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瘫评估

脑瘫评估

脑瘫评估
脑瘫评估

脑瘫评估

对脑性瘫痪儿童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呢?1、全面、精确地了解儿童现有的能力和目前存在的困难;2、了解儿童照顾者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3、确定儿童的需求,为儿童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4、通过初期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了解康复效果和发现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5、为儿童照顾者提供具体的康复训练建议和要求。总之,任何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康复训练都是根据康复评估结果而实施的。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康复部采用的儿童发展评估表是测验儿童发展程度的有效指标,包括五大范围的评估:大肌肉(粗大运动)的评估、小肌肉(精细动作)的评估、语言理解/表达的评估、智能/学前概念、社交/自理的评估;另外结合:一般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肌力的评估、肌张力的评估、关节活动度的评估。评估后所得的资料、数据用于设计适合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计划。

一、大肌肉的评估包括:1、头部控制能力;2、翻身;3、坐位平衡;4、站立和行走;5、上下楼梯;6、跳;7、走平衡木及跨障碍物等共83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二、小肌肉的评估包括:1、物件概念;2、抓握能力;3、手指精细活动;4、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5、手眼协调能力;6、使用剪刀;7、印描、绘写能力等共72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三、①语言理解的评估包括:1、对声音的反应;2、对口头指示的理解;3、听从指令的能力;4、指认身体部分、熟悉的实物;5、挑选能力;6、辨别反义词;7、空间位置概念等共93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②语言表达的评估包括:1、主动发声;2、模仿能力;3、主动沟通;4、辨别是非问题;5、主动表达;6、主动发问;7、运用量词、形容词、位置词的能力;8、使用否定词、形容词、相反词等共69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四、智能/学前概念的评估包括:1、物件概念;2、配对概念;3、颜色概念;4、大小概念;5、数量概念;6、形状概念;7、数与物的配对概念;8、绘写概念;9、简单的加减法概念等共106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五、社交/自理的评估包括:1、懂得轮候;2、懂得与他人分享;3、主动与成人/儿童交流;4、表达"多谢";5、懂得玩集体游戏、合作性游戏、假想游戏、比赛性游戏;6、进食;7、穿衣;8、梳洗;9、入厕等共112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脑瘫评定方法

小儿脑瘫的五大评定 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它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小儿脑瘫的五大评定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评定、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语言功能障碍评定、智力障碍评定和独立运动性评定,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北京部队医院脑病康复中心专家告诉你: 一、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1.体格发育及运动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估表。 2.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1)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2)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 3)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3.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 4.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5.平衡功能评定 二、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1.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2.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 3.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 三、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首先要了解语言的正常发育,包括语言前期的发育、语言接受期的发育、语言表达期的发育等。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的训练方法(原则) 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及护理措施

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脑瘫在治疗过程中常见伴随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对我科小儿脑瘫患儿的常见伴随障碍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脑瘫患儿常见伴随障碍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儿的有效治疗,缩短了康复疗程。结论有效的伴随障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儿童;脑瘫;伴随障碍;护理 小儿脑瘫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体力不足、智力低下、情绪不稳定、癫痫、语言障碍、牙齿发育不良、行为障碍等临床症状。 1 临床资料 通过对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住入院治疗的117名小儿脑瘫患儿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中健康和体力障碍69例、智能和情绪问题31例、癫痫9例、语言障碍37例、牙齿发育不良31例、行为障碍27例。 2 常见伴随障碍及护理措施 2.1 健康和体力障碍大多脑瘫患儿的生长发育较差,多数喉间肌肉运动异常,常因饮食异常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更甚至,体力不足于维持正常的康复训练,成为康复训练的障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儿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拟定健康饮食方案,均衡营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日常康复所需的体能。半岁以内的患儿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的患儿,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 2.2 智能、情绪问题脑瘫患儿并发智能低下者较多,大部分情绪不稳,自闭(孤独倾向)亦多,智商测定困难,加上运动障碍的限制,发育期中生活实践较少,均影响了神经精神的发育。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患儿发病原因、常见表现及伴随症状、如何做好患儿的引导性康复治疗等等。让患儿家属明白患儿的智能和情绪问题是常见的症状,缓解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家属治疗疾病的信心[1]。 2.3 癫痫 医护人员适当地给以抗癫痫药物,控制其发作是非常重要的。若癫痫发作不断,患儿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会不断恶化。对于那些具有潜在性癫痫发作的患儿也要积极的给以抗癫痫治疗、防止癫痫的发作。护理人员要做好饮食科学、按时服药,适当运动与休息、按时测量体温、适时做好心理护理、树立信心等基本护理工作。 2.4语言障碍脑瘫患儿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或严重失语。语言障碍较多见于手足徐动患儿。护理人员要在安静的治疗室内开展治疗,先做口型示范,让患儿对着镜子从单音开始边发音,边纠正,然后练习说话、唱歌等,达到尽量使发音准确的目的。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形体语言、卡片、

小儿脑瘫的分型及表现

小儿脑瘫的分型及表现 (一)痉挛型:此型约占2^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以伸肌、内收肌张力增高o四肢瘫者上肢关节均呈屈曲性痉挛1肩关节内收L内旋「肘?腕?指关节屈曲□腕?臂内旋|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1紧握于掌心中:两上肢动作笨拙丨订僵硬□不协调□两下肢僵直卜|内收呈交叉状匚]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I:扶站时1双足下垂1内翻1足尖着地「I足跟不能踩平$ I走路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有些患儿伴腰背肌痉挛而呈弓状反张的过度伸展状态O痉挛症状常在患儿用力O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 减轻:由于关节痉挛1自主运动十分困难:严重者岀现肌腱挛缩[□关节畸形此型患儿的深腱反射亢进: 根据患儿受累部位不同J痉挛型又分下列数种: [?双侧瘫:四肢受累J双下肢较双上肢受累更严重|0| I;.四肢瘫:双侧上下肢的受累程度相仿: 匚双重偏瘫:四肢受累丨「但上肢较下肢严重巨有些学者认为“双重(侧)偏瘫”的概念较模糊O 不必另列为一类匚可归入四肢瘫中□ 偏瘫:指同一侧上下肢受累1上肢常较下肢严重丨;| 5 ?截瘫:仅为双下肢受累0 〔?单肢瘫匚I T.三肢瘫4 (二)手足徐动型:患儿在静止时常岀现缓慢的-蠕动样' 无规律-不能自控的 '无目的?不协调的动 作]通常累及全身1头控能力差1面部常有怪异表情1有时反复岀现舌尖节律性伸岀与缩回动作1躯干和上肢的不自主动作较为突岀:入睡后异常动作消失1此型可分为】;类: -1高张力型:患儿肌张力增高十分明显-因此'肌张力波动幅度较小1不自主动作相对不太明显1常发生在身体的

远端: ■低张力型:患儿的肌张力很低1因此'患儿肌张力高■■低之间的波动幅度大1关节活动过度1不自 主动作也较突岀: A「舞蹈型:患儿的肌张力一般较低I时而波动的肌张力使患儿不易取得肢体的稳定性'因而似呈舞蹈 样动作【 (三)肌张力低下型:此型患儿肌张力显著降低而呈软瘫状1肌肉松软无力'自主动作极少「仰卧时' 四肢均外展I外旋'似呈仰翻的青蛙:俯卧时'头不能主动偏向一侧1易致口鼻堵塞而发生窒息1此型常为婴儿脑瘫的暂时阶段’二?[岁后大多转变为其他类型1如手足徐动型痉挛型等一 (四)强直型:此型少见:由于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1身体异常僵硬1使其四肢被动运动时1检查者可感觉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的阻力 '强度可随时变化'如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腱反射正常'常有严重智能低下: (五)共济失调型:此型也少见 :主要表现为稳定性I协调性差'步态蹒跚'辨距不良'平衡能力差: 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1四肢动作不协调1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颤-肌张力低下- (六)震颤型:此型最少见1多为静止性震颤1常有不随意的节律性交互活动 : (七)混合型:患儿同时兼有以上某两种类型的症状1以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的表现并存为多见

小儿脑瘫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小儿脑瘫指的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 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症是一个总的概念,不是某一个单独的疾病,是一个综合征,诊断脑瘫时需符合以下一些条件: (一)瘫痪为中枢性 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 所致的瘫痪,且病变部位在脑部。任何前角细胞及前角细胞以下的损害都不属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瘫,如脊髓灰质炎、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脑瘫的范畴。脊髓高位(如颈髓或胸髓)损害对脊髓腰膨大的脊髓前角细胞来说,虽然也是在前角细胞以上的损害,但因病变部位不在脑部,也不诊断脑瘫,只诊断为脊髓疾患。 (二)病因出现在脑生长发育时期 本定义具体指出在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成人脑血管意外造成的偏瘫,虽然也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但不是出现在脑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也不诊断为脑瘫。国外有些地区和学者把生后2岁(或其他年龄段)以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也诊断为脑瘫并称为获得性脑瘫,虽然这个年龄段脑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将会把一大批脑

外伤、脑炎、脑膜炎病人包括在内,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并末采用此概念。 (三)各种病因造成的损伤为非进行性 一些代谢病(如脂类代谢异常)或变性病(如脑白质营养不良),虽然病变在脑部,也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但因病变逐渐加重,也不属脑瘫的诊断范围。 (四)症状在婴儿时期出现 由于病因发生在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所以症状出现都比较早,往往在婴儿期就有所表现,如果婴儿时期运动发育正常,以后出现运动障碍。不应诊断为脑瘫。 脑瘫小儿可合并或不合并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不能根据有无这些并发症来确诊或否定脑瘫的诊断。

小儿脑瘫的11种功能障碍

小儿脑瘫的11种功能障碍 小儿脑瘫由于发育过程中大脑受到损伤造成的,那么会出现哪些脑功能缺损的功能障碍呢?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 脑瘫的运动障碍表现有运动发育落后,例如患儿抬头、翻身、坐、爬、跪、站、走等躯干和四肢运动发育落后或停滞。主动运动困难,分离运动不充分,动作僵硬、平衡功能差、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各种异常的运动模式,姿势异常,出现了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运动缓慢等等。 2.姿势异常 由于有肌张力异常,肌肉或紧张或松弛,以及缺乏大脑高级中枢上位神经元对下位神经元的控制,粗大的原始反射就会释放出来,持续存在。还有病理反射的出现,使得脑瘫患儿不能完成正常的活动。例如患儿头和四肢不能保持在中线位,四肢或全身痉挛,角弓反张、头颈扭曲,躯干过伸,不能保持姿势的平衡等。 3.智力障碍 脑瘫儿童中大约25%有智力正常,约有50%有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约有25%为重度智力障碍。

4.视力障碍 脑瘫儿童中有55-60%在视觉上有问题,最常见的是25%斜视,10%有偏盲。 5.听力障碍 脑瘫患儿约有5%完全失聪,约有8%患儿部分听力丧失。 6.知觉异常 脑瘫儿童约有41.7~72.3%有知觉缺失。他们对痛的刺激、尿布的干湿、物体的光滑与粗糙感觉正常,但对身体位置的知觉会缺失。 7.语言障碍 约有30~70%的脑瘫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往往先出现吸允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发音不清、构音障碍、语言表达障碍及失语症等。 8.情绪及行为障碍 脑瘫儿童多数比较内向、畏缩、紧张、容易有发怒、破坏、攻击、自残等情绪和行为。也有的好动无片刻安宁,而手足行动型的则比较外向,不惧怕。 9.学习障碍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得重要工作—--—康复评定知识 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 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就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 龄阶段而表现各异。对患者进行系统得康复评估就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得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得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也为治疗目标得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得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得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得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得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得分型不就是得。从分 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得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临床上以四肢瘫与双瘫为多见。但这种“瘫”并不就是不能动而就是动得不好就是有障碍得“瘫痪”。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得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得评定、特殊感觉障碍得评定、 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得评定、由相关专业人员进 行。一)。体格发育障碍得评定 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得评定可以瞧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得程度与发育滞后得时间明确就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52岁以上体重 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 10%、二)运动功能障碍得评 定 1 运动发育障碍得评定 正常小儿得运动与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与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小儿脑瘫的规范诊治

小儿脑瘫的规范诊治 发表时间:2016-01-15T15:09:07.100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石锴彭汉芬(通讯作者) [导读] 黄石市爱康医院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 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病因 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诊断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 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脑瘫儿童功能评估

功能评估 对脑性瘫痪儿童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呢?1、全面、精确地了解儿童现有的能力和目前存在的困难; 2、了解儿童照顾者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 3、确定儿童的需求,为儿童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 4、通过初期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了解康复效果和发现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5、为儿童照顾者提供具体的康复训练建议和要求。总之,任何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康复训练都是根据康复评估结果而实施的。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康复部采用的儿童发展评估表是测验儿童发展程度的有效指标,包括五大范围的评估:大肌肉(粗大运动)的评估、小肌肉(精细动作)的评估、语言理解/表达的评估、智能/学前概念、社交/自理的评估;另外结合:一般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肌力的评估、肌张力的评估、关节活动度的评估。评估后所得的资料、数据用于设计适合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计划。 一、大肌肉的评估包括:1、头部控制能力;2、翻身;3、坐位平衡;4、站立和行走;5、上下楼梯; 6、跳; 7、走平衡木及跨障碍物等共83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二、小肌肉的评估包括:1、物件概念;2、抓握能力;3、手指精细活动;4、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5、手眼协调能力; 6、使用剪刀; 7、印描、绘写能力等共72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三、①语言理解的评估包括:1、对声音的反应;2、对口头指示的理解;3、听从指令的能力;4、指认身体部分、熟悉的实物;5、挑选能力;6、辨别反义词;7、空间位置概念等共93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②语言表达的评估包括:1、主动发声;2、模仿能力;3、主动沟通;4、辨别是非问题;5、主动表达;6、主动发问;7、运用量词、形容词、位置词的能力;8、使用否定词、形容词、相反词等共69项具体的评估内容、评估材料、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小儿脑瘫的早期九大症状

小儿脑瘫的早期九大症状 小儿脑瘫病因各异,就目前所知其发病与脑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脑瘫的类型有关。小儿脑瘫患儿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等合并症,按原来的西医观点,脑瘫是不可治的。其实只要遵循先治本,解决中枢问题,再治标,解决钙缺乏问题,或者是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尽早进行合理干预,小儿脑瘫患儿还是有希望获得康复的。 小儿脑瘫早期的九大症状 1、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2、小儿脑瘫患儿在出生不久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3、很多小儿脑瘫患者有食欲不振,它是该疾病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食欲缺乏引起的脑性麻痹,最常见的有挑食,偏食,零食过多,新鲜等,不良饮食习惯的饮料继续造成。此时家长需多了解一下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生的食物,选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并调整色,香,味,以确保孩子的营养供给。

4、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这也是典型的小儿脑瘫的症状。 5、肌张力增加,小儿刚体,增加肌肉紧张,非常好打,经常窜出去的童年,背屈呈对称性,第一头偏向一侧,也属于伸展,下肢脑瘫的刚性早期症状。 6、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患者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7、一部分脑瘫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现明显痉挛或不协调收缩。从而导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手不能正常抓东西、握拳,有时也伴有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 9、新生儿惊厥,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可能会出现,很容易在儿童,抽搐,烦躁不安,尖叫或国家的恐慌。 温馨提示:很多脑瘫患儿家长希望通过单一治疗的方法让小孩少受苦,这样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15个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

15个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 由于小儿脑瘫患儿病情轻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会有所区别,但运动发育迟缓、肢体功能障碍是共同的症状。部分患儿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感觉、行为、言语、咀嚼、吞咽和智力等多种复合功能障碍。 1、听觉障碍。部分患儿听力减退甚至全聋,以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常见。 2、视觉障碍。约半数以上患儿伴视力障碍,最常见者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视觉缺陷可影响眼-手协调功能。 3、反应迟钝。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无名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智力低下。据报道,约有2/3以上患儿智力落后,其中约50%患儿有轻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约25%为重度智力低下。 5、语言障碍。脑瘫患儿由于发声、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和四肢运动障碍、听觉障碍、智能和生长环境等原因导致语言障碍。 6、其他感觉和认知异常。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

7、健康和体力的障碍。脑瘫患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亦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8、口面、牙功能障碍。有些脑瘫患儿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涎。有些患牙病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9、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10、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11、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言行一致提示椎体外系损伤。 12、情绪、行为障碍。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患儿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脆弱、易激动等。 13、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4、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神经系统评定表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项目次 1 2 3 4 项目 次 1 2 3 4 日 期 日 期 浅反射上腹壁 左 原始 反射 及病 理反 射 侧弯反射 左右右中腹壁 左 握持反射 左右右下腹壁 左 掌颌反射 左右右提睾 反射 左 髌阵挛 左右右跖反射 左 踝阵挛 左右右 深反射肱二 头肌 左 感觉 痛觉 左右右肱三 头肌 左 温度觉 左右右膝腱 反射 左 触觉 左右右跟腱 反射 左 位置觉 左右右 原始反射及病理反射 内收 反射肌 左 共济 运动 指鼻试验 左右右Hoffmann 左 跟膝胫试验 左右右Babinski 左 Romb-Rg征 左右右Chaddcd 左 其它 立直反应颈右 躯 干A TNR 左平衡反应坐 右立STNR 降落伞反应Moro 吸吮反射

注:表中浅反射、原始反射、病理反射、及其它栏中用“—”表示阴性,用“+”表示阳性。深反射记录方法:消失“—”、减弱“+”、正常“++”、亢进“+++”、阵挛“++++”、持续阵挛“+++++”。 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或能用“N”表示,异常或不能用“AN”表示。 检查者签名: 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左侧 部位运动肌群右侧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肩胛骨外展前锯肌上举斜方肌上部下掣斜方肌下部 内收 斜方肌中部 菱形肌 肩 屈曲三角肌前部伸展 背阔肌 大圆肌外展三角肌中部水平外展三角肌后部水平内收胸大肌外旋外旋肌群内旋内旋肌群 肘屈曲 肱二头肌 肱桡肌伸展肱三头肌 前臂旋前旋前肌群旋后旋后肌群 腕掌屈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背伸 桡侧腕长、 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四指MP屈曲蚓状肌PIP屈曲指浅屈肌DIP屈曲指深屈肌MP伸展指总伸肌内收骨间掌侧肌外展骨间背侧肌外展小指展肌对掌小指对掌肌 拇指MP屈曲拇短屈肌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是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的一种疗育方法,由于现在脑瘫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并且孩子的成长及家庭幸福有极大影响。因此人们对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也更加关注,脑瘫作业训练,针对每个不同表现的患儿,制定个体方案,一对一进行训练,使脑瘫患儿随著成长,理解自己的障碍和能力,养成自己对自身问题处理的能力,使之能回归到主流社会,与正常儿童一起成长。 一、流程 1、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是病人、作业治疗师、作业内容和环境。作业内容是指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功能状况及个人兴趣等选择相关的作业训练内容。环境则是实施作业活动的场所。 2、作业疗法的流程从采取分析病人资料起(或接受康复医师的处方)一初期作业、活动的评定一制定治疗目标(康复评定会)一制定作业训练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作业训练)一中期评定会一作业修改(调整)治疗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一后期评定会(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 二、小儿脑瘫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 (一)、收集资料发育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情况等(病历). 在病房中的日常生活活动、交往及家人情况等(病房); 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掌握的小儿脑瘫患儿资料; 家庭及周边环境、房屋构造、幼儿园及学校情况; 主要看护人、母亲的养育态度;康复训练经历、作业疗法治疗目的等; 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要求、希望; 小儿脑瘫患儿家庭经济状况。 (二)、一般发育 身高、体重及头围等一般发育指标。 (三)、运动功能 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徒手肌力、握力、捏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协调性、灵巧性、眼球运动、眼手协

调)、肌张力、姿势控制及反射等。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更衣、洗漱、如厕、洗 浴、移动、其他。 (五)、感知觉、认知及行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行为评定、学习障碍评定及心理测验。心理测验主要对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概念形成、时间管理、情绪、自制力、自我概念等进行评定。 (六)、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技能两人之间的关系、集体中的人际关系、规则的遵守等,适应行为评定。 (七)、游戏日常游戏的方法与种类以及感兴趣的游戏。 (八)、辅助器具的使用情况采用矫形器的种类,使用矫形器前后的变化以及自助具的使用情况与种类。 三、确定小儿脑瘫患儿的治疗方法 (一)、促进运动发育 1、保持正常姿势,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立位。2) 促进上肢功能发育1{ 上肢粗大运动功能②手的精细运动功能} (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 1、进食训练 2、更衣训练 3、如厕训练 4、沐浴训练 5、交流等 (三)、促进感知觉认知功能。 (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五)、情绪的稳定和促通社会性 四、作业疗法的基础功能训练: 1. ROM 训练。 2、头部控制能力训练。 3.翻身能力训练。 4、坐位保持及平衡训练。 5.爬行能力训练。 6、手功能训练。 7、手眼协调性训练。

小儿脑瘫治疗的常见方法

小儿脑瘫是一种影响孩子身心和智力发育的严重疾病,在当代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威胁孩子的生命健康,小儿脑瘫的治疗迫在眉睫,那么小儿脑瘫治疗的常见方法有哪些呢,治疗脑瘫最好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北京华康脑瘫专家将为大家排忧解惑。 我们先从小儿脑瘫治疗的常见治疗方法说起,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小儿脑瘫治疗方法呢? 1、听觉辅助:总所周知,好的音乐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患者在音乐的作用下,增强了从属感觉和积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学习语言的愿望便会受到激励,加上音乐对运动控制的影响,可使脑性瘫痪儿童在纠正言语障碍方面得到较大进步。音乐和音乐活动对于婴儿脑瘫儿童的紧张、分心、感觉过敏和不良心境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有沟通障碍和不能使用语言学习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婴儿脑瘫儿来讲,演说的旋律性和韵律性元素都被提高了。有感觉损伤或者身体挑战的孩子可以通过音乐治疗发展他们的才能和体力。 2、手术疗法:对于痉挛型婴儿脑瘫,通过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缓解病人的四肢肌肉痉挛有一定效果,对患病时间特别长、出现关节变形的,还需要骨科矫形手术治疗。以下几种婴儿脑瘫病人适合手术治疗:病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够配合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四肢肌肉痉挛的程度虽较严重,但还没有出现关节和脊柱变形,睡着之后异常姿势通常能够减轻;四肢应该具有一定的力量,平躺时可以抬离床面,病人的年龄一般在4~5岁之后,4岁之前应进行功能训练和理疗,防止症状发展太快,等到时机成熟后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当然,具体到某一位病人是否适合手术治疗,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后才能决定。 3、点穴推拿治疗: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运用点穴推拿手法治婴儿脑瘫患儿的治疗——推拿按摩疗小儿痉挛型婴儿脑瘫,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健脾益气、调和阴阳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运,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挛缩,纠正软组织挛缩引起的肢体畸形,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对促进脑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畸形的出现和加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常规的脑瘫治疗方法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一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因为每位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想要彻底治愈婴儿脑瘫疾病,还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方面的检查,要积极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 四联脑细胞修复疗法——治疗脑瘫最好的方法 四联脑细胞激活修复疗法的研制是从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要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地治疗脑瘫疾病基础,是一种中枢神经再生疗法,所治疗部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刺激和生物化学效应,能快速修复受损神经的关键物质,可在患者体内释放出强烈的刺激信息和巨大的生物能量,通过经络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灶,产生良性诱导,对引起疾病的病理兴奋灶起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激活作用。 提高患者脑神经元调节自律性,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及大脑细胞,恢复高级神经功能,重建神经环路,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或神经保护因子,从而抑制神经变性或促进神经再生利用立体定向介入技术将神经细胞激活及修复,改善小脑功能障碍,通过这种良好的双向调节功能,

评定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脑瘫患儿的观察

脑瘫患儿的康复评定 一、评定四大块 (一)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是重要的部分,是了解和治疗脑瘫患儿的前提。主要内容如下: 1.肌张力的测定:可分轻、中、重 2、肌力。 3、关节活动范围。 4、姿势与平衡能力。 5、手眼协调能力。 6、行走能力。 7、原始反射的测定 8.自动反应:翻转反应、平衡反应、保持性伸展反应。 (二)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视觉和听觉的测试,以及深、浅感觉的测定。 (三)言语功能的评定。 (四)综合活动能力评定:进食水、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控制、行走、转移、社会活动。 二、评定四部曲 (一)、观察与询问 评定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脑瘫患儿的观察,观察应该从家长带着脑瘫患儿进入诊室即已经开始,观察同时要对家长进行询问。观察与询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脑瘫患儿的表现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对医师和治疗师的态度是恐惧的还是友好的。2.评定前首先让脑瘫患儿坐于家长的膝上,观察家长抱扶患儿的方式、对脑瘫患儿的支持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然后,让家长为患儿脱衣服,观察脱衣服的方式及脑瘫患儿在脱衣服的过程中患儿自己可以做哪些动作。再让脑瘫患儿离开家长的膝坐于检查床上,观察患儿离开家长时的态度及坐于床上时所做的动作。 3.观察脑瘫患儿的自发活动,尤其是对婴儿,要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上观察其上下肢有无自发活动和活动的质与量。如患儿可以移动,要观察其移动的方式、活动的耐久力、是独立移动还是需要在他人的辅助下移动,辅助程度的大小。 4.给脑瘫患儿玩具让其玩耍,观察患儿是如何应用自己的手去玩耍的,例如是否可以主动去抓握、抓握的方式(包括对不同大小的玩具的抓握方式)、玩玩具的方式、两只手有无协调动作、是否可将玩具在两只手间进行互换等。 5.设定不同的场景,使患儿进行各种活动,诱导其体位的变换和操作各种物品,从中观察脑瘫患儿的姿势与运动的情况。 6.诱发患儿的语言,注意观察其语言的表达、理解能力及发音情况。根据脑瘫患儿对周围

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

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 孩子,是家庭的幸福所在,一个孩子给家带来了众多的快乐。然而,孩子一旦患上小儿脑瘫,家里就失去了很多的欢乐。家长朋友们也为此感到焦虑,那么,有没有很好的方法来治疗小儿脑瘫呢?下面小编就为你详细的介绍,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 中医推拿法,小儿脑瘫推拿按摩的方法: 推法为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根据施术方向可分为直推、分推、旋推三种。医家认为旋推为补,往上推为清为泻,临床上各取所用,均有疗效。 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以拇指螺纹面,或以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上向前或向外直线推抹 2.分推法医者用拇指螺纹面,自穴中央向其两旁做“←→”“↙↘”方向分推。此法在临床上较为多用,如推坎宫、推卤门、推天门、分阴阳、推膻中、分推阴阳腹等。 3.摩法手掌附在体表一定部位做环形或往返而有节奏的轻柔摩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局部产生温热舒适感,有止痛作用。 4.揉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定位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作柔和的旋转动作。 5.旋推法用拇指腹位在穴位上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 6.拿法用指或全手合力相扣,提拿肌肉或穴位。小儿常用指拿法。 7.攘法用手背或腕部附着于一定部位,往返连续滚动,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其他按摩方法: 一、智力及语言康复训练: 可根据脑瘫患儿的病情及年龄采取针对性的智能及言语训练,可采取听语指图、实物和数字辨认与分类、简单的数字计算、复述性训练等方法。 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练习翻身、坐起、站立、平衡、步行,作业治疗训练。内容以患儿能接受、配合为限,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可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强度。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上肢:肩关节向上、向后柔和运动,力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肩关节局部可涂搽红花油或活络油。每天50次左右,分3次进行。对上肢屈肌张力高者,采取柔缓按摩,同时用小夹板固定肘关节,每天3~5次,每次20~60分钟。 2、手指:将40枚直径1.5厘米玻璃弹球装于10×12厘米质地较硬的布袋中,由亲属对患儿手背进行揉搓,力量以患儿能耐受为度,手指肿胀时用力较轻。每天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3、下肢: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尤其注意纠正踝关节的内翻,每天髋关节15次、膝关节25次、踝关节35次左右 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知识,为此,我们一定要很好的注意一下,那么,最后,我们希望每个患者都能尽早的摆脱疾病的危害,健康快乐每一天。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6833125.html,/xent/2015/0820/230384.html

小儿脑瘫有哪些最新症状分型

小儿脑瘫有哪些最新症状分型 小儿脑瘫会出现很多异常的姿势,屈曲痉挛、伸展痉挛、舞蹈样、击剑样、挎筐样、等等,这些运动障碍的特点,可分为许多类型。 1. 小儿脑瘫按临床表现分型: (1) 痉挛型:这一类型最常见,主要损伤部位是椎体系,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关节运动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于屈肌张力升高,多数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收、内旋模式。可见上肢屈曲,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内收旋前,肘关节屈曲。也有少数是上肢伸展痉挛。下肢紧夹交叉呈剪刀姿势,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内翻,足内翻(少数外翻),神经系统检查可见椎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巴彬斯基仍阳性。 (2) 手足徐动型:这一类型主要损伤部位的是椎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动作不稳定,走路时摇晃不定,颈歪伸舌,手往后旋。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呈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展到全身,肌张力可变化,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恢复到运动前状况。 (3) 强制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由椎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 (4) 共济失调型: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因此表现以平衡为主的小脑症状。可有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也可有轻度震颤。 (5) 震颤型: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 (6) 肌张力低下型:也叫软瘫型,这一类型自主运动减少,仰卧位时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抱起身体时类似面条状。本型常为脑瘫儿早期症状,以后多转为其它型。 (7) 混合型:这一类型具有两种类型以上同时存在,以痉挛性和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多见。 (8) 无法分类型:有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来分型。 2.按瘫痪部位分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