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堂流官

汉堂流官

汉堂流官
汉堂流官

摘要:汉堂流官的设置。是中央政府把原土司地区进一步纳入中央专制的策略,是中央封建王朝增强国家对地方控制的举措。在弹压制度和流官承审的推行过程中,汉堂流官在土司社会中积极创建政治业绩,努力推行国家对地方统一管制的举措。这个历程体现出中央政府把土司地区逐步纳入中央集权的政治策略,彰显了国家控制和地方调适之间的互动与制衡。

关键词:汉堂;流官;职能;社会作用

土司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以夷制夷的特殊民族政策,其在中国封建统治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何谓流官?这是为了统辖土属地区的地方政权,中央王朝专门指派的定期轮换的官员。在土司地区全面实施郡县统治之前,中央政府在地方上所设置的流官,一般都是汉官.(可分为三类:一是上司府宪,设置在流府、流州、流县。如总督、巡抚、知州、知县等职官。他们是统辖各土属地区的中央封建的代表。二是流官佐贰,是在未改流的土司地区安置的汉员吏目。三是弹压官员。属于临时政权组织。) 何谓汉堂?世袭土司的政权机构设在土司衙门,与此相对应,在土司地区由非世袭的汉官组成的行政组织,人们称之为汉堂。汉堂流官的设置,既是中央政府掌控土司地区地方政权的行政手段,也是封建王朝推行大一统思想的政治策略。中央王朝经由汉堂流官,从各方面对土司进行牵制和监督,实施弹压和承审。

那么,土司社会中汉堂流官究竟扮演了怎样的社会角色,他们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流官机制和汉堂组织

中央政府设置流官,意在监控土司,防止土司恣意妄为、营私舞弊。由于流官职位低微,明朝所设流官对土司的牵制力不大。清政府沿用明制,并配合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的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对尚未改流的土司先后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原来未设流官的土府州县新设流官,以增设牵制;二是将原设于土府州县中职位低微的流官重新改设,以强化稽查。清政府在各土属地区因地方不同而设有流官州同、流官州判、流官吏目、流官典史等,统称之为流官佐杂。流官佐杂由流官知府兼辖,由巡道统辖,专司稽查弹压土属地方。

随着改土归流的逐步推行,土司地区流官的设置不断深化。在改流初期的地区,设置弹压委员为临时政权,改流地区的流官称为弹压官或汉官,还有的称作知州、知县、县丞。这些流官,弹压任期6年的由朝廷委任,任期3年的由省委任,代理官职的由府衙委任。弹压官大多是外省的汉人或境内异乡人,不论属那级委任,均受朝廷统领。改流后的流官政权机构与原来的土司政权是一脉相承。可见改流后的流官政权组织依然分为衙门组织和地方组织两部分,官职名称基本上沿袭原有的,相关官吏仍然没有领取中央政府的薪俸。这充分说明了在土司残余势力影响之下的汉堂,依旧沿袭土官时期的政权机制,实为换汤不换药。

但是,尽管改土归流后的汉堂组织残余着土司政权机制,却毕竟是废除了世袭的土司职位,改由非世袭的流官统治。这正是中央政府把原土司地区进一步纳人中央专制的策略,是中央王朝增强国家对地方控制的举措。

2、土汉并治格局中的流官推行弹压与承审之制度

在土流双重政权并存时期,汉堂组织努力推行国家对土司地区的统一管制,从各方面对土司进行牵制和监督,实施弹压和承审。这个过程彰显了国家控制和地方调适之间的互动与制衡,反映出中央政府把土司地区逐步纳入中央集权的策略。在土司社会秩序中,汉堂流官的社会职能具体表现为上司府宪对土司实施节制,调控土司地区的事务以及处理越级诉讼土司案;异地流官审理重大盗案和执行督察;本地汉堂协理土官等诸多方面。

(一)上司府宪之管制

1府宪对土司实施节制

中央封建王朝不断加强对土司的控制和管理,无论是承袭制度、分袭制服、奖惩制度,还是流土并治、分别流土考成等等,均显示出中央政府对土司的种种限制和改造。对有政绩的土司,督抚要积极向朝廷举荐。但为防止土司势力发展,清政府划定疆界,甚至限制土官、土民的行动自由。若土司无故侵扰内地居民,该督抚等一面题明情由,一面发兵剿灭。

对土官的贪婪行径,上司府宪通过下发禁革陋规告示,以求镇

慑作用。纵容丁胥兵役需索使费,视为例规之当然,承审牧令需索使费藉边规名色,任意苛求,致使民不聊生。针对汉属文武衙门需索使费,承审牧令任意苛求的恶劣行为,为整治吏务,体恤民情,巡抚奉谕旨整饬吏治,一是确查参劾,二是出示禁令,严禁纵容丁役诈赃,及在官求索科敛。

2府宪对土司地区的事务调控

土司地区的一般事务均由土司处理,但当土司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政务时,还得依靠上司府宪的统辖。如各种应革应留的土规律例,由上一级府宪出面协调。府宪还对土司地区的其他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如府宪处理越级诉讼土司案。当土司罪杀无辜、暴虐荒淫、罪恶深重以致人民忍无可忍时,民众起来联名控诉土司,越级上诉到省府。

(二)异地流官之承审

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王朝在土司地方普遍实行流官承审制度。所谓流官承审,就是土司地方除了户婚田土及征收年例银米等案件仍由土官承审处理外,其他重要的命盗案件则由规定的流州或流县的长官来审判和处理。

土司地区的命盗大案归由流官审理,这对于土官而言,一是剥夺了土官审理自己辖境内命盗案的司法权;二是砍断了土官藉判案勒索的生财之道;三是钳制土司,当命盗案涉及土官、官族或其爪牙时,土官也有可能被推上被告席去。为此,承审流官为土民伸怨提供了一条途径。

(三)本地汉堂之协理

在土司地区的府州县,土官为正官,中央王朝添设流官佐贰来协理和监督。这些流官拥有独立的办事机构即汉堂,直接隶属各府州,其任务是监督、弹压和协助土官,有的还实行新政.为整顿民风。维护治安,汉堂流官藉上司府宪之言,奉劝匪徒不要赌、嫖、骗、抢。可见汉堂在劝善戒盗、实施教化方面的努力。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提高了官府和弹压官的声誉。

由于流官的一些措施有利于民众,百姓还主动提出由弹压汉官治理的要求。反映出民众对汉堂的欢迎。的确,土司统治改为弹压委员之后,对于改变壮族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起到某些积极作用。如弹压官出街,人民就不用躲避了;土民可穿白衣服、白鞋入街,可以戴笠,见官也不用跪拜了.

三、土司社会秩序下的汉堂流官权轻位重

在土司制度下的土司地方政权的执政过程中,由于本地土司一贯以来的世袭权威的影响,汉堂流官在土司地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受到种种制约。土司地区的汉堂流官在地方政权中扮演了怎样的社会角色呢?

(一)中央皇权的地方代表

中央王朝在土司地区设置流官知府,其目的就是节制土司。明朝大臣王守仁对设置流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今所以特设流官者,是守视苑囿之人也。安置在土司地区的流官,自然是朝廷的耳目。他们为朝廷出谋献策,其建议往往是中央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流官在当地努力推广封建文化,积极宣扬儒学礼教,对教育民众和开化民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汉堂以推行封建文化作为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流官政权代表了中央权威,是皇权的象征.

中央政府最初是以土官管土民,汉官管汉民为名,设吏目佐之而建立汉堂,但事实上,这种汉堂组织,仿佛就是在土司地区打下一颗埋伏的楔子。汉官虽处于从旁监督的地位,但不断为改流准备先决条件,一当时机成熟,便借机取而代之。

(二)行使职权困难的执政官吏

在偏僻的土司地区,相对于土司而言,流官执政比土官有着更多的不利因素。一是由于土民不识文字,不通汉语,流官与土民情愫隔阂,常使政令无法行使,而土官没有前述的困难。二是流官时有升迁,甫谙边情又离任所,而土官官职世袭,稔知一切。土官有罪议罪,朝廷惟恐其不轻,有功议赏,朝廷惟恐其不重。甚至土官犯了谋逆造反的罪刑,也最多不过惩办一二个首要,他的子孙仍有承袭的权利。由于官制制度的不同,造成了流官的执政只能是短期行为,流官势力软弱不力,而土官地方势力结合宗族权势,却是权倾一方,并且世代相袭,长期蔓延,甚至左右流官政权,致使一些地方的改土归流十分艰难。

此外,从清政府屡次颁发禁令的反复性,我们看到土官地方势力之顽固,而流官贯彻律法条令之困难。清政府曾多次勒石下令削减土民的部分劳役和贡纳,但是以土官为首的封建领主阶级,绝非为一纸禁令所屈从。他们竭尽全力抵制,或对上阳奉阴违,应付搪塞,

对下则巧立名目,变本加厉,丝毫不愿放弃或降低其荒淫无耻的生活享受。

(三)剥削本质的封建官僚

在土司地区地方势力长期蔓延、余威不减的情形下,流官对地方的治理呈现出复杂性,汉堂组织亦暴露出自身的腐朽性。

第一,袒护土官。官府以牺牲土民的利益为前提,强词夺理,欺压百姓,却对土官仗势侵占民田的行为,妄为庇护。

第二,勾结地方势力。

第三,欺压民众。土司改流后的汉堂,是具有领主与地主双重性质的政权,对农民更具欺骗性

综上所述,流官在土司地区扮演的角色,随着土司制度从强盛到没落的进程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程度不一的作用。流官和土司之间处于相互依存又互相排斥的状态,彼此间既争权夺利,又相互连结。尽管身处土司地区的汉堂流官代表中央王权,但只能是权轻位重,而汉堂往往流于形式,却成为土司以外的另一重剥削土民的封建官僚机构。由于土司威风未倒,流官贪污枉法,致使壮族民众生活在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尽管如此,在弹压制度和流官承审的推行过程中,汉堂流官在土司社会中积极创建政治业绩,努力推行国家对地方统一管制的举措。这个历程体现出中央政府把土司地区逐步纳入中央集权的政治策略,同时彰显了国家控制和地方调适之间的互动与制衡。

清代官职表

清朝官职表 文官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总督侍郎内务府总管 从二品 内阁学士翰林院掌管学士巡抚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通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顺天府丞奉天府丞道员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知府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郎中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司经局洗马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员外郎知州运盐司运副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国子监司业部院主事宗人府主事寺衙门主事起居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丞钦天监左右监副太医院院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兵马司指挥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太常寺丞神乐署署正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五官正钦天监秋冬官正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运盐司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通政使司知事通政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太常寺满洲读祝官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京县县丞兵马司副指挥知县太常寺典簿按察司经历皇史宬尉太仆寺满主簿部院寺内务府司库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外府教授七品笔帖式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掌印中书内阁中书办事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典簿京府经历钦天监官五官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布政司都事运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助教唐古忒学助教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五经博士八品笔帖式四氏学学录太常寺协律郎布政司司库大使运盐使库大使道库大使按察司知事外府经历外县县丞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州学正县教谕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

唐代流外官得管理制度 【作者】任士英 引言 隋唐时期,因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得过渡,与三省六部为主体得行政格局相适应,确立了完整得职官制度。其表征之一,乃就是承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分流得趋势,正式形成了相互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得流内、流外两大职官系统,并为赵宋以后职官制度得发展树立了典范。唐代流外官制度,作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得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得发展中,同样具有承上启下得地位。 所谓流外官,简单地说就就是流内九品以外得职官。唐代数量众多得流外官若令史、书令史、府、史、亭长、掌固、典事、谒者、楷书手等等,广泛设置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担负着重要得行政职能。唐代流外官得管理制度,就是流外官制中一项重要制度。唐代对流外官得管理,在选任、置品、督课,酬劳以及入流内叙品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备得制度,构成了唐代流外官制发展、完善得重要内容。在封建国家统一得行政管理体系中,这就是不可分割得有机整体,它直接关系着唐朝行政机制就是否灵活、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研究流外官得管理制度,对它与唐代行政体制尤其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得重要意义就是值得重视得,并且对于弄清后期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中吏员阶层得发展、演变及相关问题,也具有同等价值。在那时,吏员得异常活跃与不寻常得地位就是官僚政治中极富特色得内容,明清之际得顾亭林说:“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胥,就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吏员们“品弥卑而权弥重”①。笔者认为,这种政治状况得确立,很可以从唐代流外官制度探溯其来源。 一、选官制度 唐代流外官得铨选制度称为“流外铨”,或称“小选”、“小铨”等。它得设置时间,南宋人洪迈曾说:“流外铨,不知自何时?”②现存资料说明,唐武德年间已自诸州调佐史及朝集典充选,表明流外铨已经进行。随着流外铨工作得展开,其程序内容与规则也日趋完备,并呈现出鲜明得特色。 (一)铨选对象 铨选对象就是指有资格参选流外官者。《大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载流外铨对象:“谓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及州县佐吏。若庶人参流外选者,本州量其所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元及弟名次二甲三甲备注 顺治三年丙戌科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李奭棠探花77 293 顺治四年丁亥科吕宫程芳朝蒋超李人龙三甲201 57 238 顺治六年己丑科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左敬祖二甲10 77 315 顺治九年壬辰科邹忠倚张永祺沈荃张星瑞二甲48 77 317 顺治九年满榜麻勒吉折库纳巴海麻勒吉状元7 40 策试满州进士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戴王纶秦鉽秦鉽77 319 顺治十二年满榜图尔宸贾勤索泰贾勤榜眼7 40 贾勤(一作查亲)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张贞生二甲65 80 260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徐元文华亦祥叶方蔼朱锦二甲67 96 277 加科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马世俊李仙根吴光陈常夏三甲137 77 303 康熙三年甲辰科严我斯李元振秦弘沈珩二甲1 40 157 康熙六年丁未科缪彤张玉裁董讷黄礽绪二甲39 40 112 康熙九年庚戌科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宫梦仁57 239 李光地该科登第康熙十二年癸丑科韩菼王度心徐秉义韩菼状元40 123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康熙十五年丙辰科彭定求胡会恩翁叔元彭定求状元50 156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归允肃孙卓茆荐馨马教思二甲8 40 108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蔡升元吴涵彭宁求金德嘉三甲1 40 136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陆肯堂陈元龙黄梦麟陆肯堂状元40 121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范光阳二甲1 40 103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戴有祺吴昺黄叔琳张瑗二甲5 40 114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裴之仙二甲4 40 125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李蟠严虞敦姜宸英汪士竤二甲1 40 10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汪绎季愈王露王露探花60 24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王式丹赵晋钱名世王式丹状元50 11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尚居易三甲125 50 237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赵熊诏戴名世缪沅戴名世榜眼50 23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卜俊民二甲1 50 124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孙见龙二甲3 50 143 圣祖六旬万寿恩科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李锦二甲8 40 14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杨尔德二甲35 40 122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邓种岳吴文焕程元章储大文二甲38 40 120 雍正元年恩科于振戴瀚杨炳杨炳探花60 180 清世宗登极恩科雍正二年甲辰科陈悳华王安国汪德容王安国榜眼80 215 外加钦赐1人 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彭启丰状元50 173 雍正八年庚戌科周澍沈昌宇梁诗正沈昌宇榜眼100 296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陈倓田志勤沈文镐陈倓状元92 233 乾隆元年丙辰科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赵青藜二甲7 90 251 乾隆二年恩科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何其睿二甲3 80 241 清高宗登极恩科

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唐朝的官吏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行政管理 潘冬剑 1406122409 内容 1. 概况 2. 品级与勋官 3. 唐代考课制度 4. 考课制度的规定及其运行 5. 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一、概况 1.中央官制 1)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2)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3)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4)一台: 御史台(监察); 5)五署: 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6)九寺: 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7)散官:(荣誉职务) 2.地方官制 1)虚设(道)置观察使 2)州(郡): 刺史(太守); 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3)六曹: 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4)县: 县令; 县丞、主簿; 县尉、录事、佐史。 5)乡: 耆老; 6)里: 里正; 7)村: 村正; 8)保: 保长; 9)邻: 邻长。 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 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二、品级与勋官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级。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唐代基层文官与权力

唐代文官制度与权力分配 ——浅谈当代的权力与文官制度 张雅坤 摘要:以古观今是一种通常的描述历史事件的方法,我们从唐代文官铨选制度入手详细的介绍唐代选官制度,并且从制度上说明,在唐朝为什么会有很多普通人走上当官之路,甚至可以位居高位。唐代的社会环境有大的包容性,在这样的制度下,唐朝依旧保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唐朝的制度中汲取好的部分,除去糟粕,并对当代的公务员制度进行补充和说明,并提出一个较为完善的选官制度。并且对当代的权力分配进行分析。 关键词:唐朝文官制度科举制公务员选拔 一、唐朝文官制度 在唐朝,有许多的方式可以走上仕途,比如门荫、流外入流、军功授勋等,但是不管是怎样的都方式,都要通过铨选,即使是任满待选的前资官,在重新出任职事官时,也同样需要经过铨选考试。也就是说,铨选是所有人进入官僚队伍的必经之路;或一切官员,不论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出身,都必须通过铨选来选拔。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铨选制度,广义的铨选,指所有官员的选拔,所谓“铨衡人物,擢尽贤良”[1];狭义的铨选则指由尚书省吏部兵部主持的六品以下官员的选授,如《通典》卷一五《选举典》云,自六品以下旨授,“凡旨授官悉由于尚书,文官属吏部,武官属兵部,谓之铨选”。唐代的铨选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确立和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科举制的完善大体是一致的,但二者并未合一。而在唐代,铨选是狭义上的,是在贞观后期才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选拔制度,其前提是对于中央和地方官员额的核定,改变此前“课人赴调”的权宜办法;尤其是贞观二十年在并省州县的基础上,对地方官吏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将地方官真正纳入中央铨选的轨道。[2]贞观时期,面对着吏部铨选带来的如何掌握选官标准的实际困难,对于如何选拔官吏进行了论。有人主张恢复汉代的乡举里选、州郡辟署之法,如吏部尚书杜如晦;太宗还想“令人自举”,魏征加以劝止;有人主张“遍委忠良而不必众举”,如褚遂良。[3]也就是说,贞观时期还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 一、清朝宗室爵位 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奉国将军、二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奉恩将军。笔亲王至公均为超品,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转音。“固山”就是“旗”,“多罗”指一角,“和硕”指一方,都是指所担当方面范围的大小,以“和硕”为最大。封爵分功封与恩封。功封是因功而封,可以“世袭罔替”——辈辈长子承袭爵位不降级。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和硕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后又增加恭亲王,怡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恩封的爵位则是长子承袭时,辈辈经父亲下降—级爵位。但是亲王之子孙降到镇国公为止,不再下降;郡王的子孙降到辅国公为止;贝勒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镇国公子孙降到镇国将军为止;辅国公子孙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亲王年俸白银1万两、郡王5000两、贝勒2500两、贝子1300两、镇国公600两、辅国公300两。

二、清朝官员等级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职官的称谓 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事处,后因称宰相为中堂。明、清大学士位同宰相,故称。 太宰:明清吏部、户部尚书的别称。 阁部: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首辅。 阁臣:明清时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贰卿:侍郎的别称。 司农:亦称“大司农”,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亦称“大司徒”,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仪曹: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部曹:清代六部之部郎称为部曹。 大司马:亦称“司马”,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大戎”: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本兵”: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亦称“大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秋:唐代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小秋: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都老爷:明清时对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的俗称。 掌宪:清代都御史的别称。 总宪: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都御史古称宪台,故称。 副宪: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中司:清代御史中丞的俗称。 老道长: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储端:清代太子詹事的别称。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尊称。 光学:清代翰林学士的别称。 庶常:清时庶几士的代称。 乐卿: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

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官名。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为便于节制本省军队和监察官吏,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和右副都御史衔,一般又通称为抚台、抚军、部院、中丞。巡抚官阶虽较总督略低,但与总督一样,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丞:官名。清代对巡抚的别称。 秦、汉时御史大夫的属官有两丞即御史丞和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掌管兰台图书秘籍外督部刺史内领诸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因其负责察举非法故又称“御史中执法”。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中丞即为御史台之长。历代多沿置或为御史大夫之副或为御史台之长。明初置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的职责与前代御史中丞基本相同。清代以右副都御史为巡抚的兼衔故将“中丞”用作对巡抚的别称。 御史中丞:清代,因巡抚兼右副都御史,故沿称巡抚为中丞。官名。秦始设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辅。御史中丞虽为御史大夫的属官,但也有权监察御史大夫,而且在行使监察权时依法弹劾,不受御史大夫或其他官员限制。汉御史中丞辅佐御史大夫主管御史台。西汉初期,由于御史大夫主要担任副丞相之职,平时需要处理大量行政事务,“鲜临府事”,因而御史中丞实际上成为御史府主持常务的长官。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实际长官。 2

清代职官制度

品级——顶戴—————————蟒袍————补服(文/武)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鹤/麒麟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锦鸡/狮子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豹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鹇/虎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鹭鸶/彪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溪鸟)鸟和(束力鸟)鸟/犀牛 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鹌鹑/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 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官员的称呼 大学士—————中堂 太子少保————宫保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刑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史————总宪 左副都御史———副宪 通政使—————银台 御史——————侍御、都老爷 郎中、员外郎——部郎、郎官 主事——————主政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河道总督————河台、河帅 漕运总督————漕台、漕帅 学政——————学台、学院、学宪 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访、西司 盐运使—————盐司 道员——————道台、观察 知府——————太守、太尊、黄堂、五马

同知——————二府、分府、司马 通判——————别驾、三府 知州——————牧、刺史 州同——————州驾、州司马 州判——————别驾、州司马 知县——————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学官——————教官、校官、学老师 县丞——————左堂、二尹、捕厅 主簿——————三尹 吏目——————捕厅、右堂 典史——————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 巡检——————捕厅、巡政、分司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其它: 正一品——文官: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武官: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武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官: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武官:副将 正三品——文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官:参将 从三品——文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武官:游击 正四品——文官: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 武官:都司

清朝官职表

清朝官职表 清朝官职表列举出清朝官职,分为文官及武官,而清朝官位大小也可由品等来区分。 文官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总督侍郎内务府总管 从二品 内阁学士翰林院掌管学士巡抚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通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顺天府丞奉天府丞道员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郎中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司经局洗马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员外郎知州运盐司运副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国子监司业部院主事宗人府主事寺衙门主事起居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丞钦天监左右监副太医院院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兵马司指挥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太常寺丞神乐署署正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五官正钦天监秋冬官正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运盐司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通政使司知事通政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太常寺满洲读祝官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京县县丞兵马司副指挥知县太常寺典簿按察司经历皇史宬尉太仆寺满主簿部院寺内务府司库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外府教授七品笔帖式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掌印中书内阁中书办事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典簿京府经历钦天监官五官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布政司都事运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助教唐古忒学助教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五经博士八品笔帖式四氏学学录太常寺协律郎布政司司库大使运盐使库大使道库大使按察司知事外府经历外县县丞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州学正县教谕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钦天监五官司挈壶正太医院吏目祠祭署祀丞神乐署署正布政司照磨运盐司知事府州县训导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正九品 钦天监五官监侯钦天监五官司书太常寺赞礼郎九品笔帖式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和声署奉銮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工部制造库司匠国子监典籍钦天监博士鸿胪寺鸣赞鸿胪寺序班会同馆序班刑部司狱府照磨通判照磨钦天监漏刻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宣课司大使州吏目道库使府税课司大使按察使司狱府司狱同知司狱巡检布政司仓大使府库大使同知仓大使土司副巡检都纲都纪正科正术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礼部铸印局大使县典史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同知库大使州库大使税课司分司大使州税课使大使县税课使大使驿丞河泊所所管各闸闸官道仓大使州仓大使典科训科典术训术副都纲僧正僧会副都纪道正道会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方案计划章程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 【作者】任士英 引言 隋唐时期,因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与三省六部为主体的行政格局相适应,确立了完整的职官制度。其表征之一,乃是承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分流的趋势,正式形成了相互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流内、流外两大职官系统,并为赵宋以后职官制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唐代流外官制度,作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的发展中,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所谓流外官,简单地说就是流内九品以外的职官。唐代数量众多的流外官若令史、书令史、府、史、亭长、掌固、典事、谒者、楷书手等等,广泛设置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担负着重要的行政职能。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是流外官制中一项重要制度。唐代对流外官的管理,在选任、置品、督课,酬劳以及入流内叙品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构成了唐代流外官制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在封建国家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直接关系着唐朝行政机制是否灵活、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研究流外官的管理制度,对它与唐代行政体制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并且对于弄清后期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中吏员阶层的发展、演变及相关问题,也具有同等价值。在那时,吏员的异常活跃与不寻常的地位是官僚政治中极富特色的内容,明清之际的顾亭林说:“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吏员们“品弥卑而权弥重”①。笔者认为,这种政治状况的确立,很可以从唐代流外官制度探溯其来源。 一、选官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铨选制度称为“流外铨”,或称“小选”、“小铨”等。它的设置时间,南宋人洪迈曾说:“流外铨,不知自何时?”②现存资料说明,唐武德年间已自诸州调佐史及朝集典充选,表明流外铨已经进行。随着流外铨工作的展开,其程序内容与规则也日趋完备,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铨选对象 铨选对象是指有资格参选流外官者。《大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载流外铨对象:“谓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及州县佐吏。若庶人参流外选者,本州量其所堪,

清朝官职列表

清朝官职等级 清朝官职等级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 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 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 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 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 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 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 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 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 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 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 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 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 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 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 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厅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 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

唐朝官吏的科考制度

唐朝官吏的科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君位由皇帝世袭,各级官吏由考选产生。秦汉的乡举里选,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隋唐以后的科举都是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配合着这种选拔方式,国家又对官吏的功过行能进行考核,这便是科考。 科考有两种含义:一是考,即考察各级官吏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即依照国家所规定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换句话说,科考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划,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按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作出评定,并予以升降赏罚。所以科考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与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唐代的官员,不论职位高低,从制度上来说,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科考手续,称为小考。每隔四年(也有三年或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小考评定被考人的等第,大考则综合数年中的等第以决定升降赏罚。这项繁重的工作是由尚书省的吏部主管。吏部所属有考功司,顾名思义,这是专门负责科考官吏的机构。考功司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名,考功郎中品秩从五品上,负责京官考,员外郎从六品上,负责外官考。因为他们的品秩较低,只能负责四品以下官吏的科考,对三品以上的大臣,还需报呈皇帝亲自裁决。为加强科考工作的权威性,唐制还规定由大臣两人担任考校使(简称考使),分校京官、外官考。又规定由门下省的给事中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别监察科考的进行,称为监考使。这个制度开始确立于唐初的贞观时期。它一直到唐朝后期基本上没有变化。 中央所进行的科考工作,一般在年底以前必须完成。这是为次年的考选工作作准备。但在此之前,中央的省、台、寺、监以及地方州郡等机构的长官,先要对被考的下属人员进行品德才能的评定,并把他们当年的功过行能登入簿状(功过状),作为档案材料。 被考人有流内官和流外官。他们的等第亦有差别:流内官分为九等,流外官分为四等。定等第后,各机构的长官,再召集被考人当面宣读通过,注入簿册。至此,初审工作才算完成。此后,中央和地方各有关机构按照规定日期(京官限九月三十日,外官限十月二十五日以前)把被考者的簿状送报尚书省。与此同时,尚书省又把属下各司和各道监察官所收集到的有关官员的科考材料一并汇总,交考功司作为考校时的参考。唐代对官吏的科考,有一定的内容。每年尚书省各司都需在本职规定的范围内,把地方上的刺史县令的治绩,如殊功异

清朝官职具体有哪些

明朝武官官名及级别 [昭武将军]元代称为大将军,明代正一品武官。 [建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 [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 [副将]明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昭勇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于副将一级。[怀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守备]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节将军]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将军]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武略将军]明代从五品武官。 [武义将军]明代从五品官员。 [千总]明代正六品武官。 [昭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吕武官。 [把总]明代正七品武官。 [巡检]巡检的官名始于宋代,是边疆要地州县的武职指挥官。 元明清三代,巡检仅为九品官

清朝官职的现代称法 古代的部比现在的要大得多,它只有六部,所以只能算是勉强对应. 尚书: 相当于教育部长兼文化部长兼考试院长 侍郎: 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 各司主事: 相当于现在教育部的司长 清朝官职 制台明清时在官场中,通称总督为“制军”、“制台”.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而且有军权。总管二三省的大区的长官。相当于现在几个省的省委书记。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 抚台抚台即巡抚的别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抚台相当于省长省委书记,但比现在的省长权力大些,抚台也有一定的军权。 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藩台藩台是布政使的别称。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藩台等于是管财政的副省长。 道台道员的别称,专置分守道主管一省内若干府县政务、分巡道主管全省提学、屯田等专门事务,守、巡诸道多加兵备衔,长官皆称道员。道台相当于管辖几个市的长官,也算是个副省级的吧。 同知分掌各州、府巡捕、粮务、屯田、水利、江海防务等。清各州同知称州同,同知与通判并右为地方政权厅一级长官。但通判为从八品。官大级别低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掌管州郡粮运、家田、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 在官吏体制问题上,首要的就是官吏的选拔及任用,官吏的选任是官吏管理的前提,是整顿吏治的首要环节。(一)官吏的选拔唐代官吏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举,另一种是门荫。科举即“分科举士”,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武举。除科举举制外,还有“门荫”和“入流”。所谓“门荫”,是指“因父祖为高宫,子孙因而可通过父祖的荫庇,凭借先辈的官资以荫得官;”即无须经过考试而直接取得做官的资格。所谓“入流”,就是“流外官经过考铨,升职为流内官”。(二)官吏的任用科举考试中第者,只是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身份,获得进一步考官的机会,是充任官吏的后备军,但还不就是官,取得做官资格后,还必须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真正成官。唐代任官考试由吏部负责,并以身、言、书、判四项为考试内容。笔试、口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并综合考察官员的品德、才能、勤劳等诸多方面,予以评定品级,并最后正式委任。唐代官吏的考核、奖惩制度在科举选拔官员的基础上,唐代又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等规定了一套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吏进行考核评定,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一)考课制度所谓“考课”,即是指“考核政事的优良得失和考核官员的功过善恶”。其包含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

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唐朝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至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对官吏的考课工作是由尚书省的吏部主管,且具有严格的标准和具体的内容。考课的标准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根据善、最,评定上、中、下三等及九级,最后依据不同级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二)奖惩制度唐代对于官吏的奖惩,一般是以考课为基础的。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凡在考课时,列于中等以上的官吏,在政治上可以升官,在经济上可以加禄;反之,若列于中等以下的官吏,就要降级罚禄,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受到罢官的处分。这些赏罚规定在《新唐书·百官志一》有记载:“中品以下,四考皆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由此可以看出对百官的升降赏罚与对其的政绩评定等第有密切的关系。唐代官吏的监督制度封建社会中的官吏监督制度,发展到唐代,已相当健全和成熟,唐代官吏监督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核,二是御史台,三是谏议制度。唐代的“考课制度”即起到了对百官进行监督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官吏的考核,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进行考察,并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以此检验在职官员是否

清朝官职表一览

[历史小知识] 清朝官职表一览 文官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内阁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加衔总督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总督内务府总管加衔巡抚河道 总督 从二品 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通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顺天府丞奉天府丞道员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都转 运运盐使司同知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郎中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 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司经局洗马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员外郎知州运盐司运副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国子监司业部院主事宗人府主事寺衙门主事起居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丞钦天监左右监副太医院院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兵马司指挥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太常寺丞神乐署署正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五官正钦天监秋冬官正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运盐司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通政使司知事通政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太常寺满洲读祝官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京县县丞兵马司副指挥知县太常寺典簿按察司经历皇史宬尉太仆寺满主簿部院寺内务府司库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外府教授七 品笔帖式中书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掌印中书内阁中书办事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典簿京府经历钦天监五官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布政司都事运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助 教唐古忒学助教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五经博士八品笔帖式四氏学学录太常寺协律郎布政司司库大使运盐使库大使道库大使按察司知事外府经历外县县丞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州学正县教谕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 度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 【作者】任士英 引言 隋唐时期,因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与三省六部为主体的行政格局相适应,确立了完整的职官制度。其表征之一,乃是承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分流的趋势,正式形成了相互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流内、流外两大职官系统,并为赵宋以后职官制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唐代流外官制度,作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的发展中,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所谓流外官,简单地说就是流内九品以外的职官。唐代数量众多的流外官若令史、书令史、府、史、亭长、掌固、典事、谒者、楷书手等等,广泛设置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担负着重要的行政职能。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是流外官制中一项重要制度。唐代对流外官的管理,在选任、置品、督课,酬劳以及入流内叙品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构成了唐代流外官制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在封建国家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直接关系着唐朝行政机制是否灵活、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研究流外官的管理制度,对它与唐代行政体制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并且对于弄清后期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中吏员阶层的发展、演变及相关问题,也具有同等价值。在那时,吏员的异常活跃与不寻常的地位是官僚政治中极富特色的内容,明清之际的顾亭林说:“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吏员们“品弥卑而权弥重”①。笔者认为,这种政治状况的确立,很可以从唐代流外官制度探溯其来源。 一、选官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铨选制度称为“流外铨”,或称“小选”、“小铨”等。它的设置时间,南宋人洪迈曾说:“流外铨,不知自何时?”②现存资料说明,唐武德年间已自诸州调佐史及朝集典充选,表明流外铨已经进行。随着流外铨工作的展开,其程序内容与规则也日趋完备,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铨选对象 铨选对象是指有资格参选流外官者。《大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载流外铨对象:“谓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及州县佐吏。若庶人参流外选者,本州量其所堪,送尚书省。”实际上,它并没有将全部铨选对象包括在内。所称“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的范围相当狭窄。据《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凡品子任杂掌及王公以下亲事、帐内……,其任流外而应入流内”云云,则知所有品子可以任流外官。又按唐律“其有准荫应赎者任流外及杂任,若犯杖罪以下”③条文,唐代得荫庇者,乃为五品以上子、孙,三品以上曾孙,且职事官、散官、勋官及封爵皆可据品荫其子孙,可知所有品子皆得参选流外。日野开三郎氏曾指出品子中百姓勋品视三品乃至视五品子包括在内④是正确的。所谓“州县佐吏”参选,实是强调参选者的现实身分,即差科色别。因为,有资格任州县佐吏者,本身已具有参选流外的资格。如:州县佐史“通取六品已下子及白丁充之”,县录事“取部内勋官五品已上,若无堪任者,并佐史通取六品已下子及白丁充之”,州镇仓督、州县市令“取勋官五品已上及职资九品者,若无,通取勋官六品已下”⑤,这与品子(包括勋官子)有某些重合。据《唐天宝敦煌县差科簿》的差科注记统计,郡史八人中有上柱国子四人、上柱国一人、轻车都尉一人、品子一人、中男一人;县史四人有上柱国、上柱国子、上轻车都尉、白丁各一人;府史二人俱为品子⑥。白丁即庶人(良口)身

清代王爵官位一览

清代王爵官位一览[20P] 转 以清代历史、佚事为题材的电视剧(俗称“清宫戏”)近来很火,充斥各时段荧屏,为各电视台搏取收视率的不二法门。但从各剧剧情细节看,现在的导演、编剧对历史知识常识的严重匮乏是“清宫戏”的痼疾通病,即使是中央台投巨资、召名导拍摄的“巨作”也纰漏百出。虽然“清宫戏”大多是‘戏说’类的,不是严谨严肃的历史剧,但其中最起码的常识也应该顾忌一点。 但凡是“清宫戏”,少不了各级别的清朝官员角色,而清朝官员的服饰(补服和违禁字眼戴)向来是很出彩的,但也是出毛病最多的细节。一大批的“清宫戏”,出场官员从七品的县令、四品的知府到二品的总督、巡抚再到一品的大学士、六部尚书,统统全都是红违禁字眼戴、仙鹤补服,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最近热播的《神医喜来乐》剧,区区一个沧州的县令,竟然也违禁字眼着红违禁字眼珠、双眼花翎,穿仙鹤补服(一品大员的服饰);王太医,区区一个太医,居然说是四品官职(太医院最大的左右院判不过是六品官),而且权力大得骇人,能够左右刑部官员! 这里,墨某不惭,忍不住恬颜来给这些短见识的导演长点见识,给他们上一堂清朝官制的常识课: 首先,清朝官制同以往各朝代一样,分为文官和武官,又分为京内官、京外官(地方官)。 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CW) 文京外官:无 2)武京内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京外官:无 2、从一品 1)文京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最高检查院长)、协办大学士(政治局W员)。 文京外官:加衔总督 2)武京内官:九门提督(卫戍司令)、内大臣。 武京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 以下以a表示文京内官,b表示文京外官,c表示武京内官,d表示武京外官**** 3、正二品 a: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使、大理院正卿。 b:各省总督、漕运总督、河运总督。 c:八旗护军统领、(左、右)翼前锋统领。

唐代官员章服制度表

唐代官员章服制度表 品级服色冠式带鱼袋笏附注 一品紫三梁冠金玉带十三銙金饰鱼袋象笏 二品紫三梁冠金玉带十三銙金饰鱼袋象笏 三品紫三梁冠金玉带十三銙金饰鱼袋象笏 四品深绯二梁冠金带十一銙银饰鱼袋象笏 五品浅绯二梁冠金带十銙银饰鱼袋象笏 六品深绿一梁冠银带九銙无竹木笏 七品浅绿一梁冠银带九銙无竹木笏 八品深青一梁冠鍮石带九銙无竹木笏睿宗文明元年后 九品浅青一梁冠鍮石带九銙无竹木笏八品以下为“碧” 庶民白黄铜铁带七銙无无 注: 1、“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始,赐五品以 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曾改佩 鱼为佩龟。宋代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 2、“带”:指皮革制的腰带。“金带”、“玉带”、“银带”是指装饰革带用的金、银、玉制品, 称为“带銙”。皮革制的腰带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就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 官员的级别地位。有的记载说:一、二品官员用金带,三、四、五、六品用犀带,七、八、 九品用银带。 3、武后延载元年(694)规定: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着绣袍,上面所绣图案为:诸王为盘龙、 鹿;宰相为凤池;尚书为对雁;十六卫将军各卫分别是:麒麟、虎、鹰、牛、鹘、狮子、豸 等,并绣文字于其上。 4、服色以散官为依据,并不根据现任职务。 资料来源:刘昫《旧唐书·舆服志》,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车服志》,王溥《唐会要》31 卷、32卷 宋代官员章服制度表 品级服色冠式带鱼袋笏一品紫七梁冠玉带金鱼袋象笏二品紫六梁冠玉带金鱼袋象笏三品紫五梁冠玉带金鱼袋象笏四品紫五梁冠金带金鱼袋象笏五品绯五梁冠金涂银银鱼袋象笏六品绯四梁冠金涂银银鱼袋象笏七品绿三梁冠黒银及犀角无木笏八品绿三梁冠黒银及犀角无木笏九品绿二梁冠黒银及犀角无木笏庶民白铁角带 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