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经济学复习试卷

公共经济学复习试卷

公共经济学复习试卷
公共经济学复习试卷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A)

A、财政净收益

B、净利润龄前

C、边际贡献

D、净现值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

A、进口漏损

B、出口漏损

C、顺差

D、逆差

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

A、非正规的硬约束

B、正规的软约束

C、正规的硬约束

D、非正规的软约束

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企业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部门

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

A、违法行为

B、外部性

C、违纪行为

D、信息不对称

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

A、正外部性

B、不道德行为

C、负外部性

D、违纪行为

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

A、私人部门

B、中小企业

C、垄断行业

D、竞争性行业

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

A、立法权

B、执行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军事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

A、成本上升

B、停产

C、产量下降

D、通货膨胀

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

A、司法权

B、弹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A、集会

B、社会关系

C、舆论

D、游说

16、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A )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垄断

D、计划经济

1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 )

A、收益最大

B、社会效益最大

C、垄断

D、完全竞争

18、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 B )等于零。

A、社会成本

B、边际成本

C、社会效益

D、边际收益

19、充分就业是指没有( A )

A、非自愿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20、经济增长过程中繁荣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出现,称为(D )

A、经济不景气

B、循环波动

C、经济不稳定

D、周期性经济波动

21、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B )

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

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会

22、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 C )

A、二次分配

B、公平分配

C、初次分配

D、低层次分配

23、中央集权方式难以产生的结果是( B )

A、矫正外部性

B、居民参与公共决策

C、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D、实施宏观调控

2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与地方财力划分的理论依据( A )

A、预算制订的分工

B、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C、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

D、经济稳定职能的分工

25、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不发达,这叫做教育水平使经济增长产生(B )

A、“负外部效应”

B、“马太效应”

C、“正外部效应”

D、“溢出效应”

26、关于财政联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只有中央政府拥有决策权

B、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

C、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

D、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拥有决策权

2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C )

A、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B、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

C、实现宏观调控

D、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间的外部性

28、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公平化不等于平均化

B、公平化就是要平均化

C、允许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

D、收入差距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9、政府促进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的财政手段是(D )

A、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

B、货币政策

C、实行财政联邦制

D、财政政策

30、应由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不包括(B )

A、社会保险

B、稳定经济

C、义务教育

D、卫生保健

31、下面关于公共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公共产品的效用可以分割成若干部分

B、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

C、享用公共产品无须采用竞争方式

D、公共产品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

32、公共产品是供(C )共同消费的商品或劳务。

A、特殊人群

B、入选者

C、全体成员

D、部分成员

3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公共产品的分类(D )

A、混合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纯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34、混合产品是指同时具有(B )的产品。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C、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5、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由(A )提供。

A、竞争性的市场

B、公共部门

C、政府

D、国家

36、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无法补偿(B)

A、销售成本

B、供给成本

C、劳动成本

D、生产成本

37、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的关系是( C )

A、等于

B、无关

C、不等于

D、相当于

38、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是( D )

A、收费

B、定价

C、募集捐赠

D、征税

39、既可由公共部门供给又可由私人部门供给的混合产品具有(A )

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不可分割性

C、可分割性

D、竞争性

40、政府给那些从事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私人机构以一定数量的补助是因为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都具有(B )

A、负外部性

B、正外部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41、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 C )

A、政府指导

B、政府参股

C、政府规制

D、政府补助

42、混合产品中初始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选用( B )比较合适。

A、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经营

D、政府补助

43、使用费遵循(A )原则。

A、受益

B、可比性

C、支付能力

D、谨慎性

44、偏好是指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 B )

A、主观臆想

B、主观感觉

C、客观描述

D、客观感觉

45、社会公众在公共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D )

A、看法

B、爱好

C、偏爱

D、偏好

46、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叫( D )

A、公共场所

B、政治场合

C、公共市场

D、政治市场

47、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 A )的过程。

A、集体行动方案

B、公共产品生产

C、公共项目

D、法律条文

48、政治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对象是( C )

A、私人产品、权利C、公共产品D、权力

49、政治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是(B )

A、私人企业与政府

B、投票者与政治家

C、私人企业与政治家

D、投票者与政府

50、投票者参与公共产品的决策时是(C )

A、很理性

B、很无知

C、既理性又无知

D、不理性又无知

51、特殊利益集团与( D )组成一个“铁三角”。

A、官员、公众

B、政治家、公众

C、官员、私人部门

D、政治家、官员

52、政治家是通过选举任职的处于( A )顶峰地位的人。

A、政治权力

B、政治抱负

C、政治前途

D、政治理想

53、官员是由当选政治家任命的,他们具体负责公共产品的(B )

A、生产

B、生产与供给

C、与销售

D、分配

54、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全体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规则,就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及相应税收的分摊达成了协议,那就取得了(C

A、经济平衡

B、经济均衡

C、政治治衡

D、政治平衡

55、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区供给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否则就迁出,这种情形称为(D )

A、反叛表达

B、投票表达

C、发言表达

D、进退表达

5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投票者的投票行为所负担的成本( C )

A、交通成本

B、信息成本

C、经营成本

D、时间成本

57、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 A )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票规则

C、集体决策规则

D、最大效益规则

58、在单峰偏好情况下,(A )可以达到政治均衡。

A、简单多数规则

B、最优多数规则

C、集体决策规则

D、全体一致规则

59、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除了有决策成本外,还有( B )

A、信息成本

B、预期外在成本

C、时间成本

D、交通成本

60、在不违背民主政治要求的前提下,不存在不出现投票悖论的决策规则,这个原理叫(C )

A、政治均衡原理

B、民主政治原理

C、阿罗不可能原理

D、投票悖论原理

61、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财政支出是( C )

A、转移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经常性支出

D、购买支出

62、下面的财政手段中,属于“内在稳定器”的是( D )

A、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B、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C、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

D、累进的所得税制度

63、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转移支出的是(D )

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司法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64、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 D )。

A、企业所得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人头税

65、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该国的(A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体制

C、政治制度

D、税收政策

66、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素是(D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67、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68、公共支出规模在用相对量衡量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 A )的比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进出口总值

D、财政总收入

69、“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一国的公共支出( C )

A、逐步减少

B、保持不变

C、不断増长

D、不断下降

70、“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渐进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剧变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

回到原来水平”,这种理论是(D)

A、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瓦格纳法则

C、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D、梯度渐进増长理论

71、官僚通过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叫做(B)

A、权力最大化

B、内部性

C、公共支出最大化

D、外部性

72、政治家与官僚按照政权与( C )分离的原则实行职能上的分工。

A、职权

B、司法权

C、治权

D、立法权

73、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B )

A、社会救济

B、社会基础设施

C、社会治安

D、社会福利

74、财政支出按其受益期长短,可分为经常性支出与( B )

A、转移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购买支出

D、消耗性支出

75、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A)

A、税收

B、收费

C、公债

D、公债加收费

76、按照公平原则,本期公共产品的受益应与本期公共产品的(C )相对应。

A、生产

B、消费

C、成本

D、使用

77、如果用当年的税收去补偿全部的资本支出,就等于将未来公共产品的成本(D )

A、递延补偿

B、忽略不计

C、人为降低

D、提前到本期补偿

78、经常预算由经常支出与( A )构成。

A、税收

B、公债

C、资本支出

D、消耗性支出

79、由于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总的来说教育具有(D )

A、负外部性

B、增长性

C、内部性

D、正外部性

8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公共部门安排教育支出经常选择的方式(D )

A、对私立学校补助

B、对低收入家庭补助

C、对居民社区补助

D、对学生本人补助

81、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 A )

A、混合产品

B、私人产品

C、纯公共产品

D、排他性产品

82、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教育的特点(D )

A、教育资本市场不尽完善

B、教育能缩小贫富差距

C、教育具有很大正外部性

D、教育具有很大负外部性

83、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因不包括( D )

A、市场调节难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

B、保险常被看成是一种优值品

C、使公民获得一技之长

D、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84、那些较为健康的人不愿投保,而相对病弱的人纷纷投保,使保险公司的平均成本提高风险增大,这叫做保险的(B )

A、道德风险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优值品问题

D、风险概率问题

85、“利益交换说”把税收看做是政府与人们之间的一种( A )的体现。

A、利益交换关系

B、权利平等关系

C、转移支付关系

D、公平分配关系

86、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经济运行角度提出的新颖的课税根据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了调节经济的功能。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这种功能(D )

A、优化产业结构

B、协调收入分配

C、刺激有效需求

D、稳定社会结构

87、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C )

A、纳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负税人

D、法人

88、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D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正转

89、税负转嫁后形成的负担分布就叫( B )

A、税收分布

B、税收归宿

C、税收负担

D、利益分配

90、为课及税源又不伤及税本,应当使税收弹性保持在(B)的水平。

A、接近于0

B、接近于1

C、大于1

D、大于0

91、政府预算平衡与否,会通过( D )等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同影响。

A、税收负担

B、税率

C、公债规模

D、国民收入水平

92、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A )

A、发行国债

B、增加税收

C、中央银行增发货币

D、向中央银行透支

93、政府预算应该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 C )

A、完整性

B、可靠性

C、保密性

D、年度性

94、在计算预算赤字时,不包含在财政收入中的是( B )

A、罚没收入

B、公债收入

C、规费收入

D、税收收入

95、下列哪一种属于政府预算的最基本的功能( A )

A、反映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

B、控制政府规模

C、促进社会稳定

D、确立立法权的地位

96、议会或国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批与监督,主要目的在于(B)

A、确立行政权的地位

B、避免权力滥用

C、控制公共部门的活动

D、调节收入分配

97、政府预算一般由财政部门或(C )编制。

A、私人部门

B、议会

C、专设机构

D、行政院

98、为确保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须由(D )的约束。

A、税收制度

B、法律制度

C、分配制度

D、政治制度

99、预算必须反映所有的公共支出,且以收支总额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编制的( A )原则。

A、完整性

B、可靠性

C、年度性

D、公开性

100、下列哪一种属于使预算制度能有效控制公共支出的配套制度(C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权力制衡系统

D、一站式服务

101、公债的发行价格不包括(A )

A、议价发行

B、平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溢价发行

102、在新的预算年度开始之前,由预算管理部门确定公共支出总额,再按部门确定(A )

A、最初分配方案

B、预算总额

C、最终方案

D、分配总额

103、预算管理部门和各支出部门之间经过几个来回的修改与反馈,最终形成( B ),再提交立法机关审批。

A、总体预算规模

B、预算方案

C、分配预案

D、预算总额

104、正式预算产生之后,由( C )负责公共经费的划拨。

A、立法机关

B、各支出部门

C、预算管理部门

D、各级政府

105、预算年度结束之后,由预算管理部门编制(D ),经审计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

A、预算

B、执行机划

C、预算草案

D、决算

106、预算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预算年度内公共支出超过(B )的差额。

A、国内生产总值

B、公共收入

C、国民生产总值

D、税收收入

107、关于预算赤字的统计口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不同政治体制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

B、不同的会计记账基础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

C、不同范围的公共部门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

D、不同内容的公共收支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

108、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减少,(C )自动增加,就会出现预算赤字。

A、公共支出

B、公共收入

C、转移支出

D、经常性支出

109、主动削减支出或增加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但同时会出现( D )

A、预算负担

B、预算赤字

C、预算平衡

D、预算盈余

110、透支融资法是指财政通过向(B )透支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国政府

D、外国银行

111、如果银行自有资金不足,年终决算结果收不抵支,那么中央银行就只好增加( C )

A、贷款发放额

B、再贴现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存款准备金

112、同样数额的公债会因(D )的不同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A、发行方式

B、面值大小

C、发行价格

D、认购主体

113、如果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来认购公债,就会增加(A )

A、货币供应量

B、存款准备金

C、贴现利率

D、贷款发放额

114、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所欠的债务看做是一种(B )

A、民间债务

B、准公债

C、公债

D、交易往来

115、在联邦制国家,由于联邦政府预算与州预算及州以下地方预算之间相对独立,因而通常只把(B )称为国债。

A、州政府公债

B、联邦政府公债

C、州以下政府公债

D、民间债

116、国外公债并不等于国家外债,国外公债的债务人必定是(D )

A、本国金融机构

B、本国企事业单位

C、本国居民

D、本国政府

117、短期公债通常指(A )

A、国库券

B、政府借款合同

C、政府票据

D、政府交易凭证

118、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利率稳定,那么公债的期限越长,政府( C )

A、借款越多

B、偿债负担越重

C、偿债负担越轻

D、还款压力越大

119、不可转让公债的利率水平通常(D )可转让公债的利率水平。

A、等于

B、低于

C、相当于

D、高于

120、贴息公债又叫折扣公债,是指以(A )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的公债。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相当于

121、利率招标是指政府只规定公债的发行额,由认购者自行确定(C )进行投标。

A、税率

B、发行价格

C、利率

D、发行方式

122、包销方式是指政府与公债认购团( B )出售公债券的方式。

A、共同

B、谈判签定合同

C、分成

D、按比例

123、公债的期限指的是从公债发行日起到(C )止的这段时间。

A、发行结束

B、售完

C、还本日

D、认购终了

124、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D)的规模是公债规模的决定因素。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预算总额

D、预算赤字

125、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 B )与当年经济规模(GDP)之比,着眼于从存量角度考察公债规模。

A、公债发行规模

B、公债累积余额

C、公债还本付息额

D、公债发行收入

126、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公债发行收入与当年(A )之比。

A、公共支出

B、公共收入

C、公债还本付息额

D、公债累积余额

127、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A )之比。

A、公共收入

B、公债累积余额

C、公债发行收入

D、公债发行规模

128、公开市场业务是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C )就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对象。

A、公共支出

B、公共收入

C、公债

D、货币供应量

129、社会应债能力就是(D )承购公债的能力。

A、社会公众

B、金融机构

C、地方

D、公债认购者

130、非上市公债主要为解决(B)

A、公债还本付息困难

B、财政困难

C、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需要

D、货币流通问题

131、政府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新增公共收入规模及公共支出总额中各种(C )所占的份额。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非债务支出

D、还本付息支出

132、非上市公债主要对本国政府机构及信托基金管理人发行,从某种程度上看具有( A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全面性

D、流动性

133、上市公债的流通受金融市场影响,其价格在( D )上形成。

A、公开市场业务

B、海外市场

C、外汇市场

D、证券市场

134、合理的公债持有结构应以机构投资者与( B )为主要持有者。

A、金融机构

B、居民个人

C、商业银行

D、社会团体

135、只有当国外公债给本国带来的收益额( C )用外汇表示的利息支付额时,举借外债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A、等于

B、不高于

C、超过

D、相当于

136、规制与调控不同,着眼于( B )

A、经济总量

B、经济个量

C、企业总量

D、政府行为

137、取消最低限价属于(A )

A、放松规制

B、实行规制

C、加强规制

D、取消规制

138、自然垄断行业不具有的特点是( C )

A、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B、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

C、产品供给不具有地域性

D、生产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13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政府规制的手段(A )

A、举借公债

B、颁布禁令

C、保护权益

D、限制数量

140、颁发标准是为了通过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 D )

A、品质上乘

B、市场占有率提高

C、销售业绩提高

D、安全有效

141、公共利益论主张,哪里有( D ),哪里就要实行政府规制。

A、处理失误

B、竞争行为

C、国家利益受损

D、市场缺陷

142、部门利益论认为,政府规制与其说是为了符合公共利益,不如说是“特殊利益集团”( C )的结果。

A、游说

B、自我保护

C、寻租

D、发展壮大

143、在很多情况下,促使政府实施规制的,或者是被规制者本身,或者是其他有可能从中获益的个人或机构。这种理论叫( A ) A、俘虏理论B、公共利益论 C、部门利益论D、规制无用论

144、在代议民主制度下,从规制机构的产生到该机构成员的组成和任命,各( B )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施加影响。

A、社会团体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居民个人

145、下列哪一种属于政府放松规制的理由( C )

A、自然垄断使公共利益受损

B、存在市场缺陷

C、非自然垄断也能使资源配置达到要求

D、被规制者本身有可能从中获益

146、如果一家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的成本方程具有( A )

A、劣可加性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优可加性

147、如果单个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B )

A、可能上升

B、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可能下降

D、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

148、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使自然垄断的边界发生了变化,因而需要把自然垄断性质的业务从其他业务中剥离出来,作为( D )的重点。

A、政府扶持

B、政府培植

C、政府补贴

D、政府规制

149、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可以引导( C )实现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A、公共支出

B、税收收入

C、资源配置

D、公共服务水平

150、公共定价是指公共部门运用(A )规定某些行业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

A、强制性权力

B、服务规范

C、技术手段

D、国家税法

151、倘若补贴靠增税为来源,边际成本定价所增加的经济福利很可能被增税所造成的( B )所抵消。

A、经济损失

B、效率损失

C、利益损失

D、效果不佳

152、二部定价法是指由两部分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基本费,二是与使用量有关的( C )

A、从价费

B、增值税

C、从量费

D、基本费

153、根据高峰和非高峰时的不同需求规定不同价格的方法,叫( B )

A、满负荷定价

B、高峰负荷定价

C、低负荷定价

D、平均定价

154、寻租有多种定义,归纳起来看,寻租是人们为获得经济租而寻求权力拥有者的( A )的行为。

A、庇护

B、辅导

C、腐败

D、补贴

155、经济租在经济学中的本义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即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去要素的( D )之差。

A、生产成本

B、边际成本

C、销售成本

D、机会成本

156、按照经典的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每种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中的配置都会使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C )

A、不等

B、前者高于后者

C、相等

D、前者低于后者

157、寻租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的资源却用于对社会无益的( C )上,白白浪费资源。

A、重复劳动

B、与目标相反的活动

C、非生产活动

D、精神活动

158、作为一种竞争活动寻租也有代价,即( A )

A、寻租成本

B、机会成本

C、生产成本提高

D、效率损失

159、只有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的活动,其成本才可算做垄断的( B )

A、机会成本

B、社会成本

C、寻租成本

D、市场失灵

16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设租的社会成本( D )

A、经济成本

B、道德成本

C、行政成本

D、机会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该“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A B C D)

A、公共产品

B、外部性

C、风险与不确定性

D、分配不公及通货膨胀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包括(A B C)。

A、参与资源配置

B、协调收入分配

C、促进经济稳定

D、确保财政收入

3、地方分权的优点有(B C D)

A、实现宏观调控

B、推动制度创新

C、发挥地方政府信息优势

D、有利于居民参与公共决策

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A B C)

A、发放补贴

B、征税

C、公共定价

D、发放食品券

5、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有(A B D)

A、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B、安排社会救济支出

C、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D、增加受教育机会

6、公共产品同时具有以下特征(C D)

A、排他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非竞争性

7、政府部门是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B C D)的实体。

A、执行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8、广义的政府部门包括以下哪些机关(A B C D)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军事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9、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不能充分反映(A C)

A、边际成本

B、销售量

C、边际收益

D、产量

10、经济稳定必须是伴随着以下两个条件的经济增长(B C)

A、收入分配公平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无通货膨胀

11、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有(A B C)。

A、公园、桥梁

B、学校、医院

C、铁路、机场

D、国防、外交

12、公共产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C D)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13、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A B C D)

A、信息不充分

B、缺乏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C、偏好加总困难

D、政治家和消费者都有“近视”的弱点

1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有(B C D)

A、私人经营

B、政府参股

C、授权经营

D、政府补助

1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单独供给混合产品都不合适是因为(B D)

A、供给不足

B、公共部门单独供给可能导致过度使用

C、供给过剩

D、私人部门单独供给可能导致收费项目过多收费过高

16、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政府规制是因为(A D)

A、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

B、禁止中标企业坐享其成

C、禁止中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D、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17、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供给公共产品意味着通过(A C)两样方式补偿供给成本。

A、收取使用费

B、创收

C、征税

D、国有资产经营

18、由于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大多以投票方式通过多层委托—代理来进行,因而必然存在(A B)

A、偏好显示

B、偏好加总

C、偏好改变

D、偏好消失

19、官员追求的目标包括(A B C D)

A、津贴

B、晋升机会

C、声誉

D、任免权

20、政治市场上人们显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的途径有(A B C D)

A、发言表达

B、投票表达

C、反叛表达

D、进退表达

21、影响税收负担的税制因素包括(B C D)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计税依据

D、税率

22、下列符合税收转嫁一般规律的判断是(B C)

A、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大,税收易前转

B、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小,税收易前转

C、课税物品范围越宽广,税收越容易转嫁

D、课税物品范围越狭窄,税收越容易转嫁

23、财政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可分为( A C )

A、转移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购买支出

D、经常性支出

24、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 A B C )

A、社会保险支出

B、社会救济支出

C、社会福利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25、下列项目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有( B C D )

A、义务教育

B、贫困救济

C、重大疾病医疗补助

D、失业补助

26、在经济发展水平既定的前提下,一国宏观税率水平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A C D )

A、经济增长方式

B、纳税人数量

C、产业结构

D、税率形式

27、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有(A C)

A、教育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基础设施支出

D、公债利息支出

28、税率通常分为(A B C)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负税率

29、税收公平原则中不包含的项目是(C D)

A、纳税能力原则

B、受益原则

C、中性原则

D、节省原则

30、一国或一个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有利于(A B C D)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资本供给

C、吸引科技人才

D、掌握市场信息

31、公债的发行方式有(A C)

A、招标方式

B、贴现方式

C、包销方式

D、平价方式

32、公债的发行条件有(B C D)

A、招标方

B、利率

C、发行价格

D、期限

33、公债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B C D)

A、政府偿债能力

B、预算赤字规模

C、社会应债能力

D、经济调控手段

34、关于公债发行价格的正确判断有(B D)

A、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溢价发行

B、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折价发行

C、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折价发行

D、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溢价发行

35、公债的认购主体一般包括(A B C D)

A、居民

B、企业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36、要使预算制度有效控制公共支出,必须有下列配套制度(A B C D)

A、公共经费审计系统

B、政府采购系统

C、信息管理系统

D、效益考核系统

37、预算赤字的弥补方式包括(A B C D)

A、动用预算盈余

B、向银行透支

C、发行公债

D、变卖外汇黄金

38、公共收入通常包括(ACD )

A、税收收入

B、销售收入

C、规费和使用费收入

D、国内外捐赠收入

39、公债期限的确定,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B C D)

A、发行价格的高低

B、政府用款需要

C、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计

D、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

40、公债利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因素(A B C)

A、市场利率

B、社会资金充裕程度

C、政府信用

D、发行方式

41、寻租-设租关系与一般商品交易关系的不同之处有(A B C D)

A、交易领域不同:前者存在于政治领域,后者存在于经济市场。

B、交易方式不同:前者是隐蔽的幕后交易,后者是公开的竞价交易。

C、交易性质不用:前者是非法的交易,后者是合法的交易。

D、交易后果不同:前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后者能增进社会福利。

42、有关寻租-设租的正确判断有(A B C D)

A、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越大,寻租的可能性就越大

B、寻租-设租关系通常是幕后的交易

C、非政府官员也可以设租

D、寻租活动也是一种竞争活动

43、政府实行规制的理由包括(B C D)

A、部门利益

B、自然垄断

C、信息不对称

D、公共资源稀缺

44、公共定价水平的确定有三种依据(A C D)

A、边际成本定价

B、分批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利润最大化定价

45、寻租与寻利的明显区别是(A B C)

A、寻利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经济租,寻租通过政府干预获得垄断地位

B、寻利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会,寻租有利于自己有害于社会

C、寻利具有正外部性,寻租具有负外部性

D、寻利追求经济效益,寻租追求社会地位

三、判断题

1、负外部性的存在会使企业的产量不足。×

2、如果存在正外部性,说明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

3、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采用减少收入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4、政府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要做到平均化。×

5、边际成本递增必将导致垄断。×

6、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技术上很难把“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

7、公共产品只能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和提供。×

8、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实质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

9、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供给仍然会产生低效率。√

10、公共产品可以是最终消费品,也可以具有中间投入品的性质。√

11、混合产品既不能完全由私人部门供给,也不能完全由公共部门供给。√

12、使用费是强制的,税收是自愿缴纳的。×

13、社会公众在私人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偏好。×

14、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15、增加税收、削减支出,表明政府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16、税收中性原则是针对征税所引起的超额负担提出来的。√

17、就税收制度而言,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流转税制。×

18、征税对象决定着征税的范围,因而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9、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度,富人可能比穷人倾向于更高的公共支出水平。×

20、转移支出对于收入分配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21、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所以又称负税人。×

22、无论从公共支出需要还是宏观经济稳定看,税收总是越富弹性越好。×

23、卷烟厂通过提高卷烟的出厂价格把税负转移给卷烟商,卷烟商又把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这是税收负担的后转过程。×

24、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与前转程度呈反方向变动,供给弹性与后转程度呈反方向变动。√

25、从理论上说,税基具有流动性的税种应归中央政府。√

26、决定国债利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27、政府预算由政府编制草案,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后实施,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做法。√

28、政府主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同时也会出现预算赤字,反之亦然。可见,预算赤字或盈余是预算人为

变化的结果。×

29、在联邦制国家,国债只是联邦政府发行的公债。√

30、若预期市场利率会下降,政府通常愿意发行短期债券。√

31、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公债发行收入与当年公共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32、政府偿债能力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偿付公债本息的财力。√

33、为避免通货膨胀,各国一般禁止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政府发行的公债。√

34、无论在什么样政治制度的国家,国债就是中央政府公债。×

35、可转让公债的利息所得可以免缴税收。×

36、财政补贴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种支出方式。×

37、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使社会福利最大,但会使企业亏损。√

38、寻租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竞争活动。√

39、设租总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行为必然导致寻租活动的产生。×

40、规范公共部门的职能范围,削弱政府官员的公共权力,是防止设租活动产生的根本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

1、“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是湖南省嘉禾县政府在该县珠泉商贸城拆迁过程中打出的横幅标语。嘉禾县为了启动占地189亩的珠泉商贸城项目,强行实施涉及7000多人的浩大拆迁工程。在拆迁过程中,嘉禾县下文要求机关干部和教师停职专做拆迁户亲属的思想工作,凡完不成任务者将被免职或被外调至偏远山区。

(1)嘉禾县政府能不能实行这种权力?( A )

A、不能

B、能

C、无可无不可

D、视情况而定

(2)嘉禾县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否有理论依据?( C )

A、有:公共决策是一种公共产品

B、有:政府有权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C、无任何理论依据

D、无任何理论依据,但合情合理

(3)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A )

A、说明公共部门的活动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

B、政府弥补了市场缺陷

C、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

D、政府这样可实现宏观调控

(4)嘉禾县政府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D )

A、公共部门都应各司其职,不能逾越职权范围

B、公共决策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偏好才有效率

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民众的意愿

D、以上三点都对

(5)嘉禾县政府的做法给公众什么影响?( B )

A、公共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偏好才有效率

B、机关干部和教师有自己的分工,这样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政府意愿

D、以上三点都对

2、某市从2002年5月起,公共厕所免费使用。有居民反映,该市汽车东站进口处,有一公共厕所对外开放,却收费0.2元/人。据调查得知,该公厕系新塘社区自建厕所,原先是村民使用,后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而对外开放,但经费未纳入市政府归口管理。由于管理不善,卫生状况不佳,社区又负担不起经费,故适当收取卫生费来维持。

(1)该公厕属于什么产品?( A )

A、俱乐部产品

B、生活必需品

C、私人产品

D、混合产品

(2)该产品是否有外部性?( C )

A、有负外部性

B、无外部性

C、有正外部性

D、有内部性

(3)该公共厕所收费是否合理?( B )

A、不合理,所有者应有公德心

B、合理,通过收费保障所有者权益

C、不合理,收费显得所有者斤斤计较

D、谈不上合理不合理

(4)你认为该公厕应怎样管理?( D )

A、最好将经费纳入市政府归口管理

B、最好从居民中募捐解决经费问题

C、应当仍由新塘社区按目前方法自主管理

D、以上三点都对

(5)你认为该公厕属于违章搭建吗?( A )

A、不属于,新塘社区此举解决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厕问题

B、属于,汽车东站进口处怎能随便搭建厕所

C、属于,解决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厕问题应由市政府出面

D、不属于,可吸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该市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3、近日,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经市政府批准制定了2005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基准线,该基准线为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水平的10%--14%,超过去年2个百分点,预计今年职工平均工资将增长2千元左右。

(1)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属于什么行为?( C )

A、这是通过限制工资增长体现国家机器的力量

B、这是在行使权力

C、这是通过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进行政府规制

D、这是通过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表示公共部门在运作

(2)南京市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起什么作用?( A )

A、既保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又使其有一定限度

B、体现国家机器的力量

C、体现公共部门管理能力

D、表示南京市收入水平高

(3)工资增长基准线的含义是什么?( B )

A、各个企业不必按照该标准执行,应由自己根据经营情况决定

B、该基准线定位于生产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其他企业不必执行

C、各个企业必须完全按照该标准执行

D、以上说法都对

(4)关于工资增长基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工资增长基准线就是工资指导线

B、工资增长基准线仅仅针对生产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

C、工资增长基准线可以控制垄断企业工资增长过快带来的风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工资增长基准线为什么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制定?(D )

A、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工作水平受政府信任

B、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属公共部门

C、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有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

D、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职责范围包括这项工作

一、判断题。请判断以下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1、个人所得税会打击劳动积极性,所以,课征个人所得税只会使人们减少工作时间,从而产生替代效应。×

2、帕累托最优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也是收入分配的最优状态。×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无规范研究方法。×

4、科斯定理表明,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5、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治家追求选票的最大化,而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他们的行为与商品市场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没有什么不同。√

6、地方政府可以征收税基流动性较大的税种。×

二、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影响公共支出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公共支出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化的发展及城市人口数量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相对降低及工资水平的增长、官僚预算最大化、外部性因素等;

2、什么是外部性?试分析克服外部负效应的主要方法。

答:外部性指一个行为主体对另外一个行为主体的影响,而该影响未纳入市场体系之中,或未通过市场交换反映出来。

克服外部性的主要手段有:(1)将外部性纳入市场体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皮古税、补贴等;(2)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科斯式的产权谈判;(3)一体化发展。

3、公共部门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难点是什么?它通常有哪些评估方法?

答:其特点是将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均纳入核算范围内,难点是一些社会成本和社会内收益难以进行货币化量化计算。它通常有净现值法、成本收益比法和内部收益率法三种。

三、计算题

某社会只有甲乙丙三个公民,如果他们对某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1=100-X, P2=100-2X,P3=100-3X

其中X为公共产品的数量,并且每单位公共产品的成本为4元;

(1)图示该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并求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函数;

答:, 0

100-X, 50

(2)该社会公共产品的最优数量为多少?

X=96

(3)每个公民对该公共产品的支付价格应为多少?

P1= 4, P2=0, P3=0

四、案例分析题

“陕西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政府和市场关于资源配置方式关系的显著变化,以往依赖于公共财政支持的教育体制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单一的经费投入渠道和政府调控手段日趋多元,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陕西是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教育基地。特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陕西省民办教育在中央政府制度框架下,通过立法、监督等为民办高等教育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但是陕西的经济实力远远比不上东南沿海发达省区,政府还无力对民办高校给予经费支持,民办高校也得不到企业和个人的捐赠。陕西民办高等学校只能依靠学生学费来维持日常运作,只能采取扩大在校学生规模积累资金和利用银行贷款来发展,陕西几所万人以上民办高校均通过采取这一模式取得了成功。我们也可把它称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陕西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陕西模式”为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使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前列。

背景:陕西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诞生于1984年,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地位显赫,民办高校数、民办本科院校数、万人以上民办高校数、民办高校在校生数等项指标,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陕西省已拥有民办高校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51所,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职院校12所、高教学历文凭试点院校18所、高教自考助学院校16所,万人以上规模的民办高校6所,教职工2万余名,在校生22.1万人,其中国家统招生、高教学历生、高教自考生各约占7万余人。陕西民办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主攻外语类、电子类等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这几年又开始增设机械类、材料类、工程类等专业。学校从学生角度出发,强调实用性注重技能,增加技能课,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一专多证,缩短社会适应期。创造并实践一系列崭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如西安翻译学院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思源学院创新教育模式等,提高就业成功率。不少院校还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订单”教育或推荐就业。这些努力造就了陕西民办高校90%以上的高就业率。他们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掌握多种现代技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一木为树,双木成林,众木为森,群体优势已成为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借助地理上接近、高教资源集中等优势,陕西省的51所民办高校既竞争又合作,形成了一个专业化、多样化的办学体系,在人才、师资、环境、设施生涯、宣传、管理、就业上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提升了民办高校的地位,扩大了办学规模,规范了办学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效率,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05年,陕西省民办高校校园占地面积1.5万亩,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图书791万册。与二十年前相比:学校数增长50倍,教工数增长400倍,学生数增长700倍,土地面积增长1500倍,建筑面积增长1600倍,固定资产增长4700倍。不向国家要一分钱,靠自身拼搏发展,陕西民办高校二十年为国家积累了47亿元固定资产,带动了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与此同时,陕西省民办院校教育已经张开双臂为两万名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40多万名毕业生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为经济建设服务。它以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适应了市场,为公办院校在经济转轨时期的适应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它弥补了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缓解了高考升学与就业压力、延长了国民受教育年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除满足了教育者的多样化个人需求外,也带来了一些正的外部性。如促进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并盘活了教育资源、改善了人力资源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扩大了社会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等等。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分析

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称其为准公共产品,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外部性,这是构成民办高等教育与政府关系的基础。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除满足了受教育者的多样化个人需求外,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以其产生的强烈震撼和强大推动力,促进了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经费筹措、后勤社会化、毕业生就业及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体现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灵活性、应变性和针对性,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增加并盘活了教育资源。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挖掘和正和我省的社会资源,在硬件设施(校园建设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软件建设(教师、管理等)方面不仅增加了教育资源的增量,而且盘活了教育资源的存量。如西安翻译学院有效整合了原西安国营第一中表厂200万亩土地、6万平方米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西安外事学院与鱼化寨合作,把乡镇企业闲置的设施和村民自建经营困难的鱼化公园用于办学,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的社会资源,也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除利用下岗、退休人员外,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等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

改善了人力资源结构。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拥有本、专科学历的各类人才和20余万名经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增加了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为社会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民办高等教育每个学生每年平均消费1万元计,2003年全省民办高校(机构)20余万名学生全年消费即达20亿元以上,直接拉动交通、通信、商业、饮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内需,激活了地方经济。

扩大了社会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大批待业、下岗人员提供了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截至2002年底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为近万名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发展专长的机会,为8000多名劳动者提供了行政、后勤等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民办高等教育为大批落榜考生及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尽管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在其表面的辉煌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这里就包括许多负的外部性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增加了整个社会高学历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从静态的角度看,这势必增加一些次级学历受教育者就业、婚姻的难度。多着高学历人口的增加,一些原本适合大专、中专从事的工作,开始由本科生、研究生从事,次级学历受教育者只能向更差的职业阶层流动、或者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教育或者培训,从而提高其人力资本、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民办高校的学费水平普遍较高,这无疑使一部分家庭和学生深陷生活困难,这有可能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民办高校完全依靠学费获得生存和发展,生源减少是其发展的致命伤。为抢夺生源而造成了同类民办院校的恶性竞争,使得民办院校的发展面临更加困难的外部环境。

办学条件不足。西安市以外的地方高校,除个别由原部属院校下放(陕西科技大学)或几所普通高校合并而成(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外,其余绝大多数所占面积相对较小,生源结构单一,教学、实验设备相对落后,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及网上教学课程数量相对较少,图书藏量不足。师资力量方面,人才流失及人才吸引力有限导致陕西省高校教师队伍相对紧缺,西安市以外地方高校更是如此,专任教师人数少,且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的教师第一学历是本科,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有限。

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经济虽然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在高教大发展的形势下,一方面,国家对地方院校投入、扶持力度有限;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在市场经济秩序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自身“造血”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科研能力和财力去办企业,通过校企联合的形式多渠道的为学校发展融资,使其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经费问题成了制约这些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陕西模式自身的问题。“陕西模式”使民办高校直面生源市场,以扩大招生为基础,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在招生中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有的公办学校还建立了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民办高教的“陕西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尤其后来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民办高校要再走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道路已几乎不可能,有的甚至连生存都出现了问题。

1、分析民办高等教育是否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具有哪些公共产品的特性?

答:民办高等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为它具有非竞争性,但它具有排它性。

2、民办高等教育可以由企业或私人来生产吗?为什么?如果它由企业来生产,它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或优势?

答:民办高等教育可以由私人来生产,尤其是在我国政府面临高等教育经费紧张、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由企业来生产,可以积聚社会力量来生产高等教育这种正外部性很强的产品,但它也可能会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3、政府如何提高和监管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

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签定明晰的质量管理合约。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二)

一、简答题

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

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

(2)生产效率条件。包括:

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

②产品转换率条件;

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

(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物品失灵。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

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

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

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因此,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总和等于边际成本。

公共支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公共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财政规律在支出上的具体化、系统化。公共支出通常应坚持以下一些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6、公共支出效益内涵的特点

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内涵有自己的特点:

(1)在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上,要计算有形的和间接的所费和所得,既要分析政府本身的投入和所得,也需分析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利益。

(2)在衡量效益的标准上,必须确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

(3)在择优的标准上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7、何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转,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该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8、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

答: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第一,在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权衡上,由侧重公平转向突出效率。

第二,在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上,又偏重纵向公平转向追求横向公平。

第三,在税收效率原则的贯彻上,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济与本身效率并重。

第四,在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上,由主张全面干预转向适度干预。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2、政府层次的划分:①狭义政府:(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就叫做资源配置。 任务:就是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最有效的用途。 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效益,即为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最大效益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 2、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1)帕累托最优: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会使其它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政策变化将提高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 对帕累托最优的通俗理解——(蛋糕做到最大时)除非损人,就不能利己 3、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A+B) 0.4是“警戒水位” 4、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1.从基尼系数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警戒线 2.以五等分分组计算,农村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 3.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5.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更为突出。 6.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过高。 解决对策: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第一,在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分配调节事权 第二,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 第四,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 5、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6、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资源配置 (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给供能力。 (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部的配置比例。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例如,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兴办或支持有外部效益的事业,通过税收限制有外部成本的事业等。) (二)调节收入分配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经济稳定增长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1)制度创新型;(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如何评价官员的政绩:豆腐渣、拉链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2)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型(发展循环经济) 3)增进公众福利型(增加消费,培养中产阶层)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教学文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天灾人祸酿惨祸 ——论析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及公共产品中的寻设租现象 邱晔30805551 【案情描述】 安徽省某县位于黄河故道两岸,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越性,适宜水果的生长和种植,本地种植的水果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了全国著名的水果大县。该县从1983年开始种植黄桃,至今已种植8万亩,其中大果面积5万亩,进入盛果期面积1万亩,J村是全国著名的黄白桃生产基地,现有黄白桃1000余亩,是全国四大黄白桃生产基地之一。该村生产的黄桃加工成罐头具有不浑汤、不烂、不软、色泽鲜亮等优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黄桃产量很高,按盛果期中等产量,每亩50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回报极为可观。 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桃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投资少、见效快、前期产量高等优点。但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表现为耐旱怕涝。如果桃树积水时间过长,则土壤中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阻,树势衰弱,果实停止发育,严重时会出现死树现象,必须及时将水排走。J 村由于靠近黄河故道,因此排水问题对于该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夏天,由于降水比较集中,该县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洪

涝灾害。许多果树因水排不出去而被淹死。J村在洪涝灾害中也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一些农民的桃树被淹死。但由于排水不是一家一户单独凭借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并且一些农户也不愿意去做,都不愿意互相帮助,无法做到团结抗灾。因此,就需要政府派遣有关部门与技术人员帮助排水。但是,却出现了向农户收费排水的现象,而且是谁先交费谁先排水的现象,导致了许多农户排水不及时,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情论析】 一、公共产品非排他性的体现: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任何人也不能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 我国乡村虽然有着团结互助的传统,但国人“搭便车”的心态由来已久。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种行为规范与“搭便车”策略相比总无法占优,除非通过某种方式对于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激励或对违背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惩罚,这种行为规范在长期发展就将被淘汰。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利益诉求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公益心较强的人们付出很多,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感激和尊敬,却被视为“傻子”、“精神不正常”,结果“好心没有好报”,从而成为“搭便车”行为的最终受害者。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个人总结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在其自身的运行中自发产生的缺陷或弊病。 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自发性、滞后性、不稳定性 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2、公共产品与搭便车3、外部效应4、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5、垄断与自然垄断 6、信息不对称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是论述公共部门所需资源量、公共部门各领域的资源分配以及如何监督资源使用等问题,回答公共部门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二章 公共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或无法全部生产的,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政府参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是共生和互补的关系,由于资源稀缺,必须取舍权衡。 私人品:排他的、具有很强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竞争性、排他性) 公共品:有共同受益特征的物品或服务。(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竞争性:人数增加需求增加。无法使每个消费者在利益完整的条件下得到满足。 排他性:拥有者可以完全排除其他人收益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享用,任何消费者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从公共品获得利益 私人品的有效供给(横向相加)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纵向相加) 公共品提供存在的问题: 1、搭便车:指即使不付费也能享受到公共品的好处。 2、强制乘车:政府使用强制性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品买单,结果对公共品没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也将被强制征税。公共品的攻击方式:政府、私人部门、自愿 公地悲剧:对于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不能排他,但本身又是竞争性的,可能会存在资源被滥用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试卷与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 s e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羀 芇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2 分,共20 分) 莁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 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荿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蒈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 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肆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 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蒁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螀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膀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螅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 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袅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膁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薈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袈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羅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薂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荿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薇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肅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羂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6

第1章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重点: 公共经济学的含义 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 (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 (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 ——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 ——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 ——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 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 () 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 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两个原点OA、OB

公共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正误,并给予解释(50分) 1、 正外部性也能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 答:对。效率要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在Q*点。在市场决策中,边际成本等于 边际个人收益,在Q 点。故供给不足,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 如果所有物品和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MSB )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 ),资源配置便 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答:对。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符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假设,即不存在市场影响力 和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3、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味着,为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府可通过改变商品价格干预 收入分配。 Q* P 价格 Q 产量 Q Q* P 价格 Q 产量

答:错。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市场发挥作用,就能得到实现公平又不抑制效率。直接改变商品价格会干预市场效率。 (书上第42页的图,大家自己看下吧) 4、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只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答:错。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例如通过慈善活动修路建学校等。例如私人雇佣保镖提供“保护”;私立学校提供“教育”。 私人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例如政府为了公平而提供的食品券等。 (答一部分也行。例子可能不恰当,大家可以自己举) 5、如果某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使用价格为零是有效率的定价(注:本地电话月租 费不是使用价格,按每分钟收取的费用是使用价格)。 答:错。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消费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使用价格为零导致生产者不再提供这种产品。 6、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答:对。一方拥有信息,另一方没有,没有信息的一方得到的是对方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对。拥有信息的一方根据另一方的出价做出决策,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交易,收益小于成本的人不交易,导致没有信息的一方提高价格,最终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举例子:对。比如在健康保险市场上。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低风险的人,即预期健康补偿小于保费的将不购买保险,高风险的人购买。保险公司会亏损,提高定价也一样,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7、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只要界定了产权,外部性问题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得到解决。答:对。交易成本为零为交易双方进行讨价还价提供了条件,界定了产权,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市场会达成资源的配置效率。 或者:交易成本为零和界定产权符合科斯定理的假设,在这种前提下市场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另一个假设条件是:资源所有者能识别使其财产受到损害的源头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不符合这个条件的话,也是错的。但我记得老师说是对的,所以哪位同学记得当时老师是怎么讲的在群里说一下吧,对还是错) 8、“中位投票人定理”适用于任何民主决策机制。 答:错。当某些投票人的偏好是多峰偏好时,可能出现投票悖论,即中位投票人定理不成立。 9、专利制度是对知识的垄断,不利于技术扩散,因此阻碍社会的进步。 答:错。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市场提供不足。通过专利制度可以使研发活动的边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完整)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 A) A、财政净收益 B、净利润龄前 C、边际贡献 D、净现值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 A、进口漏损 B、出口漏损 C、顺差 D、逆差 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 A、非正规的硬约束 B、正规的软约束 C、正规的硬约束 D、非正规的软约束 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企业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部门 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 A、违法行为 B、外部性 C、违纪行为 D、信息不对称 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 A、正外部性 B、不道德行为 C、负外部性 D、违纪行为 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 A、私人部门 B、中小企业 C、垄断行业 D、竞争性行业 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 A、立法权 B、执行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军事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 A、成本上升 B、停产 C、产量下降 D、通货膨胀 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 A、司法权 B、弹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A、集会 B、社会关系 C、舆论 D、游说 16、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A )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垄断 D、计划经济 1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 )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31428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美国加速老龄化15年后或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老人事务局的数字显示,200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为3680万,占总人口的12.4%。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口统计学上关于人口老龄化10%的指标,但是,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人口形势还不算十分严峻。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保险和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贸易、移民、以及国家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全球人口老龄化项目主任杰克逊表示,虽然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一些优势,经济强劲,劳动力市场也充满活力。但是,好的前提不一定保证人口老龄化就不会造成问题。 杰克逊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我们拥有不那么昂贵的公共养老金体系,但是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极其昂贵。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费用的不断高涨,将会给未来的美国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企业提供的养老金。劳动力人口有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所以说,尽管人口统计数字方面美国有一定优势,但是,15至20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美国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社会财政和经济危机。” 案例分析: 不仅仅是美国,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老年社会的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2005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为2.0,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的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过程中,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去借鉴。 根据人口——经济动态模型,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的速度越快,其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上升的速度越慢,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快。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抚养的人口负担增大,而且通过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和质量、劳动生产率而体现出来。 1、人口老龄化导致被抚养人口负担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1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1 一、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15 分)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2 .价格管制通常可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3 .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 4 .共有产权资源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5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共有产权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 .如果政府在路边小店里出售苹果,苹果就是公共产品,因为是由政府提供的。 7 .如果政府对一种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商品征收销售税,那么卖者将承担全部税收负担。() 8 .提高税收折旧率可以刺激私人增加投资。() 9 .在任何条件下,改善效率都不可能成为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10 .政府对垄断企业实行平均成本定价管制使企业获得了零经济利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一个寡头个别地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时,他生产的产量是() A 大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小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B 小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大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D 小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2 .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300 美元。买者张三对它的评价为400 美元,卖者李四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200 美元。如果张三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100 美元;B200 美元;C300 美元;D400 美元。 3 .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 A 、完全竞争 B 、不完全竞争 C 、垄断 D 、计划经济 4 .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为什么() A 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 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C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消费; D 自然垄断过度生产物品。 5 .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A 公共产品; B 共有资源; C 竞争性的; D 排他性的。 6 .如果政府管制者把一个自然垄断企业分解为许多个小企业,那么生产成本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取决于供给曲线的弹性大小。 7 .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A 、纳税人 B 、纳税义务人 C 、负税人 D 、法人 8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A 、前转 B 、后转 C 、混转 D 、正转 9 .信息不完全下的最优信息搜寻规则是() A 寻求商品信息直到寻求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寻求的边际成本; B 寻求商品信息直到发现市场上的最低价格时为止; C 从广告和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中寻求希望获得的商品信息;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答:特点:1、政府投资的公共性、基础性特点2、政府投资的开发性和战略性特点3、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特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

MPA试题库(公共经济学)

MPA公共经济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84个)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甲善必然对应于乙的处境恶化 B.甲处境变好了,而乙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乙处境固定时,甲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甲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乙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 在两个人A地区与B地区之间,下列()情况是帕累托改进。[ ] A.A地区的生产排放的污染让B地区的环境变坏。 B.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同时B地区的废气排到A地区。 C.A地区的税收被国家强制要求转移支付给B地区。 D.A地区与B地区达成交易,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A地区向B地区支付污染费。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开征遗产税 D.对落后地区给与较高的转移性支付资金 6.关于基尼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尼系数介于0到0.5之间 B.基尼系数越大,则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D.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5 7.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指()。[ ] A.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B.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C.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 D.政府的税收和救助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 8.在公共场合吸烟对身边人的影响,其外部效应可描述为 [ ] A.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B. 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10.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 D.科斯定理 1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一项科学发明 C.购买一件衣服 D.修复历史建筑 12.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C.购买一件衣服 D.科学发明 1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职能不包括()。 [ ]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消灭剥削 14.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损害,而又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叫做 [ ] A.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公共产品 D.搭便车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 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2)生产效率条件。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物品失灵。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 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 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因此,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总和等于边际成本。 5、公共支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公共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财政规律在支出上的具体化、系统化。公共支出通常应坚持以下一些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6、公共支出效益内涵的特点 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内涵有自己的特点:1)在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上,要计算有形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