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专题基本概念3

1、天体、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行星和卫星组成的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等。

2、地球自转、公转

都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有23度26分的夹角,即黄赤交角。

3、回归年、恒星年

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4、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等同于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伦敦时间、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

国际上为避免日期混乱而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与180度经度既有重合也有不重合的地方。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在计算两个日期的面积时,一般用地方时而不用区时,同时也不考虑日界线的弯曲。

6、晨线、昏线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不同点是:晨线的东侧是白昼,西侧是黑夜;昏线的东侧是黑夜,西侧是白昼。晨昏线的长度是球面上大圆的一半。晨昏线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

7、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从某一点向四周递减,如北京时间6月22日12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向四周递减;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太阳活动、太阳视运动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视运动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它是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

9、欧美四季、中国传统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

欧美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点。

中国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10度和22度为划分界线。

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3、4、5月为春季;南半球季节相反,月份相同;

10、太阳辐射及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天气状况、海拔、坡向、日照时间、太阳高度等

1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条件:太阳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12、节气、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13、五带、热量带、温度带

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但北半球的亚寒带并不一定在北极圈以南,也可能在北极圈以北;亚热带也可能到北回归线以南,这都是一种粗略的划分。

温度带是我国根据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14、气象、天气、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

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15、气候要素、气候因子

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16、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

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7、热力环流、三圈环流

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其水平范围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时间尺度在1~2日以上)。

18、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存在一股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19、热力原因、动力原因

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极地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称为热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是由于空气聚集下沉或辐合抬升而形成的称为动力原因。

20、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2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

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22、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因分布地区不同而划分,其在形成原因、冬夏风向、影响范围和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23、锋面、气团

气团:大范围性质均一的空气。根据与流经地区气温的对比,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处。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明朗,气团交界处天气多变。

24、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根据冷、暖空气势力大小划分的锋面类型,其在形成、降水强度、雨区范围和分布、锋面倾角、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雨线画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5、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太平洋暖空气在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梅雨)。

昆明准静止锋:形成是在冬半年,由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碍,而此时冬半年云贵高原上有一股暖的大陆气团(西南气流)相持形成准静止锋。

26、梅雨、伏旱、春旱

梅雨: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伏旱: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发生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一种干热的灾害性天气;

春旱:每年的3~5月在华北容易发生;

27、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

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空气的运动状况。

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北半球中纬度气旋前方是暖锋,后方是冷锋。

热带气旋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气旋,当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或飓风。

28、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候差异,其在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月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9、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气温可能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30、台风、飓风、龙卷风

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31、海陆风、山谷风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山谷风:由山顶与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局部地区的风。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由山坡吹向山谷。

32、季风、季风气侯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33、焚风与干热风

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34、暴雨、风暴潮

暴雨:24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暴潮:由于风暴或台风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现象。

35、波浪、潮汐、洋流

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风浪是常见形式,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36、寒潮、寒流

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流:洋流的一种,与暖流相对。

37、气旋型大洋环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洋流系统):分布于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没有。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高为中心的洋流系统):分布于中低纬海区,南北半球均有,世界各大洋中共有5个。

38、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西风漂流:分布于西风带,因西风吹动而形成的洋流,南北半球均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南极环流:沿南极边缘呈逆时针方向的洋流。

39、厄尔尼诺、拉尼娜

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两者都会引起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岸降水偏多,西岸降水偏少。

40、地震、地震波

地震: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的地震也是一种地质灾害。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一种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人们可以制造人工地震并利用地震波来找矿。

41、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都是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污染也能造成生态破坏。

42、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分为侵入型和喷出型两类;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

43、风化作用、侵蚀作用、风力作用

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华产物进行破坏。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风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要素之一,能够参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4、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为堆积地貌输送了大量的物质。

45、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46、地质作用、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有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

47、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板块边界的类型。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处,有海岭、断层等;消亡边界分布于板块挤压处,有海沟、造山带等。

48、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49、褶皱、断层

均是地质构造的一种,且都是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褶皱指岩层受挤压力后发生弯曲变形,但没有破坏其连续性。断层指岩层受挤压力或张力后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

50、向斜、背斜

岩层受力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其岩层是中间老,两翼新;

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其岩层是中间新,两翼老;

背斜与向斜最本质的差别在于岩层的新老关系,地面上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51、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指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谷、背斜成山主要是内力作用。

52、地壳变动、地壳运动

地壳变动: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的一种方式。

53、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侵蚀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在搬运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在堆积地形成堆积地貌。

54、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起作用的因素有风、流水、冰川、生物等,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55、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56、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表面往往被若干分支散流切割成放射状的沟网。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

57、地壳、软流层、岩石圈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慢上部,在地下约8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岩石圈=地壳十上地慢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58、径流、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减去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

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58、汛期、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时期。

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59、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水系:水系又称“河网”、“河系”,指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它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等组成。水系特征通常从干支流的分布,河道的曲直等方面去描述。

水文:一般包含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的内容。

60、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61、土壤、土地、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62、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部门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

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的用途;

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63、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

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64、大农业、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耕作业)。

65、耕作制度、复种指数、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

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66、无霜期、积温

无霜期: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之前的一段时间。在我国,一般由南向北、从沿海向内陆逐渐缩短,与生长期长短呈正相关。

积温:日均温高出某一特定的温度期间的温度的累积总和。

67、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

一般而言,山地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日较差、年较差较小;高原与同纬度平原相比,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如青藏高原有“一年无四季,一天见四季”之说。

68、自然带、气候带、植被带、植被

自然带: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气候带:如热带雨林气候;

植被带:如热带雨林带;

植被:如热带雨林;

69、整体性、差异性

整体性:自然环境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

差异性:陆地环境及其各组成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化,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

70、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

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71、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的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地外出活动(探亲、旅游)。

人口移动:所有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72、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假如地区是封闭的,人口的增长仅受自然增长的影响。

73、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74、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75、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功能分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也叫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

76、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迁移

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77、农业区位

一是农业所选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要素的联系

78、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如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蓄业、混合农业等。

79、农业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区位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限制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果限制因素得到满足,就成为主导因素。

80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包括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和利用空间上的联系;

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即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即工业分散。

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

81、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新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逐渐形成了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82、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工业分布

产业结构:一般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关系;

工业分布:已形成的工业生产地区的分布;

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之意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之意。

83、环境问题、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自然灾害:指自然异变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8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说速度,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85、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公平地享有环境中的资源)

共同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合理利用资源)

持续性原则:发展经济和包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协助解决环境问题)

86、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环境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清洁生产:工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87、区域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88、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遥感(RS):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89、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过程:土地缺少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

生盐渍化。

沙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

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

次生盐渍化: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90、资源开采条件、资源开发条件

资源开采条件:指资源本身,如储量、分布、质量、类型、埋藏深浅等。

资源开发条件:包括资源开采条件、市场、交通、区位等。

91、流域、干流、支流、分水岭、河口

流域:河流的供水区,河流的集水区域

干流: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在水系中最常的河流

支流:注入干流的河流

分水岭:相邻流域之间的山地或高地,分水岭最高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河口: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方。

92、流域的自然背景、河流开发方向、河流开发方式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包括气候、地形、矿产、水文、水系等

河流开发方向:河流开发方向是从宏观方面,很多河流都是综合开发的方向;

河流开发方式:应是方向下的具体措施,如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等方式。

93、梯级开发

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成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流域内多山,海拔一级一级地下降),田纳西河、我国珠江上游(红水河)、黄河上游都完成了梯级开发,长江三峡是一级开发。

94、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95、产业典型产品周期

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96、产品生产环节

分为设计、加工、营销三个环节,其中加工环节的附加值最低。

97、滑坡、泥石流、崩塌

滑坡: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没有脱离母体);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崩塌(山崩、岩崩、塌方):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过程。

地面塌陷: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98、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

气象灾害:产生于大气圈,包括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雪、雪灾、霜冻等;

水文灾害:产生于水圈,包括洪水、雨涝、内渍、风暴潮等;

地质灾害:产生于岩石圈,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生物灾害:产生于生物圈,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 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复习时一般可这样分析区域: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哥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例如美国地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⑶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⑷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如太平洋水系等)、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间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 ⑶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地理计算公式整理

地理计算公式整理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区域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 类 活 动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农 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工 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 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 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 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城 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交 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7.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 23o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 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 山地 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 昌 重庆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 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 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 (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 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 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表面温度为_6000K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在宇 宙中的位置 不同级别 的天体系统 地球宇宙中的位置(自己描述) 太阳系的 普通行星 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 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 太阳系的特殊形星 (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地球上有液态水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出现极光、4、引起自然灾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比较自转公转 逆

2、地球自转的意义 (1)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如下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 (2)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等)。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例如: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例如:本初子午线(中时区)为8时,则时间(东八区)为 16时,纽约(西五区)为 3时。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1 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南部),分布范 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 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无优劣 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 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使 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4、中国外交政策:对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界的和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2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 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 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 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 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3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大陆:亚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考计算题公式大全 (1)距离计算 ⑴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 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 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 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 (2) 地方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3) 区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 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C 你能说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 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 1.我国的海域图(临4海,1洋)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2.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 (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 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 (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海域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四、陆界和邻国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 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 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 ?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8、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 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 ②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 ⑤充足的商品供应; ⑥丰富的农副产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 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 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 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

(高考地理)地理计算题分类解析

一.地理计算题分类解析 地理数据可以反映各种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状态、特征、演变规律及分布特点。运用相应的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分析各种数据特征,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近几年高考中,地理计算题几乎每年都出现,在有关地理计算题的分数统计中,考生平均得分率均低于50%,最低只有20%。 在地理计算题解题过程中,学生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常见的几种逻辑错误如下: ⒈概念不清。这种错误主要表现为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处延,搞不清如何计算。 ⒉审题失误是在地理解题中比较常见的。有的学生虽然具备答好题目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不会审题,结果仍然答错,审题不清主要表现在问题不明和已知条件不明确两个方面。 ⒊计算过程错误,缺少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计算技巧的正确使用。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较多并且难度较大的地理计算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㈠计算高度 ⒈相对高度 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相对高度 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根据两地温差,可以大致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比例 尺为二千万分之一),读图回答: 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在米以上。 解析:此题题干中说明图为“某地年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而且比例尺较小,说明区域范围较大。又因为 甲、乙两个封闭线圈中,甲中心温度高,说明高度低,为盆地地形;乙中心温度低,说明高度高,为山地。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和两地温差即可得知两地高差。 答案1330 ⑵根据两地高程计算相对高度 例题:(02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读等高线图回答: 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解析:在等值线图中,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数值 差是比较常见的。图中Q点的高度可以确定在860~870米之间,P点的海拔高度在810~820米之间,由此不难得出两地间的最大高差应为Q点最大值870米减去P点最小值810米,结果是不大于60米。 从这类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推导以下结果:图中等高距为10米,两点之间夹着5条不同数值的等值线,两地最大高差60=(5+1)×10,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两地之间的不同等高线的条数设为n,等高距设为d,两地最大高差设为H max,则H max<(n+1)×d,同理推导出两地最小高差H min>(n-1)×d。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公式适用于推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如果问的是某地的海拔高度,则在图上直接读数。 另外,上述公式同样适于在其他等值线图推算两地之间的某地里数值的情况。 答案:C 2.坡度 坡度是指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通过计算某地形区坡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依据,理论上,坡度大于25度不适于种植业。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我国主要河流: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内流河。 我国四个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比较:东北、华北、西北、南方。 河流补给方式:补给方式、典型地区、特点。 长江:概况、影响(水能资源丰富、航运、多洪涝灾害)。 黄河:概况、影响(各河段特征、凌汛-形成条件;发生季节;黄河发生河段;解决方法)。 水文特征答题思路:流量(主要看降水及其补给方式),流速(流经区域河流落差),汛期(季节及时间长短),含沙量(流域植被覆盖率),结冰期(有无,越往北又越长),河流补给方式。 三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1-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分布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土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措施(空-跨流域调水,时-修建水库)。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与否:一看地势落差,二看流量。 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铁、有色金属)、分布特点。

高中人教版地理城市功能区

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镇)为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以练促记] 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B.东南部 C.北部D.西南部 (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重点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1.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1)看清楚图名和图例。 (2)注意分布的关系,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3)抓住各种功能区的典型特征,如住宅区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区内部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商业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小,更为集中。 (4)注意各种功能区人口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2.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2.(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 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 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B.商务区 C.住宅区D.工业区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重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计算公式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计算 公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时间的计算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二、太阳高度的计算 1、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差) 2、求子夜太阳高度: H=︱纬度和︱-90°(纬度和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和) 3、求南北两楼的楼间距: L=h?cotH(h为楼高,H为该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求昼长: (1)昼长=昼弧∕15° (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3)昼长=24-夜长 (4)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5)昼长=(日落地方时-12) 2、求夜长

(1)夜长=夜弧∕15° (2)夜长=24-昼长 (3)夜长=(24-日落地方时)×2 (4)北半球某纬度的夜长=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 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求日出时刻: (1)日出时刻=当地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2)日出时刻=12-昼长∕2 2、求日落时刻: (1)日落时刻=当地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2)日落时刻=12+昼长∕2? 五、球面距离的计算 (1)赤道和经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 (2)纬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COSθ(θ为当地的纬度) (3)对趾点的计算:经度互补,一东一西;纬度相等,一南一北。 六、比例尺的计算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缩放图幅面积=原图幅面积×比例尺缩放的平方 七、相对高度的计算 (1)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n为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H=T∕6°×1000米(H为两地相对高度,T为两地温差) 八、有关人口的计算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 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 (3)城市等级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图例判读:多数示意图中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可根据圆点的大小区分城市等级。 ②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市等级。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 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而应该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