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

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6411309.html,

浅说《楚辞·渔父》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比较与启示

作者:陈含笑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2期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2 -0276-01

《楚辞·渔父》非常的短小精悍,但是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屈原和渔父各有特色,并且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耐人寻味。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及思想的比较,《楚辞·渔父》展示了两种不同追求的生活境界,两套立身处世的原则与方式,其对于后世文人都产生了影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文中屈原形象

屈原一出场的形象便显现出一种沧桑感,短短二十个字,既交待了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形态,又借此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给人沉郁之感。似乎江潭、泽畔的自然环境也被附着了凄凉之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披头散发、枯瘦憔悴的人漫无目的地边走边唱,“行吟”的是内心的悲戚与痛楚,不知置身何处、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未来不想过去,未来看不见希望而过去只是无尽的伤悲,所以只能带着众多的不理解独步江畔。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竟只能是踽踽独行。他多么希望能够遇到一位懂他的知音,能够倾听他那矛盾痛苦的心声。

但是,遇到的渔父却是完全和他立场相对的人,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支持。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便将自己与众人完全划分了界限,看似孤高自傲,却实为苦无知音的表现,这是一种自我的坚守,或许此时还对渔父抱有一丝希望,这个茫茫无际的江畔还能够遇上说话的人是一种缘分,可是对方却并非自己想要的倾诉对象,这样的心理落差表现在答话的语气上,一种决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皓皓之白”而不“蒙世俗之尘埃”。这里屈原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高潮,这是对渔父的立场的辩驳,也表达了对自己立场的坚定不移。“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用生命作为对自己理想维护的最后资本,他要捍卫自己的“清白”,并且义无反顾。他的不屈服不退让的高贵品质、崇高形象,“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二、文中渔父形象

渔父的外在形象文中虽然没有具体描绘,但是空白处更能让人想象渔父的外貌,随性而来的装扮,超脱尘世之外,与自然和谐相容。渔父的到来与离去也只是随性、无拘无束,话说完了,至于是被接受还是被排斥这都不重要,真正的隐者是隐藏了自己对于尘世中一些备受关注的事态的喜怒哀乐,生活回归了最本真的状态,能够引起情感波澜的或许只是那一花一木一叶一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