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篇)(第十章)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篇)(第十章)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篇)(第十章)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篇)(第十章)

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特点

及影响因素

本章导读:

主要内容:经济活动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地球越来越“小”,“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之中。本章从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并对全球化形成发展的因素和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本章要点: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作用。

3.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点。

4.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5.多极化的全球经济地图。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全球化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术语之一。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一、科学技术进步

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科学技术最具世界性,科学技术最早实现全球化。科学技术不仅把物质力量扩及世界各地,而且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当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命,对促成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又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现在这种现代光纤通讯网络,已遍布全球各大洲,世界因而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技术对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自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态势。由于使用蒸汽机,1764至1833年,英国纺织业生产力增长了近78倍,国内市场出现富余,促使纺织品销售向海外市场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市场的空间范围。蒸汽机还促进了铁路运输业和航运业的诞生。火车和远洋蒸汽船,把英国纺织业的原料和成品与世界各地联系起来,使国内市场上剩余的成品通过蒸汽运输系统疏散到海外广阔的市场。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科学技术还促进了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行世界,部分原因在于其较早实行了瓶装流水线生产,统一的包装引起了营销方式、市场的变化。石油开采和运输最初与煤的开采和运输相似,自从铺设输油管以后,石油业因此结成集团而走上内部整合的道路,产油区、炼油厂、市场中心连为一体,形成产销一体化管理。其它技术体系,如各种电器的制式(电流、电压适合度)、录像机和电视机的制式,都有其配套的规格,具较强通用性。

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日益饱和、能源日益紧张、材料和劳力费用日益上升的时代,唯有研究和创新才能获得新机会、新市场。大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大大加快了经济国际化。如一些日本企业(如NEC)便是通过开设海外研究所,收集当地情报,网罗高级人才,建立以技术为主导的国际企业来实施其技术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也促使了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于完备、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借助其陆(公路、河道、铁路)、海(海港、远洋航线)、空(空港、空中航线)的立体系统,使广阔遥远的世界成为一体。交通运输最重要的发展是20世纪初诞生的航空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大力发展航空业,短短几年,飞机性能有了极大的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航空业已很发达,到1932年已出现了流线型、全金属的下单翼飞机,时速达700 km。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性能和功能又有新的突破,使用了喷气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将人员、重型装备和物质运送到遥远地区的空运能力(巨型客机和货机)。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政策协调,为世界范围内的人员、物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64至1982年间,交通运输占美国进口商品成本的比重由10%

下降到4.5%[1]。

20世纪的电信技术是从有线转向无线,尔后又从无线转向有线的过程。20世纪初,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越洋电报成功。1906年,费森登发明了无线电话。无线电话诞生不久兴起了无线电广播,使通信业走向大众传播媒介。20世纪30年代,电视播放也获得了成功。此后,广播电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模拟通信到抗干扰性好的数字通信。20世纪50年代,地面通信发展成为卫星通信。198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全数字网络通信卫星(商业系统卫星SBS)。激光发明以后,通信传导出现了新的革命,即光纤通信。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以同时截送上千路电话。光纤通信成本低、通信能力强,而且不受空间电磁和恶劣气候干扰[1],从而加快信息的传输。

以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不仅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业务质量得到了极大

的提高,而且带来了更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强大力量。不仅如此,信息技术成果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源自美国总统克林顿1993年2月公布的“国家信息基础建设计划”(NII)。该计划规定在2000年建成以光纤通信为基础,能综合传输声、文、图,把全国的工厂、学校、医院、娱乐场所和大部分家庭都联结起来的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网络。这就是说,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交互式多媒体网络,能把电视、广播、报纸、电脑、传真和电话等一般通讯工具所提供的视像、数据、声音转换成数码信息,通过光缆传递到由网络联结的用户终端,然后通过转换器还原成声音、图像或文字信息[1]。

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公司企业的联系方式、效率、经销网络已经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世界不少大公司已经认识到业务电子化会加快办事效率、节省开支,而建立商业网又是实现业务电子化的重要途径。商业网就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中的骨干通信网络实现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使各个公司迅速得到定单。在商业网中,出售产品的公司,将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以及进行交易的条件输入到网中,而购方则把自己需求信息、购买条件也输入网中。商业网便依据双方的条件,给出高效和最优配臵的交易。也就是说,商业网是依靠现代通信、计算机处理等电子方式促使成交的电子市场,这种电子市场不仅使交易自动完成,而且把交

易建立在完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基础之上。据初步统计,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成本要低10%,速度则要快很多。在国际贸易方面,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国际贸易方式,对外贸易将在一定程度上变为数据贸易。贸易商将借助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来展示样品,使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的传统功能发生变化。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销售购物系统,使企业和用户之间能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商品买卖,并迅速完成生产、销售、运输、保险、金融、商检、报关的多边合同。因为贸易的各个环节均在网络中自动完成,新的交易方式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信息交换和商品买卖,甚至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对个人的直接销售,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1]。

信息高速公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在传统的企业金字塔型组织模式中,信息从水平分散状态收集到各科室,尔后层层上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从文件架上收集信息并加以综合处理后,转呈上级。在新形势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把大量信息在一瞬间从一个计算机(企业分支机构)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另一个企业部门),可以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企业上层提供决策依据,这样,一方面减少中层管理人员,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还加快了信息处理、企业决策过程,使企业可以在更大的地域空间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另外,通过多媒体电视会议,分公司或战略联盟的成员公司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聚”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1]。

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从封闭的地区经济走向交流频繁的全球经济的过程。早期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活动主要是从海外获取廉价的原材料,运回国内加工生产。部分跨国公司在海外生产,但主要是为了便于利用当地的原料和销售产品,以贸易为主要目的。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2]。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众多的中小企业纷纷跨入跨国公司的行列,跨国公司数量不断攀升。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1968年全球共有7 276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全世界的分支机构、子公司总计27.3万家。到198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已增至2万家,它们的子公司则达100万家,分布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又将近翻了一番,增加到4.4万家,受其控制的子公司达28万家,在全世界的雇员也增长到7 000多万人。2001年,跨国公司达6.5万家,有85万家子公司,年销售额19万亿美元。2004

年,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且拥有全球90%的技术转让份额[3]。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一)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1]

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受利润规律的制约,跨国公司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质短缺的国家出售产品,较好地实现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最优配臵,提升了世界生产力的水平。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其规模和资本优势,通过参与欧洲的新技术和新市场开发,保证了跨国公司的利益,巩固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北美、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即经济的全球化。

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高素质的人才、充足的信息、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新技术开发方面走在其它公司的前面。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技术示范作用,引导了世界范围内更多公司了解并仿效跨国公司的新技术,促进了技术的空间扩散。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一半,而其贸易额却占全球贸易额的80%。进入90年代,仅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高达5万亿美元。在拉美地区,90%的小麦贸易、60%的糖料贸易、85%的咖啡贸易、90%的玉米贸易、80%的茶叶贸易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1977年,美国97%的出口额和80.7%的进口额也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可以想象,假如没有跨国公司,世界贸易总量将比目前的水平要低得很多。

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跨国公司一方面利用自有雄厚资金扩大投资,同时还可以利用其良好的银行信誉以及对金融市场的专门知识,帮助其它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急需的资金。也就是说,跨国公司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跨国公司是各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1989年,全球对外投资总额为15 000亿美元,是1960年的27倍,其中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

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巨额资金的跨国界流动,加上其具备利用遍布全球的网络进行投机的条件,因而跨国公司同时也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的潜在因素。

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济生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迫使东道国政府关注其它国家经济政策,以避免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的经济波动更容易造成全球经济的波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加剧,从而迫使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二)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1

跨国公司上述作用的发挥,其内在的形成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联系的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

1.生产网络

生产网络与生产链相关联。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到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图10-1)。生产链的运转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技术系统和运输与通讯系统,再往外延伸就是金融系统和协调和控制等社会环境。因此,生产链的每个单独要素的运行都依靠其它要素、环节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生产链中所有这些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生产网络可从管制、空间性和地域根植性等三方面来分析。

1本部分参考了文献[4]。

图10-1 生产链[4]

2.生产网络管制

从组织结构看,现代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类型(如不同跨国度、规模、所有制等)企业单元组成的(图10-2)。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

经济系统。

图10-2 经济系统中公司的分类[4]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全球经济系统的运转和生产网络的协调基本上通过企业进行的。

它通过种种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关系来建立经济系统。在全球经济系统的管制中,跨国公司起

着核心作用。跨国公司不仅管理自己的内务,同时,依靠合作关系去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在跨国公司内部,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不同等级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垂直管理。公司之间

的关联则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控。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生产网络管制

调控世界经济体系。

3.生产网络空间

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将生产网络空间分为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4个尺度类型。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距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如每个公司、每个经济功能单元,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sunk costs)”。因此,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络深深地受到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公司网络在地方联系中被根植和扩延。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地理终结”、“距离死亡”的观点是错误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替代“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s)”也是不可能的[5]。

总之,理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生产网络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其巨大优势在于它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进行资源配臵,实行高度科学的经营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当代国际经济活动,基本上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约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世界劳务贸易几乎全部为跨国公司所控制;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五分之四以上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世界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和技术转让的十分之九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每一个巨型跨国公司都形成了一张以母公司为中心、伸展到全球的经营网,数以千百计这样的网又交织成巨大无比的、无所不包的全球经济的密网,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囊括在内。

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国家首先是对国内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但是,随着战后经济国际化的大大加强,经济生活已经进入全球化新阶段。原有的以国境为界线的封闭体系愈来愈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耶金认为,全球范围的便捷联系,使得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力减少,非政府组织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政府管理经济能力将下降,而市场发挥公平作用和提供产品的能力会大大提高。政府将更少地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

税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国家边界对经济发展影响减小[6]。因此,国家对以国界为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对外开放的行列,不仅象中国、越南等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俄罗斯、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经济向由封闭走向开放,而且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限制也日益减少,国内市场开放的程度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规则对国家内部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各国中央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内经济管理权力减弱,参与制定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和现实压力增强,双边、多边贸易谈判成为中央政府对外工作日程的重要内容,贸易谈判的结果影响甚至常常成为直接影响国家内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子。可以预料,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世界各个地域的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一国中央政府对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重视程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只要世界范围不爆发大的战争,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参与与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工作的目标仍将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富国”、“大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仍难以打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将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准则时,它们的利益需求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与世界其它国家、国家集团进行谈判时,协调立场、统一对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功经验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未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相互磋商协调与联合的行动,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形态[7]。当代的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等。

进入21世纪后,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国际人员流动、技术贸易、信息交流等对各国经济活动的影响不断增强,世界经济领域涌现出许多全球性问题[9]。这些问题涉及到许多国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平等磋商、联合行动、共

同干预才能收到成效。因此,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日益突出[8]。

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一,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相互贸易的国际协调起步较早,开展的也最为广泛。国际贸易协调有利于排除贸易障碍,这一点既反映在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宗旨和它们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也反映在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一体化组织对成员国贸易政策的统一规定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各国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均大幅度下降,使国际贸易取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各国也获得了种种贸易利益。各国通过国际经济协调,缓和了贸易冲突和对立行为,为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促进了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劳动力流动、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为国际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一些一体化组织直接组织了生产协作、联合技术开发,使得劳动生产率在总体上大为提高 [8]。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国际间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到2005年底,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拥有149个成员国家(地区)。在这个世界“经济联合国”的框架下,成员国家(地区)遵循着大家认同的经济规则。此外,还有诸多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如欧洲联合体,东南亚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些国际组织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全球化特点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以下我们主要从地理学角度对经济全球化的空间特点进行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

(一)地域范围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潮流,其涉及范围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以及国家内部的所有地区。无论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还是落后国家和地区,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均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只不过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所受到的影响要高于相对较为封闭的国家,原燃料和市场对他国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要高于这些要素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发达国家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就一国而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十分广阔。以中国为例[10],经过对20世纪末全球化指数(全球化指数2

Ti

=,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Gi+

/)

(Fi

外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计算,各省市均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图10-3),但各地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总的来说,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南部地区(广东、福建、海南)和三个工业相对发达的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省际间差异亦较大,最大的广东是最小的青海的26倍。

全球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更多的方面。据对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外资管理部门和29家外商投资企业1995-1998年的调查,外商直接投资除了加快地区经济增长之外,还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29家公司中,90%以上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所引进的技术中,50%以上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所调查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多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合作伙伴;通过合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29家公司中,使用了相当一批当地管理人员,中等以上管理人员中,当地人员占80%以上。通过参与,当地管理人员不同程度地学习、掌握了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方式。

图10-3 中国全球化指数的区域差异(1995~1997)[10]

内陆地区同样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豫东平原的普通小县——中牟县为例,当地的大蒜种植业受外贸出口影响十分明显。由于出口的激励,中牟县大蒜种植业迅速增长。中牟县为全国三大大蒜生产基地之一。自1986年以来,大蒜出口一直为其出口大项,生产的

“宋都牌”、“九都牌”和“迎春花牌”大蒜销往东南亚、欧洲、非洲、美国等地,在国际市场上小有名气。1998年,大蒜种植面积1.8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6.7%。大蒜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每亩大蒜收入比小麦高1倍以上),进而带动农民购买力提高,并间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二)产业范围

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领域来看,几乎所有的产业均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不论是高技术、高科技的信息产业和机器制造业,还是相对来说传统的、低技术的农业等,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为例[11],中国汽车产量的迅猛增长与外资的大规模进入是分不开的。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最近几年纷纷进入或者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如日产公司投资85亿人民币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新东风日产公司;韩国现代计划2005-2006年对中国投资43亿美元;起亚汽车决定投资3亿美元。截止目前世界上著名汽车集团均在中国投资生产,甚至将本国的汽车生产线移到中国,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将中国作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这在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的同时,对民族品牌也造成很大冲击。我国农业也是这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业就业机会,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但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冲击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增加了结构调整特别是贫困地区结构调整的难度, 挤压了部分农产品发展空间。总之,经济全球化影响到了经济的方方面面。

二、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

(一)制造业生产与贸易

1.制造业生产

全球制造业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明显。从图10-4 可看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发达国家所占比例逐渐缩小。1953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仅占世界的约5%,而到1997年,该比例达到约25%,这表明制造业的生产集中程度有所下降。但是,总的来看,制造业仍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挪威等11个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全球的73%,尤其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全球的56.8%。

图10-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

来源:UNIDO(1986)Word industry: a statistical review,1985,Industry and

Eevelopment,18:Figure1; UNIDO data base

在发达国家内部,制造业相对地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第一的状况并未发生变化,但其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日本则发展较快,从1960年的第五位发展到1987年、1999年的第二位。德国稍微有些下降,而英国下降则较明显,由1963年的第三下降到1987年的第五和1999年的第六。法国在整个演变过程中仍保持着较重要的地位,位次未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美国和日本的变化比较有趣。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日本第五,其差距较大。经过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高速增长(期间美国增长速度约为日本的40%~60%),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上升到次于美国的位臵。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下滑,而美国经济则又高速增长,从1990年到1999年,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增长率是日本的4.5倍。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内部,东亚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占据重要位臵。2000年,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等东亚9国(地区)制造业商品出口比例占到13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述9国(地区)加上印度、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80%。与此同时,东亚9国(地区)制造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也由1963年的1.5%上升到2 000年的2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增长主要集中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中国、亚洲四小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已经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新加坡和香港的人均GNP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

2.制造业贸易

和制造业生产相似,制造业贸易也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在出口

方面,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墨西哥、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2000年时已成为全球出口15强,而在1963年时,这6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出口的比例很小。1963年,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5个主要发达国家出口额占全球的57.5%,而到2000年,该比例已下降到37.7%。在进口方面,情况与此类似,2000年成为世界15强的中国、中国香港、墨西哥、韩国、中国台湾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3年时其所占比例很小。

商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复杂的世界商品贸易网络,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图10-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亚洲除了日本一个发达国家外,其余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区域。

图10-5 世界商品贸易网络(2 000年)[4]

(二)服务业

发达国家的GDP中,服务业占比例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占比例较小。1965年,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分别为30%、50%和54%;到2000年,该比例分别变化为43%、46%、61%和64%。总的来看,尽管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例均有所上升,但依旧是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例较大。

亚洲一些国家已经挤入全球服务业进出口20强中,但发达国家在服务业中仍占较高份额(表10-1)。在商业服务出口中,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已进入全球20强,在服务业进口方面,中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已成为全球20强,但是总的来看,商业服务业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日

本等7国其商业服务出口额占全球的48%,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挪威等7国商业服务进口额占全球的47.7%。

表10-1 2003年全球商业服务业贸易排序

资料来源: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4. table1.7.P21 当前,全球商业服务业贸易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亚洲三个地区。2000年,世界商业服务业出口中,该三区合计占到88.4%,其中,西欧占统治地位,其比例为46.4%,其次

为北美(21.5%),第三为亚洲(20.5%)。商业服务业进口与此类似,但情况稍有不同。西欧、亚洲和北美三区商业服务业份额合计占到全世界的86%,其中,西欧仍为第一,占绝对优势(43.7%),第二为亚洲(25.1%),第三为北美(17.2%)。

(三)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国外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分支机构而进行的投资。它不同于证券投资,证券投资作为一种间接投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购买别的公司的各种证券而实现经济利益,但是国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控制被投资的公司。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增长了85%,而国外直接投资增长了5.35倍,这标志着国外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向。

外国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开始上升。196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到全球的2%,而到2000年已上升到约12%,相反发达国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图10-6)。从主要国家分析,1960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和瑞典等10个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93%,而到2000年,该比例下降到74%。同样地,1960年美国和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到全球的65.4%,而到2000年下降到35.9%。

图10-6 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比例的变化

来源: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尽管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有所上升,但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很少。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和巴西等7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80%[4]。其中,中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多数年份为仅次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资投入国。

三、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

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几百年来,世界经济地图可以用简单的“中心——外围”模型来进行解释。1870年,英国经济占统治地位,它生产了全球30%的工业产品,其次为美国(25%)、德国(13%)。二战爆发前,全球制造业生产仍然保持较强的中心结构:71%的制造业生产集中于4个国家,90%集中于11个国家。中心国家将其65%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到外围国家,而同时吸收了80%的外围国家的原料[4]。同时,65%的国际直接投资来源于中心国家的跨国公司,而投资地则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这种中心——外围结构。1945年以后,世界经济体系才开始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西方阵营和以原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东方阵营。两大政治集团都力图扩大自己的势力,并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了“二极”的世界经济地图。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两极”世界经济格局。当前,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彼此消长。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当前已经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从图10-7可看出,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制造业出口总额占全球的8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84%,同时,出口贸易也主要在该三个地区进行。国外直接投资与此类似,全球国外直接投资的78%集中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动也主要在该三区之间进行。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犹如三根“柱子”在支撑着世界经济的大厦[4]。

图10-7 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2000年)

来源:根据文献[4]修改。

总之,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多极的、复杂的世界经济已经

形成。现在,虽然世界经济仍被控制于少数国家,但制造业贸易已不再是中心外围模型。尽管少数国家仍在统治着世界贸易,但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已经被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尽管国外直接投资被主要发达国家控制,但可以看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地图。

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效应。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对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不断增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愈来愈高。同时,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不同,它受地域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区域背景影响较小,具有很大的空间可传播性、流动性,科学技术所创造的财富具有全人类共享的特点,各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具有较之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机制上的合理性。另外,科技发展还将不断改进货物运输工具和信息传输交流工具,通过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运输费用占整个商品成本的相对比重下降),使之具有更大的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随着科技发展,国家之间人员交流的范围和频率必将进一步增加,人员的交流和个人外语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沟通。所谓的“地域文化冲突论”正好反映了目前世界上一小股持传统思想的人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的文化交流现象的一种忧虑。换句话说,地域之间的人员、文化交流正以全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

融不断发展,相互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外来技术、外来商品的接纳程度不断提高,对与其它地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1997年中期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亚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速度放慢。世界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有鉴如此,1999年1月28日至2月2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选择为“负责任的全球化”。与会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强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确立公正公平原则、防止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流失、提高各国抵御外来外部干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防御金融危机的重要性。而美国代表则反对对世界经济进行更严格的管制,欧洲和日本的代表则强调加速完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强调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导的重要性,注意避免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和过剩等负面影响。另外,不少与会代表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的全球性与国家管理政治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国家之间经济管理和财富分配各不相同,全球经济的协调和管理无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干预模式无法满足现实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12]。

正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控制机制的讨论一样,尽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异,在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不会消失,但由于通过技术的联合开发、商品的交流,各国比较优势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促使世界各国无法抗拒经济全球化所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发达国家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投入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迫切;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希望与其它国家进行技术、资金、商品交流的愿望越来越强。这一切正是经济全球化参与方可获利性规律的具体体现。总之,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以及参与方的可获利性,使得经济全球化必然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世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未来趋势将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首先,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世界经济总体态势仍是平稳增长,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都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不平衡增长仍然是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将在既趋同又并存的关系中演进。尽管东南亚、东亚经济危机使该地区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调,但是亚太地区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将继续保持,非洲国家近期内仍难以摆脱政治动荡的局面,经济发展波动仍将十分明显,一体化发展将相对滞后。世界经济将进入“大发展、大开放、大调整、大竞争、大融合、大协调”的新时期[13]。

其次,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叶,世纪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必将向前推进,尽管存在着个别时期因经济萧条或偶发因素而出现短期停滞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将长期存在,局部范围一体化的动力仍将存在。尽管现有地区一体化形式和程度不断趋向于全球一体化,但不意味着地区一体化的消失,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3]。

全球化在地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经济地区化进一步发展。从目前形势来看,全世界所有国家一并参与的全面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现实。但在各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部,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易于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但究竟能不能实现这一点,还要看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例如地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各国经济体制的异同、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如价值观念的差别、文化传统的特点等。更重要的是,各国所奉行的对外路线、方针、政策,是恪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还是以大压小,恃强凌弱,牺牲他人,以邻为壑。这些是就地区本身条件而言的。除此之外,对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来说,外部环境也起重要作用。例如,如果世界市场竞争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猖獗,对本地区各国构成很大压力,它们就易于产生建立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要求;不仅外部经济环境会起作用,外部政治和安全环境也同样会起作用[7]。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地区一体化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有助于资源在地区范围内进行优化配臵,加强生产专业化和合作;有可能通过市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整理经济地理学李小建课后答案讲解学习

2015年整理经济地理学李小建课后答案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概念题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结构: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 、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 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4 、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 、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知识脉络

经济地理学两天包过 第一章绪论 1.1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2) 标志(选择题考一下)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1622-1650)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1889年,奇泽姆出版《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论述了性质特点。 .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20世纪前期)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逻辑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 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概念题、填空题)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研究: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可能和后面的区位论之类一起出一个论述题,要能侃)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人口问题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学 期末模拟试卷(A、B)DOC

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___效应和___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___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___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___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___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___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___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___和___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___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__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___和___。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___、___、___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___和___。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___和___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___、___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3、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 14、经济区 15、区域经济结构 16、规模经济效益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8、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 21、下图反映的是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 A.杜能 B.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2、“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 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4、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Blkcrk,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k代表常数,那么b、l、c依次代表() A.雇佣劳动量 B.固定资本量 C.消耗资源量 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5、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6、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一般都将()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 A.能源 B.环境 C.交通 D.原材料 7、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8、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9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 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 10、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 社会可进入性 二、名词解释 1、区位 2、区位理论 3、区位主体 4、区位条件 5、区位因子 6、城市区位型工业 7、供应商园 8、地理惯性 9、需求门槛 10、外部规模经济 三、判断题: 1、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2、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5、电力,汽油,核聚变燃料,沼气、余热等属于二次能源。() 6、市场的秩序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完成。() 7、地理可进入性即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这里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数理地理位置。() 8、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9、一个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交通越为便利。() 10、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情况下,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分别适合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和中途运输。() 四、简答题 1、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基本内涵?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