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关无损探伤及其应用

有关无损探伤及其应用

有关无损探伤及其应用
有关无损探伤及其应用

有关无损探伤及其应用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即无损探伤技术,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如下图所示:

无损探伤用于检查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缺陷(裂纹、气孔、夹渣、未透),而化工设备中的无损探伤技术主要有渗透(着色和荧光)探伤(PT)、磁粉(或磁力)探伤(MT)、涡流探伤(ET)、超声波探伤(UT)与射线探伤(RT)等。无损探伤技术主要应用于设备的制造和定期检修阶段,近年来无损探伤技术逐渐用于检查运行中的设备。下面就其几种主要的探伤方法做简要的介绍。

一、渗透(着色和荧光)探伤(PT)

Liquid Penetranl Examination (PT) 利用渗透性强的液体渗入构件表面缺陷内,再设法使其显示出缺陷,这是一种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根据所用渗透液的不同,可以分为着色渗透法和荧光渗透法。PT的原理是通过喷洒、刷涂或浸渍等方法,把渗透

力很强(表面张力小,或者说与固体的接触角很小)的渗透液(着色渗透液-在白光下一般呈现为鲜艳的红色,或者荧光渗透液-能在紫外线辐照下发出黄绿色荧光)施加到已清洗干净的试件表面,经过一定的渗透时间,待渗透液基于毛细管作用的机理渗入试件表面上的开口缺陷后,将试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用擦拭、冲洗等方法清除干净,然后在试件表面上用喷撒或涂抹等方法施加显像剂(干粉状或液态),显像剂能将已渗入缺陷的渗透液吸附引导到试件表面,而显像剂本身提供了与渗透液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的背景衬托,因此反渗出来的渗透液将在试件表面开口缺陷的位置形成可供观察的迹痕,反映出缺陷的状况(形状、取向以及二维平面上的大小)。这种迹痕视所应用渗透液的种类,可以是着色渗透液因颜色对比而在白光下观察(这时称为着色渗透检验),也可以是荧光渗透液因其荧光作用而需要在紫外光辐照下观察(这时称为荧光渗透检验)。

二、磁粉(或磁力)探伤(MT)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MT)磁粉探伤或称磁力探伤。也是比较古老的无损检测方法,国外已有50年的历史,国内也有30多年。广泛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及其构件的表面和近表层的缺陷,可检测的缺陷类型:裂纹、重叠、分层等。磁粉探伤可以探测材料或零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对裂纹、发纹、折叠、夹层和未焊透等缺陷极为灵敏。采用交流电磁化可探测表面下2mm以内的缺陷,采用直流电磁化可探测表面下6mm 以内的缺陷。

磁粉探伤设备有固定式、移动式和手提式三种磁力探伤机。显示介质为较细的纯铁

磁粉(Fe

3O

4

)。直接使用干粉灵敏度高,但操作不便;把磁粉和煤油混合成湿粉,使用

方便。

磁粉探伤原理:铁磁性材料构件的表面或近表层有缺陷时磁阻大,一旦被磁化,则会有部分磁力线外溢而形成漏磁场,它对施加到构件表面的磁粉会产生吸附作用,因而显示出缺陷的痕迹,根据磁粉的痕迹来判断缺陷的大小、取向和位置等。漏磁场的强度和分布,取决于缺陷的长度、取向、位置(近表层)和被测表面的磁化强度。当缺陷垂直于磁化方向时,灵敏度最高;当缺陷平行于磁化方向时,则无磁粉痕迹显示。

磁粉探伤方法:磁粉探伤方法按分类方法不同有——按磁化电流性质分为交流电磁化法和直流电磁化法;按磁场方向分为纵向磁化、周向磁化和复合磁化;按显示介质状态和性质分为干粉法、湿粉法和荧光磁粉法等;按磁化方法为直接通电法、局部磁化支

杆法、心轴法、线圈法和铁轭法等。

下面介绍的是MT无损探伤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目前, 胜利油田现役油管大部分都是旧油管,其表面特别是内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 这些有缺陷的油管重新下井之后, 可能发生油管穿孔或断裂事故。目前对油管本体主要依靠现场人工目测和后方对油管试压检查, 前者只能检查油管本体外壁, 后者虽然能够证明油管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但不能清楚描述油管内缺陷状况, 有重大隐患的油管往往继续下井使用, 进而造成油井频繁作业, 既增加作业成本, 还严重影响采油生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 油管漏失井的作业量占总作业量的六分之一以上。随着增产措施的不断强化和生产任务的不断加重, 必须加大油井井筒管理力度, 进而降低作业成本, 确保采油生产正常进行。为此, 胜利油田引进了一套TY—MT 数字化油管无损检测仪,该套设备的应用为现役油管的分级使用和报废提供了科学依据。

TY—MT 数字化油管无损检测仪

检测原理

TY—MT 数字化油管无损检测仪的磁化系统将被测油管磁化至深度饱和, 当油管内外表面有裂纹、坑点、孔洞以及油管壁厚变化时, 就会产生漏磁场或被磁化段的主磁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被探伤传感器获取, 经信号调理整形放大后, 再经A/D 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 用探伤分析软件对缺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以曲线形式显示出来,也可用打印机打印检测结果。

基本参数:

检测油管直径: 外径2 (3 英寸(73mm) 、3 "-英寸(89mm) , 内径62 、74mm ;横向裂纹(光滑表面) 分辨率: 013mm (深度) ×5mm (长度) ;腐蚀坑及孔洞分辨率(光滑表

面) :ê112mm ,深015mm ;壁厚减薄分辨率: 壁厚的3 %;检测速度: 1~50m/ min ;

油管两端检测盲区: ≤80mm。

探头结构特点:

TY—MT 数字化油管无损检测仪的探头主体是8 个周向分布的磁敏传感器和各自的磁化器件。探头结构设计为随动定心结构, 具体形式为: 传感器与其载体组成游动体, 游动体的各传感器在各自的滑槽内由弹簧与其载体相连, 能自动张合; 游动体置于探头体内, 其上下端均由多颗钢珠与外壳的上下端相连。这种结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检测过程中的两个问题: 其一, 检测过程中碰到油管接箍时探头内的传感器能自动避让; 其二, 油管在起(或下) 的过程中, 水平方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摆动,而根据漏磁检测的特点,

为了保证检测精度与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磁敏传感器与被检油管表面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5mm 以内。由于探头是随动定心结构, 满足了检测工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 康宜华1 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原理与技术1 北

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 61~83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GB/ T 12606 —1999 钢管漏磁探

伤方法1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三、涡流探伤(ET)

Eddy Current Testing(ET)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使被检件的表面感应出涡流,零件中存在缺陷时会改变涡流的强弱,涡流产生反作用磁场,又使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线圈的阻抗的变化,来判断缺陷的有无,这种探伤方法称为涡流探测法。出现于40年代,我国50年代开始研究。由于交流感应电流的集肤效应,所以ET 法仅能用于导体表层(表面和近表层)的缺陷检测.

优点:涡流探伤可探测零件表面0.11mm~0.2mm深处的缺陷,灵敏度较高,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高速自动化检测;属于电学测量法,容易实现自动化和计算机化;设备可以很轻,可以原地探恻;对封闭在表层下的缺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探伤深度比磁粉探伤所达到的深;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等。

缺点:理论复杂;距表层较深的缺陷难检测(集肤效应);影响因素多;涡流探伤仅适用于导电材料,对缺陷显示不直观,更不适于形状复杂零件的探伤。

发展方向:

分析方法:相位分析、相关分析、幅值分析等。计算机的应用和探头的改进(旋转探头、扇形探头等)。

四、超声波探伤(UT)

Ultrasonic Testing (UT)利用超声波来检查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零件内部缺陷的方法,称为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来,在萤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超声波无损检测仪主要由同步电路、时基电路(即扫描电路)、发射电路、接收放大电路4 个主要电路和示波电路、延迟电路、时标电路、电源电路以及探头等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按波的传播方式分为脉冲反射波法和透射波法;按耦合方式分为接触法和水浸法;按波型分为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

探头分为直探头、斜探头、表面波探头、双晶探头、专用探头等。直探头可发射和接收纵波,斜探头可发射和接收横波。

超声波探伤中较为普遍采用纵波接触法,单探头或双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探头与零件表面上的耦合剂薄层接触进行探伤。单探头多用于探测中厚板、大型锻件、大厚度焊缝和形状简单的毛坯制件。双探头特别适于探测近表面的缺陷。

下面就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简要介绍它在十字轴维护中的应用

十字轴的基本结构简介

十字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万向接的主要部件,其材料为18Cr2Ni4W,是一种力学性能比较优良的合金钢,目前国内很少几家企业能够生产。左图是轧机主传动系统十字轴立体图。

十字轴断裂分析

实践中该十字轴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频繁发生断裂事故(断裂部位在十字轴耳轴根部过渡圆角处),有专家曾指出是静力学无法解释的原因,因此,该轧钢厂曾联合国内一家著名的大学对轧机进行了各种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该轧机在运转时产生很大的附加弯矩和水平力,在它们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十字轴在远没有达到其设计寿命前失效,右图为十字轴断口形貌。

检测方案确定

(1)仪器:通用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CTS-22 型、CTS-23 型和CTS-26 型。

(2)探头:2.5MHz:双晶探头;2.5MHz 微型斜探头。

(3)试块:用实际检测的十字轴制做。

(4)探伤步骤:由于检测的目的只要达到检测出裂缝扩展到半径方向5mm 以上(现场经验),就认为十字轴失效,基于此设计探伤步骤。探伤前必须先经外观检查,方可进行超声波探伤。对十字轴上的的污垢(主要是油脂)和氧化皮等必须进行清除。清除的宽度应能保证探头沿十字轴前后有足够的移动距离。探伤操作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十字轴钢的材质、加工工艺等。对容易出现的缺陷应事先有所估计,以便在探伤时对裂缝作出合的分析和判断。以上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将探头沿十字轴每一个耳轴的圆心向外检测,直到探测到裂缝的存在为止,并据检测信号的强弱来做出十字轴维修的决策。现场多次的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合理安排检修作业提供了正确的信息,避免了十字轴断裂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凤兰,等.异型紫铜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J].无损检测,1997,

19(8):232-234.

[2]张贞勇,宫经彪.超声波技术在提升短节检验中的应用[J].石油钻

探技术,2002,30(5):51-52.

[3]董文生.球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J].石化技术,2003,

10(3):32-35.

[4]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美国无损检测手册超声卷(上册)[M].1996,

5,第1 版.

五、射线探伤(RT)

Radiography Testing(RT)利用X射线或γ射线来检验零件内部缺陷的方法,称为射线探伤。

原理:不同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衰减作用是不同的。当射线穿过密度大的物质时,被吸收的多,由于缺陷处的密度与金属本身的密度不同,因此在零件下面的底片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光度,即在底片上显示出零件内部缺陷的大小、种类、分布状态等。

γ射线比X射线的穿透力强,但灵敏度不如X射线。

优点:适用于所有材料,底片可永久保存,可展示内部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

缺点:射线对人体有害,缺陷的深度很难辨别,成本高(底片、暗室。化学药品等),厚件的曝光时间长,零件的两面都能操作等。

发展方向:现有常规设备的改进(如;减少重量和体积等),计算机的应用,提高胶片的质量(系列化),开发便携式可移动的高能射线加速设备等。

下面就其中X射线做一简要介绍,X射线探伤在压铸生产中的应用

探伤装置对压铸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改进所起的作用

安全件——上海德尔福的滑块(下图)

过程描述:

首次试压,在力劲160T压铸机上进行压铸,按以下参数进行试验:压射压力100MP;高速2.6m/s,低速0.15m/s.慢压射行路300mm,留模时间3s.

缺陷分析:

根据探伤图像(下图)显示,在铸件上可以看到很多零散分布的亮点(在零件主体内),这就说明,铸件内部多气孔、组织稀疏、成型不好。

形成原因:

压铸过程中,喷涂时卷入气体,形成气孔;

模具温度过低,金属液流不顺畅;

压射速度不够,填充不充分;

排气效果不好。

改进措施:

调整压铸工艺,减少喷涂量,增加吹气时间,增加快压射速度;

更改模具,改进横浇道,加宽内浇口,增加其截面积,减少填充阻力;

增加排气道(如图)。

结果:

按工艺进行压铸,再通过探伤图像(下图)与之前对比,效果有了明显改善。通过与ASTM E1025标准对比,符合产品的要求。

目前,该零件处在批量生产阶段,通过日常品质探伤检测,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求。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射线探伤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先进的检测手段为产品品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使现场检测从外观目视提升到了内部探伤微观检测,使我公司的产品品质进入新的阶段。这不仅为压铸解决了一次废品率无法降低的问题,而且还使企业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能力面对市场的竞争,勇敢的迎接新挑战。

参考文献:

林树新* 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机电工程技术, 2004.8):144

作者简介:韩学词,男,1978年生,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助工。研究领域:压铸工艺与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的新型的探伤技术先继登上了世界的舞台,除上面所提的5种常规检测方法外,被列为新技术的主要有:

声发射技术 (Acoustic Emission)

疲劳裂纹(裂纹产生与扩展时均有应变能产生,发出弹性波)的监测等,快速、动态、整体的NDT方法。声发射检测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加载条件下零件内部缺陷活动发射出声波信号来探恻缺陷。而其它无损检测则是静态的,是外加信号检测零件内部缺陷。声发射无损检测具有以下特点:

(1)除极少数材料外,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均有声发射现象,所以声发射检测不受材料限制;

(2)不仅可以探测缺陷,且可依声发射波的特点和诱发条件了解缺陷形成和预测其发展;

(3)操作简便,可大面积探测和监视缺陷活动情况;

(4)声发射检验时环境有很大的干扰噪声。

2)激光全息照相技术: 空间像,缺陷的立体形态。类似于CT等。

综合探伤法

由于各种方法各有特点及最适用的探测对象和应用范围,所以要综合应用,即合理地将各种方法配合使用,达到好的检测效果。具体是:

1)以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检测表面缺陷;

2)以涡流、磁力探伤检测近表层缺陷;

3)以超声波探伤检测内部缺陷,找出疑点;

4)用射线探伤对内部疑点进行透视检查。

小结:

注:表层缺陷包括:表面缺陷和近表层缺陷

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简介

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简介 夏纪真 无损检测资讯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5615219.html,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恒生花园14梯701 邮编:511442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局限性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 1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特殊超声波检测技术,类似相控阵雷达、声纳和其他波动物理学应用,依据惠更斯(Huyghens-Fresnel)原理:波动场的任何一个波阵面等同于一个次级波源;次级波场可以通过该波阵面上各点产生的球面子波叠加干涉计算得到。 并显示保真的(或几何校正的)回波图像,所生成材料内部结构的图像类似于医用超声波图像。 常规的超声波检测技术通常采用一个压电晶片来产生超声波,一个压电晶片只能产生一个固定的声束,其波束的传递是预先设计选定的,并且不能变更。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关键是采用了全新的发生与接收超声波的方法,采用许多精密复杂的、极小尺寸的、相互独立的压电晶片阵列(例如36、64甚至多达128个晶片组装在一个探头壳体内)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和电子方法控制压电晶片阵列各个激发高频脉冲的相位和时序,使其在被检测材料中产生相互干涉叠加产生可控制形状的超声场,从而得到预先希望的波阵面、波束入射角度和焦点位置。因此,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实质上是利用相位可控的换能器阵列来实现的。超声波相控阵激发的超声波进入材料后,仍然遵循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因此,对于常规超声波检测应用的频率、聚焦的焦点尺寸、聚焦长度、入射角、回波幅度与定位等等,超声波相控阵也是同样应用的。 超声波相控阵探头的每个压电晶片都可以独立接受信号控制(脉冲和时间变化),通过软件控制,在不同的时间内相继激发阵列探头中的各个单元,由于激发顺序不同,各个晶片激发的波有先后,这些波的叠加形成新的波前,因此可以将超声波的波前聚焦并控制到一个特定的方向,可以以不同角度辐射超声波束,可以实现同一个探头在不同深度聚焦(电子动态聚焦)。此外,从电子技术上为阵列确定相位顺序和相继激发的速度可以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探头发出的超声波束在被检工件中动态地“扫描”或“扫调”通过一个选定的波束角范围或者一个检测的区域,而不需要对探头进行人工操作。相控阵探头的关键特性包括:电子焦距长度调整、电子线性扫描和电子波束控制/偏角。 图1示出了超声波相控阵换能器实现电子聚焦和波束偏转的原理示意图。 图1超声波相控阵换能器实现电子聚焦和波束偏转的原理示意图超声波相控阵换能器的晶片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相控阵列,目前主要有三种阵列类型:线形阵列(晶片成间隔状直线形分布在探头中)、面形(二维矩阵)阵列和圆(环)形阵列,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 摘要:在现代生产中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何种无损检测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无损检测方法及其 特征有较全面的了解。所谓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材料和成品的条件下研究其内部和表面有无缺陷的手段。下面简要介绍三种常用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关键词:激光无损检测;超声无损检测;射线无损检测 abstract: in modern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bjects in the choice of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has become a concern of the peopl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to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and feature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s in no damage to the material and finished produc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ts internal and surface defects have the means. below is a brief introduce three kinds of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lase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x-ra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中图分类号:tb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无损检测的目的及其方法的选用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首先搞清楚究竟想检测什么东西,随后才能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来达到预定目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新技术及应用(DR)

射线检测面临的问题 >>国家发展的要求 节能减排、无污染、实现绿色无损检测 >>产品检测的需要 自动化、高效率、远程评判(交互)、存储查询方便 解决方法 方法之一:改变胶片及其后处理环节,切断污染源 方法之二:后续处理技术的发展 (1)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 DR技术 CR技术 像质评价 应用 1、DR技术概述 1.1 定义 DR——Digital Radiography NB/T47013.11(DR)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1.2 检测系统组成 1.3 与胶片照相不同之处: 组成及成像过程 增加了硬件(数字探测器、检测工装、计算机)与软件(数据采集、控制、处理); 减少了胶片及其暗室处理环节。 RT:胶片照相是射线光子在胶片中形成潜影,通过暗室的处理,利用观片灯来观察缺陷; DR成像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控制数字成像器件,实现射线光子到数字信号再到数字图像的转换过程,最终在显 示器上进行观察和处理缺陷。 DR技术: 面阵探测器 线阵探测器 数字探测器

1.4 检测原理 射线透照被检工件,衰减后的射线光子被数字探测器接收,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放大和A/D转换,通过计算机处理,以数字图像的形式输出在显示器上。 数字探测器使用时注意事项 1、温湿度的要求 2、承受的最高辐照能量 3、承重 4、磕碰、划伤 5、预热 6、校正 1.5 DR与胶片比较的特点 >>提高检测效率(静止成像、连续成像) >>透照宽容度增加 >>快速查询和统计 >>减少暗室的洗片环节,降低环境污染 >>预热 >>校正(坏像素、不一致性) >>灵敏度高、分辨率低(与像素大小有关) >>一次投入成本高 >>探测器无法弯曲,有一定厚度

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安全工程1401班 2014074201 1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标志。但它的实现是建立在材料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必须采用不破坏产品原来的形状,不改变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这种技术就是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进行有效地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信息。目的是为了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设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设备安全[1]。 无损检测技术是机械工业的重要支柱,也是一项典型的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应用技术。可能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应用学科分支,其涵盖的技术知识之渊博、覆盖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众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之广泛能与无损检测相比。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发给美国无损检测学会成立20周年的贺电中曾说过,(无损检测)能给飞机和空间飞行器、发电厂、船舶、汽车和建筑物等带来更高的可靠性,没有无损检测(美国)就不可能享有目前在飞机、船舶和汽车等众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只有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结合,解决国家大型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问题,无损检测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无损检测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的局面,其总体形势和水平已是十年前无法比拟。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和国防单位,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2]。 2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类型及其原理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类型主要有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渗透检测和红外检测技术五种,本文选取其中3种检测技术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简单的讲述,选取超声波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这两种检测技术进行

无损检测新技术-数字X射线检测技术简介

无损检测新技术-数字X射线检测技术简介 夏纪真 无损检测资讯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5615219.html,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恒生花园14梯701 邮编:511442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数字X射线检测技术的种类、基本原理与应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数字X射线检测 1 综述 数字X射线检测(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可以分为:以图像增强器为基础的X 射线实时成像(Real-time Radiography Testing Image,缩写RRTI)、采用成像板(IP板)的模拟数字照相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采用电子成像技术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DirectDigit Radiography,简称DR)以及将X射线照相胶片经扫描转为数字图像(FDR)。 2 以图像增强器为基础的X射线实时成像(RRTI) 以图像增强器为基础的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采用图像增强器代替射线照相的胶片或者旧式工业电视的简单荧光屏来实现图像转换,可以实现实时检测。系统主要由用于产生X 射线的X射线机系统(包括高压发生器、微焦点或小焦点的恒电位X射线机、电动光栏、循环水冷却器等,以投影放大方式进行射线透照)、图像增强器系统(X射线接收转换装置,将隐含的透过金属材料的X射线检测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模拟图像)、进行信号处理及重构数字化图像的图像处理工作站(包括计算机、图像采集板卡、图像处理软件及系统软件与控制软件等,同时集成了整机控制,包括射线控制面板在内的所有控制面板和操作面板,射线透视的结果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检测图像可以按照一定的格式储存在计算机硬盘、移动硬盘、U盘内或刻录到光盘上而长期保存)、检测机械工装、PLC电气控制系统、现场监视系统等六大部分组成。 典型的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像增强器是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中除X射线源 外最关键的元件。图象增强器由外壳、射线窗口、输入屏 (包括输入转换屏和光电层,目前常用碘化铯晶体或三硫 化二锑、碲化锌镉、硒化镉、氧化铅、硫化镉、硅等对X 射线敏感的光电材料制作)、聚焦电极和输出屏组成。输入 转换屏吸收入射的射线,将其能量转换为可见光发射,光 图像增强器结构示意图 电层将可见光发射能量转换为电子发射,通过加有 25~30KV高压的聚焦电极加速电子并将其聚集到输出屏, 再由输出屏将电子能量转换为光发射,大大提高了输出光强,得到大大增强的图像亮度、动态范围以及分辨力。亦即在图像增强器内实现的转换过程是:射线→可见光→电子→可见光。 图像增强器输出屏后面是光学聚焦镜头等组成的光路系统,再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缩写,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ilicon的缩写,互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无损检测概述 无损检测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非破坏性 (2) 全面性 (3) 全程性 (4) 可靠性问题 开展无损检测的研究与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制造用原材料直至最终的产品进行全程检测,可以发现某些工艺环节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工艺提供指导,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2) 提高产品质量:无损检测可对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各中间工艺环节直至最终的产成品实行全过程检测,为保证最终产品年质量奠定了基础。 (3) 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的制造设计阶段,通过无损检测,将存有缺陷的工件及时清理出去,可免除后续无效的加工环节,减小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节约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4)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破坏性检测只能是抽样检测不可能进行100%的全面检测,所得的检测结论只反映同类被检对象的平均质量水平。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如材料的选购、加工过程品质的变化、流通环节的质量变化等过程中,不仅起到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作用,还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其具有以下特征:无需大量试剂;不需前处理工作,试样制作简单;即使检测,在线检测;不损伤样品,无污染等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核工业、武器制造、机械工业、造船、石油化工、铁道和高速火车、汽车、锅炉和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以及海关检查等等。“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无损检测基础之上的”并非言过其实。 无损检测分为常规检测技术和非常规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ET)。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缩写AE)、红外检测Infrared(缩写IR)、激光全息检测Holograph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HNT)等。 二、无损检测分类及简介 下面对以上所说的五种常规检测技术以及几种非常规检测技术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1.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界面(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的结合面)出的反射和折射以及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由发射探头向被检件发射超声波,由接收探头接收从界面(缺陷或本底)处反射回来超声波(反射法)

无损检测技术简介及发展

无损检测技术简介及发展 窦在镇 机0801-1 20080520 【摘要】【关键字】:无损检测超声波射线激光涡流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存在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及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被检测的材料、产品和设备构件的性质、状态、质量或内部结构等的一种特殊的检测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目前具体技术原理分类和应用,同时就我国目前的检测技术做综述。 1无损检测简介 1.1概念 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检查共建宏观缺陷或测量工件特征的各种技术的统称。工业领域中的无损检测类似于人们买西瓜时的“隔皮猜瓜”。买西瓜时,用手轻轻拍打西瓜外皮,听声响或凭手感,想猜一下西瓜的生熟,这是人们常有的习惯。如果对猜想有怀疑,则要求切开看个究竟了。用手轻拍,对西瓜是无有损坏的,非破坏性的,听声响或凭手感猜想西瓜生熟,“隔皮猜瓜”,这是生活中的“无损检测”;而“切开看个究竟”,这就是生活中的破坏性检查了。不论无损检测技术如何发展,“隔皮猜瓜”这一主旨内涵不变;对检测结果(猜想)有怀疑时,要解剖(切开)进行验证,这一基本思想也不变。古老而简单的无损检测方法,如敲击器械,听声响,辨别有无裂纹等,是至今沿用的方法;但因它们对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做不出“基本相符”的判断,而不被视无损检测的技术方法。只有技术方法才可保证无损检测结果如上所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2 无损检测的目的 无损检测的目的大体上可从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1.2.1 质量管理 每一种产品均有其使用性能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在该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规定,例如技术条件、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以一定的技术质量指标反映。 无损检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非连续加工(例如多工序生产)或连续加工(例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构件提供实时的工序质量控制,特别是控制产品材料的冶金质量与生产工艺质量,例如缺陷情况、组织状态、涂镀层厚度监控等等,同时,通过检测所了解到的质量信息又可反馈给设计与工艺部门,促使进一步改进设计与制造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收到减少废品和返修品,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例如,某厂生产45#钢球面管嘴模锻件,对锻件进行磁粉检测发现存在锻造折叠,使得锻件报废或需要返修而成为次品,折叠出现率达到30~40%。通过改进模具设计和模锻前的毛料荒形设计,以及改进模锻时摆放毛料的方式,使折叠出现率下降到0%,杜绝了因为折叠造成的废品和返修品出现,从而大大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节省了返修工时,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

本文由wenjin101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航空、航天、核能、汽车、石油、化工、铁路、建筑等产业方面,无损检测技术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生产和建设中,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无处不在,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必须进行百分百的检测,这就要求不破坏产品原来的形状、不改变产品的使用性能。从而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利用被检测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因其内部存在缺陷或结构异常而使所引起的光、声、电、磁等反应量发生的变化,从而测量这些变化以了解和评价被检测对象的性质、状态、质量或内部结构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已获得实际应用的和已在实验室阶段获得成功的无损检测方法已达五、六十种甚至更多,随着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会出现更多的无损检测方法与种类。根据检测原理不同,无损检测可分为声学方法检测、射线检测、电学方法检测、磁学方法检测、微波和介电方法检测、光学方法检测、热学方法检测、渗透检测与渗透检测等。其中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渗透检测和射线检测被称为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下面主要介绍五大常规检测技术及其在社会各个领用的应用。一、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它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超声检测技术是使超声波与被检测工件现相互作用,根据超声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的行为,对被检测工件进行缺陷检测、几何特征测量、组织机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行对其应用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根据超声波在物体中的多种传播特性,例如反射、透射与折射、衍射与散射、衰减、谐振以及声速等的变化,可以测知许多物体的尺寸、表面与内部缺陷、组织变化等。与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以及便于现场使用等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很广。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1)超声检测在工业无损检测技术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属材料(锻件、铸件、焊接件、型材、胶接结构)的探伤、厚度测量、硬度测量、纤维组织评价。非金属的检测,如混凝土、岩石、桩基和路面等质量检验,包括对其内部缺陷、内应力、强度的检测应用;陶瓷土坯的湿度、陶瓷制件的缺陷检测;气体介质特性分析等。(2)各种新材料的检测。如有机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超声检测技术已成为复合材料的支柱。(3)在海洋地质领域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例如声纳、鱼群探测、海底形貌探测、地质构造探测等。(4)核电工业的超声检测。(5)在医学诊断方面广泛应用超声检测技术,例如 B 超检测。(6)在农业方面,农产品的成熟度、农畜产品的内部缺陷、畜产品的异物等的检测。目前人们正试图将超声检测技术用于开辟其它新领域和行业,如人们正努 力将超声检测技术用于血压控制系统进行系统作非接触检测、辨识。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等二、磁粉检测技术及应用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铁磁性材料或工件被磁化后,如果在表面和近表面有材料的不连续性的存在(材料的均质状态或致密性受到破坏),则在不连续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等.由于有趋肤效应存在,铁磁性材料中的磁通基本集中在材料的表面和进表面,因此磁粉检测局限在检查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此外还不适用于检测铜、吕、镁、钛合金等非铁磁性金属材料外。但是它的优点较多,适用范围较广,成为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由于磁粉检测的特点和局限性,一般只应用在工业上,其适用范围如下:(1)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的铁磁性材料的微小裂纹和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2)适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3)

无损检测行业发展

无损检测行业发展 班级: 学号: :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有超声波检测焊缝中的裂纹等方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是中国无损检测学术组织,TC56是其标准化机构。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射线照相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 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涡流检测(ET)、声发射检测(AT)、热像/红外(TIR)、泄漏试验(LT)、交流场测量技术(ACFMT)、漏磁检验(MFL)、远场测试检测方法(RF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目视检测法(VT)等。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无损检测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无损探伤(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NDI)、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和无损评价(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NDE)。目前一般统称为无损检测(NDT),而不是特指上述的第二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各阶段之间也没有绝对的时间分界点,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继承和发展,各自的主要特点如下。 1.无损探伤(NDI) 从国际上看,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无损检测的初级阶段,其特点是技术和任务都较为简单。在技术手段上可选择的并不丰富,主要采用超声、射线等技术;在任务上主要是检

测试件是否存在缺陷或者异常,其基本任务是在不破坏产品的情况下发现零件或者构件中的缺陷,满足工程需要,其检测结论主要分为有缺陷和无缺陷两类。 2.无损检测(NDT)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产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求不断提升,仅仅检测出是否有缺陷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无损检测(NDT)这一发展阶段,不仅仅是探测出试件是否含有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他信息,例如缺陷的结构、性质、位置等,并试图通过检测掌握更多的信息、对于国际上发达的工业国家,这一阶段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 3.无损检测评价(NDE) 尽管第二阶段的无损检测(NDT)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生产的需求,但是随着对材料、构件等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针对在役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越加突出,无损检测技术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无损评价阶段(NDE)。这一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96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14界世界无损检测大会(Word conference on NDT,WCNDT),在该次大会上提出了将无损检测(NDT)变为无损评价(NDE)这一重要观点,并很快被各国无损检测界所接受。在这一阶段,人们不仅要对缺陷的有无、属性、位置、大小等信息进行掌握,还要进一步评估分析缺陷的这些特性对被检构件的综合性能指标(例如寿命、强度、稳定性等)的影响程度,最终给出关于综合性指标的某些结论。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其他国家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本文概述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分析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损检测;探伤;发展概况; 一、引言 任何设备或构件自身都可能有各种缺陷,关键是这种缺陷是否发展、发展得快慢及最后的危害如何。国内与国际上对承压类特种设备所含缺陷的危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含缺陷焊接特种设备安全评定已成为可能。而在进行评定分析时,结构缺陷的准确定位与定量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缺陷对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设备服役时的安全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无损检测手段对设备进行检查,再应用安全评价分析技术和手段对检查得到的缺陷进行安全评定。可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评定与爆炸预防等技术应用的基本前提是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对工业中常用的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概述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分析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工业常用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分析 2.1射线检测技术 原理:射线探伤法是利用射线透过物体时, 会发生吸收和散射这一特性, 通过测量材料中因缺陷存在而影响射线的吸收来探测缺陷的, 有缺陷部位对射线的衰减减弱, 运用胶片的照相原理浏黄穿透工件后射线的强度变化, 从而, 测量出工件内部缺陷大小、数和性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射线检测方法。常用于探伤的射线有X 光和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分别称为X光探伤和γ射线探伤。一般情况下,射线探伤是不易发现裂纹的,或者说,射线探伤对裂纹是不敏感的。因此,射线探伤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最敏感。即射线探伤适宜用于体积型缺陷探伤,而不适宜面积型缺陷探伤。2.2超声波检测技术 原理: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所谓超声波是指超过人耳听觉、频率大于20 的声音。目前用的最多的探伤方法是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在探伤时用纵波或者横波把超声波射入被检物的一面, 然后在同一面接收从缺陷处反射回来的回波, 根据回波情况判断缺陷的情况。通常用超声波探头与待探工件表面良好的接触,探头则可有效地向工件发射超声波,并能接收(缺陷)界面反射来的超声波,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再传输给仪器进行处理。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常称声速)和传播的时间,就可知道缺陷的位置。当缺陷越大,反射面则越大,其反射的能量也就越大,故可根据反射能量的大小来查知各缺

无损检测新技术

无损检测新技术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1]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CT)、声发射检测(AE)、热像/红外(TIR)、泄漏试验(LT)、交流场测量技术(ACFMT)、漏磁检验(MFL)、远场测试检测方法(RF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等。 一、磁记忆检测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金属磁记忆效应来检测部件应力集中部位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无损检测的缺点,能够对铁磁性金属构件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即微观缺陷和早期失效和损伤等进行诊断,防止突发性的疲劳损伤,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种新的检测手段。金属磁记忆方法自诞生以来,对其机理的解释就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专家俄罗斯 Doubov教授最早提出:磁记忆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工件载荷作用下在铁磁材料内部形成位错稳定滑移带,高密度的位错积聚部位形成磁畴边界(位错壁垒),产生自有漏磁场。 在机理研究方面。如从电磁学角度出发的电磁感应说,即铁磁性材料垂直于地磁场作用方向的横截面积,在定向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应变,因而通过此横截面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由电磁感应定律知,该截面上必然产生感应电流,并激励出感应磁场使工件磁化。又如基于铁磁学基本理论的能量平衡说,即磁记忆效应产生的内在原因是金属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材料内部不均匀处会出现位错,在地磁场环境中施加应力,则会出现滑移运动…,其结果会引起位错的增殖,产生很高的应力能。能量平衡的结果,使得铁磁零件内部磁畴的畴壁发生不可逆的重新取向排列,由于金属内部存在多种内耗效应,使得动载衙消除后,在金属内部形成的应力集中区会得以保留。为抵消应力能,磁畴组织的重新排列也会保留下来,并在应力集中区形成类似缺陷的漏磁场分布形式,即磁场的切向分量为最大值,而法向分量符号发生改变,且具有过零值点。丁辉等17呗0建立了裂纹类缺陷应力场和磁通量变化间的数学模型,为磁记忆检测裂纹类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大庆石油学院开展的对带有预制焊接裂纹的球型容器、爆破试验后破裂的管件和带有焊接缺陷的管件进行了磁记忆检测实验研究,利用已知评价标准,准确找出了构件中的缺陷,充分验证了金属磁记忆方法的有效性。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的利用地磁场检测钢球表面裂纹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钢球被地磁场磁化后,从位于地磁场中的磁阻传感器采样得到的信号就能够分辨出钢球表面缺陷,为磁记忆技术在轴承检测中的应用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压力容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压力容器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下,一旦出现损伤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定期实行压力容器无损检验是在保证容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和使用安全水平的必要措施。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是在被检测容器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应用一定的技术和原理,通过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容器性能、结构以及使用状况的检验。目前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 1.磁粉检测 1.1.技术原理和应用 磁粉检测是将铁磁性材料的压力容器进行磁化,如果容器内部存在缺陷,将会导致容器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磁粉检测主要应用于检

测铁磁性材料做成的容器表面或近表面,可以准确直观地发现裂纹、夹杂等缺陷。 1.2.优缺点分析 磁粉检测对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灵敏度较高,检测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如果在用压力容器可能存在表面缺陷可以首选磁粉检测。它的缺点体现在局限于检测铁磁性材料。检测的范围较小、效率较低。另外,磁粉检测对容器表面的形状要求较高,不适合检测不规则的压力容器。 2.射线检测 2.1.技术原理和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应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投射入被检测容器上,可以发现压力容器铸件材料中气孔、夹杂物以及焊接中漏焊、未熔合等缺陷。通过射线检测可以将容器材料中缺陷的尺寸准确地反馈到设备的显示屏上,形成生动直观的图像并且能够保存和记录。该技术适用于检测不能直接用人工测量的容器或外包保护层较厚的容器,射线可以准确地检测到这类压力容器是否缺陷以及缺陷的长宽尺寸。 2.2.优缺点分析

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夏纪真

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夏纪真 (2011年7月) 无损检测资讯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5615219.html, 一.概述(一)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无损检测技术是以物理现象为基础的,回顾一下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都是一种物理现象被发现后,随之进行深入研究并投入应用,一般的规律往往首先是在医学领域、军工领域应用,然后推广到工业领域应用。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部分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 射线检测 1895年11月德国渥茨堡大学教授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随后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1896年法国贝克勒尔发现γ射线; 1898年居里夫妇从铀矿中分离出镭 1900年法国海关首次应用X射线检查物品; 1919年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打出质子,进而建立起第一个核反应装置; 1920年前后X射线开始在工业领域应用; 1939年发现铀裂变现象,此后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逐渐进入γ射线检验领域; 1946年携带式X射线机诞生 超声检测 1830年已经有利用机械装置人工产生超声波的实验(达到24000Hz) 1914-1918年已经开始利用声波反射的性质探测水下舰艇的研究 1943年出现商品化脉冲回波式超声波探伤仪 涡流检测 1824年加贝(Gambey)用实验发现金属中有涡电流存在,几年后佛科(Foucauit)确认了涡电流的存在; 1831年法拉第(Farade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5年麦克斯韦完成法拉第概念的完整数学表达式,建立电磁场理论; 1879年休斯(D.E.Hughes)首先将涡流用于实际金属材料分选; 1921~1935年涡流探伤仪和涡流测厚仪先后问世; 1930年实现用涡流法检验钢管焊接质量; 50年代初期德国福斯特(Forster)开创现代涡流检测理论和设备研究新阶段,涡流检测技术开 始正式进入实用阶段 磁粉检测 1868年英国应用漏磁通探测枪管上的不连续性; 1876年应用漏磁通探测钢轨的不连续性; 1918年美国开创磁粉检测首例; 1930年德国福斯特(Forster)将磁粉检测正式引入工业领域; 1933年提出漏磁检测设想; 1947年第一套漏磁检测系统研制成功 渗透检测 1930-1940年代:煤油、“油-白法”、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的渗透检测方法出现 1941荧光染料的发现与应用,采用紫外线辐照显示,吸收剂-显像剂应用 1950出现以煤油与滑油混合物作为荧光液的荧光渗透检测 1960后出现自动流水线,水基渗透液和水洗法技术,开始关注对氟、氯、硫的控制 微波检测 1948年微波被首次用于工业材料测试 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上以二次世界大战为重要的转折点:二战前已经起步并开始得到少量的初步应用,在二战期间由于医学和军事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在二战后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代和现代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二)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史 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已开始在一些机械工业领域中得到少量应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在军工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以及和军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始注重X射线、磁粉、渗透、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其中不少工作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当年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了无损检测技术行业,成为今天被我们尊称为我国无损检测

(完整版)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 一、概述 1、无损检测的定义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和破坏材料、机器和结构物的情况下,对它们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能以及内部结构等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是探测其内部或外表的缺陷(伤痕)的现代检验技术。 2、无损检测的目的 (1)确保工件或设备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用无损检测来保证产品质量,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产品的部分或整体都不会发生破损,从而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这就是无损检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2)改进制造工艺. 无损检测不仅要把工件中的缺陷检测出来,而且应该帮助其改进制造工艺。例如,焊接某种压力容器,为了确定焊接规范,可以根据预定的焊接规范制成试样,然后用射线照相检查试样焊缝,随后根据检测结果,修正焊接规范,最后确定能够达到质量要求的焊接规范。(3)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无损检测可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例如,焊接某容器,不是把整个容器焊完后才无损检测,而是在焊接完工前的中间工序先进行无损检测,提前发现不合格的缺陷,及时进行修补。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容器焊完后,由于出现缺陷而整个容器不合格,从而节约了原材料和工时费,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3、无损检测的范围 (1)组合件的内部结构或内部组成情况的检查 (2)材料、铸锻件和焊中缺陷缝的检查 a、质量评定 b、寿命评定 (3)材料和机器的计量检测 通过定量的测定材料和机器的变形量或腐蚀量来确定能不能继续使用。例如,用超声波测厚仪来测定容器的腐蚀量,通过射线照相来测定原子反应堆用过的燃料棒的变形量、喷气发动机叶片的变形量等。 (4)材质的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可以用来验证材料品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例如,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来进行材质混料的分选和材料热处理状态的判别。 (5)表面处理层的厚度测定 确定各种表面层的深度和厚度。例如,用电磁感应检测法可以测定渗碳淬火层的深度和镀层的厚度。 (6)应变测试 二、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探伤)有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等检测方法。它是利用各种射线源对材料的透射性能及不同材料的射线的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底片感光成黑度不同的图像来观察的。射线检测用来检测产

中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

中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 摘要:众多事实已证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已对医疗、环境、军事、材料、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无损检测与诊断。本文列举了笔者所知射线、磁粉、超声、(电磁)涡流和声振动等无损检测技术始于中国的时间、地点和先驱者姓名以及部分早期的发展史料,说明我国的现代无损检测已持续了近百年。简略地勾画从古代到现代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一条发展之路。 关键词:无损检测;中国;简史 笔者自从步入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实验室以来,初次接触无损检测这一领域,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历史,发展等知之尚少,利用了自然辩证法这一课程研究思路以及专业方向上的资料,对中国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一个简略地回顾。 1我国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 (1)中医靠“望、闻、问、切”诊病,其中的切即切脉、按脉———由感触到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种类、所在和轻重,而“望”就是目视观察。显然“望”“闻”和“切”即是我国最古老的“无损检测”,因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此等记载,更不用说司马迁著《史记》中的(战国人)《扁鹊传》了。 (2)东汉顺帝阳嘉无年(公元132年)太史令张衡(河南南阳西鄂人,公元78-139年)发明“候风地动仪”———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后汉书》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之。”这是我国最早用仪器进行的无损检测。 (3)唐朝杜佑(公元731-812年)所撰《通典》《拒守法》中载“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小口大腹之盛酒瓦器)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讬甖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从而防备敌方(特别是骑兵)的突然袭击。说明我国唐朝天宝年(公元742-755年)前早已掌握此项技术。 (4)根据硬物敲击木材、石料、墙壁等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质地的优劣———有无空腔,破裂等缺陷。历史悠久,始于何时待查。 (5)瓷器店员双手抛接稻草捆成的瓷碗束把(每束把捆瓷碗数十),凭束把落回双手时的声音辨别瓷碗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破损。历史悠久,时间待查。 (6)由银元互撞发出的声音辨别其真伪———含银量的多少。当始于18世纪墨西哥“鹰洋”输入我国之时。 (7)铁路检车员用小鎚敲击火车轮对,根据声音判别其中有无故障。当始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

光电检测技术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 系部名称:机电工程系 班级:10级电气自动化 学号:08011001 学生: 2012年5月

摘要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并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由于并不影响被检对象的使用性能,无损检测技术在这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子器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被检测物体的光辐射经光电检测器接受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后续的处理,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取两者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将对常用的基于光电技术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概述。主要论述红外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等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对他们的原理和适用围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举例说明了每一种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电检测,无损检测,红外成像,机器视觉,X射线检测

目录 摘要.................................................................................................................. I 一、光电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 (2) (一)光电检测技术原理 (2) (二)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三)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3) 二、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3) (一)红外成像原理 (3) (二)焊接缺陷的检测 (5) 三、机器视觉技术与无损检测 (6) (一)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6) (二)机器视觉技术在钢板缺陷监测中的应用 (7) 四、X射线无损检测 (8) (一)X射线检测原理 (8) (二)X射线检测在铸件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8) 五、结论 (9)

浅谈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5615219.html, 浅谈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李涛 来源:《卷宗》2017年第27期 摘要: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是根据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含有缺陷或者结构上的不同使 物理量出现改变的情景,在确保不损伤被检对象日后功用的前提下,利用衡量上述改变来了解并评定被检测的材料、产品与设备构件的性质、状态、质量或者内部结构等的一种检测手段。在此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且就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重点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1 我国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 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进入我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但因为历史因素,只经历了萌芽时期的少量应用就夭折了。 在此将新中国建成以后无损检测技术的经历分四个时期进行介绍。 第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成以后无损检测技术的初始时期,军工方面(尤其在航空工业方面)、与军工有关的重工业方面与研究院所开始对X射线、磁粉、渗透等初级 无损检测技术的利用。 第二时期: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向机械工业方面发展,我国金属材料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出现研发成功的案例且逐步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在初级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利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新型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使用。 第三时期:20世纪70年代,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逐渐向工业方面普及,有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技术行业。 第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并且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和世界的联系愈发密切,我国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开启了全盛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金属材料无损检测学会参加到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我国在国际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话语权、知名度逐渐升高,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逐渐加大。 我国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人员进行的培训与考核都逐渐演化成较为规范的系统模式,该技术在电磁、涡流检测领域的技术水平也取得了较高水平,某些方面的成就位于国际领先行列,在超声、射线、磁粉、渗透等检测方向的应用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减小,在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研究、设备研发及生产等诸多方向都在一步一步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现在我国已经是公认的NDT大国,还在努力向NDT强国的方向前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