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有机第四章-离域键

高等有机第四章-离域键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二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学案

第2 课时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能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 2.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3.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 4.能举例说明化学电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能量变化)和微观(电子转移)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提高实施实验的能力,发展创造性体验和想象创新能力。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现在,化学电池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各式各样的化学电池的发明也是化学科学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化学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 2.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初识氢氧燃料电池 如图是一个简易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图a装置电解获得氢气和氧气,再按图b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1)在图b所示装置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其中氢气分子中的氢原子在左侧石墨电极上失去电子,氢气作为电池的负极反应物;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在右侧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氧气作为电池的正极反应物。稀硫酸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起到传导电荷的作用,导线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 (2)物理学认为,在一个有电源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是电源给用电器提供了电势差。简易氢氧燃料电池能够给用电器提供电势差,是由于在两个石墨电极上有得失电子能力不同的物质——氢气和氧气;当形成闭合回路时,便会产生电流。 (3)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通过能导电的物质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其中,还原剂(如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一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二册5065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事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2.认识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是化学反应的实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1.宏观辨识 能运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 2.变化观念 能运用宏观、微观、符号等方式描述、说明物质转化的本质和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1.化学键 (1)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离子键和共价键 (1)离子键 ①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③作用实质:静电作用。 ④形成过程(以NaCl的形成为例) ⑤实例:在KCl晶体中,K+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在MgCl2晶体中,Mg2+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在CaO晶体中,Ca2+与O2-之间存在离子键。 (2)共价键 ①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微粒:原子。 ③作用实质:共用电子。 ④形成过程 (以 HCl的形成为例) ⑤实例:在H2分子中存在氢氢键;在Cl2分子中存在氯氯键;在CH4分子中存在碳氢键;在CO2分子中存在碳氧键。 3.电子式 (1)定义:一种由元素符号和用于表示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或“×”组成的式 子。如H:·H;Na:·Na;Cl-。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实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 成键元素 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 非金属元素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 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 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 到饱和状态,相互间通过共用电子形 成共价键 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 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数越多,共 价键越强

高中化学: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1.选择题: ⑴依照分子轨道学说,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A.能量相近原则 B. 最大重叠原则 C. 对称性原则 D. 电子配对原则 ⑵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CH3CH3 B. CH3OH C. CH3CH2OH D. CH2=CH2 ⑶碘溶解在丙酮中不显紫色,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 A.氢键 B. 电荷转移络合物 C. 包合物 D. 胶团 ⑷反映价电子运动特性的波谱是: A.可见-紫外光谱 B. 红外光谱 C. 核磁共振谱 D. 质谱 ⑸丙烯分子中存在的电性效应是: A.σ-p共轭效应 B.π-π共轭效应 C.p-π共轭效应 D.σ-π共轭效应 ⑹下列关于键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是共价键强度的量度; B.对于双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就是该键的离解能; C.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则是断裂分子中相同类型共价键所需能量的均值; D.键能越大,表明所形成的键越牢固。 ⑺CH2=CH-CH2-C≡C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A.sp2 B. sp3 C. sp4 D. sp 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的; B.分子轨道理论以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是分布在整个分子之中的观点为着眼点; C.共振论是描述电子离域的一种简便方法; D.共振论是对分子轨道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2.共价键的形成本质可用哪两种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理论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3.两个p轨道能以下列A或者B的方式重叠形成π键或σ键,下列哪一种重叠方式形成π键或σ键,如何区分两者? + A + B 4.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的原子轨道杂化方式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何特性? 5.可用以反映共价键本质和特性的参数有哪些? 6.目前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被誉为物质分析的四大波谱是哪些? 第1页共4页

第二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八章化学键和分子、晶体结构 1、(Z1).写出下列物种的路易斯结构(标明所有的未成键价电子),并标出形式电荷。 (1) Al2Cl6(2) SnCl3-(3) BrF4-(4) XeF2 (5) NS-(6) SO3F-(7) HOClO (8) S4N3+ (七元环) 2. (Z12)画出满足下列物种的八隅体结构,标出所有未成键电子对和形式电荷,并指出重要的共振结构: (1) NOF (2) NOF3(3) ClO3-(4) N3- (5) PH2-(6) SbCl5(7) IO2F2-(8) SO2 3. (Z3)N2F3+的结构中,哪一种是比较稳定的? 4. (Z4)S4N3+七元环中,你预期哪个S?N键是最短的? 5. (Z5)画出重氮甲烷CH2N2的共振结构。如果重氮甲烷进行热分解,产物是什么? 6. (Z6)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言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尽可能准确的几何形状: (1) PCl3(2) PCl5(3) SF2(4) SF4(5) SF6(6) ClF3 (7) IF4-(8) ICl2+(9) PH4+(10) CO32-(11) OF2(12) XeF4 7. (Z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 (1) 氮、磷、砷、锑的氢化物的键角为什么从上到下变小? (2) 为什么NH3的键角是107?,NF3的键角是102.5?,而PH3的键角是93.6?,PF3的键角是96.3?? 8. (Z8)判断下列物种的几何构型,并指出中心原子采取何种杂化方式。 (1) AsF4-(2) XeOF3+(3) SF5+(4) Cl2CO (5) HO2-(6) HNO3(7) I3+(8) I3- 9. (Z9)写出下列物种:H2-、Li2、Be2、B2、N2+、O2、F2- (1) 分子轨道表示式;(2) 判断哪个最稳定,哪个不存在;(3)判断哪些物种有顺磁性。 10.(Z10)用分子轨道法预言N2+、N2、N2-的相对稳定性大小。 11. (Z11)用分子轨道理论预言: (1) CN+和CN-的键级; (2) 在CO、CN和NO中,哪一种分子的键能最大? (3) 在CO、B2、NO-、NO+和C2+中,哪些分子或离子具有顺磁性? 12. (Z12)蛋白质是由多肽链组成的,多肽链的基本单元如图: C C N C O 试推测几个原子能共平面,试解释你的结论。 13. (Z13)指出下列分子中,每个C原子所采取的杂化类型: (1) CH2 = CH—CH = CH2(2) CH3—CH = C =CH2 (3) CH≡C—CH = CH2(4) CH3COCH = CHCH3

化学中奇妙的离域键

谈离域键,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离域键是:在多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离域键有缺电子多中心键,富电子多中心键,π配键,夹心键和共轭π键等几种类型。当分子中总的价电子对数目少于键的数目时,就会形成缺电子多中心键。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 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下面来浅谈几个我知道的例子吧。例如,在乙硼烷中有两个B─H─B桥式两电子三中心键。缺电子多中心键常导致形成环状或笼形分子结构。当电子对的数目超过可能形成的定域键数时,会出现富电子多中心键。还有就是XeF2中存在四电子三中心键。π配键是配体的π电子向受体配位形成的。同样,在[(C2H4)PtCl3]中,乙烯的π电子向铂原子配位,形成C─Pt─C三中心键。夹心键是指夹心络合物中存在的共轭π键向中心离子的配位键。最早发现的夹心络合物是二茂铁Fe(C5H5)2,其中铁和两个茂环之间存在夹心键。共轭π键是在三个以上原子中心之间形成的大π键。苯是典型的包含共轭π键的分子,其中有遍及六个碳原子的大π键。具有离域键的分子不可能用唯一的只含定域键的结构式表示。从定域键形成离域键,能使体系的能量降低,降低的这部分能量称为共轭能或离域能。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判断大π键呢?首先,要确定中心原

子的杂化类型(一般配位原子都是以一对电子参与大π键的形成)。ClO2中Cl以sp2杂化,形成平面三角型的三个杂化轨道。 接下来,确定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形成的σ键。ClO2中,Cl与两个O形成两个σ键,分子呈V形。 形成离域键(也就是所谓的大π键)也是要条件的:①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举几个例子。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 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 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又如,1,3-丁二烯分子式为H2C=CH-CH=CH2.4个碳原子均与3 个原子相邻,故采用sp2杂化。这些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分子σ骨架,故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p轨道里面有一个电子,故丁二烯分子中存在一个“4轨道4电子”的p-p大π键。通常用bπa 来表示,其中a为平行的p轨道的数目,b表示平行p轨道里电子数。 有机化合物分子可分为共轭分子和非共轭分子两大类。例如1,3-丁二烯、苯等是共轭分子。在这类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电子的游动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

大π键(化学)

大π键 1.定义: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2.形成大π键的条件 ①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 通常指芳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又如,1,3-丁二烯分子式为H2C=CH-CH=CH2.4个碳原子均与3 个原子相邻,故采用sp2杂化。这些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分子σ骨架,故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p轨道里面有一个电子,故丁二烯分子中存在一个“4轨道4电子”的p-p大π键。通常用b πa 来表示,其中a为平行的p轨道的数目,b表示平行p轨道里电子数。 3.分类: 离域π键:在这类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 电子的游动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碳原子之间。这种现象叫做离域。共轭π键也叫离域键或非定域键。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 定域π键:有机分子中只包含σ 键和孤立π 键的分子称为非共轭分子。这些σ 键和孤立π 键,习惯地被看成是定域键,即组成σ 键的一对σ 电子和孤立π 键中一对π 电子近似于成对地固定在成键原子之间。这样的键叫做定域键。例如,CH4分子的任一个C-Hσ 键和CH2=CH2分子的π 键,其电子运动都局限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都是定域键。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一.离子键――离子晶体 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离子键强弱的判断: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2)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 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2.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的晶体. (1).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 NaCl型和CsCl型.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6个钠离子,每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有8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每个氯化铯晶胞中 二. 共价键——原子晶体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σ键(“头碰头”重叠)和π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

键能总和.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键的极性: 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3)分子的极性: ①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②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 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原子晶体: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2).典型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晶体硅(Si)、二氧化硅(SiO2). 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碳环中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 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中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 (3).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 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综合检测题(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综合检测题(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三氯化硼D.五氯化磷 解析光气的电子式为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六氟化硫中,硫原子最外层12个电子,三氯化硼中,硼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五氯化磷中,磷原子最外层10个电子。 答案 A 2.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 ) 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 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氧化性逐渐减弱 解析F2、Cl2、Br2、I2,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升高,F2和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Br2常温常压下为液态,I2常温常压下为固态。 答案 B 3.下列各组分子中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D.NH3、HCl 解析A选项中,H2S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选项中,Cl2为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中NH3和HCl都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选项中两种分子都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 B 4.能证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 ) A.AlCl3溶液容易导电 B.AlCl3水溶液呈酸性 C.熔融AlCl3不能导电 D.AlCl3溶于水可以电离出Al3+和Cl- 解析共价化合物熔化时,只破坏范德华力,不破坏化学键,不能电离产生离子,所以共价化合物的熔融态仍不能导电。

答案 C 5.下列分子中的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H2O B.NH3 C.HF D.HCl 解析由于O、N、F、Cl几种原子中,F原子的电负性最大,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 答案 C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解析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个方面,A项错误;AlCl3、BeCl2是由金属与非金属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B项正确;H原子和Cl原子结合成的HCl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C项正确;NH+4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铵盐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AD 7.金属钠、金属镁、金属铝的熔点依次增高,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 A.离子半径B.原子半径 C.离子电荷D.核电荷数 解析金属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的大小、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其熔点越高。 答案AC 8.下列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A.Na B.Mg C.Br D.Ne 解析Br与活泼金属元素如Na之间形成离子键,与其他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键,Br与Br之间形成非极性键。 答案 C 9.下列分子中,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是( ) A.NH3B.HF C.C2H5OH D.CH4 解析在氢键X—H…Y中,X原子和Y原子所属的元素通常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和很小的原子半径,主要是氮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而D中CH4不符合条件。 答案 D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 注:(1)成键微粒:阴阳离子间 (2)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性作用 (3)成键原因:电子得失 (4)形成规律: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像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K2S等 (2)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 (3)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 (4)铵盐:如NH4Cl 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一般规律) 注意:(1)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电子式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 (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4)不能把“→”写成“=”;(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二.共价键 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注:(1)成键微粒:原子 (2)成键实质:静电作用 (3)成键原因:共用电子对 (4)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形成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3.共价键的存在: 非金属单质:H2、X2、N2等(稀有气体除外) 共价化合物:H2O、CO2、SiO2、H2S等 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 4.共价键的分类: 非极性键:在同种元素 ..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极性键:在不同种元素 ..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能力强的一方。三.电子式: 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原子的电子式: 2.阴阳离子的电子式: (1)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Na+、、Mg2+等 复杂阳离子:如NH 4+ 电子式: (2)阴离子简单阴离子:、 复杂阴离子: 3.物质的电子式: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 离子化合价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子则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 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结构化学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化学键 1. (东北师大98)离域π键有几种类型? (三种) 正常离域π键,多电子离域π键,缺电子离域π键 2. 用HMO 法计算环丙烯基π体系能量。 1 1 1 10 1 1 x x x =展开x 3-3x+2=0 (x-1)2(x+2)=0 解得 x 1=-2,x 2=x 3=1 E 1=α+2β E 2= E 3=α-β E D π=2E 1+E 2=3α+3β 3. NO 2+为直线型, NO 3-为平面三角型,指出它们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成键情况和所属分子点群。 ..4.3O-N-O : 2 D h O N N SP π+ ??∞??.杂化 2643h N SP D O O π?????? ???????????? : 4. (东北师大99)推出y 轴的等性sp 2杂化轨道波函数 解: 等性杂化:c 112=c 212=c 312=1/3, Ψ1中只有p y 成分:c 112+c 12 2=1 1s py ψ 123k k s k px k py c c c ψφφφ=+ +11c =12c =

2s py px 3s py px ψψ 5. (东北师大2000)乙烯中∠HCH=11 6.6。 ,含其中-C-H 键指向x 轴的正向,试求形成该键的杂化轨道波函数和杂化指数。 解: x 两个C -H 键夹角为116.6。 cos 0.3091kl αθαα==-=- p 成分/s 成分=(1- α)/α=2.236 所以在C-H 方向上的杂化轨道为:sp 2.236 1111222122233313233=c =c =c s px s px py s px py c c c c c ψφφψφφφψφφφ+++++ 22 213123y 232 22223 33 23 33 2333222221222322220.309 , p , =1 +=1 0.191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αψψψψ====++==等价,轨道对有相同的贡献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1. 选择题: ⑴ 依照分子轨道学说,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A .能量相近原则 B. 最大重叠原则 C. 对称性原则 D. 电子配对原则 ⑵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 .CH 3CH 3 B. CH 3OH C. CH 3CH 2OH D. CH 2=CH 2 ⑶ 碘溶解在丙酮中不显紫色,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 A .氢键 B. 电荷转移络合物 C. 包合物 D. 胶团 ⑷ 反映价电子运动特性的波谱是: A .可见-紫外光谱 B. 红外光谱 C. 核磁共振谱 D. 质谱 ⑸ 丙烯分子中存在的电性效应是: A .σ-p 共轭效应 B.π-π共轭效应 C.p -π共轭效应 D.σ-π共轭效应 ⑹ 下列关于键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键能是共价键强度的量度; B. 对于双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就是该键的离解能; C. 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则是断裂分子中相同类型共价键所需能量的均值; D. 键能越大,表明所形成的键越牢固。 ⑺ CH 2=CH-CH 2-C ≡CH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A .sp 2 B. sp 3 C. sp 4 D. sp 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的; B. 分子轨道理论以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是分布在整个分子之中的观点为着眼点; C. 共振论是描述电子离域的一种简便方法; D. 共振论是对分子轨道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2. 共价键的形成本质可用哪两种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理论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3. 两个p 轨道能以下列A 或者B 的方式重叠形成π键或σ键,下列哪一种重叠方式形成 π键或σ键,如何区分两者? + + A B 4.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的原子轨道杂化方式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何特 性? 5. 可用以反映共价键本质和特性的参数有哪些? 6. 目前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被誉为物质分析的四大波谱是哪些?

鲁科版选修三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单元过关(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三氯化硼D.五氯化磷 解析光气的电子式为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六氟化硫中,硫原子最外层12个电子,三氯化硼中,硼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五氯化磷中,磷原子最外层10个电子。 答案A 2.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 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 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氧化性逐渐减弱 解析F2、Cl2、Br2、I2,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升高,F2和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Br2常温常压下为液态,I2常温常压下为固态。 答案B 3.下列各组分子中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D.NH3、HCl 解析A选项中,H2S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选项中,Cl2为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中NH3和HCl都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选项中两种分子都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B 4.能证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 A.AlCl3溶液容易导电 B.AlCl3水溶液呈酸性 C.熔融AlCl3不能导电 D.AlCl3溶于水可以电离出Al3+和Cl- 解析共价化合物熔化时,只破坏范德华力,不破坏化学键,不能电离产生离子,所以共价化合物的熔融态仍不能导电。 答案C 5.下列分子中的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A.H2O B.NH3 C.HF D.HCl 解析由于O、N、F、Cl几种原子中,F原子的电负性最大,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 答案C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目的要求】 1、掌握共价键结构理论和共价键的性质。 2、熟悉共价键中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3、了解共振论的基本理论;除共价键外的其它键合类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共价键 一、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是指过共用一对或几对电子而把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化学键。 (一)电子配对理论 电子配对理论把共价键的形成看作是电子配对或原子轨道相互重叠的结果,其基本要点包括: 1、自旋方向相反的单一电子相互接近时,可以相互配对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饱和性。 3、共价键的方向性。 依照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不同,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可分为π键和σ键两种类型。 4、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如果能量相近,可以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发生杂化,组成能量相等的一组杂化轨道。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的杂化方式有:sp3杂化、sp2杂化和sp杂化。分子轨道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包括: 1、分子中的电子不从属于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特定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 2、分子轨道由形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线形组合而成,一个分子有多个分子轨道,其数目与原子轨道总数相等。 3、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遵循的三条原则:能量相近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对称性原则。 二、共价键的性质 共价键的性质可以用键能、键长、键角等参数来表征。 第二节共振论 一、共振论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按价键理论可写成两个以上的结构式时,则真实的结构就是这些共振结构的杂化体。 1、共振杂化体是单一物质,可用以表述分子的真实结构,但它既不是几个共振结构式的混合物,也不是几种结构互变的平衡体系。 2、共振结构式不具客观真实性,是近似的或假想的,单独哪一个共振结构式都

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键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基础讲解(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 NaCl、HCl的形成过程 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 结论1、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是指其本质 是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发生重叠,————方向相反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 2形成条件⑴——————————————————⑵————————————————⑶———————————————— 3成键原因: 4类型; ㈠根据电子云重叠情况分类 1、δ键:(以“”重叠形式) a、特征: 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

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2、π键 [讲解] 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 ①重叠方式:δ键:;π键: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成键电子:δ键s-s、、π键 δ键成键π键成键或键 4、判断δ键和π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个δ键,共价三键中有个δ键,其余为π键。 ㈡根据电子云是否偏移分类 5.共价键的特征:性、性 6 共价键的存在 7 共价化合物 [小结] 【案例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NaCl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3、乙烯分子中C-C之间有个σ键,个π键。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中C-C之间的一个键易断裂。 【课后作业】 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