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黄忠廉嘿龙江人学,哈尔滨150080)

[摘要]严复的翻译,既体现了适应与选择的思想,也历经了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研究表明,严复翻译中所体现的适应与

选择的思想和行为,来源于占代,取法于先人,受惠于时贤,有别于西方。

[关键词]严复;适应与选择;翻译思想;探源

[中图分类号} H 059[文献标识码l}[文章编号11672-9358( 2009) 0今0007-OS 月}J舀

国内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严复翻译思

想进行的研究已见诸报刊(如焦肠,2000焦卫红,

2007等)。笔者也考证(2009),严复翻译始于1878

年,终于1916年,前后历时38年,其翻译思想和翻

译策略可谓是典型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T rangy

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H u, 2003 283-

291)。追根溯源,严复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思想产

生的本源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既来白中国

本土经典之熏陶,更来白中西文化碰撞之会通。本

文拟在“生态翻译学”( ( H } 2000胡庚申,2008)的

观照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严复“适应与选择”

翻译思想的来源作一考量。

一、来源于古代

严复译妖演论期鑫旨,实为师法或取法于先

人,表现为方法论的继承。严复(1986 529)白称

“仿照晋唐人译佛经办法”,在妖演论·译例言肿

又明确说:“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严复对鸡摩

罗什有承继关系,鸡摩罗什译经方法有三:删去原文

繁重;不拘原文体制;变易原文。三者均为达旨方

略。而严复继承并发扬了这些方法,甚至胜过前人。

鲁迅(1931)认为“他的翻译,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

的缩图。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他没有取法。六

朝真是‘达’而‘雅’了,他的天演论的模范就在此。

唐则以‘信’为主,粗粗一看,简直是不能懂的,这就

仿佛他后来的译书。”“严又陵为要译书,曾经查过

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严复如此翻译幻之演

论)),这是他的选择。

汉晋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且不用说,明清时期传

教士的“适应策略”更是流行(刘莉美,2006 229),

这种策略既影响到了科技翻译[‘〕,对后来的严复翻

译也应该是有启迪作用的。明末清初一批西方传教

士借科学技术传播以推进宗教在中国的传布,这是

一群独特的翻译主体,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他们采用

的并非传统的“适应”策略,诸如增(写、释、评)、减、

编、述、缩、并、改等,无意中推动了西方科技在中国

的传播。这些策略多半是综合运用的,如意大利耶

稣会士殷铎泽和葡萄牙耶稣会士郭纳爵合译《大

学树,取名((+国之智慧》(改),书中包括孔了的传

记(写)、((学)Y}译和能语瑜半部的译文(减)。

又如:焦助曾不断向汤若望求教炮铣技术,一个口译

一个笔录,后来应友人请求,他“就名书之要旨,师

友之传及,苦心之偶得,去繁就简,删浮采实,释奥注

明”( ((k攻挚要白序》),黎难秋(2002 194)说他

“编译”成了(((Jk攻挚要渔实际上该书是焦助翻译的

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以释为例。当时的阐释,有的融入译文中不可

察觉,有的与译文通过字符的大小等特征标示出来,

如法国传教士贺清泰译《占新圣经》i尤力口了不少注

释,作者在序中说:“若问大字里头搀合的小字。答

说:大字是怪经)}I'J本话,小字是没奈何添上的。若

不添上小字,中国话说不完全,怪经)}f'J本意不能明

白”。(转引白陈福康,1992 61)严译妖演论)?(u用

了这一方法。释可能与译同次完成,也可能分次完

成。而译与释同次完成的典型,常见于严译。如:

导言七段l: ( 2)今设英伦有数十白民,以本国

人满,谋生之艰,发愿前往新地开垦。( 3)满载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胡庚申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生态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批准号0 8BY Y 007)的一部分

I收稿日期I 2009-07-12

}作者简介}黄忠廉(1965-).黑龙江人学翻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汉语语言舟,到澳洲南岛达斯马尼亚所。( 4)澳士大利亚南

有小岛。

严复在导言中已在“达斯马尼亚”加了“澳洲南

岛”,可是他又用小号字体加了“澳士大利亚南有小

岛”,实际上严复的阐释属于重复阐释,严复在“本

文”中已作阐释,而用小字再作阐释已属多余,形同

蛇足。

以写为例。有译有写是传教士的一种“适应”

策略。如汤若望等把中国以往的某些科学著作作为

新著的基础,或加以修正,重新翻译欧洲各种典籍。

(马祖毅,1984 184)

以减为例。有时去掉的是原作的残枝败叶,挤

掉的是水分,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减是最简单最

易操作的变通手段。如幻匕何原本)}I'J翻译,利玛窦

只译出十三卷中的前六卷,其他各卷删去不译,所以

传教士在口译时就进行了取舍。又如利类思1665

年译( a性学要)),葡萄牙人安文思译蝮活论)),都

取白托马斯·阿奎那著价申学大全浓前者选译其第

一部分,后者则是第三部分。再如艾儒略译有妖

主降生言行纪略;l}卷,多取白惭约>}为了以耶附

儒,舍去了基督教中诸多与儒教相冲突的信息内容,(见夏元,2005)属于摘译本。

以并为例。合并的对象可能是句、句群、段、篇、章,甚至是书。如邓玉函口述、土微笔录的((#器图

说胶为综述而成,已查明出处的有:公元前一世纪

罗马建筑师V ittuvazs的拉丁文本临妻筑术)} S in on de B nzges的拉丁文本撇学记录)),德国医师G eon

gius Agricola的(((%},.属论)} A gostino R二e lli的锐各种工艺机械碍。(马祖毅,1984 194)“并”的对象

不仅是原作之问的,而且可能是原译与译语本土作

品之问的。如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指算》就

是克拉维斯的(((用算术概论》( 1585)和程大位的

慎法统宗)Y,}并而成的,互为补充,共铸一体。

由此可知,严复与先人不同,他适应当时当地的翻译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与

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变通策略。可以说,严复能

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他熟谙双语双文化,深知中国国情,最知中国之需,因而成就最大,在他的l}大名译中成功地做出了不同的适应性选择。

惫,本来受熏于中学,此时又一头扎进西学,其翻译思想不能不受古代文论和古代翻译思想的影响,下

表列出对严译产生影响的儿位翻译家。

翻译家I生卒时间

翻译特点或翻译思想

支谦I 200-?

“因循本H,不加文饰。”力图适应

汉人口味,不一定忠实于原文,追

求关巧,不免离开原著,译文加注,

讲究佛教汉化。

道安I 314-385

鸡摩罗什I 344-413

玄类I 602- 664

“五失本’,:1}梵文倒置,译时须改

从汉文法;2)梵经术质,汉文华丽,

为了接受,不得不略加润饰;3)梵

经同一意义,反复多次,不得不删

削;4)梵经结束时,要重述一遍,译

时删去;5)梵文说完某事,重述后

再说其它,译时删掉重复。

“文虽左右,H不违中。”倾向于译

意,不受限于原文体制,常变易原

文,对原文常加以删削,只存人意。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精晓梵语,

深通佛理,汉语自如。他提出的

“五不翻”实为词语音译的原则。

整个翻译是烂熟于心而达于汉语。

二、取法于先人

就当时而言,一个基于传统的现代学者,如果对历史茫然无知,其从译的理念能否会通,大可怀疑。1895年春前后的严复,仕途无望,社会剧变,身心疲8,

注:表中内容参考马祖毅,1984 23-24 3} 58-60}

影响是两方面的:被喻为中国古代伟大翻译家

的玄类的影响是正译之影响,即后来马建忠所说的“善译”。即是说,在严复之前,就有正译非正译之分,当正译被视为正宗时,非正译即上述各位古代译家的思想就遭到了反对,被视为非正轨。而严复再

次启用非正轨之法,并大力发挥,运用至极,当然就不能算是正译。玄类之译极其特殊,“玄类之译((1u

伽师地论>},先游身毒,学其语,受其义,归而记忆其所得从而笔之。言译者当以此义为最上。舌人相承,斯已下矣。凡译书者,将使人深知其意敬其意磨失,虽取其文而删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然必译书者之所学与著书者之所学要不远,乃可以语于是。近严又陵新译((!u功)),妖演论)),用此道也。”(梁

启超,1897)这种译法只可能是译述,甚至是综述。

正如严复不少地方所用的译法,如写国外见闻,所“译”出的内容,有的有本可依,有的无本可依,多数来白正规书本,也有少数属于道听途说。

钱撞书最直接地点明了严复信达雅的来源。三

国时期的支谦著触句经序)),其中有论译之语:

璞初嫌其为词不雅,维抵难[人名〕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梵义,实宜径达。”

钱撞书在((g锥编))( 1986 1101)中明确指出:“严复

译幻之演论)}''t-例所标:译事三难,‘信、达、雅’,三字皆已见此。”

佛经翻译属于社科翻译,所遇困难应是相似的,走出困境的出路也应是相似的。严复师法古人,又

超越古人。活水有源,但能否成溪成流,还在于导流。这应归功于严复的逻辑归纳能力。“严复的独

到和可贵之处也就在于他从我国古代丰厚的翻译经

验中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提练出‘信、达、雅’三字而创立了他的‘三难’说。”(沈苏儒,199& 27)罗新

璋(1998)认为,上述古人“偏于译技,到严复才第一

次揭案信达雅,道出译事奥旨,进于翻译之道,开创

近代意义上的‘译学’。”“严复在‘辛苦违译’中,把白己的独识与先觉,运用‘内槽之术’,格物致知,将译事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这表明严复正如罗新璋所言“见高于世,杰然

白立”,严复师法先人,承继古人的“适应”与“选择”的思想,从中披沙拣金,提炼得法,总结有方。

三、受惠于时贤

严复的翻译思想还受惠于当时知名的贤能人

士,比如马建忠。严复的达旨术承继于先人,这与马

建忠无关。但马建忠的翻译观主要起参照作用,让

严复更明白达旨术有别于正译,应该张扬或白我肯

定。

马建忠在甲厂!几(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4年)

冬写完椒设翻译书院议)),这也是忧国忧民的文

章。文章开头即可明证:“窃谓今日之中国,其见欺

于外也甚矣!”而建立翻译书院是其一种救国之道。

如何译?怎样才算好的译作?他也知译书之难: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他的回答是:“一

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

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问,夫而后

能使阅者所得之得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他所肯定的善译,也就是传统认为的全译,即

严复所说的“笔译”或翻译之“正法”。有传统或时

下所要求的译法为准绳,严复总要为白己所执之译

法取一个名,这就是“达旨”。

马建忠表达上述议论大概是严复动笔译妖演

论锄时候,1895年早春妖演论》初稿草成(黄忠

廉,2008),改定正式出版却在1898年,马建忠撰

椒设翻译书院议)),白然要上呈,会流传,想必严复

对此有所耳闻,甚至是读过马氏言论。如果说前引

马建忠的议论涉及内容与形式,那么下述引文(同

上)应该涉及译文的接受与严复的“达、雅”相关: 加读汉文,如唐、宋诸家之文,而上及周、秦、汉诸了,日课论说,务求其辞之达而理之举。如是者一年,即可从事翻译,而行文可免奎滞艰涩之弊。

拟请长于古文词者四五人,专为润色已译之书,

并充汉文教习,改削论说,暇时商之所译名目,必取

雅驯,不庆于今而有微于古者,一一编录,即可为同

文字典底本。

严复信达雅的思想与马建忠的善译思想有异有

同!应该说后人对信达的理解,是马建忠的信与达,

而非严氏的信与达。在“雅”上,马建忠与严复是一

致的,即强调“雅驯”,他是要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

所学的也是从唐宋上溯可追的先秦文字。而严复对

文字的追求是极其明确的。

为何马氏思想不见传播呢?这就属于传播学研

究的范畴了。马氏撰文重点不在翻译理论,不在翻

译之道,而在翻译组织工作与人才培养。所以有关

翻译原则论述,并不显豁。而严复开篇就说:“译事

三难:信、达、雅。”开门见山,醒人耳目,掷地有声。另外,信达雅借妖演论)}f'J广为传布而名闻天下。

如果信达雅说未受马氏思想影响,那只能说是同一

时代英雄所见略同。

从中同样可以看出,严复善于范畴化,善于归纳总结,这又与其逻辑学素养有关。

四、有别于西方

严译三字说与英国泰特勒三原则倒底是什么关系,见仁见智,但不论如何,前者有别于后者。

徐守平和徐守勤(1994)说“严氏所主张的‘雅’

更是对泰特勒三原则的发展”。这一说法有些武

断,说某一主张是某一原则的发展,必要前提是前者对后者的了解。认为严复了解西方翻译理论,只能

是臆测。从严复的兴趣和所涉来看,一来他对语言

学兴趣不多,二来他的大量翻译实践也是回国15年

之后。

据伍鑫甫( 1979)的父亲伍光建认为信达雅“这

个标准,来白西方,并非严复所创”。为此罗新璋

( 1990)专门作过咨询,1990年4月请博士生韦邀宇

转询其导师伍鑫甫,据伍称:“一次偶谈中,先父问

及严复,其译事高见是依傍古人,还是白出心源,严翁怡然一笑,答以来白英人一本译论。—该英人

姓名,恕我失记。”罗推断,英人当为著Essay on tyre Princples of Translation的A lexander Tytler( 1747一1814),并说“虽系单文孤证,但不容不信。”此外,钱钟书在((g锥篇拙版后第4年在给罗的信函中提

及此事:五六十年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周越然编英

语读本里也讲过严复三字诀本于Tytler的Princples

了T ranslation;钱于1934-1935年问写过一篇英语

文章,刊于((+国评论周报)),文中涉及此事,并证明

严复把Tytler的第三个标准改为“雅”是受吴汝纶的影响。

既然严复受西方翻译思想的影响,为何又只字

不提呢?金陡(见沈苏儒,199& 98)分析说,“我觉

得他可能是受英国梯特勒的影响。他曾留学英国,

而他提出信达雅三个原则与梯特勒提出的很相似。

不过他在著作中从未提过梯特勒的影响,只举古代

学者的话。我猜想他不提是怕提了当时知识界反而

接受不了。”为什么接受不了呢?借幻之演论研也宣

扬了白己的思想,借西方学者的译学观点不正好替

己代言?但如果真如金陡所言,就有悖常理了。

上述都是译学界的意见。史学界则不同,邹振

环(1995)认为,“断言‘信达雅’翻译标准完全来白

‘西方’,这显然是错误的,严复在创造性地提出这一标准时,可能受到泰特勒的启发,但这一标准的根还是扎植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的土壤中”,“其实

严复与泰特勒两个的三原则是有明显区别的。”到

底二者有何区别,请看泰氏三原则:

A translatx>n should give a c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a translatx>n should be of the sane characterw ith that of the or七子nal

A translatx>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七final can p0 s ttton

李培恩(1935)认为:“中外通人,对于翻译之要

素率有共同之列论。英文铁脱拉(Tytler)之锄译

原理》(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其所论述,亦同于吾国严复‘信达雅’之说也。夫所谓‘信’即将原文之意义,以极忠实之译笔表而出之者也,‘达’者,文意明畅无晦涩模棱之弊之谓也,‘雅’则须文字雅驯富有美感,不独译原文之意且兼原文之美,有时其文字之美或且超过原文者也。”

不难看出,泰特勒的三原则和李培恩理解的严

复三字说,均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即使是“达”,如果10"

原文不明畅晦涩模棱,非要反道行之?泰氏第二原则,是保持原作风格,而严复没有保留原文风格,而是完全改变了风格。泰氏第一原则要求译文复写原

作的意旨,严复基本上没有复写,而是大施变通,使得译品与原品大相径庭。

仅凭回忆与推断不足以证明严氏三字说与泰氏

三原则有师承关系。“学说有相契合而非相受授

者”(钱钟书,1986 440)也是常有的,况且二人的思想并非契合,看似相同实不同,主要在于二人所从事或研究的翻译实践有别。还有,字面相同,而其实质内涵也可能不同,如严复的三字说,信是部分信于原作且取信于读者,达不仅达原文之旨更达服务读者

之宗旨,雅不是后人所谓的文雅而是“尔雅”之“雅”,即规范。

五、结语

综而观之,“达旨术”是严复“适应”翻译生态环

境的“选择”策略,取法于先人。“信达雅”是翻译思

想和翻译标准,来源于古代,是古人的文章正轨。马

建忠的善译反衬出严氏达旨术之非正轨,使得严复

的信达雅生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一种逆向

受惠。不论严氏“信达雅”是否真的得益于泰特勒

的翻译观点,其达旨术是有别于西方的。立于当时,

看古今中外,严复选用了古代文章正规所用的三个

字,赋予它独特的内涵,真乃嘎嘎独造。而严复的翻

译思想及其八大名译经久不衰、嘉惠译林,又是“适

者生存”、“强者长存”的最有说服力的写照。

注释:

①详见西班牙马德里人学刘莉关(2006)探讨了“适应策

略”在十六、十七川_纪译作中的应用及影响。其中提到,1593年首次使用中文出版了关于西方科学的翻译著作

卿辛正教真传实录))) (D efeu.se了the T rue R elig iou va the Chtiae.se Language)。

参考文献:

【1] Hu Gengshe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 Per.pectives Studies tia Truu.slatology, 200(4):

283-29 L

【2] Hu Gengshen Understanding Ec;o-translatology【A].

Paper presented at thelutenautiouuLCw必reuce ouTruu.Y

latuag Glohul CuLture.rTowurd.s haterdiscy}lvaary (Re)

Cou.structiou. August 11-1} 200C Beijing

[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1992

翻译学导论严复

Preliminary Study of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Abstract: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re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Faithfulness means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transmit the meanings or thoughts from the originals during translating. Expressiveness demands that the version must be clear and flowing without 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or confused logic and sense. Elegance is also a standard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Translating is not to copy information from the original, but a creative project. “The criteria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 and practical,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贺显斌,2002). Key words: Translation; 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 Introduction Yan Fu, the great translator, educationist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886, he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by high score. After graduation, he received a practical training in a naval vessel. In 1877, as a member of the navy, he went to the British Imperial Navy School for study. During those times, he studi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sides, he gave his mind to western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politics. Later, he has made a survey of the justice process in British court,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China. After he retuned, he served the post of the coach in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Except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articles, most of Yan Fu’s works are about translation. His contributions to translation include two aspect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ory,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that he brought up “faithfulness, expressi veness and elegance”(严复,1986), which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ally and practically,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 II. The Core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Since Yan Fu brought up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became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focus of modern translation study. Some people regarded them as principles, some considered them were theories, and some thought they were standards. Each famous people of the translation circle aired their own views,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 but no one could surpass them. Therefore, some thought that studying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s equal to study the whol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Thus it can be see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nfluenced profoundly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of China. In the different period,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had different viewpoints to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Lin Yutang brought up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 but this doesn't overstep the “Faithf 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林语堂,1937). Mentioning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most scholars don’t think to deny it or discard it simply, but amend it or expound it. Some people stated the standard from the angle of linguistics: Faithfulness is the equivalents of meanings, Expressiveness is the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姓名: 童唯 年级: 2011级 班级: 10班 学号: 20110512106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3 年12 月21 日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摘要:“信、达、雅”是严复译书的三条标准,也是翻译的三件难事,“信”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到了“信”,才能谈“达”,做到了“信与达”,才能追求“雅”。这三条理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的起点,在中国近代翻译理论中占据的主流地位。 关键词:翻译思想,信,达,雅 1.引言 提到严复这个人,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他所翻译著作的《天演论》以及进化论的思想。其实除了《天演论》这部著作,他还翻译了很多作品,比如《原富》、《群己权界论》等。他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天演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中,他翻译书籍时遵循了三字标准——“信、达、雅”。现在,我就以他的三条标准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 2. 严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 我认为严复在翻译中所遵循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为中国的翻译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严复在《译〈天演论〉·例言》里就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这句话的意思是,翻译有三件很难的事情,就是“信、达、雅”。首先要做到“信”就已经非常难了,没有“信”也就不可能做到“达”,做到了“信和达”,才能去追求“雅”这个标准。那么对于这三条标准,严复是怎么做到的呢? 2.1.严复翻译思想中的“信” “信”在三字标准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意思是是没有背离原文,准确地翻译出文章的意思,不去歪曲事实和漏掉其中的意思,当然也不能随意去增减文章的内容。我觉得严复翻译作品最杰出的方面就是他翻译作品里面对语言的运用。例如约翰密尔所著的《群己权界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Let us take care, it may be said, not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 but governments and nations have made mistakes in other things, which are not denied to be fit subjects for the exercise of authority; they have laid on bad taxes, made unjust wars. Ought we therefore to lay on no taxes, and, under whatever provocation, make no wars?”严复在翻译时翻译为“夫人类之于言行也,使非甚不善之人,则当其出之,其心莫不求其无过。乃容国家,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西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课程名称:翻译文化史 任课教师:孟凡君 专业:英语 班级:语言文学2班 学号:222009322210097 姓名:邬驰倩 2011 年12 月25 日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制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邬驰倩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讨论了近代翻译史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代表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随他们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他们的译著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进行了比较。严复和林纾作为近代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先锋,值得我们的肯定和赞扬。 关键词:翻译家严复林纾对比 引言 翻译在我国历史悠久,周王朝时期就有了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当时所谓“象胥”就是指现在的翻译。当时的翻译多为口头翻译,大规模的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直至宋元时期,大多是对印度佛经的翻译。这一时期虽然翻译质量,数量都有所发展,但是文化交流局限于东方邻国。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等的到来,西文翻译有所发展。当然,一直到鸦片战争,西文翻译的文本几乎全部为宗教神学和自然科学。 近代中国,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受到了洋枪、洋炮的攻击,以及洋文、洋教的冲击。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要先进,于是当时的翻译家们迫切希望通过翻译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译介给国人,使其开阔视野,革新思想。近代中国对西方知识的译介,严复和林纾这两位伟大的翻译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便有“译才并世数严林”的称誉。 1.严复和林纾生平简介 1.1 严复生平 严复于1854年出生在福州南台的中医世家。 1866年,严复父亲病逝,于是他放弃了走科举“正途”。后考入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

浅谈严复的翻译三原则 2

浅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任何时代,任何大师的翻译都离不开社会背景,个人经历,自身修养,因此我们在谈及严复的翻译原则时需要对他的教育经历,所处时代进行略析。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就是严复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所谓“信”,即是忠实、准确、无误;“达”,即是达意、通顺、流畅。而对“雅”却是众说纷纭,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共识。有人将其理解为“典雅”、“高雅”;有人理解为“文采”、“雅致”;有人理解为“风格”、“韵味”。所以在具体讨论“雅”字之前,需要了解“雅”在中国古语中的含义。雅者,古正也。是正确,合乎规范的一种标准。我认为这三原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能够切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主旨要点,具有可信度,当然,要语意通顺,流畅顺达,能够使读者明白作者所想表达的丰富情感,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思想的表达,这就需要一种标准,一种规范。因此,后来的翻译家们都一直遵循翻译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力图使自己的翻译符合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严复这三原则的影响。 现今,对于翻译的准则和规范是数代人经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总结出来的,但是依然沿袭了严复的“雅”的思想内涵,即在“信”、“达”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遵循着一种准则与规范,当然也会结合时代的特色,这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我们在关注和研究某位思想家,翻译家的翻译作品时除了要知道是否做到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流畅,也要了解翻译家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这样才能评价翻译家是否遵循一种准则与规范,翻译的作品是否是经典。

著名翻译家严复

著名翻译家: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98年,严复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Henry 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dam Smith,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H. Spenser,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J. Stuart Mill,On Liberty)、《穆勒名学》(J. Stuart Mill,System of Logic)、甄克斯的《社会通诠》(E.Jenks,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C.D.S Montesquien,Spirit of Law)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W.S Jevons,Logic)等西方名著,

达160多万字。 严复被尊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林”。“严林”即严复和林纾。严复是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他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同时兼备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在理论方面,他的最大成就是尽人皆知的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字简直成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言开必谈的金科玉律。严复的翻译观主要体现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 ,时有所颠倒附益……。 严复早期偏重意译,略亏于信,尤其是《天演论》,翻译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时有所颠倒附益”,就连他自己都承认“实非正法”:《天演论》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他用“达旨”的方法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主张(“取便发挥”),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姓名严复别名几道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 姓名:严复 别名:几道 生辰:1854年1月8日 民族:汉族 祭日:1921年10月27日 籍贯:福建侯官(属今福州) 地区:福建侯官(属今福州)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

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回国后,严复致力于海军教育事业,但一直得不到当时掌权的洋务派的重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战败深深地刺激了严复,他以深邃的西学素养,连续发表政论文章,倡新叛旧,尊民贬君,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同时,他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其后,他又陆续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孟德斯鸠的《法意》等,首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体现了严复在当时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因此,他对中国故有文化倾注对了深厚的情感和期望。直到临终,他在遗嘱中尚称:“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复兴充满了信心。

论文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Yan Fu and his translation contributions 摘要:严复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传西学,译西著,对近代中国文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历来受到学术界各家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它却能长盛不衰,屡改不倒,这说明它是“实用的”、是“精练之至”的、是“经验之谈”、是杰出科学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宝贵的翻译理论遗产。 关键词:严复生平;信达雅;译著

Abstract: Yan Fu is a great mod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 in China. He raised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translation work. He had introduced and translated some famous western works to china. After reading his translating works, our Chinese have changed much more in thoughts. He also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layed a great role in Chinese society’s advancing. Key words: Yan Fu; biography ;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略谈严复与泰特勒的翻译观点之差异

略谈严复与泰特勒的翻译观点之差异 英本07-5 马丽 摘要 国内学界提到严复的翻译圭臬「信达雅」时,常常会与苏格兰的泰特勒在《翻译原理论》中所揭橥的「三条翻译通律」相提;不过,多半都说严氏「信达雅」观念之形成是受到泰特勒氏之影响。而这类「影响」论述,又常流于历史性的巧合或自传式的主观判断,或表象上的模拟,较缺乏就两者间对翻译的本质性认知的客观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严复“信达雅”说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然后对二者做一横向比较,从文化渊源和理论内容本身的差异来论述,对比二者的异同,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译论的宝贵遗产,从而阐释相似及抄袭说出现的原因。 一、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原则 (一)严复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达”则指“辞达而已”中的“达”,即“达旨”,其前提是汉语表现要通顺。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这显然是在说“达”比“信”更重要,严复是不是由此就不要“信”了呢?非也,请往下看:“……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即“达”的目的还是“信”。严复的“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而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因为严复预设的读者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故而他要“求其尔雅”以迎合其读者的口味,或如王佐良先生所言,此为其“招徕术”。他认为用“近世利俗”的文字来翻译“则求达难”。他是在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其求“信”,求“达”的目的。由此可见,自“信”至“达”至“雅”都是在追求“达旨”即“意义不倍于本文”。“为达,即所以产信也”,求雅,“实则刻意求显”,亦即为达。求“雅”为“达”,求“达”为“信”,最后的落脚点在“信”上,既一元论,同时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互为条件,又各自为独立的副标准。此可谓“信、达、雅”之真谛所在。 (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1790年,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我想这样描述以下好的翻译:原作的长处应完全无损地移入另一种语言,使移入语所属国的本地人能够明白地领悟,鲜明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王宏印,2003:103)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泰特勒非常注重对原文的忠实。 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为:“(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129)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在国内对严复(1854-1921) 的翻译观之研究可说是个老议题。但诚如山间行草在<文学上最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 原文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晩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Translation involves three requirements difficult to fulfill: faithfulness, comprehensibility and elegance. Faithfulness is difficult enough to attain but a translation that is faithful but not comprehensible is no translation at all. Comprehensibility is therefore of prime importance. Sin ce China’s opening to foreign trade by sea, there has been no lack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But if you assign them any book to translate and tell them to meet these two requirements, few can do so. 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new knowledge of the West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and was one of the author’s later works. My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its profound thought. It does not follow the exact order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reorganizes and elaborates. However,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 an unorthodox way of translation. Kumarajiva sai d: “Whoever imitates me would fall.”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s coming after me in translation work;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y will not use this book as an excuse for their fallings. ( Translated by . Hsu) 注评: 1.“虽译犹不译也”译为“… no translation”较为合适,no 放在名词前能起到加

历史背景下的翻译家严复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8, 6(4), 644-65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7680689.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7680689.html,/10.12677/ml.2018.64074 Reinvestigation of Yan Fu as a Translator in Historical Context Yaying Zh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Received: Sep. 30th, 2018; accepted: Oct. 12th, 2018; published: Oct. 19th, 2018 Abstract The criterion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he voice of doubt and praise about Yan Fu’s idea of translation has coexisted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 but the advanced nature and huge influence of its translation view-point are beyond doubt.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works. His prediction about the progression of language and high expectation of the know-ledgeable group that should have great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strength make him choose ancient Chinese in his translation. This paper will try to take historical context into consideration so as to uncover a more objective translator Yan Fu as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have great impact on his translation. Keywords Yan Fu, Translation, Historical Context 历史背景下的翻译家严复 张雅滢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9日 摘要 严复的“信达雅”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质疑之声与赞美之词并行,但其翻译观点的先进性与巨大的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历史时局所需对严复翻译作品的选择起着巨大的影响,他对语言发展的判断和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摘要:自人类有了文化交流就有了翻译工作者,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严复,本文通过介绍严复的生平以及简单的介绍了他的翻译思想后,分析了在严复理论之下现在翻译理论的两点拓展:艺术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严复翻译思想创造性艺术性 一、严复的文学翻译思想 只要提及严复翻译思想,绝大多数翻译评论者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信、达、雅”这一著名的翻译三字经。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组合一举成为影响中国翻译界长达百年之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在我国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信”体现的价值是“真实”,“达”体现的价值是“理解”,“雅”体现的价值是“明晰”。 二、严复翻译理论发展下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1文学翻译的艺术性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再现的生活现实,用以满足读者的认识要求、思想要求和审美要求。作为文学翻译,它的基本任务自然与文学创作相同。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全国第一次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里与严复先生所说的信有所相同,但更高于这个“信”,因为它不但是忠于原作品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对原文的理解用符合群体语言审美的标准再现出来。 2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继严复先生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其有很具体的理论解释。对于严先生所提出的创造性,国内外好多学者对这一看法有更深刻的阐述。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大部分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历史和时间的纯粹客观性理解是不存在的,理解着的历史性使其对世界上的事物的认识必然带着先入之见。理解从根本上说是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的“融合”过程,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的交互过程。阅读过程中,读者带着特定的“先人之见”进入文本。为此,尧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尧斯认为在组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仅仅是作出反映的环节,他本身就是一种构成历史的力量。在尧斯看来,作品和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期

中西方翻译理论对比之严复与奈达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2011学年度 10 __级 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期末论文 授课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译学通论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分: 2分 学生姓名: 张丽霞 学号: 103101304 任课教师姓名: 许建忠 论文评语(comment): 得分_______________

摘要:奈达和严复是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奈达通过《圣经》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动态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严复在《天演论》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过程中提出了信、达、雅原则。二者的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奈达的理论是翻译的文本构建标准,而严复的理论是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严复;奈达;翻译理论 Abstract: Nida and Yan Fu are two of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s who have extensive translation experience. Nida proposed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is the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Bible"; Yan Fu proposed the principle "xin da ya"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and other classic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Both theories both share similarities,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Nida's theory is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of textual construction, while Yan Fu's theory i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Yan Fu; Nida; translation theory

从社会背景看严复的翻译

从社会背景看严复的翻译 Analyzing Yan Fu’s Translation with Social Background 09级师范三班姓名:曾婷婷学号:200914030333 摘要:严复生活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当时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严复深感国势危急,他思考西方列强富强、中国贫弱之原因,清醒地认识到根本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制度,他把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士大夫身上。要想从危亡中挽救国家、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启发民智,让封建士大夫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学术思想。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精通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翻译西书,将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介绍给中国各阶层。 Abstract:Yan Fu living in semi-feudal society in China after the Opium War of 1840.At that time,the national crisis and domestic political crisis continue to deepen. Yan Fu feels extremely anxious about the national crisis.He thought the root cause China poor and weak is not the objects,but rather the system.So he decided to use his fluent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dvantage to translate western book,introduce the advanced Western academic thought to the Chinese at all levels. 关键词:严复民族危机古汉语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翻译方法 Keywords:Yan Fu、The national crisis、Archaic Chinese、Western social sciences、Translation Method 正文: 严复,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他这一翻译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但是今天我想谈的不是他的翻译原则,我想谈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他翻译书籍的影响。比如,为什么严复要采用古文翻译西方文本,而不是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翻译?又如,他为什么他为什么不像林纾一样翻译小说而是选择翻译社会科学著作?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没有影响? 看过严复的翻译我们不难看出他所采用语言都是古文,让很难看懂。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当时,严复从事翻译工作之时,在文字上主要有四种选择:一是讲究文藻华丽与对仗工整的骈文;二是科举考试用的八股文;三是从曾国藩开始,上承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古文;四是刘鹗、李伯元、吴趼人等人在撰写小说时所用的白话文。严复师事桐城派的吴汝纶,在文字运用上倾向于古文,而反对骈文、八股文与白话文。而且严复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就必须依靠封建士大夫,而当时的封建士大夫都是熟读古书的。严复强调,他所期望的读者不是一般学童,而是熟读古书的士人,假如因为不能读古书、通古文而有所抱怨,那么问题在于读者,而不是译者,所以他不采用通俗文体,而用古文。对于他这一做法,梁启超曾批评他的翻译太晦涩难懂,难以让普通民众接受。严复回应说,文字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司马迁与韩愈的文字最为美丽,梁启超也常说战国、隋、唐是中国学术最为灿烂的时代,所以他认为用古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 霍家晖 陈学瑜20111204102 袁雅汶20111204082 鲁迪飞20111204080

背景简介 翻译理念“信,达,雅” &其他 主要翻译作品 不同时期理念及举例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1854年1月8日- 1921年10月27日)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参考:《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沈苏儒著 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最伟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信达雅”学说,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 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信达雅”说由来—《天演论〃译例言》)。严复的“信达雅”说再我国文化界翻译界流传至今,无处不在,可以说直到现在还 没有一种有关翻译的学说(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能够具有 如此持久、广泛的影响力。

“信达雅”要旨 (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求其信“求达”“求其尔雅”)这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二)“信”是最重要的。(“求其信已大难矣”“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用这个字显然就是着重在忠实于原文的意思。由于用中文来表达西文的意义有时候会很困难, 所以译文“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信”,目的是为了表达原文的意义。由此,可以认为严复所说的“ 信”有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但往往为了内容上的忠实而不得不牺牲形式上的忠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