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研究进展

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研究进展

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研究进展
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研究进展

饲用酶制剂

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是在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各种养分降解为小分子而被消化道吸收利用的。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决定于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种类和活力。近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适合动物消化道内环境的外源酶能起到内源酶同样的消化作用。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一种饲料添加剂。饲用酶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特别是年幼或有疾病动物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养分利用率,改善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使一些新的饲料资源能被充分利用。饲用酶制剂大多属于助消化的酶类,其关键是要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加工过程的高温、消化道内酸性环境及内源蛋白酶的破坏作用。近十几年饲用酶制剂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据调查统计,1998年世界工业酶制剂市场销售额15.6亿美元,其中饲料用酶占9%,为1.4亿美元。饲料用酶销售额1994-1998年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高于同期工业酶制剂总体增长率5%。 一、饲用酶制剂的主要种类 目前,饲料工业上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消化碳水化合物和植酸磷的酶,也有些产品包含有蛋白酶和脂酶。 (一)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生理活性差异特别大的化合物,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图4-2)。 (引自《饲料添加剂学》陈代文,2003) 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β-葡聚糖酶。 1、淀粉酶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淀粉酶作用于淀粉的β—1,6—糖苷键(支链淀粉分支处),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糖化酶水解底物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并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依次水解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饲料中添加多用β—淀粉酶,使用时应加少量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以中和胃酸,以利于淀粉酶的活化,防止该酶在胃肠道失活。 2、半纤维素酶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等b: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小麦和黑麦等谷物中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这种糖可以与细胞壁的其他成分紧密结合,它含有1,4—糖苷键,而且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

浅谈复合酶制剂在面粉工业中的应用前景_杨春玲

粮食加工 2015年第40卷第2期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杨春玲(1966-),女,工程师,从事小麦粉新产品开发。 近10年来,我国的面粉加工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设备的先进性,还是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都得以大大提高。但是,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竞争十分激烈。单纯地使用小麦调整面粉质量,面临国产小麦品质不稳定,进口小麦价格高,货源连续性不确定等问题,因此,多数面粉厂选择使用添加剂作为面粉后处理的手段,但添加剂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全社会的关注。质量安全成为食品行业头等大事,从溴酸钾到过氧化苯甲酰的禁用,天然、绿色、安全、高效的酶制剂越来越受到面粉行业的广泛应用。 酶是一类具有高度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一般由生物体内提取制成酶制剂。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属加工助剂类添加剂[1],应用很广泛,如回收副产品、改进食品风味、提高食品质量、研制开发新品种、提高提取速度和产品得率等。生产酶制剂的原料有动物性的、植物性的和微生物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酶制剂的主要来源多为微生物性的,目前已知的酶制剂有近百种,常用的有30多种。 在烘焙工业中应用麦芽和微生物α-淀粉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发酵速度,改善面包结构,增加面包体积,保持面包在贮存中的新鲜度,延长面包的货架期。酶不仅在烘焙食品和其他面制食品的加工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几年来在面粉工业中的应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专用粉的生产中,在通用粉的改造中,各种酶制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葡萄糖氧化酶 浅谈复合酶制剂在面粉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杨春玲 (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辽宁大连116033) 摘 要:随着各种专用粉的开发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各种天然、安全、高效的酶制剂越来越受到面粉 行业的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机理、使用条件、效果和添加剂量。对其它酶制剂如α-淀粉酶、戊聚糖酶、木聚糖酶、脂肪酶等的应用效果及多酶协同增效作用也进行了论述并指出现阶段酶制剂在面粉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酶制剂;面粉工业;应用前景;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TS 211.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6395(2015)02-0015-03 葡萄糖氧化酶(GOD )的系统名称为α-D-葡萄糖氧化还原酶。最先于1982年在黑曲霉和灰绿青霉中发现,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简式为: 葡萄糖氧化 葡萄糖+O 2+H 2O →葡萄糖酸+H 2O 2, H 2O 2+硫氢键→双硫键→形成更强面筋。 葡萄糖氧化酶(GOD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它只对葡萄糖分子C (1)上的β-羟基起作用,而对C (1) 上的α-羟基几乎不起作用(它对C (1)上的β-羟基的活力比α-羟基的活力大约高出160倍)。将葡萄糖氧化酶用于面粉中,面筋蛋白中的硫基(-SH )将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从而增强面团的网络结构,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机械搅拌特性。 H 2O 2是在面团中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夏萍[3]等的研究表明,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 )的面粉和面团的水溶性抽提物中-SH 基含量明显下降,这说明由GOD 催化葡萄糖氧化所产生的H 2O 2氧化了-SH 基,从而也就强化了面团。 商品GOD 是食品级酶制剂,它溶于水,在2~ 4℃条件下,其活力至少可保持1年。GOD 具有较宽的pH 值适应范围,在pH 值3.5~7.0范围内,酶活性 稳定,可耐受50℃以上的高温。在使用中,往往可耐受更低的pH 值环境,例如,在pH 值2.6的可乐饮料和pH 值3.2的葡萄饮料中,30℃时,葡萄糖氧化酶仍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 近几年来,有关葡萄糖氧化酶在面粉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进展。林家永等[4]进行了应用葡萄糖氧化酶与脂酶改进小麦粉质量的实验研究,选用两种典型的强筋面粉和弱筋面粉,结果发现葡萄糖氧化酶和脂酶对面团质地的改善都十分显著,其中葡萄糖氧化酶的效果更为明显,并报告了两种酶在面粉 15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 (1)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自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随着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工业、能源工业上的应用,纤维素酶已成为最近十几年酶工程研究的一个焦点。近年来有关纤维素酶的基础研究,包括酶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以及酶蛋白的基因调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到目前为止,登记在Swiss2Protein数据库的纤维素酶的氨基酸序列有649条,基因序列有433条。我国对纤维素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纤维素酶的菌种开发、发酵培养、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及纤维素酶在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较大进展. 进入21世纪,利用纤维素酶转化纤维素物质产生葡萄糖进而发酵获得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对粮食作物的大量损耗,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这其中的关键是纤维素酶的成本问题。由于纤维素酶发酵活力较低,因此其应用成本也较高。同时纤维素酶相比其他糖苷水解酶类,比活力至少要低1~2个数量级,如滤纸酶的比活力为1IU/mg左右,CMC的比活力约为 10IU/mg[7],从而造成酶的作用效率较低。这是两个限制纤维素酶应用的瓶颈问题,也是纤维素酶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通过传统的菌种诱变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酶的发酵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发酵条件和工艺,如采用固体发酵来大幅度降低发酵成本。但是提高酶降解天然纤维素的效率则需要,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方式,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改造;或者通过筛选新的产酶菌种,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新酶源. (2)脂肪酶 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脂肪酶基本组成单位仅为氨基酸,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胆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

复合酶制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复合酶制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罗士津瞿明仁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铁鹰 原刊于《新饲料》杂志2007年第4期 摘要:复合酶制剂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起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该文综述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复合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影响复合酶作用效果的因素以及复合酶制剂在畜牧业中的作用效果,旨在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作用机制;生产性能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对畜禽的消化吸收极为重要。酶制剂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体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制成的产品。近年来,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微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国已开发生产出许多不同类型的畜禽用复合酶制剂。 复合酶中存在多种酶活,其中主要为非淀粉多糖酶(NSP酶)。复合酶中的各种酶活起着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各种酶的共同作用下,动物饲料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被破坏,其抗营养作用消失,因而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增进动物健康。饲用复合酶中各种酶的种类和比例与动物饲粮有关.不同饲粮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 1 复合酶制剂分类 抗生素是应用最广泛的抗菌类药物之一。在过去的5O多年中,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且病原菌抗药性逐年增强,致使疗效下降,剂量提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94年就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给全世界提出了警告: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现有的抗生素药物正在失去原来的疗效。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绿色产品已成为当今畜牧生产的迫切需求。 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参与新代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对微生物细胞壁有水解功能的酶能够溶解微生物细胞壁而使其死亡。由于水解酶的特异性很强,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又存在差异,因此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类微生物有水解作用。即使对于某一特定微生物,由于细胞壁化学组成的复杂性,也需要不同类型水解酶的组合,才能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水解酶具有对某一病原菌所有血清型都有效的优点,当几种酶复合后,对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均有效,克服了一种抗生素只能预防一种病原菌或一种血清型病原菌的不足,也不存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 溶菌酶在医药和食品行业中已开始使用,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则刚刚起步,仅前联、法国、德国和美国做了一些初步研究,目前国也已开始了相关研究。而对复合杀菌酶药物的研究,国外均刚刚起步。高效、绿色养殖已成为当今养殖的主题,而复合酶制剂正是这个情况下诞生的产物,复合酶制剂将为养鸡业生产带来福音。

生物学技术总结酶制剂

(生物学)技术总结酶制剂 一、酶的生产与应 用,EnzymesinbiofinishingClotheslookbetterandlastlonger,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酿酒医药饲料生物能源洗 涤,EnzymesimprovinganimalfeedBetterutilization;lesspollution,Enz ymesinpulphigherquality,EnzymesmakingbetterbreadLessstickydoug h;larger,moreairyandbettermoistureretainingbread,Enzymesingarmen ttreatmentStonewashjeans,AcidcellulaseNeutralcellulaseAmylaseLac case,AcidcellulaseNeutralcellulase,Xylanase,Phytase、XylanaseBeta-glucanaseMannanase,PectiansesCellulase,Xylanase(in troduced1973)Amylase、CellulaseTransglutaminase,生物酶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固体/液体发酵工艺比较,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的区别,二、饲料酶,酶制剂在饲料行业当中的应用机遇!,饲料原料的现状:能量原料的成本不断升高蛋白资源的严重不足(非常规原料的使用)矿物质资源有限饲料用粮短缺(副产物的使用)饲料配方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营养(能量,蛋白,微量营养)动物健康(抗生素、促生长剂、益生素、酶制剂)消化吸收(酶制剂)最佳的解决方案:生物酶技术提高现有配方的消化率来降低成本是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限制,酶制剂将成为饲料中更重要的成分…,1、原料价格涨!!食品安全!!,,传统营养技术:营养需要、加工技术、饲养管理先进营养技术:生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答:各种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见下列表格,这里分类进行阐述。 (1)玉米及其副产品: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NSP)类,均以木聚糖和纤维素为主,其中木聚糖含量高达9.1%~18.4%,纤维素含量约6.3%~14.7%。 在动物肠道产生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而大麦中除了木聚糖存在外,更多的是葡聚糖含量较高,同样也产生黏性。 麦类及其副产品抗营养因子含量 (3)大豆及豆粕:1)非淀粉多糖含量高。豆粕作为制油工业的副产品,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高,总量达20%以上。非淀粉多糖通过增加肠道食糜粘度,包裹营养物质,破坏活性成分,螯合矿物元素等途径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其中的β-甘露聚糖还可以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的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 2)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α-半乳糖苷是由一个蔗糖单位以α-l,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又统称为大豆寡糖,也是豆粕中主要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5%~7%。日粮中大豆寡糖含量在1%以上时,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并降低养分的消化吸收,同时能被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和氢等气体,所以又被称为胀气因子。 大豆及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4)杂粮及杂粕:杂粮主要指饲料中不常使用一些能量类原料,如米糠、稻谷、大麦、薯类等,杂粮在饲料中

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粗纤维含量高,如稻谷中粗纤维含量8.2%。粗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等)、果胶和木质素。粗纤维不仅本身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以一种“稀释”作用使原料本身养分浓度降低,而且还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表现出抗营养作用。 杂粕主要指饲料中除豆粕以外的油料作物种子出油后的副产物,如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籽粕、DDGS等蛋白原料。杂粕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也是粗纤维含量高,特别是有些原料加工过程中脱壳不充分时,粗纤维含量更高。如棉籽饼粕的粗纤维含量可高达17%,亚麻籽粕粗纤维含量可达28%,带壳压榨的葵籽粕粗纤维含量更可高达32%。粗纤维含量过高影响本身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影响其他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杂粮杂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什么是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 答:纤维素酶就是降解纤维素的酶,包括C1、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将结晶纤维素分解为活性纤维素,降低结晶度,然后经C X酶的作用,将活性纤维分解为纤维二糖和纤维寡糖,再经β-1,4-葡萄糖苷酶作用生成动物机体可利用的葡萄糖。纤维素酶可破坏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一方面使其包围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内含物释放并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将纤维素部分降解为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动物对饲料干物质、粗纤维、淀粉等的消化率。 半纤维素酶是降解半纤维素的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等。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五碳糖和六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什么是木聚糖及其抗营养作用? 答:木聚糖是由单一木糖聚合而成长链状分子,在分子的侧链上还会结合一些阿拉伯糖残基。 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1)增加肠道食糜粘度,影响动物消化吸收,单胃动物本身不能分泌分解木聚糖的酶。当动物采食含水溶性木聚糖高的饲料时,可溶性木聚糖在动物肠道内形成粘性物质,提高肠道内容物的黏度。黏度的上升降低肠道内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导致采食量下降,妨碍消化液与底物的混合,延缓消化酶对底物的消化。同时,降低肠道内食糜中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扩散速度,妨碍养分吸收。(2)影响消化道内源酶的活性,木聚糖可直接与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络合,降低其活性,刺激动物代偿性大量分泌消化液,导致动物胰脏、肝脏的增生与肥大,内源性氮的损失增加。(3)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木聚糖在肠道内能相互结成网状物,降低了饲料的扩散率,阻止脂肪与胆盐结合,不能形成脂肪微粒,抑制了脂肪的消化吸收。(4)促使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影响动物健康,肠道黏度增加导致营养物质在肠道内蓄积,形成富含养分的食糜,使微生物在这里发酵,损害肠道黏膜正常形态与功能。对于家禽,湿润的粪便易黏附在泄殖腔周围,污染禽及禽蛋,并提供微生物发酵的场所,从而产生大量的氨气,并可促使真菌孢子繁殖,不利家禽的健康。(5)物理屏障作用,影响养分的消化,木聚糖作为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裹营养物质,降低饲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什么是木聚糖酶?有何作用特点?在饲料中使用如何选用木聚糖酶?在饲料中使用木聚糖酶后饲料配方可作怎样的调整?

酶技术

酶工程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生工090419 张祎伟 【前言】 回顾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在全球崛起并迅速发展,已经从整体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酶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之重要、研究成果之显著已为世人所公认。展望21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起支柱和骨干作用。 一、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古代就开始将产酶的微生物运用于食品的制作中。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酶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随着固定化酶、修饰酶、基因工程酶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酶工程在食品分析与检测 由于酶具有特异性,因此,它适合于植物和动物材料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采用乙醇脱氢酶测定食品中的乙醇含量;采用柠檬酸裂解酶测定柠檬酸的含量等。另外,在食品中加入一种或几种酶,根据它们作用于食品中某些组分的结果,可以评价食品的质量,这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 酶工程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 生物酶用于食品保鲜主要就是制造一种有利食品保质的环境,它主要根据不同食品所含的酶和种类,而选用不同的生物酶,使食品所含的不利食品保质的酶受到抑制或降低其反应速度,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例如葡萄糖氧化酶加在瓶装饮料中,吸去瓶颈空隙中氧而延长保鲜期;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溶菌作用,用于肉制品、干酪、水产品等的保鲜;细胞壁溶解酶可消除某些微生物的繁殖,已被用作代替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防腐剂,对食品进行保鲜储藏。 1、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保鲜 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它可催化葡萄糖与氧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双氧水。有效地防止食品成分的氧化作用,起到食品保鲜作用。葡萄糖氧化酶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将蛋类制品中的少量葡萄糖除去,而有效地防止蛋制品的褐变,提高产品的质量。葡萄糖氧化酶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为辅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000。葡萄糖氧化酶在pH值3.5~6.5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适pH值5.6,当pH值大于8.0或小于2.0时,会导致酶的失活。底物葡萄糖对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2、利用溶菌酶保鲜利 用一定浓度的溶菌酶溶液进行喷洒,即可对水产品起到防腐保鲜效果。既可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答:各种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见下列表格,这里分类进行阐述。 (1)玉米及其副产品: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NSP)类,均以木聚糖和纤维素为主,其中木聚糖含量高达%~%,纤维素含量约%~%。 玉米及玉米副产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2)麦类及其副产品:小麦及其副产品如麸皮、次粉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中含量非常高的木聚糖,在动物肠道产生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而大麦中除了木聚糖存在外,更多的是葡聚糖含量较高,同样也产生黏性。 麦类及其副产品抗营养因子含量

(3)大豆及豆粕:1)非淀粉多糖含量高。豆粕作为制油工业的副产品,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高,总量达20%以上。非淀粉多糖通过增加肠道食糜粘度,包裹营养物质,破坏活性成分,螯合矿物元素等途径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其中的β-甘露聚糖还可以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的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 2)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α-半乳糖苷是由一个蔗糖单位以α-l,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又统称为大豆寡糖,也是豆粕中主要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5%~7%。日粮中大豆寡糖含量在1%以上时,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并降低养分的消化吸收,同时能被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和氢等气体,所以又被称为胀气因子。 大豆及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4)杂粮及杂粕:杂粮主要指饲料中不常使用一些能量类原料,如米糠、稻谷、大麦、薯类等,杂粮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粗纤维含量高,如稻谷中粗纤维含量%。粗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等)、果胶和木质素。粗纤维不仅本身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以一种“稀释”作用使原料本身养分浓度降低,而且还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表现出抗营养作用。 杂粕主要指饲料中除豆粕以外的油料作物种子出油后的副产物,如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籽粕、DDGS等蛋白原料。杂粕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也是粗纤维含量高,特别是有些原料加工过程中脱壳不充分时,粗纤维含量更高。如棉籽饼粕的粗纤维含量可高达17%,亚麻籽粕粗纤维含量可达28%,带壳压榨的葵籽粕粗纤维含量更可高达32%。粗纤维含量过高影响本身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影响其他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杂粮杂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玉米淀粉加工复合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

工作报告 1.1课题来源 “玉米淀粉加工复合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由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立项,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共同组建的白银赛诺酶制剂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完成。实施期为2010年1月——2010年12月。 1.2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玉米淀粉是以玉米粒为原料,通过亚硫酸浸泡、破碎筛选、分离洗涤、脱水烘干制成的产品,玉米淀粉除直接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绝大多数用于深加工。利于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淀粉糖、氨基酸、山梨醇、化工醇、燃料乙醇、有机酸等。另外,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得到玉米油、玉米纤维、蛋白粉和玉米浆等副产品。例如淀粉糖就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山梨醇是淀粉糖的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维生素C,近年来国内需求旺盛;玉米浆是一种高蛋白营养物,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矿物质。国外利用玉米进行深加工而生产的产品有3000多种,而我国仅仅开发出90多种产品。近几年,由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的大量投产及扩产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球玉米淀粉产量为3940万吨,2007年为5400万吨,2010年超过了8000万吨,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从2009年到2011年每年15%-20%的增速发展,2009年玉米淀粉产量为2170万吨,2010年产量为335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淀粉只有美国人均消费的8%,欧盟的32%。未来一定的时期,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机饮食习惯的转变,玉米淀粉的消费潜力仍有极大的空间。目前,国际上生产玉米淀粉普遍采用“湿法生产玉米淀粉法”,这种技术就是对玉米先行进行浸泡,然后通过粉碎、筛分、离心、挤压、过滤等机械方法进行分离和干燥来提取。这类生产技术的缺点是分离物的分离效果差、纯度有限,深加工提纯成本高,能耗大等。因此,如何提高玉米淀粉的得率、纯度和降低能耗(水、电、煤)生产技术已成为玉米淀粉生产企业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改进玉米

(完整版)高级食品化学考试题

第一章水分 1、简述在食品加工中如何通过控制水分活度提高食品的保藏性。 答:1)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降低水分活度,能使食品中许多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受到抑制。 2)很多化学反应属于离子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首先必须进行离子化或水合作用,而这个作用的条件必须有足够的水才能进行。 3)降低水分活度,减少参加反应的体相水数量,化学反应的速度也就变慢。 4)酶促反应,水除了起着一种反应物的作用外,还能作为底物向酶扩散的输送介质,并且通过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 5)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要求有一定最低限度的Aw,当水分活度低于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就无法生长。 2、在预测食品稳定性方面,论述水分活度与分子流动性的异同 (1)水分活度是判断食品稳定性的有效指标,主要研究食品中水的有效性(利用程度),分子流动性用于评估食品稳定性主要是依据食品的微观粘度和化学组分的扩散能力。 (2)一般来说,在估计不含冰的食品中,非扩散限制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微生物生长方面,应用水分活度效果较好,分子流动性效果较差甚至不可靠;在估计接近室温保藏的食品稳定性时,运用水分活度和水分流动性方法效果相当。 (3)在估计由扩散限制的性质,如冷冻食品的理化性质、冷冻干燥的最佳条件以及包括结晶作用,胶凝作用和淀粉老化等物理变化时,应用分子流动性的方法较为有效,水分活度在预测冷冻食品物理或化学性质时是无用的。 目前由于测定水分活度较为快速和方便,因此应用水分活度评断食品的稳定性仍是较常用的方法。

3、简述食品中α W 与化学及酶促反应、α W 与脂质氧化反应以及α W 与美拉德褐变之间的关 系。 水分活度与化学及酶促反应: α W 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主要由于食品中水分通过多种途径参与 其反应: ⑴水分不仅参与其反应,而且由于伴随水分的移动促使各反应的进行; ⑵通过与极性基团及离子基团的水合作用影响它们的反应; ⑶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的水合作用和溶胀作用,使其暴露出新的作用位点; ⑷高含量的水由于稀释作用可减慢反应。 α W 与脂质氧化反应: 食品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子层水 (α W =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 ⑴覆盖了可氧化的部位,阻止它与氧的接触; ⑵与金属离子的水合作用,消除了由金属离子引发的氧化作用; ⑶与氢过氧化合物的氢键结合,抑制了由此引发的氧化作用; ⑷促进了游离基间相互结合,由此抑制了游离基在脂质氧化中链式反应。 当食品中α W >0.35时,水分对脂质氧化起促进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 ⑴水分的溶剂化作用,使反应物和产物便于移动,有利于氧化作用的进行; ⑵水分对生物大分子的溶胀作用,暴露出新的氧化部位,有利于氧化的进行。 α W 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 食品中α W 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表现出一种钟形曲线形状。 当食品中α W =0.3~0.7时,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造成食品中α W 与美拉 德褐变的钟形曲线形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虽然高于BHT单分子层α W 以后美拉德褐变就可 进行,但α W 较低时,水多呈水-水和水-溶质的氢键键合作用与邻近的分子缔合作用不利 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移动,限制了美拉德褐变的进行。随着α W 增大,有利于反应物和 产物的移动,美拉德褐变增大至最高点,但α W 继续增大,反应物被稀释,美拉德褐变下降。

稻子、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研究简报 稻子 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 气相色谱法测定Ξ 田福利 陶 克 肖贵斌曹世明 内蒙古大学化学系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 呼和浩特 提 要 讨论稻子 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将稻子 小麦麸皮磨细后 用 乙醇萃取游离糖 剩余物在醋酸缓冲液 条件下分别用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酶解 除掉淀粉?非淀粉多糖用酸水解为各单糖 采用糖醇衍生化成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用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可分离得到非淀粉多糖 各组成单糖的色谱峰?并以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阿洛糖作内标物 提高了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计算出了稻子 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稻子 小麦麸皮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分类号 ù 前言 谷物中通常含有两类碳水化合物 一类是Α 苷键联接的淀粉多糖 另一类为Β 苷键联接的称为非淀粉多糖 ?近年来 已引起营养学家的极大关注?食物纤维含有 人体增加食物纤维的吸收 对减少胆固醇 预防高血压和大肠癌等疾病大有益处 ?而对于动物 由于含有 的食物纤维是通过增加肠粘度 减少对营养的吸收体现其抗营养作用 因此会造成动物生长缓慢 饲料转化率降低 特别是对猪和家禽这类单胃动物?本文采用糖醇衍生化成乙酸酯的方法 用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对稻子 小麦麸皮样品进行分析测定 得到了样品中可溶性 各组成单糖的色谱峰?并依据色谱图提供的数据计算了样品中可溶性非淀粉各组成单糖的含量及其总含量 能够为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部分 仪器和试剂 日本岛津 气相色谱仪 检测器 恒温振荡器 无水乙醇 冰醋酸 乙酸酐 氢氧化钾 乙酸乙酯 氨水均为分析纯?标准单糖 木糖 阿拉伯糖 甘露糖 葡萄糖 岩藻糖 半乳糖 鼠李糖均为 级 公司 ?样品 稻子 小麦麸皮? 气相色谱条件 岛津 石英毛细管柱 规格为 ? 起始柱温 ε 升温速度 εù 最后温度升至 ε?检测器温度 ε 汽化室温度为 ε 分流比为 Β 载气 进样量 Λ ? 实验方法 样品的前处理 将稻子 小麦麸皮分别粉碎后通过 的筛子 磨细的粉末放入硅胶保干器中 维持湿度?准确称取样品 分别放入 带螺帽玻璃试管中 加入 乙醇 并加热至 ε 离心分离 吸出上清液 可除去游离糖 并使内源酶失活? 淀粉与 的分离 在 ε时用 吹干样品 加 醋酸缓冲液 加热至 ε ?搅拌使淀粉胶凝 冷却至 ε 加入 Α 淀粉酶 恒温振荡 继续冷却至 ε时加入 Α 葡萄糖苷酶 使样品酶解?将可溶性 与淀粉分离 离心 取上层清液作可溶性 测定? 可溶性 的测定 取上述上清液 放入 带螺帽玻璃试管中 加 无水乙醇 充分振摇 离心弃掉上层清液?剩余物用 吹干 加入 ù 三氟乙酸 加热到 ε 使样品全部水解?冷至室温 加入 内标物 阿洛糖 ù ?并在混合液中加 第 卷第 期色 谱 年 月 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号 本文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复合酶剂在商品蛋鸡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复合酶剂在商品蛋鸡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摘要:本试验针对蛋禽专用复合酶制剂,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产蛋鸡。对照组不加酶,试验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直接加酶,试验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调整 配方了,代谢能比照组降低96.14J/kg,降低饲料成本21.83元/吨。在商品蛋 鸡产蛋高峰期进行为期7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只平均采食量下降,试验 一组和试验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4.49g/只和2.15g/只,日平均 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比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各组间统计差异不显著。料蛋比以不加 酶的对照组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千只鸡日利润以试验一组最高,试验二 组次之,对照组最低。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蛋鸡日粮 酶的作用毋庸置疑,市面上各种酶制剂产品种类繁多,进口的国产的,单一 的复合的不一而论。那么在商品蛋鸡配合饲料中选用何种酶制剂,添加量多少, 加入酶制剂后如何调整配方,对生产成绩有什么影响?因此进行了本次养殖试 验,对复合酶制剂在商品蛋鸡上的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在海盐养殖蛋鸡所使用的饲料原料除玉米,豆粕外,大多数都得使用杂粕(棉 粕,菜粕,葵花粕,芝麻粕等)及玉米加工副产物如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 喷浆玉米皮,玉米蛋白粉,脱脂米糠等,本试验是在商品蛋鸡产蛋高峰期配合饲 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来验证其对产蛋率,蛋重,采食量,料蛋比,经济效益等 方面的影响。 蛋鸡配合饲料中非淀粉多糖抗营养因子主要来源于玉米,豆粕,DDGS,棉粕, 糠粕和玉米皮等原料,根据酶制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底物计算器分析可知饲料中的 抗营养因子含量如表1。 表1 蛋鸡配合饲料抗营养因子含量 原料名称在饲料中含量(%)抗营养因子含量 玉米 60-63 可溶性木聚糖(%) 1.59-1.60 豆粕 14-17 非可溶性木聚糖(%) 2.78-2.98 棉粕 3 总木木聚糖(%) 4.37-4.58 玉米DDGS 7 β-葡聚糖(%) 2.63 脱脂米糠 1.5-2 β-甘露聚糖(%) 0.39-0.40 喷浆玉米皮 1.5-2 潜在能值(kcal/kg) 55.20-57.95 除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类抗营养因子影响日粮消化利用率外,由于家禽消 化道较短,

淀粉的消化在活体内和体外描述低聚糖或葡萄糖释放的特征的动力学

淀粉的消化:在活体内和体外,描述低聚糖或葡萄糖释放的特征的动力学模型 摘要:我们给出了淀粉消化的动力学的概述,强调了体外研究,运用了各种数学模型和来分析数据。这篇综述的观点是建立在没有凝胶的淀粉上(其中颗粒是完整的,且没有膨胀),适合喂养家畜,作为一些人的食物。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用了一个复杂但很有秩序的系列过程来降解和吸收各自日常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包括咀嚼和搅拌的机械作用贯穿整个肠胃中的每个小分段,还有分泌物中的生物化学成分,包含有酸、缓冲液和水解酶。为了完成模型的复杂过程,在体外做了许多模拟消化的尝试。在体外用纯净的酶催化水解(分别简化)的表述已经证明很困难,就像淀粉颗粒复杂的结构导致酶催化作用需要符合不方便的动力学。用糖水解酶类消化淀粉的敏感性依赖一系列的因素,包括淀粉颗粒的结构,制备的方法,淀粉的天然活性和分子力。在一个淀粉颗粒中,分支结构,分子大小,分子重量分布和结晶度,可能都会影响淀粉颗粒的物理性质,这些控制消化。淀粉的特性如溶解度,纤维质、脂肪、蛋白质的存在都影响消化的速率。 关键词:淀粉葡糖甘酶a-淀粉酶淀粉消化水解动力学模型产物抑制作用速消化淀粉淀粉时间可分辨的1H核的磁性共振 1.引言 淀粉的消化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化学过程。其进程一定程度上可由几个不同的量的来确定。这几个量因为催化水解所需的酶和发生的反应不同而不同,包括淀粉的分解率以及葡萄糖和各种低聚糖的生成率。 了解影响淀粉水解的因素的最好方式是通过下面的因果相关的机械性的过程,其

模式如下:生物合成→产生和加工过程→淀粉和包含淀粉的物质的结构→消化特性。 也就是说,生物合成控制着淀粉的产生及其结构。其结构由一些变量(Buleon, Colonna, Planchot,&Tang,2009;Smith,2007)(昼夜温度、水的供应等)和糊化等过程决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箭头所标示的因果关系不会影响上述过程的进行。由于某个特殊的植物品种可随机产生更多的快速分解的淀粉,可以看出植物的多样性和快速消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但这个过程不是随机的(Copelandet al.,2009)。 正如下面详细讨论的,含淀粉的食物中有很多不同的结构参数,主要是单个淀粉分支的分布、小颗粒中淀粉分子的整体分支结构和谷物的宏观结构。这种结构包括淀粉、蛋白质、脂类和其他可能存在的非淀粉多糖。它在一个或更多的结构水平上控制着诸如淀粉的消化动力学等特性(Smith,2007)。 家畜所食用的淀粉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煮过的(没有糊化的),而大部分人类食用含淀粉食物是煮过的(糊化的)。的糊化可以大大改变甚至破坏团粒结构。不像其他的酶的反应,淀粉在非糊化情况下的水解绝大部分是受底物的颗粒架构控制的。这篇文章主要研究淀粉水解功能属性的特征。尽管也阐述了淀粉的结构特性和物理特性,引言部分引用了大量该广泛领域的文献资料,简洁明了。 2.淀粉来源 所有的谷类作物的谷粒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大麦和高粱、以及豆类和块茎。不同植物种类中的淀粉的结构和其形成颗粒的方式也不同,其中最重要也值得强调的是大米和小麦这些食物。研究水解的概念以及其他淀粉来源的统一化很容易进行。 原淀粉存在于许多品种中。例如,水稻可以是糯性、非糯性和粘性;而玉米可以包含高直链淀粉或低直链淀粉。换句话说,这些原淀粉的区别在于它们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已及其他结构差异。约15-30%的稻谷是由蛋白质、脂肪和非淀粉多糖( Buleon et al.,1998; Chiou, Fellows, Gilbert,& Fitzgerald)组成。在大多数其他谷物(如小麦等)中,蛋白质组分的含量非常高。 这种蛋白质也是谷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只考虑有壳的(或者碾磨过

非淀粉多糖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抗营养作用 摘要:非淀粉多糖(NSP)是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这些纤维将饲料营养物质包围在细胞壁里面,部分纤维可溶解于水并产生粘性物质。这些粘性物质抑制动物的正常消化功能,妨碍动物吸收营养。如将这些NSP去除,营养物质就能从细胞壁里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玉米、小麦中均含有大量的NSP,许多植物蛋白源,如大豆粕,同样含有NSP。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将这些NSP 去除,如大豆粕中被细胞结构包围的淀粉和蛋白就可释放,从而提高了大豆粕的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关键字: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饲料消化营养 1. 非淀粉多糖(NSP)的概念和分类 非淀粉多糖(non- starch polysaccarides, NSP)是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多聚体,包括除α-葡聚糖以外的大部分多糖分子。NSP最初是根据提取和分离多糖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的。细胞壁经一系列碱提取后剩余的不溶物叫纤维素,溶在碱液中的物质称为半纤维素。考虑到非淀粉多糖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功能,人们发现依据其溶解度分类有失精准。通常非淀粉多糖一般分为3大类,即纤维素、非纤维多糖(半纤维素性聚合体)和果胶聚糖。其中非纤维多糖又包括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按照水溶性的不同,非淀粉多糖又可分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这是因为在谷物细胞壁中,一些非淀粉多糖以氢键松散地与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结合,故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2. NSP 的物理特性 NSP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大多是由可溶性多糖引起的。多糖在溶液中将会呈现许多特性,而这些特性可能会影响消化过程。 2.1 粘度[1]

非淀粉性多糖

非淀粉多糖(NSP: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C6H10O5)n 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在植物里找到。近年来有人认为非淀粉多糖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组成。 非淀粉多糖是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多聚体,包括除α-葡聚糖以外的大部分多糖分子。NSP最初是根据提取和分离多糖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的。细胞壁经一系列碱提取后剩余的不溶物叫纤维素,溶在碱液中的物质称为半纤维素。考虑到非淀粉多糖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功能,人们发现依据其溶解度分类有失精准。通常非淀粉多糖一般分为3大类,即纤维素、非纤维多糖(半纤维素性聚合体)和果胶聚糖。其中非纤维多糖又包括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按照水溶性的不同,非淀粉多糖又可分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SNSP是指植物样品中除去淀粉和蛋白质后,在水中可溶的、但不溶于80%乙醇的多糖成分,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p一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果胶等。ISNP指经上述提取后剩余物中,再除去蛋白质、脂肪、灰分、木质素和单宁等非糖物质后的剩余部分。其中SNSP具有明显的抗营养作用。 NSP的抗营养作用:增加了食糜粘度;阻碍了营养物质的释放;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刺激消化管代偿性增大;促使了肠道有害菌的过度繁殖。如将这些NSP去除,营养物质就能从细胞壁里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玉米、小麦中均含有大量的NSP,许多植物蛋白源,如大豆粕,同样含有NSP。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将这些NSP去除,如大豆粕中被细胞结构包围的淀粉和蛋白就可释放,从而提高了大豆粕的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答:各种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见下列表格,这里分类进行阐述。 (1)玉米及其副产品: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NSP)类,均以木聚糖和纤维素为主,其中木聚糖含量高达 9.1%~18.4%,纤维素含量约6.3%~14.7%。玉米及玉米副产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总非淀水溶性非水溶纤维木聚葡聚半乳原料名称粉多多性多甘露聚糖,‰ 素,‰ 糖,‰ 糖,‰ 糖,‰ 糖,‰ 糖,‰ 糖,‰ 玉米 8.2% 109 11 73 25 56 12 3 5 玉米 7.8% 109 11 73 25 56 12 3 5 玉米蛋白粉 63.5%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粉 51.3%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粉44.3%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饲料 19% 365 36 248 81 176 5 5 20 玉米胚芽饼16.7% 玉米胚芽粕20.8% DDGS 349 85 194 70 163 44 11 8 (2)麦类及其副产品:小麦及其副产品如麸皮、次粉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中含量非常高的木聚糖,在动物肠道产生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而大麦中除了木聚糖存在外,更多的是葡聚糖含量较高,同样也产生黏性。 麦类及其副产品抗营养因子含量 总非淀粉水溶性多非水溶性纤维木聚葡聚半乳原料名称甘露聚糖,‰ 多糖,‰ 糖,‰ 多糖,‰ 素,‰ 糖,‰ 糖,‰ 糖,‰ 小麦 13.9% 125 30 77 18 83 12 3 4 次粉 15.4% 231 82 127 22 149 33 8 7 次粉 13.6% 231 82 127 22 149 33 8 7 小麦麸 15.7% 424 45 299 80 271 46 5 9 小麦麸 14.3% 424 45 299 80 271 46 5 9 黑麦 132 15 89 20 3 3 大麦(裸) 150 53 85 12 49 79 5 3 大麦(皮) 207 58 111 38 89 68 4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