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X县乐耀牧业扩建项目

XX县乐耀牧业扩建项目

XX县乐耀牧业扩建项目
XX县乐耀牧业扩建项目

XXXX牧业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发展标准化养殖相关要求,为切实加快我县肉牛规模化养殖进程,提升肉牛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养牛是我县农村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许多地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县肉牛饲养数量逐年加大,饲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以饲养当地品种为主,品种落后、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农户养殖上不了规模,畜产品上不了档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业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为了切实提高我县肉牛生产科技水平,完善良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彻底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该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建农场、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成功打造出XXX畜产品名牌。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

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大力优质肉牛养殖,符合国家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提出了从“四个方面”采取“八项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今年,国家环保总局也决定采取六大措施搭建政策平台,促进循环经济“起跳”。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扎扎实实的抓好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此后,我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符合产业发展要求

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符合中央对经济建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也符合全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的要求,其中“两加快”为“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产业带规划布局上,我省被规划进了生猪产业带、肉牛、羊产业带。今后一段时期,草食牲畜的发展必将是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而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养殖业规划报告

园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园区内农业板块所开展的有蔬菜瓜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但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禽养殖业却未建设。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形成支柱产业的同时,开展特种养殖,养殖具有独特的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的服务于园区旅游项目的品种,以增加园区的可看性、可玩性,最终以“乡村动物园”的形式展现。 畜禽养殖业在贵州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项目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及其附近多以山地夹杂小平地的地形为主,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做畜禽养殖的理想场地。养殖业投资较种植业安全、保险,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周期短,竞争小、市场大,是实现短、平、快的最佳涉农产业。 二、养殖品种选择 1、猪的养殖品种的选择:从直接经济效益的创收角度来看,三元杂交猪的养殖是实现最快最大收益的品种。经实地考察,朱家场镇的温氏养殖小区养殖场以及霖峰种猪养殖场等均以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为主。三元杂交猪的长势快、抗体良好、适应性强,因此可作为养殖的首选品种。生态黑猪、宁乡土猪、生态野猪等品种生长周期较长,但品质良好,可作为特种养殖亮点吸引游客,丰富园区元素,增添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其饲料来源于主要有玉米、小麦、青草、秸秆、

粉渣、豆腐渣等,自配饲料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运用生态养殖方式进行饲养,产出优质、放心、健康的产品。 2、养殖牛的品种选择:肉牛养殖的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鲁西黄牛等。其特点为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在考察朱家场青山养牛场时发现,其养殖规模为200头的西门塔尔品种,据养殖场负责人余总介绍,其巴西玉米草青饲料的配套种植为0.5亩/头。在对新晃县肉牛的养殖业的走访考察时发现,其养殖的品种以利木赞为主。另外以养殖新晃本地的具地域特色小肥牛为辅。因此在养殖牛品种的选择上首选西门塔尔以及利木赞利润空间较大的品种。 3、鸡的养殖品种选择:养鸡主要是为丰富园区的元素以及增添园区的旅游项目。在品种选择上有生态本地鸡、麻鸡、野鸡、乌骨鸡等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品种。特色品种的养殖作为食材独具特色,其口感以及保健作用是肉鸡等品种所不能比拟的。鸡的养殖较简单,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卫生疫病,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其饲养就相对容易进行,鸡主要以玉米、稻谷、幼虫、青草、菜叶等常见食材为主,也极具经济效益。 4、鸭的养殖品种选择:鸭的养殖主要也是丰富园区元素。作为特种养殖其可选择的品种有生态大余鸭、本地土鸭、麻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日期:2010-03-29 14:26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业司

农牧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 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农

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宣汉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生猪养殖出栏总量、奶产量居全市之首,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促农增收的潜力正在不断显现,我们已经迈出了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步伐。但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的畜牧业,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我们与现代化畜牧业还有哪些差距,要采取哪些措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通俗来讲:现代畜牧业就是要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以及经营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做到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优良、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也可以用“七个化”来概括,即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畜牧业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走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想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但现在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期下新农村建设、食品安全、市场竞争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养殖水平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额比较有限,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效益,发展优良品种提高牲畜的个体产出比重。实践证明,要加快***县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措施来充分挖

掘畜牧业的潜力。2009年我们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着手,开展了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刚开始有些人不太能理解,认为投资大,折旧期长,以前我们也搞过类似的设施建设,但大部分没有正常的运转起来,有的地变成了私人的,有的养殖小区变成了居民区,那现在为什么还要搞?下面,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利弊来阐述一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一)从养殖效益来说。 能让农牧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就是装到口袋的钞票,因此养殖户最关心的就是养殖效益。传统畜牧业养殖规模小、收入少、养殖品种大多为土种;现代畜牧业是规模化、集约化、品种优良化的养殖。从规模上看,散养户一般就育肥二三十头牛,1年3批最多90头,每头利润300元,可获利2.7万元;如果迁入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1批育肥100头牛,1年300头,养殖小区收购价高于居民区,每头利润380元,可获利11.4万元。从品种上看,普通的本地品种奶牛一天挤7、8公斤牛奶,优质黑白花高峰期一天挤30多公斤;育肥牛普通的品种一般产肉150公斤左右,优质肉牛品种可达200公斤以上,如果是高档肉牛品种一公斤牛肉就可以买出一头普通肉牛的价格,全世界都出名的神户牛肉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再拿品种退化严重的土种羊来说,平均产肉量不到20公斤,育肥后出栏每只利润最多100元左右,而优良的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羊、萨福克、优质哈萨克羊等品种,平均产肉量可达25公斤,有的达30公斤以上。无论是从规模上的综合效益还是从个体的产出效益,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显而易见。 (二)从技术推广、疫病防控上来说

《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 为阐明全国兽医事业发展思路,明确兽医公共服务重点,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引领“十二五”时期全国兽医事业全面进步,按照《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以及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目录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环境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二、基本原则 第三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机制 二、启动实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战略 三、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四、全面提升兽药监管能力和水平 五、加快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 六、加快兽医科技进步 七、深化兽医国际交流合作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兽医法规标准体系 二、构建财政支持长效保障机制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兽医事业发展,加强对兽医工作的领导;各级兽医部门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国兽医工作者奋力拼搏,辛勤工作,我国兽医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兽医法规体系和机构队伍不断健全。及时修订《动物防疫法》,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颁布实施《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初步建立起以《动物防疫法》为核心、基本适应兽医工作发展需要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三类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公共服务机构普遍健全,按照乡镇或者区域设置乡镇畜牧兽医站3.4万多个。新型兽医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全面实施,执业兽医资格准入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官方兽医培训全面开展,官方兽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兽医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取得突破。 兽医事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家实施《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累计投入资金83.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64.3亿元,地方投资19.5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省、县、乡四级防疫网络,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监察、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系统。同时,中央出台动物防疫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154亿元,各地财政每年落实工作经费约60亿元,保证了动物防疫措施的有效落实。 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动物疫病防控方针、基本原则、综合防控措施不断完善。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通过无牛瘟状态国际认可,顺利推进无牛肺疫认可,基本消灭马鼻疽、马传贫,成功堵截疯牛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于国门之外,家畜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建国以来最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无口蹄疫区建成,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成并得到国际认可。 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水平逐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生猪全面实施检疫。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生猪耳标佩戴率达70%。兽药产业迅速发展,审批管理不断规,兽药监管日趋严格,兽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2.7%,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 兽医科技进步显著。兽医科研机构功能齐全,科技决策和咨询机制逐步完善。动物疫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各级各类兽医专业实验室分工协作的实验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兽医专家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沁水养蜂业 一、产业名称:蜜蜂养殖业 二、产业县域发展现状 沁水县是山西省养蜂第一大县,蜂群存栏33252箱,蜂蜜产量1330吨,蜂业总产值1662万元(蜂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2%),养蜂数量、蜂产品产量、蜂业总产值多年来一直稳居全省首位。 三、产业历史文化及产业地域优势 养蜂业是沁水县最具特色的传统养殖业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沁水就成为山西养蜂名县,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养蜂科技人员,曾长期驻扎沁水开展养蜂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给沁水培养了一大批农民养蜂技术能手,为沁水成为全省养蜂第一大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沁水蜂蜜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外贸部门确定为优质免检出口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沁水养蜂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巩固提高和稳步增长三个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养蜂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单产水平和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养蜂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1.养蜂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中国养蜂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发展较快,处于快速上升阶段,1988年全国蜂群数量达到780万群。之后进入了10多年的调整巩固期,全国蜂群数

量下降到680万群。近年来,中国养蜂生产开始稳步回升,全国蜂群数量达到820万群,蜂蜜产量上升到40万吨,蜂王浆和蜂花粉产量均超过4000吨,蜂胶350多吨,养蜂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 2.标准化饲养和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各地不断创新蜜蜂饲养方式,更新养蜂机具,加快生产科技推广,加强疫病防控,养蜂业标准化规模饲养发展很快。全国蜂群平均单产由1999年的31千克增加到的48千克。浙江、四川、湖北等传统养蜂大省的饲养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养蜂业产值在全省畜牧业中居第三位。黑龙江、吉林等新兴养蜂基地迅速崛起,蜂群饲养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蜂产品加工能力和出口数量大幅提升。近十几年来,中国蜂产品加工逐渐摆脱传统的作坊生产模式,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蜂蜜、蜂王浆等传统产品加工稳步发展,蜂花粉、蜂胶等新产品不断推出,蜂产品花色品种和数量日益丰富。全国涌现出一批出口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中国出口蜂产品金额超过10亿元,比1999年增长 80.3%。 4.养蜂业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作物增产作用进一步增强。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约300元计算,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当前蜜蜂授粉业发展正呈方

XX县“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畜牧发展规划目录 一、我县畜牧发展现状 (3)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3) (二)“十三五”工作回顾 (4) 1.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4) 2.积极争取生猪活体储备项目 (4) 3.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全面提升 (5) 4.优良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5) 5.圆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 (5) 6.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到位 (6) 二、存在的4个问题 (6) 三、畜牧发展“十四五”规划 (7) 1.指导思想 (7) 2.畜牧业总体布局 (7) 3.畜牧发展目标 (8) 四、畜牧发展方向 (9) 五、保障措施…………………………………………………… 10 1.成立领导机构 (10) 2.加强业务培训 (10)

3.加大宣传力度 (10) 4.严把产地、屠宰检疫关口 (10)

XX县“十四五”畜牧发展规划 XX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走过了辉煌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发展,XX县畜牧业有了质的飞跃,为地方经济、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年来,全县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区域重大动物疫情事件。现将“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如下: 一、我县畜牧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XX县是全市畜牧发展大县,畜牧经济是我县农业经济五大支柱之一。近年来,我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畜牧养殖与环保理并重的环保理念,按照“抓好生猪生产、巩固牛存栏,着重发展禽类养殖”为总体思路,引导全县畜牧业树立工业化管理思维,以“五化”为标准,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升级上档,以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XX县是XX市畜牧生产大县,是XX省黄牛改良示范县、秸秆养牛示范县,是XX市畜牧业“一个板块、两个产业带、三个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畜牧业基本形成“六基地两

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3

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畜牧水产局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监管和创新并重,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实现畜牧业与环境友好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优势畜产品市域布局,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努力建设现代畜牧业经济强市。 *、任务目标。 总体目标:重点围绕“稳猪鸡,增牛羊,强饲草,壮奶业,调结构、促统筹”的工作思路开展畜牧工作,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实现畜牧业“五改五化”,即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生产模式、改进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畜牧业经济强市。 具体目标:“十二五”期间,规模化养殖明显增加,到****年,全市规模养殖场达到***个以上;标准化生产明显进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市**个,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培养和发展生猪、蛋鸡、肉牛“龙头企业”各*个,品牌认证明显增加,申请绿色产品认证*个、有机产品认证*个,申报商标*个,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加强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至****年,畜牧业产值每年递增*%以上,产值达到*亿元,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以上;农民新增农业收入中畜牧业贡献率达到**%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每年增加***元以上;存栏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万只;畜禽良种率达到**%以上。到“十二五”末期基本达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水平。 二、规划内容 按照合理利用资源配置,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化的市域布局。 *、肉牛产业规划布局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在会上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尹成杰同时也指出,当前,中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面临着严峻形势,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 尹成杰强调,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生猪存栏5.23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2.19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18.72%,居世界第1位;山羊2.46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25.14%,居世界第1位;牛1.89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9.2%,居世界第3位。肉类总产量达10845万吨,禽蛋(不含鸡蛋)843.6万吨,鸡蛋3578.6万吨,奶类3785万吨,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禽蛋产量占百分之八十,鸡蛋产量占百分之四十,奶类产量占百分之五。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居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近年来,在全国生猪及肉牛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县生猪和肉牛两大产业乘势而起,目前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5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41万头。为抓住“北畜南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大好机遇,乘势做大做强我县生猪及肉牛产业,打响具有宾县特色的畜产品品牌,建成支撑全国市场的生产基地,把我县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生猪及肉牛产业大基地,从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畜产品工业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宾县关于做好全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宾县幅员面积3844.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5乡12镇,143个村,1651个自然屯,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1万。自然概貌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耕地面积242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秸秆利用示范县、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种植业与养殖业”主辅换位发展战略决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惠农政策,加力推进农牧产品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2008年,我县肉牛存栏30万头,出栏12.7万头;生猪存栏35.6万头,出栏37.4万头;

全县各类畜禽专业场(户)继续保持在1万个以上的规模,畜禽专业场(户)占全县总农户的比例达到10%,规模养牛专业户发展到4150户,年出栏百头牛育肥场发展到500处;养猪专业户发展到3700个;千头猪场25处;全年新建标准化肉牛小区8处。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实现了主辅换位,畜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立足资源、市场和产业实际,以生猪和肉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变革;以产业化和组织化建设为主轴,构建顺畅和谐的产业内部关系;以搞好动物防疫、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为关键点,确保产业和产品安全。通过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有效支撑猪肉市场供应,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带动,提质增效的原则。大力扶持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逐步提高我县生猪及肉牛产业规模化比重,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把产业的整体素质和

十二五规划有关农业部分(同名8822)

十二五规划有关农业部分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它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

畜牧业发展论文

畜牧业发展论文 江城县畜牧业发展优势和对策 云南省江城县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6乡2镇,总人口121500人,财政收入60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24元,城镇居民收入7645元。 一、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 江城县制定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是今后全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发展方略,江城县发展畜牧产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据统计,全县总面积3544平方公里,草山面积124.1万亩,地理气候属低伟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7℃,月均气温12.1℃,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年均降雨天数178天。处在断山余脉无量山的尾端,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317米,高低相差1890米,形成立体气候,是江城县畜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江城县处在云南省东南方向,县域东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83公里,有省级口岸三个,在建设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桥头堡上,给江城县畜牧产业大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有利件,利用机遇充分发展好江城县畜牧产业发展,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江城县在畜禽价格上,畜禽产品价格平衡稳定,畜牧产业对农民

增收起到明显作用,对畜牧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县城及乡村活猪价每公斤12元至14元,猪肉价格每公斤26元至28元;一对满月仔猪在600元至700元之间,黄牛价格每公斤42元至46元,水牛价每公斤32元至38元,目前全县畜禽产业市场经销活跃,价格稳定,百姓投资畜禽养殖积极性高,江城县委、县政府,正积极为企业和百姓进入畜产业经营快速发展提供动力,为百姓增入创造有利条件。 江城县在交通公路网建设,给力江城县畜牧产业加速发展,在规划中的“十二五”,江城县将建设完成县、乡、村公路网建设,到今年三月,已完成江城县至普洱市153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为全县畜禽产品销售运输带来新机遇和新发展。 江城县在现代畜产业发展上。政策措施给力江城畜禽产业持续发展。在江城县“十二五”规划中,从今年开始,将计划投入资金共15819万元。一是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培训工程,投入资金5680万元;二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优质牧草推广示范工程,投入资金4178万元;三是动物疫病防治工程,投入资金1640万元;四是环境保护工程,投入资金2086万元;五是畜产品安全工程,投入资金为1335万元;六是科技与人才保障工程,投入为600万元;七是网络信息工程,投入资金为300万元。进一步加快江城县畜禽产业发展到新水平。

2021年[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 单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人们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畜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促进 ___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对于立足我县畜牧大县资源优势,加快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建设步伐,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迈进,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编制依据与规划期(一)规划编制依据 1.《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4.《**市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5.《单县畜牧业“十一五”规划》 6.《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xx-xx年)》; 7.《 ___畜牧法》; 8.《 ___草原法》; 9.《 ___动物防疫法》; 10. ___有关支农惠农和发展畜牧业的政策。 (二)规划年限规划期:xx年—xx年二、“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回顾 (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肉蛋奶总产量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己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xx年,全县肉类总产量12.4252万吨,蛋类产量5.1276万吨,奶类产量1.227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7.82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9%。畜牧业转化秸秆9.6 万吨,价值 2880多万元;转化粮食2.4万吨,价值4800多万元。在肉类生产中,xx年牛羊肉生产增长较缓,产量达到2.5844万吨,猪肉生产增长平稳,产量达到6.xx万吨,禽肉生产增长较快,产量达到3.5971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县农业中的一个大产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重要渠道。 (二)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 ___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 ___下,我县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加强,兽药和饲料工业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畜牧业二、三产业取得新进展。 1.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成为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柱。“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克服了诸多不利影响,主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园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肉类总产

我省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我省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记者刘红涛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保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日,省畜牧局、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河南省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畜牧业现代化全国领先。 发挥优势补短板推动引领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河南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肉、蛋、奶产量不断增长,“十二五”末分别达到711万吨、410万吨和352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二、第四位,畜牧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在满足省内消费需求的同时,省外调出量不断增加。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稳居全国前列。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29家,畜牧产业化集群达61个,生猪、家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9000万头、11.1亿只、124万头,乳制品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 我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的同时,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日趋向好。目前,全省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兽医实验室144个,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1080个、疫情监测网点6180个;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三级四层执法体系;综合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省连续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此外,我省畜牧业对外合作日益扩大,美国福喜、法国科普利信、丹麦丹育、泰国正大等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纷纷落户河南。中粮、伊利、德青源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到河南投资建场(厂)。贵友集团、瑞宝红牛、多尔克司等本土企业已在中亚、澳洲建立了生产基地。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河南澳大利亚进口屠宰活牛指定口岸相继建成运行。 展望“十三五”,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0年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省第十次党代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