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物理一轮复习压强

初三物理一轮复习压强

初三物理一轮复习压强
初三物理一轮复习压强

一、同步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压强 1、压力

①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方向:压力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2、压强

①定义: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②意义:物理学中,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 =F

S (其中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④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Pa ,且1 Pa =1 N/m 2.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强的方法:A. 当压力F 一定时,可减小受力面积S ;B. 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可增大压力F ;C.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 和增大压力F .

②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所采取的方法与增大压强的方法相反,但还要考虑在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行.

知识点2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⑤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计算: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以得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ρgh ,p 表示液体的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h 表示液体的深度,g 是常数,为9.8 N/kg . 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①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②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4)液体压强的传递性: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公式为2

2

11S F S F .

知识点3 大气压

1、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两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有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有托里拆利实验;一

个标准大气压值为1.0×105 Pa,相当于托起760mm高的水银柱.

3、标准大气压的值:1个标准大气压=760 mmHg=1.0×105 Pa.

4、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高度越大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5、测大气压的工具: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6、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温度: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体积: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气压越大;

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大气压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的影响:液面上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也越低;反之,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也越高.

知识点4 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1、流体:气体和液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且都易流动,把它们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判定流速的快慢应从以下方面分析:自然流动——如流动的空气(风)、流动的水,一般是在较宽阔的地方流速慢,较狭窄的地方流速快;运动的物体引起的空气和液体流动——运动物体周围流速快,其余地方流速慢.

二、同步题型分析

例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1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图1

【答案】C

例2、(★★★)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答案】 C

例3、(★★★)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答案】B

例4 、(★★★)如图12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储水箱与饮水杯A 、B 、C 组成连通器 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 C.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A p <B p <C

p

【答案】D

例5、(★★★)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秘密在于机翼,如图17为飞机机翼截面图.飞机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轨下铺枕木

B 坦克装有履带

D 书包背带很宽

C 刀刃磨得很薄 图2

图8

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B.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D.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答案】B

三、同步训练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答案】D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A

3、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答案】B

一、专题精讲

专题一 固体压强及应用

例1、(★★★)右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 ,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 2。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 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 .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 .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 .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D .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 ,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答案】C

例2、(★★★)如图4,图钉尖的面积是5×8

10-2m ,图钉帽的面积是1×410-2m ,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6

10Pa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指至少要用500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 手指至少要用0.25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答案】B

例3、(★★★)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变化情况是 ( )

A. F 、p 不变,f 变大

B. F 、f 不变,p 变大

C. F 变小,p 、f 变大

D. F 、f 不变,p 变小 【答案】B

例4、(★★★)为防止飞机冲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将其铺设在跑道末端外延.总质量45t 、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9m 2的波音737客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会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实现快速、有效制动,

携带救援装备,总质量100kg、单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的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泡沫混凝土安然无恙,下列四种规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压强2×104 Pa

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压强3×104Pa

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压强4×105Pa

D. 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压强6×l05 Pa

【答案】C

例5、(★★★)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答案】C

专题二流体压强

例1、(★★★)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1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答案】A

图1 图2

图3

例2、(★★★)如图2,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答案】B

例3、(★★★)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答案】D

例4、(★★★)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A.稍稍提高玻璃管

B.使玻璃管倾斜

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答案】D

例5、(★★★)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___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2)FL/V (3)偏小甲(4)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专题三流体压强与实际应用

例1、(★★★)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答案】C

例2、(★★★)在2011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答案】A

例3、(★★★)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18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B.吹风能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

C.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D.吹风使机翼模型下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上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图18

【答案】C

例4、(★★★)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 .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 .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 .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答案】C

例5、(★★★)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B

二、专题过关

(10分钟小测试,满分50分)

1.(★★★)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答案】A

2.(★★★)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

A .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 .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图14

A .高压锅能增大 锅内气压降低沸

B .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 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C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 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托里拆利最早测 出了大气压的值

C.气球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答案】B

3.(★★★)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桶煤油,底面积S乙=3S甲。甲、乙两桶煤油对桶底面得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桶煤油对桶底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于P甲、P乙和F甲、F乙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甲>P乙

B. P甲=P乙

C. F甲=F乙

D. F甲>F乙

【答案】B

4.(★★★)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

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

【答案】D

5.(★★★)2011年5月22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心脏地带,造成上百人死亡,数百座房屋和大量车辆被毁。龙卷风的实质是高带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如图1所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A.龙卷风使物体爱到重力变小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答案】C

6.(★★★) (2)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14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_________(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再算横截面积,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答案】体积,全部刻度,摩擦,增加气密性

7.(★★★)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增大,升高

8、(★★★)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 ,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 0,限压阀质量为m 0(已知大气压强p 0)(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答案】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2、已知大气压强p 0,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 0,限压阀质量为m 0, 则限压阀重力G=m0g

当限压阀刚要被顶起时,受力平衡,锅内气体最大压强 p=

三、学法提炼

1、专题特点:本专题主要讲压强以及应用知识,中考主要一填空选择及实验探究为主,计算近几年没考,但复习时也要作为重点去讲,防止突发性改革试卷特点。这块知识在知识考查难度上面不会难,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变相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将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新亮点.试题通常

p 0+m 0g

S 0

以阅读探究、创新应用题的形式给出,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确定研究对象,判断物体上、下方压强大小的改变,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复习时本专题知识时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生活类型题的训练,实验专题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解题方法: (1)压力和压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由F =pS 、S =F

p 可用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的接触面

积,而不是物体表面积。

(2)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及容器的形状无关.“深度”是自上往下测量的.注意深度是指垂直高度,而不是指长度,另外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固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

(3)计算液体压强,除了应用公式p =ρgh 以外,不要忘了p =F

S 可以应用于任何压强的计算.分析液体产生的压

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分析压强,再分析压力.

(4)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或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

3、注意事项: 本专题涉及到的几个计算公式的应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运用什么样的公式计算,一定要分得

清,比如在固体压强中也可以用p =ρgh 来计算,在液体压强的计算中同样也可以用p =F

S

来计算,但一定要分情况。

一、 能力培养

综合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答案】C

综合题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C

综合题3、(★★★★)图7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筒的压强之比为()

图7

A.pa:pb=1:8 B.pa:pb =1:4 C.pa:pb =l:2 D.pa:pb =1:l

【答案】A

综合题4、(★★★★)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

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 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 酒精。当质量m 的范围为 时,才能满足p 水>p 酒

。(ρ酒精=0.8×103kg/m 3)

【答案】0.8kg <△m≤2.4kg 提示:可利用固体压强公式p =F

S

处理。

综合题5、(★★★★)2011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如图7所示)在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5000m 深海探测。2012年6月它将再赴马里亚纳海沟挑战7000m 深海探测(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 /m 3,g 取10N /kg)。

(1)若“蛟龙号”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2×107Pa ,则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不考虑大气压) (2)“蛟龙号”上一面积为50cm 2的观测窗口:在上述两种深度的探测中承受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3)“蛟龙号”完成任务后.漂浮在海面上,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水面,起重装置起吊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8所示,图中P 2=2P 1。起吊过程中“蛟龙号”总质量为22吨,求t 1时刻“蛟龙号”的排水体积(不考虑水的阻力)。

【答案】5解;(1)由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代入数据解得:h =7200m

(2)由△F =ρg △hs 代入数据解得:△F =1×105N .

(3)设在t 1、t 2时刻起重装置对探测器的拉力分别为F 1、F 2,探测器的速度为v ,t 1时刻探测器的排水体积为V t1、t 2时刻探测器受力平衡,有:F +ρgV =mg F 2=mg

由已知可得:F 2v =2F 1v

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可浮,V =11m 3,

综合题6、(★★★★)王浩跟同学们一起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的铁架台未画出).用一支容量为2.5mL 的针筒,先将活塞的下底面拉到刚好对准2.5mL 的刻度线,

甲 乙

水 酒精

图6

用橡皮泥封住针口,然后在活塞上加砝码.他们测出筒上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活塞的质量和活塞与筒壁的摩擦不计,托盘的质量为15g.测量数据如下表:(外界大气压为1×105Pa,g=10N/kg)

实验序号砝码和托盘质量m/g 筒内气体体积V/cm3筒内气压P/×105Pa

1 0 2.5 1

2 45 2.

3 1.09

3

4 19

5 1.8 1.39

5 335 1.5 1.67

6 540 1.2 2.08

7 750 1.0 2.5

⑴他们测得的活塞的横截面积为m2.

⑵第三次实验时,所加砝码和活塞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在表内空格填上数据,并写出筒内气压的计算过程.

⑶根据实验数据,请在图乙画出气压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⑷根据图像可知,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

【答案】

二、能力点评

1、实际应用分析能力:本章节内容在中考中虽然不算难,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通过学习本专题内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有用之处,能够理解各种压强的特点以及背后对应的实际应用相关的内容,会分析、会解释应用原理,甚至会设计探究一些新型科技,一方面再次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实物的分析能力。

2、综合实验探究能力:以本专题基础知识为引线,适当添加点其他的知识进行综合探究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个坎,以学生的现状来言,尤其缺乏实验探究能力,更别说创新了,往往遇到一题就错,不知从何入手。综合题6在学生了解气体压强的特点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让学生探究气体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中间掺杂着力学平衡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想到列平衡方程,这种题就能迎刃而解。综合第5题同样也是结合了其他知识进行综合计算的题目,重点在于锻炼学生思维活跃性和实验探究能力。

初三物理第一轮怎么复习

初三物理第一轮怎么复习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上的每一段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规律,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复习中及时向老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 ◆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 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

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 含有“等效替代法”;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准确定位 总复习阶段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多,物理学科牵涉到四个学期的内容,有的知识点间隔时间很长,学生已毫无印象。如:天文单位。有的即使有印象,也只是只知其表,不知其理。如:分子间的作用力。另外过去学的内容,往往是独立成块,相互间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如:初二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初三的内能、热量。所以第一轮复习要求还不能太高,综合性还不宜太强。要重在知识点梳理,强化知识间联系,完善知识结构。既要做到点点到位,更要做到线线相通,力求全部知识网络成形、融为一体。要着重在重点和难点知识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第二:周密计划 第一轮复习只是全面复习工作的一个阶段,它在整个总复习中占有多长时间呢?何时进入第二、第三阶段呢?都应该进行科学的部署,整个复习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松弛相间的原则。以免出现前松后紧,最后总觉得还差几课时有好多工作还没有做。或是前紧后松,前面负担过重,最后只是毫无目的做做套题、重复练习。计划要制定到每一周、每一单元或每一章节。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进行局部调整。 第三:精心备课 备课通俗讲就是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要真正上好一堂课,特别是一堂真正意义高效的课,备好课无疑是最起码的要求。我想真正备好一堂复习课起码要做这样几个工作:

2017初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课时运动的世界 1.动与静 ⑴在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⑵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 ⑶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如果同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2.妈妈送小强上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并列的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去,小强朝窗外站台看了看,说,“别急,我们乘的列车还没开动呢!”请解释为什么母子俩的结论不同? 3.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跑步可分为起跑(约10米)、途中跑(约60米)和冲刺跑三个阶段,根据三个阶段平均速度的大小可判断运动员的优点与不足,你认为怎样测定运动员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 第2课时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⑴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⑵固、液、气体都可传声,但传播的速度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乐音的特征 ⑴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⑵物理学中把人们能感觉到的声音的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 的有关,该因素越大,响度越。声音的强弱常用(dB)来表示。 ⑶物理学中把声音的称为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有关,该因素越快,音调越。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该单位的符号是。 ⑷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能够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就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4.噪声及其防治 ⑴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 ⑵通常人们从噪声的、及这三个环节对噪声进行防治。 5.超声与次声 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Hz到Hz之间的声音。通常把高于Hz 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Hz的声音称为次声。 ⑵超声的应用:①利用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鱼群位置、潜艇位置等。②超声诊断仪(如B超)可以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超声金属探伤仪能探测金属

初三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全)

山东省烟台招远 初三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网络 期末复习资料 2011-12 声 现 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发声体、或声源)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乐音的特性 4、噪声的防治 5、声音的分类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在气体中最小,在固体中最大;15oC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响度:声音的大小;声源振幅(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声音的高低;声源频率(振动的快慢)越大,音调越高 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 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音墙、植树造林,等 在人耳处减弱:耳塞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 ——20000Hz (2)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应用:①传递信息(声呐、B 超等), ②传递能量(破碎结石、清洗精密机械等) (3)次声:频率低于20Hz ;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 光现象 1、光的 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______成像、影子、日食、______ (4)光速:光在________中速度最大,约为_____________m/s (5)光线:带箭头的能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的直线 2、 光的反 射 (1)光的 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 ③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两种 反射 ①镜面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 ②漫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4)平 面镜 ①成像原理:光的_________定律 ②成像规律 成____像 像与物大小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像物关于 镜面对称 ③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 3、 光 的 折 射 (1)光的 折射规律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 光 的 色 散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 ③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 ④光从空气(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空气) 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垂直入射又如何? ①光的色散:大阳光可分解为红、橙、黄、_______、蓝、靛、______ 七种颜色的光 ②光的三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颜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由___________的色光决定 ___________的色光决定 运 动的描述 1、动与静 2、速度 3、直线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 (2)参照物:被选作参照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3)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就说物体是静止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公式:s v t = ,(→s vt =,s t v =) (4) 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m/s);②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不同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一般不同,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4、长度的测量 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见本页底面) (2) 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课本P24) 特殊测量方法:累加法、辅助工具法、替代法等等 5、时间的测量 (1)单位:时(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s) ; 单位换算(见本页底面) (2)测量工具:停表、手表、时钟(统称为计时器)

初中物理压强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一、压强 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 .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B 【解析】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 错误;当用吸管吸饮料时,首先是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所以,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故B 正确;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 错误,故选B 。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甲可能小于'm 乙 B .'m 甲一定小于'm 乙 C .'m 甲可能大于'm 乙 D .'m 甲一定大于'm 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 3可得:ρ甲L 甲3=ρ乙L 乙3, 由图可知,L 甲>L 乙,则ρ甲L 甲2<ρ乙L 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 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ρ甲△V 甲=ρ甲L 甲2h ,△m 乙=ρ乙△V 乙=ρ乙L 乙2h ,因△m 甲-△m 乙=(ρ甲L 甲2-ρ乙L 乙2)h <0,所以,△m 甲<△m 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 B .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C .最早测定大气压数值的是德国科学家马德堡 D .装有相同液体的连通器,各部分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完整版)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2.24日)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 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传播条件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五、教学课时:0.5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完整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声\光\热\物质和能源》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天,烈日当空的中午,我们赤足走在水泥路面上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C ) A、水的比热大 B、水泥路面比其它地方吸热多 C、混凝土地面的比热小 D、水泥地面热量多 2、下列有关“海陆风”形成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风是由于夜晚沙石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高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B、风是由于夜晚沙石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低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C、海风是由于白天沙石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低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D、海陆风的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沙石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3、在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著名泉城济南却给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感觉,这表明水对气候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B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流动性能好 4、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而成。选用2B和HB的铅笔芯主要是考虑它们的( D ) A、弹性不同 B、密度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硬度不同 5、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或软泡沫,可以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D ) A、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B、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D、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6、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与他的距离是( C ) A、3m B、4m C、5m D、6m 8、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 )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压强 一、填空题 1.物体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7.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8.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9.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二、选择题 11.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 C.刀刃要磨得很薄 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12.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13.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压强2 一、填空题 1.物体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7.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8.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9.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13. 5帕斯卡=___________牛/米2,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楼房要建在宽的地基上,是为了___________;缝衣针的尖要很细,是为了___________。 15. 如图所示,四块相同的砖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为p,若将上面两块拿走,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__;若将右边两块拿走,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 若将右边两块再叠放在左边两块上,四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__。 16.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保持压力不变时减小___________或保持___________不变, 增大___________。 17. 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 度内,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18. 木工磨斧子有利于工作,这是利用___________方法来改变压强,使其锋利。大型载 重汽车的轮子又宽又多是为了___________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19. 容器内装有深40厘米的水,在离容器底部10厘米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帕斯卡。(g=10N/kg) 20. 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有关。 21. 如果作用在40厘米2面积上的压力是600牛顿,那么压强是___________帕斯卡。如 果不改变压力大小而使压强为3×105帕斯卡,则受力面积是___________米2。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寒冬刚过,万物复苏。新的一学期即将开始,面对新的一学期,我们信心百倍,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备战2017年中招,确保紫水学校本届毕业班能有一个理想的成绩,本学期计划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扎实推进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以集体备课和示范课交流为载体,提高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打好以集备组为中心的学科团体战。确保一轮复习全面过关,二轮复习全面提升。 二、目标任务: 1、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通力合作。我作为物理任课教师容易了解学生的情况,定能和其他班主任互相协作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一个适易学生学习的环境。 2、做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新课教学工作和中招实验考试的训练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学校举行的优质课等比赛。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4.力争一分两率在全县前三名。 三、方法措施: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九年级的复习课内容容量大,知识前后迁移跨度大,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直接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只要为人眼所能看到的物体的运动,都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比如:蒙蒙细雨、粉笔灰等。只要与气味、颜色变化等有关的都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 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注: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露珠呈现球状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吸盘被吸附在墙上不是分子引力的作用是大压强的作用;带电的同种电荷相互吸引不是分子引力的作用是电场的作用) 高分提示:此部分需复习星级题。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注:一切与摩擦有关的现象都是利用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具有、包含多少热量。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高分提示:此部分需要狂记,记准确、记完整。 要理解: 1 内能说增大或减少;温度说升高或降低;热量说吸收或放出。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3、(2019年内江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曾经对老师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学言行篇》)这两句话 共同说明了 ( ) A.教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 B.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C.教师的巨大贡献在于作出榜样 D.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 者 解析:回答此类问题应先通过阅读分析弄清楚名人名言的 意思,悟出其中蕴涵的道理,然后再找准与教材知识的结 合点,据此认真思考各选项与题干的联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的理解与认识。本题与语文学科整合,通过阅读名人名言给人以启迪,悟出道理。正确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这两句古文的含义,概括出其共性;然后分析与教材知识点的联系。第一句的含义是:知识像泉源一样,行为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的人,这才是人们的老师;第二句的含义是:老师要成为人之模范,关键要 有模范的人格,这样才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答案为C。 4、(2019.青岛)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

走入光明而理性的思考。培根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 )页 1 第 A、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情 B、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 C、朋友的帮助会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D、困难和挫折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解析:通过读题,我们发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友谊的作用,让我们结交真正的友谊。强调友谊重要性的只有A和C选项,友谊伴我成长,生活时时刻刻都需要友谊,而并非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所以A说法错误。故此答案为C 5、(2019年襄樊市)【回报育人的恩】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有以下情境或观念闪现: 情景一:妈妈唠叨时,小宇同学恶语伤害母亲;情景二:老师打篮球时无意撞到了小明,小明站起来瞪着眼睛和老师吵;情景三: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情景四:八年级学生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不再上学。 (1)行为思考:情景一和情景二反映了个别学生在与父母、老师交往中缺乏哪些良好品德?(1分)小宇和小明分别应该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江夏区长山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注重研究,统筹安排 在第一轮复习备考中必须注重备考研究。备考研究不仅要认真研究初中物理教材、课标、考试说明以及近三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分析了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薄弱环节和学习行为习惯等)后。才能确定复习计划 中考前的备考时间是紧张的,更是宝贵的,所以,在充分备考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复习的全局统筹安排,第一轮复习在认真回顾物理系统的基础上,要依据市中考特点对知识复习要有主次侧重,不贪多求全和好高骛远。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学生对于画等效电路图的问题总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误。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作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电学作图学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三、具体的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根据中考题“源于课本以高于课本”的考试特点,在复习中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的主线,再将知识主线交织成面,形成系统,配合精选的习题对知识增强提炼性。 分成力学、电学、热学、声学和光学四大版块,并且对知识进行综合梳理,通过口诀、推论、简便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新的整合过程,理清知识脉络,知道侧重点。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通过前两步的阶梯学习后,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做图等综合应用能力,希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在知识的认知能力方面上会有一个可喜的质的飞跃。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开阔视野,多见种类题型,让学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简洁省时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5、重视改错,练后反思 重视改错环节。练习和测试的教学目标在于发现问题,改错不仅能纠正错误认识与方法,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方法,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提高与成功,体会学习的快乐,因此,改错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这一工作。学生的错误认识一旦形成,纠正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容易反复,教师要引导学生耐心做好针对性强的错题记录,并常常翻看,真正形成正确认识。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上下册)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其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属于省力杠杆。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开汽水的起子(F)镊子(G)理发剪刀(H)道钉撬(I)缝纫机踏板(J)天平(K)钓鱼杆(L)定滑轮(M)铡刀(N)剪铁皮的剪刀(O)筷子 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 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 1MW=106W 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示 。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变大/变小/不变) 10.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费。设想生产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可能/不可能)的 1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必要器材)向上拉绳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初三物理--浮力压强(复习提纲 经典习题 练习)附答案

压强部分 自主学习: 一、压力(N) 1、定义:叫压力。 2、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3、重为G的物体在支持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4、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课本P137图8-4 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a、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 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采用了方法。 二、压强(Pa或N/m2) 1、定义:叫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3、公式:p=F/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 F:牛顿(N) S:米2(m2)。 ⑴该公式适合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⑵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水平面上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⑶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不变时,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 减小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不变时,可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5、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 容 +G 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三、液体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2、测量工具: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p= ρgh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142 图8-20) 设想水中一高度为h,截面为s的水柱,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则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