ⅱa中,400v是要由工人用于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的,恰好Ⅱa 的产品就是必要生活资料,因此,这部分可以通过Ⅱa分部类内部交换直接实现。”即在Ⅱa中,因为(Ⅱa)v是用于该分部类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它可以直接在本分部类内部直接向Ⅱa的资本家购买。从而(Ⅱa)v则直接流回到Ⅱa的资本家手中。

两个分部类之间剩余价值(m)的实现过程

分部类的剩余价值m在本部类内部的实现过程:如果我们假定,Ⅱa的资本家和Ⅱb的资本家,把他们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按照相同的比例,分别用于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奢侈品,即把的收入的60%或3/5用于购买必要的生活资料,40%或2/5用于购买奢侈品。这样,Ⅱa的400m中,240用于购买必要的生活资料,160用于购买奢侈品。Ⅱb的100m中,60用于购买必要生活资料,40用于购买奢侈品。从而,就有(Ⅱa)m中就有240m在本分部类通过Ⅱa资本家购买必要的生活资料来实现,而(Ⅱb)m中有40m通过Ⅱb资本家在本分部类购买奢侈品来实现。

分部类的剩余价值m在本部类之间的实现过程:在两个分部类的资本家将剩余价值m在本分部类内部实现之后,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剩下160的(Ⅱa)m和60的(Ⅱb)m没有实现。160的(Ⅱa)m是Ⅱa资本家用于奢侈品的消费,但它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必要的消费资料,因而它不能在本分部类中实现,必须与Ⅱb交换,其中100的(Ⅱa)m与100(Ⅱb)v交换,60的(Ⅱa)m与60的(Ⅱb)m交换;同样,60的(Ⅱb)m所需要的是必要的生活资料,而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奢侈品,它必须与160的(Ⅱa)m中的一部分进行交换,使他们在必要的消费资料方面得到满足。

两个分部类的v与m的实现过程

两个分部类的v与m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交换三宗:第一,400(Ⅱa)v表示Ⅱa分部类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而这部分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或供给方面表现为必要的生活资料,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在Ⅱa分部类中的内部交换来实现;第二, 400(Ⅱa)m中的 100(Ⅱa)m要通过与100(Ⅱb)v的交换来实现;第三,两个分部类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使得Ⅱ部类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得以实现。

交换三宗图示:(略)

39为什么(Ⅱb) v=(Ⅱa) m?

(Ⅱb)v要与(Ⅱa)m中的一个等价部分交换来实现。不必假定每个资本家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在必要的Km和奢侈品之间分配他们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无论如何支配其剩余价值,或在必要的Km和奢侈品之间分配比例,都必须满足“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前提只是:一个和全部剩余价值相等的价值在消费基金中实现。”即他们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Km,可以相互补偿就行。因此,剩余价值的实现是有界限的,即两大部类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必须与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相适应。如果由于某种情况,第Ⅱ部类内,由于Ⅱa和Ⅱb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40在考虑固定资本更新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马克思把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分成两大组,第一组资本家只将原来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即Ⅰc1;第二组资本家暂时只提取折旧基金,积累固定资本的价值,以便将来更新固定资本,即Ⅱc2。这样,Ⅰc1部类的资本家把已经储存的货币抛出来,而Ⅱc2部类需要一部分资本家把货币储存能起来。只要这两者能够衔接起来,社会总产品实现就可以解决。价值补偿形式:①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②用货币购买消费资料

200c1(货币)200c2(消费资料)商品

41试用供求关系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另一先决条件为:c1 = Ⅱc2

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若考虑固定资本的更新,那么,一方面要求各资本家的固定资本更新是相互交替的;另一方面,要求Ⅰc1 = Ⅱc2 ,即Ⅰc1 与Ⅱc2 在价值上相等。

当Ⅰc1 > Ⅱc2 时,则表明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向第Ⅰ部类购买的生产资料多,而供应消费资料过少,从而使得Ⅰm中有一部分不能用于消费资料,并使得困难由Ⅰc1转到Ⅰm。这就要求第Ⅰ部类增加生产,否则,就会出现生产不足。

当Ⅰc1 < Ⅱc2 时,则表明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向第Ⅰ部类购买的生产资料过少,而供应消费资料过多。从而使得一部分消费资料不能实现,这就要求第Ⅱ部类缩减生产规模,否则会出现生产过剩。

当再生产过程出现混乱时,对外贸易能起到补救作用;但对外贸易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以调剂商品余缺,并不能改变再生产的比例。当Ⅰc1 < Ⅱc2 时,进口消费资料;当Ⅰc1 > Ⅱc2 时,则出口消费资料。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①Ⅰ(v +m)= Ⅱc,

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Ⅰ(c+ v+ m)=Ⅰc +Ⅱc,说明第Ⅰ部类产品的实现条件,或生产资料的补偿问题。

③Ⅱ(c+ v+ m)=Ⅰc +Ⅱc,说明第Ⅱ部类产品的实现条件,或消费资料的补偿问题。

④Ⅱb (v+ m2)=Ⅱa(m2),说明第Ⅱ部类内部的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⑤ (Ⅱa) c=Ⅰ(v+ m1),说明必要消费资料与第Ⅰ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⑥ (Ⅱb) c=Ⅰm2,说明Ⅱb与第Ⅰ部类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关系。说明第Ⅰ部类的资本家从哪里获得奢侈的消费。

⑦Ⅱa (c +v + m)= Ⅰ(v +m 1)+Ⅱa (v +m1)+ Ⅱb (v +m1),说明必要消费资料如何实现的问题。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Ⅱb (c +v + m)=Ⅰ(m2) + Ⅱa(m2) + Ⅱb(m2 ),说明奢侈品如何实现的问题。

Ⅰc1 = Ⅱc2 ,说明第Ⅱ部类固定资本更新于折旧的平衡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c +v+ m)= Ⅰc + Ⅱc

Ⅱ(c +v + m)= Ⅰ(v +m )+Ⅱ(v +m)

Ⅰ(v+ m) =Ⅱc

Ⅰ(v+ m1) =Ⅱa (c)

Ⅰ(m2) =Ⅱb (c)

Ⅱa(m2)= Ⅱb (v +m1)

Ⅰ(c +v+ m)= Ⅰc + Ⅱa (c) + Ⅱb (c)

Ⅱa (c +v + m)= Ⅰ(v +m 1)+Ⅱa (v +m1)+ Ⅱb (v +m1)

Ⅱb (c +v + m)=Ⅰ(m2) + Ⅱa(m2) + Ⅱb(m2 )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他在文中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土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己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框架可由以下四点出发:

1.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2.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

资本论卷一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最近我拜读了著名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的作品资本论,虽然只是看了第一章的一些皮毛,更没有深刻的思想去联系社会经济。但是相对于高中里政治课上枯燥地死记硬背来说,现在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对于商品和劳动的看法,马克思在第一章就是一商品和货币作为研究对象的,在读完第一章之后,我概念中的“商品”不再是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网上放着照片让人挑选里的物品,它甚至可以是服务员的端茶倒水,可以是一个首席理发师三个小时的精剪,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因为商品的概念不仅仅是其本身有价值,而是他可以通过交换而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因此我们评判商品的时候并不是看它是不是实物,而是看他是否具有价值并且通过交换而具有了使用价值。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只是单纯为别人,就像封建社会中农民给地主交租的粮食,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而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一章非常关键的概念“二重性”的引入——在整个第一章的概念中,“二重性”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铺垫概念——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说到商品不得不提到劳动。第一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那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唯一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只有劳动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资料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劳动又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比如在一个公司中,上层管理人员并不会在工厂的流水线前进行操作,他们要做的是安排和管理,及脑力劳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而公司的员工则要通过体力劳动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具体劳动。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凝结在商品中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为什么社会中上层和底层的差距这么大呢,体力劳动者通常要比脑力劳动者付出多得多的劳动,所谓的“剥削”——一些上层的资本占有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为不同的使用价值定义不同的价格。他们通常把自己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定义地高得多,而在物质的交流过程中,总会有人的劳动被低估,比如一些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他本身绝对不会是资本的占有者,也不会是社会的强势群体。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之处的真相,而马克思的最终理想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摆脱这种不公平现象,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皮毛看法,而且建设大同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努力。 其次,通过对第一章的理解,我对货币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观,知道了货币不再是单纯的金银或是我们所用的纸币,货币是一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衡量工具。小时候家里穷,总想着国家每个月的工资为什么不多发点,现在想来十分汗颜。货币发行量是一门大学问,货币多了也会导致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想当年民国时期爆发过通货膨胀的灾难,上街买菜都要扛着一包包的金圆纸币,而人人的富裕程度确是低的出奇,一个国家如果不顾自身的国庆和购买力胡乱发行货币将会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生活,这种影响比硝烟弥漫,血肉模糊的战场更恐怖。 除了这些书中马克思的观点以外,我对他研究哲学的论证方法也非常赞赏。马克思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不仅仅是用例证来举例论证,而且使用了辩证否定的哲学观。马克思非常重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而这一章,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尤其是价值形式这一部分,比较抽象,又不易理解。恩格斯曾致信马克思说,“谁能辩证思维,谁就能理解它。 在对于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矛盾的两个方面。马克思指出,“相对价值形式和

资本论典故解释

第一卷典故解释 1、“斐﹒拉萨尔著作中反对舒尔采—德里奇的部分,即他声称已经提出我对那些问题的阐述的‘思想精髓’的部分,也包含着严重的误解。”(第7页) 马克思在这里指拉萨尔在1864年出版的著作《巴师夏—舒尔采—德里奇先生, 经济的尤利安,或者:资本和劳动》。拉萨尔(1825—1864年)是德国工人运 动中的机会主义者。他在该书中歪曲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一 书中所阐明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马克思因为要使工人充分获得自己劳动所造的 生产无,所以才论证一般社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使社会共同生产成为必要。在 说明价值量时,拉萨尔完全无视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而把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 必要劳动量的变动,归因于技术的发明或改良,以及趣味和欲望的变化。可见, 拉萨尔力图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与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理论混为一谈,抹煞马克思的这一学说在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秘密的基础上,论证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等革命内容,又完全曲解了马克思关于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 拉萨尔在该书中除了曲解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之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剽窃。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揭露过。 2、“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第8页) 这句话引自古罗马著名诗人昆图斯﹒贺雷西 ﹒弗拉克(公元前65—4年)的《讽刺诗集》第一卷第1首中的一句:“只要换 一个名字,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马克思引用此话,是为了说明尽管经济落 后的德国,与经济较发达的英国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但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 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来未来的景象,因而《资本论》以英国为例证 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和机制,将普遍适用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3、“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 (第11页) 据希腊神话说,柏修斯是最高的天神宙斯和丹娜的儿子。他从小被养育在西里福斯岛,这个岛由柏里狄克特斯统治者。他为了要撵走柏修斯,就派 柏修斯去取美杜莎(女妖)的头。但是,柏修斯却得到了雅典娜和赫耳墨斯的帮 助。她们给柏修斯几件宝贝,其中有一件就是这里说到的隐身帽,这帽子可以使 戴者不被人看见。经过不少惊人的冒险,柏修斯成功地割下了美杜莎的头。马克 思借用“柏修斯的隐身帽”,来讽刺当时的德国统治者。他们与柏修斯相反,柏修斯戴隐身帽是为了不被妖魔看见,而他们利用隐身帽却把耳目遮住,去否定德国工农劳动群众所遭受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4、商品的价值对象性不同于快嘴桂嫂,你不知道对它怎么办。(第61页)

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杭烨 《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写于1843到1883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9月。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 资本论的整体体系框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大理论来概述。 一个起点指的是商品。《资本论》是从商品这一逻辑起点开始而步步展开的。一个基础指的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条主线,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或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 三个过程,也反映了《资本论》四卷的结构。就是第一卷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讲剩余价值怎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第二卷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是讲述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第四卷是资本运动三个过程在资本家头脑中的反映,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 而十大理论则是《资本论》的基本框架,这十大理论有:(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贯穿整个资本论,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一篇中得到论述的。(2)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到第六篇讲述的内容。(3)资本积累理论。这是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是资本如何产生和带来剩余价值的问题,而资本积累理论讲述的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4)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内容。(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内容。(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内容。这里,马克思以产业资本为背景,进行了抽象分析。(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8)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是整个《资本论》中篇幅最大一篇,它分上、下两部分。(9)地租理论。它是第三卷第六篇的内容(10)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马克思没有写完。因为这一篇是全部《资本论》理论部分的最后一篇,所以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性的一个总揭露,是对第三卷的总结,也是对全书的总结。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经济学巨著。由于其篇幅繁长,所以我也就选择了第一卷的第一章商品和货币进行阅读,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个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只是非常肤浅粗略的认识。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由于约定俗成,所以商品尺度有所不同。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是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 在我们所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从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可见,使用价值或财富具有的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里面。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价值由于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的商品和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个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家孩子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期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哪些特征。 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者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相互对立。 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

资本论名词解释

资本论名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商品: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社会分工。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 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5.价值实体:①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②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③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7.价值形式: 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因此,价值表现的两极实际上是价值被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③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或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所处的地位。②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完全是社会的,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这样,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资本论重点句子解析

《资本论》选读重点句子试解 第一版序言 1.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 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第 1 版序言)1)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其经济行为总是与一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因此 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家和地主,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 2)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客观的,因此,虽然某些个人可能在伦理道德上会有所 偏离某种价值取向,但他最终不可能完全不受这种经济关系的制约。 3)资本家和地主的各种经济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但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合理的经 济行为,必须变革资本家和地主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 第1 卷第 1 章 2.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 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 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第 1 章第 1 节) 1)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是一种平均价值,与平均价值一致或相近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成为该种 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平均样品。

3)等量劳动在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必然具有相等的社会价值量。 3. 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两件上衣比一件上衣多。两件上衣可以 两个人穿,一件上衣只能一个人穿,依此类推。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同时下降。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第 1 章第 2 节) 1)社会物质财富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就 越多。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 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影响同一抽象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3)当具体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增加时,更多的使用价值体现 在不变的价值总量上,必然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如劳动生产率提高前, 1 小时生产1 件商品,单位商品价值为 1 小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小时可以生产 2 件商品时, 2 件商品体现在 1 小时价值总量中,使得单位商品价值下降为0.5 小时。 4.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 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 完全不需要一致。(第 1 章第3 节) 1)价值量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对价值量指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交 换价值量。 2)价值量的大小只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相对价值量的大小既要取决 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又要取决于等价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

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1.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交换过程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交换必然性的根源在于商品的内在矛盾,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运动。,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3)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 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货币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它不论就整个货币理论史,还是就马克思本人的货币理论史来说,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我们说,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 3.商品拜物教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头部分,集中阐述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最终完成了其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系统阐述。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指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物化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秘密和根源等,并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一切拜物教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中的劳动产品不存在拜物教性质等。同时,他还为人们走出商品拜物教的迷宫提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他坚持:"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

《资本论》重点难点解析

资本论总复习资料 1.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马克思不是带有色眼镜,是很客观的分析问题) 1)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其经济行为总是与一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因此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家和地主,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 2)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客观的,因此,虽然某些个人可能在伦理道德上会有所偏离某种价值取向,但他最终不可能完全不受这种经济关系的制约。 3)资本家和地主的各种经济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但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必须变革资本家和地主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 2.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量含义相同。价值:凝结在人类劳动劳动中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1)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是一种平均价值,与平均价值一致或相近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成为该种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平均样品。 3)等量劳动在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必然具有相等的社会价值量。 3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 (反映价值量的变化不是取决于一个因素) 1)价值量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对价值量指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交换价值量。 2)价值量的大小只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相对价值量的大小既要取决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又要取决于等价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 3)因此,即使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量不变,只要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相对价值量也会变化;即使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只要等价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与之按同一方向、同一比例发生变化;相对价值量也会不变;即使商品的价值量和相对价值量同时发生变化,只要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量和等价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量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两者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4、“不变资本这个概念决不排斥它的组成部分发生价值变动的可能性”,其意思要说明

资本论解读第一章

资本论解读 第1章一价值 马克思在分析价值的过程中,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形式,而劳动量则是价值实体,他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总是联系在一起来分析的,并强调了使用价值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践的价值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应根据马克思的成果把价值理论向前推进一步,而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看成是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什么是价值? 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一开始就去研究了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见《资本论》第一卷第49页) 马克思称这种"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为价值形式,并且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论述。 "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等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形式出现的。 这是它们的日常的自然形式。但它们所以是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二重物,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因此,它们表现为商

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马克思又在下面说道:"显然,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因此,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该书第61-62页) 马克思在该书第82页举出了一个价值形式的一个一般公式和一个具体的等式。 一般公式是: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 一个具体等式是:20码麻布=一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1件上衣。只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形式,是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明朗化了,使你可以知道一件商品的价值具体是多少。比如20码麻布的价值是多少?是一件上衣。并且,价值形式必须表现在使用价值上,而且必须表现在不同种类的商品上。比如,20码麻布的价值必须表现在与20码麻布不同的一件上衣或其它使用价值上,而不能表现在相同的20码麻布上。因为只有前者才使20码麻布的价值明朗化,清楚化,而后者只是一种任何问题都没有说明的糊涂观念。可是,为什么"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或者是"20码麻布值一件上衣呢?"具体的说,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的价值为什么能相等的呢?有很多具体价值形式没法可比,例如一把锁值一个茶杯,但是,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还有可以比较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可以把上衣看做是麻布做成的。但是,麻布和麻布可以比较,因为,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作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在整个第一章中,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使用价值, 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通过“二重性”概念的引入,物品本身拥有了一个自身属性转化的平台。抽象劳动产生价值,而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一个商品,在人们需要发挥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那么以A的形式呈现它;当人们把这件相同的物品放到了交易的世界里的时候,人们把这个物品本身所具有的α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二重性”(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概念的引入,物品完成了自身的使用和交流的双重作用。在历史的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始终切合的较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偏移的物品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交易含义,而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却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货币和以它为主宰的货币经济也随之产生了。以下我就商品的两个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的介绍了何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上,他所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比如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对别人的服务,或是对他人的非物质劳动这些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因为各种物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会产生一种关系或是比例即交换价值。由于交换是一个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某种一定量的商品必定是能够找到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的其它种商品。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即它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注入马克思所举的例子,一夸特小麦,总能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我们所讨论的物,商品,均是由人来进行加工生产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 读过了资本论的第一章我的第一个体会是,我对“商品”和“货币”的理解更加 深刻了。首先,“商品”不再是我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淘宝网窗口里的物品, 它还可以是理发师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其次,在读到“如果把商品 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 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时,我对“劳动最

《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我组在选题是选择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章解读,下面为大家带来我组读后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我组在对于马克思所提到的地租分析印象深刻:其中有提到说,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这也让我组想到了如今城市用地的地价,资本论中所提到的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种种关系而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劳动的社会形势等等,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的面积日趋扩大,使得城市可用面积非常之大,然而城市化进程免不了会尽量使每一寸土地都物尽其用,再加之房地产事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用地被开发商买去造了房子,从而造成了如今寸土寸金的场面,而城市房价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炒高,这也无形中使如今的年轻人背负着更大的生活压力,无奈的做起了房奴。 以杭州为例,在市中心武林商圈内三四万一平方的住宅楼随处可见,令许多人叹为观止。很多人也在感叹如果自己能够穿越回去,一定会选择穿越到上世纪

八十年代,然后将家中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买尽可能多的房子,能买几套买几套。这种戏谑的口吻更多的反映出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无奈。 其次,马克思在分析价值的过程中,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形式,而劳动量则是价值实体,他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总是联系在一起来分析的,并强调了使用价值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践的价值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应根据马克思的成果把价值理论向前推进一步,而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看成是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什么是价值?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一开始就去研究了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见《资本论》第一卷第49页) 马克思称这种"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为价值形式,并且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论述。"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等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形式出现的。这是它们的日常的自然形式。但它们所以是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二重物,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马克思又在下面说道:"显然,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因此,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该书第61-62页)马克思在该书第82页举出了一个价值形式的一个一般公式和一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报告

浅读《资本论第一卷》 怀着对马克思的崇拜,选读课选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资本论这部著作作为我研读的对象,可谓是欣欣然而心向往之。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无知,资本论这部耗费了马克思毕生心血的传世之作岂是我这样的泛泛之辈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之内所能参悟领受的?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大,坎坷之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转眼间,交读书报告的时间就要到了,而我,虽把第一卷勉勉强强通读了下来,可迷惑不通之处却实在为数众多,现在,仅把我对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一些浅陋见解拿出来说说,不敬之处,还请老师海涵。 第七篇共有五个章节,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从剩余价值中产生的方式和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说明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从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五章,由研究预付资本价值的产生,到分析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再到发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再到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原始积累模式,到最后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客观的体检和评价。 在第二十二章,马克思提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的一句话:“勤劳提供物资,而节俭把它积累起来。”所谓节俭,就是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重新转化为资本。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这是古典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生产所列的公式。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无产者不过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而资本家则是把这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的机器。凭着对资本家历史职能的严肃态度,为了使资本家的内心摆脱挥霍和积累的冲突,马尔萨斯提出这样一种分工:让实际从事生产的资本家承担积累的任务,让另外一些不从事实际生产但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人,如土地贵族、领受国家俸禄和教会俸禄的人等承担挥霍的任务。马尔萨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把支出欲和积累欲分开”。但是,不得不承认,马尔萨斯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资本家李嘉图就曾说:“用吸掉工业资本家汤里的油水这种方法来刺激工业资本家去积累是不公正的,要使工人勤勉地劳动,必须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到最低限度,生财之道就在于占有无偿劳动。”马尔萨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剥夺资本家的挥霍欲,李嘉图为了资本家的利益提出要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家都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积极斗争着,然而,有谁在乎过旁人的生活境遇?也许,他们的做法能够带来资本的大积累,带来世界的大繁荣,但这个大繁荣却使苦难的无产阶级更加贫困,使业已众多的无业无产者日益膨大。少数人的享受,却使大部分人受难;小世界的繁荣,却让大世界萧条。从此,世界失去了平衡,向着两个极端发展,试问:如此世界,怎能不毁灭? 在后面的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他们采取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他们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早期的大批雇佣工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暴力手段创造出来的。”资产阶级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盗用国有土地,盗窃公共用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手段,把封建财产变成现代私有资产。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对直接生产者、劳动者进行剥夺的历史,已被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进步,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个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就可以看出。 最后,第二十五章,马克思思考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定,劳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公共生产资料,社会财富的资本将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手里,工人阶级的贫困和受剥削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也不断增长。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

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 资本论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这么深奥的书,读完第一章节,大家都写了什么随笔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希望你喜欢。 1889年5月,旅居英国的恩格斯注意到一件事:鲁尔区罢工了。 "德国矿工的罢工对我们说来是一件大事。像宪章运动时期英国矿工那样,德国煤矿工人也最后进入运动,而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步。运动是在威斯特伐里亚煤矿区的北部开始的,——在这个地区每年可以采煤4500万吨,而开采的地区甚至还不到一半,因为那里的煤要从500 码的深处采出。这个地区的矿工过去一直是善良的臣民,爱国、听话,而且信教;他们为第七军输送了极好的步兵 (我很了解他们,我生长的城市只在这个煤矿区南面六七英里)。 "(恩格斯发表在《工人领袖》杂志6月号的文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让当时德皇威廉等统治者无比震惊的事,因为鲁尔不比别处,那是德国的命脉。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矿工已经无法忍受。如果作一个宏观的调查,那么这次在历史上(尤其是我们的政治史上)意义重大的罢工无疑会有多种成因,比如经济发展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原因、种族的原因(那里多波兰移民)、宗教的原因,等等。但是,从恩格斯的文字上看,他本人并没有参与此次工会运动。实际上,恩格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恰恰在这一年之前的4年和之后的4年,恩格斯分别给《资本论》第二卷的两个版本写了序言,这是他在费尽心力出版这部书的过程之中,以及过程之后的总结陈辞,所以很有价值。在第一篇序言的开头: "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联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质,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更为困难。至多只有一稿(第IV稿) 经过彻底校订,可以照原样付印。但是,由于有了以后的修订稿,这一稿的大部分也变得陈旧了。材料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大体完成,但是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使用的是马克思写摘要时惯用的语句: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

资本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商品: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社会分工。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 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5.价值实体:①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②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③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7.价值形式: 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因此,价值表现的两极实际上是价值被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③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或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所处的地位。②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完全是社会的,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这样,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9.等价形式: 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对称。②即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能够和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商品所取得的特殊价值形式。③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读懂《资本论》的一条捷径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我们可能已经在初中或是高中阶段的相关教材中有所接触。但那时候真的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这次阅读余斌的这本《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也算是一次补课吧。 这本书包括共分成五篇,依次为《商品与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变了形的商品经济》、《金融资本的统治》、《新社会的曙光》,每一篇又分成若干章节,整部书共13章。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三卷本《资本论》和数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含被称为《资本论》第四卷的部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一些内容,比我们通常比较熟悉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涵盖面要广的多。书的作者是余斌先生,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被人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以从三大学术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方面系统批判西方经济学闻名学界。 这本书对《资本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内容作为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阐述,读后让人时常有豁然明朗的感觉。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比较全面和通俗解读《资本论》的中文著作。 当然这本书的看点不仅仅在于对《资本论》的深度阐述,更在于对一些我们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些现象的精彩解读。比如:在涉及地租理论时,他提出政府卖地不如卖房。在书中,他提到了广州的例子,广州市政府把卖地建设改为卖房建设,不仅轻松化解建设了保障房的资金压力,还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建设公益事业。余斌指出将卖地建设改为卖房建设的方案,不仅适用于广州市,也适用于其他城市。他认为这一方案普适的原因就在于目前国内地价占房价的比重普遍过低。中国的开发商们短期内暴富,秘密在于:尽管他们已经支付过地价,但是他们获得的利益的最主要的来源仍然是本不该归他们所有的地价。也就是说,他们实际支付的地价远远低于他们应当支付的地价。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不是高了而是低了。还比如团购为什么比较便宜这个问题,余斌揭示了商业利润的秘密。商业资本既不用于创造价值,也不用于创造剩余价值。但是它却能获得商业利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缩短了流通时间,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对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了一定时间内的利润率。商业资本的周转次数,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商业价格。通过团购,增加了销量,加快资本的周转,价格低一点,商业资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是一本能我们读懂《资本论》的通俗解读书,但如果你想深入研究《资本论》,那还是应该阅读《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巨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