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病史:月经紊乱;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

2)月经过多

3)继发贫血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

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所必须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C6;

4.凝血六项;

5.血HIV;

6.血HCV;

7.血RPR;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或青霉素类; 4.术后48小时复查血常规,血细胞中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性计数正常,停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 4.输血:必要时;

2.手术内置物:无; 5.病理:石蜡切片。

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抗菌药物:二代头孢。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

2.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

3.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住院后突发意外情况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拟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门诊号:______住院号:________

住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10天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首选治疗方案为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CM-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骨盆及软道异常; 5.高龄初产妇;

2.胎儿巨大; 6.胎儿窘迫;

3.羊水过多;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4.头盆不称;8.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是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手术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

2.凝血全项;

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抗生素、第一代头孢类或青霉素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中胎儿娩出后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3.术中用药;

2.手术内置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第2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 3.预防性抗菌药物:抗生素,术后48小时复查血常

2.术后用药:规必要时可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3.阴道出血少。

2.伤口无肿痛;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原因入院后5-6日手术;

2.因新生儿黄转入儿科,母亲提前出院随儿科。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拟行子管下段剖宫产术者(ICD-9-CM-3:74.1)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门诊号:______住院号:________

住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6天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路径(试行) 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或J44.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 3.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 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一般治疗:吸氧,休息; 2.对症:止咳化痰、平喘; 3.抗生素; 4. 呼吸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编码(ICD10 J44.101 或ICD10 J44.001);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BNP(心衰标记物)、凝血四项、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 (3)痰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核抗体; (4)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心脏彩超; (2)腹部超声; (3)下肢血管超声; (4)呼出一氧化氮检查 (5)血型、输血前四项(梅毒、HIV、乙肝、丙肝); (6)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 (七)治疗方案。 1.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 控制性氧疗; 3. 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止咳祛痰; 4. 机械通气(病情需要时);

2016年最新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与治疗标准流程图

子宫平滑肌瘤(2016版) 一、子宫平滑肌瘤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 行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900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不伴有梗阻或坏疽者)(ICD-10: K43.9)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 补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有明确体征:腹股沟区可复性包(肿)块。患者一般无特殊不适。长时站立或出现包块较久时偶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分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2.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位于腹股沟韧带上内方,疝块外形呈梨形或椭 圆,经腹股沟管途径突出; 3.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人,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疝块外形呈半球形,基地较宽, 由直疝三角突出; 4.排除鞘膜积液、腹股沟淋巴结等其他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一周岁以内婴儿,可暂不手术; 2?儿童腹股沟疝仅做疝囊高位结扎(可选择腹腔镜下修补); 3.成人腹股沟疝需使用人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或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56_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43.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_2_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 毒、艾滋病);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必要时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腹股沟B超及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得护理 子宫肌瘤就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得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得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得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得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 子宫肌瘤得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得发生与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得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得发生与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得改变,大得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 其体征与肌瘤得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 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得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 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得质地较硬得球状物。 黏膜下肌瘤得子宫多均匀增大,有时可在宫颈口或阴道内见到红色、表面光滑得肌瘤。肌瘤发生感染时,有渗出、表层有炎性物覆盖或溃疡形成。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波检查了解肌瘤大小、生长部位,数量及血流有无变性。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三章第九节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三章第九节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1.子宫肌瘤巨大可压迫输卵管导致 A.不孕B.腹痛 C.腰痛D.白带增多 E.继发性贫血 2.子宫肌瘤发生急性疼痛的原因是 A.肌瘤发生感染B.肌瘤发生癌变 C.肌瘤生长速度过快D.肌瘤蒂扭转 E.肌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3.患者,女性,55岁。查体时发现子宫肌瘤,无月经周期的改变及其他不适主诉。妇科检查:子宫<2个月妊娠大小。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A.服抗贫血药物B.定期随访 C.子宫肌瘤切除术D.次全子宫切除术 E.激素治疗 4.患者,女性,38岁。体检:子宫处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球状物,质地较硬。该患者的子宫肌瘤最可能是 A.宫体肌瘤B.黏膜下肌瘤 C.浆膜下肌瘤D.子宫颈肌瘤 E.子宫肌瘤钙化 5.患者,女性,42岁。体检B超发现子宫浆膜下肌瘤,询问护士该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护士告知 A.不孕B.腰酸 C.白带增多D.月经量过多 E.下腹部包块

6.患者,女性,42岁。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护士告知可能与女性激素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有关。此激素是 A.孕激素B.雄激素 C.雌激素D.黄体生成素激素 E.肾上腺素 7.一妇女近年来月经量多,经期长,白带增多,感头晕乏力,腰背酸痛,疑为黏膜下肌瘤,最主要的依据应当是 A.月经改变B.贫血 C.腰背酸痛D.窥器检查宫口有瘤体 E.白带增多 8.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护士为其进行术后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阴道少量出血,大约在术后 A.3 ~ 4天出现B.7 ~ 8天出现 C.14 ~ 15天出现D.21 ~ 22天出现 E.28 ~ 29天出现

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运动功能障碍 (3)感觉功能障碍 (4)言语功能障碍 (5)吞咽功能障碍 (6)认知功能障碍 (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 (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 (10)脑神经麻痹 2.影像检查: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出血表现。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1)意识状态的评定 (2)运动功能的评定 (3)感觉功能的评定 (4)言语功能的评定 (5)吞咽功能的评定 (6)认知功能的评定 (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意识障碍处理 (3)运动治疗 (4)作业治疗 (5)物理因子治疗 (6)认知功能训练 (7)言语治疗 (8)吞咽治疗 (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 (11)中医治疗 (12)痉挛处理 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的治疗 (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3)压疮的治疗 (4)异位骨化的治疗 (5)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六)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

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个案

I例子宫肌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摘要】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 【关键词】子宫肌瘤;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多发病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发于其中。子宫肌瘤好发病于育龄期妇女,肌瘤会随着妇女绝经后而萎缩或者消退,到目前为止,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长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雌激素还通过子宫肌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起作用。 1、简要病史 患者沈洁,女,48岁,已婚。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则,27—28天,量中,无痛经,绝经一年余。患者8年前妇科普查发现子宫肌瘤,当时约6+cm,定期随访B超未见肌瘤明显增大。8年来无月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无腰酸腿痛,无下腹坠胀感,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无头晕眼花乏力,无发热,无腹痛,无阴道流液,无大便里急后重。患者今年11月30日我院查环时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可能(子宫前壁内见一个低回声区,大小约74mm*50mm*4 9mm)。遂至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中;双附件无异常。门诊遂拟“子宫肌瘤IUD”收治入院手术治疗。近来,睡眠两便胃纳可,体重无明显减轻。过去史:高血压病史14年,平时口服珍菊降压片1粒/日,赖诺普利胶囊1粒/日,血压控制于125/85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等慢性疾患史,否认心、肺、肝、肾等慢性疾患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按时预防接种。个人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疫地疫区接触,否认其他不良嗜好。家庭经济条件及居住环境一般。婚育史:结婚年龄25岁,配偶有糖尿病。生育史:1—1—0—1,足月顺产一个,小孩健在。现宫内节育环避孕18年。月经史:初潮14岁,月经规则,周期27—28天,经期7天。现已绝经1年余。过敏史: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家族史:父亲因“肾癌”去世,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2、体格检查 体温:37.0℃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0/90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位自主,贫血貌无,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颈无畸形,头发致密,眼脸无肿胀,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唇色正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无节结,无血管杂音。 胸部:外形正常,乳房发育正常,双乳对称,无硬结。心脏:心界无扩大,心率92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肺脏: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 腹部:全腹平坦,有腹式呼吸,无肠型,无妊娠纹,无腹壁疤痕,腹软,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肝左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无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无下肢浮肿,肛门直肠检查无异常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 3、护理诊断 (1)疼痛:与手术牵拉和麻醉作用逐渐消失,伤口未愈合有关。 (2)腹胀:与术中牵拉及麻醉作用的影响,术后活动少,肠蠕动功能减弱有关。多发生在术后48h内。

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护理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学生 姓名 专业学号 性别班级毕业设计时间 电话QQ号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患者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案例陈述 现病史:患者2015-03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量为原月经2-3倍,可见血块。未诊治。2015-08-10就诊高州市人民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肌壁实行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遂于2015-08-10行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增生期改变子宫内膜,2015-08-13全麻下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后壁近底部明显突起,于子宫后壁浆肌层剔除肌瘤 1个,大小约7×6×5cm,穿破宫腔。术中剔除肿瘤后置入取物袋,切碎取出。术后病理提示:子宫低级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进一步诊治我院,我院病理会诊提示:(子宫)镜下:符合棱形细胞肿瘤,核分裂8个/10HPF,(子宫)镜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级别)。建议进一步治疗。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吴明显变化。 外院经治疗经过:见现病史。 既往史:2008年曾行剖宫产,术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性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 宫颈疾病及筛选史:无 个人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化学物接触史。 月经史:初潮14岁,周期30天,持续时间7天,LMP2015-08-26,量中,无明显痛经。 婚姻史:初次性生活23岁;性伴侣1个;23岁结婚,避孕方法:双侧输卵管结扎,配偶性病史:无 生育史:初次妊娠年龄23岁,初次分娩年龄24岁,孕8次,流产6次,末产2008年。

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 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ICD-9-CM-3:68.29018)(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贫血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 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粘膜下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腔内肿物,考虑子宫粘膜下肌瘤可能; (2)月经过多、继发中、重度贫血; (3)肌瘤生长较快; (4)单个肌瘤最大直径≥3cm;

(5)保守治疗失败; (6)可疑恶变可能;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粪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肺部CT; 8. 三维超声检查或MRI检查;双下肢B超;心脏、颈动脉B超(年龄为40周岁以上必须查,40周岁以下酌情); 9.宫颈涂片(TCT或CCT)和宫颈HPV病毒学;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非危重)(ICD-G47.3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1.症状:睡眠时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及觉醒,或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口干,醒后疲惫,可伴有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阳萎,性欲减退、夜间心绞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理、智力、行为异常。

2.体征:肥胖(BMI≧28Kg/m2),颈粗短、小颌畸型、下颌后缩,鼻甲肥大和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口咽部阻塞、悬雍垂肥大、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舌体肥大等。 3.多导睡眠监测(PSG) 满足以下任一项OSAHS诊断即成立:①临床有典型的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ESS评分≧9分等症状,查体可见上气道任何部位狭窄及阻塞,AHI≧5次/h; ②日间嗜睡不明显,ESS评分<9分,AHI≧10次/h;③ESS评分<9分,AHI≧5次/h,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失眠等1项或1项以上OSAHS并发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1. 内科治疗 ①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单水平持续正压

(CPAP),自动调压(AutoCPAP),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符合下列一个或几个条件的OSAHS患者可考虑CPAP治疗 1、年龄超过50岁者; 2、AHI≥20者; 3、AHI≤20,但自觉症状明显(尤其白天嗜睡症状明显者),问卷评分高者; 4、OSAHS患者经手术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术后复查AHI仍较高,低氧血症严重; 5、重叠综合征患者; 6、肥胖,BMI≥28,颈围≥40cm的患者; 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脑、肺血管疾病者及II型糖尿病者; 8、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愿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 ②口腔矫正器治疗: 适合单纯打鼾和轻-中度OSAHS患者,特别有下颌后缩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88937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子宫肌瘤就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 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3 类: (1)肌壁间肌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 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与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 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 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 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其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计划

护理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计划

学生 姓名 专业学号 性别班级毕业设计时间 电话QQ号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患者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案例陈述 主诉:发现子宫肌瘤16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述2015年9月17日在娄底民生医院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150*90mm,建议至上级医院手术治疗。遂于今日至我院门诊行B超示,子宫上方混合回声包块,考虑子宫肌瘤可能(94*104*112mm)。建议患者住院治疗,门诊拟“子宫肌瘤”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稍差,食纳正常,无畏发热,大小便正常,入睡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1989年在当地卫生院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月经婚育史:月经15岁,3日/26-28日,44岁绝经。平时月经量正常,色红,无痛经,白带正常,21岁结婚,孕2产2流0.育有2子,均平产,爱人及儿子均体健。1989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家族史:家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及相关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T:36.2 ℃ P:80次/min R:18次/min BP:12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面容表情正常,自主体位,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角膜无溃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应正常,眼球无震颤。耳外形正常,外耳道无流脓。鼻外形正常,鼻翼无煽动,鼻腔内未见赘生物,未见分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病史:月经紊乱;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 2)月经过多 3)继发贫血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 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C6; 4.血APTT+PT; 5.血HIV; 6.血HCV; 7.血RPR; 8.血乙肝五项; 9.心电图; 10.胸片; 11.B超; 12.TCT或CCT; 1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 2.手术内置物:无; 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 4.输血:必要时; 5.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 2. 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 3. 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住院后突发意外情况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一、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 行内固定拆除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 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骨折内固定术后();

2.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3.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除外以下情况: 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 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 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 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最新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时间:2008、10、21 地点、外一科护士站 参加人员:护士长、马岚菊、毕妍群、闫晓宁、王丹、李海燕、李珍琪、陆溪、赵吉萍 主讲人:王广梅 护士长: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us, myoma of),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 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 刺激有关。理由是: (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 (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也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 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 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 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 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 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 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首先由责任护士马岚菊汇报病例

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 临床路径 一、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壁内平滑肌瘤(ICD-10:D25.100、D25.1)行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ICD-9-CM-3:68.29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单病种标准住院日为≤11天。 (五)进入单病种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1子宫壁内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并进入单病种。 (六)术前准备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妇科彩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盆腔CT或MRI 检查,肠道、心脏彩超、双下肢静脉彩超、肺功能、宫颈HPV 检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 G99.2*)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等。 1.脊髓型颈椎病。 2.严格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X线平片、心电图; (4)颈椎正侧伸屈位片、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反应蛋白; (2)术前可能根据需要检肌电图、诱发电位、CTM等;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

精选-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3 类: (1)肌壁间肌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一、病因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 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 1. 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或脓血性排液。 2. 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 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 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 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其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月经紊乱等; 2.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可疑恶变。

2. 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 术前检查齐全; 4.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 2. 尿常规; 3. 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 凝血功能; 5. 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 心电图; 7. 胸部X光片; 8. 超声检查;

9. 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 10. 阴道清洁度检查; 11.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 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 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 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 2. 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 输血:必要时; 4. 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 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 术后用药;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一、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 行内固定拆除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 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骨折内固定术后(); 2.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3.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除外以下情况: 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 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 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