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汉语“于”的用法

古汉语“于”的用法

古汉语“于”的用法
古汉语“于”的用法

古汉语“于”的用法

“于”、“於”本是两个字。作为介词,甲骨文、金文都只用“于”字,而不用“於”字。“於”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和“乌”是同一个字。《说文解字》:“於,象古文乌省。”后来虽分化成了“於”、“乌”二字,但仍读“於”如“乌”,是个叹词。“於”作介词,是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用法。(《诗经》中“于”字出现335次,作介词259次,占77.3%,作助词65例,作叹词11例。而“於”字共出现48例,只有4例作介词,其余全作叹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世的文言文中,“于”、“於”并用。汉字简化以后,“於”并入“于”。

“于”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是首先要与其它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然后再和其它词发生关系。用“于”字构成的介宾结构,多数情况下,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只有在表示时间、表示范围等情况下,才可以前置作状语。“于”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等。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③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

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例①中的“于”引进时间,可译为“在”。例②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在”。例③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从”。例④中的“于”,引进行为趋向的地点,可译为“到”。例⑤中的“于”,引进范围,可译为“在……方面”。

(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可视情况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①中的“于”,可译为“向”。例②中的“于”,可译为“给”。例③中的“于”,可译为“跟”。例④中的“于”,可译为“对于”。

(三)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于”的这种用法,是用在被动句中。有时,动词前还可有“见”、“受”等字与之照应,可译为“被”。例如:

①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四)引进比较的对象。

比较相关事物的优劣高下,古汉语中往往用“于”引进用以比较的一方,构成介宾结构,放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后作补语。一般可译为“比”。例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项羽本纪》) 注意:

第一,“于”除用作介词之外,还可用作动词词头。这种用法,文言文中只能写作“于”,而不能写作“於”。例如:

“黄鸟于飞。”(《诗经·周南·黄鸟》)

第二,“乎”也常作介词,用法大致与“于”相同,可参见第五节“乎”字。

(五)于是

1、“于是”本是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或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根据“于”的用法的不同,可分别译为“从这”、“在这”、“在这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等。例如:

①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

..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②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对曰:“午也可。”于是

..羊舌职

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

..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左传襄公三年》)

③吾祖死于是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吾父死于是

例①中“于是”可译为“从这时”。例②中第一个“于是”可译为“在这个时候”,第二个“于是”是连词,第三个“于是”可译为“在这些事情上”。例③中“于是”可译为“在这种职业上”。

2、“于是”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开头,连接后一句与前一句,或后一段与前一段,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例如:

①居顷之,石建卒。于是

..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李将军传》)

②于是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转载]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它还可以是助词。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 和thisis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12.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以字的用法(古汉语)

以(yǐ,)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一)“然”的动词用法 “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 (二)“然”的形容词用法 “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 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 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 (三)“然”的代词用法 “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 “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

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示承接关系 “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五)“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 《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意: 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六)然而

2021年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古汉语“为”的用法

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为”本是动词,读作wéi。有“做”、“制造”、“作为”、“当作”、“认为”“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论语·子罕》)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音伊《核舟记》) (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为”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2、2、引进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向”、“跟”、“对”等。例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目的。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为了”等。例如: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 (《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史货殖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读作wéi,可译为“被”。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三)“为”的连词用法 “为”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演变而来的,读作wéi。 1、用在假设复句中,一般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2、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 (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读作wéi,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

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汉语中的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用复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在揭示两件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用单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却只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 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 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 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 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 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 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 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古汉语“者 所”的用法

古汉语“者所”的用法 一、者者 “者”字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虚词。它出现的较晚,一般学者认为“者”字的使用应是有了文献之后的事情,甲骨文、金文中“者”字并未出现。但“者”字诞生以后,显得非常活跃使用频率很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把握“者”字,我们从“者”字的语用环境和“者”字词性类别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者”字的语用环境 “者”字的语用环境,一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者”字附着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及其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者”字结构。 “者”字结构又叫“者”字短语,其构成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类: (1)动词+者 ①夫学者 ..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答吴充秀才书》) ②行者 ..甚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形容词+者 ①近者 ..来。《(论语·子路)》 ..悦,远者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 ..笼养之。(《促织》) (3)数词+者 ①此五者 ..,知胜之道也。(《谋攻》) ②此数者 ..,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4)方位词+者

①前者 ..应。(《醉翁亭记》) ..呼,后者 ②高者 ..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时间词+者 ①古者 ..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②今者 ..将军令臣等反背水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6)短语+者 ①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②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谋攻》) 2、附着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者”字结构。 ①及至孝景,不任儒者 ..。(《儒林列传序》) ②有蒋氏者 ....,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3、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鸿门宴》) ③言之,貌似甚戚者.。(《捕蛇者说》) ④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汉书》) 4、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人间世》) 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论语·先进》) (二)“者”字的词类 “者”字的词类问题,历来有着较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代词,有人认为它是助词,也有人认为它兼有代词、助词两类词性,令人莫知所从。分析如下:1、关于“者”字结构”中的“者”字的词类问题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 汉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所以理解词义时必须根据古汉语语言习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汉语中的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用复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在揭示两件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用单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却只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

古汉语“于”地用法(20201127233848)

古汉语“于”的用法 “于”、“於”本是两个字。作为介词,甲骨文、金文都只用 “于”字,而不用“於”字。“於”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和“乌”是同一个字。《说文解字》:“於,象古文乌省。”后来虽分化成了“於”、 “乌”二字,但仍读“於”如“乌”,是个叹词。“於”作介词,是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用法。(《诗经》中“于” 字出现335次,作介词259次,占77.3 %,作助词65例,作叹词11 例。而“於”字共出现48例,只有4例作介词,其余全作叹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世的文言文中,“于”、“於”并用。汉字简化以后,“於”并入“于”。 “于”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是首先要与其它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然后再和其它词发生关系。用“于”字构成的介宾结构,多数情况下,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只有在表示时间、表示范围等情况下,才可以前置作状语。“于” 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等。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 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③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 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例①中的“于”引进时间,可译为“在”。例②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在”。例③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从”。例④中的“于”,引进行为趋向的地点,可译为“到”。例⑤中的“于”,引进范围,可译为“在,,方面”。 (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可视情况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①中的“于”,可译为“向”。例②中的“于”,可译为“给”。例③中的“于”,可译为“跟”。例④中的“于”,可译为“对于”。 (三)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于”的这种用法,是用在被动句中。有时,动词前还可有“见”、“受”等字与之照应,可译为“被”。例如: ①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汉语“何”用法

古汉语“何”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古汉语--使动用法举例分析

使动用法举例分析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 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 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掌握使动用法对学习文言文帮助很大。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四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 容词、名词还有数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例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例3:“止子路宿。” ——“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例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例5:“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例6;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 ——“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古代汉语中“而”“以”字用法资料

古代汉语“而”字之用法 宋丽萍 (菏泽学院中文系 09级文秘4班学号:200902207)摘要:在古汉语(文言文)中,“而”用法比较复杂,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 关键词:古代汉语;“而”字;用法 “而”在古汉语中是使用频繁而且用法灵活的一个词,“而”字用法比较复杂。我们对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了解都较浅,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中的一段。这段共用了八个“而”字,都是连词,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有区别。前五个“而”是连接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表示承接关系。后两个“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末一个“而”是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而”字用法的错综复杂。到底“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用法呢?为了考察古代汉语中“而”字的词性,对“而”字的用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不揣浅陋,对“而”字进行了一番整理,将“而”字的用法做了以下分析。 一、作ér字 (一)颊毛,象毛之形(描绘毛的样子),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三)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6.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贫困,而担心(人心)不安定。” 7.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8.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

古汉语“则”的用法

古汉语“则”的用法 (一)“则”字最初也是个实词。《说文解字》:“则,等画物也。”作为实词,它有名词、动词两种用法。用作名词,主要是“法则”、“准则”的意思;用作动词,主要是“效法”的意思。例如: ①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离骚》) ②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例①中的“则”是名词,“准则”的意思;例②中的“则”是动词,“效法”的意思。 (二)“则”字的连词用法。 “则”字用作连词,其连接作用比“而”显得更为有力而紧迫。它连接的前后两部分,不论在时间上还是逻辑上,往往紧紧相连。因此,清代学者刘淇说它是“承上趋下,辞之急者也”。吕叔湘先生说:“和‘而’字比较起来,‘而’字是圆的、软的,‘则’字是方的、硬的。” “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 “则”字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以分为事理上的承接、时间上的承接、对举性承接三类。 (1)事理上的承接

“则”字表示事理上的承接,用在后一分句的前面,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或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一假设或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一般可译为“就”、“便”、“那么”、“那么就”等。例如: ①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隐公元年》) 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 论》) 以上二例,“则”字都表示事理上的承接。例①中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后一分句表示在这一假设下产生的结果,“则”字可译为“就”。例②中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则”可译为“那么”。 (2)时间上的承接 第一,发生一件事后,紧接着产生了与这件事相关的第二件事,两件事之间用“则”字相连,“则”字一般可译为“就”、“便”等。例如: ①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沈括《活板》) 第二,实现一件事后,却发现另一件事(或另一种情况)已经出乎意料地产生了,两件事之间用“则”字相连,“则”字一般可译为“原来已经”、“却已经”等。例如: ①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僖公三十三年》) ②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3)对举性的承接

古汉语中“是”的用法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它还可以是助词。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和thisis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12.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古汉语中“是”字的用法

内容摘要:摘要:文言文中,“是”字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概括的说,大致可归纳为用作指示代词,形容词、判断动词。 摘要:文言文中,“是”字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概括的说,大致可归纳为用作指示代词,形容词、判断动词。 关键词:古汉语?摇“是”字用法 一、用作指示代词 (一)用来复指前文 例①君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左传·僖公十五年》)“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 例③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哪里是为了我个人,而是继承祖先的友好关系。(《左传·僖公四年》)“是”复指前置宾语“不谷”“先君之好”。 例④小国将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小国将仰望楚君,敢不听从他的命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君”“命”。 (二)作宾语 1.作动词的宾语。(1)作动词的前置宾语。例①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长久的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左传·郑伯克段于焉》)“是”作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例②君子是则是效。——君子遵循这,效法这。(《诗·小雅·鹿鸣》)“是”分别作动词“则”和“效”的宾语。(2)作动词的宾语,不前置。例①推是言之。——按着这个说法来推理。(《韩非子·五》)“是”作动词“推”的宾语。例②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如果是这样,大小官司吏都会畏惧而遵守制度了。(《荀子·王霞》)“是”作动词“若”的宾语。 2.作介词的宾语。(1)作介词的前置宾语。例①是以肠一是而九回。——因此,一天中肝肠要倒腾无数遍。(《报任安书》)“是”作介词“以”的宾语。例②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不记旧恶,因此,埋怨的人少。(《论语·公冶长》)“是”作介词“用”的宾语。(2)作介词的宾语不前置。例①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我祖父死在这件事上,我父亲死在这件事上。(柳宗元《捕蛇者说》)“是”作介词“于”的宾语。例②吾尝疑乎是。——我曾经怀疑过这种说法。(柳宗元《捕蛇者说》)“是“作介词”乎“的宾语。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一)“然”的动词用法 “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二)“然”的形容词用法 “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 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 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 (三)“然”的代词用法 “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 “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

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2、表示承接关系 “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五)“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意: 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