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商誉的本质

浅析商誉的本质

浅析商誉的本质
浅析商誉的本质

2010年 第11期

浅析商誉的本质

文/田野

摘 要:对于商誉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现行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的表述为“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那么它是否就是现实中我们所说的商誉呢?本文拟从这个问题出发,探析外购商誉的本质,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得理解和使用。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企业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11-0355-02

业、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足等种种原因现实中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仅仅依靠排污费来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已经很难行得通,我们急需新的理论和政策来拯救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2012年前后是我国推出碳税比较合适的时间,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征收碳税提上日程,而且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就开始实施。至于碳税征收后的用途,将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利用碳税来补贴高科技的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

三、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展望

征收碳税一方面会提高能源价格,使企业成本增加,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对外贸出口企业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加快更新设备,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次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

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我们以时间为第一维度,空间为第二维度:短时间内,碳税的征收会提升能源价格,加重企业成本,此时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有足够财力和资本或者能够融资,利用这个时机来更换新设备,增加企业的产能而同时又可以减少碳税的支出,不失为一石二鸟的理性决策;但如果企业资本实力有限有不能融资度过难关,很可能就会被淘汰或者被其他企业吞并。这种结果虽然可能不为企业所有者所接受,但是这也是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长时间内,实力雄厚的企业和实力一般但是熬过成本增加而存活的企业都已经适应了碳税带来的影响,此时国家已经淘汰了落后产能的企业,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外部负效应。而根据学者高鹏飞、陈文颖(2002)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会导致短时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1];商凯(2009)建立的模型结果也表明:征收碳税将使经济增长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短期内征收碳税对经济和CO2的排放量的影响都相当大,而长期内的影响则小得多[3]。

一方面,碳税税率的确定和碳税的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个人生活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暂不征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收碳税是我国节能减排、转变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式发展,促使企业自主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税收手段,对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碳税在减缓环境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4]。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围家,碳排放问题十分严峻,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应当将碳税作为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工具。这将不仅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转变粗放式发展,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实现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的形象。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2]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11B).

[3]商凯.促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碳税政策研究,2009.

[4]张景华.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一、商誉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定义商誉,因为商誉是无形的,所以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表面现象、把握它的经济实质。所以笔者认为,准确完整地抽象出商誉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 奥尔松在《商誉会计》中,把商誉用具体的形象语言描述为:(1)管理队伍的杰出表现;(2)销售组织的积极配合;(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广告的有效推广;(5)工艺技术或配方垄断性;(6)优秀的资信级别等。

由此可以看出商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誉不能离开企业而独立存在;第二,商誉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难度;第三,商誉的价值会随内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很大的波动。

对商誉的性质,国内理论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美国会计学家E S Hendrickson的观点。他在《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观点:(一)是好感价值观。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及顾客对企业产生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是因为企业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资源、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这种观点仅仅列举了商誉的一些特征而难以解决商誉的计量问题。按照现行惯例,自创商誉不纳入会计核算,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纳入会计核算。所以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二)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

学术探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7514673.html,2010.11 355

2010年 第11期

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这种观点则仅仅是从会计恒等式角度出发来理解商誉,对商誉的理解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放映商誉的经济本质,否认了商誉的资产属性。(三)是超额盈利论,超额盈利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从理论上说,它完全符合准则对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由企业控制的”资源;“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带来的结果;这种资源“预期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很显然,“超额盈利观”所说的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这种观点把握了商誉的本质,即企业未来获取的一种超额收益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商誉的计价方法,即超额收益折现法。

基于“超额收益论”的观点,商誉是一种最无形的资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无形资产,比如来源的不可辨认性、价值的不可确定性,它作为整体与企业密切相关,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可辨认的各项资产分割开来。因此,笔者认为,商誉的本质就是超额的盈利能力,是一种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它依赖于特定主体的整个资产而存在并发挥作用。

二、会计准则中商誉的解析

以上笔者讨论总结的现实中商誉的内涵及计量属性,那么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又是怎样定义商誉的呢?会计准则中的“商誉”是否就是现实中的商誉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有关商誉的内容分列于各具体准则中,具体出现在两个部分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明确规定:“企业的自创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从企业合并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购商誉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收购企业支付的价款;二是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了明确商誉与外购价款的关系,本文对收购价款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以下分析:第一,企业由多种单项资产构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总会有无形资产没有被计入企业的单项资产中,企业整体资产的价值普遍与单项资产价值总和存在差距。收购企业所支付的价款是以企业的整体价值为基础,因此收购价款与企业单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的商誉就产生了。那么这种价差是否是被购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表现呢?每个企业都存在着无法入账的无形资产,对于优质企业来说,这些无形资产可能带来超额盈利能力,对于普通企业或是劣质企业,这些无形资源无法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并非只有拥有商誉的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很多业绩平平的企业,甚至经营不善的企业的整体价值也大于可辨认净资产。这种情况下,外购商誉并不能体现被收购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所以说被收购企业并不一定具有自创商誉。

第二,从管理协同效应的角度上看,管理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后存在的管理资源效率的提高,从而带来的收益。如盈利企业对亏损企业的购并能够实现利润呢的抵消,减少纳税义务;拥有巨大现金流的企业对成长阶段企业的购并能够实现资金的内部消化,减少资本成本等。可见,收购价格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价差并不是单纯有被收购企业的商誉所决定的,并购企业很多情况是战略的考虑,寻求一种资源的互补,通过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与并购企业是否存在着自创商誉无关。

第三,多个企业对于被购企业的竞争,也是导致收购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原因。竞争者的介入将使被购并企业处于一个卖方市场的有利地位。由于买方投入了时间、精力、以及前期产生的沉没成本,希望能在竞价中获得胜利,这种情况最终会导致收购价格变高。购买方形成的外购商誉,其中一部分是多方竞争产生的结果,而与自创商誉无关。

第四,对于购并方来说,要比较购并一家已有企业支付的代价与新设开办一家一样企业所需要的成本,哪个更有优势。对于新设立一家企业需要付出一定支付开办费,并且是新设企业达到已存在企业的运转能力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代价,这些都是原则新设企业的风险因素。购并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风险,那么弥补这些风险的代价就可能体现为收购价格的上升。此时,企业的外购商誉并不是企业的自创商誉。

第五,资本市场因素,会对收购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采用换股合并,收购价格是有股价水平决定的。在现实中,购票价格不仅受企业自身价值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对投资者的心理行为都产生影响。股价并不能客观公正的反应企业自身的价值,随着产生的并购价格也包含了许多不属于企业价值的因素,因此外购商誉也被掺杂了这些资本市场的因素。从上述影响企业外购的价值的因素来看,外购的商誉不同于真正现实中的商誉。大多情况下,外购商誉的内容很多不是商誉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商誉又没有将本属于商誉的内容纳入。按照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准则的规定,外购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处理,求其本质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誉。我们在财务报表上所看到的商誉一栏所列示的数字并不能体现商誉,因此它不是并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它只是合并价差的大杂烩,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有自创商誉的企业可能在被并购中产生商誉,这是容易被理解的。由于笔者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没有自创商誉的企业在被并购过程中产生商誉的情况。而且,由于企业被购企业急需资金,急于脱手变现而将售价打折扣,便可能会出现本身存在商誉的企业在被并购后并没有商誉的情况。可以说,当被收购企业存在自创商誉的情况下,并购一般会产生商誉,而在被收购企业不存在自创商誉的情况下,并购也可能产生商誉。所以,外购商誉的本质就不能是企业自创商誉的体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行准则中的商誉与现实中商誉的本质内涵存在较大的差别,其原因主要在并购价格中存在着许多非商誉的部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实务中关于商誉的处理不是真实反映资产的本质,它仅仅是对成份复杂的购并价差在技术上的一种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这一点,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术探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7514673.html,

356 2010.11

商誉会计论文

关于商誉会计思考 摘要: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 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商誉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誉会计的规范方法。 关键词:商誉计量思考 前言 商誉不仅是一个会计概念、经济概念,也是会计实务与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对于商誉本质内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现行会计标准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商誉的特点 1、复杂性指商誉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以及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商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知识产权。多种因素包括生产经营能力、

商品品质和商业道德等。在市场竞争中,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决策者们智力劳动的创造性成果,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评价,其内在实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长期性指商誉是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长期、连续性活动逐渐形成的 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知识产权,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的长期智力投入方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具有惯性特征,即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 3、依附性指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定的指无形资产,它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单独出售。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成交,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商誉是由企业享有的而且不可分离的权利。企业的商誉是社会或他人包括同业竞争者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标准方面品质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是通过经营者日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与竞争活动逐渐形成的,是外界对企业的信用与名誉状况的客观认同。所以,商誉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企业,离开了某一特定的企业,这种商誉就变得毫无价值。 4、经济性指商誉是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 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良好的声誉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任何对其商誉的诋毁、贬低行为,都可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该企业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因此,诋毁、贬低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

商誉定义观点

商誉定义 早在1571年,商誉一词便出现在英国人的遗嘱中。1859年,英国一位法官在庭审中给出了商誉最有影响的定义:“商誉意指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了地理位置、商号等与企业经营有联系,并由于它们而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的留美博士杨汝梅(众先)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中指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称之为商誉。”1982年,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将前人对商誉本质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和超额收益价值论。商誉从出现到现在,其概念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各种对商誉的定义可归类为以下几种观点。 好感价值观 好感价值观认为商誉产生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好感、偏好,这些好感来源于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诸多因素,例如:优越的地理位置、垄断地位、历史悠久等。 好感价值观揭示了商誉的来源,然而却不能穷尽及精确这些来源,而且这些好感难以准确地用货币加以计量,再就是有些因素可归结于其他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 超额收益观 超额收益观认为商誉是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能力。 超额收益观界定了商誉的“可计量性”—未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但其可靠性值得商榷,因为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均不能正确确定未来的超额净收益,而且超额收益不一定都是商誉带来的,简单地把超额收益都归结为商誉显然是不合理的。 剩余价值观 剩余价值观认为,商誉是被企业列入报表中的各种单项可辨认资产的真实价值之和低于公司整体真实价值的差额。 现行的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基于这种观点,但是这个差额包含的因素有很多,早已超出了商誉的本质内涵,商誉只能算作一个总计价账户。 协同效应观 协同效应观认为商誉是构成会计系统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观把商誉局限在协同效应上,忽视了企业确实有未入账的无形的资产这一事实。

关于商誉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商誉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 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价值,通常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把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即具有超过正常投资酬率的信誉和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商誉的会计处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进行了一些较合理的修改,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所以本文主要就商誉的概念、来源、发展、构成要素及其确认、摊销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商誉;概述;确认;摊销

Abstract Goodwill is an intangible value of companies, usually refers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superior, or because of good reputation gained the trust of customers, or as well organized, effectiv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r due to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know-how to grasp reason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intangible value. This intangible value of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over the general level of corporate profits, which have more than the normal rate of investment in the credibility and ability to pay. With the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d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goodwill as an intangible resources, a cause for great concern. Accounting for goodwill aroused attention. In 2006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for a larger reform, carried out some reasonable modifications,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issues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Are recognized on the goodwill, amortization and impairment and other issues are discussed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goodwill accounting. This study mainly on the goodwill accounting purposes the nature of meaning and goodwill, and recognition elements, amortization, and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Key words: goodwill; character; elements; confirmation; amortization

2019年商誉本质特性分析报告

商誉本质特性分析报告 商誉是指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能获取高于正常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1.商誉的本质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

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 表现出来。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 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三元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商誉的本质。好感价值观是从资产的角度定义商誉的,但它仅仅列举商誉的种种特质而难以解决其计价问题。另外,这一观点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因为,按照现行惯例只是自创商誉不入账,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入账。超额收益论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阎德玉(1997)曾指出:“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不足之处在于:该观点对商誉科学定性后,相关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加之其他两个观点同时作用的干扰,使得商誉定性理论本身缺乏根系理论的支持,对商誉会计实务指导作用显得软弱乏力。”此外,商誉一定会产生超额收益,但企业的“超额收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须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以免歪曲商誉的价值。总计价账户论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不是定义商誉。企业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因此,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着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

企业文化-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

★★★文档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的话要不要摊销,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商誉是否应该被确认 首先,援引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钮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设计储备确认会计(这个公告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披露已经证实的未来可采储备的价值,为了作出披露,这类公司必须对尚未钻探仍处于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时的解释说明: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其次,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的确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最后,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二、商誉资产如何被确认 (一)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本文认为当前只有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的会计处理欠缺合理性。原因是:首先,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并购活动、而是企业持续地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努力形成了商誉的价值,因此从商誉价值形成的角度来看,并购活动是一个无关事项,不应该成为确定入帐时间的标志。其次,仅仅确认并购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我们知道财务数据只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时才具有决策价值,但是仅仅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包含了商誉,这一方面导致投资者利用商誉信息时更加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导致并购企业和非并购企业的财务比率因为计算口径不一致而存在显著差异。 既然在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欠缺合理性,那么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按以往的惯例,应以准则或者规定出台的时间为起点,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在过渡期内选择披露商誉价值的时间。其次,从过渡期结束之日开始算起,统一规定一个时期(比如1年或者3年)要求所有企业披露重估以后的商誉价值。最后,允许企业在满足法定资产重估条件(比如合并、分立等非持续经营状态)时调整商誉的价值。这样,商誉资产的确认一方面保持了与其他资产确认原则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兼顾了商誉资产价值容易波动的特殊

商誉会计理论浅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 1 (一)商誉的性质 1 (二)商誉的构成因素 2 (三)商誉的特性 2 二、商誉的会计处理 3 (一)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 3 (二)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 4 1.购买商誉的确认 4 2.购买商誉的计量 5 3.购买商誉的摊销6二、负商誉7 (一)对负商誉的存在问题的思考7 (二)对负商誉性质的思考9 (三)对负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10 参考资料11

商誉会计理论浅谈 内容摘要: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性质、确认和计量以及负商誉等问题,已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商誉、负商誉 一、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 (一)商誉的性质 关于商誉的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 1、超额收益能力观点 该观点认为,商誉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的一种能力。在企业联合中,购受企业支付的买价高于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因为预计所取得的净资产能获取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利润,即有商誉存在。美国学者指出:“如果一家企业有优越的盈利能力,即从企业购受者的观点计算,在现有有形资源的基础上有能力获取正常的或代表性报酬率以上的盈利,而且,这种优越的营利能力不是由诸如专利或专营权等专有的权利所确立,可以认为该企业拥有商誉或一般无形价值。 2、总计价帐户观点 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帐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各项资产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组成部分的总和’。”究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企业拥有许多未入帐的资产,如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忠实的客户和有利的地点等等。而商誉就代表了企业上述各种未入帐的无形资源。 实际上,上述两种观点并无冲突,超额收益能力观点说明了商誉的基本性质,总计价帐户观点则是对超额收益能力观点的补充和充实。商誉是企业的一种超额收益能力,但它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求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有一些未入帐的无形资源。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商誉作为总计价

企业文化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

★★★文档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 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 的话要不要摊销,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商誉是否应该被确认 首先,援引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钮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 员会(FASB)在设计储备确认会计(这个公告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披露已经证实的未来可采储备的价值,为了作出披露,这类公司必须对尚未钻探仍处于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时的解释说明: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

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其次,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年之后仍然相关。5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 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的确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最后,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二、商誉资产如何被确认 (一)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本文认为当前只有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的会计处理欠缺合理性。原因是:首先,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并购活动、而是企业持续地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努力形成了商誉的价值,因此从商誉价值形成的角度来看,并购活动是一个无关事项,不应该成为确定入帐时间的标志。其次,仅仅确认并购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我们知道财务数据只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时才具有决策价值,但是仅仅部分企

商誉理论面面观

商誉作为一种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也很难。传统的商誉会计理论,一方面为商誉会计实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传统商誉会计理论的缺陷,又是商誉会计中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商誉有外购与自创之分,外购商誉,有时又被叫作合并商誉,与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所说的合并价差有某些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为较全面、较系统地弄清楚它们,有必要从有关商誉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其论争开始。一、商誉:究竟是什么对商誉的性质的不同认识恐怕是引起有关商誉的其他问题意见不一的主要原因。本世纪20年代,杨汝梅先生在其所著《无形资产论》一书(注:杨汝梅:《无形资产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中,将商誉的性质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因企业内部人事上的良好关系而产生的特定价值;二是其存在较久且价值较为稳定;三是可以转让;四是在转让之际它可以用货币度量;五是从广义上看,是企业中由于一切组织制度完善及管理得法所获得的利益,因此,他认为,形成商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销售上的商誉外,还有生产上的商誉和理财上的商誉。杨汝梅先生的上述看法,可以说是为后人认识商誉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注:E.S.亨德里克森(美):《会计理论》(中译本),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年版。)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1 )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超额收益价值;(3)总计价帐户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有利的商业联系、良好的职工关系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对企业的好感可能来自有利的地理位置、独占的特权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并认为当一个经营中的企业的买价超过其各个资产价值的总和时,所超过部分可看作上述这些无形属性的代价。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在于,人们对企业的印象的确有好坏之分,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缺陷在于,对企业好感的价值难以用货币去计量,这一点,对会计学这一特别讲究计量的科学而言,将是非常严重的缺陷。“超额收益论”,有的称“超额利润的现值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或对待产者的现金支付)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利润。在此,有影响的学者是G.R.卡特利特和N.0.奥尔森,在其1968年发表的会计研究文集第10号《商誉会计》中阐述了如下观点,“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商誉的收益力概念是最切合实际的。让受和让出整个企业的主要动机是取得未来利润。在这种让受和让出企业的交易行为中所确定的价值,就是对企业收益力的评价。这种收益力通过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超过其各种具体资财和财产权利的数额而反映出来。”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要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不足之处在于对商誉科学定性之后,相关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加之其他两种观点同时干扰,使得商誉定性理论本身缺乏根系理论的支持,对商誉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显得软弱乏力。[!--empirenews.page--] “总计价帐户论”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帐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帐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未入帐资产概念认为,商誉是计量了诸如优秀的管理、忠实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因素而形成的未入帐资产的结果,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约翰。B .坎宁,他在1927年出版的《会计经济学》一书中写道:“我们可以对任何企业商誉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饶有兴趣的推究,但只有它的总额才能在统计上加以概括。”总计价帐户论,其早期依据的两个观点-“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或“未入帐资产”-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揭示了商誉的某些特征。遗憾的是这种定性理论实际变成了一种运作方法。更有甚者,总计价帐户论的某些支持者,又将其从会计计算演变成了数学计算,使其彻底丧失了定性理论的品位。80年代,美国的基索(D.E.kleso)和卫根特(J.J.Weygrandt)两位教授在所合著的《中级会计》一书中,则将商誉的性质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它代表获取净资产的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二是它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 本文阐述了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现状,提出了有关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商誉减值的会计核算;自有或自创商誉在一定条件下应纳入企业财务账目核算;对于企业商誉应予以充分披露;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高商誉核算质量;商誉的后续计量采取以摊销为主、结合减值测试方法进行。 标签:商誉;会计实务;会计处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商誉越来越重视,而商誉也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超额收益,正确核算企业商誉,不仅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为企业间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经济业务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参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一些企业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份额中占很大比重,如果长期对其不进行核算,势必造成财务信息的缺失,现实需要加强对企业商誉会计进行核算,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商誉 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它具有潜在经济价值,或者由于一些特定的投入、特许的事项而产生的超正常的获利能力,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对商誉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商誉,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的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并购的交易价格与企业净资产之间的差额,从而形成正商誉或负商誉,实际上研究的本质问题就是外购商誉。尽管理论学界就商誉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但对商誉的实务处理还是较为一致,并形成了一定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自创商誉一般情况下不确认;外购商誉是被收购的企业交易价格与其可以辨认性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形成的差额,对其进行账务处理也比较一致,差别之处在于对外购商誉的摊销年限有所不同,美国则将摊销处理改为减值测试。 2、商誉的本质 从商誉属性的本质来看,商誉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它尽管与无形资产比较接近,但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特征。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甚至是超额收益,没有具体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由于商誉属于不可辨认资产,因此不属于无形资产。但是,商誉仍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应当确认为企业一项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从更深层次来看,有关商誉的本質国内外学界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关于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于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商誉是会计理论与实务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商誉对企业全部资产来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商誉作为现代企业中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关系密切。因此,企业商誉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关注。但目前对商誉会计处理并不是很完善。研究商誉会计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要从商誉的特点到形成过程及现状再到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誉会计;处理问题;解决对策 1.有关商誉会计的理解 1.1商誉会计的定义 商誉是指企业通过掌握先进的技术或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条件获得客户的信任,在预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的。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商誉的确认、计量、财务处理、披露等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商誉本质问题。 1.2商誉的本身的性质 对于某些事物的相对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不同的时期对于商誉的概念与解析有所不同,其中关于商誉本身性质的理解,相对具有威慑力的解释是美国权威会计学者(亨德里克森)所阐述的《会计理论》文章中提到的三个概念,分别是“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以及“总计价账户论”。以上所述的三个概念论被誉为商誉的“三元理论”。 “三元论”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介绍的商誉的本质。好感价值论是从资产的角度定义的商誉,但它只列举了商誉的特点却不能很好的解决商誉计价问题。超额收益论中说能够产生超额收益,但没强调其产生因素的多样化。总计价账户论是从方法的角度说明的商誉的计量方法,而并非定义。 2.商誉会计理论 2.1商誉的确认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问题。商誉会计处理的很多问题由确认商誉开始。因此,商誉的确认尤为重要。商誉按其形成来源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 2.1.1自创商誉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并且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虽然承认自创商誉的存在,但各国会计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会计界对自创商誉的处理态度一般是不进行确认和计量。 2.1.2合并商誉 也称购买商誉,是在企业合并时,并购企业支付的价款与被并购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差额。如果合并商誉差额为正就会形成正商誉,合并商誉差额为负即负商誉。合并商誉产生于企业的合并且所占收购价格比重越来越大,可以将其作为一项资产确认,或将其注销作为收购企业股东权益的减少。 2.2商誉的计量 由于没有对自创商誉计量的相关规定,因此,商誉的计量其实就是合并商誉

商誉论文(张乐 )

( 二〇一四年三月 双学位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010203034 题 目:商誉的会计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张乐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财务管理 第一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10级财管双学位 指导教师:高元平讲师

摘要 如今的经济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兼并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企业在蚕食着旧的企业,商誉这一词语也越来越频繁的见诸报端,王老吉状告加多宝更是将商誉这一词语再一次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正是由于商誉这个企业无形资产不断的在市场经济中出现。所以,目前不论在实物界还是在学术界,对于商誉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今的市场是世界的市场,经济也是全球的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商誉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完善的商誉体系、明确商誉的会计处理,是现在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加强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和尊重,对其进行确认保护是当前对商誉处理的重中之重。正是以上的原因,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商誉的研究,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商誉的概念、本质、构成因素以及发展历史,从这些方面对商誉了一个初步的介绍。其次,介绍了目前一些商誉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且对负商誉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商誉;确认与计量;会计处理;负商誉

Abstract Today's market economy , rapid development , corporate mergers emerging, there are always new companies to gobble up old business , goodwill this wor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newspaper sued wanglaoji JDB is the quotient once again the reputation of this word into the people's attention . It is because of this goodwill intangible assets continue to appear in the market economy . So, now , whether in academia or in the real sector , the study reached a peak of goodwill . Today's market is a world market economy is the world economy , in this background, the role of goodwill will increase. Therefore , to establish a sound reputation system, a clear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s now a very pressing issue. Strengthen people's awareness and respect of goodwill , to confirm its protection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t is the above reasons , making our goodwil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or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 in essence , constitute a factor as well as the history , describes these aspects of a preliminary goodwill . Secondly, it introduces some current goodwill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methods , and some of the negative goodwill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Goodwill;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ccounting treatment;Negative goodwill

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 点"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字 (2) 一、商誉的含义及其特征 (3) (一)商誉的产生及含义 (3) (二)商誉的特征 (4) 二、商誉的确认 (4) 三、商誉的计量 (5) (一)商誉的价值计量 (6) (二)商誉的摊销 (6) 四、我国商誉问题的研究 (7) (一)我国目前商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 (7) (二)完善商誉会计准则的建议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商誉的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难题之一,但是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商誉的产生、含义以及特点,从此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在此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国内外在商誉的摊销问题上不同的认识进行对比,然后根据目前国内的形式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最后,负商誉的问题也是这些年商誉会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是否对其进行确认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我们仍然要有一些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对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誉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商誉摊销

自从十九世纪末商誉在会计账簿上出现以来,商誉问题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无论是名家巨擎还是学林新锐,都试图在这一问题上一展才智,论述之丰,观点之多,分歧之大,是其他会计问题所无法比拟的.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显著作用使得企业中的知识和智慧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与日俱增,并且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就是不可确定的无形资产——商誉,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中,商誉已逐步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 本文对商誉的会计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比较,相应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并对我国的商誉研究及其规范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完善商誉会计的理论研究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商誉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商誉的产生及其含义 追本溯源,“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Goodwill:It’s Nature and How to Value It”一文中,引用了1571年出现在英格兰的那句话:“我把我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普遍认为,这是商业上关于商誉的最早记录。1859年,英国法官卡多佐(Cardozo)将商誉定义为: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有联系,并由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 19世纪末,商誉问题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会计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此时,商誉普遍被理解为能使企业获得更多收益的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例如,1888年,英国一篇会计学术论文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这个概念在当时很有代表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1)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超额收益价值;(3)总计价帐户论。 各国对商誉的定义各不相同。英国第22号标准会计惯例公告(SSAP22)《商誉会计》将商誉定义为:“商誉是企业的总体价值与企业可分离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之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7号意见书(APB Opinion No.17)将商誉定义为“被收买公司的成本超过其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差额”,这两种观点都是从超额盈利观和剩余价值观的角度对商誉进行定义的。而澳大利亚第18号会

浅析商誉的本质

2010年 第11期 浅析商誉的本质 文/田野 摘 要:对于商誉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现行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的表述为“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那么它是否就是现实中我们所说的商誉呢?本文拟从这个问题出发,探析外购商誉的本质,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得理解和使用。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企业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11-0355-02 业、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足等种种原因现实中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仅仅依靠排污费来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已经很难行得通,我们急需新的理论和政策来拯救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2012年前后是我国推出碳税比较合适的时间,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征收碳税提上日程,而且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就开始实施。至于碳税征收后的用途,将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利用碳税来补贴高科技的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 三、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展望 征收碳税一方面会提高能源价格,使企业成本增加,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对外贸出口企业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加快更新设备,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次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 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我们以时间为第一维度,空间为第二维度:短时间内,碳税的征收会提升能源价格,加重企业成本,此时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有足够财力和资本或者能够融资,利用这个时机来更换新设备,增加企业的产能而同时又可以减少碳税的支出,不失为一石二鸟的理性决策;但如果企业资本实力有限有不能融资度过难关,很可能就会被淘汰或者被其他企业吞并。这种结果虽然可能不为企业所有者所接受,但是这也是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长时间内,实力雄厚的企业和实力一般但是熬过成本增加而存活的企业都已经适应了碳税带来的影响,此时国家已经淘汰了落后产能的企业,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外部负效应。而根据学者高鹏飞、陈文颖(2002)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会导致短时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1];商凯(2009)建立的模型结果也表明:征收碳税将使经济增长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短期内征收碳税对经济和CO2的排放量的影响都相当大,而长期内的影响则小得多[3]。 一方面,碳税税率的确定和碳税的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个人生活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暂不征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收碳税是我国节能减排、转变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式发展,促使企业自主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税收手段,对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碳税在减缓环境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4]。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围家,碳排放问题十分严峻,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应当将碳税作为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工具。这将不仅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转变粗放式发展,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实现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的形象。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2]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11B). [3]商凯.促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碳税政策研究,2009. [4]张景华.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一、商誉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定义商誉,因为商誉是无形的,所以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表面现象、把握它的经济实质。所以笔者认为,准确完整地抽象出商誉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 奥尔松在《商誉会计》中,把商誉用具体的形象语言描述为:(1)管理队伍的杰出表现;(2)销售组织的积极配合;(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广告的有效推广;(5)工艺技术或配方垄断性;(6)优秀的资信级别等。 由此可以看出商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誉不能离开企业而独立存在;第二,商誉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难度;第三,商誉的价值会随内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很大的波动。 对商誉的性质,国内理论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美国会计学家E S Hendrickson的观点。他在《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观点:(一)是好感价值观。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及顾客对企业产生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是因为企业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资源、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这种观点仅仅列举了商誉的一些特征而难以解决商誉的计量问题。按照现行惯例,自创商誉不纳入会计核算,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纳入会计核算。所以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二)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 学术探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7514673.html,2010.11 35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