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届二轮:第一编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2013届二轮:第一编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2013届二轮:第一编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2013届二轮:第一编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第一节句段的作用

【考情快递】

“分析作品结构”考点今年没有变化,命题大方向上也没有变化,即坚持选择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考查其对全篇内容和结构整体的作用和影响。今年如有变化,可能会扩大句子或句段的功能范围,即由传统的内容和结构两大方向,扩大到包括内容、结构,还有思路、线索、选材、表达等在内的综合性方面考查。

【一轮诊断】

考生对与“分析作品结构”对应的“句段作用分析”这类题型在答题方向上掌握较好,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因审题不准导致答题方向不明。

?答题不准确,或答题不规范,导致无谓的失分。

【二轮定向】

?继续加强审题和答题规范方向的训练。

?重点是读,要利用前后衔接、照应语句及中心句或提挈句,梳理行文思路,掌握结构方式,领悟作品主旨。这是答好“句段作用题”的关键所在。

?对处在开头、中间、结尾位置的句段的常见作用应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多角度思考,不仅要从常规方向思考,还要从线索、思路、选材、表达特点这些命题新方向思考。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往事(二)①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地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地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地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臵,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地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唯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唯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地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地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它再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地起了悲哀!

丝雨蒙蒙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阑,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地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地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③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着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

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

“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这是“父亲”的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

②这句话位于文章的中间。

③由“灯台守”上升到了“人生”。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①位臵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臵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要考虑的。

②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

③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

一般宜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做答,先点明作用,再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这一句出现在文章中间,是父亲启发“我”的话;这句话承上启下,既肯定了灯台守的伟大,又说明了人生中为众生服务的工作很多,宽慰了女儿梦想不能实现的失落的心。同时这句话是描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凸显了父亲的形象。

答案示例——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

②为后文铺垫。启发“我”的思考,是后文写“我”情感变化的铺垫。

③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井冈瀑布

黄文山

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一竿竿翠竹被风轻轻地摇动,在无边的林海中漾起一道又一道波浪。每天,太阳出来以前是云雾的世界,像是有一群群灰色的巨人在不断地穿梭来往,他们都裹着湿漉漉的大衣,无意间碰上便会沾上一脸一手的水气,令人想起那一场又一场无声却温柔的夜雨。小溪在不知不觉中丰腴起来,远远近近,似乎到处都是活泼泼的水声。

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井冈山的瀑布这样多,多到久住的山民也说不清数量,再详细的地图也无法一一标出每一条瀑布的确切位臵。何况,还有许多季节性的流水游瀑,或守候在你散步的小径旁,或闪现在疾驰的车窗边,常常是在不经意间,使你感受到一种意外的惊喜。

井冈瀑布是那样多姿多彩,变幻不定。有时,它像一阵风,在岩壑间轻轻地流转呼唤;有时,它如漫天大雨,尽情地润湿山峦草木;有时,它是三两个隐者,躲在密密的丛林里轻歌曼舞;而更多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从高高的山崖上呼啸而下,天地为之动容,草木因之失色。于是,你便明白了,大山的呐喊,原来是这样震人心魄。

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龙潭在小井附近。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的水面缓缓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五神河自远山迤逦而来,水流在临近悬崖的豁口之前,或许还有几分踌躇乃至几分慌乱,但跌落时却显得异常的平静。听不到喧哗和嘈杂,看不到拥挤和推搡,那一种凌空跃下

的安详和沉着,让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瀑流的下落千姿百态,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只是一味往同伴的身后躲闪,希望借此拖延坠落的时间。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景象。

在瀑布的上方,情景却完全不同。透过稀疏的树丛,面前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叶隙筛下的点点阳光,在溪面上轻轻地跳跃着,溪水缓缓流过树丛,流过石滩,像一支德沃夏克极具抒情意味的交响曲。它们哪里知道,仅仅是几步之外,它们的命运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不容许有一丝犹豫,就相互簇拥着向一道深渊一跃而下。这身不由己的一跃,使得它们生命的瞬间如此壮观又如此辉煌!

倘若面前没有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那么,溪水将依然唱着平静而舒缓的歌,在丛林中穿行,与鹅卵石和水草嬉戏,像每一条平平常常的小溪。看来,只要给它们机会,任何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都能将生命化作万丈飞瀑。只不过不是所有的溪流都能拥有这样的瞬间,但也并非所有的溪流都向往这样的辉煌。于是,小溪也罢,瀑布也罢,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并且丰富着世界。而对于大自然来说,只要存在,便是一种美丽。

六月,在井冈山旅行,当朝雾消散的时候,不妨在山林中找一个静静的角落,听听瀑布的喧响。那似风似雨的轻吟抑或如雷如鼓的轰鸣,都能引发你内心的回应,毕竟,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大地律动的脉搏。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声音更让人沉醉了。

(选自《三月风》2004年第1期,有删改)

从全文来看,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船

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杨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为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逃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

命题规律

在对作品结构考查时,往往采用小切口的“句段作用分析题”,一般直接考查,就是问某一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或好处、效果),某一句(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本文为什么要从某一句(段)写起。

答题技巧

分析句段的作用,要有意识地运用以下答题模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

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出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今年春季无风)。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铺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搬出来。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地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

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地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南方叫紫藤),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在五月里,下过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枝上堆着雪球,太阳照着,非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面,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与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人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把她一一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

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粉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亦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地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有删节)

【注】本文写于1948年。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D.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E.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2.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结尾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海光

薛尔康

①我们决定夜行到海边去玩,并在那里观看日出。这意味着必须在黑夜穿过一片约摸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大滩荒无人烟,也没有路,至少没有通向大海的路——在本地庄户人家的心目中,大海仿佛不存在似的。他们从来不到海边去,也从来听不见他们谈论海。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带着迷蒙的光晕,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这才更刺激呢。落寞在闭塞的乡间,我们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②我们先沿着牛车道走。所谓牛车道,只是牛车的木轮碾出的两道深深的车辙,是夏天乡亲们进滩放牛留下的痕迹。眼下到了秋天,车辙里长满了歪歪斜斜的盐蒿子。车辙终于在放牧者遗弃的窝棚前消失了。回首朝夜深处一望,还能瞥见村庄里稀疏的灯火,路在盐蒿丛中延伸,在布满芦苇的水滩边迂回。走了好久好久,按时间计算,该已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我们还未摆脱背后那更为稀疏的灯火。

③天穹被翻腾起伏的阴云挤满了,那些无法容身的云块从穹顶倒悬下来。月亮早已消失不见,连远方的最后一点儿灯火也熄灭了,黑暗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儿光亮。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方向的标记,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踌躇,担心到天亮时发觉自己原来是在村庄的周围转悠。大滩上没有兽类,也不闻虫鸣,但阴森森的盐蒿丛中似乎暗藏着更为凶恶吞噬人类的怪物,四周沉寂得令人心惊肉跳。

④我们从死寂中预感到不祥的征兆。果然,一阵凄厉的吼声从大滩深处袭来,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匐喧响。起风了。狂风越逼越近,揪着头发把我们撕扭了一会儿,又呼旋着远去。

⑤“我们受到好奇心的惩罚。”有人说。

⑥“我害怕,从未感到自己是这样胆怯。”又有人说。

⑦“你们看,那是什么了?”我叫喊道。

⑧在黑夜的尽头,在天与地的交接处,出现了几道惨淡的白光。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又像波涛那般忽隐忽现,它来得神秘,叫人几疑是幻觉。

⑨这是海光。

⑩大海昭示着它的存在,大海在向我们召唤呢。

?顷刻间,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它的魅力,我们呵呵地欢呼起来。欢呼声使大滩震荡起来,大滩原来这么空虚,只有我们是实在的、活生生的。

?勇气和活力同时在周身膨胀起来,我们顶着风朝海光跋涉。狂暴的风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弓起身或侧着身走,甚至倒退着行走。不管怎么走,走出多大一步,我们毕竟是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了。老天像有意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下雨了,雨点零零落落,但很大,击在脸上产生钝痛。老天爷并不明臹,这会儿即便下铁,我们也只能前进。我们无处躲藏,只有向前向前,脖子里直冒汗气,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疲惫。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脚下从此不再有犹豫,无路的大滩有了一条直插大海的路。我们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

?海光在天边闪耀,恍若儿时爱看的映在水光壁上的反光。夜海怎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这是谜,是大千世界无数的奥秘之一。就连此时离大海多远也是谜,似乎很近,似乎又很遥远。我们还是确定离海尚远,因为跋涉了许久,感觉不到海光的逼近。

?仿佛被海风吹灭似的,海光时而消失,每当为此忧虑的时候,它总又忠诚地重现在前方。我们泰然了,不担心失去它,我们脚下的路在倔强地延伸……

?终于,在一次消失之后,海光不再出现。我们茫然四顾,不仅哀伤失去了一位引导者,还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我们失去了一切……

?这时凄厉的风声中夹杂着异样的声响。凝神聆听,这是一种有节律的低沉而雄浑的声响。是海涛。不错,是拍岸的海涛!

?海涛奔跑着前来迎接我们了,想不到大海这么快这么轻易地出现在面前,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奔跑。

?我们筋疲力尽跑到海边礁石上坐下,等待日出。大海在黑暗中汹涌,波涛黑魆魆的,只偶尔泛出些微的亮光。那神秘的海光是怎么出现在天际的呢?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等待中沉思,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如“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后有照应,如“起风了”、“狂风越逼越近”、“下雨了”等。

B.本文写观日出要从黑暗中徒步穿过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从而说明了实现目标就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否则就到不了目的地。

C.作者笔下勾勒的一幅夜行图,是用眼观察、用脚寻路、用心思索的现实过程。

D.“车辙的消失”,“灯火的熄灭”,“狂风的逼近”,让夜行者退缩和恐惧;而“海光”的时隐时现,则使夜行者感到前路的茫然。

E.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柳暗花明。而等待日出时的沉思,就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6.文章第⑨段“这是海光”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去看日出,可结尾处却说“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读全文,探究本文为我们揭示了哪些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词句的含意

【考情快递】

“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一考点在题中考查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文中选出重要的句子,说说它的含意;二是体会文章标题

的含义。所选句子,一定是在“体会”“品味”上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即有可考性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表达较为突出的句子。

【一轮诊断】

体会重要词句,重在体会它丰富的思想性。学生往往只能写出一层或两层含意,至于其“丰富性”则力不从心,无法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二轮定向】

一、多角度入手理解句子

?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抓主干。如是单句,先找主谓宾;如是复句,则先找准第一层关系。(抓主干)

?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如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答;如是过渡句,就要联系其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是文眼句,则可联系全文分析。(看位置)

?从句子的重要词语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可推知整句的意思。(抓关键词) ?从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入手。此法主要适用于表达有特色的句子。(抓表达特色)

二、练好互解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都有着各种相互解释的密切关系,如同义互解、因果互解、虚实互解。以此关系来理解、体会句子。

?同义互解。在一篇文章中同样的意思,作者常会先概述,然后再具体展开,或者相反;或者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反复表达。

?因果互解。文章的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有时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因果关系。在阅读中就要善于据因索果,或就果求因。

?虚实互解。客观存在的是“实”,主观想象、联想的为“虚”。如运用比喻手法,此为“虚”;指出其比喻的含义(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此为“实”。这时,可以抓住“相似点”,由虚转实。

(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臺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

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臸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臵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撕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4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这一动作”的含意;

②“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的指代意义;

③“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是劈柴的细节描写;

④“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的借代意义。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就是我7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就是我700字 我是一只鸟,在家人与老师的庇护下飞翔,并一次次在失败中寻找正确的方向;我是一条鱼,感受在水中的自由,却一次次逆流而上,我不怕受苦,我只是不想,轻言放弃。 我叫赵丽蕊,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过于聪明的头脑,更没有别树一帜的创造,但在我眼中,我就是我,一个不折不扣、永不改变的我。 我平常喜欢读书,似乎这是我唯一的爱好,不管是作文、小说、散文还是名着,我都统统装进脑海,这也为我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汉字的王国中拼写成一片片优美的文章,这是我最大的乐趣。 我喜欢交朋友,平时开朗搞笑。我希望真挚、长久的友谊,可以为朋友哭,为朋友笑,虽然我平时显得很不正经,偶尔还有“多动症”,但是我是一个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开朗是我的个性,重情义是我的特点,而帮助更是我的本能。 我脾气火爆、性格火辣,动不动就爱生气,偶尔还会很严重,并且我经常偷懒,没有主见。这些缺点了解我的朋友们可能都能忍受,但我会坚决改正。 我知道我不完美,但是我是很讨厌别人磨磨唧唧的,会让我感到很烦,这可能和我的过分活泼有关,毕竟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

我喜欢笑,因为笑可以让人更快乐,让人体验生活的甜蜜与美好,但偶尔哭一次也并不是不可取的,我一直把哭当作一种发泄,当自己的委屈与烦恼随着眼泪流出时,我就会有一种新生的感觉,仿佛之前的难过已不复存在。 偶尔耍点小聪明,有点小骄傲,也是我多面化的性格之一,别人可能捉摸不透,可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没有任何拘束,自由、奔放、真实。我喜欢天蓝色,因为我喜欢自由与幻想,我喜欢“航”与“纯”这两个字,因为我喜欢豪迈与奔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就是我,一个自信、个性、活泼、奔放同时又有不少缺点的我,一个别人永远模仿不到的我。

先秦诸子散文最新

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士”阶层兴起壮大,活跃于整个社会。他们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展开论辩,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人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等人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 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孙子兵法》的出现,显示了中国散文内容和风格的重大变化:由占卜语录变为师生谈话录,由王公号令变为私家著述。《论语》中所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活泼自由, 语言中还体现出一定的人物个性。《孙子兵法》已是一部兵家的专著。全书结构谨严,各篇中心 明确,论证周密,文句整饬而流畅,写得相当熟练。 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孟子》与《墨子》《庄子》的一部分就是,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的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如《孟子》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多带驳论的性质。 《庄子》中依然存在论辩对答的成分,但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这反映了对话语录体向专题论说文体的转化。 到了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则完全摆脱了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不是一个学派 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的个人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荀子》《韩非子》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体的成熟。 诸子散文,从孔子开始,就注重文采。诸子作品中,只有《墨子》比较朴实,其他都文情并茂。 特别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游说之风兴盛,口才成了入仕的重要条件,促进了士这一阶层对语言技巧的研究,比喻、排比、夸张、映衬等修辞手法被普遍地使用,寓言的运用也成了论说场合的新风气。寓言的风行,大大地增添了论说的形象性,使先秦文学园地更添光彩。 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墨子》讲究逻辑,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具 体事例作论据,多用类推法,文章浅显易懂而又结构谨严;《孟子》雄辩,明白流畅,激情荡漾, 气势磅礴;《庄子》汪洋恣肆,想像奇特,精微玄妙,句式灵活多变;《荀子》论证缜密,条理清晰,托譬设喻,务求义尽,可谓典型的经师、学者之文;《韩非子》气盛言宜,剖析入微,犀利峻峭,锐不可当。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后代散文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在文体方面,诸子也有很大的创造性。其中有大量政治、伦理、哲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论文。有驳论性质的辩难问对,有谏议上书,有学术思想的评述,有解说,有杂文,有故事形式的说理文。这表明各种论说文体在先秦已大体齐备,作者们依据内容来选择适合的体裁,大体上做到了各得其宜。 注释: 本文摘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Z7101 欲感人,先感己 一、目标导航 1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说真话,抒真情,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作前热身 精题预告:精彩生活,真好 佳作欣赏:见教辅材料。 同学们,如花的春季,我们阅读辉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我们阅读静幽的夕月;如血的灵魂,我们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我们阅读壮丽的人生。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随着书页的飘动去做一次阅读的旅行吧。 请同学们读《?》(教辅材料)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这篇文章结构特点。 三、精妙导入(2分钟)

同学们,跨进中学大门,来到了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这个新的氛围里,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让你激起心底的涟漪,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让你挥毫泼墨,奋笔疾书,写下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华丽篇章。 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手写我口”,就好象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 四、选材聊天(8分钟)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即会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地,对于陌生的人和事,说起来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绊绊,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了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这样的文章必然内容空洞苍白,语言干瘪枯燥,读之味同嚼蜡。 生活中其实大到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小到自己的学校、家庭、邻居、自我,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会触动你的心灵。现在请大家放开思路,放松心情,倾吐心声。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走进中学生活后都遇到过哪些让人心动的时刻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七年级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指导 生活的浪花——记一件事 一、明确习作目标 1、真实地叙述自己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写出真情实感; 2、注意交代清楚记叙为六要素,完整地写好一件事; 3、明确叙述的中心,始终围绕中心选材; 4、记叙的详略要得当。 二、置身生活情境 亲爱的同学,这是你跨入中学大门后的第一次作文,一读到作文题“记一件事”,你的脑海里也许就涌起了一朵朵生活的浪花,好多好多的事浮上心头,那么,请你采撷一朵生活的浪花,用文字记下它,肯定就是一篇不错的记事文。 如果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一定会有无数的往事浮现在我们眼前: 平日成绩很好的我,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失利—— 小学毕业在即,你和同学们准备开欢送会—— 进入初中后,感觉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 老师让调皮的大王来管班级的纪律—— 广播操即将比赛,我们很懒散,老师生气了—— …… 你如果把活在心中的人、事、物、景变成一行行的文字,便是一篇洋溢着生命力的作文了。 三、自我感悟升格 我们经常写作文,可是平淡无奇,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十分熟悉的一段文字吧!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的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这段文字朴实无华,却让我们心灵为之一颤,展示了我少年时对弟弟精神虚杀的一幕,心中油然升起了悲哀之感。 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如此深深地感染我们呢?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这篇文章所叙述的都是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所抒发的都是真实的思想感情,都具有作者鲜明的个性风采,“文贵情真”,正因为这样才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那么,应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呢?应努力做到: 首先,写作的作者要满腔热真情,只有以情驭文才会写出动人民心魄的文章。 其次,善于抓住并刻画生活细节,在此要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上文《风筝》的第四段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待得很清楚。 最后要善于“扬长避短”,所选的材料能为中心服务。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记录,就一定会是一份闪烁着个性色彩的“精神产品” 四、范文分析: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 【记音】 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 ⑤荷.蓧( ) ⑥黍. ( ) ⑦怃.然( ) ⑧殆. ( )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耦.而耕( ) ?耰.而不辍.( ) 【解释实词】 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 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 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 【通假举要】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 【一词多义】 (一)实词——见 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虚词——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吾恂恂而起 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词类活用】 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古义:今义: 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 【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 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 ①,来者犹可追。②,,孰为夫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作文答案

乐恩辅导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作文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紫藤萝瀑布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 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 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 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 察言观色,试探什么。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④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⑤那时的 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③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 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 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根据选文第一段确定所写的过去的紫藤萝中的“过去”是指() A、解放前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抗日战争时期 12、“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 1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扬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 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C.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 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地生长”既表 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 14、作者“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想摘花是由于话开得美丽繁盛,她对花充满了喜爱; B、作者对花有一种好奇,所以想摘一朵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1) 记忆中的童年就是美好的。无知幼稚的我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糖果。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中。还记得 那时的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软软的草地上,累了,便背靠背地坐着,那时的风就是温暖的,那时的笑容也就是甜的。渐渐地,我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幻想有一天也能背上漂亮的 书包,去学各种各样的知识。 终于,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但面前的一切让我傻了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单纯的我手足无 措;那瞧似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把我吓得目瞪口呆。繁重的学习,使我有时的幻想破灭了。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就是那么得遥不可及。 在爸爸严厉的训斥下与妈妈温柔的呵护下,在不断与年龄一起增加的题海中,我艰难地游到了十四岁的小岛上。“您长大了,就是一个大人了”妈妈这样说道。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围的人已经不再把我当 成小孩了,我已经长大了。 我天真地以为,长大了,应该可以获得的自由。不过,我发现,我想错了。现在——所谓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期,我拥有的仅仅就是的考试,更严厉的教导,大大小小的习题更就是蜂拥而至,我如同被压在了无形的大山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为了那些做也做不完的功课与考试,把自己摆在了成绩的方格中,宛若禁锢在象牙塔之中。激烈的 竞争压抑着我的奇怪感,为此我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幼时的那份快乐无邪早已荡然无存。 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在成长,“再努力吧,再长大一些获许就能获得自由了罢”我这样鼓励着自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将会得到的回报。己。也许前方满就是荆棘,但老师说得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2) 时光的流逝带着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伴随而来的则就是我的成长以及无穷的烦恼…… 于就是,我每天夜晚都要望着星星,希望能把我的烦恼寄给它,让它替我分担,我想:哪怕就是分担一点儿,也就足够了。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中我就是被宠爱的对象,虽然就是那么的任性,但她们还就是会让着我,但就是现在我长大了,相继而来的就是的弟弟、妹妹,我则变成了姐姐,该轮到我去宠爱她们了。我就是多么想 要再任性一次,拿怕就是一次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我长大了,学习压力也大了,伴我成长的不再就是玩具娃娃,而就是辅导书与繁重的作业,当我瞧电 而就是的我就是那么的轻松,想玩儿就玩儿,想睡就睡,视、玩电脑听到的只有一句话“快去写作业!”, 可就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给我一天自由,我就很快乐了。 瞧瞧衣柜,那些小小的衣服都就是我自己选的,小时候,与爸爸、妈妈买衣服,喜欢哪件,我就会不顾一切的得到它,于就是使出我的绝招“撒娇”就可以穿上我想要的衣服。现在呢?我完全没有发挥意见的 时候,当我非要这件物品,家人则会说我的眼光差,她们那的我就必须穿,而且口中都要唠叨一句话:听我的准没错。 那些童年的照片里,哪张中的我不就是妈妈打扮的,但就是如今再也没有时间了;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洗头,那种舒服的感觉我我至今也不能忘怀,现在,当我让妈妈洗头,她总会说:“人都长那么大了,洗个头都不会不?”我就是多想让妈妈在帮我洗一次头呀;那时,爸爸、妈妈总会陪在我身边教我学习,但现在她们总就是为工作而忙碌…… 就是呀!我长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但终究还就是要面对。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3) 不知不觉十二岁悄悄从我身边走过,十三岁又无声无息的降临,告别了童年,走进了青春,我们不再幼稚。就像小鸟当初在窝里等待食物,后来展翅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小时候在我们眼里父母与长辈就是最关心我们的人,可现在却要面对她们的“唠叨”, 好烦,真的好 更不习惯她对我做的每一件事“妄加评论”。为烦!不知在何时,我早已不习惯妈妈在耳旁“喋喋不休”, 什么?就是我脾气变坏了? “瞧什么电视,去瞧会儿书。”正在瞧电视的我被外婆吓了一跳,“我作业刚写完,只瞧一会儿。”“哎,您们这个年龄就只能学习,玩不得,您瞧您二姨小时侯多用功,现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快把电视关了。”我关掉电视只觉得头疼,唉!每当听到这些唠叨都会头疼。 “您说您,整天几知道听歌,什么周杰伦、林俊杰,您瞧人家每天都在学习,瞧瞧!数学能考110的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附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附范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道破了写作的真谛。对中学生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观察生活,用心体验。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家庭、马路上、校园里……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写。还要深入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体验生活,能够使你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增加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参加活动,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知国情小考察、课外兴趣小组……了解风土人情,观察山光水色,积极参与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扩大了接触面;既丰富了人生阅历,又积累了生活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三、利用媒体,扩大材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搜集一些时新的、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结合自己的思考体悟,加以分析整合、归纳提炼,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技法点拔】 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皆源自生活。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呢? 一、抓住生活细节。生活的细节也最能表达真情,抓住事物的细节往往使形象更加丰满。如鲁迅的《风筝》通过对小弟观看天空风筝的神态、动作的细腻刻画,表现了小弟对风筝的酷爱。 二、用心体悟生活。要善于从日常平凡细小的事件中,体悟出深

刻的思想意义,揭示出生活的真谛,反映出事件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三、巧用写作手法。可以仿《散步》,以小见大;可以仿《秋天的怀念》,借景抒情;可以仿《金色花》,并列组材。 【习作选登】 那一天,我与色彩世界相遇 阳光明媚,云淡风清,今天是个好日子。伫立雪白的画纸前,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紧握画笔,额头上沁出汗来。我偷偷瞄了瞄前方的评委,心中更是紧张,恍惚回到了那一日。 记得我六岁那年的一天,我被妈妈拉着,来到一个学画的地方。一位年轻的阿姨迎上来,然后在空旷的大厅里与妈妈说起话来。我感到百无聊赖,便偷偷地跑了出去,顺着一条两边挂满画的走廊向前走,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房间。我轻轻地打开门,抬头的瞬间,被惊呆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巨大的画纸就在眼前,上面的火红如一团烈火,热烈奔放。不同的红色翻涌在眼前。是的,那是一只巨大的凤凰,深红色的翎毛,绝艳的尾羽,点缀上点点金黄,尽显鸟中之王的优雅与高贵。我被这惊艳的画面摄住了灵魂,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以为它是真的。我颤巍巍地伸出手,摸了摸画纸,上面已凝固的颜料形成一片片凸起。我心想:这是所谓的涂鸦吗?从内心深处翻涌出的念头充满了整个大脑:我要接近这个世界,我也要这样绘画,我也要

先秦诸子散文上

先秦诸子散文上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百家争鸣出现。《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都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老子与《老子》 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一格,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性,警句广为流传。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进入初中的见闻

我的“新家” 家,是爱,是温暖,更是孩子的避风港。每当说到“家”这个字时,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有这样一幅画:许多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人们谈笑风生,嘘寒问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滋味…… 在这里,我想要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家”字,说:“同学们,家通常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家庭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有要回答的意思,就在这时,班上一向沉默寡言的孤儿思南红着眼眶站了起来,开始大声的背诵着班里几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教室里彻底沉默了……听了这个故事,相信各位已经猜到了我的“新家”什么了吧——没错,从现在起,我正式加入到七年级二班这个“大家庭”里。 当然,与每一个家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家长”——班主任。我们这位“家长”班身板相当的strong,还有那令我这个小矮子羡慕的身高,可能连同行也会怕他三分,比如我们的政治老师,她曾说过在他的面前自己就像是个学生。先说说这位“家长”的模样吧,一双大大的眼睛,

却又出奇的尖锐有神;高挺的鼻子,像个箭头似的突出;打理得干干净净的胡子,让他充满了精气神。他还担任班上的语文课,他的授课方式往往简洁易懂,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在他的加工下边的生动而幽默,讲台下的我们也愿意认真听讲。 这位“家长”还有着丰富的喜剧细胞,而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双打”——父母亲轮流打他。又因为这句话,让我对这位可爱的“家长”更加喜爱,他没有大人的架子,老师的威不可近,而是一种朋友间的交谈,面对他大可不必拘束,尽可一吐为快。鉴于这位“家长”的随,我在心里偷偷的为其取了一个亲切的称呼“乾哥”,但愿他不会介意吧。 这就是我“新家”的“家长”,尽管接触的时间不长,但他却给了我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这也算是初中生活的美好开端吧。 在这个新的“家庭”里面还有很多待发现的美好,最后再向已然来临的初中说声:“嘿!初中,你好!”

七上第一单元作文

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七年级第一单元欲感人,先感己第1、2 课时主备人:吴金云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 约“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目标导航】: 1.写人记事做到有感而发。 2.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依据,合理取舍,详略得当。 3.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恰当地进行议论和 抒情。 【作前热身】: 1.文题预告 艾青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 和宝藏。”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这样那样的 事,这样那样的人,常常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 们生出无尽的感受。但这些感受又往往稍纵即逝。 回顾你的生活,有哪一件事或哪一个人撞击了你的 心灵,给予你深刻的感受呢?请你认真阅读本单元 的课文,学会在记叙文中作必要的抒情,写下你对 生活的感受。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2.技巧训练 3.佳作欣赏 爸,生日快乐 那些曾经惊天动地的,其实从未出现过,而那 些缠绕在我们心头的,一直一直没有离开。 ——题记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儿。14年间,我 从未给父亲过过一个生日,甚至连一句“爸,生日 快乐”这样的话都从未亲口说过,而且我竟然从未 为此愧疚过。因为我以为爸爸从不在乎如此平淡如 水的话,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对爸爸说,我们是君子 之交,淡如水。 可是,我错了,而且我竟然错得那样离谱。 就在不久前,爸爸生日那天我恰好在姥姥家。 不知是谁提起来,今天是姐姐同学的生日,要开派 对。我仿佛从梦中惊醒……今天好像是爸爸的生 日……好像……是的。爸爸智慧的脸浮现,又退去。 我拿起手机想打个电话,来完成我16年未曾尽到 的义务,但我又放下了,心想爸爸不会在意的。 姐姐出去了,抱着给同学的礼物。 1.提前一天告知学生,提炼生活, 有感而发。 2.搜集课文中你认为用得精妙的抒 情语句,整理交流。 3. 学生提前一天阅读,结合本单元 课文,找出抒情处,揣摩其写法。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我家》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融入真情实感,抒写爱的颂歌。 三、从生活小事中,从家庭的细节中体会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二、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三、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文章,做到具体,真切,生动感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作文题目 题目1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2“家的故事”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融入真情,流露真实感受。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写法指导 题目1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孤独,是亲情给了我们温暖,给 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和力量!作为中学生,在我们成长得历程中,处处有父母精心的呵护,处处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处处有父母的无私牵挂,处处有父母关注的目光,处 处有父母无言的支持……这浓浓的亲情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滋润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2、这是一个人情味比较浓厚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经历一次情感沐浴,加深对亲情的认识。“亲情”的内涵比较宽泛,涵盖了母爱、父爱、兄弟姐妹之爱等等,要写好这篇文

章,在选材上应注意一下几点:(1)选材要小。运用小中见大的技巧,通过具体事例,让读者与你一起感受亲情的无私、伟大,比空喊亲情的崇高要感人得多。(2)选材要典型。材料是用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的。因此选材必须紧紧围绕“亲情”这一主题,要从平凡 的小事中选择那些典型的事件来写,可以通过亲人之间的教诲、劝导、建议、启发等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特定的动作表现出来,要体现亲情之间的某 种情结,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事就可以。(3)情感要真实。亲情的可贵之处就在是“真”,越真越感人,越朴实越亲切,切不可追求“惊心动魄”的效果而胡编乱造。在写作时,要用自己的真情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打动读者。 题目2家的故事 写作提示: 1、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推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根据提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维系家庭的责任,这个文题不仅涉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爱,还要有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不同阅历的人,对家庭的感受也不同,不同的家庭也会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令人心碎的、感人肺腑的……我们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立意谋篇,抒发感人的情愫,或者用亲切催发心中的温馨,或者以沉重叩动人的心扉。 3、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写这样的文章要和单纯写人的文章区分开来,一定要写出家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美好感受(个别家庭出外),主要体现一个“情”字。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手法展现人物情感,演绎家庭成员之间动人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笔:(1)通过回忆撷取家庭生活故事,借助家庭生活的一个个亲情画面,用轻松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渲染一个民主、和睦、幸福的家庭气氛,真正让人感觉有家真好。(2)也可以另辟蹊径,结合实际,针对父母对子女超负荷的期望值,或是父母打牌,父母的不和等问题使你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这就是我 一、教学内容: 作文指导、写作、修改——这就是我 二、教学目的: 1.掌握“一字立骨”的写作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3.准确理解自我,体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4.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5.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三、教学设计: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 3.文体不限,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理解表现自我。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指导25分,写作40分,修改25分) 教学过程: 一、方法指导 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

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能够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能够写我 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倔强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 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能够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 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 自责……能够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能够写我的故事: 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够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 能够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理解等各方面的进步等等,但讲究线索的清晰和内在主旨的昭示,让读者通过外 部形式迅速地把握住内容实质。为此,这节课向大家介绍一种写作方式——一字立骨法。“一字立骨法”,又叫“一线串珠法”。它作为一种立意的方法,就是作者 在创作的艺术构思过程中,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作高度的概括,浓缩提炼为一个字,甚至一个词,并以这个词或字作为全文的主旨,作为立意的根本,作为行文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1) 记忆中的童年是美好的。无知幼稚的我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糖果。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中。还记得那时的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软软的草地上,累了,便背靠背地坐着,那时的风是温暖的,那时的笑容也是甜的。渐渐地,我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幻想有一天也能背上漂亮的书包,去学各种各样的知识。 终于,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但面前的一切让我傻了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单纯的我手足无措;那看似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把我吓得目瞪口呆。繁重的学习,使我有时的幻想破灭了。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得遥不可及。 在爸爸严厉的训斥下和妈妈温柔的呵护下,在不断与年龄一起增加的题海中,我艰难地游到了十四岁的小岛上。“你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妈妈这样说道。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围的人已经不再把我当成小孩了,我已经长大了。 我天真地以为,长大了,应该可以获得的自由。不过,我发现,我想错了。现在——所谓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期,我拥有的仅仅是的考试,更严厉的教导,大大小小的习题更是蜂拥而至,我如同被压在了无形的大山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为了那些做也做不完的功课与考试,把自己摆在了成绩的方格中,宛若禁锢在象牙塔之中。激烈的竞争压抑着我的奇怪感,为此我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幼时的那份快乐无邪早已荡然无存。 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在成长,“再努力吧,再长大一些获许就能获得自由了罢”我这样鼓励着自己。也许前方满是荆棘,但老师说得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将会得到的回报。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2) 时光的流逝带着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伴随而来的则是我的成长以及无穷的烦恼…… 于是,我每天夜晚都要望着星星,希望能把我的烦恼寄给它,让它替我分担,我想:哪怕是分担一点儿,也就足够了。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中我是被宠爱的对象,虽然是那么的任性,但他们还是会让着我,但是现在我长大了,相继而来的是的弟弟、妹妹,我则变成了姐姐,该轮到我去宠爱他们了。我是多么想要再任性一次,拿怕是一次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我长大了,学习压力也大了,伴我成长的不再是玩具娃娃,而是辅导书和繁重的作业,当我看电视、玩电脑听到的只有一句话“快去写作业!”,而是的我是那么的轻松,想玩儿就玩儿,想睡就睡,可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给我一天自由,我就很快乐了。 看看衣柜,那些小小的衣服都是我自己选的,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买衣服,喜欢哪件,我就会不顾一切的得到它,于是使出我的绝招“撒娇”就可以穿上我想要的衣服。现在呢?我完全没有发挥意见的时候,当我非要这件物品,家人则会说我的眼光差,他们那的我就必须穿,而且口中都要唠叨一句话:听我的准没错。 那些童年的照片里,哪张中的我不是妈妈打扮的,但是如今再也没有时间了;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洗头,那种舒服的感觉我我至今也不能忘怀,现在,当我让妈妈洗头,她总会说:“人都长那么大了,洗个头都不会吗?”我是多想让妈妈在帮我洗一次头呀;那时,爸爸、妈妈总会陪在我身边教我学习,但现在他们总是为工作而忙碌…… 是呀!我长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但终究还是要面对。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3)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 作文要学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1 探索月球的奥秘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未来的月球,梦到了我到了月球上。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一天,人类登月的梦想实现了。我在建设者璐璐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月球。 来到月球,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好冷啊,举目四望,冰山雪川闪着寒冷的光,广阔的大地一派荒凉的景象,这是迷人的月亮吗? 璐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这只是月亮的表面,看了内部,你也许不想走了呢!” “是吗?”我半信半疑的随着她走进一个大洞,越走洞越大,五光十色的夜灯,忽明忽暗,各式各样的汽车呜呜的飞驰着,奇形怪状的高楼大厦耸立在路边……好美的夜景!

“这就是地下城?”地下城里,我们还设计了植物园,走吧!我带你去看一看吧!“嘀嘀——”汽车一声长鸣,驶进了植物园。 我好奇的走进了植物园:稻米竟有鸡蛋那么大,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稻香;玉米就像一个大金娃娃,苹果红彤彤的,鸭梨黄澄澄的,葡萄水灵灵,紫莹莹的………我看的目瞪口呆,突然,一棵一人高的树吸引了我,银白色的阔叶,枝杆上开放着嫣红的小花儿,美丽极了。“这是——”“这是无果花,只开花不结果,并且还有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的特异功能!”路路自豪的说…… 闹钟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突然觉得,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人类的第二个家园,人类不再只有一个家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600字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是啊,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的我们是那样天真、单纯,那时的我们思想简单会做出很多让父母哭笑不得的趣事,我的童年就非常有趣。想听吗?那我就告诉你们吧! 在我家的院子里,妈妈种了许多月季花。在我七岁那年夏天,花儿盛开,粉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可谓是五颜六色,花团锦簇,绿叶衬托着花朵,好看极了。 我特别喜欢这些花,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还要用小鼻子闻闻它们。有一天,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这花的香味这么小,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士的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有没落贵族,也有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其中有地主,可能也有自耕农。)。他们是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地位虽低,却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间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材。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等。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末年,诸侯卿相争相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异同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苏轼《志林?论养士》)。当时诸侯如魏文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等,无不礼贤下士,延揽如恐不及。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公子和秦丞相吕不韦门下食客号称三千人。士这个阶层最为活跃。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轲、荀卿,墨家的墨翟、宋銒,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农家的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子散文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 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家的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第一节论语孟子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他不语怪、力、乱、神,而教人则循循善诱,重在启发,举一反三。孔子通音律,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为了行“道”,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论语》一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据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从《论语》全书来看,决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班固这一判断和解释大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柳宗元《认语辩》据书中记曾子将死,去孔子之后已数十年,认为是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那么,《论语》的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