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有感

本书真实详细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这80年得战斗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起,已经走过了80年的战斗历程。人民解放军的80年,是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80年,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80年,是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建立丰功伟绩的80年。

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与全国人民一起,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夺取了政权,巩固了国防,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且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在长期建军和作战实践中,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民军队建设的道路,由一支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80年来的历史表明,人民解放军无愧是一支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革命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80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发展壮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指导未来的中国军队建设、军事斗争,遏制战争和夺取战争的胜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和启示是:

第一,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二,坚持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行正确的战略指导。

第四,努力探索不同规律的战争规律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第五,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使军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第六,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第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当前国际形势虽然趋于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未得到改变,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在新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的坚决保卫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人民解放军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继续胜利前进。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为此,人民解放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包括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国防科研等,都将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和统揽下,周密规划全面部署和深入展开。全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服从于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为确保这一战略方针的实现而展开并力争切实取得成效。人民解放军正“努力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前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积极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带我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军事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的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国演义读后感及心得3000字(精选多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精选多篇) 第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

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

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一直四海升平却又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 书笔记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此书是1950年应张其昀之约而写,于1951年完稿,1952年出版,1977年作增添校订再版。 此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要义,时间上是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分为44个条目。这本书只有280页,这对于整 个中国思想史而言,肯定是比较简略的,本书只做扼要提示和点拨。钱穆著作中可以作为本书参考书的,多达十多种。所以,要想进一 步研究中国思想史,就可以参考钱穆的其他专著,像《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四书释义》《墨子》《惠施公孙龙》《庄老通辨》《阳明学述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 《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等书,而单篇论文则可参考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这部《中国思想史》,仅仅是上述这些 著作的“赅括而综合的叙述”。 钱穆治学主张会通,所以研治思想史,他说应注意通史及文化史,故上述著作如果不能一时遍读,那就至少要读《国史大纲》和《中 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书。另外,也要注意旁通西方思想。 本书的写作风格是,力求简易通俗,可是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各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之处,不容易快速了解。那怎么办呢?钱 先生给出建议,最重要的是“细心玩索”,不要着急,循序渐进,“明得一家是一家,明得一节是一节,明得一句是一句”。这看起 来不是太慢了吗?其实如果反复研究玩味思考,长期积累下来,自 然就会豁然贯通。这一点正是朱熹教人读书的方法:“近日看得后生,只是教他依本子识得训诂文义分明为急。自此反复不厌,日久 月深,自然心与理会,有得力处。” 钱先生认为,思想可不仅仅是文字,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是有生命的。在例言中,钱先生说:“无思想之民族,决不能独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 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 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 首先,冯老师的书写的实在太好了。 冯老师在书名中即明确指出了自己的结论——死亡恐惧是创作的冲动。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整本书便开始讨论与死亡相关联的许多概念。于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结论与原因(冯川在书中论述的原因)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结论在臆想或认定之后便被撇置一旁没有太多可说的。这种自结论到原因的思辨方式曾被罗素批评过。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关于原因的种种阐释——对死亡的辨析。而死亡确实已经被太多的人谈论过了。实际上冯川只是将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理论纳入到了死亡,逃避死亡,反抗死亡的序列,其关系是死亡——英雄主义、偶像崇拜、不朽、自恋、性欲等等(在这等等之中,冯川并没有谈到对死亡的终极反抗——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正是其在序言中说要反驳的。这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是可以解释的,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出现在性欲之前,对死亡的恐惧是人性的原始图腾,与生命相伴而来。对弗洛伊德来说,则是将死亡的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解释到了性冲动这一点上,所以现在大谈死亡恐惧所造成的机械运动在弗洛伊德面前只能算作是一种退步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当甲包括乙而得出丙时。我们说甲可以得出丙而乙也可以得出丙,如果不论证甲乙之间的关系,这种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冯川并没有像荣德一样对弗洛伊德入室操戈,而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吸纳为自己的理论,这是书中的又一个遗憾。我在读书之前一直期待的灵的逆袭并没有出现,因为我一直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其主要解决的伦理问题方面并不是万能的。 冯川解释创作动机时说,但这一说法(指弗)却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在性压抑并不那么厉害的中国古代文人身上,以及性压抑已经得到解放的今日西方学者如福科等人身上,创作冲动都并没有因性欲的满足而消除。性压抑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并不那么厉害,这更是值得人怀疑的。 注:我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全是道听途说。所以以上全是胡说八道。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xx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

文化学概论课件

文化学概论 主讲教师:彭厚文 第一章文化释义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 ?“文”与“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卜辞。 ?古书中最早把文、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战国末年的《周易》,其《贲卦·象传》说:“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复合,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文治与教化。 ?二、西方的文化概念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在德文中为kulture,在英文和法文中为culture。 ?西方古代的文化概念,其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有着重大区别。

?西方学术界两个有影响的文化定义: ?(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定义。 ?1952年,他们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提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着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三、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描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为主的定义,《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一类是以揭示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的定义,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 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在二十九岁时所著述的一本东西方文化比较著作,也是他部分的演讲集。我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系邓俊辉老师在“人文清华”里推荐书目里提到这本书,遂借来拜读。 身处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迷茫。列强凌辱的时代所去不远,老祖宗几千年的国粹和文化,也越来越被恨铁不成钢的知识分子所诟病和摒弃。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一群西方文化的拥护者,批孔反儒,主张从语言、文字到风俗思想全盘的西方化。 年轻的梁漱溟,以研究佛学出身,对待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我们先说这个问题是个很紧迫的问题,并非是个很远的问题,可以俟诸将来解决的……于是大家都传染了一个意思,觉得东西文化一定会要调和的,而所期望的未来文化就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 【《东》P11-P13】 也就是说,梁漱溟并不觉得西方化完全的好于东方化,甚至怀疑东西调和的可能。在他的观点下,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再探讨西方化的可能和利弊。

首先声明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若干部分是梁先生讨论西方化和东方化的可能,这一部分据梁老自己描述都是“晚年看来颇多幼稚,不忍卒读”,而我也没有细读只是略看,所以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前面梁漱溟对于中国、西方、印度三方文化和哲学的分析和比较上,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和要义。 梁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其他的同时代对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仅仅是只言片语,已然打开了思路,例如 前三四年只看见我的朋友李守常先生做了一篇《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要以为东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于静,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动。 初次读到便觉得惊艳,后面的解释里提到大抵意思是:西方总认为这一切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而印度文化哲学则几乎彻底在俗世失去念想,认为生活即是受苦,大乘佛教里的苦行、禁欲、转世,都是推崇来生的那片极乐净土,而在实际生活里完全一任向后而回避需求。 而后,梁也对民主和科学两大西方的核心精神作了阐释。事实上,这也和新文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主,是一个中国走过帝制之后一直呼唤的理念,而它也正是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核心。令人惊奇的是,梁漱溟在书中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当头泼了一桶冷水,他说:若要提民主,则要看自由和权利……然而中国人的意思里,第一层便是有权、无权打成两截;第二层便是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

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必读科目

一、古代文学(最好读竖排、繁体版的) 1、先唐部分: 袁珂:《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 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徐陵:《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99年 唐宋部分: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陈迩冬:《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庚:《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朱东润:《杜甫叙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竖排繁体,这是我对于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最初的印象。自老师布置作业很久以来,我一直迟迟不肯去碰这本书。繁体竖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艰涩难懂,以我薄弱的俄国学文化功底,我想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便将其抛至一边,眼看截止日期将近,于是我就艰难的作出了决定,看,一定要看下去,没日子了啊!于是在没多久的前几个星期,我开始了我的艰涩阅读之旅。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看似吓人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并不如我想象的读起来那么费劲,那么需要花功夫。钱先生的文笔深入浅出,对历史对文化此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他书中的概念阐述得丝丝入扣,很是吸引人。从引言开始,我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我想所谓的大家就该如此,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能够用普通人都熟知的语言去阐述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深奥概念。此处我想摘抄钱穆先生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证:“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便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性加进去。譬如一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换言之,凡文化,必有它的传统的历史意义。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讲到文化,我们总应该根据历史来讲。” 无论如何,这部书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盛宴。从大处看,作者赖以成书的信念清楚明晰且振聋发聩,历史与文化贯穿于每一章节的写作中,就像血液融入身心一般。正如书名特地强调了--文化史,直译过来就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体,融文化与历史,两者兼而有之。我想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读者的入门读本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本书里汇集了钱穆先生的主要国学思想及主要内容。首先,它是一本纲要性的书籍,20多万字框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来。其次,此书浅显易懂,比起读古文言文,它更能让我们这些缺乏文化底蕴的门外汉理解历史与文化中的种种知识。同时历史的引证用能增长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 在每一章节中,我还注意到了以下特点-- 作者的叙述都极有条理。如正文刚开始的部分都会是总结性的语言,或是对前章节或前几章节的复述,亦或是对此章内容的提示。章节中间的则仔细叙述其想表达的内容,详尽可证。有些地方还分点陈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在每章节的末尾段还作总结性的陈词,帮助读者回忆并梳理笔者的思路,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钱穆先生的严谨不苟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又方便了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并把握每章节的内容。这一特点又一次凸显其可作为中国文化初学读本的优越性。 除了结构的严谨,叙述流畅,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技法来应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比如,书中常用的典型对比法,这一特点在前几章的叙述中尤为突出。第一章中,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作者多处将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进行对比,大到从其环境的不同,小至水系,支流,耕地。作者以别处的水系渺小分支少与中国水系的庞大支流多复杂相对比,以别处文化起源于小地面上,孤立,分散与中国文明发展地理位置四围有天然的屏障,集中,安居乐业相比较更突出了中国文明发源的优越性和特殊性。由此起源的不同又引出第二章小文化与大文化的区别。小环境里的文化易受外族侵略,而中国则不同,大环境下有利于团结统一,所以抵制能力强。小文化易于达到顶峰,而招致奢侈退化。但中国文化产生于贫瘠广大的地面,具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培养中国人的勤奋朴素的美德。还以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三国文明退出曾属的地位来反衬对比显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神话。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所独有得,显示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老故事,新想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蔡珩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历史老师曾经向我们强烈推荐去读这本书,后来听一位读过的同学说“与(教科)书上内容差不多,不过结论很有意思。”当时只听进去“和书上内容差不多”这前半句,读了一些摘要便过去了。但这次重读此书却感触很深,一方面深入的理解和琢磨使得我对整个书的思想有了具体的把握,另一方面,经过大一一年种种的新的思潮,新价值观的冲击以后,再看钱穆先生的观点倍感亲切。 背景意义: 我们的历史又重新火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重新认识和解构历史的潮流当中,只是在现代这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中,多的是西方人看到历史的“客观”和“冷静”,缺少了如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最核心的方法论,便是把中国的历代政治制度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和分析。“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大多数时候,我们研究(或看待)历史总是从个人兴趣入手,由点及面,根据当前遇到的问题去推究历史,这种方法往往会流于急躁且急功近利,若没有深厚的通史背景,便很容易妄生猜测,空下断语:“万恶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君主专制”。但当历史被腰斩成一个个干巴巴的结论时候,不仅是史学本身的魅力不断消逝,更多古人的“智慧”和“生命力”也在“为批评而批评”的氛围下消失殆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现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核心的话,那么这本《历代政治得失》可以说是破除反“右”思潮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先驱了吧。 我想,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对以往制度利弊的大讨论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尊敬与认可,正如书中所言“历史是没有不对的,不对的在于我们不重视历史。”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时候,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民族的自信心竟油然而生。 “我们这一个时代,是极需要历史知识的时代,而又不幸是极缺乏历史知识的时代。” 细看历史: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六国论读后感

六国论读后感 六国论读后感(一) 古读两苏《六国论》颇感别致,曾没有念那往事之外另有那么多叙叙。不外,依尔之睹,两苏文章看似止文舒畅,折情正当,但思考到其时的政乱果艳,便没有丢脸没此中海涵了做者的政乱思维。那也便影响了做者对待六国破殁事真的目光,其文恐怕已点到本质。 苏澈的《六国论》以为,六国死亡正在于不克不及结合魏韩,使力气已被连合。尔说非也非也。 .正在《过秦论》外便有提到六国曾正在孟尝君、秋申君、仄本君、疑陵君的折擒高“以十倍之天,百万之寡,叩闭而攻秦”。那时的秦国又是怎么的呢?秦国“谢闭延敌”,那便没有失了了。吓失诸侯“逡巡而没有敢入”,于是“从集约败”。试念,十万之天,百万之师,那是必争的和斗,否诸侯却不克不及将“叩闭而攻秦”对峙高来,那注明甚么?那注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折擒,但列国皆有自身利损的思考,以是便形成了他们彷徨没有定,招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失利。

诸侯畏秦之势,正在史忘外也有记录。说,秦围赵,仄本君赴楚魏供援。成果楚王战魏王皆有信虑,没有敢发兵。魏国的十万雄师其真未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高,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雄师没有敢越赵境一步。幸有疑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逼楚王,才失以救赵。 这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样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殁,弊正在赂秦”。六国的死亡正在于用地盘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只使本人落空了壮大的依托,借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死亡的路线。尔说非也非也,那“六国破殁,弊正在赂秦”的不雅点看似颇有叙理,但咱们应该看深一些,答一句“为何六国要赂秦?”昔时秦攻赵,说,疑陵君战秋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另有后话。后话是赵背秦供战,赵国割天。看,秦军未被击退,疲乏没有未,按常理去讲赵国即便有力逃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乡池。他彻底出有必要来赂秦,但赵国却背秦割天供战。以供一时之安定。由此,咱们能够看没秦国之势正在其时以到达了没有和而伸人之兵的水平。故六国死亡没有正在于赂秦,而正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同一了全国,其真擒不雅其时之局,否失势者并不是只要秦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2006/07/14 22:1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完几天了,一直想写篇心得,今天刚好有时间和心情,大概重温了一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 一.中央集权和地方政治。封建社会两千年发展,中央集权地位一直在上升,相反地方政府权利逐步下降,从财政、人事、军事等各方面,中央即皇帝和各部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政见来向地方传达并实施,地方的空间在缩减,尤其在财政被卡死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办起来很为难。另一方面,政令不通问题无时不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中央有看似合理英明的政策,地方政体是否执行,执行力度如何都得打个问号,都切实关系到政策的效果,关系到每个百姓能否从中央的政策中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去年一度闹过一段重新划分行政省区的故事,如果那样,也许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二.制度和现实。几代变迁,封建制度主体基本没变,枝节却一直在变动,比如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可以充分牵制皇帝,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宰相谋反之名,立下政策从此不设宰相,从而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三.中外制度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此话非虚。泱泱大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绽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毛曾经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